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练习题(含解析) 2024年北京市九年级历史中考一轮复习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练习题 2024年北京市九年级历史中考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1.(2024上·北京通州·九年级统考期末)辽、金、西夏都铸造自己的钱币,并且铸造的是中华传统样式的圆形方孔钱,钱文大都以汉字书写,这反映了( )
辽“天赞通宝”货币 金“正隆元宝”货币
A.宋与西夏边界贸易兴旺 B.各民族政权间交流互鉴
C.城市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D.各民族政权间力量消长
2.(2024上·北京通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以下一组图片的主题是( )
战国时期采桑铜纹壶,记录了古蜀人采桑的场景
汉代画像砖中,“拔草”“割草”“渔猎”的农事场景
南宋《耕织图》中有21张图,描述农业耕作的主要流程
A.春秋时期铁制农具 B.汉朝手工技艺精湛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 D.宋朝绘画水平高超
3.(2024上·北京通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以下宋代“各类人才地理分布”表格反映了宋代( )
宋史列传人物 宰相 词人 画家 儒者
山东 169 7 21 19 /
陕西 69 3 14 34 16
江苏 146 6 62 77 /
浙江 220 26 173 91 527
A.山东籍宰相人数最多 B.浙江迁入人口最多
C.南方地区文化的繁荣 D.人才分布比较均衡
4.(2024上·北京通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宋朝蔡襄说过:“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材料表明宋朝( )
A.等级森严 B.都市繁华 C.重农抑商 D.重文轻武
5.(2024上·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卖油翁》中的陈尧咨是北宋状元,同时也擅长射箭,他每逢宴会就会展示射箭技艺。其母亲得知后,呵斥他“不致力于施行仁化之政,却专注于射箭技艺,辱没了先人的志向”。陈尧咨母亲对他的呵斥,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是( )
A.和而不同 B.追求享乐 C.以人为本 D.重文轻武
6.(2024上·北京东城·九年级统考期末)对以下示意图理解正确的是( )
元朝
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设置澎湖巡检司,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A.元朝建立后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B.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置了行省行使行政管辖
C.元朝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D.元朝因地制宜地对边疆地区进行有效治理
7.(2024上·北京东城·九年级统考期末)某同学为撰写历史小论文,实地考察了北京的白塔寺、郭守敬纪念馆等地,并购买了《马可·波罗行纪》《忽必烈》等书。据此判断,他选择的论文题目可能是( )
A.“开放浪漫·大唐风” B.“多元文化·元大都”
C.“轻奢宋朝·梦江南” D.“雄伟壮丽·紫禁城”
8.(2024上·北京东城·九年级统考期末)《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都城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这段记载说明当时( )
A.商业贸易的繁荣 B.海外贸易的发展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科技文化的兴盛
9.(2024上·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成吉思汗到蒙哥汗时期,蒙古汗国一直以生肖纪年。至某大汗继位伊始,便依据儒家经典,建“中统”年号。此后,他又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义,定“大元”为新的国号。材料中的“他”是(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忽必烈 D.努尔哈赤
10.(2024上·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宋朝僧人道潜在诗中描述北宋草市情景(见如下图)。该诗歌可用来说明宋代( )
农夫争道来,聒聒更笑喧。 …… 或携布与楮,或驱鸡与豚。 纵横箕帚材,琐细难具论。 ——《归宗道中》
A.乡镇集市贸易以日常商品为主 B.瓦子具有商业功能
C.交子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D.商帮拥有雄厚资本
11.(2024上·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我国8至9世纪的一部著作,记录了如下现象:“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密烧……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与这一现象相关的发明是( )
A.司南 B.火药 C.印刷术 D.秧马
12.(2024上·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面表格中的史事说明了我国古代科技成就( )
12世纪,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
1150年,欧洲第一家造纸工场在西班牙建立,纸张开始取代羊皮,大大降低了书籍的成本
14世纪,中国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
15世纪中期,德国人谷腾堡发明铅活字印别,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促进了欧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A.数量多且门类齐全 B.迅速传播到全世界
C.推动中外贸易的兴盛 D.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
