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课前导学(答案)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核心素养
1.时空观念:了解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劳动力全球流动的阶段及路线。
2.史料实证:认识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掌握美国的移民文化和新加坡的移民社会特征。
3.唯物史观:分析难民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国际社会为解决难民问题作出的努力。
课前预习
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1.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
(1)原因: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促使________日益深化,生产的国际化大大加强。
(2)劳动力的大规模全球流动始于________________后。
(3)表现
①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发达地区从南欧、北非、东南亚、________等地吸收了大量劳动力。
②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非洲劳动力涌向________。
③经济高速发展的________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吸引了许多亚非移民。
④20世纪90年代,东欧国家成为________、北美劳动力的新的来源地。
2.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
(1)原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________,传统行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减少,企业对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表现
①20世纪50—70年代:大多数移民在制造业和________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②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劳动力的流动呈现出新的趋势,这在________中表现尤为明显。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在发达国家接受高等教育,并留在发达国家工作。他们作为移民中的“知识精英”,在跨国公司的国际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难民的困境和救助
1.难民产生的原因:因________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等各种原因被迫离开原籍国,且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
2.产生的主要地区:二战前主要是欧洲;二战后主要是________、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
3.难民的地位:在收留国一般没有基本的________,处境十分艰难。
4.联合国解决难民问题的措施
(1)1950年,联合国成立“________”,专门协调处理难民问题。
(2)1951年,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救助难民的________。
(3)1966年,通过了《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扩大1951年公约的________。
(4)2000年12月4日,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1年起,每年的6月20日为“________”。
三、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1.移民社会
(1)移民社会的居民由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民族组成。
(2)特质:多元文化并存、________。
(3)文化:在不同文化的交汇、借鉴与认同中,这些移民社会形成各种________的移民文化。
2.美国的移民文化
(1)形成:白人驱逐、消灭北美印第安人,阻碍了印第安文化的正常发展,同时吸收了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的文化,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流的________。
(2)显著特征:民族和文化的________。
(3)问题: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________问题。
3.新加坡是具有移民社会特征的城市国家
(1)形成原因:19世纪以来,________的通航,极大地缩短了东南亚与欧洲的航程。随着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发展,马六甲海峡海运繁忙,新加坡逐渐成为繁荣的贸易大港和国际化都市,从英国殖民地成为独立国家。
(2)人口构成:来自中国南方各省的华裔移民超过70%,其次为本地的________,还有近10%的印度裔移民。
(3)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①马来语、________、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
②各民族尊重彼此的________和风俗习惯,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课后练习
1.20世纪50-70年代,多数移民从事的是制造业和公共服务业中繁重的体力劳动。20世纪80年代之后,传统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减少,贸易、金融等行业就业机会增加。这反映了( )
A.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加强 B.大规模劳动力向全球流动
C.劳动力市场结构发生改变 D.发展中国家人才大量流失
2.经济全球化改变着全球劳动力的市场结构,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劳动力的流动呈现出新的趋势,移民中的“知识精英”在跨国公司的国际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贸易、公共服务等行业就业机会增加
B.发达国家的留学生发挥重要作用
C.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
D.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吸引了许多移民
3.如图为美国不同时期主要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示意图,由此可推知( )
A.移民推动美国多元化的文化格局的形成
B.白人移民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日益改变
C.移民促使美国主流文化的内在矛盾得到有效解决
D.移民解决了美国历史上存在已久的种族歧视问题
4.据联合国人口署统计,国际移民在1970年只有8200万人,2000年增至1.75亿,1980—2000年,发达国家接纳移民从4800万增至1.1亿,发展中国家接纳移民从5200万增至6500万。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当代难民群体在持续扩大 B.经济全球化在加速发展
C.移民社会形成了多元文化 D.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
5.2023年,联合国难民署发布的《年中趋势报告》指出:全球难民人数已超过1.14亿人,其中全球逾20%的难民被46个最不发达国家接收,这些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仅占全球的1.3%。这说明( )
A.地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得以缓解 B.难民问题的出现是多因素导致的
C.人口与物种的全球流动开始出现 D.应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6.2000年以来新加坡政府大幅放开移民限制,吸引海外人才移民当地。下列呈现的新加坡移民辅导活动( )
