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一)~(十六)含答案

专题强化练(八) 中国近现代经济转型与社会生活变迁
一、选择题
1.(2023·重庆模拟)下图是19世纪50—70年代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图,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厘金:为镇压太平天国,在国内设关卡,
依商品数量或价值征约百分之一的税)
A.政府强化对关税控制
B.百姓的赋税徭役负担逐步减轻
C.农耕经济的持续衰退
D.商品经济发展和通商口岸增加
解析:从材料可知,太平天国兴起后,厘金出现,并逐步在政府财政中占据主流,而厘金是跟商品数量相挂钩的,这说明晚清时期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其次,这一时期关税也呈上涨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开放相关,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西方列强获得协定关税权,清政府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百姓需要交纳的赋税数额是否发生变化,故看不出农民的徭役负担是否减轻,其次,商业要缴纳厘金,商业赋税加重,排除B项;关税和厘金增多意味着商业得到发展,农业是商业的基础,并且,商业发展并不代表农耕经济的衰退,排除C项。
答案:D
2.(2023·广东深圳宝安区调研)1905年,江南船坞为改变经营状况,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独立出来,改为民营。1905—1911年间,共造船舰136艘,相当于此前近40年总产量的9倍。1911年所造“江华”轮,质量超过同期英商祥生船厂的轮船。该船厂经营变化主要得益于(  )
A.国家重视军舰的建造    B.清政府财力的支持
C.近代民族经济的发展 D.实业救国思潮推动
解析:据材料可知,1905—1911年,清末新政推行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使近代民族经济发展,为民营江南船坞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故选C项;民营江南船坞承接外来商船的修造业务,而不是建造军舰,排除A项;民营企业不依靠政府财力,排除B项;实业救国思潮推动是次要原因,排除D项。
答案:C
3.(2023·广东韶关一模)1956年12月,毛泽东在约见黄炎培等人时指出,要使地下工厂合法化,可以雇工,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毛泽东称之为“新经济政策”。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
A.充分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相关经验
B.努力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C.私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补充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取得了瞩目成就
解析:据材料可知,1956年,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吸纳私人资本,开办私营工厂,即努力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故选B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1956年我国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而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项;此时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还在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瞩目”说法错误,且材料不涉及成就,排除D项。
答案:B
4.(2023·八省八校学业质量评价)五年计划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改善了中国工业结构,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下表为改革开放前我国四个五年计划的指导思想,据此可知,五年计划的制定(  )
一五计划 优先发展重工业
二五计划 由综合平衡到高指标
三五计划 由优先发展农业,解决人们的吃穿用到备战,军事工业优先
四五计划 延续备战方针
A.体现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说明经济计划应当尊重客观规律
C.“左”倾错误贯穿经济计划始终
D.说明国际环境决定经济计划制定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五年计划在不同时期的重点不同,结合所学五年计划的史实可知,经济计划的制定应顺应国情,尊重客观规律,故选B项;1956年中共八大后中国的主要矛盾就没有发生变化,排除A项;“始终”一词过于绝对,排除C项;“决定”一词有误,夸大了国际环境对经济计划制定的影响,排除D项。
答案:B
5.(2023·广东梅州一模)1964年4月25日,总参作战部向副总参谋长杨成武报告我国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时指出:我国工业过于集中,仅14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就集中了约60%的主要民用机械工业、50%的化学工业和52%的国防工业,并且大部分都在沿海地区,易遭空袭等种种问题。这说明三线建设(  )
A.其背景是当时国际冷战格局
B.其布局容易获得苏联的援助
C.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
D.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
解析:据材料“总参作战部”报告“国防工业”“集中”“在沿海地区,容易遭空袭”可知,中国担心国家遭遇外部袭击,结合所学,二战结束至1991年,世界处于美苏冷战格局下,20世纪60年代美苏对抗加剧,世界面临核威胁,故选A项;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排除B项;材料谈及的是三线建设的背景,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是三线建设的结果,排除C项;1984年我国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答案:A
6.(2023·湖南卷)如图为新华社记者于20世纪80年代初拍摄的一张珍贵照片——实行包产到户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带头人严宏昌在村里第一个买了拖拉机。这张照片(  )
A.体现了土地所有制变革的成效
B.反映了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实现
C.释放了农村政策延续性的信号
D.见证了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建成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安徽小岗村包产到户、包产到组取得了巨大成效,引起省、中央的关注、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得到推广,严宏昌率先购买拖拉机既说明包产到户产生了经济效益,又可知农村改革得到了党和国家的支持和肯定,故选C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革的是农业经营方式,土地所有制仍为公有制,排除A项;“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实现”不合题意、史实,与材料“严宏昌在村里‘第一个’买了拖拉机”相矛盾,排除B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2020年,提出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为1979年12月6日,排除D项。
答案:C
7.(2023·河北高三联考)下表所示为1990年和2000年河北省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口比例。该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0 61.60% 23.01% 15.39%
2000 49.56% 26.20% 24.24%
A.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C.国有企业改革的扩大 D.政府宏观调控的强化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与1990年相比,2000年河北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例下降,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口比例上升,结合所学经济体制改革的史实,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有关,故选B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78年以来就开始推行,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国有企业改革的扩大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股份制改革,并不能完全描述材料信息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现象的出现主要与市场调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加有关,并不是政府宏观调控,排除D项。
答案:B
8.(2023·华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1924年《申报》刊登第一则女子征婚广告,到1929年数量达到32则;《大公报》在1927—1936年的女子征婚广告有15则,占到总征婚广告数量的近25%。这一数据说明当时(  )
A.近代通信的发展影响时代需求
B.婚姻观念呈现出自由平等气象
C.民众普遍接受了新式婚姻观念
D.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升
解析:《申报》和《大公报》的女子征婚广告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说明我国近代社会的婚姻观念呈现出了自由平等的新气象,故选B项;题干体现的不是通信的发展,而是大众传媒的发展与进步,排除A项;单凭《申报》和《大公报》的女子征婚广告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趋势,不能得出民众普遍接受了新式婚姻观念,且这种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报刊刊登女子征婚广告,恰恰说明女性社会地位并不高,这是发出女性对婚姻诉求的表现,而体现的是女性对婚姻自由的渴望,没法反映女性社会地位的较大提升,排除D项。
答案:B
9.(2023·辽宁葫芦岛协作校联考)图1、图2服饰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较为流行。这些服饰的流行表明(  )
A.政治对习俗影响较大 B.追求民主共和的愿望
C.文明开放的社会心理 D.市场经济下物质丰富
解析:图中的“布拉吉”是俄语音译而来,是苏联风格连衣裙,在20世纪五十年代比较流行,这与中国外交“一边倒”,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有关,而干部服来自于中山装,这体现新中国成立实现了孙中山先生所追求的民主共和体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男女的流行服饰,体现出政治对衣着的影响,故选A项;布拉吉这种苏联服饰体现出政治对风俗习惯的影响,与民主共和无关,排除B项;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并不开放,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战略,排除C项;此时中国是计划经济,2001年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
答案:A
10.(2023·广东部分名校联考)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着手进行海关税务人员的“国产化”。至1937年,海关各口岸的税司已由1929年的仅8名中国人上升到有三分之一的职务由中国人担任。这一举措(  )
A.折射出国民革命的深化
B.废除了西方列强在华特权
C.体现了民族主义的倾向
D.顺应了全民族抗战的需要
解析:本题考查南京国民政府的海关政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将海关税务人员实现“国产化”,说明国民政府具有打破列强控制海关的强烈愿望,体现了民族主义倾向,故选C项;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故排除A项;材料现象不能说明废除了列强在华特权,故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前的举措,故排除D项。
答案:C
11.(2023·山东潍坊一模)下表为1933年中央苏区部分商品进出口的关税税率表。据此可知,苏区关税征收在当时(  )
出口货物 进口货物
货物 税率 货物 税率
竹 3% 西药 3%
木 3% 酒 50%
家禽 5% 洋参 100%
煤 30% 盐 免税
米谷 50% 铁 免税
注:此处关税指中央苏区和国民党统治区贸易中需向苏区缴纳的税种。
A.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 B.有利于巩固根据地政权
C.保障了战略物资的供应 .旨在增加苏区财政收入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一些具有战略地位的物资,如煤和米谷的出口税率较高,有利于减少其出口,盐、铁实行免税,西药税率较低,有利于其进口,这些物资事关根据地建设,这一措施有利于巩固根据地政权,故选B项;当时局部抗战虽已开始,但中日民族矛盾尚未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且当时主要为了应对国民党的“围剿”,排除A项;对不同商品征收不同税率有利于战略物资供应,但当时受到国民党封锁等多种因素影响,物资来源无法仅凭税率调节保障,排除C项;商品税率有高有低,且一些大宗商品,如盐铁进口免税,表明其目的并非增加财政收入,排除D项。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2.(2023·湖北百校联考)妇女解放与社会变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解放思想和主张的广泛传播,使得大部分先进知识妇女开始觉醒。一些女留学生在国外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开始创办妇女报刊,自己起来为妇女解放呼喊。当时在上海、北京先后出版的《女学报》《女界月报》《北京报》《上海天足会报》《中国妇人小杂志》《女子世界》《中国女报》《神州女报》《中国新女界》等妇女报刊,以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学说为思想武器,鼓动妇女参加革命,争取政治上的民主权利;要求经济自立,争取工作权利;主张家庭革命,革去夫为妻纲、父为子纲,获得婚姻自由等。这些观点和主张,反映了中国妇女要求冲破封建禁锢、争取自身解放的强烈愿望,汇集成一股强大的不可逆转的社会潮流。
——摘编自徐静《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
材料二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中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妇女的“黄金时期”。黑死病造成人口大量减少,劳动力缺乏,致使很多妇女流入城市。她们的经济活动范围因此突破了农业的局限,就业范围也变得广泛起来。每个城市都能看到妇女从事洗衣工、守门人和澡堂服务员的工作,她们还涉足理发、缎带纺织、书籍装订、房屋出租、旅馆和酒店的开设、食品的经营出售等几十个行业。在市镇的各行业中,妇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妇女协助丈夫工作,当丈夫去世后,妇女们便接替他们的工作,经营商业和手工业,并成为行会会员。妇女无论已婚与否皆可参加行会,有些行会则完全由妇女组成。女匠师、刺绣女工及其他行业的妇女都可以收受学徒。1319年,在伦敦的纳税人记录中,女性纳税人占4%,有些是出租房产的富裕寡妇,也有独立经营的已婚和未婚女性。
——摘编自徐海燕《中世纪英国妇女的
“黄金时期”问题辨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后期英国妇女“黄金时期”出现的背景。材料二中的妇女活动能否充分说明中世纪后期是英国妇女的“黄金时期”?请说明理由。
解析:第(1)小题据材料一“一些女留学生……,开始创办妇女报刊,自己起来为妇女解放呼喊。当时在上海、北京先后出版的《女学报》《女界月报》《北京报》《上海天足会报》《中国妇人小杂志》《女子世界》《中国女报》《神州女报》《中国新女界》等妇女报刊”可知以报刊为舆论阵地;据材料一“以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学说为思想武器”可知以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学说为思想武器;据材料一“辛亥革命时期,……大部分先进知识妇女开始觉醒。一些女留学生……,开始创办妇女报刊,自己起来为妇女解放呼喊”可知以知识女性为先锋;据材料一“鼓动妇女参加革命,争取政治上的民主权利”“要求经济自立,争取工作权利”“主张家庭革命,革去夫为妻纲、父为子纲,获得婚姻自由等”可知反封建意识强烈;据材料一“这些观点和主张,……汇集成一股强大的不可逆转的社会潮流”可知社会影响力较大。
第(2)小题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二“黑死病造成人口大量减少,劳动力缺乏,致使很多妇女流入城市”可知黑死病造成英国人口锐减,劳动力缺乏;据材料二所述及的时间“中世纪后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后期城市经济繁荣;据材料二“她们的经济活动范围因此突破了农业的局限,就业范围也变得广泛起来”以及她们所从事的各种行业,可知其“背景”是妇女的自立自强和对经济独立的追求。第二小问能否充分说明,据材料二中所述及的时间“中世纪后期”可知材料二中的妇女活动并不能充分说明中世纪后期是英国妇女的“黄金时期”。第三小问理由,虽然在材料二中述及了中世纪后期英国妇女在城市中所从事的诸多经济活动,这只能说明与之前相比,英国妇女的经济活动有了很大的改善,其实,在就业机会上,与男性还是不平等的,她们所能够参与的经济活动仍然有较多的限制,除此之外,在工资水平上,女性与男性也存在较大差异,据此可知,材料二中的妇女活动并不能说明中世纪后期是英国妇女的“黄金时期”。
答案:(1)特征:以报刊为舆论阵地;以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学说为思想武器;以知识女性为先锋;反封建意识强烈;社会影响力较大。
(2)背景:黑死病造成英国人口锐减,劳动力缺乏;中世纪后期城市经济繁荣;妇女的自立自强和对经济独立的追求。
观点:不能。
理由:中世纪后期的英国妇女在就业机会上与男性不平等,参与经济活动仍然存在限制,工资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
13.(2023·河北石家庄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9—1997年无锡农户纯收入结构(%)变动情况
经营性收入,指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
工资性收入,包括在集体组织劳动的报酬收入、在企业劳动的报酬收入、其他劳务收入。
财产性收入,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
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等。
——摘编自赵学军《无锡农户收入结构的变迁》
根据材料中的信息(一点或整体),围绕“无锡农户收入结构的变动”这一主题,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解析:本题要求“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围绕“无锡农户收入结构的变动”这一主题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分解一下有三步,首先要读懂材料中的信息,主要信息是四类收入在不同年份所占的比例,可以选取一点或整体;其次,要紧扣“无锡农户收入结构的变动”这一主题来自拟论题;最后,结合所学背景知识予以阐释并进行总结。
答案:示例一。
论题:无锡农户工资性收入变动反映社会时代变迁。
阐释:1929至1948年,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但仍处于主体地位,又战乱不断,严重影响了集体组织和企业劳动的收入,因此这一时期,无锡农户的工资性收入在纯收入结构中比重不大,且变动较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进行三大改造,农业合作化运动迅速发展,土地集体所有制逐步确立;同时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因而1957年无锡农户的工资性收入有了很大的提升。1978年底,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启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因而1986年无锡农户的工资性收入进一步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出,社会主义保障与福利制度逐步发展,农民经营性收入及财产性收入比例有所提高,因而1997年农户的工资性收入比例相对有所下降。总之,1929年至1997年无锡农户工资性收入的变动,体现了中国近现代不同时期社会的发展变化,深刻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的时代变迁。
示例二。
论题:1986年无锡农户收入结构较1957年发生较大变动。
阐释: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拉开了农村经济改革的序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行,农户再度成为生产经营的主体,自主经营生产,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而1986年无锡农户家庭经营性收入出现恢复性增长。同时,国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城镇化进一步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地就业机会,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向非农领域转移,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因而1986年,无锡农户的工资性收入较1957年有一定提升。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逐步撤销人民公社,农户从集体经济组织得到的福利等收入减少。因而与1957年相比,1986年无锡农户的转移性收入有所下降。综上所述,1986年无锡农户纯收入结构受时代变迁的影响与1957年相比发生较大变动。专题强化练(二) 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
一、选择题
1.(2023·山东青岛一模)孔子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韩非子说:“今轻刑罚,民必易之。犯而不诛,是驱国而弃之也;犯而诛之,是为民设陷也……则可谓伤民矣!”这表明两者(  )
A.重视民众的治理     B.轻罪重刑的策略
C.外儒内法的思想 D.以刑辅德的理念
解析:据材料可知孔子认为在国家治理中对民众要采取宽厚和刚猛相结合的政策,韩非子认为在国家治理中对民众采取重刑的措施,两者都体现了对民众治理的重视,故选A项;韩非子的主张体现了重刑的策略,但孔子主张宽厚和刚猛相结合,排除B项;孔子为儒家思想,韩非子为法家思想,两者的思想没有礼法结合,排除C项;韩非子的主张只强调刑罚,没有强调以刑辅德,排除D项。
答案:A
2.(2023·广东大湾区一模)秦律针对不孝的惩罚很细致,将不孝视为重罪,鼓励父母告发子女不孝,针对不孝施以流放、断足等严厉的刑罚,赡养老人逐渐成为强制性义务。这反映出秦代(  )
A.社会稳定是施政的重要考量
B.改变了以法为教的治国方针
C.尝试采用外儒内法统治策略
D.维护纲常伦纪是其立国根基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律针对不孝的惩罚很细致和严厉,律法中融入孝,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从而巩固统治,这反映出秦代社会稳定是施政的重要考量,故选A项;“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秦统一后实行的选官制度,且“以法为教”是专以国家政策法令为教育内容的制度,材料依然强调秦律,说明这一政策并未改变,排除B项;“外儒内法”是指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以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秦朝的治国思想是法家思想,汉朝开始采用外儒内法的统治策略,排除C项;“维护纲常伦纪”是儒家思想的作用,秦朝治国以法家思想为核心,排除D项。
答案:A
3.(2023·河北百校联盟联考)睡虎地秦简记载,父亲控诉亲子“不孝”,可以请求政府将其杀死或断足流放,政府会予以照办。同时,法律规定父亲私拿亲子财物的行为属于家事领域,会被当作无罪来处理。这说明,秦朝(  )
A.注重宗法伦理 B.刑罚制度严苛
C.社会秩序混乱 D.基层管理严密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的法律,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秦朝的法律严惩亲子的不孝行为,而宽恕父亲的窃财行为,这体现了宗法伦理对法律的影响,故选A项;材料既体现了秦法严苛的一面,又体现了秦法仁慈的一面,故排除B项;秦法借助宗法伦理,有助于维护封建社会秩序,故排除C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说明秦朝基层管理严密,故排除D项。
答案:A
4.(2023·河北模拟)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在经济领域的核心任务,是围绕“耕战”目标,推行重农政策,强化国家经济汲取力与社会动员力。比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措施,就体现了这一任务。据此判断,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
A.意图平衡各国实力 B.着眼于改变经济结构
C.旨在实现富国强兵 D.以重构大一统为目标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强调“耕战”,旨在实现富国强兵,故选C项;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目的在于兼并战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而非平衡各国实力,排除A项;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仍着眼于农耕,并没有改变经济结构,排除B项;以重构大一统为目标是秦朝以后出现的,排除D项。
答案:C
5.(2023·广东高三联考)下表可用来说明,王安石变法(  )
熙宁二年(1069年)七月 实行“均输法”
熙宁二年(1069年)九月 实行“青苗法”
熙宁二年(1069年)十一月 实行“农田(水利)利害条约”
熙宁二年(1069年)十二月 实行“募役法”(即免役法)
熙宁三年(1070年)十二月 实行“保甲法”
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 实行“市易法”
熙宁五年(1072年)八月 颁布“方田均税法”“保马法”等
A.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操之过急
B.强调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
C.重在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
D.重视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
解析:材料中的“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利害条约”“市易法”等措施体现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故选B项;王安石变法在短短的三年之内,颁布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一系列政令,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王安石变法操之过急,但这不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材料中的措施并非是为了保护弱势群体利益,而是为了维护农业生产秩序,确保封建统治的稳定,排除C项;中国古代始终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小农经济始终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项。
答案:B
6.(2023·福建百校高三联考)秦汉时期,户籍相伍制度被推广到全国。当时户籍的具体制作层级在乡,乡承担户籍管理责任,据此征发赋税、徭役,并对人员流动进行掌控。据此可知,秦汉户籍相伍制度的推行(  )
A.加强了社会基层管理 B.实现了对流民的管控
C.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D.推动了地方自治发展
解析:据材料“当时户籍的具体制作层级在乡,乡承担户籍管理责任,据此征发赋税、徭役,并对人员流动进行掌控”可知秦汉户籍制度由乡承担职责,政府凭借户籍征发赋税、徭役并对人员流动进行掌控,这有利于国家对社会基层的管理,故选A项;户籍制度强调的是对户籍民众的管理,而不是对流民的管控,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而不是君主专制的加强,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户籍相伍制度的推行并不能推动地方自治发展,排除D项。
答案:A
7.(2023·吉林长春一模)“八议”起源于《周礼》中的“八辟”,是对“亲、故、贤、能、功、贵、勤、宾”犯罪减轻处罚的一项法律特权制度。曹魏时,借助修订《新律》的契机,将“八议”制度正式入律。这反映曹魏时期(  )
A.皇权借立法得以强化 B.法律制度相对宽松
C.法律完成儒家化改造 D.世家大族势力增强
解析:本题利用材料设置情境,考查的是考生阅读材料,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并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透过历史表象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涉及的主要内容是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理解。“八议”起源于《周礼》中的“八辟”,是对“亲、故、贤、能、功、贵、勤、宾”犯罪减轻处罚的一项法律特权制度。曹魏时,借助修订《新律》的契机,将“八议”制度正式入律。这些材料反映曹魏时期利用为亲贵赋予法律特权的契机,拉拢贵族实现统治的政治本质,同时也体现出世家大族势力增强成为君主重点联合关照的对象,故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看到皇权借立法得以强化、法律制度相对宽松,故A、B两项错误;材料中也没有看到法律“完成”儒家化改造,儒法结合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不能体现其“完成”性,故C项错误。
答案:D
8.(2023·山东烟台一模)下表为唐代敦煌户籍资料关于“受田”的统计。这可以用来说明(  )
年代 户数 永业田(亩) 口分田(亩)
应受 已受 未受 应受 已受 未受
天宝元年 (742年) 43 1 180 1 075 105 4 820 757 4 063
大历四年 (769年) 18 540 449 91 1 790 541 1 249
A.赋役制度有待调整 B.中央政府权力减弱
C.国家严控土地交易 D.小农经济大量破产
解析:据材料“唐代敦煌户籍资料关于‘受田’的统计”表中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中期受田户数的数量大幅度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唐朝中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掌握的土地数量减少,出现无地可分的局面,导致均田制走向解体,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国家的财政收入,因此赋役制度有待调整,故选A项;材料“唐代敦煌户籍资料关于‘受田’的统计”反映了唐朝中期政府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并非反映唐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无法得出中央政府权力减弱,排除B项;唐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但材料并未涉及国家严控土地交易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国家严控土地交易,排除C项;小农经济大量破产开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及洋纱洋布大量倾销,并且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判定小农经济大量破产,排除D项。
答案:A
9.(2023·江苏决胜高考大联考)元代的手工业者被征调以后,便终身服役。明初也专门编制了匠籍,但是明代的工匠在为官府服役的时间之外,还拥有更多的“自由趁作”、自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或劳动产品的时间。与元代相比,明代匠作制度(  )
A.顺应了赋役合并的趋势
B.赋予工匠更换职业的权力
C.激发了社会生产的活力
D.促成了官营手工业的繁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判断的能力。从材料中“拥有更多的‘自由趁作’、自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或劳动产品的时间”,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自由劳动力,激发社会生产的活力,故C项正确;材料中明代的工匠仍然要为官府服役,故A项错误;材料中明代的工匠虽然有更多的自由劳动力时间,但是仍然被编在匠籍,无法随意自由更换职业,故B项错误;明朝时期,官营手工业已渐趋衰落,材料中的变化就是顺应了这一形势的发展,排除D项。
答案:C
10.(2023·广东部分名校1月联考)胡饼(类似今天的烧饼)是由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烤制面食,味道香美且易于携带。魏晋时期,无论是在大都市还是在边远乡村,胡饼都深受民众青睐。据《晋书》记载,王羲之被权臣选为女婿时,就正躺在胡床上大嚼胡饼。据此可知,魏晋时期(  )
A.民族交融得到加强 B.汉人胡化风气盛行
C.社会等级日渐弱化 D.外来食物占据主导
解析:本题考查魏晋时期的民族交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汉族人民喜爱胡饼,且王羲之“在胡床上大嚼胡饼”,说明汉族民众深受少数民族食物文化的影响,这是民族交融得到加强的结果,故选A项;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融入不足以说明汉人胡化风气盛行,故排除B项;虽然胡饼被民众普遍喜爱,但这不能说明社会等级弱化,故排除C项;胡饼只是食物中的一种,民众普遍喜爱它,但不能说明外来食物占据主导,故排除D项。
答案:A
11.(2023·安徽皖江名校联考)古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船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在这条大动脉上,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资源、成果等实现共享……罗马、安息等古国欣欣向荣,中国汉唐迎来盛世。这说明(  )
A.亚非拉文明具有共同特征
B.交通是文明传播的必然前提
C.文明交融能促进社会发展
D.商品贸易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解析:由于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导致的结果是罗马、安息等古国欣欣向荣,中国汉唐迎来盛世,这说明丝绸之路上文明的交流、交融能促进沿途国家的社会发展,故选C项;题干体现的是丝绸之路上“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资源、成果等实现共享”导致沿途国家的发展繁荣,而不是亚非拉文明具有共同特征,排除A项;题干并不是强调交通的作用,而是强调“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资源、成果等实现共享”的作用,排除B项;题干提到了商品贸易,但并未提到社会转型,排除D项。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2.(2023·广东韶关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中叶开始,(租庸调制)自然崩坏,改为两税制,人民从束缚在土地上的制度中得到自由解放,他们可以用钱代实物去纳地租,不再受到土地束缚,从而开始摆脱奴隶佃农地位。到了宋代,经过王安石的新法,人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意义更加确实。
——摘编自[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材料二 唐宋变革是中国传统社会历史上的重要变革,实现了春秋战国以后的又一次社会转型,使中国传统社会进入齐民社会阶段。较之此前的汉唐世族地主社会,齐民社会具有社会等齐性、契约普遍性和社会流动性三个方面的进步特征:社会等齐性意味着社会特权阶级大大缩小了,社会身份趋于等齐,社会等齐性为社会“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创造了前提条件,导致契约的普遍化,并使人们摆脱了身份的束缚,可以自由迁徙并从事各种不同的职业,这些大大提高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摘编自高德步《唐宋变革齐民
地主经济与齐民社会的兴起》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唐代赋税制度变革的原因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宋变革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导致该表现的原因。
