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5届高三模拟考试一历史试卷(答案)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5届高三模拟考试一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发现,河南裴李岗遗址的房屋,形状多为圆形、椭圆形,面积大小不等;均有门道,且门道方向不一致;房屋正中心和墙壁周围有柱洞,房屋内部有灶坑;房屋多经过防潮、保暖处理(烧烤等方法)。据此推知,当时该地
A.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 B.农耕定居生活较为稳定
C.权贵阶层的影响力增强 D.聚落布局突出宗族特色
2.汉代在西北地区驻有大量军队,朝廷通常采用牒书、举书等来管理军队和处理政务。牒书,“主要用于与人事有关的公文来往,如任免、鞠讯、罪责、债务、伤病、验问、举贤等”。举书,“即举白书,言对某件事情需查实报告”。这主要缘于汉代
A.基层治理的完善 B.监察体制的优化
C.屯田制度的推行 D.中央集权的加强
3.唐朝时期,许多和金银器造型一样的陶瓷器横空出世,其中香炉、碗、盘、瓶尤其之多。在装饰纹样和装饰技法上也对金银器进行借鉴,浮雕、镂空等工艺大量用在陶瓷器上,如下图1、2所示。这可用于佐证唐朝时期
A.中外交流减少民众生活差异 B.自由雇佣劳动促进生产效率提高
C.社会需求推动生产技术进步 D.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开阔工匠眼界
4.
表1 以事教的童蒙读物
童蒙读物 朝代 著者 条目
《童蒙须知》 南宋 朱熹 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字、杂细事宜
《小学》 南宋 朱熹 明伦、敬身
《小学诗礼》 南宋 陈淳 事亲、事长、男女、杂仪
据表1可知,南宋时期
A.理学世俗化的倾向突出
B.“格物致知”思想深入人心
C.传统教化方式发生变化
D.“致良知”的理论开始萌芽
5.明清中央王朝十分重视土司承袭问题。《大明会典》对“土官袭替”“土官就彼袭替”“土官袭替禁例”“夷人袭替”等制度规定记载得尤为详细;《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则对土司承袭、分袭等问题规定得十分具体、明确。这些规定的实行
A.增强了朝廷的统治权威
B.开启了边疆内地一体化进程
C.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矛盾
D.彰显了改土归流政策的效果
6.19世纪中后期,外国史译著作大量引入中国。其中有日本学者的史译著作虽然体例效仿西方,但内容中却有反对欧洲中心、强调落后民族要奋发图强等主张,中国士人争相阅读。这反映出当时
A.维新变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B.强国御侮之道受到时人关注
C.京师同文馆促进了思想启蒙
D.救亡图存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7.湖北军政府设有军医服务,当时有4个外国人拟在武昌设立医院,以便病者及伤者之治疗,都督黎元洪即时应允。此外,革命军也自立有医院数处。有革命军受伤者25人抬至伦敦教会医院医治,红十字会“救助一切,甚为敏捷可观,不让外人”。材料所述状况
A.树立了政府的革命形象
B.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基础
C.坚定了新军的革命信念
D.助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8.表2为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地区进行的政权建设探索。
表2
形式 政权建设探索
形式一 参议会改为人民代表会议,区、乡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一般均由民主选举产生,实行普遍、直接的选举
形式二 暂时推行各界代表会议制,各界代表会是市人民代表会议召开前的临 时政府的协议机构;各界代表除一部分由政府特聘外,主要按行业、党 派和团体推举
表2所述史实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统区形成了第二条战线 B.工农革命政权的创建
C.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D.国民革命高潮已到来
9.1952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海《文汇报》连载了42篇关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反对美帝国主义细菌战的主题漫画,同年7月又开辟了爱国卫生运动的科普专栏。这表明当时
A.国家重视社会舆论的作用 B.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C.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效显著 D.医疗机构职能日益扩大
10. 表3 中国部分城市40年发展情况对比表
1984年GDP(亿元) 2023年GDP(亿元)
天津 281.3 16737.30
烟台 100.0 10162.46
宁波 97.0 16452.80
福州 46.6 12928.47
青岛 113.8 15760.34
广州 153.5 30355.73
表3中数据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A.“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 B.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
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贯彻 D.三线建设的逐步展开
11.据考古发现,两河流域狮子山遗址的宫殿式建筑(公元前3000年左右)至少包含了一座神庙,还备有完整的守卫设施,掌控着物资的储藏分配。此外,在该建筑遗址还出土了大量印泥。据此可知,当时两河流域
A.阶级分化产生 B.商品经济繁荣 C.统一趋势加强 D.文明曙光显现
12.1415年,葡萄牙人征服了摩洛哥,由此直接控制了直布罗陀海峡即地中海与大西洋的海上要道。1445年,葡萄牙人开始使用更安全更迅速的帆船,航行到非洲的佛得角和塞内加尔的产金地区,开始在这些地区进行黄金、奴隶、胡椒、象牙贸易。由此可知,葡萄牙人的做法
A.开辟了亚欧间的新航路 B.开创了欧非之间的贸易网络
C.准备了远洋航行的条件 D.中断了非洲社会发展的进程
13.18世纪,法国学者狄德罗和达朗贝尔在其主编的《百科全书》里勾勒出一个既承前启后又极富特色的人类知识系统。相对于之前的知识系统,《百科全书》更新的不仅是知识本身,更是组织知识的方式、认识知识的方式。该状况有助于
A.文艺复兴的转型 B.近代科学的兴起
C.宗教改革的深入 D.启蒙思想的流行
1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报和宣传画成为战争宣传的重要形式,主题一般是一些国家领导人的形象或者是可恶的敌人的形象,在一些征兵海报中则以军队和妇女儿童的形象居多,并配有一些醒目的、具有号召力的文字,张贴在各个交战国的大街小巷。可见,海报和宣传画在当时
A.服务于政治军事需求 B.体现了作战方式的创新
C.着眼于扩大战争规模 D.缩小了交战双方的差距
15.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美国每年收入不到2500美元的家庭,其进款有十分之九花在物品和劳务上;每年收入在10万美元的家庭,花在物品和劳务上的费用约占进款的一半……拥有大量收入的人,把他们的钱用于投资与投机。这反映了当时美国
A.社会结构出现了新变化 B.通货膨胀有所缓解
C.经济繁荣背后隐藏危机 D.宏观调控政策失灵
16.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曾经说过:“柏林不仅是一个地区性的问题,它是一个气压计。世界政治气候上,压力有了任何微小的变化都会反映在这个地区上,双方都会摩拳擦掌在此进攻或防守对方。”该言论产生的背景是
A.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B.大国对峙的加剧
C.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 D.第三世界的合作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6分,第20题1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梁陶弘景所增亦如之,唐苏恭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又增一百二十种,至掌禹锡、唐慎微辈,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 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
——摘自《明史》卷二百九十九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所述典籍的名称及作者,并说明其历史地位。(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与材料所述典籍内容或功用类似的另外一部典籍名称,并对其作简要评价。(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4
时段及外交主题 主要内容
古代中国:天朝上国的朝贡外交 将国际关系比拟为家庭关系,以“拟血缘原则”处理国际关系;不追求经济利益,却承担经济损失;建立在严格的礼仪规范之上;对藩属国以“怀柔”为主,充分尊重其领土(完整)和主权,实际控制力不强;结构稳定,和平性、延续性强
