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学情调研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1分,共25分)
1.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古城逢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经考古发现,遗址中存在王陵、大规摸墓葬、祭
坛、大型宫殿恭址以及大批五制礼器等。良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
A.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B.表明中国古代文明始终领先世界
C.是了解黄河流域历史重要依据
D.表明炎黄传说蕴含丰富历史信息
2·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朔以后,黄族所
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A·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分封制度不断强化C,诺侯国料权力增强D,生产力水平的发展
3·科举制最大的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机制,这对知识分子的让会心
理是一种塑造,者湿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材料表明科举制
A,利于形成新价值取向B.阻止世家了子弟入仕C·忽视读书人品德考察D.提升企社会文化水平
4,吴白牧在《梦粱录》中指述宋代社会:“凡吉凶之事,自有所谓‘茶酒厨子’专任饮食请客宴席之事。凡合用
之物,一切赁至,不劳余力。”这印证了
A,宋代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米代商品经济的发展C,传统等级观念避到冲击D,兼容并包的社会风气
5.“天子亲耕”缘于《周礼》,明朝在北京永定门内天坛之西建先农坛,作为皇帝祭祀农种和参与耕作的礼仪场
所。清朝从顺治帝开始,直至清末,各代皇帝奉礼如常。这反映出清朝
A·与明朝在制度上一咏相承
B,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
C·满洲贵族迅速成为农耕者
D,刻意笼络反清政治势力
6.编译《四洲志》时,林则徐有意调换了原书介绍国家的顺序,按照亚洲一非洲一欧洲一美洲的顺序进行叙述,
同时将选编的重点放在各国的兵制方面。由此可知,林则徐
A,仍受传统观念束缚B,采用西式兵操练兵C·倡导学习西方制度D·开启近代化的探索
71866年,奕诉奏请在同文馆增设天算馆,招收30岁以下的正逾仕人(秀才、举人、选士、翰林)。大学士传仁
反对道:“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国,在人心不在技艺。”京师各省士大夫聚党私议,约法阻栏,
报者无几。这说明
A,中国近代化起步异常艰难
B,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开始分化
C,洋务运动瓦解了传统社会
D,顽曲派樹守儒家的治国理念
8.平亥革命是一条分界线。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牧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
之”成为一种时代意识。材料表明辛亥单命
A,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
B,根除了民众的封建思想
C,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实现了人民解放的恩招
9.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根据右下图示材料,你认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A.争取民族独立
B.建立近代化工业
C,追求民主白由
D,探索近代化道路
洋务运动
龙战支法
辛安革命
新文化泛动
10,在当今的节日体系中,有五四肯年节、七
建党纪念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大家
十分熟悉的节日。这些书口都源丁
A·社会近代化的实践B,近代人民反抗斗争
C·传统文化传承延续D.社会生活崇洋逐新
“自强”“家富
变法图强
民主共和
民主”将学
11·1956年“恒源祥”创始人沈莱舟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
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是因为恒源祥
A,国家对其进行了黩买B·创始人毫无事业心C,被国家无偿的没收了D.拥有了白主经背权
12·1992年赦人们称为中国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有人认为,“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素,1992
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该年
A·确定了改革开放基木国策B·背定私营经济合法地位
C·确立市场经济的改革日标D,形成了立体的开放局面
13.有学者把中共百年党史分为四个时期;“开天晔地”之“革命敕国”时期:“改天换地”之“建设兴国”时期:
“翻天履地”之“改革富国”时期;“惊天动地”之“复兴强因”时期。在“复兴强因”时期召开的会议起
第1面儿4面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5年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集团校联考中考零模历史试卷(图片版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