13.(2024上·北京石景山·九年级统考期末)以下两件宋代文物共同反映了当时( )
傀儡戏纹青铜镜 蹴鞠纹青铜镜
A.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B.传统节日受到重视
C.戏剧表演空前发达 D.对外交流日益活跃
14.(2024上·北京大兴·九年级统考期末)某校社团为体验我国古代一项伟大发明的工艺流程,进行了以下实践活动。这项发明( )
制作 存放 排版 印刷
A.推动了文化传播和发展 B.促进了远洋航海技术的进步
C.导致了社会转型的发生 D.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
15.(2024上·北京大兴·九年级统考期末)下面图示“?”处应该补充的内容是( )
A.地方控制的加强 B.思想控制的增强 C.选官制度的完善 D.中外交流的扩大
16.(2024上·北京·九年级统考期末)下面是北宋时期北宋和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发行的货币,从中得出的结论是周边少数民族政权( )
A.效仿中原文化 B.和中原文化一样 C.保持民族本色 D.采用统一文字
17.(2024上·北京石景山·九年级统考期末)某校学生开展主题为“从历史地图看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的研究性学习,他们搜集到的一幅地图中有“大都”“辽阳行省”“宣政院辖地”等标注。据此判断,这幅地图反映的朝代是(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元朝
18.(2024上·北京东城·九年级北京二中校联考期末)下侧是某一朝代的政治建制示意图。这个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19.(2024上·北京东城·九年级北京二中校联考期末)如图分别为隋唐时期和元朝时期的大运河示意图。这两条运河的共同之处是( )
①都以洛阳作为运河中心 ②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③加强了南北方经济交流 ④保障了都城的物资供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24上·北京东城·九年级汇文中学校考期末)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以下三则史料,他们研究的主题应是
①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韩愈) ②天宝已后,戎事方殷,两河宿兵,户赋不入,军国费用,取资江淮。(唐宪宗) ③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陆游)
A.安史之乱的危害 B.文学体裁的演变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赋税制度的沿革
二、综合题
21.(2024上·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通达天下
材料一 秦灭六国后,整修和连接以往六国的道路,最终建成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交通干线网络,把全国各郡和重要城市连接起来。除了宽达几十米的驰道外,秦朝还在西南山区修筑“五尺道”,在今湖南、江西修筑“新道”等不同等级的道路。
——摘编自李楠《中国古代交通》等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概括秦朝道路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的水运路线?写出两条支持你的判断的理由。
材料三
中国造纸术传播路线
资料 卡 唐天宝十年(751年),唐军在怛逻斯战役中被阿拉伯军队打败,大量工匠出身的士兵被俘,其中有些是造纸匠。他们被送至撒马尔罕,阿拉伯人在当地建立造纸作坊,“撒马尔罕纸”遂为当时之名产,流行于西亚。
九世纪中期,作家裘希得曾说:“西有埃及莎草纸,东有撒马尔罕纸。”
九世纪末,埃及开罗有了自己的新式纸厂,莎草纸地位下降,一封写于883-895年的文书中,已有“用莎草纸作书,请您原谅”的话。十世纪,新式纸在埃及境内取代了莎草纸。
1150年,巴伦西亚开设造纸厂,这是西班牙的第一家造纸厂,也是欧洲的第一家造纸厂。此后,造纸术向法、意、德、荷、俄、英等国家传播。曾经垄断在少数统治阶级手中的文化得以向民众开放。14-16世纪纸质书更是成为人文主义传播的载体。
(3)依据材料三的图文资料,按时间顺序,将地图中序号填入相应位置。
造纸术传播到欧洲的路线:中国→ → → 。
(4)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造纸术传播的影响。
22.(2024上·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某校历史小组开展了博物馆探索历史的活动
【走进周口店遗址】
材料一 历史小组参观了周口店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对其中山顶洞人的情况进行了如下梳理
① 山顶洞人脑容量 1300-1500毫升,远高于北京人的915-1225毫升
② 山顶洞人的遗址中发现的动物化石 虎、熊、狐、兔、鹿、鼬、鱼等
③ 山顶洞人使用的工具 打制石器;另发现一枚骨针,针身顺直,针端尖细,针眼用尖锥石双向穿孔
④ 山顶洞人使用的装饰品 由兽骨、海蚶壳、鱼骨和穿孔石珠组成的项链
(1)仿照示例并结合所学,从②③④中任选两项,说明山顶洞人的生活情况。
示例:从①可以看出,山顶洞人脑容量比北京人更大,智力水平可能更高。
【走进金中都水关遗址】
材料二 1153年,金朝第四代君主完颜亮把都城迁至燕京,改称中都。1991年,考古学家对金中都水关遗址进行发掘。
该遗址出土的铜坐龙曾用于皇室御用车座前扶手的横木上,它吸收了宋代中原流行的龙型特点,也保留了女真人驯养的捕猎猛禽海东青的样貌。另一出土文物“吕君墓表”的表头以篆体文字刻成,由金天德三年进士、丞相之子蔡珪书写,介绍墓主吕徵的表文则由金朝另一位书法家任询撰写。
——摘编自陆杨《辽金城垣博物馆——藏在脚底下的历史密码》等
(2)依据材料二、指出金朝时北京的城市地位。说明金朝民族交融的表现。
23.(2024上·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中国古代地方管理的不断完善。
材料一
宜侯夨簋 1954年出土于江苏丹徒 簋内底部的铭文主要记述周王查看武王、成王伐商的地图,册封虞侯夨,将其迁至宜地为诸侯,赐给土地、城邑、人口、弓箭等
虢季子白盘 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 盘内底部铭文主要记载了虢国(诸侯国)的子白奉周王之命在洛阳一带与猃狁(北方少数民族)作战,斩敌首500俘虏50人。周王设宴奖赏子白,并赐车马、弓失、斧钺以资勉励
