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准考证号
秘密★启用前
临汾市2025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二)
历
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
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为人选“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的吉林和龙市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文化遗存:
第一期遗存
年代距今5万-3万年,主要为简单的石核-石片石器,伴生大量动物化
石。
年代距今2.8万-2.4万年,出现以石叶为毛坯的早期细石叶技术产品,
第二期遗存
工具类型以雕刻器为主,还发现了目前中国北方年代最早的局部磨光石
器和压制剥片技术产品。
第三期遗存
年代距今1.7万-1.5万年,主要为楔型细石核等细石叶技术产品,工具
类型以雕刻器、端刮器为主。
该文化遗存可用于研究
h.古人类迁徙与原始农业起源
B.古人类演化与私有观念的产生
C.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的演变
D.石器技术发展与文化序列构建
2.《周礼》云:“五家为比,十家为联…使之相保相受,刑罚庆赏,相及相共,以受邦职,以役
国事,以相葬埋。”比、联等都是在血缘性聚落或居住区内编排的地域性组织。由此可知
中国古代基层治理
A.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特点
B.注重权力和秩序的维护
C渗透了儒家思想的教化
D,确保了杜会的安定团结
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3.前秦政治家王猛确立了“黎元应抚,夷狄应和”的基本国策,打破胡汉分治,促使胡汉一
体。同时鼓励少数民族学习与吸收汉族优秀文化知识,树立新的大一统思想,消除心理偏
见与隔阂。这从侧面反映出前秦
A.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B.南北对峙的局面缓和
C.民族隔阂仍广泛存在
D.对外交往的范围有限
4.唐律宣称“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在“十恶”罪中,关乎孝道的有罪逆、不
孝、不睦;在刑罚制度中,大力贯彻矜恤老幼原则;在民事家庭制度中,极力强化父权,并以
无子、不顺公婆作为丈夫休妻的法定理由,由此可以看出
A,唐以严苛的刑法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B.《唐律疏议》蕴含一定的理性化色彩
C.唐律将儒家思想与法律内容密切结合D.《唐律疏议》是古代礼仪制度的总结
5.下表为北宋与南宋时期商税额对比表,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杭州与
南宋咸淳年间(1265一1274年)临安府商税额比较
(单位:贯)
税务
熙宁十年
咸淳年间
增长率
在城
82173
都税务155313
89.00%
浙江场
26447
81810
209.34%
龙山场
2993
36969
1135.18%
江涨桥镇
2806
45018
1504.35%
北郭镇
81395
100890
23.95%
总额
195814
减收后共收420000
114.49%
资料来源:熙宁十年数据据《宋会要辑稿·食货一六》税收二。咸淳年间数据据《咸淳临安志》卷五
九《志四十四·贡赋》。
A.民众的赋税在不断增加
B政府不断强化经济调控
C.商税是税收的主要来源
D.南方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6.乾隆朝后期至嘉庆朝,大批异籍农民涌入安徽等地,就山搭棚,垦荒为生,私行开垦,种植
苞谷,以致山倾石泄,涨塞河道,山下田庐皆受其害。嗣后,政府明令禁“山场混召异籍之
人搭棚开垦”,“严定专条,有犯从重科罪”,令各族长、祠长教化管理乡民并“勒石公祠
中,俾共知辔惕。”上述史实反映了乾嘉时朝
A.基层管理与国家治理结合
B.政府注重基层民众的教化
C.借宗法纽带加强中央集权
日.乡民自治以规范社会秩序
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5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下学期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二)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