解析:第(1)小题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唐代中叶开始,(租庸调制)自然崩坏”并结合所学可从安史之乱,人口流动频繁;社会经济的发展;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等角度入手。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一“人民从束缚在土地上的制度中得到自由解放……摆脱奴隶佃农地位”并结合所学得出人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据材料一“他们可以用钱代实物去纳地租”并结合所学得出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一“经过王安石的新法,人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意义更加确实”并结合所学得出给后世改革提供借鉴。第(2)小题第一小问表现,据材料二“齐民社会具有社会等齐性、契约普遍性和社会流动性三个方面的进步特征”得出社会等齐性、契约普遍性和社会流动性。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契约的普遍化,并使人们摆脱了身份的束缚,可以自由迁徙并从事各种不同的职业”并结合所学得出士族的瓦解、租佃制的发展及科举制的发展。
答案:(1)原因:安史之乱,人口流动频繁;社会经济的发展;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意义:人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给后世改革提供借鉴。
(2)表现:社会等齐性、契约普遍性和社会流动性。
原因:士族的瓦解、租佃制的发展及科举制的发展。
13.(2023·四川乐山二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中国陈列”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它以王朝更替为主要脉络,分为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八个部分。该陈列以古代珍贵文物为主要见证,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古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突出展现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发展特点和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展现了中华民族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对人类文明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据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陈列”展览介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从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陈列”展览的八个部分中任选2~3个部分,拟定一个主题,并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表达顺畅。)
解析:首先,据材料“它以王朝更替为主要脉络,分为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八个部分”可以选择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辽宋夏金元,可拟定论题:国家分裂时期的民族交融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然后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阐述,可以结合三个历史时期民族交融的具体史实和影响进行阐述,如: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之间的相互交融,“华夏认同”扩大,华夏族主体形成,统一趋势加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和政权并列,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和中原人口南迁,汉族和少数民族在思想文化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相互影响,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辽宋夏金元时期,从多民族政权并立到重建大一统,边疆各少数民族同汉族杂居相处,经过长期的交融,基本己没有什么区别,共同丰富了中华文化。最后得出结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共同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最后进行总结升华,三个时期都是中国历史上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共同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
答案:示例一选择部分: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辽宋夏金元。
主题:国家分裂时期的民族交融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之间的相互交融,“华夏认同”扩大,华夏族主体形成,统一趋势加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和政权并列,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和中原人口南迁,汉族和少数民族在思想文化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相互影响,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辽宋夏金元时期,从多民族政权并立到重建大一统,边疆各少数民族同汉族杂居相处,经过长期的交融,基本已没有什么区别,共同丰富了中华文化。
示例二选择部分:秦汉、隋唐、明清。
主题:大一统政权是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阶段。
阐述: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隋唐时期,在魏晋时期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加强中央集权,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入繁荣时期,出现了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民族往来和对外交往活跃的局面。明清时期,中央集权空前强化,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成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专题强化练(九) 中国近现代的思想解放与科技文化
一、选择题
1.(2023·广东汕头一模)有学者研究发现:魏源的《海国图志》于1842年首次刻印,到1852年仅有2个版本,1866年后被翻印,至1902年国内共有14个版本;徐继畬的《瀛寰志略》于1848年首次刊印,到1866年后才被翻印,此后多至18个版本。这一现象说明,19世纪40—60年代(  )
A.西学还没有受到普遍关注
B.西学的传播渠道得以拓展
C.中华文化遭受到西学冲击
D.学习西方成为清政府共识
解析:魏源和徐继畬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海国图志》”和“《瀛寰志略》”两本书,均在19世纪40年代“首印”,但直到19世纪60年代才“被翻印”,可知从40年代至60年代中间的20年左右,这两本书并未受到普遍的重视,故选A项;两本书的传播渠道都是翻印,没有新的传播渠道,排除B项;两者介绍西学的作品被翻印量少,可知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是比较有限的,不足以冲击中国文化,排除C项;材料论及的是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比较缓慢,范围比较有限,况且清政府官员面对西学有开明派和顽固派之分,开明派主张学习西方技术,顽固派抵制西学,并未实现学习西学的共识,排除D项。
答案:A
2.(2023·河北邢台模拟)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涌现出一大批对边疆史地,特别是对西北史地知识造诣很深、贡献很大的学者。他们写出了一大批学术价值很高的边疆史地著作,如龚自珍的《西域置行省议》、魏源的《圣武记》、姚莹的《康輶纪行》等。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受经世思潮影响      B.学术研究的转向
C.社会性质的变迁 D.锁国政策的破产
解析:据材料“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涌现出一大批对边疆史地,特别是对西北史地知识造诣很深、贡献很大的学者”可知鸦片战争后,边疆危机日益加深,吸引了一批开明的士大夫和爱国知识分子,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警示边疆危机的严重,是经世思想在爱国救亡方面的体现,故选A项;材料中的边疆史研究是为了警示国人所面对的边疆危机日益加深,政治意义大于学术研究的意义,排除B项;“鸦片战争前后”说明鸦片战争前,边疆史的研究就已经处于比较火热的程度,排除C项;锁国政策的破产主要影响的是东南沿海地区,与西北内陆地区无关,排除D项。
答案:A
3.(2023·广东梅州一模)据统计,我国从1840年到1861年期间写成的有关世界历史地理的书籍有22种,其中徐继畬的《瀛寰志略》“甫经付梓,即腾谤议”,史策先说《瀛寰志略》“张外夷之气焰,损中国之威灵”,李慈铭攻击《瀛寰志略》“轻信夷书,动辄铺张扬厉”。这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  )
A.先进知识分子掀起对外学习热潮
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逐渐加深
C.思想从封闭走向开放的程度有限
D.守旧思想阻碍洋务运动深入开展
解析:据材料可知,徐继畬的《瀛寰志略》是“1840年到1861年期间”有关“世界历史地理的书籍”中的一种,说明鸦片战争(1840—1842年)后,部分中国人已经开始了解西方,但该书“甫经付梓,即腾谤议”,即该书一发行就遭遇攻击,材料列举了史策先和李慈铭对《瀛寰志略》的态度与评价,“张外夷之气焰,损中国之威灵”,“轻信夷书,动辄铺张扬厉”,两者都将他国称作“夷”,且认为该书虚张他国的气焰,可知两人都带有传统的华夷观念,综合以上信息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从封闭走向开放的程度有限,故选C项;材料中介绍世界历史地理的书籍只有22种,不足以称对外学习热潮,排除A项;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指国家丧失部分主权且封建经济遭到破坏,材料只涉及思想从封闭走向开放的程度有限,排除B项;1861年总理衙门的建立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开始,排除D项。
答案:C
4.(2023·湖南岳阳高三适应性考试)19世纪90年代有汉族官员强调,清初入关前,明朝将领孔有德降清,为太宗皇帝带去数百门各式西洋火炮以及多名铸炮师和操炮手。明朝失去了火器优势后,清军在朝鲜、旅顺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针对明军的军事胜利。这一言论反映了(  )
A.汉族官僚对满清统治的不满
B.清廷甲午战败对朝堂的震动
C.洋务官员师夷长技的合理性
D.统治集团加强忠君体国教育
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思想。材料中官员强调清太宗学习明朝火器技术后取得对明朝的征服胜利,以此宣扬学习西方器物也有利于应对危局,故选C项;材料主旨是借历史宣扬师夷长技,A、D两项不符合主旨,排除;材料中虽有朝鲜、旅顺等地,但不能断定是隐射甲午战争,排除B项。
答案:C
5.(2023·江苏徐州3月调研)严复选择用文言翻译西方书籍。他的文言书写是使其译本在士人阶层流行开来的一块敲门砖,而且历史表明他的这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他的翻译作品在晚清风行二十年之久。这表明(  )
A.西学成为社会主流 B.民主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C.洋务运动成效显著 D.语言认同助推思想传播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严复用文言文翻译西方书籍,结果它翻译的书籍在士人阶层得到了流行,而且其译作在晚清风行20年之久,这说明语言上的认同有利于促进思想的传播,故选D项;当时西学并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还处于清朝,民主思想并没有深入人心,排除B项;洋务运动在当时已经破产,并没有显著成效,排除C项。
答案:D
6.(2023·华南师大附中模拟)有学者认为,洋务派同改良派的“变”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只布新而不除旧,后者布新同时除旧。但是,比之布新,除旧更难。因为它会打破大大小小的旧饭碗,从而把代表私人利益的仇神招来。当它与历史的惰性合流之后,又会成为护旧的力量。该学者旨在说明当时(  )
A.守旧势力根深蒂固 B.社会思想新旧杂陈
C.除旧革新已成定势 D.体用观念仍需更新
解析:题干中这位学者的观点重在“比之布新,除旧更难”,是在说改良派除旧会激化矛盾,从而导致“会成为护旧的力量”,由此可见即使是改良派,其体用观念仍然需要更新,故选D项;题干不是强调守旧势力根深蒂固,而是强调除旧的困难非常大,排除A项;题目中的这位学者不是强调社会思想新旧杂陈,而是强调改良派的除旧更艰难,所以需要重新认识体用观念,需要更新体用观念,排除B项;题干是强调在除旧革新已成定局的前提下,除旧的难度远大于布新,排除C项。
答案:D
7.(2023·安徽“皖南八校”大联考)光绪年间,以部分“御史言官”和“翰林学士”为代表的士大夫们“标榜风节,严义利之分”,被称为清流派,他们要求改革弊政、肃整纲纪、坚决抵抗外国侵略。甲午战争期间,多次斥责李鸿章“避战保船”,提出“联英伐倭”的主张,认为“中国可趁此机会,剿灭日本,建立奇功”。据此可知,清流派(  )
A.抵制外国事物传承儒家思想
B.仍未摆脱传统儒家思想的束缚
C.代表了晚清社会的主流思想
D.指出了洋务派器物变革的弊端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光绪年间,一些士大夫标榜风节,要求整顿朝政,提出“联英伐倭”的主张,可见其仍然受到传统天朝上国的影响,即用儒家理念解读世界局势,故选B项;这些清流派并不抵制外国事物,排除A项;清流派只是清廷内部的部分士大夫,不代表社会主流,排除C项;清流派提出改革弊政,斥责李鸿章“避战保船”,并未指出洋务派变革的弊端,排除D项。
答案:B
8.(2023·湖南长沙一模)1939年1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的英译本序言中指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孤立战争的观点,历史已指明其不正确了。”这一表述(  )
A.是基于二战全面爆发的背景
B.有利于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
C.反映英美支持中国抗战
D.推动持久抗战局面形成
解析:据材料“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孤立战争的观点,历史已指明其不正确了”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这种观点有助于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在1938年5月发表的,而二战的全面爆发是在1939年9月,与历史事实不符,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中国在抗战初期国人对抗战胜利缺乏信心的情况下发表的,主要是为了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这一时期英美等国还是奉行绥靖政策的,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中国从九一八事变以来截至1939年已经抗战八年,持久抗战局面已经形成,排除D项。
答案:B
9.(2023·广东深圳光明区二模)1978年9月,邓小平出访朝鲜回国后,指出需要积极学习西方世界先进的科学理论及社会管理方法体系,需要严格按照价值规律来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对原有的旧制度进行简单的改良。这一主张(  )
A.促进了先进科学技术设备的引进
B.意在彻底否定原有管理制度
C.有利于厘清经济理论的认识误区
D.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指出要“积极学习西方世界先进的科学理论及社会管理方法体系”,按照基本的经济规律来指导经济改革,这有利于解放思想,厘清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认识误区,故选C项;“先进科学技术设备的引进”不合题意,题干提及的是要“积极学习西方世界先进的科学理论及社会管理方法体系”,排除A项;“彻底否定”绝对化,应为“改革”,排除B项;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D项。
答案:C
10.(2023·辽宁名校联盟联考)下表为“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目标要求和实际完成目标情况(单位:%)据表可推知(  )
年份  目标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规划预期目标 25 36 50
实际完成目标 26.5 40 54.4
A.高等教育处于国家优先发展的位置
B.高校办学水平、办学质量稳步提升
C.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推动高等教育发展
D.高等教育发展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求
解析: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不断增加,且在三个时期都超额完成预期目标,能反映出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故选C项;据所学可知,国家优先发展的是基础教育,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毛入学率提高并不能直接反映出教学质量提升,排除B项;“满足了”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答案:C
11.(2023·广东湛江调研)下表所示为1957年年初国内权威媒体发布的部分消息。消息中的举措(  )
消息内容 出处
今后在电影事业管理局加强方针政策领导的原则下,将由各制片厂和创作人员负起艺术创作的责任,以克服过去对艺术创作的过多干涉,使电影创作人员尽量发挥创作的积极性 《电影局采纳各方面意见,决定改进电影部门工作》,1957年1月,新华社文章
法国电影界代表团全体人员,今天晚上在北京出席了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举行的欢迎会……(会上)放映了1956年在戛纳电影节获得长片和短片一等奖的法国彩色影片 《中法电影工作者欢聚北京,两国儿童演员将合演一部彩色影片》,1957年4月4日,《人民日报》头版文章
A.推动了中国电影业的国际化
B.加快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C.与国家文艺方针的要求一致
D.导致我国文艺事业遭遇挫折
解析:据材料“克服过去对艺术创作的过多干涉”“法国电影界代表团全体人员,今天晚上在北京出席了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举行的欢迎会”,可知当时我国逐步放开对影视艺术行业的过度干预,尊重不同意识形态的影视作品,体现了艺术领域百花齐放的“双百”方针,故选C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依然采取敌视政策,导致中国电影业难以实现国际化,排除A项;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底已经结束,排除B项;“双百”方针有利于调动社会各行业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我国文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排除D项。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2.(2023·北京通州区一模)严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严复(1854—1921),1866年,严复考入了家乡的马尾船政学堂,主要学习驾驶专业。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产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1895年他发表介绍西学的政论文章《原强》,他提出,“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所谓鼓民力,就是全国人民要有健康的体魄,要禁绝鸦片和禁止缠足恶习;所谓开民智,主要是以西学代替科举;所谓新民德,主要是反对专制统治,倡导“尊民”。回国后,他翻译和介绍了赫胥黎的学说,写作了《天演论》。严复还学习西方亚当·斯密等英式自由主义的理念,主张经济领域的自由放任和社会政治领域的国家干预。
材料二 在1916年写给熊纯如的信中,严复说:“吾国自甲午、戊戌以来,变故为不少矣。而海内所奉为导师,自以为趋向标准者,首屈康、梁师弟。顾众人视之,则以为福首,而自仆视之,则以为祸魁。何则?政治变革之事,蕃变至多,……”严复认为,如果没有康、梁变法,假以时日,待西太后死了以后,光绪皇帝便可“政权独揽,徐起更张,此不独其祖宗之所式凭,而亦四百兆人民之洪福”。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严复思想的主要贡献。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严复的思想变化历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严复的民主思想。第(1)问要求学生结合严复思想的主要贡献来分析;第(2)问结合严复的思想变化历程分析。第(1)小题根据材料一“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产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得出介绍西方民主思想,推动近代思想启蒙;根据材料一“他翻译和介绍了赫胥黎的学说,写作了《天演论》”得出引进西方进化论思想,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条件;根据材料一“主张经济领域的自由放任和社会政治领域的国家干预”得出主张经济领域的自由放任和社会政治领域的国家干预,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政治改良。第(2)小题关于解读严复的思想变化历程,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严复留学早期主张学习西方民主思想,支持维新变法,但在后期反对维新变法,即早期主张学习西方民主思想,支持维新变法。
答案:(1)介绍西方民主思想,推动近代思想启蒙;引进西方进化论思想,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条件;主张经济领域的自由放任和社会政治领域的国家干预,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2)早期主张学习西方民主思想,支持维新变法。
原因: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运动兴起,严复在留学期间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宣传西方民主思想;借助西方民主、进化论等思想,支持康梁维新变法,推动近代思想解放。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反对康梁维新变法。
原因:戊戌变法失败,清王朝统治危机加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但袁世凯窃取革命的果实,复辟帝制,民国民主共和名存实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的本质。
13.(2023·江苏百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所示是1978年3月18日发行的《全国科学大会》邮票,目的是庆祝全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邮票全套三枚,科学的春天(图2)中的图案是全国科学大会会徽;向四个现代化进军(图3)图案是四面不同颜色的旗帜;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图4)图案描绘了原子模型、地球、外层空间和红旗等形象。
——摘自《中国邮票目录》
结合所学,以“《全国科学大会》赏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解析:首先明确邮票发行于1978年,当时正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粉碎了“四人帮”,经济上确定了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思想上逐步完成了拨乱反正,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邮票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答案:示例。
《全国科学大会》赏析。
该邮票发行于1978年,其背景是中国人民在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并重视科学,开始向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进军。
《科学的春天》(图2)中,全国科学大会会徽图案由红旗、原子模型、飞机组成,画面下方绘有天安门图案,表明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图案底衬饰以朵朵迎春花,既点明了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的季节特征,也蕴含着科学的春天已经到来之意。
《向四个现代化进军》(图3)图案以早晨天空特有的色彩为背景,描绘了四面不同颜色的旗帜在迎风飘扬,象征着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已经开始向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进军。自上而下,第一面绘有麦穗的黄色旗帜代表农业,因为收获的季节大地总是呈现一片金黄;第二面绘有齿轮的蓝色旗帜代表工业,因为工人的工作服多采用蓝色;第三面绘有雷达瞄准镜上飞机影像的绿色旗帜代表国防,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部队着绿色军装;第四面绘有人造卫星的紫色旗帜代表科学技术,因为紫色是可见光与不可见光在光谱中的交接色,科学也常常是在黑暗与光明的交接处进行探索。
《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图4)中,一颗航天器环绕地球飞行之后,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向外层空间,象征着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的新领域,必将冲出世界,走向宇宙太空。专题强化练(六) 民国时期的革命探索与伟大胜利
一、选择题
1.(2023·广东江门一模)1919年7—8月,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写道:“旌旗南向,过黄河而到长江,黄浦汉皋,屡演活剧,洞庭闽水,更起高潮。天地为之昭苏,奸邪为之辟易。咳!我们知道了!我们觉醒了!”与此直接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开展      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巴黎和会的召开 D.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解析:据材料“1919年7—8月”“我们知道了!我们觉醒了”可知毛泽东强调的是五四运动的风潮逐渐影响到了南方地区,促进了进步知识分子的觉醒,故选D项;新文化运动经历了从上海到北京的迁移过程,与材料中“过黄河而到长江”的说法不符,排除A项;俄国十月革命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属于间接影响,而且1917年十月革命在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巴黎和会在1919年1月18日召开,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
答案:D
2.(2023·广东佛山二模)1921年2月,蔡和森在写给陈独秀的信中称:“有人说中国没有大中产阶级,阶级战争用不着的,固然是忘记了外国资本家早已成为了中国无产阶级的主人。”他意在强调中国(  )
A.在经济上依附于帝国主义 B.无产阶级深受外国压迫
C.无产阶级革命具有必然性 D.革命目标是反帝反封建
解析:据材料“固然是忘记了外国资本家早已成为了中国无产阶级的主人”可知蔡和森通过驳斥“中国没有大中产阶级,阶级战争用不着”的错误论调强调无产阶级革命反侵略的必然性和正确性,故选C项;中国近代经济上依附于帝国主义根源上也是西方列强侵略的结果,排除A项;蔡和森强调无产阶级深受外国压迫,也是为了论证无产阶级反帝革命的合理性,排除B项;材料中蔡和森主要将矛头指向了帝国主义,排除D项。
答案:C
3.(2023·全国乙卷)1920年5月,陈独秀发表演说:“中国古人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现在我们要将这句话倒转过来说,‘劳力者治人,劳心者治于人’。”9月,他发文主张“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这反映出(  )
A.工人待遇得到极大改善 B.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
C.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
解析:由材料“劳力者治人,劳心者治于人”“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可知陈独秀的演讲号召无产阶级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的国家,表明无产阶级已经觉醒,登上政治舞台,故选C项;工人待遇大致包括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材料中没有涉及资本家改善工人的处境的做法,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时期宣扬“德先生”和“赛先生”,使民主与科学的观念深入人心,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
答案:C
4.(2023·广东湛江一模)1925年,由新学生社女社员发起、以工农妇女为主体的革命妇女团体“广东妇女解放协会”在广州成立。至1926年,仅一年时间,全省就有海丰、顺德、新会、梅县等10多个县市相继成立了分会,有会员2 000余人。广东妇女解放协会的创建(  )
A.得益于北伐战争的胜利推进
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精神
D.改变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
解析:据材料“革命妇女团体‘广东妇女解放协会’在广州成立”“仅一年时间,全省就有海丰、顺德、新会、梅县等10多个县市相继成立了分会”,结合所学可知1925—1926年为国民革命时期,以工农妇女等革命力量为主体组成的广东妇女解放协会的创建,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故选B项;1926年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北伐,1925年北伐战争尚未开始,排除A项;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广东妇女解放协会的创建有利于提升女性的社会地位,“改变了”的说法不恰当,排除D项。
答案:B
5.(2023·广东茂名一模)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在江西专门做过十几次系统调查,其中以“调查”命名的著作就有《寻乌调查》《调查工作》《反对本本主义》《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等,多次强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这些调查工作(  )
A.推动了民主革命深入开展
B.实践了阶级斗争的理论
C.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D.缓和了国共两党的关系
解析:据纲要上册所学可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一道路被接受并推广,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这与题干中“毛泽东在江西专门做过十几次系统调查”“(毛泽东)多次强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紧密相关,故选A项;“阶级斗争”不合逻辑,据题干并所学可知毛泽东等调查是为了探索革命道路,排除B项;“纠正了”不合时空,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得以纠正,排除C项;“缓和了”不合史实,也与题干“国共十年对峙”相悖,排除D项。
答案:A
6.(2023·广东梅州二模)1935年3月4日,《红星报》发表社论指出:“我们发扬了运动战的特长,六天之内击败了二十余团敌人,这就说明了只要有正确的军事领导,只要不怕疲劳,勇敢作战,我们就能消灭和战败任何敌人。”材料表明当时(  )
A.反“围剿”已取得了胜利
B.军事路线问题已得到正确解决
C.红军三大主力成功会师
D.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已正式确立
解析:据材料“1935年3月……运动战的特长……正确的军事领导”可知,1935年1月红军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结束了博古、李德等人的军事指挥权,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1935年3月的事件发生在遵义会议后,军事路线问题已得到正确解决,故选B项;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长征,反“围剿”已取得了胜利与题中时间信息不符,排除A项;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是1936年,与题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项;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标志着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正式确立,排除D项。
答案:B
7.(2023·广东汕头一模)1937年7月19日,国民政府代表在与苏联代表会谈中表示:“中国是日本进攻的首当其冲的目标,而苏联则是第二个。”国民政府代表作出此番表示意在(  )
A.请求苏联调解中日矛盾 B.争取苏联援助中国抗战
C.防止日军侵占中国东北 D.促成美、英、苏合作抗日
解析:国民政府代表和苏联代表会谈时间是“1937年7月19日”,发生在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之后,国民政府在会谈中说“中国是……首当其冲,苏联是……第二个”可知,国民政府意图向苏联传达苏日之间将会发展成敌对关系,既如此,中苏将面临共同的敌人,可一致对日,由此可见国民政府希望能够得到苏联的援助抗击日本侵略,故选B项;国民政府是想通过表明国家利害关系,争取苏联支持中国抗战,而非请求苏联调节中日矛盾,排除A项;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就已经侵占了东北三省,排除C项;材料只说了中苏日关系,没有提及英美,排除D项。
答案:B
8.(2023·湖南卷)抗战时期,冀中根据地的公粮征收经历了从摊派、村合理负担到统一累进税的过程。根据对各阶层的调查,1941年统一累进税负担占家庭总收入的比率为:贫农3.81%,中农9.76%,富农29.65%,经营地主21.77%,平均负担水平21.70%。统一累进税的实施(  )
A.是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重大举措
B.大大减轻了农民阶级的税负压力
C.为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最早尝试
D.比较合理地分配了各阶层的负担
解析:冀中根据地统一累进税的实施考虑了各阶层的总收入情况,富农、经营地主的税率负担较高,中农、贫民的税率负担远远低于平均负担水平,这一统一累进税合情合理,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有利于更好地抗战,故选D项;抗战时期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一定程度承认封建剥削制度,排除A项;“大大减轻了农民阶级的税负压力”与材料中“富农29.65%”远高于“平均负担水平21.70%”相矛盾,排除B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起步于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的所得税条例,排除C项。
答案:D
9.(2023·广东部分学校高三2月联考)1941年,画家特伟由重庆前往香港参与组织新美术会。此间,他创作了漫画《搁浅》(如图所示)。画面中,一艘悬挂日本国旗的“日本丸”军舰,“搁浅”在“持久战”和“全面战”两块巨大的礁石上。该作品旨在(  )
A.鼓舞人们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B.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讽刺国民政府消极抗战的政策
D.凸显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作者以漫画的艺术形式,突出强调全民族团结一致持久抗战对日本侵略者的打击,旨在鼓舞人们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故选A项;1937年9月,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故排除B项;漫画中没有体现针对国民政府的信息,故排除C项;“全面战”“持久战”也有正面战场的参与,并非只凸显了中共作用,故排除D项。
答案:A
10.(2023·广东一模)下图所示为1937—1945年陕甘宁边区的粮食产量和粮食征收量。