(1)材料一中史料的类型是________,(A实物史料,B图像史料。填序号)说出两则史料共同反映的制度并从内容、影响方面进行说明。
材料二
里耶秦简及简文 2002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里耶镇发掘出土了三万七千四百余枚秦简。专家学者对这些秦简进行解读后发现:里耶所在的迁陵县秦时属洞庭郡管辖,而洞庭郡在以《史记》、《汉书》为代表的传世文献里完全不见踪影,里耶秦简中关于洞庭郡的记载却又比比皆是、确凿无疑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里耶秦简中反映的地方管理制度。谈谈里耶秦简的史料价值。
材料三 行省是元朝地方最高机构,负责民政、军事等事务,由六七名长官集体决定政务,每一个官员都不能单独行使权力。重大事务必须呈报中央,没有中央命令,行省官员不能更改赋税和调动军队。之前由少数民族首领管理的边远地区,元朝时也设立了行省,派官管理,与内地一样征收赋税、服役。元朝还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中央的宣政院直接管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摘编自黄崇岳《中国历朝行政管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元朝管理地方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24.(2024上·北京东城·九年级汇文中学校考期末)多元文明交流互鉴
材料一 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人类伟大的精神成果几乎同时而彼此独立地在中国、印度、中东、希腊等地区发展起来,被称为“轴心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 古代希腊
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各国在竞争中渴求强大。孔子、老子、墨子等诸子形成儒家、①家、墨家等各种思想学术流派。孔子终其一生主张“②”;老子用朴素的辩证法探究万物的本源与规律,其“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城邦林立,不同城邦间经常发生斗争与冲突。戏剧创作硕果累累,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是由原子构成的。苏格拉底闪着睿智的目光要人们“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追寻真理与知识,实践着“吾爱我师,吾更爱真理”。这些思想成为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
——摘编自崔林《媒介的变迁》(1)结合所学,将材料一中的①②处信息补充完整。依据材料概括“轴心时代”东西方文化的相同点。
材料二 汉宣帝时,设置都护,汉王朝还“立屯田于膏腴(肥沃)之野,列邮(邮驿)于要害之处”,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丝绸之路的开通还为国内的商人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刺激了国内的商人积极参与开拓丝绸之路的进程。汉王朝的纺织品、科技、文化等也吸引着西方诸国使节的东来。这种双向的需求促进了丝绸之路的繁盛。汉代开通的丝绸之路将欧亚大陆上的几大文明连接了起来,促进几大文明的汇集与交流。
——摘编自董莉莉《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兴盛》
(2)依据材料二,说出丝绸之路畅通的原因。概括丝绸之路的影响。
材料三 宋元时期三大科技的西传与外来科技的传入
李约瑟认为:“倘若没有中国古代科技的优越贡献,西方文明的整个过程将不可能实现。试问若无火药、纸、印刷术和罗盘,如何能消灭欧洲的封建主义,而产生资本主义!”如果没有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欧洲的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发现至少要晚上百年,欧洲的近代化将会大大推迟。
(3)依据材料三,概括宋元时期科技传播路线的特点。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中任选一项。运用史实分析其对欧洲“走向近代”的影响。
25.(2024上·北京·九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与知识拓展
材料一 下面是历史学家葛剑雄编著的《地图上的中国历史》系列丛书的部分目录。
材料二 中唐以后,随着文化、经济中心的逐渐南移,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经济中心的南移,使得长安作为首都已极为勉强,上面所讲的唐德宗的例子实在是很说明问题。不仅长安,从财赋所出的江南一带来看,洛阳此时也不再是四方之中了,因此,再往东方的开封,地位也就渐渐的重要起来,到了唐末开封就真的成为了政治中心。……在北宋建都之时,开封凭借着发达的水路运输已成为重要的经济中心。“安史之乱”以后,北方一直是当时各政治势力角逐的中心,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大量人口的向南流徙,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因位于贯通南北经济命脉的大运河中枢,开封则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到了五代时,开封已成为“控引河汴,南通淮泗,北接滑魏,舟车之所凑集”的北方大城市了。所以,开封取代长安、洛阳成为全国性的政治中心,便是必然的了。
——《古都与城市》
(1)根据目录内容将目录序号与书名正确对应。
《边疆与政区》: 《交流与交通》:
《古都与城市》: 《民族大迁移》:
(2)结合所学从目录中任选一个内容,说一说它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2,概括开封取代长安、洛阳成为全国性的政治中心的原因。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图片“辽‘天赞通宝’货币、金‘正隆元宝’货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天赞通宝’货币、金‘正隆元宝’货币和宋朝的钱币都是圆形方孔钱,说明契丹货币、女真货币都模仿了中原(宋)钱币的样式,北宋与辽、南宋与金民族政权并立。北宋与辽、南宋与金政权之间有战有和,民族之间交流始终没有中断过。可见,题干材料体现了各民族政权之间交流互鉴,B项正确;仅凭货币样式无法得出“宋与西夏边界贸易兴旺”的结论,排除A项;辽、金、西夏的货币样式无法说明城市市民生活丰富多彩,排除C项;题干材料体现不出各民族政权间力量消长,排除D项。故选B项。
