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
(试题卷)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面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内容的是()
①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②决定建立人民大会堂
③采用公元纪年④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在学校每周一升旗仪式上,伴随着国旗升起的音乐是()
A.《义勇军进行曲》 B.《社会主义好》
C.《歌唱祖国》 D.《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这是儿女心中期望的歌。”伟大祖国的“生日”是()
A.5月1日 B.7月1日 C.8月1日 D.10月1日
4.1951年,西藏代表团和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意味着()
A.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第一个自治区成立了 D.西藏摆脱了殖民统治
5.1950年10月,毛泽东在一篇宣言中说道:“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唇亡齿寒,户破则堂危......救邻则是自救。”由此,毛泽东作出的决定是()
A.实行土地改革 B.实施“一五”计划
C.进行抗美援朝 D.加强经济建设
6.右图是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战斗英雄,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这位英雄是()
A.黄继光 B.邱少云 C.杨根思 D.罗盛教
7.中国军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其内涵包括()
①爱国主义精神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③革命乐观主义精神④国际主义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我的祖国》唱到:“......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反映了中国人民()
A.热情好客,彰显礼仪风范 B.爱好和平,坚决打击侵略
C.士气旺盛,武器装备精良 D.努力生产,创造幸福生活
9.下面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A.最可爱的人 B.军民鱼水情 C.工业化起步 D.建设社会主义
10.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是()
A.打倒地主 B.反对腐败 C.获得土地 D.发展工业
11.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5%,农民收入大大提高。这直接归因于()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公有制的建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2.华夏同学用歌谣形式总结“一五”计划的成就,其中错误的是()
A.鞍山轧钢开红花 B.青藏铁路到屋脊 C.解放汽车跑中华 D.喷气飞机沈阳产
13.促使下图中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因素有()
①“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②工、农、商业均衡发展
③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④苏联对工业项目的援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两会”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反映我国的()
A.民主政治建设 B.国家规划建设 C.生态文明建设 D.思想理论建设
15.1954年在完成全国基层选举的基础上,分别选举产生1226名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台湾省代表暂缺)。其中,中共党员668人,占54.48%,党外人士558人,占45.52% 这反映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A.权力具有至上性 B.具有广泛代表性 C.提高决策科学性 D.维护党的权威性
1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农民要求实现合作化 B.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C.农民分到了大量土地 D.国家工业化建设需要
17.下面是历史老师上课时展示的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农业合作化采取的步骤是()
A.平等互利 B.循序渐进 C.互助合作 D.行政命令
18.如图是画家王信创作于1954年的宣传画。该作品体现出()
A.土地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B.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C.人民参与社会主义改造的热情
D.人民走在社会主义宽广的大道上
19.北京同仁堂是我国中药行业的老字号。1954年,为了贯彻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同仁堂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A.和平赎买 B.无偿没收 C.平均分配 D.自主经营
20.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人员已占全体手工业人员的91.7%;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2%,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社的轨道。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农业合作化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B.私有制经济退出了我国历史的舞台
C.三大改造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变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在我国确立
二、辨析改错(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天道酬勤,发展有路。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x”,并加以改正。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改正:
(2)1950年,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改正:
()(3)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改正:
()(4)“一五”计划期间,“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指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改正:
()(5)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改正: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22题16分,第23题16分,共32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少数民族、国外华侨以及特邀代表等662人参加会议,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摘编自部编八下《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在这次会议中颁布的重要文件及其作用。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正式确立了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6分)
材料二这一制度能够在中国成为适宜的政治制度,是因为它体现了国家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便利人民群众经常通过这样的政治组织参加国家管理,行使自己的权利,从而充分发挥人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人民正是用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
-摘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2)指出材料二中“这一制度”的名称和确定的标志,并概括这一政治制度的优势。(8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其共同主题。(2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抗美援朝的胜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并分析其胜利的原因。8分)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
种类 年份 1950 1951 1952
粮食 13213 14369 16392
棉花 50.2 103.1 130.4
-摘编自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根据材料二,简述建国初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变化的原因。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在当时所起的共同作用。(2分)
四、活动与探究(18分)
2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新征程。阅读材料,完成下面探究。
【开创新纪元】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共和国的足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4分)
【谋划新发展】
材料二到 1957年底,“一五”计划绝大部分指标超额完成。我国迅速建立起前所未有的新兴工业部门,如飞机、汽车、重型机器、发电设备、冶金和矿山设备、精密仪表、新式机床等。我国中部地区建立起一大批新的钢铁、煤炭、电力、机械、有色金属、化工和军工企业,构成我国工业布局的基本框架。“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摘编自陈夕总主编《中国共产党与156项工程》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一五”计划重点发展的领域,并分析“一五”计划完成的历史意义。(4分)【实施新变革】
材料三
(3)材料三共同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你是如何理解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6分)【总结新经验】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总结建国初的探索为后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的经验教训。4分)
八年级历史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B C A D B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A B D B C A C
二、辨析改错(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1)[×],北京改为北平。
(2)[×],中国人民解放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
(3)【V】
(4)[×]南京长江大桥改为武汉长江大桥。
(5)[×],国务院改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22题16分,第23题16分,共32分)
22.(1)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或《共同纲领》2分)作用:起临时宪法的作用:2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分)
(2)名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确定。4(分)优势: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社会主义方向。(任点2分)
(3)主题:制度创新;民主政治建设。(任1点2分)
23.(1)影响: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等。(伍2点4分)原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具有正义性;中国人民的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艰苦的英雄气概和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朝人民的相互配合等。(任2点4分)
(2)变化趋势:逐年提高。(2分)变化原因: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这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分)
(3)巩固了新中国政权,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2分)
四、活动与探究(18分)
24.(1)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2点4分)
(2)领域:重工业:(2分)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分)
(3)三大改造(社会主义改造);2(分)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分)
(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要关注人民利益;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等。(言之有理,2点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