(注:1担=50千克)
据上图可以推知陕甘宁边区(  )
A.农民为抗战胜利作出贡献
B.有效地应对了日军的“囚笼政策”
C.土地改革调动生产积极性
D.彻底打破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解析:据材料信息,1937—1945年粮食产量和粮食征收量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这说明农民通过贡献粮食积极参战,成为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故选A项;百团大战是共产党应对日军“囚笼政策”的有效回应,排除B项;全面抗战时期实行“双交双减”的土地政策,排除C项;“彻底打败了”说法太过绝对,排除D项。
答案:A
11.(2023·湖北4月联考)下图为吴步乃创作于1948年5月的漫画《支撑得住吗?》。该作品揭示了(  )
A.三大战役取得巨大胜利
B.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宣告结束
C.北平谈判瓦解了国民党
D.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成效显著
解析:据所学,人民解放军于1947年6月开始战略反攻,再结合漫画题目—《支撑得住吗?》以及漫画中枪支上的US标志,可知该作品揭示出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成效显著,故选D项;三大战役结束时间是1949年1月,这与漫画创作的时间不一致,排除A项;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宣告结束的标志是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排除B项;北平谈判是在1949年4月,排除C项。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2.(2023·广东名校联盟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向何处去?”这样严峻的问题摆在全国人民面前。为了正确解答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问题,就需要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阶段和当代社会的性质。各阶级、各党派的人们从各自的阶级派系利益出发,提出并宣传各自的观点,一场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由此开始。国民党组织的文人阵营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学说不适合中国,中国没有存在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历史很短,到秦朝就已消亡,鸦片战争以后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组织理论反击,明确提出当时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论点,集中批判了国民党文人阵营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点。同年6月,左翼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在上海成立,提出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驳斥反马克思主义思想、促进中国革命胜利的任务,创办了《社会科学战线》,投入论战。
——摘编自盛邦和《20世纪30年代
前后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组织理论反击的意义。
解析:第(1)小题据材料“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国民大革命失败,国共激烈对峙;根据基础知识可知,国共十年对峙过程中,国民党企图一党独裁;据材料“中国共产党组织理论反击,明确提出当时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论点”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积极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结合基础知识可知,两党之间阶级立场、意识形态存在严重差异,有关中国发展前途的认识出现严重分歧。第(2)小题据材料“提出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驳斥反马克思主义思想、促进中国革命胜利的任务,创办了《社会科学战线》,投入论战”并结合基础知识,可以从思想理论层面及社会活动层面进行多方面分析,故在思想层面,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有利于中国共产党话语宣传体系的发展;从社会实践层面,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实际国情的理论探索为工农武装起义提供了理论依据;从社会深远的后世影响力来讲,同时也为以后的历史学术研究产生深刻影响。
答案:(1)背景:国民大革命失败,国共激烈对峙;国民党企图一党独裁;中国共产党积极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有关中国发展前途的认识出现严重分歧。
(2)意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话语宣传体系;为工农武装起义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以后的历史学术研究产生深刻影响。
13.(2023·山东菏泽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外国人眼中的抗日战争
比较德国、意大利、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的帝国统治,包括日本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及其他暴行和1939年希特勒——斯大林的协议。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历史
与社会科学课程标准》
通过学习世界经济危机与社会问题的产生、昭和初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我国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与中国等亚洲各国的关系、欧美各国的活动、战时国民生活等内容,让学生理解从军部的崛起开始到战争结束的整个过程,以及大战给全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
——日本《初中社会科·历史分野学习指导要领》
“绥靖政策”一目中,提到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建立,日中战争和苏日冲突;在“名人录”中,有孙逸仙、蒋介石、毛泽东的名字;在“大事记”中,有1931年,日本侵占满洲里、1937—1945年,日中战争。
——俄罗斯《新的世界历史综合教学方案》
理解各民族为对抗包括日本在内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和殖民统治而开展的运动,同时又寻求国际团结合作。学习主题包括满洲事变,中日战争,南京大屠杀,轴心国,太平洋战争,第二次国共合作。
——韩国《高中“东亚史”课程》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汉林《国外
历史课程标准中的抗日战争》
结合所学知识,以“透视外国人眼中的抗日战争”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解析:据材料设问可知,这是一道以“透视外国人眼中的抗日战争”为题的历史短文类开放性试题,故该题已经确定。据材料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历史与社会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可知,美国人眼中的日本侵华仅包含南京大屠杀及其他暴行;据材料二日本《初中社会科·历史分野学习指导要领》中内容可知,日本回避了对中国的侵略的性质和侵华暴行;据材料三俄罗斯《新的世界历史综合教学方案》中内容可知,俄罗斯介绍了国共双方主要领导人,并且对抗日战争的过程大致有个交代;据材料四韩国张汉林《国外历史课程标准中的抗日战争》中内容可知,韩国更加重视各民族被侵略国家的奋起反抗的正面形象,并且基本上叙述了日本侵华的过程;综合以上材料可知,历史课程标准是国家主流价值观的体现,出于不同国家利益的需要,各国在课标中对抗日战争的叙述差异较大,故在论述过程中,应通过它们在描述内容和态度上的不同,说明其原因。最后,升华提高认识,说明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答案:示例:透视外国人眼中的抗日战争。
历史课程标准是国家主流价值观的体现,出于不同国家利益的需要,各国在课标中对抗日战争的叙述差异较大。美国课标中只是从日本侵华的视角进行表述,中国的抗战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无视中华民族的14年抗日,及对世界反法西斯作出的重要贡献。但证实了对日本侵华暴行如南京大屠杀。日本刻意回避对中国侵略的战争性质和侵华暴行;缺乏对侵略罪行的深刻反省。俄罗斯课标中有中华民族抗战的国共双方蒋介石和毛泽东重要领导人物,对抗日战争的大致脉络与涉事各方,均有所交代,这与美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韩国更强调树立中国等被侵略国家奋起反抗的正面形象。对我国的抗日战争更为重视。基本上叙述了日本侵华的全过程和中国人民抗日的全过程,史实更为具体、细致。韩国历史课程标准更接近我们的历史观。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国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理应得到世界各国的尊重。专题强化练(七) 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治理
一、选择题
1.(2023·湖南高三3月联考)中华民国建立后,经过广泛选举,选出参议员274人,众议员596人,组建成首届国会。下表反映了首届国会的运作时间。该表反映出民国前期(  )
时间 召开 时间 解散
1913年 国会在北京召开 1914年 由国会选举的总统袁世凯解散国会
1916年 首届国会复会 1917年 张勋复辟,再次解散国会
1922年 再次恢复首届国会 1924年 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国会正式解散
A.政党政治不符合中国国情
B.军阀割据影响国会运作
C.军政对民主建设作用有限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后民主政治的艰难历程。孙中山主张军政、训政、宪政三步走,但材料显示“军政”时期,军阀们多次解散国会,民主之路充满坎坷,故选C项;政党政治所依托的国会屡次被解散,可以反映出道路曲折,以及某些阶段政党政治名存实亡,但直接用“不符合中国国情”来表述,实际上是否定民主政治的努力与探索,也没有看到国会的屡次恢复,排除A项;袁世凯不属于割据势力,排除B项;国会虽屡次召开,但更有屡次解散,且解散时间更长,D项在材料中无法反映,排除。
答案:C
2.(2023·福建泉州二模)下图为1945年12月画家丁聪创作的漫画,它呈现了国民政府制造的镇压各校师生和社会人士反内战、呼吁和平的“昆明惨案”,刻画了政府需要的“良民”形象。作品旨在揭示(  )
《“良民”塑像》
A.国民政府实行独裁
B.知识界以静默形式继续抗议
C.人民渴望民族独立
D.被奴化的国民成了东亚病夫
解析:据材料“它呈现了国民政府制造的镇压各校师生和社会人士反内战、呼吁和平的‘昆明惨案’”并结合所学可知,漫画中人物眼戴墨镜,嘴被上锁,讽刺政府不让民众说话,不让民众了解真相,揭示了国民政府的独裁,故选A项;材料漫画中的“良民”嘴上挂锁,可见其不发言是被迫的,而非自觉的静默,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中国人民已经实现民族独立,排除C项;材料漫画中的人物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讽刺政府对民众的控制,而非民众的身体素质差,排除D项。
答案:A
3.(2023·广东部分学校2月联考)1950年,毛泽东号召知识分子学习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论,由此一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动在知识界迅速展开。1951—1953年,《毛泽东选集》(前三卷)出版发行,在青年、知识分子等各界人士中形成了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热潮。这些活动(  )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B.维护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宣传了符合国情的建设理论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政权的巩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共在各界民众中开展政治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加强以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建设,为新生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夯实思想基础,故选A项;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排除B项;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宣传学习活动只是在扩大其影响,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答案:A
4.(2023·河北唐山模拟)时人记载1904年河南会试场景,“今岁会试,借闱汴中,远省之人,往往跋涉数千里,冒露数十日而得达,而人数依然钜万,不闻稍减。甚而大学某生,弃其游学之额而求博第之荣。”这表明(  )
A.人才选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B.留洋学习与传统教育相互融合
C.传统选官制度冲击近代化进程
D.知识分子热衷考试的选拔方式
解析:据材料“远省之人,往往跋涉数千里,冒露数十日而得达,而人数依然钜万,不闻稍减”,可知当时知识分子依然推崇传统的科举之路,不利于近代人才的培养和教育近代化的发展,故选C项;会试主要选拔的是传统人才,不符合当时国家建设的客观需要,排除A项;“弃其游学之额而求博第之荣”说明当时有很多留学生放弃留学,追求传统教育,体现了传统教育对新式教育的冲击,排除B项;“而人数依然钜万,不闻稍减”说明当时知识分子热衷的是科举制,而不是考试选拔的方式,排除D项。
答案:C
5.(2023·浙江卷)21世纪伊始,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为深入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维护欧亚地区安全,推进区域合作,宣布成立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该组织是(  )
A.东南亚国家联盟     B.二十国集团
C.上海合作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解析:2001年,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在上海宣布成立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即上海合作组织,其宗旨是“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维护欧亚地区安全,推进区域合作,故选C项;1967年,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即《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排除A项;二十国集团是由八国集团财长会议于1999年倡议成立,由中国、韩国、印度、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等2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组成,排除B项;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构,1989年成立,1991年中国加入,排除D项。
答案:C
6.(2023·海南模拟)下表是1978—2011年我国部分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内容。这些改革(  )
1978—1986年 明确提出干部“四化”的方针;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等
1987—1999年 提出分类管理改革,颁布实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2000—2011年 制定实施《改革纲要》,颁布实施《公务员法》
A.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组织保障
B.促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成
C.变革了党管干部的组织原则
D.逐步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建设
解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干部队伍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组织保障,故选A项;改革开放后,干部制度进入改革和进一步完善阶段,“改革完成”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上述变革也是在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下进行的,变革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公务员的选拔、任用、考核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党内监督制度包括各级党的纪委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因此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
答案:A
7.(2023·广东七校高三联考)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这次会议(  )
A.解决了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B.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C.改善了中国与美日资本主义关系
D.有利于巩固中国南方边陲的安全
解析:根据材料“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可知周恩来力主希望印度支那地区恢复和平,符合日内瓦会议的相关内容,有利于维护中国南方与越南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故选D项;日内瓦会议只解决了印度支那问题,朝鲜问题由于美国阻挠并未得到解决,排除A项;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是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推动的结果,排除B项;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中日关系逐渐正常化,而日内瓦会议的时间是1954年,中国与美日关系紧张,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
答案:D
8.(2023·河北“百万联考”3月模拟)20世纪60年代末,某外国评论家注意到了中国外交思想的转变,他将这种转变比喻为“不怕南面虎,要防北方熊”。中国外交思想的转变(  )
A.从根本上化解了中美矛盾
B.显现出了睦邻外交的特征
C.打破了外交上的孤立局面
D.基于中国国家利益的考量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末,苏联对中国的威胁超过美国,因此中国的外交战略由防美为主变为防苏为主,这是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故选D项;这种转变有利于缓解中美矛盾,但不会从根本上化解,故排除A项;当时中国外交思想中强调防备苏联,不属于发展睦邻外交,故排除B项;中国通过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打破了外交孤立的局面,故排除C项。
答案:D
9.(2023·广东重点中学2月联考)2004年,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提出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2005年,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阐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2007年10月,“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被写入中共十七大报告。这表明21世纪初的中国(  )
A.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在外交领域推行多边外交
C.以和平方式应对世界各种挑战
D.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
解析:据材料可知,我国多次表明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态度,这说明我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故选A项;材料只呈现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决心,而非中国在国际上与其他国家开展多边外交,排除B项;材料体现我国奉行“和平方式”,但并没有说明我们受到世界的威胁挑战,排除C项;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对所有对中国友好的国家,而非周边国家,排除D项。
答案:A
10.(2023·福建龙岩二模)下表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制定的若干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  )
时间 法律文件
1981年1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1986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暂行条例》
1993年12月 《公司法》《会计法》
1998年12月 《证券法》
2005年10月 修改《公司法》《证券法》
A.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表明我国立法程序日益规范
C.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D.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解析:根据表格材料内容可知,改革开放后立足于经济发展我国颁布了若干法律内容,从税收到企业等各个领域,结合基础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我国正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立法工作与此时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故选D项;2001年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且立法本身是为了规范市场而非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到法律内容的设计与调整,没有明确立法的具体程序,排除B项;材料所涉及的法律大部分是经济法,没有明确其他内容的法律规定,排除C项。
答案:D
11.(2023·山西高三联考)下面一组图片是20世纪80年代张贴在教室里的宣传画,顺应了当时国家号召群众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活动主题。这些宣传画反映了当时(  )
A.中小学生成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主体
B.全社会形成了互帮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
C.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并进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任务已完成
解析:据题干中图片信息和20世纪80年代的时间信息可知,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号召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故选C项;20世纪80年代的精神文明建设参与主体是社会群众,中小学生只是其中一部分,排除A项;全社会形成互帮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就已形成,排除B项;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党的十八大以后,排除D项。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2.(2023·河北沧州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末,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刺激了法律的变迁。更为重要的经济变化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所带来的中外贸易增长,小农经济受创。“1840年以后的六七十年,适应商品经济发展以及调整财产与人身关系变化的需要,产生了专门研究民法的法学家,出现了《五大洲法系比较论》等较为重要的理论之作”。1902年,清政府被迫颁发“上谕”,颁布了《大清民律草案》,要求“现在通商交涉,事愈繁多,逐派沈家本、伍廷芳将一切现行律例,按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这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草案,对以后的民事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谢冬慧《理念与习惯:
民国民法典编纂的两个要素》
材料二 新中国历史上曾经三次起草民法典,前两次均因政治运动而中断。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从1979年开始,至1982年暂停,改为先制定单行法。1998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恢复民法典起草,并组成民法起草工作小组,负责民法典草案的起草工作,议定“三步走”的规划:第一步,制定统一合同法,实现市场交易规则的完善、统一并与国际接轨;第二步,从1998年起,用4—5年的时间制定物权法,实现财产归属关系基本规则的完善、统一和与国际接轨;第三步,在2010年前制定民法典,最终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至2002年12月,法制工作委员会在经过专家委员会讨论会后,又将现行《合同法》《婚姻法》《收养法》和《继承法》编入,形成“汇编式”民法典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第一次审议,然后发布征求意见。期间几易其稿,历时近十年的修订、补充和完善。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初清政府开始编纂民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编纂历程的特点。
解析:第(1)小题据材料一“按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可知,西方法律思想的传播,为民法编纂提供依据;据材料一“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刺激了法律的变迁”可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据材料一“中外贸易增长,小农经济受创。1840年以后的六七十年,适应商品经济发展以及调整财产与人身关系变化的需要,产生了专门研究民法的法学家”可知,中外贸易的增长推动民法编纂;据材料一“1902年,清政府被迫颁发‘上谕’,颁布了《大清民律草案》”可知,清末新政的影响;据材料一“产生了专门研究民法的法学家……沈家本、伍廷芳将一切现行律例,按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可知,近代知识分子的倡导。第(2)小题据材料二“新中国历史上曾经三次起草民法典……负责民法典草案的起草工作,议定‘三步走’的规划”可知,阶段性和渐进性;据材料二“第一步,制定统一合同法,实现市场交易规则的完善、统一并与国际接轨;第二步,从1998年起,用4—5年的时间制定物权法,实现财产归属关系基本规则的完善、统一和与国际接轨”可知,合同法、物权法等相关法律制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据材料二“制定统一合同法,实现市场交易规则的完善、统一并与国际接轨”可知,与国际逐步接轨;据材料二“期间几易其稿,历时近十年的修订、补充和完善。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可知,逐步修订和完善;据材料二“至2002年12月,法制工作委员会在经过专家委员会讨论会后,又将现行《合同法》《婚姻法》《收养法》和《继承法》编入,形成‘汇编式’民法典草案”可知,具有“汇编式”特征;民法典内容包含物权法、合同法、适应了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成果。
答案:(1)背景:西方法律思想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外贸易的增长;清末新政的影响;近代知识分子的倡导。
(2)特点:阶段性和渐进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国际逐步接轨;逐步修订和完善;具有“汇编式”特征;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成果。
13.(2023·辽宁鞍山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7年12月18日和2018年1月19日,美国分别发布了《国家战略报告》和《国防报告》两份重要文件,将中国界定为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和最大的安全威胁。自此,中美两国许多重要方面的互动日益表现出明显的零和博弈性质。美国宣称中国是美国的战略对手和国际秩序的修正主义者这一动作,凸显了美方在政治、战略和意识形态上与中国的对抗思维,揭示了美国在对华极限施压上不断增加的零和博弈色彩。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加征两轮关税后,对中国股市和汇市所遇到的一些困难和挑战公开发表幸灾乐祸的言论,这是典型的零和思维反应。当然,中国不得不做出的关税报复回击,也无疑具有政治和情绪表态的含义。换言之,这种一报还一报的关税报复,实际上让双方都遭受了损失,因次这并不仅仅是从寻求最大获益的经济理性角度出发而做出的策略互动。
——摘编自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
陈琪《中美关系中的零和博弈》
就材料中的零和博弈思维,提出你的看法,简要阐述理由。(要求:看法清晰,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解析:首先,要明白“零和博弈思维”的含义,零和博弈是一种非合作博弈,一方获利而另一方损失,因而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其次,结合材料中的现象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答案:示例:中美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
理由:中美关系从根本上是由两国国家利益决定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面临“滞胀”,美国陷入越南战争泥潭以及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与此同时,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面临苏联的军事威胁。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改善两国关系成为中美关系的共同要求。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2年访华,结束了中美两国长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外交追求的总目标,中国不会因为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而威胁他国。
总之,中美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面对当前国际形势,中美应该加强合作,沟通协调,才能促进互利共赢。专题强化练(三) 中国古代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一、选择题
1.(2023·湖北卷)象形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创字时的生态环境、经济生活和思想观念等。下表是“农”字的演变历程,其创意是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当时(  )
商 甲骨文 周 金文 秦 小篆 现在 楷书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B.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
C.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 D.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
解析:由材料“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可知原始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因此“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当时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故选D项;天人合一是道家的主张,道家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材料强调在树木众多的地方进行农业生产,而非河、海环境下的渔猎采集,排除B项;形神兼备是书法家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与材料中农耕生产状况不符,排除C项。
答案:D
2.(2023·广东惠阳中山中学、龙门中学、惠州仲恺中学三校联考)据史书记载,西域古国高昌国原本保持有土地自由买卖的习惯。公元640年,唐灭高昌国,置高昌县,后来又设安西都护府进行统辖。自此以后,该地的土地自由买卖现象逐渐消失。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经济区域化分工范围扩大
B.中国经济重心向南方迁移
C.唐朝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
D.中央集权不利于西域发展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高昌由“原本保持有土地自由买卖的习惯”到“土地自由买卖现象逐渐消失”的转折是唐朝灭高昌国、置高昌县、设安西都护府统辖,此时唐朝封建土地私有制、自耕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政府对土地兼并持抑制政策,故选C项;“经济区域化分工范围扩大”出现于明清时期,排除A项;“中国经济重心向南方迁移”是在755—763年的安史之乱后,排除B项;“中央集权不利于西域发展”不合史实,应为“有利于”,排除D项。
答案:C
3.(2023·山西晋中二模)下表为唐朝前期浙江人口变化情况。引起这一时期浙江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人口数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占全国人口比重(%)
640年(贞观十四年) 792 207 7.78 3.84
713年(开元元年) 2 266 319 22.26 4.94
752年(天宝十一年) 4 529 315 44.49 7.54
A.安史之乱的影响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江南经济的开发 D.北方人口的南迁
解析:结合材料及所学可知,安史之乱前,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浙江人口总量、密度及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提升,故选择C项;752年安史之乱尚未发生,且唐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是在安史之乱之后,故排除A、D两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宋代,故排除B项。
答案:C
4.(2023·湖南长沙一中模拟)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首诗论及的“此河”(  )
A.连通了湖南与广东省 B.是对外交往必经枢纽
C.周期性泛滥引发灾害 D.有利于经济重心南移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皮日休此诗论及的是隋朝大运河,大运河沟通南北,便利了南北经济交往,故选D项;隋朝大运河北到涿郡、南到余杭,并不连通湖南地区,排除A项;大运河是国内交通运输,并不是对外交往的枢纽,排除B项;大运河是人工开凿的,不会周期性爆发灾害,排除C项。
答案:D
5.(2023·江苏南通质检)目前,全国已发现的33幅汉代画像石纺织图,分布地区统计如下表,据此推断,汉代(  )
江苏北部 12幅
皖北地区 5幅
山东鲁南地区 12幅(1幅帛画)
四川地区 2幅(1幅为画像砖)
陕西 2幅
A.纺织业已成经济主导产业
B.南方纺织技艺领先于北方
C.山东鲁南民营纺织业发达
D.苏北鲁南纺织业较为普及
解析:由题干中的33幅汉代画像石纺织图分布地区统计表可以看出,江苏北部和山东鲁南地区分布占比较大,说明当时这两地纺织业较为普及,故选D项;题干中只有关于纺织业的信息,没有与其他产业进行比较,不能得出纺织业已成经济主导产业的结论,排除A项;题干显示的是已经发现的汉代画像石纺织图分布情况,并不能说明当时纺织技艺的水平,所以不能得出南方纺织技艺领先于北方的结论,排除B项;题干中的汉代画像石纺织图只能体现当地纺织业的分布和普及程度,但并不能体现其纺织业的经营形态是否是民营,所以不能据此得出山东鲁南民营纺织业发达的结论,排除C项。
