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5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13小题,共21分)
1.(1.5分)“他的出名是由于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法典,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法典之一。”材料中的“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2.(1.5分)如图知识结构图中黑色横线上缺失的信息是( )
A.埃及文明 B.基督教文明
C.拜占庭文明 D.阿拉伯文明
3.(1.5分)“欧洲统一思潮存在已久。”最能印证这一观点的史料是( )
A.图特摩斯三世将疆域延伸至叙利亚
B.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
C.法兰克王国主宰了西欧三个多世纪
D.麦哲伦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4.(1.5分)在一幅欧洲中世纪庄园平面图上,我们可以找到以下哪一文字标注?( )
A.法庭 B.耕地 C.城市 D.大学
5.(1.5分)“美国独立战争对世界反殖民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此处的“反殖民运动”包括(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戈尔巴乔夫改革
6.(1.5分)在近代社会,针对国际工人运动的实践所进行的理论创新成果是( )
A.资本主义 B.人文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法西斯主义
7.(1.5分)“他在革命中解放了奴隶,团结群众发挥了聪明才智,打垮西班牙殖民者( )
A.华盛顿 B.玻利瓦尔 C.章西女王 D.卡斯特罗
8.(1.5分)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在19世纪进入空前活跃并取得重大突破的高峰期。此时,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有( )
A.“珍妮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B.欧美主要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C.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D.美国人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9.(1.5分)列宁说:“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1905年的传统还充满活力),俄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了革命。”这里的“战争”是指( )
A.俄国农奴制改革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勃列日涅夫改革
10.(1.5分)“战胜国在1918年艰难取得胜利,沉浸在喜悦的汪洋中。二十年后,它们又全输了回去。容不得它们思考一下( )
A.拿破仑兵败滑铁卢 B.斯大林发展工业化
C.希特勒吞并奥地利 D.纳赛尔赶走殖民者
11.(1.5分)“二战重现了一战的经历,尤其体现在当战争仍如火如荼时对战后世界的塑造上面。”二战时“塑造”战后世界的活动有( )
A.巴黎和会决定建立国际联盟
B.万隆会议讨论经济发展问题
C.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
D.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
12.(1.5分)地图是历史学习的好帮手。如图地图有助于我们学习( )
A.文艺复兴 B.工业革命 C.经济危机 D.两极格局
13.(1.5分)“20世纪的漫漫长夜已然逝去。前半夜,人类似乎已陷入最糟糕的境地;而后半夜( )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
C.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
D.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9分。
14.(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古希腊就出现人文主义思想,苏格拉底等哲学家有惊世骇俗之论,可当时;中世纪千年的淹没,终于迸发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但随着资本主义秩序的确立,人的力量一味膨胀,进而影响人的生存。
——摘编自李凯《历史这样教:中学历史教学技能》
材料二:随着私有制的消灭、公有制的建立,人们必然会逐步摆脱自私自利的束缚,树立起与公有制相适应的大公无私的观念。
——摘编自内蒙轩《马克思靠谱》
请回答:
(1)(2分)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法国法制建设的角度说明“人的理性成为时代强音”。
(2)(2分)材料一中“人的力量一味膨胀”进而影响生存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3)(2分)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列举“私有制的消灭、公有制的建立”的相关史实及其历史意义。
(4)(2分)依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关于“人的发展”的观点。
15.(10分)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2分)结合所学,评述图1中工业革命时期的科技成果。
(2)(2分)写出图2中重大革命运动的名称。并结合所学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3)(3分)简要说明图1所述“工业革命”和图2所述“革命运动”的内在联系。
(4)(3分)模仿以下示例,再举一例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科学论断。示例: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16.(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公认始于蒸汽机的发明。到了19世纪末,内燃机崛起,加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石油是内燃机的燃料来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与轴心国为了争夺石油资源,石油资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格局演变的重要推手。
——摘编自观察者网《实业强国:中国制造自强之路》
材料二:国际体系是一个“中心﹣边缘”体系(如图)。所有国家都在不同的“轨道”上运转。随着国家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实力越大的国家就越向中心接近,成为弱小国家,被强国霸凌。
——摘编自阎学通《国际关系分析》
请回答:
(1)(2分)据材料一,谈谈你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和论据源自材料,逻辑清晰,结论高度升华)
(2)(3分)结合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构建过程,说明材料二中两种相反的运动现象。
(3)(3分)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国际格局变化的因素。
(4)(3分)上述材料为当今国家治理或全球治理提供了哪些可供借鉴之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A A C B B C B C B C C
题号 12 13
答案 D C
14.(1)说明:法国法制建设中,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一系列理性,这些理念在法国大革命中得到了体现,强调了人的自由。
(2)表现:环境污染、资源枯竭。
(3)史实: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历史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观点:人的发展应该注重理性、自由和平等,树立大公无私的观念。
15.(1)评述:瓦特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促进了工厂制的建立和发展;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
(2)名称:美国南北战争。理由:图中黑人奴隶从逃跑,与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黑人奴隶踊跃参军的史实相符。
(3)联系:工业革命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南北经济制度差异加大。
(4)示例: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16.(1)理解: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推动社会发展。内燃机的发明,加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石油作为内燃机的燃料来源,高科技武器的使用加剧了战争的残酷性。
(2)说明:一战后,英国,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德国,向边缘移动。
(3)因素:科技发展;战争。
(4)借鉴之处:重视科技发展,提高国家实力,维护和平。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