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调研试卷
八年级历史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为了使其占领中国商品市场、掠夺中国原料等各方面利益需求“合法化”,强迫清政府( )
A.签订《南京条约》 B.设立总理衙门
C.镇压农民起义 D.建立近代工厂
2.据记载,开平矿务局开采的煤炭就在天津市场销售,把日本的煤炭挤出了天津市场。这表明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 )
A.增强了清朝军事实力 B.抵御了列强经济上的侵略
C.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 D.根除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3.19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支持浩罕国首领阿古柏入侵新疆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法国控制越南,中法战争爆发;美国派军队进攻台湾;1874年日本侵台;1884年法国进攻台湾。据此构建的合适主题是( )
A.开眼看世界 B.救亡图存
C.瓜分狂潮 D.边疆危机
4.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反复谈判后决定议和,列强提出“议和”条件后,慈禧太后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表明( )
A.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5.1925年,孙中山先生病逝。蔡元培先生写下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意为‘我们’)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这里的“未竟之功”是( )
A.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结束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推翻满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D.创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刘
6.下列图片所示史料反映的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趋势是( )
清帝退位诏书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条文
A.从分裂走向统一 B.从屈辱走向独立
C.从专制走向民主 D.从封闭走向开放
7.把民主和科学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判。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 )
A.魏源 B.严复 C.孙中山 D.陈独秀
8.毛泽东说:“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这里的“姿态”强调的是( )
A.革命的复杂性 B.制度的创新性
C.斗争的彻底性 D.抗战的持久性
9.从上海秘密转移到右图所示红船中召开的会议( )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制品)
A.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B.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10.“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与以上材料相契合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11.1927年到1928年底,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了100多次武装起义,探索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其中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武昌起义 D.金田起义
12.1928年,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产生了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该现象指( )
A.城市武装暴动 B.工农武装割据
C.工农红军长征 D.国民革命运动
13.这次会议是在红军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的,它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这次会议( )
A.创建了工农红军第四军 B.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 D.为人民指明了抗战后的斗争方向
14.毛泽东曾说:因为困难的时候不动摇,长征后不到三万人的队伍,要比长征前三十万人更强大。毛泽东强调的是( )
A.反“围剿”积累了斗争经验 B.遵义会议作出了正确决策
C.长征锻炼了红军的基干力量 D.红军三大主力得以胜利会师
15.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表是某同学对抗日战争时期几场重大战役及其推论的梳理,表中★处应填写的是( )
史实 推论
平型关大捷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百团大战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 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第三次长沙会战 其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A.武汉会战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豫湘桂战役
16.习总书记讲话中说:“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但没有任何一次苦难能够打垮我们,最重生。”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因素是( )
A.打倒列强驱除军阀 B.国共两党首次合作
C.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D.全民族团结抗战
17.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保护人民的基本利益。在不损害人民基本利益的原则下,容许做一些让步,用这些让步去换得全国人民需要的和平和民主。”为此有了( )
A.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B.中共七大的召开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双十协定”的签署
18.这场军事行动不仅将战线一下从黄河推进到长江,更是迫使蒋介石由“重点进攻”改为“全面防御”。这场军事行动是( )
A.转战陕北 B.千里跃进大别山
C.解放北平 D.百万雄师过大江
19.历史图示是对客观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反映。下面历史图示有助于我们了解( )
A.新民主主义发展历程 B.国民大革命主要发展节点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历程
20.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声明,概不收受呢缎、银钱等物,可以送挽联、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可改行鞠躬礼。李叔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整个仪式简朴感人。这一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A.断发易服 B.移风易俗 C.实业救国 D.践行民权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学习西方船坚炮利技术),尤其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摘编自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 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被东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为了救亡图存,康有为、梁启超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列强瓜分中国的灾祸迫在眉睫,康有为又一次上书光绪帝,痛陈变法的紧迫性。
(1)据材料一,概括曾国藩的主要主张。(1分)结合所学,分析清政府为实现这一主张进行了哪些努力?(2分)
(2)据材料二,归纳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原因。(1分)结合所学,说明该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的影响。(1分)