2.C
【详解】根据题干“采桑”““拔草”“割草”“渔猎”“南宋《耕织图》”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信息描述了战国时期至南宋时期的农业生产情景,体现了古代农业发展的情况,C项正确;涉及战国时期的采桑场景,未涉及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出现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未涉及汉代手工技艺,涉及的是汉代的农业,排除B项;宋朝《耕织图》描述的是农业耕作的主要流程,未涉及绘画,排除D项。故选C项。
3.C
【详解】根据题干“浙江宋史列传人物220、宰相26、词人173、画家91、儒者527”可知识,浙江人才众多,浙江属于南方,这反映了南方地区文化的繁荣,C项正确;浙江宰相人数最多,排除A项;表格没涉及迁入人口,排除B项;人才聚集在南方,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北宋时期采取“文人治国”的政治策略,呈现重文轻武的现象,目的就是避免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弊端,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D项正确;等级森严是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都市繁华是经济发展呈现的现象,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重农抑商是封建社会采取的经济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
5.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陈尧咨是北宋状元,同时也擅长射箭,他每逢宴会就会展示射箭技艺。”、“不致力于施行仁化之政,却专注于射箭技艺,辱没了先人的志向。”并结合所学可知,北宋时期,为了稳定政权、防止武装力量对自己的威胁,统治者实行了重文轻武的政策。导致宋代人以学文为荣,以习武为耻,认为习武是猛汉的行为,不能给自己事业上带来发展,并且这种风气越来越盛。综上所述,陈尧咨母亲对他的呵斥,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是重文轻武,D项正确;和而不同、 追求享乐、以人为本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排除D项。
6.D
【详解】根据材料“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设置澎湖巡检司,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可知,反映了元朝在西域、台湾、西藏三处边疆地区设置管理机构来进行管辖治理,D项正确;秦朝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排除A项;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没有设置行省,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的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详解】根据材料“实地考察了北京的白塔寺、郭守敬纪念馆等地,并购买了《马可·波罗行纪》《忽必烈》等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资料是元朝的,因此其论文的题目可能是“多元文化·元大都”,B项正确;唐朝、宋朝与题干材料史实不符,排除AC项;紫禁城是清朝,与材料时代不相符,排除D项。故选B项。
8.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北宋都城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可知当时开封城商业贸易繁荣,A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海外贸易的发展,排除B项;题干没有体现经济重心的南移,排除C项;题干没有体现科技文化的兴盛,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详解】据材料“至某大汗继位伊始,便依据儒家经典,建‘中统’年号。此后,他又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义,定‘大元’为新的国号。”可知,忽必烈继位伊始,便依据儒家经典,建“中统”年号,定“大元”为新的国号,C项正确;阿保机建立契丹国,排除A项;阿骨打建立金,排除B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来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北宋草市”和“农夫争道来,聒聒更笑喧。……或携布与楮,或驱鸡与豚。纵横箕帚材,琐细难具论。”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乡镇集市贸易,贸易的主要商品以日常商品为主,A项正确;瓦子是宋代城市里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北宋草市”没有,排除B项;交子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清朝前期,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排除D项。故选A项。
11.B
【详解】依据题干“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密烧……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可知,与题干现象相关的发明是火药,B项正确;司南是战国时期发明的指南工具,排除A项;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C项;秧马是宋朝时期的一种拔秧工具,排除D项。故选B项。
12.D
