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仔细审题,工整作答,保持卷面整洁。
3.考生完成试卷后,务必从头到尾认真检查一遍。
一、选择题。(本题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遗址是古人无声的语言,是与我们跨越时空的对话。周口店遗址是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该遗址能够告诉我们( )
A. 北京人使用天然火 B. 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C. 半坡人会制作彩陶 D.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
2. 传说黄帝以后,出现了尧、舜、禹三个著名的领袖。关于他们“禅让”的故事,古书中有不少记载。通过这些记载可以了解( )
A. 中国上古时期的民主制度 B. 研究禅让制的第一手史料
C. 当时有才能就能成为首领 D. 长江流域选举首领的方式
3. 据下图可得出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桀驾人车 炮烙之刑 烽火戏诸侯
A. 地方势力膨胀 B. 统治者行暴政 C. 长期对外征战 D. 治国理念落后
4. 商朝时期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工艺也十分复杂。下列文物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猪纹陶体 B. 人面鱼纹彩陶盆 C. 司母戊鼎 D. 毛公鼎
5. 六国的人说“秦国的军队是‘虎狼之师’,秦国的军队打仗,一个个眼睛都红了,就像猛兽一样,巴不得多砍几个人头”。秦国的士兵之所以能打仗,是因为有一个强大的政策在激励着他们。这个强大的政策是( )
A. 奖励军功 B. 鼓励耕织 C. 废除井田制 D. 统一度量衡
6. “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周王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致使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甚至要依赖诸侯国的经济支持。”材料反映出春秋时期( )
A 变法改革 B. 王室衰微 C. 国家统一 D. 诸侯争霸
7. “它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材料评价的是( )
A. 儒家学说的社会地位 B. 甲骨文对文字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C. 诸侯争霸的积极作用 D. 百家争鸣的深刻影响
8. 秦朝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这强调了秦统一文字( )
A. 适应了国家统一的需要 B. 完全消除各地言语差异
C. 激起各地文人激烈反抗 D. 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往来
9. 下图反映的史实是( )
A. 武王伐纣 B. 陈胜、吴广起义 C. 楚汉之争 D. 西汉的建立
10. 汉武帝一方面加强对商业和商人的管理,实行彻底的币制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地方铸钱,统一货币;另一方面将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这些措施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 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发展 B. 使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发展起来
C. 使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得以提高 D. 使朝廷对社会的经济控制加强
11. 汉代某皇帝统治时期,陆续下诏“复三十而税一”“复五铢钱”“释奴婢”“并官省职”,这些措施使社会逐步安定。该皇帝是( )
A. 汉文帝 B. 汉景帝 C. 汉武帝 D. 光武帝
12. 下表反映出东汉中后期的政治特点是( )
统治皇帝 和帝 灵帝 少帝
权臣(皇帝在位前期) 窦宪(外威) 窦武(外威) 何进(外戚)
权臣(皇帝在位后期) 郑众(宦官) 曹节(宦官) 张让(宦官)
A. 豪强地方兼并土地 B. 中央地方矛盾加剧
C.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 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13. 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等逐渐在中原栽培;龟兹的胡琴等乐器进入汉族的生活。上述现象的出现直接得益于( )
A. 实行和亲政策 B. 班超出使西域
C. 张骞出使西域 D. 设置西域都护
14.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博大精深。在一次班级“图书推荐活动”中,小历的推荐词中出现了“纪传体”“黄帝到汉武帝”“秉笔直书”等,他推荐的图书是( )
A 《论语》 B. 《史记》 C. 《老子》 D. 《齐民要术》
15. 图示法能将复杂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列示意图反映了三国鼎立形势的是( )