·开展参访社区俱乐部与新加坡国会等地方的学习之旅。 ·通过挨家挨户地家访,邀请新移民参与社区活动。 ·组织以多元种族和宗教为主题的“新加坡和谐之旅”。 ·在各选区定期举办典礼,为取得身份的新移民颁发公民证书。
A.重在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B.助推国家工业化实现
C.旨在提高社区自治水平 D.增进移民的国家认同
7.如表是1960—1990年美国总人口增长中移民所占的比例。据下表可推知( )
时间 1960—1970 1970—1980 1980—1990
比例 11% 33% 39%
A.美国多元文化并存的程度加深 B.移民使美国经济增长缓慢
C.移民的增加干扰了原来正常生活 D.增加的移民以欧洲人为主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8年《英国国籍法》以法定形式赋予了以前作为公约约定的移民英国的权利,将这一权利授予了帝国及英联邦的绝大多数人。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反移民的民意开始占据上风,主要因为这段时期英国经济开始下滑,就业形势严峻。1962年通过的《联邦移民法》,对入境权进行限制,其目的是减少甚至杜绝非白人的新联邦公民移民英国。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英国有意识地在文化方面由“同化”转向“融合”。1966年内政大臣罗伊·詹金斯明确表达:“在这个国家,我们不需要一个将所有人都变成相同模样的熔炉,因为这会使某些人误以为这是英国人刻板的例证之一。因此我认为融合不是平坦的同化过程,而是在相互宽容的气氛中实现机会平等和文化的多样性。”
——摘编自于文杰、〔英〕W.M.艾尔德《英国文明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英国移民政策的变化并分析相关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英国移民政策的特点。
答案以及解析
【课前预习】
国际分工、第二次世界大战、拉丁美洲、中东产油国、日本、西欧、产业升级、公共服务业、跨国公司
二、战争、中东、国民权利、联合国难民署、行动准则、适用范围、世界难民日
三、不同文化传统、互相交融、多元一体、美国移民文化、多样性、文化认同、苏伊士运河、马来族、华语、宗教信仰
【课后练习】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动由体力劳动者向脑力劳动者转化,由劳工向知识精英迁移,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多极化发展趋势,排除A项:材料未强调移民的范围,排除B项;材料未明确对发展中国家造成的具体危害,排除D项。C项正确。
2.答案:C
解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兴产业发展,而发达国家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在此背景下,全球劳动力的流动呈现出新的趋势,移民中的“知识精英”在跨国公司的国际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项正确;贸易、公共服务等行业并不能推动“知识精英”在地位上升,排除A项;材料中涉及的“知识精英”是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排除B项;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吸引的移民并非“知识精英”,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国的移民来源较广,来自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这种移民格局推动美国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A项正确;材料无法看出白人移民的主导地位变化,排除B项;移民并未解决美国的内在矛盾,排除C项;美国至今仍然存在种族歧视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4.答案:B
解析:材料论及1970—2000年,国际移民人数从“8200万人”增长至“1.75亿人”,且1980—2000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接纳移民数都在增长,其中发达国家移民增长数更多,说明人口在全球范围流动,结合经济全球化概念,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资本、技术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通,故选B项。
5.答案:D
解析:
排除A:材料中并未提及地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否得以缓解,且难民人数的激增往往与地区冲突、战争等因素有关。排除B:材料并没有直接探讨难民问题出现的原因。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难民问题,与“物种的全球流动”无关,且“开始出现”说法错误,在新航路开辟后已经开始。
6.答案:D
解析:据材料“新加坡政府大幅放开移民限制,吸引海外人才移民当地”“开展参访社区俱乐部与新加坡国会等地方的学习之旅……为取得身份的新移民颁发公民证书”可得新加坡的做法让外来的移民更有归属感,逐步认同新加坡的文化,增进移民的国家认同,故选D项。
7.答案:A
解析:1960-1990年美国总人口增长中移民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增加了美国多元文化的特征,故选A;材料无法体现美国经济发展情况,且历史上美国移民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增长,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移民对美国生活的干扰,排除C;由表格中移民所占的比例无法说明移民以欧洲人为主,排除 D。
8.答案:(1)变化:有限开放、限制移民、融合移民
原因:维系英帝国及英联邦的政治需要,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恢复需要劳动力;经济下滑、就业形势严峻,反移民浪潮;对以往移民政策的反思,文化多样性理念的影响。
(2)特点:以英国利益为中心;阶段特征明显(适时调整);立法保障。
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1948年《英国国籍法》以法定形式赋予了以前作为公约约定的移民英国的权利,将这一权利授予了帝国及英联邦的绝大多数人。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反移民的民意开始占据上风,主要因为这段时期英国经济开始下滑,就业形势严峻。1962年通过的《联邦移民法》,对入境权进行限制,其目的是减少甚至杜绝非白人的新联邦公民移民英国。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英国有意识地在文化方面由'。化'转向'融合”可知,有限开放、限制移民、融合移民。原因:根据材料“1948年《英国国籍法》以法定形式赋予了以前作为公约约定的移民英国的权利,将这一权利授予了帝国及英联邦的绝大多数人”可知,维系英帝国及英联邦的政治需要,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恢复需要劳动力;根据势严峻。1962年通过的《联邦移民法》,对据上风,主要因为这段时期英国经济开始下滑,就业形势严峻。1962年通过的《联邦移民法》,对入境权进行限制,其目的是减少甚至杜绝非白人的新联邦公民移民英国”可知,经济下滑、就业形势严峻,反移民浪潮;根据材料“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英国有意识地在文化方面由'同化'转向'融合”“因此我认为融合不是平坦的同化过程,而是在相互宽容的气氛中实现机会平等和文化的多样性”可知,对以往移民政策的反思,文化多样性理念的影响。
(2)特点: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英国。根据材料“1948年《英国国籍法》以法定形式赋予了以前作为公约约定的移民英国的权利,将这一权利授予了帝国及英联邦的绝大多数人。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反移民的民意开始占据上风,主要因为这段时期英国经济开始下滑,就业形势严峻。1962年通过的《联邦移民法》,对入境权进行限制,其目的是减少甚至杜绝非白人的新联邦公民移民英国。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英国有意识地在文化方面由‘同化’转向‘融合’”可知,阶段特征明显(适时调整);立法保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英国利益为中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课前导学(答案)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