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山东省烟台市鄄城县2023-2024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鄄城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
历 史 试 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72分)
1.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广东地方官商最感觉《南京条约》给他们私人利益的打击”“《南京条约》以后,他们的意外财源都禁绝了,难怪他们要恨外国人。广州的商人方面也是如此”。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 巨额赔款加重清政府财政负担 B. 协定关税阻碍了民族工商业发展
C. 鸦片战争后中国商贸中心转移 D. 列强侵略冲击中国传统经济结构
2. 鸦片战争后,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内容。到日本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时,仍有此项内容,而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却没有此项内容了。这反映出( )
A. 清政府统治根基的动摇 B. 列强在华矛盾的加剧
C. 清政府外交政策的改变 D. 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3. 广府童谣是流传于广府地区的民间口头文学艺术,它以说为主,浅显生动、贴近生活。近代早期有首童谣唱道:“一声炮响, 二律埋城, 三元里顶住, 四方炮台打烂,伍紫垣借款,六百万讲和, 七七礼拜, 八千斤未响, 九九打下, 十足输晒。”这首童谣( )
A. 主要流行于洋务运动时期 B. 反映出民族矛盾的激化
C. 充分表达农民阶级的理想 D. 表明了社会性质的变化
4.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官员赫伯特说:“推翻清朝并非我们的兴趣,当我们向北京进军时,我们真为我们的行为担心,若随之发生的无政府状态,我们的贸易和茶叶都将化为乌有。”这表明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意在( )
A. 维持并扩大对华殖民贸易 B. 以经济利益诱惑清廷屈服
C. 强迫清政府允许公使进京 D. 借助太平天国向清廷施压
5. 以下表格描述了清政府对不平等条约某些条款的态度,这反映出清政府( )
相关条约 清政府的态度
割香港岛给英国 荒岛、孤峙海中、贫困、有伤国体、暂行赏借。
中英协定关税 每种货物应纳多少关税明白的载于条约,可省除争执。
领事裁判权 免致小事酿成大案,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
A. 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 B. “天朝上国”的观念
C. 认识到列强侵华的本质 D. .对中英外交博弈的态度
6.1874年, 日本政府借机入侵琉球岛和台湾岛,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专条》。面对危机,不少知识分子和闽台官员明确提出要以国际法处理冲突,申明中国在台湾全境的主权,要求日本退兵。这一现象反映出( )
A. 朝贡体制开始受到冲击 B. 近代外交意识推动爱国斗争
C.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D. 个人喜好影响中国外交政策变化
7. 1854年10月18日咸丰皇帝在上谕中说:“该夷(英、法、美)等曾先后驶往金陵(南京)、镇江,
与贼交谈,其心怀叵测……。”这表明当时( )
A. 列强企图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B. 列强侵略势力逐渐深入内地
C. 清廷担忧内外势力联合反清 D. 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
8.下列内容为某学者对近代某次事件特征的概述。该事件( )
3以外部压力为启动力
以移植西方的资本主义生产技术为主要途径
以内外结合、新旧结合为基本方针
以土洋并举、 以洋带土、以土养洋为模式
A. 最早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B.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专制统治
C. 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积极尝试 D. 寄希望于未掌握实权的皇帝
9. 1860年11月,一名清朝官员上奏以“此次款议虽成,中国岂可一日而忘备”为至虑,倡“师夷智以造炮制船”之说,遂设安庆内军械所并规划建造上海机器局。此举旨在( )
A. 加强军备, 以勤远略 B.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C. 取彼之长, 以新卫旧 D.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0. 自“中外通商以来,中国之财溢于外洋者,洋药而外,莫如洋布、洋纱”。1878年,上海机器织布局成立后获得十年专利权,明确规定“无论华人、洋人均不得于限内另行纺织”。这一规定( )
A.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
C. 有助于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 D. 加速了官僚资本的扩张
11. 太平天国之初,流行的歌谣中唱到:“换个朝来立个王,带兵最数好洪扬,吃饭官兵同张桌,睡觉官兵同个房”。后定都天京伊始,天国便颁布了一部“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太平天国礼制》。由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后期( )
A. 代表的阶级属性发生变化 B. 中央政府权威逐步加强
C. 政权的封建化色彩较浓厚 D. 构建了稳定的社会秩序
12. 1901年6月,清廷正式向列强宣战,东南督抚随即与各参战国达成和平协议,并签订“上海租借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土产业归南洋大臣……切实保护”等条款。这一现象( )
A. 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 B. 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C. 反映了政府以保境安民为要 D. 体现了适应外交近代化的需要
13. 1898年1月,康有为给光绪帝上书,建议在中央设立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康有为此举意在( )
A. 建立代议制机构 B. 增强改革派的实力
C. 裁撤旧官僚机构 D. 寻求社会各界支持
