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中学2023-2024学年秋季学期第二次月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B A D C D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C D C B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1)特点:①受儒家思想的影响;②重视规范乡民的道德行为(道德教化),强调互助互勉;③强调自治。(4分,每点2分,要求答对2点)
原因:①理学的形成;②科举制的推行;③知识分子进入国家政治体系;④士大夫社会责任感和主体意识的增强。(4分,每点2分,要求答对2点)
社会价值:①宗族互助,和谐乡里;②教化百姓,移风易俗;③奖善劝诫,稳定秩序。(6分,每点2分)
18.
(1)特点:①选拔方式强调民主;②选拔标准符合时代要求;③培养方式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④干部来源多样;⑤改革逐渐制度化、规范化。(8分,每点2分,要求答对4点)
(2)意义:①提升了干部素质和能力;②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③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④为现代公务员制度提供借鉴。(6分,每点2分,要求答对3点)
19.(1)原因:注重科研体制创新和变革;忧患意识成为科研的重要推动力;把握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德国走向统一。(4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
(2)共性: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和科教兴国战略;科技发展与工业发展相结合;注重科技创新。(4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
影响:促进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为世界科技发展做出了贡献;促使日本右翼势力不断抬头。(4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
20. 示例:人类日常饮料的发展是全球化的产物。
从15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下半叶,发生了大航海活动和地理大发现,之后出现了全球性的物种交流和贸易活动。在此过程中,原产美洲的可可;产于亚洲的啤酒、茶、烈酒;产于欧洲的红酒;产于非洲的咖啡等实现了全球性的流动。这些饮料的产生、传播与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反映了全球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人类文明自产生后,通过武力扩张、经贸往来、文化传播等形式,促进了物种的交流传播和文化的传播,人类文明不断丰富发展。
其他论题也可,如物种交流丰富人们的生活;美洲的食品丰富人类生活;新航路开辟促进了全球物种交流;全球贸易推动了物资的交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在饮品选择上有各自的偏好;饮料的发展受到各国饮食习惯、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追求健康饮品成为时尚等。南阳中学2023-2024学年秋季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年级历史科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为秦汉制度对照表,据表可知
秦 汉
皇帝制度 创立皇帝制度,定种种专用称谓、名号,出现文书避讳制度,皇帝独尊,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沿用不废
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制 名称、职司略有改变
玺印制度 以和氏璧制成御玺,方四寸,交五龙,李斯书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秦亡入汉,曰“传国玺”
军功爵制 沿用商鞅变法确定二十等爵制 沿用不废,爵号有所变更
郡县制 秦并天下,废分封,设36郡,约1000个县,郡置“一监一守一尉”,县“万户以上为令、不及万户为长”。 郡县如秦制,另有封国制与之并行,郡国增至103个,县1587个。
A.中枢机构行政效率提高 B.中央强化对地方的管理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政治制度在继承中发展
2.论及17世纪末的英国,有学者认为,“从表面看,政权似乎一点没变,国王依旧,英国仍然是一个王国而不是共和国,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然而,实际权力结构却彻底发生了变化,国王和议会的权力互换了位置”。这一“变化”表现在
A.共和国变成了王国 B.责任内阁制形成
C.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D.国王“统而不治”
3.梁启超认为:“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小,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评价,与此相吻合的是
A.把西方政治制度介绍到中国 B.掀起了爱国救亡运动的高潮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觉醒 D.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基础
4.1982年12月《人民日报》报道,浙江义乌某供销社在改革后,改变了过去“上面来货多少,下面供应多少”的状况,主动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情况,采购农民所需物资,许多职工还积极寻找经营门路,开拓新的市场。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
