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六中教育联盟2024~2025学年度下期第一学段素质监测
八年级历史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1至 2页, 第Ⅱ卷(非选择题) 3至 4 页,共 4页,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4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并在准考证号区域填涂上自己的考号。
2.答选择题时,务必使用2B铅笔规范的填涂正确选项。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 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纪元”是( )
①国家独立自主②人民当家作主③现代化强国④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历史兴趣小组开设有关抗美援朝时期的战役专题网站,下列战役能够入选的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淮海战役 D.上甘岭战役
3.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地区是( )
A.新解放区 B.老解放区 C.东北地区 D.华北地区
4.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26.9%,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B.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提高与改进
C.工业极大发展,辅助了农业 D.土地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5.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修建的建筑物是( )
A.北京城 B.人民英雄纪念碑 C.天安门广场 D.颐和园
6.下列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共同纲领》 B.《人权宣言》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美国1787年宪法
7.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近代以来我们的伟大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站起来追梦开始于( )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D.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
8.某记者在一则报道中写道:“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这指的是( )
A.渡江战役的胜利 B.开国大典的举行
C.西藏的和平解放 D.海南岛的解放
9.这是一场交战双方力量对比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现代化战争,首战两水洞、鏖战长津湖、血战上甘岭都是这场战争中的典型战役。这场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是( )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黄继光 D.雷锋
10.解放初期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的共同作用是( )
A.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 B.消灭了地主阶级
C.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 D.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11.下列关于土地改革的表述有误的是( )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
C.大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引导农民走上集体化的道路
12.毛泽东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落后状况,做了描述:“……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一落后局面的改变开始于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3.1956年,荣毅仁将自己的商业帝国无偿交给国家,为新中国的工业振兴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红色资本家,他的举动属于(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C.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4.“一五腾飞,两个第一,三藏三鞍,四鹰铁路,五(武)汉大桥,六百项目。”歌谣中成就的取得是在( )
A.1950—1953年 B.1953—1957年
C.1966—1976年 D.1978—1988年
1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国家根本大法,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它叫(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创造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点的过渡形式其中在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方面的创举是( )
A.赎买政策 B.自负盈亏 C.公私合营 D.按劳分配
17.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什么时候?( )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78年
18.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国进行了三大改造的实践,与这一历史事件无关的是( )。
A.重工业 B.资本主义工商业 C.农业 D.手工业
19.这次会议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新局面,使它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第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的起点。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20.20世纪70年代,思想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 )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资产阶级自由化
C.“两个凡是”方针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20分)
材料一:20世纪40年代,民主人士张元济重游勤政殿,感慨地说:“与这个勤政殿一别已52年了,……康、梁远去,而他(指光绪帝)被禁天牢。想不到(我)以衰老之年能够亲眼看到新中国的诞生,……自己能够参加这个人民的政协会议,真是荣誉极了,高兴极了。”
材料二:
材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材料一中张元济所说的“这个人民的政协会议”上通过了哪一文件?(4分)
(2)材料二中的两位英雄分别是?(4分)他们参加的那场战争结束于哪一年?(2分)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那场战争中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请列举出这一精神的内涵?(2分)(回答一点即可)
(3)材料三反映新中国成立后的什么历史事件。(4分)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政府采取该措施的目的是什么?(4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20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4分)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4分)
(2)图二中的部队名称是什么?(4分)这次战争中国出兵的目的是什么?(4分)
(3)图三所展示的是土地改革中哪一重要文件?(4分)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学段考试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A D B A B C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C B D A C A B C
21题
(1)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4分)
(2)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4分)
时间:1953年。(2分)
内涵: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之一是爱国主义精神。(2分)
(3)事件:土地改革;(4分)
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4分)
22题
(1)历史事件:开国大典;(4分)
历史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4分)
(2)部队名称:中国人民志愿军 (4分)
目的:保家卫国(4分)
(3)重要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四川省遂宁市第六中学2024-2025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