14.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召见严复时微叹道:“中国就是守旧人多,怎好 ”且因废八股而骤然失业的大批士人对倡议废八股的康有为等人恨之入骨,他们控制的社会舆论成为讨伐维新派的先锋和利刃。这反映出戊戌变法( )
A. 缺乏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 B. 废除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
C. 遭到知识分子的全面反对 D. 改变了传统的文化教育体制
15.义和团运动期间“拳民”拟定了一份“和约”,部分内容如下: 日本将台湾、德国将胶州、俄国将大连湾、英国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各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和运往外国者加倍收税。据此可知,这份“和约”反映了( )
A. 清政府对列强的态度转向强硬 B.《辛丑条约》签订后的社会现实
C. 根植于阶级和时代的爱国情感 D. 中国社会各阶层共同的思想认识
16. 晚清时期,山东教案(又称反洋教斗争)频发,面对洋人、教士的侵略与违法行为,山东形成了包括封建官员、地主士绅、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城市平民、吏役兵丁、无产者等的反洋教大联合。由此可见 ( )
A. 国人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B. 清廷中央集权式微
C. 传统文化排斥洋教文化 D. 中外民族矛盾深化
17.南京临时政府创建之初,实行的是总统制,政府中各部部长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此时并无“总理”一职。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规定“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这一改制主要是为了( )
A. 应对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 B. 提高政府的行政治理效能
C. 缓解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 D. 满足多党民主参政的诉求
18. 1903年日本留学生中出版的《江苏》杂志上有一段话提到:“横瞰欧美之光明政局,旁探近代之革新历史,注目于其社会,关心于其国事,每有一种葱葱勃勃伟大昌隆之气象,目击焉而心花开,耳触焉而气概扬,不知不觉间激起吾欢欣歌舞羡慕恋爱之一片良感情,跳跃于心头而不能自镇。”这体现出当时的有志者( )
A. 宣传改良思潮以挽救危机 B. 主张留学救国路线.
C. 学习西方拯救国家的热情 D. 助力清末新政实施
19. 民国初年,人们参政议政热情大为高涨,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社会舆论空前开放,社会上兴起移风易俗的潮流。恰如列宁 1913年在《亚洲的觉醒》一文中所指出的:“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这一现象说明( )
A. 三民主义解决了社会问题 B. 民国政党政治获得成功
C. 社会主义成为思想的主流 D. 政治变革推动思想解放
20.1912年1月27日,法国外长表示:“迄今为止,六国(指英、法、德、美、日、俄) 至少分别地表现出了它们不介入的愿望。它们拒绝了对清皇室金钱上的任何支持,也拒绝了对南京临时政府的任何承认。”据此可知,六国( )
A. 受到国际法的制约 B. 注重维护其在华势力
C. 在中国的利益均衡 D. 认识到清政府的腐朽
21. 1915年美国举办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并邀请中国参加。北京政府专门成立了巴拿马赛会出口协会,在各地征集10万多件赛品参展,会上中国展品获得各项大奖742项,展后中国出口大幅增加。这一事件( )
A. 便利了美国加紧对中国经济侵略 B. 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C. 助推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 D. 造成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2.有学者在研究新文化运动时说:“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与根深蒂固的自我压抑习性进行战斗;这种习性乃是由家族权威而非神权专制所支持……要将中国从数个世纪以来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纲常名教中解放出来”。该学者意在( )
A. 表明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礼制的目标 B. 说明国人思想的愚昧与落后
C. 强调思想解放与救亡图存的紧密联系 D. 抨击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
23.鲁迅曾深有感触地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鲁迅的感触源于( )
A. 北洋军阀统治社会混乱 B.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C. 西学影响国人观念改变 D. 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思想
24.下图反映了中国某一时期的社会变化,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政府田赋收入占财政收入比例由25%降至21%
·官办企业由年均增长14.5%降至3.81%
·政府明确规定各种大礼服、 常礼服、 大礼帽等“料用本国纺织品”
·“今兹共和政体成立,隅隅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
A. 民族企业发展环境改善 B. 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 发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 官僚资本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28分)
25.(14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两千多年来农民战争发展的最高峰,它在发展进程中颁布了两个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这两个纲领性文件是太平天国领导人在面对中国社会形态的急剧变化、太平天国日趋逆转的形势时制定的: 前者是一个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纲领,设计出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具有一定的空想性;后者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提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国近代工业的纲领,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具体实施。