A.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得以理顺 B.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
5.“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下表是对唐代进士来源的数据分析,对下表内容解读最准确的是
来源 人数(人) 占比%
宗室子弟 4 2.84
孔子家族 5 3.55
宰辅亲属 20 14.18
四品以上高官的亲属 25 17.73
其他历史名人之后 5 3.55
一般官员的亲属 10 7.09
寒门子弟 5 3.55
其他 1 0.71
查不到家世信息 66 46.81
唐朝状元总计 141 100
门阀势力依然不小 B.扩大政权统治基础
C.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D.有利优秀人才选拔
6.英国先后在1855年和1870年颁布了两道枢密院命令,初步建立起近代文官制度;美国于1883年颁布了《文官制度条例》,对文官制度进行了改革。英美两国相继建立近代文官制度的主要原因是
A.政党政治竞争的结果 B.启蒙思想家进行精心设计
C.城市化发展必然趋势 D.大工业时代管理效能需要
7.1953年,中央为解决干部问题规定了统一调配、重点配备、大胆提拔的原则。至1957年,统一分配的范围从大专毕业生到中专、技校毕业生,到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和工人。全行业公私合营时,对原私营企业的职工也采取包下来的方针。由此形成的“铁饭碗”劳动体制
提高地方和企业积极性 B.有利于巩固新中国政权
C.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需要 D.为工业化培养大量人才
8.下表为魏晋时期的一些政权的法律规定。这些规定体现出当时
政权 律令内容
曹魏 贼斗杀人,以劾而亡,许依古义,听子弟得追杀之
西晋 子不孝父母,子弃市
北魏 居三年之丧而冒哀求仕,五岁刑
A.社会动荡制约立法内容 B.封建法律制度开始儒家化
C.严刑峻法的治国理念盛行 D.礼法结合是立法的重要特色
9.明清时期统治者构建了严格规范的“圣谕宣讲”制度,以儒家正统观念为核心,以皇帝颁发的“圣谕”为内容,在乡里定期对所有民众进行宣读与讲解。“圣谕”的内容也由明初的六条扩展到清代的十六条并有详细的解读。这一现象反映了统治者
A.重视基层治理 B.开始独尊儒术
C.注重政令传达 D.压制宗族自治
10.近代英国宪法包括为数众多的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以及宪法判例,没有统一的宪法法典。这些以普通法律、政治习惯等方式表达出来的宪法与普通的法律和政治习惯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并没有区别,但是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却具有宪法的效力。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英美法系行政干涉司法现象严重 B.英国国民对宪法的理解存在差异
C.英国宪法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 D.尊重传统是英美法系的突出特点
11.二战后某一国际组织协定内容为:“推进国际贸易之平衡发展借以提倡并维持高度之就业与实际收益,提倡汇兑之稳定,在会员国间维持有秩序之汇兑方法”。该国际组织成立有利于
A.成功避免成员国之间贸易纠纷 B.构建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C.加强了国际经济的协调和治理 D.建立美元为中心世界货币体系
12.下表是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部分)(数额单位:万两),由此可知
时间 财政总收入 田赋 盐税 关税
乾隆三十一年 4,854 约3,000多 约500 540
1911年 30,191 约4,800 约4,600 约4,300
清末新政推动晚清财政收入的大量增加
晚清时期民族工业获得较大发展
清朝财政体制由农业型向工商业型转变
海关关税成为晚清最主要的财源
13.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A.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
C.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价值不大 D.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
14.先秦时期,粮食加工方式非常简单,人们多以粒食为主,且多为两餐制。秦汉时期,人们由两餐制逐渐向三餐制过渡,且随着石磨的广泛应用,磨制面粉越来越容易,面食的品种也更加丰富。由此可知,秦汉时期
A.农作物的种类大大增加 B.生产工具出现根本变革
C.农业发展推动饮食变迁 D.民众温饱问题得以解决
15.全国化肥用量从2015年的6022万吨下降到2020年的5250万吨,降幅达到12.8%;施肥强度从年约55千克/亩下降到约47千克/亩。2021年,农业农村部门推进化肥减量增效,修订并发布行业标准,规范有机肥料生产使用。这表明我国
A.化肥制造业日益萎缩 B.兼顾科技推动与食品安全
C.农业科技领先于世界 D.国内粮食安全成当务之急
16.19世纪初期,英国社会逐渐对贫困问题形成共识,认为贫困的根源在于个人,如果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努力勤奋工作就不会出现贫困,市场会自动调节一切社会关系至最佳状态。反对政府的济贫,即使救济,也必须建立在自助基础上。这反映了工业革命后的英国
A.基本摆脱贫困问题 B.奉行经济自由主义
C.社会救济体系完善 D.形成勤劳刻苦风气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北宋儒家“关中学派”代表吕大钧兄弟受《周礼》《礼记》的影响,订立《吕氏乡约》。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乡约乡规,其主要内容有:一是德业相劝,即互勉于修身齐家之事;二是过失相规,如戒酗酒、戒赌博、戒斗殴等;三是礼俗相交,即乡党之间要有长幼之序,相亲相敬之礼;四是患难相恤,包括防盗、防灾、防疫、恤贫、恤孤等。在此基础上,又细化为更为具体的条款,以约束和规范乡民的个人行为。有学者认为,《吕氏乡约》“于君政官治之外别立乡人自治之团体,尤为空前之创制”。