答案:D
6.(2023·广东韶关一模)丝绸的出口是汉朝贸易体系的一部分,除中国外还有五方参加,它们是罗马、中亚、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非洲,中亚的非汉族赶牲畜人充当了中国货物的运输人或向导,中国从中亚取得马匹和璞玉,最后,丝绸运到罗马。材料主要说明(  )
A.沿线众多国家共建了丝绸之路
B.贸易是开辟丝路的主要目的
C.中国与罗马有直接的贸易交往
D.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文明
解析:据材料可知,通过丝绸之路,汉朝与中亚、印度、印度尼西亚、非洲、罗马国家直接或间接进行经济文化的交流交往,即沿线众多国家共建了丝绸之路,故选A项;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中西交通道路,即丝绸之路,说明贸易是开辟丝路的次要目的,排除B项;“中亚的非汉族……丝绸运到罗马”说明中国与罗马有间接的贸易交往,排除C项;丝绸之路不仅沟通东西方文明,还沟通了中国与非洲、东南亚等地区的文明,排除D项。
答案:A
7.(2023·新课标卷)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
A.公共墓地出现 B.农业的产生
C.贫富分化加剧 D.文字的使用
解析:据材料“新石器时代晚期……更高社会阶段”可知,新石器晚期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引发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促使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这里的向更高级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是指人类从原始部落走向阶级社会,故选C项;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人们有了比较固定的氏族聚落,氏族公共墓地的出现是氏族血缘观念的集中体现,因此,公共墓地的出现不能呈现出阶级差别和向更高的社会阶段发展,排除A项;农业的产生时间早于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时间,此时仍然处于原始社会时期,不能说明人类社会向更高的阶段发展,排除B项;目前已知我国最早使用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良渚文化与龙山文化时期并未出现确切的文字使用,排除D项。
答案:C
8.(2023·海南卷)有学者认为,宋代的识字率相对较高。真定府的一处摩崖石刻显示,山区牧羊人也有能读会写者;南方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高于北方,如建州“耕且读者十家而五六”,邵武军的许多村落“皆聚徒教授”。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书院制度日趋完备 B.雕版印刷相当普及
C.崇文兴教渐成风尚 D.文化重心已经南移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完善,统治者崇尚崇文抑武的方略,积极提倡文治,使社会形成了崇文兴教的风尚,促进了宋代识字率的明显提高,故选C项;书院制度主要针对的是科举制度,主要用于科举选官,与材料中“牧羊人”“农村”“村落”等信息不符,排除A项;印刷术的普及客观上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但是对提高普通民众的识字率和文化水平影响有限,排除B项;“宋代的识字率相对较高”“真定府”说明当时社会识字率比较高是全国普遍情况,并非特指南方地区,而且“建州”“邵武军”只是当时南北方局部地区的情况,不具有普遍性,不能体现文化重心的全面南移,排除D项。
答案:C
9.(2023·湖北名校联盟3月联测)清朝前期,本山米(扬州西郊盛产)质量优于江米(湖北、四川等地盛产),“扬(州)城大户食米鬻于市,不曰‘买米’,而曰‘挑米’。”故此,西郊一带居人以田为业,颇多巨富,甚至有“小扬州”之称。上述现象说明当时(  )
A.长江流域已经成为全国粮食供应地
B.扬州地区城市与农村经济联系密切
C.长途贩运贸易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
D.白银成为推动市场繁荣的重要媒介
解析:据材料“西郊一带居人以田为业,颇多巨富,甚至有‘小扬州’之称”可知,“西郊”与“扬州”之间联系密切,具体表现为西郊大米在扬州畅销,并因此带来西郊居民致富,西郊甚至被称为“小扬州”,故选B项;西郊米供应扬州城,不代表其成为全国粮食供应地,排除A项;扬州西郊距离扬州城不远,不属于“长途贩运”,排除C项;明清时白银逐步货币化,但材料未出现与白银相关的信息,排除D项。
答案:B
10.(2023·山东青岛一模)西汉立国之初,听民私铸钱币,遂有将铅、铁等掺入铜钱内铸作“伪金”者。公元前144年,汉景帝颁行《铸钱伪黄金弃市律》,禁止民间私铸货币,只准郡国铸币。这一转变(  )
A.反映国家指导思想发生转变
B.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迅速膨胀
C.推动经济政策发生根本改变
D.有利于铸币权逐步收归中央
解析:据材料可知,汉景帝之前允许民间和郡国铸币,汉景帝时期禁止民间私铸货币,只准郡国铸币,这一转变为汉武帝时期禁止郡国铸币,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奠定了基础,故选D项;汉景帝时期国家指导思想仍是黄老之学,排除A项;汉景帝之前允许民间和郡国铸币,汉景帝时期只准郡国铸币,并未增加地方郡国的权力,故并未导致地方郡国势力迅速膨胀,排除B项;汉代经济政策发生根本改变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C项。
答案:D
11.(2023·湖南雅礼中学模拟)汉武帝时期将以前郡国每年对皇帝贡献的土产,不再直运京师,专门设官经理,运去行市最高的地方售卖,得钱归公,这叫做“均输”。在长安设了一所可以叫做“国立贸易局”的机构,网罗天下货物,“贱则买,贵则卖”,这叫做“平准”。这一政策的实行(  )
A.冲击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致使地方官员的特权消失
C.体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阻碍了商品的全国性流通
解析:据材料可知,政府的均输官在各地统一低价征购货物,平准官利用均输官所存物资,根据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这使得政府所掌握的物资大大增加,平抑了市场的物价,打击了富商大贾囤积居奇、垄断市场的行为,故选C项;均输平准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排除A项;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政策使地方官员特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消失”一词过于夸大,排除B项;这项政策有利于全国范围内商品的良性流通,排除D项。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2.(2023·广东广州一模)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室虽祚短运促,然其国计之富足,每为治史者所艳称。自汉以来,丁口之蕃息,仓廪府库之盛,莫如隋。在其(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足供五、六十年。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高祖)及颁新令,制人五家为保,保有长。保五为闾,闾四为族,皆有正。自诸王已下,至于都督,皆给永业田,各有差。多者至一百顷,少者至四十亩。其丁男、中男永业露田,皆尊后齐之制。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
——《隋书·食货志》
材料三 社仓原为地方上的一种社会互济设施。开皇五年以后,隋王朝借口社仓管理不善,将它逐步归并到官府管辖之下。据《隋书·食货志》载,开皇十六年“又诏社仓,准上中下三等税,上户不过一石,中户不过七斗,下户不过四斗。”这就等于在正租之外,又增收了百分之十三到三十二的附加税。
——摘编自魏承思《论隋王朝的经济政策及其灭亡》
(1)运用材料二、三阐释材料一中“国计之富足”的观点,并分析材料三的史料价值。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隋朝“国计之富足”却“祚短运促”的理解。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隋室虽祚短运促,然其国计之富足,每为治史者所艳称”可知材料认为隋朝立国时间虽然比较短暂,但是隋朝国家富足得到了史学研究者的称赞和羡慕。据材料二“自诸王已下,至于都督,皆给永业田,各有差”可知隋朝时期延续了魏晋时期的均田制,将国有土地分给农民作为永业田,有利于恢复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据材料二“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可知隋朝时期加强了对百姓的户籍控制,即通过大索貌阅检查隐漏人口来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据材料“隋王朝借口社仓管理不善,将它逐步归并到官府管辖之下”“这就等于在正租之外,又增收了百分之十三到三十二的附加税”可知隋朝政府加强了对社仓的管理,在正税之外又增加了新的赋税,进一步充实了国库财政收入;据材料三“据《隋书·食货志》载”“摘编自魏承思《论隋王朝的经济政策及其灭亡》”可知材料三是现代史学家的研究成果,属于二手史料,但是该学者的研究是建立在对《隋书》的研究基础上,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可以作为研究隋代国计富足的间接史料。第(2)问据材料三“这就等于在正租之外,又增收了百分之十三到三十二的附加税”可知隋朝的国家富足是建立在加重赋税收入和扩大税源的基础上,体现了封建政府对农民的超阶级剥削,使农民的负担日益加重,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据材料二“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可知隋朝政府在加大对百姓剥削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控制,即通过检括户口来削弱封建地主的经济实力,加剧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从统治者自身的角度来看,隋炀帝好大喜功、大兴土木和持续的对外战争进一步透支了国家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导致内外矛盾激化,最终导致隋朝祚短运促。
答案:(1)隋朝国计之富足是因为当时的均田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大索貌阅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积粮于官又增加了民众赋税。材料三出自学者的研究,属于间接史料。学者通过对《隋书》等文献史料的分析得出结论,结论可作为研究隋代国计富足的参考。
(2)隋朝国计之富足是建立在增加赋税、扩大税源的基础上,百姓负担日益加重。同时,政策又损害了豪强利益,加剧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另外,隋炀帝大兴土木、发动对外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隋朝祚短运促。
13.(2023·安徽皖江名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一次伟大的变革。
领域 基本特征
纸币的出现 纸币的流通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宋代建立货币制度对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时货币种类较多,如铜钱、纸币等,各地经济情况不同,使用的钱币也不同,导致货币流通具有地域性
同业行会组织的形成 宋代行会行规的形成一般由于两种原因,一种是自然形成,一种是政府制定相关法令,行会缺乏规范的管理体系,导致贫富差距较大,各阶级利益有差别,因此,行会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难。行会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主要是商家为了保证自身利益而形成的封建管理组织
坊市制度逐渐合并 宋代城市建设打破了传统的坊里制度,随着商业贸易活动日渐频繁,临街设置商铺的商户逐渐增加。市民的居住区和商铺相邻或连在一起,城市店铺较多,很多经营产品类似的店铺设置在一起。早市、夜市逐渐兴起,店铺营业时间较为宽松,使商业异常繁荣,为宋代经济发展创造了很高的利润,城市的格局也逐渐形成规模
——摘编自李柯辛《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特征研究》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局部或整体),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运用相关史实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解析:首先,根据材料内容拟定论题:如宋代是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黄金时代。然后进行阐释,可以从背景、表现和影响三个角度进行。背景方面,两宋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此基础上,商业更是空前繁荣。表现上,可以从城镇化进程、货币制度、海外贸易等角度进行分析。影响方面,至南宋时期,江南地区已成国家的经济重心所在。最后,进行总结,宋朝商品经济非常繁荣,其发展规模与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答案:示例。
论题:宋代是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阐释:两宋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此基础上,商业更是空前繁荣;工商业的发展加速了城镇化进程,城镇数量大幅增加,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城市管理打破了自汉唐以来严格的市坊制度,商业活动完全突破了时空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城市商业气息愈加浓厚,经济职能空前加强;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交子、会子等纸币的出现,引发货币制度的重大变革;宋朝政府高度重视海外贸易的发展,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国库的重要财源,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海外贸易的兴盛也推动了东南沿海地区持续开发,使我国经济重心持续南移,至南宋时期,江南地区已成国家的经济重心所在。综上所述,宋朝商品经济非常繁荣,其发展规模与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专题强化练(十) 多元的古代世界文明
一、选择题
1.(2023·广东华附、省实、广雅、深中四校联考)有学者认为:不同地区各自“发明”了农业;考古证据也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该学者意在说明(  )
A.非洲湖区孕育了最初文明
B.世界文明呈多元一体的特征
C.人类早期文明具有独立性
D.早期技术传播存在地理障碍
解析:由材料可知,不同地区各自发明了农业,西亚、东非独立的发明了炼铁,这说明人类早期文明具有独立性,故选C项;西亚地区孕育了最初的文明,排除A项;材料所述史实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元性,但未表现出相互交流融为一个文明主体的趋向,未体现“一体”特征,排除B项;各地独立的发明农业和技术并非是技术传播障碍导致的,而是各地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排除D项。
答案:C
2.(2023·广东部分名校联考)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凡是私有财产丢失,负责保管私有财产的管理者便会受到相应处罚,并被要求对财产丢失者进行赔偿。”由此可知,古巴比伦(  )
A.立法注重服务现实生活   B.极力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C.确立了“以法治国”原则 D.财产私有制度开始确立
解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注重保障“人”的私有财产,这说明古巴比伦立法注重现实生活,故选A项;拥有私有财产的人不一定是奴隶主,也可能是平民,因而不能说古巴比伦极力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以法治国”,不能说明确立了该原则,故排除C项;材料只能说明维护财产私有制度,但不能说明财产私有制度开始确立,故排除D项。
答案:A
3.(2023·广东梅州一模)在两河流域苏美尔地区出土的一件5 000年前的雪花石膏大瓶上,刻画了一些裸体平民手捧酒罐、奶盆和粮斗等祭品走向神龛,一位祭司或首领穿着长袍,长袍带由其身后穿短裙的人举着,瓶上还刻画了水边的大麦田、羊队、水果和狮子等内容。由此可知,当时两河流域苏美尔地区(  )
A.土地由王室和神庙占有 B.已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
C.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 D.产生了明显的阶级分化
解析:据材料“雪花石膏大瓶上”刻画“裸体平民”“穿着长袍”的“祭司或首领”、以及“穿短裙的人举着”祭司或首领的长袍,可知5 000年前的苏美尔地区,人们经济地位、政治地位不平等,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故选D项;从文物上刻画的内容来看,只涉及人物形象、经济产品、生活方式等,没有标识出谁是土地所有者,排除A项;约公元前18世纪,苏美尔地区才建立起君主专制制度,排除B项;城市国家指以单独的城镇为中心的国家,材料只涉及人物形象、经济产品、生活方式,排除C项。
答案:D
4.(2023·华南师大附中模拟)阅读《人类早期文明使用的部分文字》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各区域文明产生的时期大致相同
B.反映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多元特点
C.商业发展影响文字的消失或延续
D.说明世界文字的发展具有同源性
解析:根据图片相关信息,公元前3000—公元前1000年世界各地出现了多种各具特色的文字,体现了世界早期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故选B项;在图片中字母文字、线形文字A、甲骨文出现的时间明显比楔形文字、象形文字和图章文字更晚,排除A项;自身文明的湮没和延续是影响当地文字消失或延续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从图片呈现的结构来看,图片中各种类型的文字起源是并列关系,具有很明显的差异性,排除D项。
答案:B
5.(2023·广东广州一模)西方考古学家在印度发现了“阿育王石柱”,石柱上有阿育王的诏谕:“今后每年地方官必来朝拜,因为这是无上正遍知出生圣地。特谕减免蓝毗尼地区税赋,仅缴收入的八分之一。”该石柱上还刻有贵霜帝国、笈多帝国的铭文。材料可直接用于研究(  )
A.西方的殖民历史 B.古印度帝国的治理
C.印度教文化的传播 D.笈多帝国的对外扩张
解析:据材料“今后每年地方官必来朝拜,因为这是无上正遍知出生圣地”“特谕减免蓝毗尼地区税赋,仅缴收入的八分之一”可知阿育王的诏谕表达了自身对佛教的虔诚,也反映了阿育王注重减轻百姓负担,有利于人们对阿育王时期古印度帝国治理的研究,故选B项;阿育王时期的古印度孔雀王朝是由印度人建立的统一王朝,排除A项;阿育王信奉佛教,也积极推广佛教,排除C项;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时期的君主,排除D项。
答案:B
6.(2023·广东六校联考)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材料 结论
A 法国南部发现一座约建于公元3世纪的基督教堂 罗马帝国将基督教立为国教
B 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石碑上提及海上势力的袭击 外敌入侵导致古埃及文明衰落
C 西西里岛上保存着完整的古希腊剧场 古希腊在地中海区域进行殖民活动
D 阿富汗阿伊哈努姆古城出土希腊神像、印度古钱和亚里士多德哲学手稿 阿伊哈努姆因丝绸之路而兴
解析:西西里岛位于地中海,岛上保存着完整的古希腊剧场,说明古希腊在地中海区域进行殖民活动,故选C项;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石碑上提及海上势力的袭击表明战争冲突是古代文明交往的重要方式,而不能说古埃及文明衰落,埃及历史有31个王朝,排除B项;阿伊哈努姆古城出土的希腊、印度文化遗存是亚历山大东征的结果,与丝绸之路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
答案:C
7.(2023·湖南卷)公元前27年,屋大维组织元首顾问议事会,成员包括执政官、行政长官等官员以及多名元老。屋大维向元老院提出的重大议题,事先都经过这个议事会讨论。这一机构的设立(  )
A.推动了民主进程  B.颠覆了寡头统治
C.削弱了元首权力 D.保留了共和因素
解析:据材料可知,屋大维向元老院提出的重大议题,事先都经过元首顾问议事会讨论,罗马帝国的重大议题不是由屋大维独裁决定,延续了共和时代的政治传统,故选D项;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逐渐实行独裁统治,排除A项;元首顾问议事会是寡头政治的继续存在的表现,排除B项;元首顾问议事会有利于元首优化决策,提高效率,强化元首的权力,排除C项。
答案:D
8.(2023·广东汕头一模)以下为某历史研究者绘制的示意图
该研究者试图解释(  )
A.人文主义精神为何出现 B.近代民族国家如何产生
C.资本主义萌芽如何发生 D.西欧封建社会为何形成
解析:从下往上看,由于“地理环境”影响了“多种经营方式和海外贸易”,使得这个地区产生了“分工协作”的庄园以及“独立的工商业”的城市,庄园和城市又构成了“国家”,与“国家”并行的是“贵族”和“教会”,结合所学,庄园和城市是中世纪封建社会重要的经济政治实体,同时中世纪教会影响很大,形成政教分离的二元统治结构,故选D项;人文精神指重视人、重视人的精神生活,题图是关于中世纪国家的结构图,排除A项;近代民族国家产生于16—19世纪,其产生的条件有确定的疆域、民族认同意识等,材料论及的是中世纪国家结构,排除B项;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半岛,工场和雇佣关系是其重要表现,材料论及的是中世纪国家结构,排除C项。
答案:D
9.(2023·全国新课标卷)有学者认为,直到13世纪,拜占庭人才被迫接受如下现实:他们的皇帝已经不具备所称的“统治全人类”的能力,皇帝的许可与授权已失去意义。这可以用来说明(  )
A.限制君主权力的思想广泛传播
B.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奥斯曼帝国形成
C.地中海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东罗马帝国疆域的缩减及国力损耗
解析:据材料“拜占庭人……不具备……失去意义”可知,体现了拜占庭皇帝失去“统治全人类”的能力,这反映了拜占庭帝国疆域的缩减及国力损耗,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故选D项;据所学可知,限制君主权力的思想广泛传播是在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排除A项;奥斯曼帝国是16世纪中叶才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这与13世纪的拜占庭皇帝失去统治力量并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地中海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时间是14—15世纪,这与题中拜占庭帝国衰落的时间和主旨均不相符,排除C项。
答案:D
10.(2023·江苏徐州3月调研)下图是欧洲帆船的发展概况图。据此可知(  )
A.欧洲造船技术领先于世界
B.阿拉伯帝国垄断东西贸易
C.新航路开辟推动技术进步
D.文化交流有利于技术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三幅图信息可以看出,原来欧洲的帆船传到阿拉伯后,经过改造,再传入欧洲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反映出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技术得以改进与提高,故选D项;材料没有把欧洲与世界进行比较,得不出欧洲造船技术领先于世界,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帝国在东西方贸易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奥斯曼帝国垄断东西方贸易,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是在15世纪末,排除C项。
答案:D
11.(2023·福建百校联考)印加帝国以库斯科为中心,分成四个大行政区,每区叫作一个苏约,每个苏约下分若干省,每省再分成若干艾卢。在中央允许之下,各地方可以有某种程度的自由。地方长官每隔一定时期被召集到中央汇报工作。国君常往全国各地巡视,了解情况并检查工作。由此可见,印加帝国(  )
A.出现民主政治的雏形
B.国君独揽国家行政大权
C.政府的行政效率较高
D.国家行政管理体系较完整
解析:据材料“分成四个大行政区,每区叫作一个苏约,每个苏约下分若干省,每省再分成若干艾卢”“地方长官每隔一定时期被召集到中央汇报工作。国君常往全国各地巡视,了解情况并检查工作”,可知印加帝国建立了一套从上到下、定期汇报与不定期巡视的管理制度,说明其国家行政管理体系较完整,故选D项;民主政治强调政治权力运行中多个主体的作用,但材料强调的是印加帝国的地方行政管理,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印加帝国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而国君独揽国家行政大权强调国王权力的至高无上,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印加帝国的地方行政管理,而行政效率体现在处理政务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上,排除C项。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2.(2023·辽宁抚顺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希腊和东方的埃及、巴比伦等国频繁的贸易交往极大地促进了器物文化方面的交流。希腊移民接触到比自身更为先进的东方文化,不同程度地加以吸收和借鉴,并将它们传回希腊,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进入古典时代之后,旅行者或学者有选择的把东方先进的文化带回希腊本土,进而达到两种文化的相互促进。
——摘编自李金凤《论希腊化时代
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
材料二 罗马帝国的统治开启了世界性的交流和联系,罗马文明把极具开创、进步意义的希腊文明继承下来,并在地连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范围内发扬光大。罗马人用武力打通了西方与东方各族人民的交往通道,从此,地中海世界的各地区、各民族由相互闭塞逐步走向对外开放,由彼此分散逐步走向密切交往,世界历史开始了更新、更广阔的篇章。
——摘编自杨俊明《古代帝国与
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出古代世界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主要途径。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世界的帝国对文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解析:第(1)小题据材料一“希腊和东方的埃及、巴比伦等国频繁的贸易交往”得出经贸往来;据材料一“希腊移民……将它们传回希腊……旅行者或学者……”得出人口迁移,学者游历;据材料二“罗马帝国的统治……欧亚非三大洲……罗马人用武力……”得出国家统一,军事征服。第(2)小题结合第一问古代世界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主要途径得出,古代世界的帝国对文明产生的影响既有经贸往来、人口迁移带来的积极影响,也有军事征服带来的消极影响;据材料一“东方先进的文化带回希腊本土,进而达到两种文化的相互促进”得出,巩固和扩展了文明的区域,推动了东西方经贸的往来;据材料二“地中海……由彼此分散逐步走向密切交往”得出加强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加快了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据所学可知,军事征服战争的方式对被征服地区和整个人类文明来说是极大的破坏,得出古代帝国的征服战争破坏了人类的物质文化财产,其文化奴役或精神同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被征服地区民族文化传统的损毁或失传,这些不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
答案:(1)途径:经贸往来,人口迁移,学者游历,国家统一,军事征服。
(2)影响:
①积极影响:巩固和扩展了文明的区域,推动了东西方经贸的往来,加强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加快了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
②消极影响:古代帝国的征服战争破坏了人类的物质文化财产,其文化奴役或精神同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被征服地区民族文化传统的损毁或失传,这些不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
13.(2023·云南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751年唐朝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爆发战争,唐军战败。唐朝随军书记官杜环作为战俘来到大食,生活了十多年。他记载了自己的见闻:大食“今吞灭四五十国,皆为所役属,多分其兵镇守。其境尽于西海焉。”“率土禀化,从之如流。法唯从宽,葬唯从俭。郛郭(城)之内,里闸(门)之中,土地所生,无物不有。四方辐辏(指车),万货丰贱,锦绣珠贝,满於街巷。”在库法城内“绫绢机杼,金银匠,画匠,汉匠起作画者,京兆人樊淑、刘泚,织络匠者,河东人乐环、吕礼。”
——据[唐]杜佑《通典》
材料二 据到过中国广州经商的阿拉伯商人苏烈曼记载,“外国商船抵埠,官吏取其货物而收藏之,一季之船既全入口,官吏征百分之三十关税后,乃将货交还原主发卖。国王有悦意之货,则以现金及最高购价,付之商人也。各地回教商贾既多聚广府,中国皇帝因任命回教判官一人,依回教风俗,治理回民。”“判官为人正直,听讼公平。”“伊拉克商人来此方者,皆颂声载道也。”
——据《苏烈曼游记》(851年)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的史料价值,并从史料与所学史实相结合的角度概述当时的阿拉伯帝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的交往。
解析:第(1)小题第一小问史料价值,据材料一“公元751年唐朝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爆发战争,唐军战败。唐朝随军书记官杜环作为战俘来到大食,生活了十多年。他记载了自己的见闻”可知,材料是作者的亲历亲闻,是研究阿拉伯帝国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习俗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据材料一“绫绢机杼,金银匠,画匠,汉匠起作画者,京兆人樊淑、刘泚,织络匠者,河东人乐环、吕礼”可知,文中关于在阿拉伯的唐朝工匠的记录,是研究中国与阿拉伯文化交流的见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为随军书记官,作者的记录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第二小问概述,据材料一“今吞灭四五十国,皆为所役属,多分其兵镇守。其境尽于西海焉。……率土禀化,从之如流。法唯从宽,葬唯从俭。郛郭(城)之内,里闸(门)之中,土地所生,无物不有。四方辐辏(指车),万货丰贱,锦绣珠贝,满於街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从阿拉伯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可概括为实行政教合一中央集权,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包括奴隶贸易在内的商贸发达,善于吸收其他地区的文化,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经过大规模扩张已建立起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伊斯兰教伴随着帝国扩张广泛传播,阿拉伯商人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第(2)小题据材料一“绫绢机杼,金银匠,画匠,汉匠起作画者,京兆人樊淑、刘泚,织络匠者,河东人乐环、吕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文化和包括造纸术在内的手工艺技术通过多种渠道传入阿拉伯,并由阿拉伯商人传播到更广大的区域,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当时唐朝与阿拉伯都是强盛大国,两国的交往不仅促进了各自的进一步繁盛,也共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据材料二“各地回教商贾既多聚广府,中国皇帝因任命回教判官一人,依回教风俗,治理回民”可知,大量阿拉伯人定居中国,逐渐被吸收、融合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唐朝政府对聚居的阿拉伯人因俗而治,丰富了唐朝的治理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唐朝强化对西域的管理,阿拉伯帝国不断扩张,导致双方发生战争,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当时的国际格局。
答案:(1)史料价值:材料是作者的亲历亲闻,是研究阿拉伯帝国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习俗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文中关于在阿拉伯的唐朝工匠的记录,是研究中国与阿拉伯文化交流的见证;作为随军书记官,作者的记录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概述:实行政教合一中央集权,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包括奴隶贸易在内的商贸发达;善于吸收其他地区的文化,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经过大规模扩张已建立起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伊斯兰教伴随着帝国扩张广泛传播;阿拉伯商人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2)唐朝的文化和包括造纸术在内的手工艺技术通过多种渠道传入阿拉伯,并由阿拉伯商人传播到更广大的区域,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当时唐朝与阿拉伯都是强盛大国,两国的交往不仅促进了各自的进一步繁盛,也共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大量阿拉伯人定居中国,逐渐被吸收、融合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唐朝政府对聚居的阿拉伯人因俗而治,丰富了唐朝的治理制度。由于唐朝强化对西域的管理,阿拉伯帝国不断扩张,导致双方发生战争,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当时的国际格局。专题强化练(十二) 近代西方思想解放潮流与科学社会主义
一、选择题
1.(2023·福建漳州三模)从14世纪初起,法国各大学文学系中已普遍开设有关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哲学、伦理学,欧几里德的《几何学》,托勒密的天文学以及包括阿拉伯哲学和科学在内的课程;神学系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和道德哲学等纳入学习范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人文主义传播的影响   B.摆脱神权束缚的要求
C.巩固城市自治的需要 D.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
解析:根据材料中14世纪法国各大学“文学系”“神学系”课程设置增加“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德”“托勒密”等古希腊时期学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有关,故选A项。B、C、D三项均不属于14世纪初法国各大学增加哲学、科学等课程的原因,故排除。
答案:A
2.(2023·广东部分名校高三1月联考)下图所示为米开朗琪罗最著名的雕像之一《摩西》。摩西是人类中最受神恩宠的先知,他是犹太人的最高领袖,他是战士、政治家、诗人、道德家、史家、希伯来人的立法者。由此可见,米开朗琪罗(  )
A.主张建立民族国家 B.具有英雄主义情结
C.崇尚自由平等精神 D.要求摆脱宗教束缚
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摩西是圣经中的希伯来人的首领和民族英雄,画面中摩西肌肉外露、充满力量,表现的是一种神圣的威力、不可征服的力量,说明作者具有英雄主义情结,故选B项;根据画中信息无法得出作者主张建立民族国家、崇尚自由平等精神、要求摆脱宗教束缚,故排除A、C、D三项。
答案:B
3.(2023·湖北4月联考)欧洲各地发生的宗教改革运动不同程度上培育了世俗民族精神,世俗阶层开始参与国家的管理,国家的主权属性慢慢被表现出来。正如姜守明教授所说“历史上世俗性自治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是一个民族国家独立于罗马司法权的重要标志”。下列选项与该教授观点一致的是(  )
A.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思想控制
B.世俗王权与基督教会权力的并立
C.基督教会的救赎作用不可替代
D.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解析:据题干“宗教改革运动……培育了世俗民族精神,世俗阶层开始参与国家的管理,国家的主权属性慢慢被表现出来”,说明宗教改革运动使得世俗权力得到增强,世俗性自治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据此可知,宗教改革推动了世俗民族国家的形成,故选D项;据所学,宗教改革运动使得人们对教会的依赖性大大减弱,普通民众不再盲从盲信宗教的空洞说教,排除A项;据所学,宗教改革之后,世俗王权的力量得到了大大增强,教会势力逐渐减弱,而不是“并立”现象,排除B项;题干之意在于强调宗教改革运动对世俗民族国家形成的推动作用,而不是教会的救赎作用,排除C项。
