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重庆市渝西中学2024-2025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答案)

重庆市渝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汉谟拉比在位时期,修建了“汉谟拉比——万民之福”运河,这条运河可为尼普尔、埃利都、乌尔、拉尔萨、伊新等地区数万顷土地提供充足的水源,将主要城市和周边地区的水利系统连接成庞大复杂的运输网。这条运河的修建( )
A.确保了古巴比伦王国的长治久安 B.促进了一系列城市国家的诞生
C.彰显了早期集权国家的治理能力 D.发挥了尼罗河的政治经济功能
2.埃及新王国时期与西亚地区的大国争霸;西亚的古巴比伦王国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亚述统一两河流域和小亚细亚部分地区后,一度征服埃及。这说明
A.战争是文明扩展的主要方式 B.农耕文明的影响不断扩大
C.游牧民族具有极强的扩张性 D.全球性联系开始逐渐形成
3.亚历山大东征期间,在埃及以阿蒙之子法老自居,在波斯接受威严赫赫的宫廷礼仪、服饰,在中亚娶当地贵族女子为妻,在印度向裸体智者求教,在苏萨举行希腊—马其顿将士与东方女子的集体婚礼。此举旨在( )
A.获得当地民族的政治认同 B.塑造亲民爱民的政治形象
C.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交融 D.推行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
4.古希腊阿里斯托芬在一部作品中写道,雅典某陪审员对他儿子说:他一到那里,“就有人把盗窃过公款的温柔的手”递给他,并向他鞠躬:经过这么一恳求,他的火气也就消了,随即进入法庭。这可以用于说明,在古代雅典
A.司法审判不能体现民意 B.民主政治制度已趋于完善
C.直接民主无法确保正义 D.公民法注重调解经济纠纷
5.罗马法规定:故意杀害他人要处以死刑,但因为意外过失致人死亡可以通过上交一只公羊替罪。这说明罗马法
A.以人为本减轻刑罚 B.强调人人生而平等
C.成文法取代习惯法 D.注意区分犯罪类型
6.编成于公元前后的《摩奴法典》是婆罗门祭司根据吠陀经典和古来习俗编成的教法典籍,是古代印度法律制度的集大成者。法典中规定,对高等种姓和低等种姓收取不同的法定利息,对婆罗门收取的月息是2%,刹帝利为3%,吠舍4%,而首陀罗为5%。据此可知,古印度法律( )
A.重视维护债权人的利益 B.是印度教教义的直接体现
C.严格维护种姓制度 D.阻碍不同等级间的垂直流动
7.根据法国香槟伯爵的封地清册记载,1172年,香槟伯爵有2017个封臣,而他本人则效忠于10个封君——法国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勃艮第公爵、2个大主教、4个主教和1个修道院院长。这一状况( )
A.得益于民主的政治环境 B.是缺乏政治忠诚的表现
C.反映了政治的分裂割据 D.说明此时王权高于教权
8.11-12世纪,伦敦多次参与英格兰王位纷争,先后获得城市管理权和司法权等。1327年,英王爱德华三世颁布特许状,将内盗、外盗管辖权等多项特权赋予伦敦。15世纪,伦敦式治理模式在英格兰日益普遍。这体现了英格兰( )
A.王室领地日益扩大 B.国王统治权逐步巩固
C.贵族势力日渐强大 D.城市自治权不断加强
9.646年,日本政府颁布诏令:废除皇族、豪族个人支配土地、人民的体制,改为公地、公民,豪族则由政府发给“食封”;建立户籍和账簿,实行班田收授法;根据租庸调制,实行统一的新税制。上述改革措施( )
A.削弱了武士集团的实力 B.促进了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
C.推动日本庄园经济发展 D.巩固了德川幕府的统治
10.公元10-11世纪,环地中海地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区域贸易网。来自东方的丝织品、北欧的毛皮、尼罗河流域的谷物和甘蔗、以及叙利亚的彩色玻璃,汇聚在一起;又由希腊人、阿拉伯人、意大利人等转运至西欧。这一贸易网的中心成为“欧洲各地区人们梦想中的家园”,它位于( )
A.君士坦丁堡 B.麦地那 C.罗马 D.亚历山大港
11.阿拉伯半岛统一前,阿拉伯人每年要到麦加附近举行赛诗会,诗人朗诵自己的作品,获胜的诗被用金水抄写在麻布上,挂到古庙的墙上,宛如一串明珠挂在脖子上,人们称之为“悬诗”。下列有关“悬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反映了阿拉伯贵族的社会生活状况
B.体现了帝国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C.包含了来自波斯、埃及和伊拉克的故事
D.是伊斯兰教文化不断发展的重要成果