【详解】表格内容说明我国造纸术、印刷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D项正确;表格内容说明我国造纸术、印刷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不能说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数量多且门类齐全、迅速传播到全世界,排除AB项;题干表格内容与中外贸易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3.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中的图示信息“傀儡戏纹青铜镜“蹴鞠纹青铜镜”可知,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出现傀儡戏演出、蹴鞠等娱乐活动,A项正确;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出现傀儡戏演出、蹴鞠等娱乐活动,与传统节日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出现傀儡戏演出、蹴鞠等娱乐活动,没有出现与其它朝代的对比,“戏剧表演空前发达”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出现傀儡戏演出、蹴鞠等娱乐活动,与对外交流无关,排除D项。 故选A项。
14.A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制作”,“存放”,“排版”,“印刷”,可知与活字印刷术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A项正确;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促进了远洋航海技术的进步,与图片信息“制作”,“存放”,“排版”,“印刷”没有联系,排除B项;导致了社会转型的发生,是指火药的发明和西传,改变了作战方式,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变革,与图片信息“制作”,“存放”,“排版”,“印刷”没有联系,排除C项;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与图片内容不符,图片信息体现的是“制作”,“存放”,“排版”,“印刷”,排除D项。故选A项。
15.A
【详解】根据题干“郡县制度、刺史制度、通判制度、行省制度”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制度分别是秦、汉、宋、元时对地方的管理制度,都起到了加强对地方管理的作用,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对地方的管理制度,体现不出对思想控制,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对地方的管理制度,而选官制度主要经历了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对地方的管理制度,没有涉及中外交流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16.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材料中的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发行的货币都参考了北宋的圆形方孔钱的样式,由此可知,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向中原学习,效仿了中原文化,A项正确;少数民族效仿中原文化,但和中原文化不同,排除B项;材料是向中原学习,排除C项;根据材料图片可以看出文字是不统一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7.D
【详解】据题干“他们搜集到的一幅地图中有‘大都’‘辽阳行省’‘宣政院辖地’等标注”和所学知识可知,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次年定都大都。为管理辽阔的疆域,元世祖创立了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掌管全国行政事务,设宣政院管理西藏,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D项正确;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排除A项;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排除B项;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排除C项。故选D项。
18.C
【详解】根据题干图片信息和所学可知,元朝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设置了岭北等10个行省,C项正确;综上所述,唐朝、宋朝、清朝均不符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9.D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和元朝时期的大运河都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加强了南北方经济交流,也保障了都城的物资供应。对整个国家发展作用巨大,功在千秋,即②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隋唐时期的大运河的确以洛阳为中心,但是元代大运河又称京杭大运河,不再取道洛阳,所以元代大运河不是以洛阳为中心,①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包含①的选项,排除ABC项。故选D项。
20.C
【详解】依据题干材料“江南居十九”“军国费用,取资江淮”“苏湖熟,天下足”等信息可以看出,江南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因此他们研究的主题应是经济重心的南移,C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安史之乱的危害、文学体裁、赋税制度的变化,排除A、B、D项。故选C项。
21.(1)特点:中心向外辐射;四通八达,连接成网;道路宽直坚实。
(2)朝代:元朝;理由:都城是大都;行省制度:中书省、江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等。
(3) ④ ② ①
(4)影响:造纸术的对外传播,打破了统治阶级对教育的垄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 秦灭六国后,整修和连接以往六国的道路,最终建成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交通干线网络,把全国各郡和重要城市连接起来。”可知秦朝的道路以咸阳为中心向外辐射;道路四通八达,把全国各郡和重要城市连接成网;根据材料一“ 除了宽达几十米的驰道外,秦朝还在西南山区修筑‘五尺道’,在今湖南、江西修筑‘新道’等不同等级的道路。”可知秦朝的道路宽直坚实。