——摘编自党晓虹《中国传统乡规民约研究》等
材料二
王阳明平南赣乱之后,举乡约告谕乡民,以“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乡约》中,王阳明要求乡民做“一念而善”的善人,注重修身,内察自省,防止“一念而恶”成为“恶人”。针对民众过恶,王阳明的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而在于使乡约之民“兴其善念”。阳明镇守南赣三年,“赣俗丕变,赣人多为良善”。
——整理自王雅克等《王阳明〈南赣乡约〉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研究》
请回答:
据材料一,简要指出《吕氏乡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乡约出现的原因。(8分)
(2)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推行《乡约》的社会价值。(6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20世纪70年代末,党中央开始推行干部选拔制度改革,明确了挑选和任免干部必须采取“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再交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的办法。1982年党的十二大将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写进了党章。在培训方式上,除建立正规化的党校教育体系外,党中央还注重干部在实践岗位上的锻炼和培养。同时,领导干部终身制也逐步废除,由任期制和集体交接班制取代。1987年十三大在干部人事制度上提出了建立公务员制度的构想,掀起了干部制度改革的高潮。随着改革的推进,一大批中青年干部走上各级行政领导岗位,其中党外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及妇女干部的比例大大增加,他们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摘编自易振龙《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研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特点。(8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意义。(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如果从莱布尼茨1700年创立的普鲁士科学院算起,德国科研建制走了300多年的不平坦之路。差不多每隔100年,德国的科研体制都会发生根本性变革。1810年柏林大学的建立,1887年帝国物理技术研究所的成立,1900年前后高等工学院升格为大学并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20世纪末以来开展的“卓越战略”计划等,都是标志性的事件。1871—1914年,德国在短短的40多年时间里,建立了一个分工明确的科研创新体制。此外,德国科学家和具有忧患意识的科学政策制定者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摘编自方在庆《持续不间断地推进科研体制创新》
材料二
日本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发展,与其适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地调整科技发展与创新战略密不可分。“日本是继美国后,第二个在国家层面推进科技政策成为一门科学的国家”。二战后的日本在“重经济、轻军备”的政策指导下,通过长期引进、利用、优化和发展其他发达国家已有的先进技术,实现了技术产业化。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日本文部省、通商产业省、科学技术厅等政府职能机构为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陆续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改革色彩的方针政策,走出了一条具有日本特色的科技发展路线:以民用科技为主,实现其与高新技术、军用科技的转化,引进、优化先进技术以进行集成性创新。
——摘编自夏婷《日本科技创新政策学发展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成为科技强国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德国与日本科技发展的共性,说明日本科技发展的影响。(8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啤酒 啤酒是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第一批农业社会用驯化的谷物直接制造的产品。啤酒在20世纪真正成为了一种世界性饮料。
红酒 红酒是地中海希腊和罗马文化的象征,曾长期是西方精英所偏爱的饮料。红酒后来成为世界贸易的一部分,并突出体现于非西方世界精英“西化”上。
烈酒 蒸馏是阿拉伯人的发明。许多种烈酒在欧洲扩张时期得到传播,特别是用甘蔗酿造的朗姆酒。
咖啡 咖啡由阿拉伯人引入欧洲,这种异域饮料首先经由咖啡屋在精英中得到普及。19世纪时取代啤酒成为最流行的饮料。
茶 茶是由英国人和荷兰人从东方进口的,在18世纪变得十分流行。
可可 可可树原产于中南美洲,16和17世纪时被移植到东南亚和非洲。18世纪时可可在欧洲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饮料。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最初是一种药用饮料,19世界末在美国诞生。可口可乐是美国的“国民饮料”,也象征着20世纪的美国化、商业化和全球化。
水 直到不久前,水一直都是公用的、非商业物品,瓶装水如今已是增长最快的商业饮料。本世纪的一个主题将是对适于饮用的水的争夺,因为它既是普遍可用的物品,又是新的利润来源。
——据[比]埃里克·范豪特《世界史导论》(2015)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重点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