A. B.
C. D.
16. 《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
A. 牧野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17. 这个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承袭了曹魏领土,统一后领有孙吴疆域。公元281年,国土面积达543万平方公里。这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
A. 曹操 B. 孙权 C. 司马懿 D. 司马炎
18. 东晋初年,帝(司马睿)初慎江东,威名未著,(王)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日“王与马,共天下”。这段材料说明的最主要问题是( )
A. 王敦王导有谋反之心 B. 王敦和司马睿同为皇帝共有天下
C. 东晋皇权被相权左右 D. 东晋政权得到了贵族的大力支持
19. 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都城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叹:“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促使洛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 商鞅变法 B. 张骞通西域 C. 孝文帝改革 D. 盘庚迁都
20. 下列作品属于王羲之的是( )
A. 《兰亭集序》 B. 《女史箴图》 C. 《齐民要术》 D. 《大明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个小题,21题14分,22题16分,23题14分,24题16分,共60分)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读图。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图一 图二
材料二:……时期大国作战主要是为了争夺中间空旷地带和控制弱小国家,并不倾全力而战,作战时讲究阵形、程序、礼节,多少带有“文质彬彬”的色彩。因此其作战规模也比较有限,大战用兵不过万人左右,一二日即决出胜负。到了……时期的作战则大多是为了歼灭对方主力,予敌军以毁灭性打击,“文质彬彬”的色彩完全消失。各国“能具数十万之兵,旷日持久者数岁”。
材料三:某历史时期各学派主要观点。
A B C D
若使天下兼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贯莫如厚而信,使名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1)图一反映了西周实行了哪一政治制度?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什么现象?
(2)归纳材料二中所述战争的性质发生的变化。
(3)材料三中的观点分别属于哪一学派?据材料可知这些学派之间辩论的焦点是什么?
(4)上述材料和问题展现是哪一时期的历史?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而一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矫枉过其正矣。
——《汉书·诸侯王表》
材料三:
轮台古城遗址位于今天的新疆轮台县境内。当地人称轮台城为“奎玉克协海尔”,大意是“灰烬中的城”。公元前60年,西汉正式在此设官、驻军、推行政令,治理西域“三十六国”,开始行使国家主权。 ——摘编自央广网《丝路遗产》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
(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汉武帝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来维护国家统一的?材料三的轮台古城遗址实证了哪一历史史实?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距今5000年左右,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部落生活在今陕西渭河流域和黄土高原一带,炎、黄部落之间不断地联合、交融,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以黄帝、炎帝部落为主体的华夏族。
——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交融,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壁画里的历史。
(1)据材料一,概括华夏族最初是如何形成的?
(2)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兼并战争”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呈现的实物史料,从经济和社会方面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交流交融的表现。
(4)综上,归纳一个历史学习主题。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读图。
材料二:(二年九月)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汉书》卷四《文帝纪》
材料三: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资治通鉴》
材料四: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材料一属于实物史料还是文献史料?上述工具的不断改进对农业有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文帝诏书中对农业的态度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3)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并说明这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有何内在联系?