(2)朝代: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可知,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元朝的水运路线;理由: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可知,元朝的都城是大都;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有直属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还设置了江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等。
(3)路线:依据材料三的图文资料和所学可知,751年,被俘的唐军送至撒马尔罕造纸,“撒马尔罕纸”遂为当时之名产,流行于西亚;1150年,巴伦西亚开设造纸厂,这是西班牙的第一家造纸厂,也是欧洲的第一家造纸厂。故造纸术传播到欧洲的路线:中国→④→②→①。    
(4)影响:根据材料三“曾经垄断在少数统治阶级手中的文化得以向民众开放。”可知,造纸术的对外传播,打破了统治阶级对教育的垄断;根据材料三“西有埃及莎草纸,东有撒马尔罕纸。”、“造纸术向法、意、德、荷、俄、英等国家传播。”“14-16世纪纸质书更是成为人文主义传播的载体。”可知,造纸术的对外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22.(1)生活情况:从②中可以看出,山顶洞人使用生产工具猎取各种动物;从③中可以看出,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从④中可以看出,山顶洞人会使用和佩戴装饰品,有爱美意识。
(2)地位:北京是金朝的都城;
表现:金中都水关遗址遗址出土的铜坐龙吸收了宋代中原流行的龙型特点;墓表表头采用篆体文字等。
【详解】(1)生活情况:根据材料表格信息和所知识可知,从②中可以看出,山顶洞人使用生产工具猎取各种动物;从③中可以看出,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从④中可以看出,山顶洞人会使用和佩戴装饰品,有爱美意识。
(2)地位:依据材料“1153年,金朝第四代君主完颜亮把都城迁至燕京,改称中都”可知,金朝时北京的城市地位是金朝的都城。
特点:依据材料“1991年,考古学家对金中都水关遗址进行发掘。该遗址出土的铜坐龙曾用于皇室御用车座前扶手的横木上,它吸收了宋代中原流行的龙型特点,也保留了女真人驯养的捕猎猛禽海东青的样貌。另一出土文物“吕君墓表”的表头以篆体文字刻成,由金天德三年进士、丞相之子蔡珪书写,介绍墓主吕微的表文则由金朝另一位书法家任询撰写”可知,金朝民族交融的表现有金中都水关遗址遗址出土的铜坐龙吸收了宋代中原流行的龙型特点;墓表表头采用篆体文字等。
23.(1)类型:A;
制度:分封制;
说明: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分封制的积极影响:保证了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密切了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消极影响:诸侯国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容易发展成割据势力。
(2)制度:郡县制;
价值:秦简记录了郡县的管理,证实秦朝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或郡县制度);里耶秦简内容多为官署档案,涉及内容丰富,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秦代政治、经济等各项制度的认识,可以补充、印证文献史料中的记载。
(3)措施: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在边远民族地区设置行省,与内地实行一体化管理;东南地区,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辖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标志着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作用: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友好交流;加强了中央对地方和边疆的管辖等。
【详解】(1)类型:根据所学可知,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图像史料和口述史料。文献史料是记载、描写、评论历史的文字、书籍、卷宗;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图像史料主要包括绘画、雕刻、照片、古地图;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因此材料一是实物史料;
制度:根据材料“册封虞侯夨,将其迁至宜地为诸侯,赐给土地、城邑、人口、弓箭等。”“虢国(诸侯国)的子白奉周王之命在洛阳一带与猃狁(北方少数民族)作战”可知,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
说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保证了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密切了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消极作用:诸侯国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容易发展成割据势力。
(2)制度:根据材料“里耶所在的迁陵县秦时属洞庭郡管辖”可知,反映了秦朝的地方管理制度是郡县制。
价值:根据材料可知,秦简记录了郡县的管理,证实秦朝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或郡县制度);结合所学知识,里 耶秦简内容多为官著档案,涉及当时政治、经济、车事、法律、民族、邮政、贸易等各个层面,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秦代政治、经济等各项制度的认识,可以补充、印证文献史料中的记载。