答案:D
4.(2023·江苏南京、盐城一模)1665年,世界上最早的科技期刊《学者杂志》在巴黎问世,主要报道物理、化学和数学等方面的最新发现。到1730年,英法等欧洲7国已有330余种科技期刊相继问世。科技期刊的问世为解决发明权之争提供了有效手段。这表明(  )
A.科学期刊成为主要读物 B.科学与技术已紧密结合
C.科技成果改变人类生活 D.科学研究孕育工业革命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17—18世纪,主要报道物理、化学和数学等方面的最新发现的科技期刊问世,且种类很多,从而为解决发明权之争提供了有效手段,由于这种情况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这些基础科学的研究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生,故选D项;材料中没有科学期刊与其他种类的期刊的对比,无法体现其为主要读物,且当时近代科学兴起不久,受限于教育水平,其也不是主要读物,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物理、化学和数学等方面的最新发现对人们生活影响,排除C项。
答案:D
5.(2023·山东卷)19世纪后期,用变异和自然选择揭示生物界演化规律的《物种起源》与用经济力量和经济学原理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秘密的《资本论》,在哲学、神学和社会政治学说中引起巨大震荡。这是因为二者都(  )
A.总结了工业社会的发展规律
B.推动了科学革命的深入发展
C.冲破了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D.发现了斗争是人类进步的原因
解析:据所学可知,《物种起源》主要论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规律,《资本论》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二者都在一定程度上承认竞争和斗争的重要性,故选D项;《物种起源》揭示了生物界进化的规律,与“工业社会”无关,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科学革命发生在16、17世纪,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冲破了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排除C项。
答案:D
6.(2023·山西省一模)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认为,像北美原住民那样的群体,并没有运用理性来劳动的能力,因此他们生存的地方,就理应让当时具有充分劳动能力的英国资产阶级那样的群体去占有。洛克的认识可以说明(  )
A.启蒙程度决定历史判断
B.地域因素制约历史研究
C.个人立场影响历史认知
D.文明水平左右历史结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题干的主要信息是:英国的启蒙思想家洛克为英国对北美的殖民扩张进行辩解,这说明人物的身份立场影响他的认知,故C项正确;A项错在“决定”,排除;B项中地域因素不一定会制约历史研究,且洛克也未必是在进行历史研究,排除;D项错在“左右”,过于绝对,排除。
答案:C
7.(2023·广东深圳宝安区高三调研)19世纪中期,大萧条横扫欧洲。法国北部地区的棉纺工人将他们的绝望发泄在涌入法国北部同样绝望的比利时移民身上……据此判断,法国这些工人(  )
A.认为比利时工人抢了工作
B.对自身困境缺乏正确认知
C.具有强烈的狭隘民族主义
D.都受害于大萧条经济危机
解析:据材料可知,19世纪中期,经济萧条,法国北部棉纺工人不能正确认识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能找到斗争方向,提不出科学理论,而将绝望发泄在比利时移民身上,认为比利时工人抢了工作,即对自身困境缺乏正确认知,故选B项;A项是表象,而非实质,排除;狭隘民族主义是一种种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在政治上一切事务以本民族利益为优先的民族主义,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D项也是表象,排除。
答案:B
8.(2023·湖北七市3月调研)起初《共产党宣言》中关于阶级斗争的表述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但之后恩格斯发表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将相关理论修改为“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此修改(  )
A.使关于阶级斗争的论断更加准确和科学
B.体现恩格斯着重强调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C.违背了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论断
D.表明不同作品中社会主义理论精髓不同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阶级斗争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材料“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的表述过于绝对,恩格斯修改为“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使得关于阶级斗争的论断更加准确和科学,故选A项;恩格斯的修改更符合实际情况,排除B项;恩格斯的修改更符合客观存在的事实,并没有违背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论断,排除C项;恩格斯的修改使得描述更加准确和科学,两部作品中社会主义理论精髓相同,排除D项。
答案:A
9.(2023·广东华附、省实、广雅、深中四校联考)历史学者钱乘旦指出,“社会主义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工业化犯了错误,如果没有这些错误的发生,社会主义不会出现,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应该不会出现。”这句话(  )
A.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B.表明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
C.强调了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
D.阐释了无产阶级诞生的必然因素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日益形成了两大对立阶级,工业化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的弊端进一步暴露,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创造了物质条件,故选A项;钱乘旦这句话表述的是马克思主义产生历史条件,一种理论的诞生无法表明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排除B项;钱乘旦强调的是工业革命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创造了条件,而不是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排除C项;无产阶级诞生的必然因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非马克思主义诞生,排除D项。
答案:A
10.(2023·江苏百校高三联考)第一国际有明确的纲领,阐明了无产阶级运动的目的是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工人阶级政权。1889年成立的第二国际表示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各国党是独立自主的。第二国际没有发表过成立宣言或纲领性文献,以至于它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常设领导机构和共同规章,没有机关报。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
A.资本主义发展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B.工人阶级思想不够成熟有所退让
C.第一国际纲领无法调动革命热情
D.帝国主义残酷镇压迫使工人妥协
解析: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存在的意义就是指导工人阶级的工人运动,根据材料可知第二国际成立后组织纪律较为松散,目的性没有第一国际明确,因为19世纪80年代末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有所缓和,工人运动的数量减少,因此第二国际存在的动力不足,故选A项;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工人阶级的指导思想不断成熟,因此工人阶级思想不成熟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第一国际体系较为完善,目的较为明确,但是第二国际整体缺乏激情,因此不能说第一国际无法调动积极性,排除C项;帝国主义残酷镇压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答案:A
11.(2023·全国甲卷)有学者认为,巴黎公社工人制造了一个断裂,历史的连贯性步伐在这里戛然而止,它宣告了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来缔造一个新的世界。这里的“断裂”是指(  )
A.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则被颠覆
B.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人们生活
C.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尝试
D.封建保守势力复辟梦想破灭
解析:由材料“巴黎公社工人制造了一个断裂”“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来缔造一个新的世界”可知巴黎公社打破了资本主义发展进程,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颠覆了资本主义创造的社会法则,故选A项;“彻底改变”表述过于绝对,且材料强调的是巴黎公社而非工业革命,排除B项;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诞生后,欧文的新和谐公社已经对空想社会主义进行了尝试,排除C项;1830年七月革命爆发,波旁王朝被推翻标志法国封建制度瓦解,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使法国封建势力复辟梦想彻底破灭,排除D项。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2.(2023·湖南A佳教育联盟联考)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贯穿马克思思想的始终。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类来说的生成过程。”……“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
材料二 “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
(1)根据材料,概括马克思“世界历史”的含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形成的背景。
解析:第(1)小题据材料一“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得出世界历史就是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历史;据材料二“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得出世界历史是人类由孤立状态走向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过程。第(2)小题“一体化”的背景: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是由孤立走向一体化,这一结论是基于地理大发现打破了世界原本相对孤立的状态,使得世界逐步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也进一步刺激了西方的殖民侵略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快速形成;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开展使得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升,刺激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由此为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念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人的解放”的背景:马克思人的解放的世界观强调个性和人的发展,工业革命后,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形成了两大对立阶级,即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衍生出对立的阶级矛盾,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激化;14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使得人文主义的思想广泛传播,启蒙运动又宣扬了理性主义,更加注重理性的思考和科学的探究,使得人性进一步得到了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提供了思想上的条件。
答案:(1)含义:世界历史是人类由孤立状态走向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过程;世界历史就是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历史。
(2)“一体化”的背景: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化大生产为世界历史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增进了世界的整体联系。
“人的解放”的背景:工业革命后,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矛盾激化;人文主义的复兴与理性主义的发展。
13.(2023·安徽“省十金科”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思想家 主要思想
孟德斯鸠(1689—1755年)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方才休止。因此,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伏尔泰(1694—1778年) 倡导人人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认为最好的政治形式就是英国式的开明君主政治
卢梭(1712—1778年) 认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人生而自由,却无所不在枷锁中
材料二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改变或废除它。
——摘自美国《独立宣言》
材料三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
——摘自法国《人权宣言》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对所拟观点作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论述有理有据。)
解析:首先,学生要阅读材料,分析三则材料之间的关系。阅读后我们可以看出,材料一体现的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材料二体现的是美国的《独立宣言》,材料三体现的是法国的《人权宣言》,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后面两个宣言都是在法国启蒙思想影响下出现的,是其具体化,而后面两个宣言又代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这两个社会变革的政治大事件。然后,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及其逻辑关系提炼一个观点,如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或者社会变革受到了思想解放的深刻影响,等等。之后,结合材料及所学进行论述,注意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理有据即可。最后,总结陈词,说明自己论述的观点是正确的。
答案:示例。
观点: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论述:以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顺应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对专制王权和教权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整套政治构想,即“理性王国”,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做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践行了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民主权”等思想,对两国的社会变革起到了鼓舞和指导意义。因此,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社会变革是对思想理论的实践,它们共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专题强化练(十六) 20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变革与社会生活
一、选择题
1.(2023·广东六校联考)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政府推行经济政策,控制通货膨胀,鼓励企业自由竞争,让已经实现国有化的企业重新私有化,使萎靡的英国经济暂时走出衰退状态。由此可知,英国政府(  )
A.调整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
B.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C.放弃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解决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解析:由材料及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英国出现经济“滞胀”,因此英国政府逐渐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是英国调整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体现,A项正确;此时英国政府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并非完全放弃,也没有回归战前的自由放任政策,B、C两项错误;该措施只能调节资本主义的矛盾,不能完全解决,D项错误。
答案:A
2.(2023·江苏南京盐城二模)下图是1955—2019年美国财富500强企业的行业分布状况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B.科技革命推动美国产业结构的改变
C.政府宏观调控促进了金融业发展
D.制造业水平下降削弱了美国竞争力
解析:据表格内容可知,美国财富500强企业中传统制造业比重下降,新兴技术产业、金融业等新兴产业占比逐渐增多,说明科技革命推动美国产业结构的改变,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500强企业中行业结构的变化,A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减少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因此C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说明制造业的比重下降,但伴随着科技发展制造业的水平不断提高,排除D项。
答案:B
3.(2023·广东新高考调研)下面是1983—1984年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单位:英镑),据此可知,英国的福利制度(  )
每月收入 50 80 100 130 200
儿童津贴 13 13 13 13 13
家庭津贴 22.55 17.60 13.89 8.29 0
家庭收入补助 22.50 7.50 0 0 0
家庭免费早餐 5.00 5.00 0 0 0
纳税 0 -7.88 -13.88 -19.88 -43.83
国民保险 -4.50 -7.20 -9.00 -10.80 -18.00
实际收入 108.55 108.00 104.01 110.61 151.12
A.造成了财政不堪重负  B.缓和了社会矛盾
C.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 D.引发了贫富冲突
解析:据表格材料数据可知,因收入少而缴税少、补贴多,反之收入多而纳税多、保险缴纳高且缺乏补助的客观项目,使得原本收入差距很大的人群最终实际收入差距减少,有利于减少贫富分化,稳定社会秩序,故选B项;国家对于民众福利的支出会影响政府的财政,但材料仅涉及收入高低等人群的实际收入比对,没有明确政府的具体财政收支情况,排除A项;福利制度容易滋生懒惰心理,进而影响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但材料仅涉及到收入高低等人群的实际收入比对,没有明确失业率的具体数据,故“居高不下”一词表述不当,排除C项;收入差距的减少有利于缩减贫富差距,有利于缓和矛盾而非引发冲突,排除D项。
答案:B
4.(2023·广东深圳宝安区调研)下表是美国媒体对美国人的调查表。调查意见变化趋势能够反映美国(  )
调查意见 1958年 1972年
认为政府为所有人谋利 76.3% 37.3%
认为政府是为少数大型利益集团服务 17.6% 53.3%
公众对联邦政府的信任比例 41% 19%
A.民众深受冷战影响 B.跨国公司影响日增
C.政府失去全民信任 D.社会多方面的变化
解析:据材料数据可知,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民主制度遭到来自外部环境、时代趋势和内部危机的三重挑战,当时东方阵营意识形态的影响、知识分子与青年的狂热以及政府面对多元利益集团的协调不力,使公众对政治制度的信心和对政府的信赖进一步滑落,即美国危机涉及经济、政治、社会、行政等多方面,故选D项;A项只是材料的一层意思,排除;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1972年,公众对联邦政府的信任比例为19%,“政府失去全民信任”说法错误,排除C项。
答案:D
5.(2023·北京卷)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522号决议,倡议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与投资应达到发达国家国民收入的1%。此举符合联合国(  )
A.托管制度
B.“大国一致”的原则
C.安理会投票程序
D.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
解析:据材料可知,联合国倡议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援助和投资,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而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符合其维护世界,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故选D项;托管制度指联合国把某些殖民地交付一国或数国,或由联合国本身管理或监督的制度,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大国一致”的原则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表决程序原则,实质性事项的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排除B项;安理会投票程序是联合国内部的一种投票机制,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
答案:D
6.(2023·广东惠州调研)下面是20世纪下半叶美国实施经济制裁案例统计表,这反映了(  )
类别 年份 总数 成功案例数 失败案例数
单方面或参与实施的经济制裁 1945—1970年 30 16 14
1970—1990年 48 10 38
单方面实施的经济制裁 1945—1970年 16 11 5
1970—1990年 39 5 34
A.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美国霸权地位的丧失
C.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世界政治局势的动荡
解析:依据材料表格信息可知,美国实施经济制裁次数增多,制裁结果从成功为主到制裁多以失败告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和新兴力量的崛起,美国单方面实施的经济制裁案例明显增多,美国综合国力相对衰弱制约了制裁的成功率,这体现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A项正确;美国霸权地位受到冲击,但仍是头号强国,不能说“丧失”,B项错误;当今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材料未涉及政治局势,排除C、D两项。
答案:A
7.(2023·重庆二模)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
A.影响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B.反映了世界的全球化潮流
C.表明北约集团的不稳定性
D.冲击了冷战国际关系格局
解析:据材料可知,漫画中一个代表英国的人向欧洲大陆相反的方向走去,欧洲大陆上黄色的五角星和蓝色的底色代表了欧盟,所以漫画描述的是英国脱欧,该事件影响了当前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故选A项;英国脱欧不利于欧洲一体化,不利于经济全球化,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英国脱欧,并非脱离北约,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仍是北约的成员国,排除C项;英国在2019年正式脱欧,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就已经结束,排除D项。
答案:A
8.(2023·深圳光明区模拟)下图为发表于2017年9月22日《中国日报》的漫画,画中自由女神变成了一个砌围墙的工人。该漫画意在说明当今世界(  )
A.多极化世界秩序受到冷战思维影响
B.国际贸易体系影响世界贸易进程
C.贸易保护行径妨碍经济新秩序构建
D.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利弊并存
解析:漫画中,当今世界,在“美国优先”政策的左右下,美国大肆推行贸易保护,自由女神变成了一个砌围墙的工人,贸易保护妨碍经济新秩序构建,故C项正确;当今世界尚未形成多极化世界秩序,A项说法错误;B、D两项说法和题干主旨无关,选项排除。
答案:C
9.(2023·江苏南通调研)下表是学者们对文化多样性的不同认识。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文明冲突论” 世界上的许多冲突是由不同的文明所造成的,强势文化必然战胜弱势文化。 “文化自觉论”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A.前者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B.前者承认文明多元化下共同发展
C.后者是对文化差异性的纠偏
D.后者关注文化的多样性和共存性
解析:“美美与共”强调不同文明能够和谐相处,保存文明的多样性和共存性,故选D项;全球化因为有不同的文明才有价值,而不是消灭其他的文明,这样全球化也没有意义,排除A项;“文明冲突论”强调文明优胜劣汰的必然性,最后多元文明将消失,排除B项;“文明冲突论”的结果是消除文化差异,这样不是纠偏,而是消灭,排除C项。
答案:D
10.(2023·辽宁锦州一模)19世纪中后期,以英国为开端,欧洲各国兴起了建立公共图书馆浪潮。无论是城市还是偏远农村,地方政府纷纷设立公共图书馆。进入图书馆的读者没有性别、身份限制,除提供图书阅读服务外,读者还可以享受台球室、棋艺中心、咖啡屋等娱乐设施。公共图书馆运动的兴起(  )
A.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建立
B.是基层政府自治体现
C.满足了精英群体文化诉求
D.是工业革命时代产物
解析:据材料“19世纪中后期,以英国为开端,欧洲各国兴起了建立公共图书馆浪潮”可知,19世纪中后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伴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增多,公共图书馆大量兴起适应了提高国民文化素养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工作之余休闲娱乐的需要,是工业革命时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故选D项;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对达不到最低收入标准者实施救助,对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或生活困难的人予以帮助,因此社会保障制度侧重于救助,而图书馆则侧重满足文化需求,排除A项;工业革命时期社区组织成为基层政府自治的重要组织形式,排除B项;据材料“进入图书馆的读者没有性别、身份限制”可知,进入图书馆的人没有身份和性别限制,满足了整个公民群体的需求,“精英群体”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
答案:D
11.(2023·浙江杭州一模)丝绸的发现是2021年3月以来三星堆考古发掘最大的亮点之一。此次发掘现场专门设计建造了全封闭、恒温恒湿的发掘方舱,发掘人员全程身穿防护服进舱工作,尽量做到无菌化发掘。多学科实验室配置了一系列监测、检测与记录仪器,对出土器物进行现场观察、分析、信息提取和保护。三星堆考古说明(  )
A.历史研究必须有考古依据方可采信
B.蚕桑丝织技术最早出现在三星堆
C.现代科技手段大量运用于考古研究
D.新冠疫情倒逼考古学的技术进步
解析:由题干中“专门设计建造了全封闭、恒温恒湿的发掘方舱,发掘人员全程身穿防护服进舱工作,尽量做到无菌化发掘”“多学科实验室配置了一系列监测、检测与记录仪器,对出土器物进行现场观察、分析、信息提取和保护”等信息可知,现代科技手段大量运用在了三星堆考古研究工作中,故选C项;题干仅提到三星堆考古过程中采用了现代化科技手段,并未提到与之相关的历史研究,所以不能得出历史研究与考古依据之间的关系,且A项的说法本身也不符合史实,排除;蚕桑丝织技术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期,而三星堆遗址则属于青铜时代,二者时间上不符合,且B项也不符合题目主旨,排除;三星堆考古的现代科技手段运用与新冠疫情无必然关联,发掘人员身穿防护服是为了防止对文物造成破坏,而不是预防新冠疫情,排除D项。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2.(2023·福建2月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设立了全国最高教育行政领导机关教育部,蔡元培任教育总长。任职期间,蔡元培先后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和《对于教育宗旨之说明》中,系统地阐述了其教育新思想。他认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者,皆今日之教育不可偏废者也”。此乃他为民国教育提出的“五育”并举、使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发展的新教育宗旨。蔡元培辞去教育总长职后,教育部颁行的民国教育宗旨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助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主编《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私立学校采取政策保护和经济上的扶助。在1949—1951年期间,国家基本上维持了私立学校的发展。1952年6月,毛泽东在《关于北京中小学学生负担及生活情况的报告》上批示:“如有可能,应全部接管私立中小学。”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教育部于8月份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教育行政会议,决定从1952年下半年起至1954年,将全国私立中小学全部由政府接办。此外,从1952年起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过程中,全部的私立高等学校都由人民政府接办,改为公立高等学校。至1956年,全国1 467所私立中学和8 925所私立小学已全部由政府接办,改为公立。
——摘编自王炳照等编《简明中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行民国教育宗旨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新中国成立后私立学校逐步改为公立学校的背景及其影响。
解析:第(1)小题据材料一“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助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可知,其冲击了旧教育领域内的封建主义,加了新的教育内容;“公民道德教育”这一要求,顺应了民国时期共和精神的传播;据材料一“五者,皆今日之教育不可偏废者也”可知,为民国教育培养人才提供了指导方针;最后,临时政府颁布的教育宗旨是对蔡元培新教育思想的认可,它的颁布有利于蔡元培新教育思想的实施。第(2)小题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在1949—1951年期间……1952年6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已经完成;三大改造正在逐步展开;而新中国成立前,由于战争,私立学校存在的基础不复存在。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从1952年起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过程中,全部的私立……全部由政府接办,改为公立”可知,使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私立学校从根本上得到改造;此外,材料二“全国……改为公立”也说明,在中国教育史上延续数千年的私学制度从此暂时中断;私立学校全被改为公立,说明中国形成了由“国家办学”的单一教育体制。
答案:(1)意义:冲击了旧教育领域内的封建主义;适应了民国共和精神的要求;为民初教育改革和培养近代国家所需人才提供了指导方针;有利于新教育思想的实施。
(2)背景:土地改革的完成;三大改造的逐步展开;私立学校存在的基础不复存在。
影响:使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私立学校从根本上得到改造;在中国教育史上延续数千年的私学制度从此暂时中断;形成了由“国家办学”的单一教育体制。
13.(2023·安徽黄山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届世界杯口号(部分)
时间 内容 时间 内容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 热情的生命与灵魂 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 交朋友的时刻
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 永争第一 2010年南非世界杯 在非洲与非洲一起胜利
1994年美国世界杯 前进吧,黑色的世界之星 2014年巴西世界杯 同一个节拍
1998年法国世界杯 自由、平等、儒勒斯·雷米特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 用豁达的心去参加比赛
2002年韩日世界杯 世界杯在东方升起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 现在就是一切
根据上述表格内容,就其中一个或者多个口号提炼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充分。)
解析:第一小问观点,据材料中的两到三个口号并寻找其共同点,如“交朋友的时刻”“一起胜利”“同一个节拍”,可见三者共同指向联系密切、利益与共等,联系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世界史所学知识得出,20世纪末以来世界杯口号的变化反映了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第二小问阐述,紧扣“20世纪末以来”“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并结合纲要下册所学,首先,从原因、表现、影响等角度来分析得出,原因——20世纪末,随着冷战局面的结束,分割的世界经济体系也随之被打破;表现——技术、资本、商品等真正实现了全球范围的流动,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合作、相互依存大大加强;影响——世界进入到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新时代。其次,将全球化与世界杯口号联系起来得出,这种趋势反映到世界杯的口号上,多次出现了“一起”“朋友”“同一个”等词汇。世界杯口号是时代发展的缩影,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杯的口号强调一个世界,反映了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第三,简明扼要地将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杯、体育联系起来得出,20世纪末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影响了世界杯口号的变化,这是社会政治经济变迁在竞技体育领域的集中体现。
