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检测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32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2分,共32分)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 )
A.国家统一领导 B.少数民族高度自治
C.各民族一律平等 D.共同繁荣发展
2.2017年,新疆增开了乌鲁木齐至和田的特快旅客列车。下图为列车的标识,设计成石榴造型。该设计表达的意愿是( )
A.促进经济发展 B.完善基层民主
C.提升国际地位 D.维护民族团结
3.西藏自治区的领导干部中,近八成是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自治区、自治县、自治乡人大代表中分别约占88.4%、92.6%、和99%。这体现了我国( )
A.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培养
B.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高度自治的国策
D.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策
4.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改善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设施条件,努力提高民族地区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此外,还重点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全力办好高等教育。这些举措说明我国( )
A.已实现东西部均衡发展 B.重视保护发展民族文化
C.致力于各民族共同繁荣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如下图可知,新时代十八洞村和独龙族实现脱贫得益于( )
A.保护文化重视教育 B.高产作物普遍种植
C.民主改革废除剥削 D.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为( )
A.“一国两制”的实行提供了宪法依据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提供依据
C.《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奠定了基础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7.习总书记曾指出,“一国两制”是一项经过实践反复检验了的好制度,必须准备贯彻、长期坚持。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前提,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家统一 B.社会安定 C.经济发展 D.人民民主
8.香港回归祖国20年来,历经了两次金融危机的考验,继续保持繁荣和稳定,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更加稳固。美国时代周刊说:“香港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具活力。”这充分说明了( )
A.“求同存异”的历史影响 B.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成功
C.实行改革开放的成就 D.“一国两制”构想的生命力
9.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布的通知:从2022年1月1日开始,学校必须于每个上课日以及香港回归纪念日、国庆日等重要日子升挂国旗。该举措( )
A.增强了民众的国家认同感 B.完善了香港的社会建设
C.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进程 D.促进了香港的教育发展
10.下图是1999-2023年澳门人民每月工作收入中位数变化图(单位:澳门元)。图中数据的变化直观反映了( )
A.澳门人民收入增幅巨大 B.我国综合国力日益提升
C.澳门服务业的迅速发展 D.国家对澳门经济的重视
11.进入21世纪后,中央政府扩大香港人民币业务,推动内地企业在港上市;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中心,在珠海横琴岛建设澳门大学新校区。中央政府的上述举措( )
A.有利于保持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 B.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C.推动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表明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2.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分别指的是( )
A.西藏解放、汪辜会谈 B.港澳回归、汪辜会谈
C.港澳回归、九二共识 D.西藏解放、港澳回归
13.海峡两岸交往不断地深入。2025年是习近平同马英九首次会晤十周年,十年前的那次会晤( )
2015年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晤
A.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B.直接推动了两岸“三通”实现
C.打破两岸近四十年的隔绝状态 D.推动了海峡两岸交流基金会的成立
14.2020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这部法律公布施行,对维护香港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必须坚持“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从材料中,你得出的认识是( )
①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②“一国两制”的构想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功;
③中央行使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制权;
④为了祖国早日完全统一,台湾回归祖国怀抱,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5.2024年3月25日至4月11日,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率团来大陆参访,下表是各方反映情况。据下表可知( )
3月27日 国台办:欢迎马英九先生率团来访,会妥善做好活动安排
4月1日 国民党党团:马英九此行是和平之旅,应正向看待
4月2日 台民众挺马英九赴陆交流,不希望两岸开战
4月7日 随马英九来访台青:传承中华历史文化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4月11日 马英九返台重提九二共识: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A.和平发展符合两岸期待 B.中华文明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C.国共两党政治目标相同 D.“一国两制”获得广泛认同
16.2009年12月12日,台湾行政院院长吴敦义说:“两岸关系始终是台湾社会的冲突点,台湾没那个本事搞独立,搞了内部也分裂,外部可能有危机。只有不负责任的人才会认为应该搞一个独立国”。与此同时,台独支持者在“立法院”门口前依惯例喊口号,但是没有人和媒体捧场。这说明( )
A.两岸统一的障碍基本消除 B.两岸统一大业已经完成
C.国民党内部面临分裂 D.两岸统一趋势不可逆转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28分)
二、材料解析题(2小题,每题14分,共28分)
17.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历代王朝重视对边疆地区的 有效治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大一统”思想的核心是“天下一统”,既包含政治上的中央集权,如推恩令”削弱诸侯、设立刺史监察地方;也包含文化上的统一,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为国家意识形态。
——摘编自《汉书·武帝纪》
(1)根据材料一,写出汉代实现“大一统”政治、文化两方面的具体措施。
材料二 唐代推行“羁縻政策”,在边疆设立都护府,任用少数民族首领管理本地事务;元代实行行省制,将西藏、云南纳入中央直接管辖,并设宣政院管理吐蕃;清代通过盟旗制度管理蒙古、设立伊犁将军管辖新疆、颁布《饮定藏内善后章程》强化对西藏的控制,同时推行“改土归流”削弱土司权力。
——悄鸠白杠坭娜《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研究》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唐、元、清三朝边疆治理的主要方式。
材料三
(3)将表格里的ABCDE 处补充完整,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得出了什么启示。
18.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是我国
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基本政策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繁荣发展?
材料二
(2)香港是何时回归祖国的?今年(2025年)是澳门回归祖国多少周年?港澳回归祖国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三 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我们团结台湾同胞,推动台海形势从紧张对峙走向缓和改善、进而走上和平发展道路,两岸关系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3)结合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填写下表。
时间 交往史实 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1987年 台湾当局调整“____”政策 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1992年 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____” 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2005年 胡锦涛会见____ 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____年 习近平与马英九会面 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4)综上可知,实现祖国统一是必然趋势,请你分析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
参考答案
1.A 2.D 3.B 4.C 5.D 6.A 7.A 8.D 9.A 10.A 11.A 12.C
13.A 14.B 15.A 16.D
17.(1)政治:推恩令;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方式:设立机构;册封;将边疆纳入中央直接管括;颁布条例等。
(3)A. 西域都护府B. 北庭都护府C. 行省(省) D.1955
E.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启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朝历代都非常 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汇聚的。
18.(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措施: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实行西部大开发;等。(写出一点即可)
(2)1997年7月1日。26周年。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三不;九二共识;连战;2015;(答案自上至下给出)
(4)有利因素:①祖国统一是两岸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②“一国两制”构想在港澳的成功实践;③国际社会正义力量的支持。(其他言之有理亦可,一点即可)
试卷第1页,共5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检测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