——摘编自于凤梅《太平天国运动两大纲领的分析与比较》
材料二
自1898年10月在直隶、山东交界的冠县一带,赵三多、闰书琴领导的义和举最先提出“助清灭洋”的口号起,山东、直隶各支义和团都陆续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如 1899年10月,朱红灯的义和举队伍在平原杠子李庄战斗中树立了“天下义和举兴清灭洋” 的旗帜。直到 190.年9月义和团普遍的旗号是“扶清灭洋””助清灭洋”“保清灭洋” “兴清灭洋”“顺清灭洋”等。
——摘编自陈月清《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剖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平天国颁布的两个纲领性文件的特点。(6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对清政府态度的不同,并分析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8分)
2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事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 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 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7分)
(2)材料二所列条文出自中国近代哪一部重要法律文献 指出其确立的政治体制及历史地位。(7分)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A A B C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B A C D A C D B
题号 21 22 23 24
答案 B A A A
1. C 据材料“广东地方官商最感觉……利益的打击”“意外财源都禁绝了”“广州的商人方面也是如此”等并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前,闭关锁国政策下,中外通商集中于广州十三行,广东商人因此受益,广东地方官吏乘机谋取私利,但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上海日盛,广州则日渐衰落, 中国商贸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广东地方官商的私人经济利益受到重大打击,故选C项;材料强调《南京条约》签订对广州地方官商私人利益的影响,并非《南京条约》对清政府财政的影响,排除A项;民族工商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列强侵略冲击中国传统经济结构指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瓦解,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2. D 《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资本大量涌人中国,开办银行、铁矿、煤矿和纺纱厂,修铁路,满足了列强掠夺中国的目的,列强侵华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化为资本输出为主,这使列强对通商口岸要求不再强烈,故选D项。八国联军侵华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排除A 项; 列强矛盾加剧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B项;外国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与清政府外交政策的无关,排除C项。
3. B 由“三元里”、“四方炮台”、“借款”、“讲和”等信息可知,题干所述童谣的内容是近代鸦片战争期间的三元里抗英、中外讲和等事件的写照,反映出当时中外民族矛盾的激化,故选B项;题干童谣反映的是中外之间的对抗和战争,而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中外之间的矛盾相对缓和,与题干童谣的描述不符,排除A项;农民阶级的理想是均贫富,得到土地,过自给自足的生活,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C项;题干所述仅提到了中外之间的矛盾激化,没法体现社会性质的变化,排除D项。
4. A 据材料“若随之发生的无政府状态,我们的贸易和茶叶都将化为乌有”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变成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故选A项;英国通过战争手段而非经济利益强迫清廷屈服,排除B项;允许公使进京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非目的,排除C项; 材料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排除 D项。
5. . A “割香港岛给英国”“中英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体现了列强对中国主权的侵犯,但是从清政府的系列态度来看,说明其对列强侵华的本质认识不清,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故选A项;“天朝上国”是以中国为宗主国,周边国家为附属、藩属国的天朝体系,表格未涉及“天朝上国”的观念,排除B项;表格反映的是清政府对列强侵华本质认识不清,可见“认识到列强侵华的本质”明显与题意背离,排除C项;表格并不是在揭示中英外交博弈,从而更无法得出“态度”一说,排除D项。
6. B 据材料信息可知,在面对日本对中国的入侵时,不少知识分子和官员主张用近代外交的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反映了近代外交意识推动爱国斗争,故选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签订后,
朝贡体制已经受到冲击, 排除A项; 材料反映的是不少知识分子和官员应对危机的方式, 并非半殖民地化程度,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知识分子和官员的行为,没有体现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排除D项。