答案:示例一。
观点:20世纪末以来世界杯口号的变化反映了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
阐述:20世纪末,随着冷战局面的结束,分割的世界经济体系也随之被打破,技术、资本、商品等真正实现了全球范围的流动,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合作、相互依存大大加强,世界进入到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新时代。这种趋势反映到世界杯的口号上,多次出现了“一起”“朋友”“同一个”等词汇。世界杯口号是时代发展的缩影,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杯的口号强调一个世界,反映了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综上,20世纪末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影响了世界杯口号的变化,这是社会政治经济变迁在竞技体育领域的集中体现。
示例二。
观点:20世纪以来世界杯口号的变化折射出和平与发展的人类愿景。
阐述:20世纪80、90年代,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各国联系日益增强,体育赛事和足球运动在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中彰显了巨大力量;材料中的“生命与灵魂”“自由、平等”反映了人类渴望和平、谋求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交朋友的时候”“同一个节拍”体现了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类合作共赢的共识和理念;“世界杯在东方升起”“在非洲与非洲一起胜利”则体现亚非拉国家的民族振兴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
总之,人类需要体育和运动,世界向往和平与发展,人类的美好愿景终将实现。专题强化练(十三) 近代以来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治理
一、选择题
1.(2023·湖北联考)有学者指出:“1688年革命是实用主义和人的理性的一次胜利,它的效果在于解决那些使先前的好几代人攘扰不安的争端问题。于是,建立起一种‘平衡’,使历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此可知,“1688年革命”(  )
A.暴力反对封建专制王权
B.实现了议会对权力的控制
C.助推新政治体制的形成
D.保留了英国君主专制传统
解析:据题干,1688年的光荣革命使得英国建立起一种“平衡”,结合所学,这种“平衡”指的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达成了一种妥协,使历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故选C项;据所学,光荣革命是一场不流血的政变,并不是“暴力”革命,排除A项;据所学,《权利法案》颁布之后,议会逐渐掌握了权力,排除B项;题干之意着重在于强调光荣革命使得英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不是其保留英国“君主专制的传统”,排除D项。
答案:C
2.(2023·广东名校联盟联考)1781年,约克镇大溃英军的捷报传来,国库竟然穷窘到连支付递报佳音的信差费用都捉襟见肘;弗吉尼亚不得不承认自己没有能力将支配权延伸到肯塔基一带;马萨诸塞甚至连首府外一百里的和平都无法维系。这一局面表明当时美国(  )
A.深受殖民统治的危害   B.联邦制运行困难重重
C.各州的财政状况恶化 D.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解析:题干提及美国独立后,中央政府的国库亏空,地方各州的力量也十分有限,结合所学可知,此时的美国实行邦联制,国家软弱无力,故选D项;“深受殖民统治的危害”不合逻辑,题干提及的困境是独立战争巨额费用导致的,排除A项;“联邦制”不合史实,应为“邦联制”,排除B项;“各州的财政状况”是经济问题,与题干中“马萨诸塞甚至连首府外一百里的和平都无法维系”逻辑相悖,排除C项。
答案:D
3.(2023·广东江门调研)1859年,基于德意志地区发展的困境,学者弗洛贝尔写道:“德意志民族已经厌倦于原则和理论、他所缺少的是力量。‘无论谁,只要给他力量,他就会得到荣誉。’”他意在强调德国(  )
A.对外扩张的合法性 B.民族认同的必要性
C.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D.实现统一的紧迫性
解析:据材料“无论谁,只要给他力量,他就会得到荣誉”,可知弗洛贝尔认为德意志民族的统一亟需进行,理论准备阶段已经准备完成,现在只是缺少最后的动力,反映了当时德国统一的紧迫性,故选D项;“德意志民族已经厌倦于原则和理论”说明弗洛贝尔主要强调的是德意志国内的统一问题,排除A项;“德意志民族已经厌倦于原则和理论”说明弗洛贝尔认为德意志民族统一、民族认同的理论问题已经解决,排除B项;德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使得德意志的统一是以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的,并未经历自下而上的革命,排除C项。
答案:D
4.(2023·广东燕博园综合测试)据统计,19世纪60年代,俄国有工厂工人和矿工80万,19世纪70年代,这一数字达95万左右,19世纪80年代,进一步达到165万。工厂工人和矿工数量的变化反映出俄国(  )
A.最终完成了工业革命 B.政策调整促进了经济发展
C.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D.殖民扩张拓展了海外市场
解析:据材料可知自19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工厂工人和矿工人数逐渐增加,结合时代背景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一定自由,这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市场等条件,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故选B项;19世纪80年代俄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并没有最终完成工业革命,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工厂工人和矿工数量的增加,这种增加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非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俄国国内工厂工人和矿工数量的增加,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推动19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农奴制改革,并非殖民扩张拓展了海外市场,排除D项。
答案:B
5.(2023·广东深圳光明区二模)1849年,美国南方各州坚持要在新加入各州推行奴隶制,北方各州则认为应通过国会表决禁止在新领地实行奴隶制。1850年,南北方代表经过几个月的国会辩论,在北方制定了严厉的《逃奴法》后,南方最终同意新领地以自由州身份加入联邦。这表明,当时美国(  )
A.种植园主的势力日渐削弱
B.国会权力得到进一步扩大
C.南北矛盾与政治妥协并存
D.联邦体制的弊端日益凸显
解析:1849年,关于在美国新领地是否实行奴隶制的问题南北双方产生矛盾,1850年,双方以妥协的方式解决了矛盾,由此可知,在19世纪中期,美国既存在南北矛盾,也存在政治妥协,故选C项;“日渐削弱”不合逻辑,题干提及《逃奴法》在国会辩论了几个月才通过,南方才做出妥协,说明当时种植园主势力还比较强大,排除A项;“国会权力得到进一步扩大”不合逻辑,题干未见国会、总统、联邦法院间的权力争夺,排除B项;国会通过辩论,最终以妥协的方式缓解了南北矛盾,恰恰说明联邦体制的优势,排除D项。
答案:C
6.(2023·广东梅州一模)《唐宁街岁月》书中指出:英国文官制度的这种纯粹的职业性还是非常有理由值得其他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妒忌的——它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材料强调的是文官制度(  )
A.导致了政党分肥制现象的出现
B.是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建立的
C.有利于政府对政党的监督制衡
D.有利于保证政府工作的连续性
解析:据材料“文官制度……在政府交替过程中”“脱节减少到最小”“保持最高的效率”可知,文官制度有利于保证政府工作的连续性,故选D项;根据所学,政党分肥制是文官制度产生的原因,而非结果,排除A项;材料只谈及文官制度建立的影响,而非原因,工业革命推动文官制度产生是原因,排除B项;文官制度下,事务官坚持政治中立,不监督政党,排除C项。
答案:D
7.(2023·广东深圳一模)罗斯福新政以前,美国总统主要依靠各部部长和少数私人助理处理政务。新政后,罗斯福不经考试,直接聘请专家和教授组成顾问团,参与政府政策制定。这一变化(  )
A.适应了政府职权扩大的需求
B.使政策稳定性得到加强
C.确保了新政措施的顺利推行
D.增强文官群体的中立性
解析:据材料“新政后,罗斯福……聘请专家和教授……参与政府政策制定”并结合所学得出为服务于新政时期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罗斯福聘请顾问团,适应了政府职权扩大的需求,故选A项;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总统的顾问团随着竞选换届会改变,换届之后,不同政党的治理政策会有区别,不能保证政策的稳定性,排除B项;美国总统顾问团只参与政策的制定并不负责政策的实施,排除C项;美国总统聘请的顾问团,服务于总统所在政党的利益,排除D项。
答案:A
8.(2023·天津河东区一模)下表所示为有关5—6世纪东罗马帝国的记录。这可用于解释(  )
(1) 东罗马帝国成了一个工商业经济发达的国家,境内拥有大大小小的城市,其居民差不多占到帝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2) 其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号称有百万居民的大都市,停泊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船只,成为“东西方之间的一座金桥”
(3) 帝国境内的多个城市与东方的波斯、印度及中国等国都有密切的商业贸易关系。商品所有者之间因买卖、借贷、诉讼等产生了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
A.罗马法调和社会纠纷的能力增强
B.罗马法培育公平公正原则
C.罗马法律臻于成熟和完备的缘由
D.罗马帝国坚持法治化建设
解析:据材料内容可知,5—6世纪东罗马帝国境内居民不断增多、工商业经济不断发展,民事纠纷不断增多,这对传统的奴隶主专制统治提出了挑战,因此查士丁尼不断完善罗马法律,适应帝国统治的需要,故选C项;材料主要阐述了5—6世纪时期东罗马帝国境内的社会状况,而A项强调罗马法的作用,二者逻辑关系错误,排除;材料主要是对东罗马经济、社会状况的记录,并没有涉及罗马法的相关内容,故更无法体现罗马法的原则,排除B项;材料中只有罗马的经济、社会状况,没有罗马法的相关内容,无法说明罗马是否坚持法治化建设,故D项无法判断,排除。
答案:C
9.(2023·湖北武昌检测)下表是17—18世纪关于北美殖民地的部分法律。这些法律集中反映出当时(  )
1660年 《列举商品法》 殖民地上的烟草、砂糖、棉花等只能输往英国,或经由英国港口的商人之手再输往外国
1663年 《主要商品法》 一切从欧洲输入北美的商品,首先必须在英国靠岸卸货,由英国政府征税,再装船运走
1750年 《制铁条例》 殖民地的铁块、铁条输入英国时可以免除入口税。禁止殖民地建立制钉、制铁板等工业
A.英国工业革命后极力开拓市场
B.北美工业发展得到了英国保护
C.英国力图控制北美市场及原料
D.北美的独立浪潮逐渐走向高涨
解析:据题干可知,英国通过《列举商品法》等法律希望限制北美殖民地的烟草等商品的输出、欧洲商品输入北美的外贸活动以及禁止北美殖民地建立制钉、制铁板等工业,即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限制涵盖了生产、流通、外贸等领域,故选C项;“工业革命后”不合时空,题干时间在工业革命前,排除A项;“保护”不合题意,应为“限制”,排除B项;“北美的独立浪潮逐渐走向高涨”不合时空,北美的独立浪潮逐渐走向高涨在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年)后,排除D项。
答案:C
10.(2023·广东茂名二模)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蛮族”日耳曼人的入侵下灭亡,帝国的大批土地、城市、建筑、文物被毁。基督教教会及时适应社会变化并与“蛮族”社会相结合,基本上保留着帝国以来教会所具有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力量。因此(  )
A.西欧社会逐渐进入“黑暗时代”
B.基督教会成为蛮族社会的支配者
C.欧洲人成为基督教的忠实信徒
D.教会对罗马文化传承起特殊作用
解析:据题干“基督教教会及时适应社会变化并与‘蛮族’社会相结合,基本上保留着帝国(罗马帝国)以来教会所具有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力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基督教会保存了古代罗马一些古典文化,传承了罗马古典文化,故选D项;“逐渐进入‘黑暗时代’”不合题意,与题干“基本上保留着帝国以来教会所具有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力量”相悖,排除A项;“支配者”不合史实,蛮族社会的支配者应是日耳曼贵族,排除B项;“欧洲人”不合时空,欧洲人成为基督教的忠实信徒应在中世纪开始后一段时间,排除C项。
答案:D
11.(2023·安徽宿州一模)1347—1351年,黑死病传到欧洲并肆虐欧洲全境,欧洲人口下降了25%—50%,多数欧洲人认为,这场瘟疫是上帝对人类原罪的惩罚。为了获得上帝的原谅,成群结队的男男女女,辗转于城镇之间,用鞭子狠狠地相互抽打,以求洗清自己的罪责,这就是鞭笞运动。这种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
A.当时欧洲防疫能力的低下
B.教徒对上帝信仰的虔诚
C.黑死病具有不可抗拒特点
D.天主教神学思想的毒害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黑死病肆虐,多数欧洲人相信基督教,希望通过鞭笞的方式洗清原罪,这说明当时欧洲人民深受天主教神学思想的毒害,故选D项;当时欧洲防疫能力差,主要是因为迷信天主教,不懂得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防疫,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天主教思想对教徒的毒害,排除B项;“黑死病具有不可抗拒特点”属于黑死病的特点,而材料现象与天主教有关,排除C项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2.(2023·山东名校联盟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柯克是英国宪政史上最出色的法官和法学家。1620年代,柯克参与起草了《权利请愿书》,使之成为英国不成文宪法的一部分。此外,柯克还是一位勤于著述的法学家。他把自己当大法官时审理的案件编为法院《报告》逐年发表。他生前和死后出版的四卷《英格兰法总论》,奠定了他作为英国法集大成者的地位。政治上,柯克继承并发展了布雷克顿的法治思想。在限制王权的问题上,他进一步明确提出:“除了法律与国家认可的特权外,国王没有特权。而且,国王自己不能解释这种特权,只有法官才是权威的解释者。”
柯克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美国制宪先贤和美国宪法。除了普通法传统外,美国宪法另一个思想源泉无疑是英国思想家洛克的政治理论,他借用自然法的观念,提出了天赋人权和有限政府的理论。美国制宪先贤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们通过妥协的方式,把两位英国思想家的见解、英国普通法的传统与北美殖民地的自治及制宪经验有机结合,融会贯通,炮制出既有明确原则又有具体条款,既可以操作又富有弹性的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部,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宪法。
——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
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
(1)根据材料,概括柯克对英国宪政发展作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美法律的联系与区别。
解析:第(1)小题据材料“柯克参与起草了《权利请愿书》,使之成为英国不成文宪法的一部分”可知,参与起草《权利请愿书》,丰富英国不成文宪法的内容;据材料“他把自己当大法官时审理的案件编为法院《报告》逐年发表”可知,发表案例审理《报告》,为后世提供借鉴;据材料“他生前和死后出版的四卷《英格兰法总论》,奠定了他作为英国法集大成者的地位”可知,出版《英格兰法总论》,为英国法奠定基础;据材料“柯克继承并发展了布雷克顿的法治思想,在限制王权的问题上提出除了法律与国家认可的特权外,国王没有特权”可知,继承并发展了布雷克顿的法治思想,丰富了限制王权理论。第(2)小题第一小问联系,据材料“美国制宪先贤通过妥协的方式,把两位英国思想家的见解、英国普通法的传统与北美殖民地的自治及制宪经验有机结合”可知,英国法律传统对美国宪法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所学可知,二者法律都属于英美法系。第二小问区别,据材料“美国制宪先贤通过妥协的方式,把两位英国思想家的见解、英国普通法的传统与北美殖民地的自治及制宪经验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可知,美国把英国普通法的传统与北美殖民地的自治及制宪经验有机结合,融会贯通;据材料“美国制宪先贤通过妥协的方式炮制出既有明确原则又有具体条款,既可以操作又富有弹性的宪法”可知,英国是不成文宪法国家,美国是成文宪法国家。
答案:(1)贡献:参与起草《权利请愿书》,丰富英国不成文宪法的内容;发表案例审理《报告》,为后世提供借鉴;出版《英格兰法总论》,为英国法奠定基础;继承并发展了布雷克顿的法治思想,丰富了限制王权理论。
(2)联系:英国法律传统对美国宪法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都属于英美法系。
区别:美国把英国普通法的传统与北美殖民地的自治及制宪经验有机结合,融会贯通;英国是不成文宪法国家,美国是成文宪法国家。
13.(2023·安徽淮南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旧结构的调节功能瓦解了,具有新功能的子系统出现了,这是不是一定会有新结构取代旧结构呢?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根据社会结构调节原理,新结构的形成必须使各种具有新功能的子系统实行功能耦合,组成新的互相维系的状态……另外,新结构出现后,要能够壮大到占主导地位的程度才能取代旧结构。
——据金观涛《历史的巨镜》
上述材料是学者在历史研究中对“社会结构替代过程”的分析。结合世界近现代史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阐释。(要求:结合具体国家,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解析:第一步,提炼材料中的观点。通过分析,材料这段话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旧结构的调节功能瓦解了,具有新功能的子系统出现了”,即新结构的产生与旧结构的瓦解是同步进行的;二是“新结构的形成必须使各种具有新功能的子系统实行功能耦合,组成新的互相维系的状态”,即取代旧结构的新结构必须是功能耦合的系统或社会结构的更替是系统替代的过程;三是“新结构出现后,要能够壮大到占主导地位的程度才能取代旧结构”,即新社会结构取代旧结构是一个长期酝酿的过程。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确定一个观点即可,如“社会结构的更替是系统替代的过程”。第二步,对观点进行阐释。阐释时要注“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的要求,不运用超过这一限制的事例。
答案:示例。
观点:近代英国社会结构的替代过程是系统替代的过程。
阐释:中世纪后期,英国已出现限制王权的《大宪章》和议会,但传统封建制度并未解体。新航路开辟后,随着市场和对外贸易的扩大,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逐渐瓦解英国的封建经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冲击着英国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禁锢,近代科学的兴起则进一步促进了英国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至17世纪,英国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按照资本主义方式从事经济活动的新贵族,他们以议会为基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经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
结论:英国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过程充分证明,社会结构的替代过程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动力,实现了经济、政治、思想等领域的系统替代,并形成稳定的新的结构的过程。专题强化练(十四) 近现代民族独立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和国际法的发展
一、选择题
1.(2023·广东韶关一模)19世纪以来,英国从西班牙后期失败的殖民体系中汲取教训,采取了一种“温柔的尝试”,即让当地贵族作为“代理人”并给予他们一定的政治权力,降低了对殖民地的殖民强度。这一“温柔的尝试”(  )
A.与殖民地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密切相关
B.反映了英国国力衰落与国威下降的现实
C.是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不断增长的结果
D.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解析:据材料可知,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不断增长,导致西班牙“直接统治”的殖民模式失败,英国汲取教训,采取“温柔的尝试”,故选C项;“强大”说法错误,排除A项;二战后,英国国力衰落,国威下降,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而非走向瓦解,排除D项。
答案:C
2.(2023·广东重点中学2月联考)18—19世纪初的埃塞俄比亚还处在封建割据的“王侯纷争时代”,皇帝空有其位。到西奥多二世(1855—1868年在位)即位后开始军事改革,创建了一支由皇帝直接统率的军队,并聘请外国技师协助设计制造火炮,还以欧洲军队为模式来训练西式新型军队。西奥多二世的做法(  )
A.实现了国家的全面转型
B.奠定了中央集权的基础
C.抵御了列强的殖民侵略
D.推动了西学的广泛传播
解析:据材料可知,西奥多二世进行军事改革,创建直接统率的军队,这有利于打击王侯,加强中央集权,故选B项;材料只涉及军事方面,“全面”过于夸大,排除A项;材料只说明西奥多二世在“王侯纷争”背景下进行了军事改革,而没有突出其带来的对外效果,排除C项;“聘请外国技师……训练西式新型军队”可以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但“西学广泛传播”存在夸大,排除D项。
答案:B
3.(2023·湖北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国家曾动用相当数量的军力迫使非洲人支持宗主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国家不再仅仅依赖武力,而是更倾向于运用电影、无线电和报纸来推广战时宣传,鼓励和邀请非洲人支持欧洲战争。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宗主国殖民控制放松  B.非洲人民的广泛觉醒
C.现代技术手段的发展 D.世界大战性质的转变
解析:一战中欧洲殖民者直接动用非洲殖民地人民参战,但是二战期间宗主国需要用电影、报纸等媒体来宣传鼓励非洲人民参战,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战后非洲人民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认识到欧洲殖民者发动侵略战争的面目,具有了更强的反抗精神,故B项正确;二战期间宗主国不一定会放松对非洲的控制,故A项错误;两次世界大战都有现代技术手段,二战期间宗主国需要一些媒体来宣传鼓励非洲人民参战,主要原因在于此时非洲具有更强的反抗精神,故C项错误;两次世界大战性质的转变属于国际背景,而非内部原因,内因才是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B
4.(2023·广东广州一模)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发表《就土地问题致民众书》,宣称立宪会议会解决土地问题,要农民耐心等待。布尔什维克党对此做出回应,大力宣传其土地纲领,号召农民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同时派遣工人和士兵回家乡做宣传工作。布尔什维克党这一做法(  )
A.揭露了临时政府的资产阶级性质
B.推动了农民与工人结盟
C.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D.实现了土地国有化目标
解析:据材料“号召农民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同时派遣工人和士兵回家乡做宣传工作”可知布尔什维克党注重通过消灭土地私有制,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同时加强对工人和士兵的宣传工作,有利于促进工农联盟的形成,故选B项;“号召农民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说明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将主要矛头指向的是封建生产关系,排除A项;二月革命推翻了封建沙皇专制,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排除C项;材料中布尔什维克党只是号召农民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并不代表现实中已经完成,排除D项。
答案:B
5.(2023·浙江卷)下图为弗拉基米尔·塞尔罗夫1950年创作的油画《农民代表访问列宁》:列宁正专注地听取和记录三位衣着破烂的农民的倾诉。农民倾诉的主题,最有可能的是(  )
A.俄国十月革命 B.农业集体化
C.苏联卫国战争 D.余粮收集制
解析:据材料“列宁……衣着破烂的农民的倾诉”可知,列宁正在了解农民面临的困难情况,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国内战争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故选D项;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通过合作社把个体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并引导农民走向集体经济的过程,排除B项;苏联卫国战争(1941—194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为抵抗纳粹德国及其仆从国侵略进行的战争,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
答案:D
6.(2023·山东青岛一模)苏俄(联)某经济学家对当时正在实行的经济政策提出如下问题:如何对待富农问题;如何对待私营经济的经营者;如何获得工业化的资金……据此可知,该经济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恢复私人小企业,新经济政策为苏联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材料中“如何对待私营经济的经营者”和“如何获得工业化的资金”正是新经济政策的体现,故选B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实行工业国有化和取消商品贸易,不会出现材料中“如何对待私营经济的经营者”,排除A项;农业集体化将农民集体组织起来建立集体农庄,材料中不会出现“如何对待富农问题”,排除C项;社会主义工业化期间解决了工业化资金问题,不会出现材料“如何获得工业化的资金”,排除D项。
答案:B
7.(2023·广东佛山二模)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宣传画《玉米是粮食的来源》,该漫画表明(  )
A.农业集体化成果显著
B.苏联模式已被彻底打破
C.苏联食品物资的紧缺
D.卫国战争具备物质基础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苏联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轻工业发展滞后,粮食紧缺的问题在战后逐渐显现,所以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为核心,希望通过推进“玉米运动”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故选C项;农业集体化具有强制色彩,通过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做法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A项;苏联模式长期得不到彻底纠正,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排除B项;“20世纪50年代”说明当时卫国战争已经结束,排除D项。
答案:C
8.(2023·广东湛江一模)1815年,欧洲各国在维也纳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了“国际河川”的概念;确立了国际自由航行的原则、国际河流共有共管原则,设置了国际管理机构,认定了国际河流管理章程的法律地位。这一规定(  )
A.确保了国际河流的和平开发利用
B.奠定了欧洲国际关系的基础
C.有利于构建大国协调的国际关系
D.推动了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
解析:据材料“首次提出了‘国际河川’的概念;确立了国际自由航行的原则、国际河流共有共管原则,设置了国际管理机构,认定了国际河流管理章程的法律地位”可知维也纳会议对国际河流作出了相关规定,提出了“国际河川”的概念,提出了相关的原则,并设置了相关的机构,这些规定有利于构建大国协调的国际关系,故选C项;“确保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奠定了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基础,排除B项;17世纪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起来,时间不符,排除D项。
答案:C
9.(2023·湖北黄冈调研)道光二十六年,英使德庇时请求在西藏定界通商,耆英即以此要求“殊与成约不符”,予以驳斥。德庇时又以前往天津为要挟之计,耆英认为“惟有坚守条约,持以镇静”。道光接报后,也降谕说:“通商一事,更有原立成约,自应永远遵守。”这表明清廷(  )
A.深谙近代的国际外交规则
B.以条约阻禁列强特权扩大
C.深受近代契约精神的影响
D.固守华夷观维护国家利益
解析:据材料“英使德庇时请求在西藏定界通商,耆英即以此要求‘殊与成约不符’,予以驳斥。德庇时又以前往天津为要挟之计,耆英认为‘惟有坚守条约,持以镇静’。道光接报后,也降谕说:‘通商一事,更有原立成约,自应永远遵守’”可知,在列强请求定界通商的相关事件中,清政府驳斥要求对方守约,将列强在中国攫取的权益限制在条约的范围之内,故选B项;近代的国际外交规则主要表现在国家间平等合作往来并设置相关官员等,清廷的处置方式并未参考国际外交规则,排除A项;道光、耆英提及“信守”条约,是针对列强违约或提出不合理要求,而非在近代契约精神影响下的平等关系,排除C项;晚清时期华夷观仍然存在,但无法完整维护国家利益,排除D项。
答案:B
10.(2023·广东深圳一模)1874年底,荷兰公使向清政府提出,由该国出面在中国沿海设立救生船只。李鸿章回应,非通商口岸的救生船均应由当地官员管辖,因为“各国所管海面及海口、澳湾、长矶所抱之海并沿海离岸十里均归本国管辖”。据此可知,清政府(  )
A.用领海理论维护主权 B.与列强实现了平等外交
C.形成了对外开放意识 D.重视加强近代海防建设
解析:据材料“李鸿章回应,非通商口岸的救生船均应由当地官员管辖,因为‘各国所管海面及海口、澳湾、长矶所抱之海并沿海离岸十里均归本国管辖’”得出李鸿章引用国际法的原则拒绝“荷兰公使向清政府提出,由该国出面在中国沿海设立救生船只”的不合理要求,故选A项;结合所学可知,清政府时期是屈辱外交,与列强实现了平等外交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据材料“非通商口岸的救生船均应由当地官员管辖”得出清政府此时除了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尚未完全开放沿海地区,排除C项;结合所学可知,清政府重视近代海防建设是洋务运动时期筹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排除D项。
答案:A
11.(2023·河北邢台模拟)20世纪,实质不平等观念受到了欧洲大部分国际法学者的认可。有的学者认为,法律平等不能与政治平等混为一谈,各国力量的不平等是自然的结果,因此,国家在政治上并不总是平等的。这一观点(  )
A.迎合了强权政治的需要
B.丰富了国际法学理论
C.解释了新兴国家的困惑
D.有助于稳定国际秩序
解析:据材料“各国力量的不平等是自然的结果,因此,国家在政治上并不总是平等的”可知材料将国际政治不平等归咎为国家力量的不平等,并且强调国家政治不平等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这是公然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进行辩护,故选A项;材料中宣扬国家政治不平等的理论是对国家主权的公然践踏,不符合国家法中关于国家主权的界定,排除B项;材料论证国际政治地位不平等的合理性加剧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公正对待,难以起到解释新兴国家困惑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中的观点完全是站在发达国家和殖民主义国家的立场上论证强权政治的合理性,必然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剧烈冲突,不利于国际秩序的稳定,排除D项。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2.(2023·河北邯郸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世纪末的俄国虽然出现了工场手工业,但相较于当时在尼德兰和英国占优势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俄国的商品经济还处在自然经济的从属地位。1689年,彼得一世亲政,决定学习西方进行改革。他建立参政院作为中央政府的最高管理机构,在地方设立市政机构和省级行政单位,颁布“官秩表”,取消贵族任官特权,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国家行政管理体系。
改革期间,俄国还开凿了运河,并与外国缔结商务条约以支持对外贸易发展。彼得一世还下令兴建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创办博物馆,兴办报纸,提倡学习西欧的生活方式。在推行义务征兵制的基础上,彼得一世依靠兴办兵工厂,聘请外国军事顾问和引进武器设备,使俄国成功占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为营造新都圣彼得堡奠定了基础。列宁曾说:“彼得大帝迅速地促使野蛮的俄罗斯人迅速采用西欧的成果,决不惜用独裁手段,在反对野蛮势力时,决不拒绝使用野蛮的斗争手段。”
——摘编自李锡海《俄罗斯帝国之父彼得一世》
(1)根据材料,概括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列宁所用的“野蛮”一词的双重涵义,并运用近现代俄国(苏联)相关史实印证列宁此话的合理性。
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俄国的改革和革命,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第(1)问,关于“特点”,提取材料信息,可以从改革措施涉及面的广度、改革指导思想(目标)、改革的效果以及改革的过程(或手段)等角度分点概括。第(2)问,关于“涵义”,阅读列宁整段话并联系材料内容,可以判断出“野蛮的俄罗斯人”“野蛮的势力”中,该词与“文明”“进步”相对,本质上说的是俄国的封建落后势力,而“野蛮的手段”中的“野蛮”对应的是前文的“独裁”,代表不符合民主法治精神的极端化做法。关于“史实”,开放性较强,只要是现代俄国史(或苏联史)上,通过极端手段,打击落后势力,推动历史进步的史实的完整叙述,均可得分。
答案:(1)特点:措施全面系统;致力于学习西欧;效果较显著;改革态度坚决、手段强硬。
(2)涵义:既表示俄罗斯文明发展水平落后于西欧(仍处于封建社会),也表示政治手段残忍粗暴(违背民主法治精神)。
史实:国内战争时期采取严重损害农民利益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在工业化建设阶段,建立起排斥市场经济且权力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使苏联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13.(2023·辽宁葫芦岛协作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是以共和政体立国的。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很多美国人欢欣鼓舞,他们疾呼政府提供支持,希望法国能够在欧洲确立维护民众自由的共和制度,但政府的中立令他们大失所望。尽管美国精英人士对拉丁美洲人在文化上抱有很大的偏见,但他们同样期望拉美新兴的独立国家采用共和制。1818年前后,欧洲大国曾邀请美国加入神圣同盟(维护维也纳体系的军事集团)。美国国务院对美国驻法国、英国和俄国公使作出指示,表示“在西班牙和南美洲的争执中,美国将不会参与任何调停或干预的计划”。美国是个民主共和国家,以自由主义的原则作为立国之本,从理论上看,与君主专制政体水火不容。在美国政府决策者看来,这大概是美国外交的一个底线,如果突破了这个底线,美国作为一种代表“自由”象征的存在便失去了意义。时任总统的亚当斯在1820年7月5日下达给美国驻俄国公使的指示中,重复了华盛顿告别演说中为美国外交确定的“伟大准则”:“美国的政治制度也是非欧洲的。坚定而谨慎地独立于欧洲体系的所有约定之外。”
——摘编自王晓德《美国对西属拉丁美洲