近代中国:屈膝求和的条约外交 每次战败后签订的条约,逐渐形成了中国近代“条约外交”的依据。一方面政府希望通过执行条约,求得列强的宽恕,维护统治,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和解;另一方面希望利用条约来对列强无休止的要求进行制约,维护自身权益
现代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但在具体政策上,经历了“一边倒”“反两霸”“一大片”“一条线”“不结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摘编自姚瑶《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演进》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行会是中世纪英国城市生活的基本组织。在经济上,行会的职能主要表现在控制入会人员,包括入会时对成员的身份、地域和行业限制,以及成员的晋升限制;行会的商业管辖包括规定商品售卖的时间、地点、价格等;行会还对手工业生产质量和生产规模进行控制。在政治上,行会的作用主要是行会成员能够成为市政官员,从而参与市政管理。此外,行会还是市民生活的组织管理者。行会作为中世纪工商业者自愿形成的行业共同体,有较多法人式实践和合作观念,这实际上是现代公司制度的萌芽。
——摘编自李月星《中世纪英格兰行会职能研究(1100—1400)》等
材料二 16 世纪,同时拥有法律人格和独立财产的合股公司在英国产生。这是介于贸易行会性质的“规约公司”与现代股份公司之间的“中间形态”,“其准确含义为‘贸易共有公司’”。 1633—163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出现海难后,便规定以后参股不应对以前的公司损失担责。1662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出现了有限责任制。1690年后,英国出现了公司股票交易。 1862 年,英国通过《公司法案》,现代公司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摘编自张乃和《近代英国公司制度的起源》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托拉斯联合企业,最早的是1879年美国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继而,一些大型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即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和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于是,国际垄断组织——跨国公司或多国公司应运而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跨国公司得到迅速发展。据统计,到1977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就达10000多家。
——摘编自伍再阳《公司的起源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英国行会的主要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现代公司制度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6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代公司制度的理解。(4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党共同认可了陕甘宁边区的“特区”地位。一方面,由于根据地经济困难、教育落后,人民群众思想落后,需要中共中央带领边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另一方面,陕甘宁边区横跨陕、甘、宁三省交界,地域较广,人口稠密,所处的环境相对和平稳定。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陕甘宁边区在保卫西北的同时,也能够为华北提供有力的支援,战略地位极其显著,堪称战略要地。
——摘编自吕春峰《雄安新区先行先试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陕甘宁边区能够成为“特区”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陕甘宁边区的认识。(6分)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5.3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B 2. D 3. C 4. A 5. A 6. B 7. D 8. C 9. A 10. B
11. D 12. C 13. D 14. A 15. C 16. B
17.(12分)
(1)名称:《本草纲目》。(1分)
作者:李时珍。(1分)
历史地位:集中药学知识之大成;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4分)
(2)【示例】名称:《唐本草》。(2分)
简要评价:反映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家和政府对药物性能功用的认识;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4分)(示例仅供参考,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18.(12分)
【示例】论题:现代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分)
阐述: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体现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方针。在这些方针指引下,新中国先后同苏联等国建交。1954年6月,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创造了条件,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的进展。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现了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同时,中国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改革开放后,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开展全方位外交,取得巨大成就。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综上,新中国成立后,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制定执行具体的方针政策,取得巨大成功。(9分,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仅供参考,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19.(16分)
(1)是城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经济、政治、社会等多项职能;具有法人式实践和合作观念,成为现代公司制度的萌芽。(6分)
(2)中世纪行会的培育;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两次工业革命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完善;国家立法的保障;等等。(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3)现代公司制度萌芽于中世纪;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成为改造社会的重要力量;等等。(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0.(12分)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国共两党的认可;边区社会问题复杂,试验意义重大;社会环境相对和平稳定;战略位置重要。(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指导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国抗日战争的中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陕甘宁边区开展的大生产运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经济基础;陕甘宁边区实行的“精兵简政”“三三制”等,成为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样板。
(6分,言之成理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5届高三模拟考试一历史试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