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金牛区实外高级中学高2024级2024一2025学年度下
第一阶段考试历史
一、选择题
题
v
3
6
P
9
10
11
12
13
14
15
号
答
B
0
D
c
B
B
B
C
D
D
D
B
案
题
16
号
答
B
案
1.【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大约1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逐渐代替
采集和渔猎,成为人类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
者变成生产者,随着人们要求有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出现了
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升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剩余产品出现,
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分化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
重作用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故选B项:排
除ACD项。
2.【答案】C【解析】《摩奴法典》对不同种姓收取不同法定利息,婆罗门利息最低,首陀
罗最高,这种差异化规定本质上是对种姓制度的严格维护,凸显种姓等级的不平等,故
选C项:题干核心是突出和强调种姓差异,而非对偾权人利益的重视,排除A项;法
典是基于婆罗门教经典,而非佛教教义,排除B项:题干聚焦于种姓差异的维护,未
涉及等级“垂直流动”问题,排除D项。
3.【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文明和西亚文明属于农耕文明,对外其
主要以占据大片耕地为目标,即依靠武力来夺取更多的土地,而古希腊则属于海洋文明,
由于其人数较少,要想获得更多的利益,只有依靠移民的方式去拓展海外殖民地,据此
可知,之所以会出现题干中的不同现象,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形态的不同,故选D项:
古埃及、古西亚和古希腊都属于奴隶社会,其主要的生产者都是奴隶,社会的生产效率
都比较低下,排除A项:既然古埃及和古希腊都属于奴隶社会这种社会制度,其文明
开化的程度不会有太大的差别,排除B项:每一个国家都会根据其本国国情去选择适
合本国发展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系统,但这不是造成题千中不同现象的主要因素,排
除C项。
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只有在地方事务发生异常情况时,国王才以书信形式提
供直接指导或干预,日常的大部分活动由总督独立完成”可知,波斯帝国的行省总督
在日常活动中有一定的自主处理事务的权力,故选C项:波斯为君主专制,无民主化
特征,排除A项:国王保留干预权,中央集权未削弱,排除B项:根据材料“总督自
主处理日常事务”可知,日常放权与“强化控制”逻辑相悖,若强化控制应频繁介入而
非放权,排除D项。
5.【答案】B【解析】据材料“在附庸一方违背约定,抛弃附痛…领主不履行诺言,离
弃领主”可知,无论是领主还是附庸,都要履行约定,说明契约对二者都具有约束,故
选B项;据材料“如果附庸一方违背约定…如果领主不履行诺言…”可知,二者
关系是以契约为纽带,而非血缘,排除A项:据材料“如果附庸一方违背约定…如
果领主不履行诺言…”可知,材料体现了二者具有契约关系,但从中无法体现二者的
等级关系,排除C项;据材料“如果附庸一方违背约定…如果领主不履行诺言…”
可知,二者均受到契约的约束,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领主和附庸的关系是统治与被统
治的关系,故“地位平等”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6.【答案】B【解析】根据题千内容可知,在12世纪,贵族和国王“对商队和领薪官员的
依赖越来越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此时期,城市的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商品
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市民为取得城市的自治权,他们或者用金线来赎买封建主,或者用
金钱来支持王权,据此可知,之所以出现题千所述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城市经济的发
展,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于15世纪开始解体,这与题
千时间不一致,排除A项:地方割据势力膨胀会导致王权的衰落,而在题干内容中着
重点在于叙述“欧洲封建贵族的生活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与“地方割据势力膨胀”没
有关系,排除C项:商业革命出现在新航路开辟之后,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D
项。
7.【答案】B【解析】据材料“政治和法学同其他一切科学一样,不过是神学的分支,一
切都按照神学中适用的原则来处理。教会的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个法成都市金牛区实外高级中学高2024级2024一2025学年度下
臣的依赖越来越少,对商队和领薪官员的依赖越来越大。这主要因为()
A,封君封臣制度的解体
B.欧洲城市经济的发展
第一阶段考试历史
C,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
D,商业革命的发生扩展
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7.恩格斯说:“中世纪的政治和法学同其他一切科学一样,不过是神学的分支,一切都按照神学中适用的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则来处理。教会的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个法庭都具有法律效力。”材料可以反映中世纪
1.下列关于文明的产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欧洲()
A.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一一私有制产生一一社会分工的发展一一阶级出现一一国家形成
A,与古典文明毫无关联
B.基督教具有广泛影响
B.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一一社会分工的发展一一私有制产生一一阶级出现一一国家形成
C.神权与王权矛盾尖锐
D.难以孕育出近代文明
C,社会分工的发展一一私有制产生一一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一一阶级出现一一国家形成
8.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
D.私有制产生一一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一一阶级出现一一社会分工的发展一一国家形成
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
2.《摩奴法典》是婆罗门祭司根据吠陀经典和古来习俗编成的教法典籍,是古代印度法律制度的集大成者。
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
法典中规定,对高等种姓和低等种姓收取不同的法定利息,对婆罗门收取的月息是2%,刹帝利为3%,
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吠舍4%,而首陀罗为5%。据此可知,古印度法律()
A,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
A.重视债权人的利益
B,是佛教教义的直接体现
B.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
C.严格维护种姓制度
D.阻碍不同等级间的垂直流动
C,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
3.古代埃及文明和西亚文明用武力方式向外扩展,古代希腊人则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造成这种不同扩展
D,奴隶制是阿拉伯人扩张的基础
方式的主要因素是()
9.在16世纪,奥斯曼帝国控制着欧亚之间主要的贸易路线,如大不里士一巴士拉丝绸之路,阿克曼一里沃
A.社会分工与生产效率
B.文明开化的程度
夫商路,控制了黑海的商品和原料到达伊斯坦布尔的路线,控制了也门和亚丁至印度的贸易,奥斯曼帝
C,社会组织与管理系统
D,经济形态的影响
国对这些商路上的过往商品征收重税。据此可推知,当时奥斯曼帝国()
4.波斯帝国统治时期,国王虽然可以直接干预地方事务,行省总督受到国王监管,但只有在地方事务发生
A.己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B.通过商路进行军事扩张
异常情况时,国王才以书信形式提供直接指导或干预,日常的大部分活动由总督独立完成。这表明波斯
C.维护东西方贸易安全
D.阻碍了亚欧间贸易往来
帝国()
10.“浮动园地”(如图1所示)是一种创造性扩大耕地面积的方法,耕种者每年可以从园地中获得7次收成,
A,基层治理趋于民主化
B,中央集权受到冲击
直到今天某些地区仍然使用这种耕作方式。据此可知()
C.地方拥有一定自治权
D.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5.在中世纪欧洲,如果附庸一方违背约定,领主可以抛弃附庸:同样,如果领主不履行诺言,附庸同样可
以离弃领主。这反映出中世纪西欧封君封臣制()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具有双向契约特征
图1
C.带有严格等级性质
D.封君封臣地位平等
A,这属于玛雅文明的伟大成就B,耕作方式以集体劳作为主
6.12世纪,欧洲封建贵族的生活发生了明显变化,金钱己经开始腐蚀领主与封臣的关系,贵族与国王对封
C,培育出甜高粱等重要农作物D,利于缓解人地矛盾的危机
第1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实外高级中学2024-2025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