独立运动政策的转变与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19世纪早期欧洲—美国—拉美三者的关系,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包括具体的史实;紧扣主题,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解析:首先,围绕19世纪早期欧洲—美国—拉美的关系自拟论题,如:19世纪早期,美国的孤立主义客观上助推了拉美人民推翻欧洲殖民统治的斗争。然后进行阐述,19世纪早期,美国取得独立不久,国力不强,仍然受到欧洲殖民侵略的威胁。美国建国之初,华盛顿等政治家就提出了“坚定而谨慎地独立于欧洲体系的所有约定之外”的主张(即孤立主义外交思想)。从拉美独立战争期间,美国由于文化歧视和孤立主义思想的影响,并未对战争予以直接的干涉或调停。拿破仑帝国覆灭后,欧洲国家建立起维也纳体系,并组建了神圣同盟,希望美国加入其中。但基于自身国情考量,美国严正拒绝了这一“邀请”,使得以西班牙、葡萄牙等为代表的封建殖民帝国限于外交上的被动,这为西属拉美独立战争取得最终胜利和巴西独立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拉美独立运动后,欧洲在拉美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美国在外交上的孤立,也为后来通过“门罗主义”间接控制拉美创造了条件。最后,进行总结升华,19世纪早期,美国的外交孤立主义是基于当时国情和国际形势的理性选择,这一选择为排挤欧洲殖民势力、扩张自身势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答案:示例。
论题:19世纪早期,美国的孤立主义客观上助推了拉美人民推翻欧洲殖民统治的斗争。
阐述:19世纪早期,美国取得独立不久,国力不强,仍然受到欧洲殖民侵略的威胁。美国建国之初,华盛顿等政治家就提出了“坚定而谨慎地独立于欧洲体系的所有约定之外”的主张(即孤立主义外交思想)。拉美独立战争期间,美国由于文化歧视和孤立主义思想的影响,并未对战争予以直接的干涉或调停。拿破仑帝国覆灭后,欧洲国家建立起维也纳体系,并组建了神圣同盟,希望美国加入其中。但基于自身国情考量,美国严正拒绝了这一“邀请”,使得以西班牙、葡萄牙等为代表的封建殖民帝国限于外交上的被动,这为西属拉美独立战争取得最终胜利和巴西独立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拉美独立运动后,欧洲在拉美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美国在外交上的孤立,也为后来通过“门罗主义”间接控制拉美创造了条件。
总之,19世纪早期,美国的外交孤立主义是基于当时国情和国际形势的理性选择,这一选择为排挤欧洲殖民势力、扩张自身势力提供了有利条件。专题强化练(十五) 两次世界大战及国际秩序的演变
一、选择题
1.(2023·广东广州一模)19世纪80年代起,德国的几家大银行投资土耳其铁路建设。为争取巴格达铁路的修筑权,德皇威廉二世于1898年访问土耳其,并在演讲中称自己是土耳其苏丹至死不渝的朋友。1899年,德国与土耳其签订科尼亚—巴格达—波斯湾铁路租借权的“初步协议”。德国的上述举措(  )
A.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B.体现了德国军国主义思想滋长
C.反映了欧洲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意在推动土耳其的工业化进程
解析:据材料“自己是土耳其苏丹至死不渝的朋友”可知德国通过铁路投资密切了与土耳其之间的合作,但是俄国与土耳其之间围绕着巴尔干和黑海问题矛盾尖锐,德国的这一做法进一步激化了俄德矛盾,故选A项;“为争取巴格达铁路的修筑权”说明德国向土耳其示好是为了经济合作,而不是军事扩张,排除B项;欧洲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欧洲列强之间,土耳其在当时属于落后的亚洲国家,排除C项;德国加强与土耳其的合作主要在于谋求经济利益,同时加强对近东地区的争夺,遏制俄罗斯势力的扩张,排除D项。
答案:A
2.(2023·广东佛山二模)有学者就一战期间各国媒体的宣传指出:整个战争中一个最惊人的事情就是一个政府很容易用近代技术使人民相信谎话,尽管这个民族是有理智的,是有自由主义和民主化背景的。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战争摧毁了民主和自由主义
B.近代技术助推了歪曲的宣传
C.群众意志决定了战争的进程
D.媒体宣传促进民族主义兴起
解析:据材料“一个政府很容易用近代技术使人民相信谎话”可知该学者认为一战时期,各国媒体利用近代技术手段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通过歪曲事实将人民推向了战争的深渊,故选B项;一战时期歪曲事实的宣传只是服务于某些战争集团的利益,并不具有普遍性,也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无法摧毁现实中的民主和自由主义,排除A项;战争进程深受自然环境、武器装备、突发事件、群众意志和大国选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排除C项;近代欧洲民族主义在宗教改革、拿破仑战争时期已经兴起,排除D项。
答案:B
3.(2023·广东茂名二模)法国为寻求安全保证,1920年9月,与比利时签订了军事协定;1921年2月和1924年11月又先后同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缔结了同盟条约,从而在欧洲大陆建立了一个以法国为首的同盟体系。此举(  )
A.体现了法国称霸欧洲的意图
B.实质上破坏凡尔赛体系
C.是为了应对德国潜在的威胁
D.推动了国际联盟的建立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法国与比利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缔结条约,组建“一个以法国为首的同盟体系”,是“为寻求安全保证”,即抵御德国的潜在威胁,故选C项;“法国称霸欧洲”不合题意、史实,与题干“为寻求安全保证”相悖,排除A项;“破坏”不合史实、逻辑,应为“维护”,法国是凡尔赛体系的主导者,排除B项;“推动了”不合逻辑,国际联盟成立于1920年1月,排除D项。
答案:C
4.(2023·全国乙卷)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法西斯组织。他们采用恐怖手段破坏工人集会,杀害共产党员、工会活动分子、黑人和犹太人。到1938年底,美国类似的组织至少有800多个。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美国(  )
A.经济困境冲击社会秩序   B.开始推行自由放任主义
C.国家干预经济成效甚微 D.扩军备战引发统治危机
解析:由材料“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法西斯组织”可知,1929—1933年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接连不断,法西斯势力趁机大肆活动,美国国内各种各样的法西斯组织是经济困境冲击社会秩序的表现,故选A项;20世纪30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上台,放弃“自由放任”政策,推行政府全面干预的政策,排除B项;罗斯福全面干预政策,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成效显著,排除C项;面对经济危机,德意日等国家的法西斯分子登上政治舞台,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排除D项。
答案:A
5.(2023·广东大湾区一模)1941年7月,日本入侵法属印度支那南部(橡胶和石油资源较丰富的地区),美国立即宣布对日本实施石油禁运并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一切资产。美国的这一做法(  )
A.加速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步伐
B.是太平洋战争经济战的一部分
C.有效延缓了日军的南进速度
D.彰显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协作
解析:据材料“1941年7月,日本入侵法属印度支那南部……美国立即……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一切资产”并结合所学可知,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而1941年7月美国对日本的经济制裁,促使日本对其进行报复,即加速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步伐,故选A项;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美国对日本的经济制裁,并未说明其效果如何,且“有效”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答案:A
6.(2023·广东六校联考)下图漫画名为《援助之手与自由火炬》。左边的漫画上方有一个人,他正在用力摇动闸门的卷轴,升起的闸门上写着:美国对英国的援助。右边的漫画中自由女神将象征着世界自由的火炬传递给罗斯福和丘吉尔,在他们身后的带有镣铐的巨手象征着苏联。该漫画的寓意是(  )
A.美英两个大国操纵了世界局势
B.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尖锐对立
C.美国援英实则遏制苏联
D.反法西斯国家同仇敌忾
解析:左边漫画说明美国对英国进行援助;右边的漫画说明英国、美国在传递自由火炬,而苏联被镣铐锁住,但是巨手朝向火炬的方向,意味着英美和苏联有共同的诉求,即二战时期反法西斯国家同仇敌忾,维护自由,故选D项;美国援助英国,说明英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下降,并不能操纵世界,排除A项;苏联巨手朝向火炬方向,说明英美和苏联有共同的诉求,即此时处于二战时期,而非冷战时期,排除B项;遏制苏联是在二战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
答案:D
7.(2023·湖北名校联盟3月联测)罗斯福战后世界秩序的构想是“世界安全必须建立在通过国际体系行驶的美国权力之上”,为让这一构想在意识形态方面对世界上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民族有吸引力,必须建立一个不如国际货币体系复杂但也不比军事联盟简单的机构。上述构想的核心意图是(  )
A.依托联合国操控世界秩序
B.推动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C.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欧洲
D.确立美元的世界霸主地位
解析:据材料“世界安全必须建立在通过国际体系行驶的美国权力之上”“建立一个不如国际货币体系复杂但也不比军事联盟简单的机构”可知,该机构应为联合国,其致力于维护战后世界安全,同时也是美国战后世界秩序维系的重要载体,故选A项;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进一步发展,但美国属于资本主义列强,并未推动这一运动,排除B项;控制欧洲仅局限于欧洲,美国的目的是世界安全,排除C项;建立美元的世界霸主地位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目标,与世界安全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
答案:A
8.(2023·八省八校学业质量评价)二战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进入新的时期,而苏联在这一时期几乎割断了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科学技术联系。美国芯片与苏联芯片尺寸不一导致苏联半导体设备不能生产西方尺寸的芯片,微电子产品无法出口。这主要说明(  )
A.西方“知识经济”优势凸显
B.冷战影响经济发展技术交流
C.重工业为主的发展模式落后
D.苏联着力突破西方经济封锁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二战后苏联几乎割断了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科学技术联系,这与冷战美国对苏联经济封锁有关,即冷战影响经济发展技术交流,故选B项;“知识经济”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排除A项;材料反映美国对苏联经济封锁,与苏联本身重工业为主的发展模式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冷战影响美苏经济发展技术交流,并无苏联对策的信息,排除D项。
答案:B
9.(2023·广东一模)1969年6月,勃列日涅夫提出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设想,主张苏联加强与印度、日本、朝鲜和印度支那国家的联系。同年7月至8月,尼克松出访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南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声称美国不同意苏联关于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这反映出美苏(  )
A.争夺第三世界国家    B.冷战重心转移至亚洲
C.围绕中国进行博弈 D.竞相主导区域一体化
解析:据材料“‘亚洲集体安全体系’……主张苏联加强与印度、日本、朝鲜和印度支那国家的联系”“尼克松出访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南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可知美苏在建立安全体系的问题上主要围绕着中国周边国家进行争夺,故选C项;日本不属于第三世界国家,排除A项;冷战的重心始终在欧洲,亚洲呈现出局部热战,排除B项;集体安全体系是带有政治、军事同盟性质的攻守同盟,不属于区域一体化的范畴,排除D项。
答案:C
10.(2023·广东江门一模)下表为不结盟运动几次重要首脑会议的相关情况。由此可知,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
召开时间 国家数量 文件
1961年 25 《关于战争的危险和呼吁和平的声明》
1962年 42 《和平和国际合作纲领》
1970年 54 《关于和平、独立、发展、合作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卢卡萨宣言》
1973年 75 《经济合作行动纲领》《关于民族解放斗争的宣言》
A.扩大和深化了国际合作领域
B.打破了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C.捍卫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实现了各国政治经济一体化
解析:据材料“关于战争的危险和呼吁和平的声明”“关于和平、独立、发展、合作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卢卡萨宣言”“经济合作行动纲领”可知不结盟运动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深化经济合作等多个方面,扩大和深化了国际合作领域,故选A项;发达国家至今依然是国际秩序的主导者,传统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依然处于优势地位,排除B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至今依然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所以不结盟运动只是有利于捍卫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排除C项;目前的区域合作经济组织中只有欧盟实现了政治经济一体化,而且不结盟运动不属于国际区域合作组织的范畴,相互之间独立性很强,排除D项。
答案:A
11.(2023·山东烟台一模)1970年之前,以埃克森、美孚等为首的跨国石油公司控制着国际石油市场税率及原油标价权。1971年,包括伊拉克、委内瑞拉、阿尔及利亚等国家在内的石油输出国组织与跨国石油公司签订协议,开始获得了原油标价权,旧的国际石油机制逐渐瓦解。这表明(  )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
B.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建立
C.区域经济集团化有所加强
D.亚非拉国家独立运动兴起
解析:据材料从“1970年之前……跨国石油公司控制着国际石油市场税率及原油标价权”“1971年……石油输出国组织与跨国石油公司签订协议,开始获得了原油标价权,旧的国际石油机制逐渐瓦解”,结合所学可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逐渐发展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的重要政治力量,冲击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表明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故选A项;目前仍是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排除B项;石油输出国组织是亚非拉石油生产国为协调成员国石油政策、反对西方石油垄断资本的剥削和控制而建立的国际组织,并不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排除C项;亚非拉国家独立运动兴起的时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并不是20世纪70年代,排除D项。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2.(2023·河北沧州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战爆发后,中国精英阶层认为,这是一个以民族国家身份平等加入西方主宰的世界秩序的机会。1915年夏,北洋政府提出中国可以为法国提供大量工人。最终法国在中国招募了4万华工,英国招募了大约10万。美国参战后,向法国借了1万华工,为美国在欧洲的远征军服务。华工有的为英国航空兵服务,有的在军火库工作,还有三个华工团专门为英军修理坦克。华工挖战壕的效率是印度人的两倍。他们的技术、高效以及勇敢,得到了协约国官兵的称赞。一位华工就讲,“我们与西方人赛脑力、赛体力,都不比他们差。如果我们拥有平等的教育,中国的前途不可限量”。期间,梁启超提出,中国如能借保侨的机会参战,“实为我中华民国国政上开一新纪元”。1917年8月,中国正式宣战。
——摘编自徐国琦《大战争与大觉悟—
中国人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概括华工赴欧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华工赴欧的影响。
解析:本题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华工赴欧切入,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民国初期中国外交等。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民族情感。第(1)问,关于“背景”,依据材料信息:“中国精英阶层认为,这是一个以民族国家身份平等加入西方主宰的世界秩序的机会”“北洋政府提出中国可以为法国提供大量工人”等,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即可从中国精英阶层、北洋政府、协约国等角度“概括”。第(2)问,关于“影响”,依据材料信息:“为美国在欧洲的远征军服务”“为英国航空兵服务”“专门为英军修理坦克”“都不比他们差……中国的前途不可限量”“借保侨的机会参战”“中国正式宣战”等,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国内外相关史实,即可从协约国作战、中国参战、国人觉醒、战后争取利权等方面进行“简析”。
答案:(1)背景:一战爆发,欧洲战场劳工短缺;中国精英阶层的支持;北洋政府的推动;英法在中国的招募活动。
(2)影响:增强了协约国集团的力量;引起国际社会对中国人的关注;推动了中国参战的进程;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为战后山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
13.(2023·广东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围绕第三世界的发展,提取以上一幅或多幅图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鲜明,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解析:首先,据材料“亚非会议”“不结盟运动”“一带一路”结合所学得出论题:伴随时代的发展,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其次,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进行论述:据材料“亚非会议”并结合所学得出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表明了亚非国家正在作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据材料“不结盟运动”并结合所学得出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多极化趋势;据材料“一带一路”并结合所学得出当前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不断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调动了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性,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最后,总结升华,回扣论题,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第三世界的国家在团结合作中崛起,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答案:示例。
论题:伴随时代的发展,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论述: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表明了亚非国家正在作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多极化趋势。当前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不断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调动了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性,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
总之,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第三世界的国家在团结合作中崛起,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专题强化练(十一) 近代以来的商业贸易与整体世界的形成
一、选择题
1.(2023·福建三模)公元8世纪后,阿拉伯人长期占据伊比利亚半岛。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反抗阿拉伯人的斗争中建立起强大的海军,并于15世纪末建立起独立的中央集权国家。这可用来说明(  )
A.阿拉伯人在东西交流中的作用
B.新航路开辟的社会历史条件
C.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
D.葡萄牙成为商业强国的原因
解析:“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反抗阿拉伯人的斗争中建立起强大的海军,并于15世纪末建立起独立的中央集权国家”表明西葡已逐渐具备了远洋航行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个国家是新航路开辟的先锋,因此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的社会历史条件,故选B项;材料“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反抗阿拉伯人的斗争中”反映的是反抗阿拉伯人对伊比利亚半岛的占领,并非文化交流,排除A项;民族国家指的是摆脱民族压迫,主权独立后形成的国家,和材料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据所学,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成为殖民国家,并没有成为商业强国,排除D项。
答案:B
2.(2023·河北石家庄一模)成书于1574年的《印度群岛地理通论》是由西班牙地理学家洛佩斯·德·维拉斯科所写。书中表现出对信息、数字、规模、名字、疆域的难以抑制的欲望,令人感到世界在无限延伸。这反映出作者(  )
A.已具有全球维度意识    B.意欲挑战“教皇子午线”
C.主张构建环球交通网络 D.认为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解析:据材料“1574年的《印度群岛地理通论》是由西班牙地理学家”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一个西班牙地理学家写的印度群岛,可见对本土以外的世界其他地方已经有了一定了解,再结合材料“令人感到世界在无限延伸”,可知已具有全球维度意识,故选A项;作者只是一个地理学家,是从科学角度介绍世界,不能体现意欲挑战“教皇子午线”,排除B项;据材料“书中表现出对信息、数字、规模、名字、疆域的难以抑制的欲望”可知,作者关注的点较多,但并没有指向交通,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市场贸易,排除D项。
答案:A
3.(2023·广东大湾区一模)16世纪左右,机械物件成为欧洲对外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欧洲国家给奥斯曼苏丹的礼品中有大量定制钟表,利玛窦在北京也利用地球仪等吸引士大夫的注意。这反映出(  )
A.欧洲手工业生产已领先世界
B.工业革命推动精密机械制造
C.技术促使欧洲占据发展先机
D.欧洲利用航路进行商品倾销
解析:据材料“机械物件成为欧洲对外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可知,欧洲国家利用技术的发明创造发展对外关系,这有利于打开奥斯曼帝国和中国等地的市场,且有利于之后欧洲技术革命的开展,从而更早地步入近代社会,占得先机,故选C项;工业革命之前,中国的手工业生产领先世界,且材料没有欧洲手工业生产与其他地区的比较,无法得出“领先”的结论,排除A项;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品倾销开始于工业革命时期,且材料没有反映新航路的作用,排除D项。
答案:C
4.(2023·安徽合肥一模)1500年欧洲仅有8 000万人口,到1600年欧洲人口增长到1亿,1700年欧洲人口达到1.2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生育观念的转变
C.高产作物的传播 D.近代科学的兴起
解析:1500—1700年欧洲人口数量增加是由于新航路开辟和之后的早期殖民扩张促使高产农作物传播到欧洲,粮食产量因此得到大幅提高,养活了更多的人,故选C项;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176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生育观念转变是导致人口变化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尤其是在农业产量不高的时代,物质条件是决定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生育观念也受到物质条件的影响,排除B项;近代科学兴起于16世纪,且近代科学与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粮食产量提高无关,所以不是当时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
答案:C
5.(2023·浙江卷)从1750年算起,欧洲人口在100年时间里从1.42亿增长到2.65亿。此前每次人口增长都会带来食物涨价,但这次不同,1800年后,至少在英国,两个指数开始朝相反的方向移动。下列项中,促使这一时期指数“朝相反的方向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
A.黄热病的肆虐
B.工业企业的增加
C.土豆等新物种种植的普及
D.优质高效化肥的广泛应用
解析:据材料“此前每次人口增长……移动”可知,欧洲人口增长的同时食物降价,说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土豆、玉米等美洲新物种种植的普及,极大提高了食物的供应,故选C项;黄热病的肆虐,会带来人口的下降,而不是增加,排除A项;工业企业的增加,并不一定会带来食物的降价,如果食物种植跟不上,同样会涨价,排除B项;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大批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答案:C
6.(2023·辽宁鞍山一模)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开发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动物、恒星甚至新的人和新的人类社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的观念和假想提出了挑战。”由此可知(  )
A.人文主义思想鼓励欧洲人冒险精神
B.近代科学推动了殖民扩张
C.新航路开辟拓宽了人类的研究领域
D.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经济发展
解析:据材料“新的植物、动物、恒星甚至新的人和新的人类社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的观念和假想提出了挑战”可知,伴随着新的植物、动物、人类社会的相继被发现,丰富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对原有观念提出了挑战,拓展了人类的研究领域,故选C项;A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材料强调新航路开辟带来的结果,A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16—17世纪欧洲近代科学兴起,推动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B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材料强调新航路开辟影响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D项经济发展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
答案:C
7.(2023·广东部分学校联考)1602年,在秘鲁,蒙特雷总督向西班牙国王描述了总督区首府的奢华:“所有人都穿着丝绸,而且质量最好,价格最高。”在利马,可以找到40家来自欧洲或亚洲的奢侈品商店,有些店主拥有超过100万比索的资本。拉美地区这一状况的出现主要缘于(  )
A.西方的早期殖民扩张 B.丝绸之路的畅通
C.三角贸易的持续开展 D.机器工业的兴起
解析:本题考查欧洲早期殖民扩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积极向拉美地区及亚洲的菲律宾扩张,进而开通了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促使欧洲和亚洲的商品在拉美殖民地集中,故选A项;跨太平洋贸易不是利用传统丝绸之路开展的,故排除B项;三角贸易主要在欧洲、非洲、美洲间进行,故排除C项;机器工业的兴起是在18世纪中后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
答案:A
8.(2023·广东深圳一模)下表摘自学者对英国《国民传记词典》中6 000多位传主从业兴趣的统计,据此可推断,17世纪的英国(  )
知识领域或职业 1601—1625年 1626—1650年 1651—1675年 1676—1700年
科学 12.8% 28.2% 31.4% 27.6%
医学 13.0% 27.4% 31.5% 28.1%
军事 8.8% 46.7% 18.8% 25.7%
政治 26.6% 29.1% 22.7% 21.6%
神职 37.2% 30.1% 19.5% 13.2%
注:传主可有多种从业兴趣。
A.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B.代议民主政治完善
C.宗教信仰彻底崩溃 D.实用主义日益流行
解析:据材料数据可知,政治领域的传主基本稳定,变化较明显的领域为科学、医学、军事领域,总体呈增长趋势,神职人员的比例则逐年减少,结合所学可知,17世纪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自然科学的发展等重大事件对国民从业兴趣产生了影响,故选D项;人文主义广泛传播于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排除A项;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英国代议制民主的建立,18世纪以来,代议制民主完善,排除B项;英国并未废除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彻底崩溃”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
答案:D
9.(2023·广东一模)1814—1816年和1844—1846年两个时段,英国棉纺织品对欧洲的输出从每年平均11 386千磅减少到10 153千磅,对美国的输出从2 045千磅降到1 077千磅,加上对加拿大和西印度群岛的出口量,英国对整个旧市场的输出从17 040千磅降到13 246千磅。这体现了(  )
A.列强激烈争夺资本市场 B.化纤面料挤占传统市场
C.英国殖民霸权已经旁落 D.工业革命呈现扩张趋势
解析:据材料“英国棉纺织品对欧洲的输出从每年平均11 386千磅减少到10 153千磅,对美国的输出从2 045千磅降到1 077千磅”可知19世纪初英国对欧美其他地区的棉纺织品输出呈现减少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其他国家的工业革命在19世纪初也相继开始,对英国棉纺织品在欧美市场需求形成了冲击,故选D项;19世纪初欧美国家以商品输出为主,所以列强争夺的是商品市场,排除A项;化纤面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英布战争和一战后,英国的殖民霸权才逐渐呈现出衰落的趋势,排除C项。
答案:D
10.(2023·海南高考)17世纪,欧洲贵族男性穿着华美、妆容精致,且以戴假发和编发辫为时尚。从19世纪中叶开始,工业资产阶级引领服装潮流,男装简洁而实用。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
A.科技进步提高生活水平 B.思想解放推动政治变革
C.工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 D.社会变迁影响流行风尚
解析:据材料“穿着华美、妆容精致”可知17世纪欧洲的封建贵族势力依然比较强大,贵族审美影响了人们的时尚观念,“男装简洁而实用”说明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大增逐渐取代了传统贵族势力,使得便于工作的劳动审美成为时尚潮流,这说明不同时期社会变迁会影响流行风尚,故选D项;“简洁而实用”的男装是为了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并非科技进步的产物,而且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源自工匠们的生产经验,排除A项;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促进了工业资产阶级地位的提升,加速了传统贵族势力的衰落,影响了人们的时尚审美变化,B项存在因果倒置的错误,排除;材料主要从审美观念的改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而不是突出强调经济物质生活的变迁,排除C项。
答案:D
11.(2023·湖南高三3月联考)下图描绘的是历史上一场著名的国际会议,会议的地点在欧洲某国的首都。这次会议(  )
A.委托起草《共产党宣言》 B.确立了“有效占领”原则
C.谋求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 D.达成了“全体一致”原则
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根据图上的非洲地图可以推知,这次会议是1884年欧洲列强商讨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这次会议确立的臭名昭著的“有效占领”原则,是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的反映,故选B项;委托起草《共产党宣言》的是在伦敦召开的共产主义者同盟大会,排除A项;一战、二战后谋求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会议的重心都不在非洲,排除C项;“全体一致”是国联的原则,排除D项。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2.(2023·湖南三湘名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以后,俄国巴库地区的石油被大规模开采,大量的外国资金(主要是英国与法国的)涌入巴库。1880年巴库的石油开采量为250万普特,到1900年上升为6 000万普特,约占俄国石油总开采量的95.1%,在20年内石油开采量增加了20倍。1908年巴库的工人数量占全俄工人总数的3%,巴库的“诺贝尔——马祖特石油卡特尔”的煤油产量占全俄煤油产量的97%。巴库也由一个僻远的边疆小镇变成为现代工业大都市,位列俄国七大工业中心城市。19世纪90年代,全世界的石油总产量为10亿普特,俄国为4.78亿普特,占总产量的48%,成为世界第二产油大国。20世纪初,俄国的石油开采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位。
材料二 20世纪初俄国不同地区的石油消费需求量(单位:普特)
项目 波罗的海地区 莫斯科一中部工业区 伏尔加河中游地区 中部黑土区
1904年 1 991万 8 393万 1 353万 757万
1908年 468万 5 960万 1 100万 500万
1912年 707万 6 866万 1 552万 689万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建华《俄国近代
