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2025年高三统一测试试卷
历史
2025.3
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
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
的一项。
1.青铜饶是起源于商代中晚期的重要乐器。据考证,出土于长江中下游的青铜大饶来源于
殷墟小铙,二者都与陶寺遗址出土的铜铃有渊源。早期大饶纹饰模仿股墟小饶,后演化
为南方青铜器典型纹饰。材料可以说明
A.新石器时代晚期礼乐制度形成
B.早期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
C.南方青铜饶俦造技术非常落后
D.商朝文化影响范围涵盖了岭南地区
2.唐朝民间契约经常约定,若负债逾期不还,债权人可以夺取欠债人家资抵债。但《唐律疏
议》规定,“公私债负…若不告官司而强牵掣财物…坐赃论(按非法获取公私财物论
处)”。材料表明唐朝政府
①严格限制民间经济活动
②防止偾权人滥用权利
③保护债务人的经济利益
④否认契约的法律效力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有史学家认为,“中国历史中主要的朝代,每个不同,而尤以赵宋为显著”,“经历过晚唐五
代的社会变动,既有秩序被冲击,社会结构调整重组,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趋势明显,
王朝的务实基调体现在方方面面”。能支撑此观点的是
①科举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②佛教和“经世致用”的思想盛行
③崇文抑武导致积贫积弱
④反映市民生活的“词”大量涌现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下列史料描述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经济现象,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
②“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③“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④“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A.①③②④
B.③②④①
C.②③①④
D.④②①③
5.明弘治年间,山西省共设3处巡检司维护治安,其中关隘津渡占九成,市镇不足一成。清代
历任山西巡抚多次奏请将巡检司移设“烟户繁多,商贾云集”之地。至嘉庆末年,山西巡检
司驻扎于市镇者占比达六成,涉及商业管理、市集整顿等多方面事务。这一变化反映出
A.明代开始设置关隘巡检司
B.巡检司职能呈现单一化趋势
C.明清巡检司数量不断减少
D.山西市镇经济逐步发展繁荣
高三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