12.麦克维尔、汤普森等学者对建造于中世纪的非洲大津巴布韦遗址进行考察和研究,在古城附近发现了古代的梯田和用于灌溉的水井、水渠;在卫城外一堆垃圾遗物中,还发现了大量骨头,其中95%是牲畜骨头。这说明,当时津巴布韦( )
A.精耕细作农业发达 B.定居生活开始出现
C.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D.人们生存能力提高
13.在玛雅文明的古典时期,地处危地马拉高地的卡米纳胡尤等城邦控制了黑曜石的生产,其他许多城邦也有自身的产品如可可、美洲豹皮、羽毛和盐等,统治阶层通过掌控这些资源,攫取了大量财富。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的玛雅( )
A.商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B.各城邦间资源争夺较为激烈
C.手工业是重要经济基础
D.与西非存在一定的贸易往来
14.美洲印第安文明属于山地高原型文明:阿兹特克文明位于墨西哥中央高原;印加文明处于安第斯山脉和秘鲁高原……这些文明的发展条件,远比其他类型文明更为恶劣,故其文明的发展进化程度极为缓慢和艰难。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大河文明优越于山地高原型文明 B.地理环境决定了文明发展的高度
C.印第安文明具有多元统一的特点 D.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发展影响较大
15.哥伦布在第二次航行时有17艘大船,带有教士、士兵、农民、工匠等1500人,船上载有农业工具、小麦、大麦、柑橘、柠檬、甜瓜的种子、甘蔗幼苗和牛、马、驴、猪、羊等家畜,以及开矿用的炸药和机械。这( )
A.开启了世界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 B.反映了葡萄牙扩张的商业性目的
C.对推动美洲社会开发有一定作用 D.说明新航路开辟传播了资本主义
二、材料题
16.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自奥古斯都始,因大规模战祸稀少,罗马帝国经济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稳定发展期。罗马帝国直接控制诸行省总督,严厉惩罚总督中犯有贪污受贿、敲诈勒索等罪行的人,规定收税标准,使税收成为国家的职责,而不再是贪得无厌的包税人私人的事。帝国还创建了一支常备海军,镇压海盗,保护帝国各地间商品和军队的运送。当时,从福斯湾到克莱德湾白的防御工事是帝国最北面的边界线,在北非,罗马人控制了埃及和大西洋间的沿海地区,这一巨大的有着牢固边界线的地区构成了一个繁荣的、实际上自给自足的经济单元,地中海贸易是罗马帝国内部资源再分配的主要途径。连接整个帝国的道路网得以修建,社会上有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成语,主要商品和奢侈品从近至高卢、远至中国的地方源源不断涌入首都。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的兴起及强盛,在许多方面表现了出来。14、15世纪最显著的现象之一,就是大商业公司的迅速成长,每个公司在大陆各地都有它的分店、代理人。欧洲经济中货币的使用极大增长,货币化削弱了封建秩序和商业封建行会。新的技术,如承付汇票、拒付汇票,使信用的作用日趋完善。在热那亚,1407年成立圣乔奇银行,被认为是第一家现代化银行。旧的城市贵族绝大部分变成了靠租金生活者,代替他们的是一群新的资本家。14、15世纪的资本家,不管他们出身如何,他们倾向投入王室权力怀抱,甚至连工匠们受到帮工威胁时,也求助于王室,因为王室是秩序的保障者。
——摘编自亨利·皮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商业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兴起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流士将波斯帝国划分为若干行省,由总督负责行政和税收。在军事上,将步兵、骑兵、象兵、海军、工兵等兵种组成帝国军队,组建的最具战斗力军队是所谓“不死队”。另外规定,帝国中央政府铸造金币,行省只能铸造银币、自治市只能铸造铜币。为便于传达国王的命令、下情上达和军队调动,在驿道沿途设驿站。大流士还让一些被征服地区的原统治者参与地方政权,对各地原有宗教不加干涉和排斥,在制定法律时,也参照各地原有法律。这些措施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巩固了波斯人对各被征服地区的统治,在客观上也促进帝国内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