7. C 由材料“该夷等曾先后驶往金陵、镇江”“与贼交谈”可知咸丰皇帝在上谕中称英、法、 美等国曾派人与“贼”也即太平军交谈, 表明清廷担忧内外势力联合反清,故选C项; 列强派人与太平军接触确实怀有侵略中国的阴谋, 但仅凭此不能断定列强企图再次发动侵华战争,排除A项; 1856一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得列强侵略势力逐渐深入内地,排除B项;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 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8. C 据材料“近代”“以移植西方的资本主义生产技术为主要途径”“以土洋并举、 以洋带土、 以土养洋为模式”并结合纲要上册第 16课所学洋务运动可知,该事件为洋务运动,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故选C项;“最早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的是林则徐,排除A项;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专制统治”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排除B项; “寄希望于未掌握实权的皇帝”的是戊戌维新运动,排除D项。
9. C 据材料“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可知,该官员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在此基础上设安庆内军械所并规划建造上海机器局等军事工业,可以提高清政府的军事实力,达到维护封建统治的最终目的, 故选C项; “勤远略”指的是抗击西方侵略者, 只是目的之一, 排除A项; 材料主旨不是“知己知彼”, 而是通过学习西方技术来维护统治,排除B项;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是指导思想, 是手段,并非最终目的,排除D项。
10. C 由材料“中国之财溢于外洋者”可知,中外通商后,西方列强从中国攫取经济利益,因此上海机器织布局规定“洋人均不得于限内另行纺织”,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故选C项;“无论华人、汽人均不得于限内另行纺织”可知上海机器织布局获得专利权, 限制华人经营, 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A项;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据统治地位,排除B项;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官僚资本扩张膨胀,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
11. C 据材料“‘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可知,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袖们违背了初衷,规定了繁文缛节的等级制度,这体现出了太平天国后期政权的封建化色彩较为浓厚,故选C项; 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建立的政权,这一阶级属性并未发生变化,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建立了政权,但未推翻清政府统一全国, 中央政府权威逐步加强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 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太平天国政权不能长久,定都天京后很快走向了失败,构建了稳定的社会秩序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12. B 材料反映的是东南互保事件。“东南互保”是列强为保护已攫取的利益,防范义和团运动向南方地区扩展,而勾结南方相关督抚订立的协议。东南督抚为求列强战火不烧到各自辖区而不遗余力地实施该条约,表面上保住了其辖区的“常规”秩序, 实则满足了列强的政治需要, 维护了列强的在。华利益, 同时也反映了中央式微,地方权大。 东南互保这一事件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基础,B项正确。A. C. D 三项均与史实不符,排除。
13. B 据材料并结合纲要上册第 17课所学维新变法可知康有为此举将强化皇帝权威,意在赢取光绪帝对变法的支持,以顺利推进变法,故选B项; “代议制机构”指议会, 而材料中的“制度局”不是议会, 排除A项; “裁撤旧官僚机构”不合题意, 与材料“建议在中央设立制度局(新机构)”相悖,排除C项; “社会各界”不合史实,应为“光绪帝”,且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排除D项。
14. A 材料提到光绪帝认为中国守旧人多,因废八股而骤然失业的士人对倡议废八股的康有为等人恨之入骨,其控制的社会舆论成为反对变法、讨伐维新派的先锋和利刃,这反映出成成变法群众基础不够广泛,故A项正确。1905年清末新政时期科举制被废除,排除B项;成成变法遭到守旧知识分子的反对,但C项“全面反对”言过其实,排除C项; D项题干材料不涉及,排除。
15. C 据材料“日本将台湾、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运往外国者加倍收税”可知,这份“合约”要求列强归还中国的领土,维护中国的关税和贸易主权,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是民众对民族危机深重的一种回应,但同时也具有盲目排外性和固守华夷观念,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故选C项;这份“合约”由义和团拟定,只能代表义和团的立场和态度,除A项;义和团运动在《辛丑条约》签订前已经失败了,排除B项;材料中的立场只能反映农民阶级的思想认识,与“社会各阶层”的说法不符,排除D项。
16. D 据材料,面对洋人的侵略,山东地区形成了各个阶层的反洋教大联合,这是民族危机加深、中外矛盾深化的结果,故选D项;材料主要涉及的是民族意识的觉醒,没有涉及民主意识觉醒,排除A项;中央集权表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材料中主要涉及的是地方各阶层反洋教斗争,不是清王朝中央集权式微的表现,排除B项; D项说法错误,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传统文化对洋教文化并不排斥,排除C项。
17. A 材料提及相比于南京临时政府创建之初,《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并结合纲要下册第 18课所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目的可知,责任内阁制旨在防止袁世凯专权,捍卫民主共和,应对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故选A项;“提高”不合逻辑,责任内阁制下总统与国务员的制约会降低政府的行政治理效能,排除B项;“缓解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不合史实,应为“防止袁世凯专权”,排除C项;“满足多党民主参政的诉求”不合史实,责任内阁制为政体形式,与政党政治无关,排除D项.