(4)综上所述,归纳促进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2023~2024学年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仔细审题,工整作答,保持卷面整洁。
3.考生完成试卷后,务必从头到尾认真检查一遍。
一、选择题。(本题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遗址是古人无声的语言,是与我们跨越时空的对话。周口店遗址是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该遗址能够告诉我们( )
A 北京人使用天然火 B. 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C. 半坡人会制作彩陶 D.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题干“周口店遗址”结合所学可知,周口店遗址,又称“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诞生于约三至七十万年前,是世界范围内更新世古人类遗址中内涵较丰富、材料较齐全、较有科研价值的遗址之一。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木棒;靠采集、狩猎为生;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A项正确;河姆渡人在浙江余姚,排除B项;半坡人在陕西西安,排除C项;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属于神话传说,排除D项。故选A项。
2. 传说黄帝以后,出现了尧、舜、禹三个著名的领袖。关于他们“禅让”的故事,古书中有不少记载。通过这些记载可以了解( )
A. 中国上古时期的民主制度 B. 研究禅让制的第一手史料
C. 当时有才能就能成为首领 D. 长江流域选举首领的方式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继黄帝之后的原始社会末期,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他们之间采用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由材料“关于他们‘禅让’的故事,古书中有不少记载”,我们可以了解中国上古时期的民主制度,A项正确;传说不是研究禅让制的第一手史料,排除B项;“当时有才能就能成为首领”说法绝对,排除C项;“禅让”是黄河流域选举首领的方式,不是长江流域选举首领的方式,排除D项。故选A项。
3. 据下图可得出夏、商、西周灭亡共同原因是( )
桀驾人车 炮烙之刑 烽火戏诸侯
A. 地方势力膨胀 B. 统治者行暴政 C. 长期对外征战 D. 治国理念落后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桀驾人车”“炮烙之刑”“烽火戏诸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了夏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商纣王施用酷刑残害人民,周幽王沉迷酒色,朝政腐败,他们都失去了民心,致使其统治最后被推翻,因此图片反映出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统治者行暴政,B项正确;图片涉及的人物是统治者的,体现不出地方势力膨胀,排除A项;图片内容反映的是统治者的残暴昏庸,没有涉及对外征战,排除C项;图片反映的是统治者统治残暴,不涉及“治国理念”,比如以法治国、以德治国、无为而治等,排除D项。故选B项。
4. 商朝时期的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工艺也十分复杂。下列文物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猪纹陶体 B. 人面鱼纹彩陶盆 C. 司母戊鼎 D. 毛公鼎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著名代表,C项正确;猪纹陶体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的陶器,排除A项;人面鱼纹彩陶盆是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的陶器,排除B项;毛公鼎是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排除D项。故选C项。
5. 六国的人说“秦国的军队是‘虎狼之师’,秦国的军队打仗,一个个眼睛都红了,就像猛兽一样,巴不得多砍几个人头”。秦国的士兵之所以能打仗,是因为有一个强大的政策在激励着他们。这个强大的政策是( )
A. 奖励军功 B. 鼓励耕织 C. 废除井田制 D. 统一度量衡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国的士兵之所以能打仗,是因为商鞅变法采取奖励军功的政策,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调动了官兵作战的积极性,A项正确;鼓励耕织和统一度量衡的作用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与军队战斗力高无关,排除BD项。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与士兵能打仗无关,排除C项。故选A项。
6. “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周王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致使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甚至要依赖诸侯国的经济支持。”材料反映出春秋时期( )
A. 变法改革 B. 王室衰微 C. 国家统一 D. 诸侯争霸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王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周平王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诸侯国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这主要反映出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的政治局面,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变法改革,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诸侯争霸,排除D项。故选B项。
7. “它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材料评价的是( )
A. 儒家学说社会地位 B. 甲骨文对文字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C. 诸侯争霸的积极作用 D. 百家争鸣的深刻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它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各陈其说,相互辩论,相互影响,形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D项正确;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的不单是儒家学说的影响,而是诸子百家,排除A项;题干强调是思想和学术的繁荣,与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无关,排除B项;诸侯争霸的积极作用是促进国家走向统一,促进民族交融,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8. 秦朝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这强调了秦统一文字( )
