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3广东省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仿真模拟卷(答案)


2023广东省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仿真模拟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第一编中提到:一九二九年发现生存在约四五十万年前的猿人头骨、牙齿、下颚骨和躯干骨化石。他们已经知道选取砾石或石英,打击成为有棱角的石片,当作武器或生产工具来使用。材料描述的远古人类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在元谋人和北京人的遗址中发现的哪一种东西最能直接证明他们是人而不是动物(  )
A. 牙齿或头盖骨化石 B. 炭屑和烧骨 C. 动物化石 D. 粗糙的石器
3.早在五六千年前,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都已经进入到农耕文化时代。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的是
A. 开始使用铁制农具 B. 逐步推广牛耕技术 C. 饲养家畜制造陶器 D. 懂得使用天然火
4.“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这段材料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特点是()
A. 由多民族交融而成 B. 都说汉语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政权分立
5.《唐虞之道》中记载:“尧舜之王,利天下而弗利也。禅而不专,圣之盛也。”这种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做法,是实行(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君主制
6.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他的王位。同时,夏朝还建立了军队,制定了刑法,设置监狱等。上述材料说明了()
A. 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B. 夏朝推举品行高尚的人为继承人
C. 启的势力非常强大 D. 世袭制不利于政权的稳定
7.《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  )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8.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文化的标志是(  )
A. 磨制石器和彩陶 B. 打制石器和甲骨文 C. 青铜器和甲骨文 D. 青铜器和瓷器
9.有学者指出:春秋时期,鲁宣公“即位十年之内,未尝一朝京师,而五朝于齐。齐之视鲁不啻附庸”。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A. 诸侯交往频繁 B. 王权受到冲击 C. 中央集权加强 D. 分封体制瓦解
10.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早期国家向大一统国家发展,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剧烈动荡和社会变革的转型时期。促使这一时期社会转型的根本原因是()
A. 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B. 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
C. 各国纷纷进行政治改革 D. 思想活跃,文化繁荣
11.《商君书 境内》对商鞅变法有着这样的记载:“能得甲首(指敌军甲士之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从材料中所反映的措施来看,商鞅变法有利于(  )
A. .加强中央行政权力 B. 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C.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D. .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12.据《华阳国志 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材料特别强调了都江堰的()
A. 修建时间 B. 建造地点 C. 结构特点 D. 巨大作用
13.中国文明社会经过长期的沉积和发酵,到战国时期出现了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造就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其中“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是指()
A. 诸侯争霸 B. 私学兴起 C. 商鞅变法 D. 百家争鸣
14.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由此可知,韩非主张(  )
A.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 实行仁政
C. 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 D. “兼爱”“非攻”
15.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
A. 分封制 B.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C. 郡县制 D. 行省制度
16.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健全纪检监察制度是防止官吏贪污腐化的重要途径。为加强对官员的监察,秦始皇时期设置了(  )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县令
17.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曾说“及天下统一,秦之政治亦渐上文治轨辙,而一面仍恣意役使民众,如五岭戍五十万,长城戍三十万,阿房役七十万:此等皆为苦役……陈胜、吴广即由此起”。材料中钱穆认为秦灭亡的重要原因是()
A. 任意屠杀文武大臣 B. 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
C. 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 D. 实行苛刻的刑罚
18.“刘邦警醒到虽然可以凭借军事力量取得天下,却不能凭借单纯的武力治理天下、巩固自己的统治。”为此,西汉初期实施了(  )
A. 焚书坑儒政策 B. 推崇儒学政策 C. 休养生息政策 D. 民族内迁政策
19.大一统是“特殊的公共权力的集中,构成这种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还有物质和精神的附属物”。汉武帝为了集中国家“公共权力”,在“精神”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 刺史制度 B. 远征匈奴 C. 独尊儒术 D. 盐铁专卖
20.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他们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导致政治腐败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这种局面的形成,实质上是(  )
A. 君主专制被颠覆 B. 中央集权遭到破坏 C. 皇权至上的弊端 D. 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21.“一次次地回望,回望长安城内的万家灯火。……你为干戈而来,为凿空西域而来,匈奴虏你十余年,你……却收获了一条灿烂千年的丝路。”材料中的“你”指的是( )
A. 甘英 B. 张骞 C. 班勇 D. 曹操
22.1930-1934年,考古学家在新疆罗布泊发掘出一批汉代竹简,上面记载了汉朝与楼兰国的关系。同时出土了汉代的青铜器、干尸、蜀锦等大量稀世文物。这一考古成果最能说明()
A. 汉朝与西域地区已经有交往 B. 汉朝的对外贸易已相当繁荣
C. 新疆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D. 汉朝已对西域进行有效管辖
23.自古以来,在防治瘟疫方面中医有着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东汉末年时出现的一部将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医学著作是(  )
A. 《伤寒杂病论》 B. 《齐民要术》 C. 《千金方》 D. 《本草纲目》
24.《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遗业,大量阅读朝廷史官记载,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集遗闻,辨别真伪,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
A. 侧重史书记载 B. 注重史料考证 C. 注重史学文学价值 D. 秉承朝廷旨意著史
25.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民族关系的发展
26.西晋是我国继秦汉以后的大一统王朝,但存在时间较短。西晋衰落的直接原因是()
A. “王与马,共天下” B. 十六国政权更替,导致政局动荡
C. “八王之乱”耗竭了国力 D. 司马睿篡夺皇位建立东晋
27.如图是魏晋时期的墓砖壁画“犁耕图”,出土于甘肃嘉峪关地区。下列对该出土文物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
A. 棉布已成为当时人们的主要衣料 B. 曲辕犁在当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C. 反映了魏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牛耕 D. 展现了当时河西地区农业生产的场景
28.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百姓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之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南方人口增多 B. 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C. 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 D. 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29.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也有统治者的主动汉化。下列能体现这一时期主动“汉化”的是(  )
A. 三国鼎立 B. 八王之乱 C. 淝水之战 D. 孝文帝改革