18. C 据材料“欧美…革新历史”可知,20世纪初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国留日学生的思想中含有仰慕西方和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希望以此来救亡图存,反映出当时的有志者学习西方拯救国家的热情,故选C项;材料提到留日学生有向西方学习的热情,未提及具体的改良思想和措施,排除A项;据材料“1903年日本留学生”可知,报刊创办者的身份是留学生,未涉及号召留学救国,排除B项;留日学生创办报刊,学习西方救国,但未涉及留日学生的身份,不能得出是助力清末新政实施的结论,排除D项。
19. D 据材料“人们参政议政热情大为高涨,民主共和思想……社会舆论空前开放……兴起移风易俗的潮流”可知,中国人思想解放,据“民国初年”“政治生活沸腾……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可知,中国完成了政权更迭,进行政治变革,故选D项;1905年《民报》发刊词标志着三民主义的产生,指民族民权民生,材料是谈民国初年思想解放,排除A项;结合所学,袁世凯担任民国大总统不久,就解散了国民党和议会,政党政治名存实亡,排除B项:1917年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才在中国传播开来,与材料民国初年时间不符,排除C项。
20. B 据材料“六国……分别地表现出了它们不介入的愿望”可知,反映的是辛亥革命爆发后,法国等六国采取了“中立”态度;结合所学可知,武昌起义后,革命快速蔓延到十几个省,局势已经无法控制,列强为了保护自己地盘的利益不受战事波及,就必然希望赶紧和平解决,加入任何一方都会使局势更加恶化,故采取了“中立”态度,故选B项;列强的中立态度本质上是维护自身在华利益,并且国际法在此时作用不大,排除A项;列强在中国的利益并不均衡,排除C项;列强的“中立”态度主要原因是维护自身在华利益,认识到清政府的腐朽不是列强采取“中立”态度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
21. B 由题干信息可得知,1915年在北洋军阀统治下, 中国政府积极回应美国邀请,参加博览会,由此推动了外贸出口,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B项正确。A项的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显著提升”表述错误,D项“造成了中国卷入”与题干信息不符,均排除。
22. A 据材料“战斗…纲常名教中解放出来”可知,该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反对传统思想对人性的束缚,要把人们从纲常名教中解放出来,故选A项;该学者的言论是在肯定新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的斗争性,因此,说明国人思想的愚昧与落后不是目的,排除B项;据材料“这种习性…数个世纪以来”可知,该学者是在研究新文化运动的反封建的内容,也能推论出该学者背定了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思想解放的影响,但未体现反对外来侵略救亡图存的信息,排除C项;袁世凯尊孔复古是新文化运动的原因,与该学者研究的内容不符,排除D项。
23. A 据材料“二次革命…称帝…复辟”可知,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后建立了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国内先后出现维护共和的二次革命和袁世凯、张勋的复辟的政治事件,说明鲁迅的感触源于北洋军阀统治下国内的混乱局面,故选A项;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鲁迅提到的事件与马克思主义无关,排除B项;鲁迅思想受到西学的影响,但不能看出国人的观念改变,排除C项;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因此,鲁迅的感触源于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思想的说法逻辑关系错误,排除D项。
24. A 据材料“政府田赋收入……降至21%”“官办企业……降至3.81%”“政府明确规定…… ‘料用本国纺织品’”“今兹共和政体成立”等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是中华民国成立初期(“共和政体成立”),农业生产、官办企业均有一定程度缩减,政府颁布一系列鼓励实业发展的措施(“料用本国”),民族企业发展环境有所改善,故选A 项;甲午中日战争后,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排除B项;1935年, 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排除C项; “官僚资本阻碍民族工业发展”开始于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25.(1)特点:《天朝田亩制度》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提倡绝对平均主义;《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两者都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具有空想性。(6 分,每点两分)
(2)不同:太平天国运动坚决反对清朝统治,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对清政府认识不清,抱有幻想。(4 分,每点两分,言之成理即可)主要原因:太平天国运动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义和团运动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4 分,每点两分,言之成理即可)
(1)根据材料一“设计出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具有一定的空想性”并结合所学可知,《天朝田亩制度》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提倡绝对平均主义;根据材料一“第一个提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国近代工业的纲领,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具体实施”并结合所学可知,《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两者都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具有空想性。
(2)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一“前者是一个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纲领”并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坚决反对清朝统治,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根据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对清政府认识不清,抱有幻想。第二小问主要原因,造成这种不同主要是因为二者兴起的历史背景有差异,
26.(1)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从法律上否定了专制制度;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7分)
(2) 文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体制:资产阶级共和制(三权分立)。
地位: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7分)
(1)据材料一“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 ‘帝国’”得出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结合所学辛亥革命相关知识得出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从法律上否定了专制制度,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第一小问文献,据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并结合所学得出该文献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二小问体制,结合所学得出资产阶级共和制(三权分立).第三小问地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山东省烟台市鄄城县2023-2024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