A. 适应了国家统一的需要 B. 完全消除各地言语差异
C. 激起各地文人激烈反抗 D. 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往来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秦朝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结合所学可知,这强调了秦统一文字适应了国家统一的需要。秦统一后,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工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组颁行全国。文字的统一,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这适应了全国统一的需要,A项正确;“完全消除各地言语差异”中“完全”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激起各地文人激烈反抗”的信息,排除C项;文字的统一促进各地的文化交流,与”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往来“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9. 下图反映史实是( )
A. 武王伐纣 B. 陈胜、吴广起义 C. 楚汉之争 D. 西汉的建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地图“大泽乡”“陈(张楚)”可知,地图反映了公元前209年爆发的秦末大泽乡起义,起义领导人陈胜、吴广,也称陈胜、吴广起义,起义军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政权,国号“张楚”,并一度向秦朝都城咸阳进军,B项正确;武王伐纣的关键一战是牧野之战,与地图不符,排除A项;楚汉之争是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双方曾以鸿沟为界,称“楚河汉界”最后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亭,楚汉之争的形势与地图不符,排除C项;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地图与西汉建立的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0. 汉武帝一方面加强对商业和商人的管理,实行彻底的币制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地方铸钱,统一货币;另一方面将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这些措施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 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发展 B. 使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发展起来
C. 使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得以提高 D. 使朝廷对社会的经济控制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题干“汉武帝一方面加强对商业和商人的管理,实行彻底的币制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地方铸钱,统一货币;另一方面将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可知,汉武帝将铸币权,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对经济的控制,D项正确;汉武帝时期,汉朝达到鼎盛,排除A项;题干措施有利于打击地方豪强,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经济措施,与文化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1. 汉代某皇帝统治时期,陆续下诏“复三十而税一”“复五铢钱”“释奴婢”“并官省职”,这些措施使社会逐步安定。该皇帝是( )
A. 汉文帝 B. 汉景帝 C. 汉武帝 D. 光武帝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复三十而税一”“复五铢钱”“释奴婢”“并官省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恢复了西汉的三十税一和五铢钱等,开创了“光武中兴”的局面,D项正确;汉文帝、汉景帝时期还没有五铢钱,排除AB项;汉武帝促进大一统,在经济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与题干内容“复五铢钱”“释奴婢”“并官省职”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2. 下表反映出东汉中后期的政治特点是( )
统治皇帝 和帝 灵帝 少帝
权臣(皇帝在位前期) 窦宪(外威) 窦武(外威) 何进(外戚)
权臣(皇帝在位后期) 郑众(宦官) 曹节(宦官) 张让(宦官)
A. 豪强地方兼并土地 B. 中央地方矛盾加剧
C.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 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表格可知,皇帝在位前期的权臣主要是外戚,皇帝在位后期的权臣主要是宦官,说明了东汉中后期的政治特点是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豪强地方兼并土地,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中央地方矛盾,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农民起义,排除D项。故选C项。
13. 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等逐渐在中原栽培;龟兹的胡琴等乐器进入汉族的生活。上述现象的出现直接得益于( )
A. 实行和亲政策 B. 班超出使西域
C. 张骞出使西域 D. 设置西域都护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西汉时,西域的核桃等农作物逐渐在中原栽培;龟兹的胡琴等乐器进入汉族的生活;汉朝军队使用的‘坎儿井’技术在新疆逐渐推广”可知,题干材料反映了中原和西域的交流,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得益于张骞通西域,加强了中原和西域的经济文化联系,C项正确;题干不能体现实行和亲政策,排除A项;题干不能体现班超出使西域,排除B项;题干不能体现设置西域都护,排除D项。故选C项。
14.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博大精深。在一次班级“图书推荐活动”中,小历的推荐词中出现了“纪传体”“黄帝到汉武帝”“秉笔直书”等,他推荐的图书是( )