30.《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记述了黄河下游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经验以及治荒的方法,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这充分说明了古代北方( )
A.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迅速 B. 胡汉交融促进发展
C. 严守重农抑商政策 D. 农业技术的成熟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中国文明史历经近5千年的发展,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发展,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礼运》
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礼记·礼运》
材料三:

——人教版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
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五:
铭文大意为:“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天下,百姓安宁,立下皇帝称号,于是下诏书于丞相隗状、王绾,依法纠正度量衡器具的不一致,使有疑惑的人都明确起来,统一起来。”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反映的是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制度?请指出因治水有功被推举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是谁。 (2分)
(2)材料二中“天下为家”是指哪一制度代替了材料一中的“选贤与能”?这一制度是哪个朝代开始出现的?(4分)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当时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实行的目的。 (2分)
(4)材料四反映了商鞅变法的那两项内容?这一变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4分)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统一天下后在中央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为“依法纠正度量衡器具的不一致”,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32.自古以来,团结统一的“大一统”情怀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延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说文解字》
材料三: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到汉武帝时,梁王(汉武帝的叔叔)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库存的珠宝玉器多于京师。有位大臣向汉武帝建议:“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
——摘自《历史教参》七上
(1)指出材料一中李斯建议秦始皇在地方上采取的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何历史意义?(2分)
(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起到了什么历史作用?(4分)
(3)材料三中给汉武帝提建议的这位大臣是谁?(1分)针对材料三中“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的现象,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这一措施起到了什么历史作用?(2分)
(4)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和汉武帝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共同的历史作用。(2分)
3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国家分裂,政权林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中字母A、B、C代表三国时期的三个政权
材料二: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徭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巳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
(1) “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奠定了材料一图中哪个政权的基础? (2分)
出现三国鼎立这种局面的一场关键性战役是什么?(2分)
(2) 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现象?根据材料二,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4分)
(3) 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4分)
(4)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2分)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A
6.【答案】A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B
12.【答案】D
13.【答案】D
14.【答案】A
15.【答案】B
16.【答案】C
17.【答案】C
18.【答案】C
19.【答案】C
20.【答案】C
21.【答案】B
22.【答案】A
23.【答案】A
24.【答案】B
25.【答案】B
26.【答案】C
27.【答案】D
28.【答案】D
29.【答案】D
30.【答案】D
31.【答案】(1)禅让制;禹。
(2)世袭制;夏。
(3)分封制;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意思相近即可)。
(4)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意思相近即可)。
(5)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答其中任一制度即可);统一度量衡。
32.【答案】(1)郡县制。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答出其中的一条,言之有理即可)。
(2)措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
作用:促进了秦朝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答出其中的一条,言之有理即可)。
(3)主父偃;实施“推恩令” 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答出其中的一条,言之有理即可)。
33.【答案】【小题1】(1)东汉末年,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展开激战,最终曹军大败袁军。官渡之战以后,曹操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又陆续消灭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208年,曹操与孙权和刘备组成的联军,在赤壁展开大战,曹操大败,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经此一役后,曹操不敢轻易南下,孙刘势力得到巩固。曹操开疆扩土,为其子曹丕建立魏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建立魏国。第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222年孙权在东吴称王,建立吴国。魏、蜀、吴分别在北方、西南、东南,因而形成三国鼎立局面,故曹操的作为奠定了魏国的基础,②③两个政权分别是蜀和吴,出现三国鼎立这种局面的一场关键性战役是赤壁之战。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稳定,蜀吴东晋等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发展生产,促进了江南的开发。躲避北方战乱的中原人口大量南迁,为江南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加上南方政府重视农业发展,经过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努力,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迁都洛阳,北魏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以前,就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迁都后,进一步实行改革,主要的措施包括: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族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管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4)古代中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即使是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材料一中是从政治角度促进了统一:东汉末年来的军阀割据,最终归为三国鼎立,可以说是完成了局部的小统一,利于随后的大统一;材料二中的江南地区的经济不断开发发展,使得南北经济水平趋于一体,也是利于经济的南北融合;材料三是从民族融合的层面来说,五胡内迁,北民南迁,各族人民长期相处,互相学习、通婚,逐渐融合在一起,孝文帝改革促进了融合高潮的到来,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故答案为:
(1)A;赤壁之战。
(2)南方政权采取了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江南地区相对比较安定;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3)迁都洛阳;使用汉语,穿汉服,采用汉姓。
(4)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3广东省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仿真模拟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