(3)措施:根据材料三“行省是元朝地方最高机构,负责民政、军事等事务”可知,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根据材料“之前由少数民族首领管理的边远地区,元朝时也设立了行省,派官管理,与内地一样征收赋税、服役”可知,在边远民族地区设置行省,与内地实行一体化管理;根据材料“元朝还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中央的宣政院直接管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及所学知识,元朝在边疆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都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了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如东南地区,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辖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标志着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管理地方的措施可从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友好交流;加强了中央对地方和边疆的管辖等角度概括。
24.(1)补充:①道家;②“仁”。相同点:在内容方面文化成果多样;产生了大批思想家;都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东西方文化的源头。
(2)原因:政府设西域都护、进行屯田、设驿站作为保障。影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特点:双向传播;传播区域广泛;传播路线海陆并举。
影响:指南针为开辟新航路准备了技术条件,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欧洲使得阅读走进大众生活当中,促进文艺复兴的发展。(任选一项即可)
【详解】(1)补充: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其中,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影响最大;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
相同点:根据材料“孔子、老子、墨子等诸子形成儒.....等各种思想学术流派....“戏剧创作硕果累累,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是由原子构成的。苏格拉底闪着睿智的目光要人们‘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追寻真理与知识,实践着‘吾爱我师,吾更爱真理”可得出在内容方面文化成果多样,产生了大批思想家。根据“老子用朴素的辩证法探究万物的本源与规律,其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思想成为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可得出都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东西方文化的源头。
(2)原因:依据材料二“汉宣帝时,设置都护,汉王朝还‘立屯田于膏腴(肥沃)之野,列邮(邮驿)于要害之处’,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可知,丝绸之路畅通的原因有政府设西域都护、进行屯田、设驿站作为保障。
影响:根据材料“刺激了国内的商人积极参与开拓丝绸之路的进程。汉王朝的纺织品、科技、文化等也吸引着西方诸国使节的东来。这种双向的需求促进了丝绸之路的繁盛。汉代开通的丝绸之路将欧亚大陆上的几大文明连接了起来,促进几大文明的汇集与交流”联系所学可知,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特点: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科技传播的特点有:双向传播;传播区域广泛;传播路线海陆并举。
影响:根据所学可知,指南针为开辟新航路准备了技术条件,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欧洲使得阅读走进大众生活当中,促进文艺复兴的发展。根据题意,任选一项介绍即可。
25.(1) 《边疆与政区》④; 《交流与交通》:②; 《古都与城市》③; 《民族大迁移》①
(2)《边疆与政区》: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3) 文化、经济重心的南移;水路运输发达,地理位置重要。
【详解】(1)对应:根据材料“西域都护府与西域长史府”“东汉的分封与郡国的变迁”等信息可知,④涉及的是边疆与政区的问题,对应《边疆与政区》。根据“隋唐时期国内水陆交通”“玄奘西行求经论法”等信息可知,②涉及的是交通和中外交流的问题,对应《交流与交通》。根据“定都之议天下之枢开封”等信息可知,③涉及的是都城和城市的发展问题,对应《古都与城市》。根据“汉民南迁与河北藩镇的胡化”等信息可知,①涉及的是民族迁徙的问题,对应《民族大迁移》。
(2)作用:这是一个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例如《边疆与政区》中郡县制、分封制、边疆治理等史实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交流与交通》中的大运河,促进南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玄奘西游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民族大迁移》中的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等。
(3)原因:根据材料“随着文化、经济中心的逐渐南移,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可知,文化、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开封取代长安、洛阳成为全国性的政治中心的重原因之一。“开封凭借着发达的水路运输已成为重要的经济中心。”信息可知,水路运输发达是开封取代长安、洛阳成为全国性的政治中心的重原因之一。根据材料“位于贯通南北经济命脉的大运河中枢,开封则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的信息可知,地理位置重要是开封取代长安、洛阳成为全国性的政治中心的重原因之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练习题(含解析) 2024年北京市九年级历史中考一轮复习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