A. 《论语》 B. 《史记》 C. 《老子》 D. 《齐民要术》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纪传体”、“黄帝到汉武帝”和所学可知,他推荐的图书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司马迁公正记事,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B项正确;《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语录体著作,排除A项;《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经典著作,排除C项;《齐民要术》是北朝贾思勰所著的农书,排除D项。故选B项。
15. 图示法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列示意图反映了三国鼎立形势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今南京),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根据政权建立者和都城方位可知,A项正确;曹操和袁绍不是三国政权建立者,排除BCD项。故选A项。
16. 《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
A. 牧野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和所学可知,小说《三国演义》中描写赤壁之战时有“孔明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在赤壁之战中,周瑜指挥孙刘联军用火攻大败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牧野之战是武王灭亡商朝的战役,排除A项;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排除B项;淝水之战是东晋与前秦之间的战役,相关典故有“投鞭断流”、“草木皆兵”等,且东晋是三国之后的政权,排除D项。故选C项。
17. 这个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承袭了曹魏领土,统一后领有孙吴疆域。公元281年,国土面积达543万平方公里。这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
A. 曹操 B. 孙权 C. 司马懿 D. 司马炎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这个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承袭了曹魏领土,统一后领有孙吴疆域。”结合所学可知,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280年,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D项正确;曹操是东汉末年人,排除A项;孙权、司马懿都是三国鼎立时期的人物,排除BC项。故选D项。
18. 东晋初年,帝(司马睿)初慎江东,威名未著,(王)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日“王与马,共天下”。这段材料说明的最主要问题是( )
A. 王敦王导有谋反之心 B. 王敦和司马睿同为皇帝共有天下
C. 东晋皇权被相权左右 D. 东晋政权得到了贵族的大力支持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司马睿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北方大族王导王敦兄弟的支持。在此期间,王导位高权重,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令既出。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族力量势均力敌,甚至还有过之,当时百姓称为“王与马,共天下”,故材料说明的最主要问题是东晋政权得到了贵族支持,D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王敦王导有谋反之心、王敦和司马睿同为皇帝共有天下、东晋皇权被相权左右,排除ABC项。故选D项。
19. 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都城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叹:“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促使洛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 商鞅变法 B. 张骞通西域 C. 孝文帝改革 D. 盘庚迁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材料描述了自东晋、南朝以来,北魏都城洛阳并非荒蛮之地,而是一派繁盛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和一系列“汉化”改革,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C项正确;商鞅变法是在战国时期,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排除A项;张骞通西域发生在西汉,排除B项;盘庚迁都发生在商朝,排除D项。故选C项。
20. 下列作品属于王羲之的是( )
A 《兰亭集序》 B. 《女史箴图》 C. 《齐民要术》 D. 《大明历》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时人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A项正确;《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的绘画作品,排除B项;《齐民要术》是贾思勰的作品,排除C项;《大明历》是祖冲之创制的历法,排除D项。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个小题,21题14分,22题16分,23题14分,24题16分,共60分)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读图。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图一 图二
材料二:……时期大国作战主要是为了争夺中间空旷地带和控制弱小国家,并不倾全力而战,作战时讲究阵形、程序、礼节,多少带有“文质彬彬”的色彩。因此其作战规模也比较有限,大战用兵不过万人左右,一二日即决出胜负。到了……时期的作战则大多是为了歼灭对方主力,予敌军以毁灭性打击,“文质彬彬”的色彩完全消失。各国“能具数十万之兵,旷日持久者数岁”。
材料三:某历史时期各学派主要观点。
A B C D
若使天下兼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贯莫如厚而信,使名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1)图一反映了西周实行了哪一政治制度?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什么现象?
(2)归纳材料二中所述战争的性质发生的变化。
(3)材料三中的观点分别属于哪一学派?据材料可知这些学派之间辩论的焦点是什么?
(4)上述材料和问题展现的是哪一时期的历史?
