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
考生注意: 本试卷共三道大题, 满分为 100分,考试时量60分钟; 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中.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韩非子》载: “上古之世 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恶臭, 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 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居民相当于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战国时期 D.山顶洞人
2. 央视热播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 一个馒头, 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米饭,永远都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3. 在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 “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农耕文明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神话传说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4. 以身作则、公而忘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 中国历史上禹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来他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这个王朝是( )
A. 秦朝 B. 商朝 C. 西周 D. 夏朝
5. 了解历史的途径很多,通过下列图片中哪一途径了解商朝历史的可信度相对较低( )
A.殷墟 B. 后母戊鼎 C. 《史记》 D. 甲骨文
6. 下列事件中,距今4000年左右的是( )
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D.盘庚迁殷
7.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周武王灭商后,就在今陕西西安定都,当时都城叫( )
A. 镐京 B. 长安 C. 阳城 D. 洛邑
8. “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 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 ”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 )
A. 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B. 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
C.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D. 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
9.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 )
①促进了土地的私有 ②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③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 ④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0.下列关于春秋争霸的成语中搭配错误的是( )
A.齐桓公一纸上谈兵 B. 晋文公一退避三舍.
C.楚庄王 问鼎中原 D.越王勾践一卧薪尝胆
11.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上是哪家学派的主要思想( )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12.在“战国七雄”图中,位于东西位置的是哪两个国家( )
A. 齐、 秦 B. 燕、 秦 C. 齐、 楚 D. 赵、 魏
13.学习历史,首先要注意时间概念,懂得计算年代,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是公元纪年,公元纪年把每 100年叫做一个“世纪”。习惯上每个世纪头20年叫某世纪初,最后10年又叫某世纪末。据此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时间上应该表述为( )
A.公元前3世纪初 B. 公元前2世纪初 C. 公元前3世纪末 D. 公元前2世纪末
14.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把天府之国带入了极大的灾难之中,一切生命财产安全牵动着国人的心。而成都平原上举世瞩目、造福千秋的防洪灌溉工程却经受住了大地震的考验。这项巨大工程是( )
A. 都江堰 B. 灵渠 C. 三峡大坝 D. 大运河
15.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史前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B.夏商周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
16.“(公元25年)九月,赤眉入长安,更始降,旋为赤眉所杀。光武则乘机南下,攻下洛阳,并定都于此。 ”后世称“光武”所建的政权为( )
A.西汉 B.东汉 C.蜀汉 D.后汉
17.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结论与史实不符的是( )
A.文景之治——为西汉走向强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B.黄巾起义——推翻了东汉政权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D.八王之乱---西晋从此衰落
18.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象征,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始修“城”用于军事。真正的“万里长城”始于秦朝。秦长城的西起( )
A.临洮 B.嘉峪关 C.陇西 D.辽东
19.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战胜曹军 B. 220年, 曹丕建立魏国
C.221年,刘备建立蜀汉 D. 229年, 孙权称吴王, 定都建业
20. 战争可以改变历史走向,推动历史进程。 “挥鞭断流”、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东山再起”等成语与下面哪个古代著名战役有关(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1.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我国古代人口大量南迁开始于( )
A.秦朝末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末年 D.西晋末年
22.东汉末年,中原某地瘟疫流行。当地人们采用的防治措施中最有效的可能是( )
A.服用“麻沸散”,提高对瘟疫的免疫力 B.清晨练习“五禽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C.通读《伤寒杂病论》,掌握防治方法 D.邀请孙思邈就地行医讲学,宣传防治措施
23.东汉改进造纸术的是我们湖南耒阳人( )
A.蔡伦 B.祖冲之 C.郦道元 D.华佗
24.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交融,经济发展。这一时期农业杂交育种方法和果树嫁接等生产技术和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大多整理记载在下列哪一部著作中 ( )
25.他是东晋最为出色的画家,有“才绝、画绝、痴绝”的美誉。下列属于他的代表作的是( )
A. 《清明上河图》 B. 《洛神赋图》 C. 《送子天王图》 D. 《步辇图》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2道大题, 26题18分, 27题17分, 共计35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
西周 ① 秦朝 西汉
春秋 ②
材料二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 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三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 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
(1)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 分别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西周的建立者是谁 据材料二,归纳西周所实行的政治制度。 (8分)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 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 “秦皇汉武”在经济上和军事上分别采取了什么相同措施 (8分)
(3)综上所述,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2分)
27.仔细观察如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三 2023年10月 18日,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廉洁丝绸之路专题论坛在北京举行。 “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 实现中国与周边、 与亚欧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将各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周边国家得益于中国的发展,也使中国从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给世界留下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财富。——摘自《新华网》
(1) 图一反映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图二所示的东西方商路是指什么 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事件之间有什么联系 (6分)
(2)参照图二请将这条商路的起点①与终点⑤的地名填在横线上。 (4分)
① →②河西走廊→③新疆→④西亚→⑤
(3)现在的新疆是图二商路上的重要地区之一,西汉政府为加强统治,设置了什么机构 这样做有何历史意义 (4分)
(4)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今天“一带一路”战略的认识。(3分)
三、探究题(本大题1道大题,共15分)
28.中华民族的发展呈现多元一体, 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密切相关,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三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 ”
材料四 三国鼎立时期,无论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增强国力,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 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材料五 下面三幅图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
(1)材料一中建立了北魏政权是哪一个内迁的少数民族 为了实现“汉化”,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4分)
(2)依据材料一、材料二,说一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主要有哪两种类型 (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材料二中北方人口南迁导致了材料三中“时和年丰,百姓乐业”的结果。 (4分)
(4)依据材料四,概括指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2分)
(5)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对于中华民族发展有何重要影响。 (3分)
雨湖区2023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5 DDADC 6-10 CABCA 11-15 BA CAD 16-20 BBADD
21-25 CCABB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2道题,26题18分,27题17分,共计25分)
26.(1)①东周,②战国。(4分)周武王。(2分)分封制;(2分) (共计8分)
(2)焚书坑儒。儒家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分)
经济上;统一货币(秦半两;汉五铢钱)。军事上:北击匈奴(秦派蒙恬;汉派卫青、霍去病)。
(每问2分,计4分)
追求大一统(统一)。(2分)
27.(1)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图一为图二开通奠定了基础(意思相近即可)。(6分)
(2)长安;欧洲(大秦)。(4分)
(3)设置西域都护。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的开始。(4分)
(4)可促进中国的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写材料中原文意思相近也可)。(3分)
四、探究题(本大题1道大题,共15分)
28.(1)鲜卑族。措施:用汉姓,说汉语,穿汉服,与汉人通婚。(1+3=4分)
(2)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北方人口南迁。(2分)
(3)北方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任答两个方面即可)。(4分)
(4)为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任答两个方面即可)。(2分)
(5)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开放性试题,意思相近即可)。(3分)
材料二 北方人口南迁示意图
材料一 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2023-2024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