(3)请你为上述材料提炼一个合适的主题。(1分)
2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材料二 中国革命新道路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开辟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正确的革命道路。这一结合的实现,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这一理论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为夺取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1)据材料一,归纳促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因素。(3分)
(2)材料二中“中国特色的正确革命道路”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分别是什么?(2分)
(3)综上所述,你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怎样的政党?(1分)
2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图二 工农支持北伐战争
材料二 国难当头,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由内战转向和平的转折点,中共中央对西安事变一直评价很高,认为是挽救了国家民族的一大危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2分)
(2)材料二中“国难当头”指的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分析中共中央高度评价西安事变的原因。(1分)
(3)上述材料体现出国共两党是一种怎样的关系?(1分)从不同历史时期的两党关系中,你能得出哪些认识?(1分)
24.(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摘编自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材料二 抗战爆发以后,为了团结更多的人参加抗战,中国共产党调整了土地政策,正式将……作为抗战时期解决抗日根据地问题的基本政策……。
——摘编自王建朗、曾景忠著《中国近代通史:抗日战争1937—1945》
材料三 《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1946~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二百多万人参军。山东有约五百八十多万人,冀中有四百八十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人民解放军的兵源、粮源和战争勤务,主要来自翻身农民。
——《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79页
(1)材料一中毛泽东认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什么?(1分)结合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1937年)的历史,列举中国共产党为解决这一中心问题而采取的举措。(1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调整土地政策的原因和具体内容。(2分)
(3)据材料三,说明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影响。(1分)综合三则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对农村土地政策调整的依据。(1分)
25.(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面粉大王”荣宗敬 “烟草大王”刘鸿生 “火柴大王”简玉阶
福新面粉厂、申新纺织厂地址:香港、上海等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地址:无锡、上海等 鸿生、大中华火柴公司地址:上海、苏州、香港等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工商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同时日本在华企业亦获得同样侵略机会,中国的民族经济仍不易与之抗衡,以致归于失败。……中国民族经济之不能前进,以致渐趋衰退,不当尽归咎于外来压力。国内情况之日益恶化,亦为重大因素。政府之无扶植诚意,自然有关,战乱不止,兵额激增,尤为致命打击。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概括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2分)
(2)材料二中的“发展机会”主要是指什么?(1分)结合所学,分析一战前后民族工业艰难发展原因。(2分)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1分)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八年级历史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小题,共20分)
1-5:ABDCA 6-10:CDCCD 11-15:ABBCC 16-20:DDBDB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30分)
21.(6分)
(1)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1分)努力: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企业;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筹划海防。(2分,至少答出两点)
(2)原因: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维新派的不懈努力。(1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影响: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是中国政治近代化探索的开端;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1分,答出一点即可)
(3)主题: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1分)
22.(6分)
(1)因素: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觉醒)。(3分)
(2)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或井冈山道路)。(1分)理论:毛泽东思想。(1分)
(3)信仰马克思主义,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具有坚定的为国、为民、为真理而奋斗的政党;具有求真务实,坚韧不拔的科学态度的政党;具有意志坚定、不屈不挠的责任担当的政党等。(1分,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23.(6分)
(1)原因: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人民群众(工农)的支持。(2分)
(2)日本侵华,民族危机加深。(1分)原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分,答材料中“挽救了国家民族的一大危机”也可给分)
(3)关系:两党是合作关系。(1分)认识: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合则两利,分则俱伤:两党合作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分,言之有理即可)
24.(6分)
(1)中心问题:农民问题。(1分)举措:开展土地革命或打土豪,分田地。(1分)
(2)原因:为了团结更多的人去参加抗战。(1分)内容: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1分)
(3)影响: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1分)依据:不同时期的社会矛盾或国情;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1分,言之有理即可)
25.(6分)
(1)特征:以轻工业为主;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2分)
(2)发展机会: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分)原因:日本加紧经济侵略;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政局不稳(军阀割据混战);政策环境不利。(2分,答出网点即可)
(3)认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摧残;民族独立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需要安定的环境;工业布局要合理;经济结构要协调。(1分,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