【答案】(1)政治制度:分封制。现象: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增强,分封制遭到破坏。
(2)变化:从争霸战争到兼并战争
(3)学派:A:墨家;B:法家;C:儒家;D:道家;焦点:治国方略。
(4)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解析】
【小问1详解】
政治制度: 根据“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 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反映了西周实行了分封制形成的不同等级。
现象:从图一“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图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了春秋时期礼乐崩坏或分封制等制度遭到破坏,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增强。
【小问2详解】
变化:根据材料“主要是为了争夺中间空旷地带和控制弱小国家”“为了歼灭对方主力,予敌军以毁灭性打击”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从争霸战争转变为兼并战争。
【小问3详解】
学派:根据材料可知,“使天下兼爱,国与国不相 攻”反映了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反映了法家的法治思想,“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反映了儒家的以德治国思想,“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反映了道家的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
焦点:根据材料“若此则天下治”“而天下治矣”可知,这些学派争论的焦点是如何治理国家,即治国方略。
【小问4详解】
时期:根据材料和问题可知,材料一体现的是春秋时期的分封制等制度遭到破坏,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增强,材料二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变化,材料三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学派治国方略。因此,上述材料和问题展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而一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矫枉过其正矣。
——《汉书·诸侯王表》
材料三:
轮台古城遗址位于今天的新疆轮台县境内。当地人称轮台城为“奎玉克协海尔”,大意是“灰烬中的城”。公元前60年,西汉正式在此设官、驻军、推行政令,治理西域“三十六国”,开始行使国家主权。 ——摘编自央广网《丝路遗产》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
(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汉武帝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来维护国家统一的?材料三的轮台古城遗址实证了哪一历史史实?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
【答案】(1)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
(2)实施“推恩令”。设置西域都护,使新疆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可知环节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
(2)根据材料“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而一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矫枉过其正矣。”结合所学,可知面对王国问题,汉武帝实施“推恩令”;根据材料“公元前60年,西汉正式在此设官、驻军、推行政令,治理西域“三十六国”,开始行使国家主权。”结合所学可知史实是设置西域都护,使新疆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特征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距今5000年左右,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部落生活在今陕西渭河流域和黄土高原一带,炎、黄部落之间不断地联合、交融,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以黄帝、炎帝部落为主体的华夏族。
——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交融,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壁画里的历史。
(1)据材料一,概括华夏族最初是如何形成的?
(2)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兼并战争”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呈现的实物史料,从经济和社会方面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交流交融的表现。
(4)综上,归纳一个历史学习主题。
【答案】23. 形成:炎、黄部落之间不断地联合、交融,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以黄帝、炎帝部落为主体的华夏族
24. 积极影响:促进民族交融,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5. 表现:经济:少数民族项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由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社会:汉族人民学习和接受少数民族的生活用具、乐器。
26. 主题:民族交融
【解析】
【小问1详解】
形成:根据材料“炎、黄部落之间不断地联合、交融,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以黄帝、 炎 帝部落为主体的华夏族”可推断出华夏族是炎、黄部落之间不断联合、交融形成的。
【小问2详解】
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 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交融,为秦汉统一的多 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可知,这一时期“兼并战争”的积极影响是促进了中原与少数民族之间交流与融 合,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小问3详解】
表现:经济:根据材料“北方少数民族耕耙图”可知在经济方面,少数民族项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由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社会:根据“汉人演奏少数民族乐器图”“北方少数民族传入的坐具”可知在社会方面,汉族人民学习和接受少数民族的生活用具、乐器。
【小问4详解】
主题:根据上述材料可知,华夏族在民族交融中形成,兼并战争促进了中原与少数民族之间交流与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民族大交融的现象,体现了民族交融的主题。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读图。
材料二:(二年九月)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汉书》卷四《文帝纪》
材料三: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资治通鉴》
材料四: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材料一属于实物史料还是文献史料?上述工具的不断改进对农业有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文帝诏书中对农业的态度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3)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并说明这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有何内在联系?
(4)综上所述,归纳促进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答案】(1)实物史料。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业的发展。
(2)注重和提倡以农为本。轻徭薄赋,降低田赋。
(3)材料三:北方战乱,北方人南迁(或人口迁徙)。材料四:江南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的开发)。
内在联系: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4)社会安定;统治者的重视;国家政策的推动;生产技术的提高;先进的生产工具;人口迁徙;劳动力增加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的三幅图片属于实物史料。题干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广泛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广泛使用促进了农业的深耕细作,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等。
【小问2详解】
据材料二概括可知,汉文帝诏书中的对农业的态度是注重和提倡以农为本。根据材料“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可知,具体措施是田租减半,轻徭薄赋。
【小问3详解】
据材料三“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北方战乱,北方人南迁。据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知,材料三反映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小问4详解】
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促进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有社会安定;统治者的重视;国家政策的推动;生产技术的提高;先进的生产工具;人口迁徙;劳动力增加。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冀南新区2023-2024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