材料二 印加人在创建帝国的过程中,采用了和亚欧大陆上的古代帝国几乎相同的治理措施。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立一个长官,再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各级官员管辖。以都城为中心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一方面用于传递帝国政府的命令和情报,调动军队;另一方面用于被征服地区朝贡。印加国王为统一宗教信仰,既强调太阳神印蒂的至高无上,同时敬奉古老神明帕恰卡马克和维拉科恰,对各被征服部族的神明兼容并蓄。利用战争这一特殊形式广泛吸取各民族优秀文化,最终打造了印加帝国的百年辉煌。
——摘编自林被甸《探访印加——古代世界文明交流与互动透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流士改革的特点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简述印加帝国在治理措施上与大流士改革的相似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因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文明交流的部分史料。
区域 时间 史料
欧洲 前5一前1世纪 塞浦路斯、撒丁岛和马赛出现许多用腓尼基字母书写的碑文
亚洲 1世纪 《汉书·地理志》关于“殷道衰,箕子去朝鲜建国,教其民以田蚕织作”的记载
亚洲 646年 日本颁布《改新之诏》,全面学习“法式备定”的唐代制度
亚洲 771年 阿拉伯天文学著作《信德欣德》运用了大量的印度数字
美洲 15世纪 哥伦布给国王的信中提到“携带有种马、母马、骡子和其他的禽类、大麦和各种果树等”运往美洲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提取相关信息,围绕“文明交流与社会进步”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C D C C D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A D C
16.(1)原因:长期稳定发展,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建立了有效的行政管理体系,加强了统治;海上贸易受到海军保护,保障了贸易安全;帝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内部市场广阔;建立了连接整个帝国的道路网,海陆交通便利。
(2)表现:大商业公司的迅速成长;银行和信用票据的发展;货币使用极大增长,推动货币经济发展。
影响:推动资产阶级出现和旧贵族的衰落,有利于欧洲的社会转型;推动新航路开辟和文艺复兴运动;一定程度上促进王国统一事业,加强王权。
17.(1)特点:注重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重视中央政府的权威;扩大帝国的统治基础;尊重各地区的传统。(任答其中2点即可)
作用: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巩固了波斯帝国的统治;促进帝国内部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任答其中2点即可)
(2)措施:划分政区,设官员治理;完善道路系统;尊重被征服地区的宗教信仰。(任答其中2点即可)
因素: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国家的有效治理;地区之间的和平交流;局部战争的客观效果。(任答其中2点即可)
18.示例:论题:文明交流促进人类社会进步。
阐述:经济交流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原产美洲马铃薯从美洲传到欧洲并进一步传到世界各地,丰富了饮食种类,改变了饮食结构,提高全球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商周时期,中国养蚕缫丝技术传到朝鲜,有利于朝鲜丝织技术进步。文化交流促进文明进步,字母文字传到东西方,推动文化发展与交流。阿拉伯人将印度人发明的数字传到世界各地,促进了科学文化进步。制度交流推动政治文明的进步,日本学习唐制,开展大化改新,走上封建道路。(至少2个史实说明)综上所述,文明交流的方式多元,内容丰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推动人类共同进步。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重庆市渝西中学2024-2025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