石油工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巴库地区近代石油工业兴盛的客观条件及发展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相关信息,围绕“石油消费需求与社会生产”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解析:第(1)小题第一小问客观条件,结合所学知识,石油作为重要的工业能源,其开采深受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首先从政治前提来看,据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以后,俄国巴库地区的石油被大规模开采”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一定程度上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客观上增加了社会的石油需求;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据材料一“大量的外国资金(主要是英国与法国的)涌入巴库”“巴库的‘诺贝尔——马祖特石油卡特尔’的煤油产量占全俄煤油产量的97%”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世界能源从煤炭向石油替代的过程中,世界石油的需求量大增,甚至巴库地区也出了国际石油垄断组织,进一步提高了石油的生产效率,促进了巴库地区的石油出口。第二小问特点,据材料一“在20年内石油开采量增加了20倍”可知巴库地区石油工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据材料一“巴库的‘诺贝尔——马祖特石油卡特尔’的煤油产量占全俄煤油产量的97%”可知巴库地区的石油垄断组织集中程度很高,煤油产量几乎占了全国的绝大多数。第(2)小题结合所学知识,石油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是社会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原料,所以石油需求量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当地工业生产的发达程度,尤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基本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下,石油基本取代了煤炭成为了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与原料。据材料二相关数据信息,莫斯科一中部工业区对石油的需求量最大,因为这一地区是俄国的政治中心,也是俄国传统的工业区,所以大量工业企业集中,对石油的需求量最大,中部黑土区是传统的农业区,基本上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工业发展滞后,所以对石油的需求较低。总之,石油作为重要的工业能源,不同地区对石油需求的差异,实际上反映了工业发展程度的差异,材料充分体现了当时俄国工业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答案:(1)客观条件:俄国农奴制改革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组织阶段,加大了对外资本输出;世界能源更新换代,各国对石油需求量大增。
特点:石油工业发展迅速;石油工业集中度较高。
(2)示例:石油需求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工业生产的发达程度。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一时期,俄国的重化工业迅速发展。因此,在很多的工业部门,石油取代了煤炭成为了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与原料。因此,俄国的不同地区因为工业企业的密集程度有所不同,在石油需求量上存在着区别。莫斯科是俄国的工业中心,莫斯科周边分布着大量的俄国工业企业,因而莫斯科一中部工业区对石油的需求量非常高。中部黑土区,是俄国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区,因此该地区对石油需求量相对比较少。石油是近代重要的工业能源,因此对石油需求量的高低,反映了该地区的工业发展的程度。
13.(2023·安徽吉林黑龙江云南四省2月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察历史可以有不同角度,下列材料呈现了观察历史的一个视角。
材料 当公民居住于一个共同的地区,在共同的政府里拥有发言权,并意识到其共同的(想象的或真实的)遗产和其共同的利益,由这些公民组成的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此时民族主义得以体现。自由主义把个人从阶级、社团或政府的约束中解放出来。社会主义强调社会和社会的集体福利。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对欧洲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所学知识,另拟一个观察世界近现代史的角度,并加以阐释。(要求:角度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逻辑清晰。)
解析:据材料“当公民居住于一个共同的地区……由这些公民组成的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此时民族主义得以体现”可知材料认为民族主义是诞生在近代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的,主要表现在新航路的开辟使统一的世界历史出现了,欧洲殖民主义者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殖民扩张,广大的亚非拉地区相继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同时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也激发了当地的民族主义意识;据材料“自由主义把个人从阶级、社团或政府的约束中解放出来”可知材料认为自由主义主要体现在打破传统权威的束缚,近代欧洲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三大思想解放运动相继打破了教会和王权的束缚,加速了向近代化的转型;据材料“社会主义强调社会和社会的集体福利”可知材料认为社会主义主要体现在集体福利,在近代欧洲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中环境问题、医疗卫生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科技进步和积极宣传,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公共卫生意识,也改善了公共医疗服务水平。
答案:示例一。
全球史视角: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进程。
15—16世纪之交,随着通往亚洲、美洲新航路的开辟,人类历史开始出现深刻变化。西欧国家纷纷进行殖民掠夺和扩张,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快速发展。西欧的殖民扩张中断了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区原有相对独立的社会发展进程,并使之逐渐沦为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世界各地的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流,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世界各地之间开始建立广泛的直接联系,人类历史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
示例二。
医疗卫生史视角:疫病影响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
从14世纪起流行的欧洲鼠疫,造成欧洲人口锐减和生产停滞,也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世俗力量开始崛起,促进人文主义发展。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传播的传染病导致美洲人口大量死亡,便利其殖民掠夺与扩张。20世纪初爆发的大流感,使一战交战国受到重创,缩短战争进程并改变世界格局走向,也促使许多国家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部门。二战后,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完善,自然科学领域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不少长期困扰人类的疫病得到控制乃至消除。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强化了全民卫生意识。专题强化练(四) 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及文化交流
一、选择题
1.(2023·广东重点中学2月联考)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老子主张抛弃所谓的圣贤智慧,人民将获得百倍的利益;抛弃所谓的仁义名誉,人民将恢复孝慈的本性;抛弃贪取巧利之风,盗贼将会绝迹。这表明两人(  )
A.积极为诸侯出谋划策
B.实现社会理想的途径不同
C.思想对立且辩论激烈
D.对礼崩乐坏现状深感忧虑
解析:据材料可知,孔子希望通过德政建立理想社会,老子则主张统治者无为也能建立理想社会,由此可见,二者虽然途径不同,但都希望建立理想社会,故选B项;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与“积极出谋划策”不符,排除A项;虽然儒道思想不同,但两者并非对立关系,只是主张的途径不同,排除C项;材料中的孔子和老子都主张构建一个新的理想社会,而没有表现出对礼崩乐坏现状的看法,排除D项。
答案:B
2.(2023·辽宁名校联盟联考)下图是反映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观点的一幅漫画。与该漫画主旨最相符的观点是(  )
A.“无为而治”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隆礼重法” D.“为政以德”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老子主张的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地干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作为,不胡作非为。符合材料“人民之所以难治,是因为统治者强作妄为,因此难以管理”的说法,故A项正确;B项和D项是孔子的主张,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是荀子的主张,与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A
3.(2023·华南师大附中模拟)孔子倡导“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孟子主张“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二者言论所强调的是(  )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敢于维护礼乐制度
解析:据材料“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养浩然之气”,可知孔子强调孝道、信义、仁义的重要性,孟子强调正义的重要性,所以二者都强调个人品德的重要性,故选A项;孝道、信义、正义都是个人的道德品质,不属于个人性格的范畴,排除B项;孔子对传统道德伦理的重视,说明他并未完全突破传统礼制,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制度逐渐走向崩溃,孔子和孟子只是批判继承了礼乐制度中的合理部分,排除D项。
答案:A
4.(2023·广东江门调研)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在游说君主时,往往强调“祖仁者王,立义者伯,用兵穷者亡”的观点,即是将仁、义视为“王、伯(霸)之道”的根本。这说明(  )
A.诸子百家存在相互借鉴 B.儒家治国理念成为共识
C.社会重视个人道德修养 D.思想领域呈现百家争鸣
解析:据材料“即是将仁、义视为‘王、伯(霸)之道’”,可知纵横家在宣传自身观点的过程中也局部借鉴了儒家关于仁、义的主张,这说明当时诸子百家之间的思想存在借鉴关系,故选A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仁政、德治的相关治国理念并未得到统治者的支持,排除B项;“纵横家在游说君主时……”说明强调仁义主要针对的是君王,而不是普通的社会民众,排除C项;材料主要强调不同学派之间思想的相互借鉴融合,而不是相互争辩对立,排除D项。
答案:A
5.(2023·山东卷)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这表明张载主张(  )
A.扩大地方权力 B.恢复郡国并行制度
C.健全中央机构 D.简化官员选任程序
解析:据题干“分得简则治之精”“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等内容可知,张载主张要实行“封建”,进行合理分权,循礼实现各层次的社会自治,据此可知,其主张扩大地方权力,故选A项;郡国并行制度指的是既存在分封制,又有郡县制,但是题干仅述及了张载主张实行分封制,并没有述及郡县制,排除B项;据题干可知,张载主张权力下放,与健全中央机构无关,排除C项;题干述及的是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与选官制度无关,排除D项。
答案:A
6.(2023·河北邢台模拟)下图反映了西汉末期至南北朝初期文献记载的图书数量变化情况。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说明:西汉末期的数据为刘向、刘歆父子整理的结果,西晋初期的数据为当时国家藏书量,宋元嘉八年(431年)的数据为《四部目录》整理的结果。
A.大规模经济活动的开展 B.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C.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形成 D.书写材料的伟大革命
解析:据图表信息,西汉末年至南朝刘宋时期图书数量出现了明显的增长,这是因为便于书写的纸张在东汉时期出现了,大大提高了图书编写的效率,降低了图书编写的成本,故选D项;“西汉末期的数据为刘向、刘歆父子整理的结果,西晋初期的数据为当时国家藏书量”说明当时书籍资料的整理主要是个人或者国家文化活动的产物,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正统地位,排除B项;东晋南朝时期社会处于南北对峙的局面,国家政治分裂动荡,排除C项。
答案:D
7.(2023·全国乙卷)南宋时书籍流行,文人刻书蔚然成风,如陆游、范成大、杨万里、朱熹等人在各地任官期间,都曾刊行自己或先人、名宦、师友、乡贤的著述,地方官学、民间书院等亦以刻书为己任。这有助于(  )
A.士族阶层的出现 B.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C.科举制度的兴起 D.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
解析:由材料“南宋时书籍流行,文人刻书蔚然成风”可知南宋文人士大夫和地方官学以及民间书院都热衷于刻书事业,客观上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儒学世俗化,从而有利于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故选D项;士族制度起源于东汉,东汉世家豪族发展的延续,是士族的渊源,而魏晋统治阶级推行的九品中正制是导致士族形成的直接原因,排除A项;汉武帝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措施,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B项;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由此兴起,排除C项。
答案:D
8.西汉时期宫殿壁画兴盛,文帝时在未央宫承明殿,画诽谤木、敢谏鼓等,藉以激励吏治清明;宣帝时在麒麟阁绘制包括霍光等十一人的功臣图像壁画。这反映出西汉时期(  )
A.壁画创作依傍政权力量 B.经济繁荣助推文化发展
C.儒家思想影响绘画风格 D.借助艺术开展政治教化
解析:据材料“画诽谤木、敢谏鼓”“绘制……功臣图像”可知,西汉借助艺术来激励吏治清明,将功臣的画像放在国家最高荣誉殿堂,是一种高明的统治手段,故选D项;据所学可知,诽谤木、敢谏鼓等壁画内容早在原始部落时代已经出现,并非是在西汉时期创作,排除A项;据材料“文帝时在未央宫承明殿”“宣帝时在麒麟阁绘制”可知,壁画发挥其为政治服务的功能,而非单纯的文化形式,经济繁荣助推文化发展与主旨不符,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文帝时治国思想是黄老之学,儒家思想还未得到重视,排除C项。
答案:D
9.(2023·广东惠州调研)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被誉为“如壮士拔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据此可知,该书法家的作品呈现出(  )
A.写意性 B.严整性
C.平民化 D.理性化
解析:依据材料,唐代书法家的作品“如壮士拔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这符合草书的书写特征,体现出写意性,故选A项;严整性属于楷书的特征,故B项错误;平民化和理性化材料无法体现,故C、D两项错误。
答案:A
10.(2023·广东汕头一模)读图1、图2:
图1、图2可用于说明,当时(  )
A.中日两国都实行中央集权制
B.唐王朝注重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C.日本的建筑技术源自于中国
D.唐文化对周边国家具有吸引力
解析:从图1、图2两幅平面图看,唐长安城和八世纪初日本平京城在形制上都中正对称、市坊分离、有明显的功能分区、突出皇城,可知两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前期日本积极向唐王朝靠拢,其文化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故选D项;中央集权制是政治制度,仅靠二者都城的相似性无法得出二者政治制度上的相似性,排除A项;两者都城形制相似,既可能是唐王朝重视传播中国文化,也可能是日本积极学习中国文化,单从一方面来讲稍显片面,排除B项;材料只说八世纪的日本平京城与唐长安城相似,不能讲所有的日本建筑技术都源自中国,日本的建筑技术是日本自身地理、经济、文化习俗等因素影响下的产物,排除C项。
答案:D
11.(2023·安徽皖优联盟联考)辽宋夏金时期,主要少数民族都模仿汉字自行创造了本民族文字(如下图)。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
A.国家统一有利于推动文化的发展
B.汉字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包容性
C.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的频繁
D.少数民族审美呈现世俗化趋势
解析:据材料“主要少数民族都模仿汉字自行创造了本民族文字”可知,少数民族文字的创造借鉴了汉字,同时又与汉字有所不同,说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的频繁,故选C项;据所学可知,辽宋夏金时期国家处于政权并立时期,没有实现统一,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少数民族文字的创造,而非汉字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仅是少数民族文字的创造,不能说明少数民族的审美特点,排除D项。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2.(2023·辽宁名校联盟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雁塔位于陕西西安的慈恩寺中,为唐玄奘主持修建,是唐朝新科进士的题名地。诗人白居易29岁及第,题名后赋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宋代私人创办的书院,教师多由创立者自己或一些名儒出任。教学时教师只择其一二进行精讲,学生通过学、问、思、辩,依靠自身的观察和思考来增进学识。书院还会聘请一些德高望重和精通学术的宿学鸿儒,讲授自己的研究成果,举办的“讲会”活动,允许不同学派开展争辩。北宋前期,政府颁发给书院的教材主要有《诗》《书》《易》《左传》《谷梁传》《礼记》等。南宋中后期,统治者重视理学,加之书院多为理学大师创办,教课以理学内容为主。
——摘编自陈祥《试论科举制与宋代书院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的诗句对研究科举制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书院的特点。
解析:第(1)问据所学史学理论可知,该诗句是研究科举制的一手史料。使用文学作品史料时,要区别艺术创作与历史真实。该诗句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唐代进士及第后“雁塔题名”的风俗,对于研究唐代科举录取人数及社会对新科进士的重视等方面也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第(2)问据材料二“统治者重视理学,加之书院多为理学大师创办,教课以理学内容为主”可知,教学内容适应统治者的需要(或受官方的影响);从材料二“学生通过学、问、思、辩,依靠自身的观察和思考来增进学识”可知,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或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由材料二“书院还会聘请一些德高望重和精通学术的宿学鸿儒,讲授自己的研究成果”可知,教育与学术研究相结合(或学术氛围浓厚);从材料二“政府颁发给书院的教材主要有《诗》《书》《易》《左传》《谷梁传》《礼记》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办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受科举影响;据材料二“宋代私人创办的书院”并结合所学可知,私立书院与公立书院并存;从材料二“教师多由创立者自己或一些名儒出任”可知,书院深受儒学影响(或教材主要是儒家经典,教师多为儒者)。
答案:(1)该诗句是研究科举制的一手史料。使用文学作品史料时,要区别艺术创作与历史真实。该诗句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唐代进士及第后“雁塔题名”的风俗,对于研究唐代科举录取人数及社会对新科进士的重视等方面也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2)教学内容适应统治者的需要(或受官方的影响);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或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教育与学术研究相结合(或学术氛围浓厚);办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受科举影响;私立书院与公立书院并存;书院深受儒学影响(或教材主要是儒家经典,教师多为儒者)。(任答四点即可)
13.(2023·河北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冯梦龙在《古今小说序》中说:“大抵唐人选言,入于文心;宋人通俗,谐于里耳。天下之文心少而里耳多,则小说之资于选言者少,而资于通俗者多。试今说话人当场描写……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虽日诵《孝经》、《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也。”他收藏了很多古今通俗小说,在天启年间(1621—1627年),择其可以“嘉惠里耳者”共一百二十篇,分别编辑成《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他还在《醒世恒言》序中指出,以“三言”命名的用意是:“明者,取其可以导愚也。通者,取其可以适俗也。恒则习之而不厌,传之而可久。三刻殊名,其义一也。”
——摘编自马积高、黄钧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
(1)根据材料,指出冯梦龙编辑“三言”的主要目的,并据此概括明代思想文化的显著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明代小说创作编辑的动因,并说明理由。
解析:第(1)小题第一小问主要目的,由材料“明者,取其可以导愚也。通者,取其可以适俗也。恒则习之而不厌,传之而可久”可知,用通俗的方式加强对民众的教化。第二小问特征,由材料“虽日诵《孝经》、《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也”可得,儒家思想处于主流地位;由材料“古今通俗小说”、“嘉惠里耳者”等信息可得,通俗文学兴盛。
第(2)小题第一小问动因,可以考虑需求方面的原因,结合所学明代小说是为市民阶层服务的这一史实可得,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是其动因。第二小问理由,结合所学明代市民阶层壮大的原因考虑,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社会教育发展,市民阶层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增加,促使部分文人和书坊积极开展小说的创作编辑。
答案:(1)主要目的:加强对民众的教化。
特征:儒家思想处于主流地位;通俗文学兴盛。
(2)动因: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
理由: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社会教育发展,市民阶层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增加,促使部分文人和书坊积极开展小说的创作编辑。专题强化练(五) 晚清时期中国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一、选择题
1.(2023·广东茂名二模)下表为1821—1850年北直隶宁津县的银钱比价和零售物价指数(注:设1821年银钱比价和零售物价指数为100)
年份 银钱比价指数 农产品零售物价指数 手工业品零售物价指数
1821 100 100 100
1843 130.8 97.7 101.2
1845 159.9 98.8 104.2
1850 176.1 112.2 120.7
据表可知,当地(  )
A.白银价格不断走低
B.农民和手工业者收入增长快
C.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D.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受阻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相比于农产品、手工业品零售物价指数,1821—1850年北直隶宁津县的银钱比价增长快,且幅度要大,银贵钱贱严重,而农产品、手工业品的零售以铜钱交易为主,即农产品、手工业品更不值钱了,不利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故选D项;“不断走低”不合题意、史实,应为“不断走高”,排除A项;“增长快”不合逻辑,银贵钱贱会不利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收入增加,排除B项;“小农经济”概念混淆,题干未见男耕女织的组织形式,排除C项。
答案:D
2.(2023·辽宁鞍山一模)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个时候,正炮声初息,王朝中人惊魂甫定,与刚刚结束的一番遭遇相比,12年之后的事是很渺茫的,正窃喜于‘万年合约’换来的太平,紫禁城景物依旧。”这一番遭遇(  )
A.带来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
B.使外国势力进入中国内地
C.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D.推动中国近代化蹒跚起步
解析:据材料“那个时候,正炮声初息”可知指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带来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故选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外国势力进入中国内地,排除B项;《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排除C项;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蹒跚起步,排除D项。
答案:A
3.(2023·广东一模)1862年,安徽巡抚唐训方发布《兴办屯垦告示》募民垦荒,并规定“如有外来客民,情愿领田耕种……一体借与牛力、籽种”。这主要是因为当地(  )
A.经商风气冲击重农思想   B.农民大量前往上海谋生
C.屡经战乱人口大量减少 D.实业浪潮改变就业结构
解析:据材料“1862年”“如有外来客民,情愿领田耕种……一体借与牛力、籽种”可知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战乱冲击后,人口锐减,安徽当地政府积极招揽流民恢复农业生产,故选C项;材料中出现招揽流民耕种的主要原因战乱导致的人口减少,与经商风气无关,排除A项;安徽和江浙地区一样都遭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波及,而且小农经济前提下的农民不会轻易离开土地前往城市,排除B项;19世纪6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刚刚产生,当时实业救国思潮对社会的冲击作用极其有限,排除D项。
答案:C
4.(2023·安徽“江南十校”3月联考)1871年6月,美国驻华公使镂斐迪率军与朝方交涉的时候,朝鲜王廷致中国礼部咨文,声明:朝鲜“凡在人臣,义无外交”,并恳请中国特降明旨,开谕美国使臣,以为破惑释虑,各安无事。这说明(  )
A.清朝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
B.朝鲜希冀用中朝宗藩关系抵御西方侵扰
C.朝鲜的内政外交受制于中国
D.美国试图以朝鲜为跳板进一步侵略中国
解析:据材料“朝鲜‘凡在人臣,义无外交’,并恳请中国特降明旨,开谕美国使臣,以为破惑释虑,各安无事”可知,美国率军入侵朝鲜,希望与朝鲜通商,朝鲜就此事咨报中国礼部,朝鲜希望利用宗藩关系,恳请中国阻止美国,故选B项;据材料“朝鲜‘凡在人臣,义无外交’,并恳请中国特降明旨”可知,此时中国与周边国家依然保持宗藩关系,排除A项;朝鲜在遭遇外敌入侵时主动请求宗主国中国的援助,因此受制于中国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美国入侵朝鲜的目的是为了扩大海外贸易,进一步侵略中国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
答案:B
5.(2023·海南卷)轮船招商局采用“官督商办”的经营管理模式。创办初期,李鸿章通过允许其承运官物、免税、贷款和缓息等多种途径,使它在与外国轮运公司的竞争中未曾处于劣势。从1874年到1892年,年年盈利。由此可知,该局(  )
A.得益官方扶助,实力匹敌洋商
B.过于依赖官方,不利自身成长
C.专意谋取贴补,影响竞争公平
D.享有垄断特权,助推同业发展
解析:据材料“允许其承运官物、免税、贷款和缓息等多种途径……未曾处于劣势”可知轮船招商局在封建政府的支持下获得了一系列优惠条件,使其在与外资企业竞争的过程中不至处于劣势地位,故选A项;“未曾处于劣势”“年年盈利”说明封建官府的支持在当时促进了轮船招商局的良性发展,排除B项;清政府给与轮船招商局的资金支持确实主要用于企业经营,也更加有利于洋务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排除C项;轮船招商局所享有的优惠条件只有洋务企业才能享有,无法带动同行业其他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排除D项。
答案:A
6.(2023·重庆巴蜀中学模拟)下图描绘了近代中国某一战事的场景。图中有组织的中国民众俘虏了一些外国联军士兵,并把他们带到清朝官员面前邀功请赏。这反映了(  )
A.三元里人民保卫家乡的意志
B.清军打败英法联军进攻天津
C.台湾人民重挫了日本占领军
D.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倾向
解析:据图画中“杨村大战”以及题干中“外国联军士兵”“把他们(外国联军士兵)带到清朝官员面前邀功请赏”,可知该图画描绘的义和团运动,结合所学可知,该图画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倾向,故选D项;结合所学,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发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排除A项;英法联军进攻天津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排除B项;台湾人民重挫日本占领军是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排除C项。
答案:D
7.(2023·广东广州高三调研)陈独秀在《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1916年)中感慨:“吾辈今日得稍有世界知识,其源泉乃康、梁二先生之赐,是二先生维新觉世之功。”他旨在强调(  )
A.世界知识是富国强兵的策略
B.新文化运动照搬了康梁思想
C.维新变法运动促进思想启蒙
D.中国思想近代化开始于康梁
解析:据材料“吾辈今日得稍有世界知识,其源泉乃康、梁二先生之赐,是二先生维新觉世之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发起的维新变法运动,促使国人加深了对世界的认识,推动了国人的思想解放,故选C项;材料仅涉及维新变法推动了国人对世界知识的认识,没有明确富国强兵的具体策略,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而维新变法则采取“托古改制”的方式,故“照搬”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维新变法推动了国人思想的解放,故“开始”一词的说法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答案:C
8.(2023·广东深圳光明区二模)日俄战争后,以“满铁”为代表的日本官商资本直接涉足中国东北的交通、矿业、金融、贸易、工业等领域,还通过借款及“合办事业”等手段套取筑路权、采矿权、土地使用权、森林采伐权等。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
A.服务于日本侵华需要   B.重塑东北亚国际格局
C.建立合理的工业布局 D.加速清廷统治的崩溃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俄战争后日本积极对东北地区进行经济渗透,这为日本其后进一步的侵华活动打下基础,故选A项;“重塑”不合史实,日俄战争使日本取得在东北亚地区的主导地位,排除B项;“建立合理的工业布局”不合逻辑,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经济侵略服从于日本总体战略需要,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排除C项;“加速清廷统治的崩溃”不合逻辑,清廷灭亡不利于日本侵略利益的维护,清廷统治崩溃的主要原因是革命形势不断高涨以及20世纪初清廷不当的统治政策,排除D项。
答案:A
9.(2023·新课标卷)1910年,长沙爆发抢米风潮。具有地方议会性质的湖南谘议局致电军机处,请求朝廷撤换处置失当的巡抚,谘议局议长和士绅联名致电湖广总督瑞澂。瑞澂认为该士绅等“迹近干预”,上奏朝廷:“巡抚乃系疆臣,用舍尤应钦定。”这表明(  )
A.新政强化了清廷权威 B.谘议局架空了督抚权力
C.地方势力控制了官场 D.士绅阶层民主意识增强
解析:据材料“地方议会性质……谘议局议长和士绅联名致电”可知,谘议局有地方议会性质,体现了民主性,谘议局议长和士绅联名致电湖广总督,说明士绅阶层的民主意识增强,故选D项;据材料“爆发抢米风潮……撤换处置失当的巡抚”可知,体现了地方士绅阶层对政府官员的执政能力提出了异议,统治权威受到了质疑,清末新政强化了清廷权威的说法与主旨不符,排除A项;据材料“谘议局致电军机处,请求朝廷……”可知,谘议局所提出的请求并不能直接生效,还需经过清廷的决定,因此谘议局架空了督抚权力的说法与主旨不符,排除B项;据材料“请求朝廷……瑞澂认为该士绅等‘迹近干预’”可知,他们的诉求并未立即被采纳,因此,地方势力控制了官场的说法与主旨不符,排除C项。
答案:D
10.(2023·广东佛山顺德区一模)1912年1月29日,天津革命党人攻打直隶总督衙门,与清军展开殊死搏斗,林少甫、韩佐治等起义军领导相继阵亡,起义失败。对此理解最合理的是(  )
A.民主革命的进程有其客观性
B.革命政权尚未建立导致反清力量涣散
C.民主共和观念渐成国人共识
D.实际上延缓了北洋军阀夺取革命成果
解析:据材料“林少甫、韩佐治等起义军领导相继阵亡,起义失败”可知清王朝统治的结束是多种因素合力导致的结果,更是客观形势发展在量变中导致的质变,所以民主革命的进程有其客观性,不以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故选A项;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已经成立,排除B项;天津革命党人攻打直隶总督衙门的失败说明清政府在北方部分地区的统治依然比较顽强,民主共和观念在北方的部分地区影响有限,排除C项;天津革命党人攻打直隶总督衙门最终很快以失败告终,这对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并无实质性影响,排除D项。
答案:A
11.(2023·广东梅州一模)民国初年,人们参政议政热情大为高涨,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社会舆论空前开放,社会上兴起移风易俗的潮流。恰如列宁1913年在《亚洲的觉醒》一文中所指出的:“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这一现象说明(  )
A.三民主义解决了社会问题
B.政治变革推动思想解放
C.社会主义成为思想的主流
D.民国政党政治获得成功
解析:据材料“人们参政议政热情大为高涨,民主共和思想……社会舆论空前开放……兴起移风易俗的潮流”可知,中国人思想解放,据“民国初年”“政治生活沸腾……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可知,中国完成了政权更迭,进行政治变革,故选B项;1905年《民报》发刊词标志着三民主义的产生,指民族民权民生,材料是谈民国初年思想解放,排除A项;1917年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才在中国传播开来,与材料民国初年时间不符,排除C项;结合所学,袁世凯担任民国大总统不久,就解散了国民党和议会,政党政治名存实亡,排除D项。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2.(2023·江苏南京、盐城一模)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小颜同学尝试通过史料研读,对该结论进行历史解释。
首先,小颜选择了一则材料,作为研究起点:
材料一 中国在五大洲中,自古称最强大,今乃为小邦所轻视。练兵、制器、购船诸事,师彼之长,去我之短,及今为之,而已迟矣。若再因循不办,或旋作旋辍,后患殆不忍言。若不稍变成法,于洋务开用人之途,使人人皆能通晓,将来即有防海万全之策,数十年后主持乏人,亦必名存实亡,渐归颓废。
——摘自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24)
接下来,小颜搜集了关于李鸿章评价的三则材料:
材料二 1894年7月1日,美国《呼声晨报》记者弗兰克·卡彭特直接用“与清朝伟大政治家的对话”为题,称赞李鸿章为“当今清朝最进步的人物”,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他是一个纯粹的清朝人,但也采纳了许多现代的方法”。
——摘编自汤伏祥《海外史料中的李鸿章》
材料三 若以中国之失政而尽归于李鸿章一人,李鸿章一人不足惜,而彼执政误国之枢臣,反得有所诿以辞斧钺,而我四万万人放弃国民之责任者,亦且不复自知其罪也。
——摘自梁启超《李鸿章传》
材料四 李鸿章创办军事工业的开创阶段完全是为了镇压国内农民起义,后来又把发展洋务运动作为扩张其军阀势力的手段。他所主持兴办的民用企业具有明显的封建性和垄断性,是中国出现官僚主义雏型的开端。
——摘自董蔡时《左宗棠评传》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指出材料一的史料类型并评析其价值。
(2)指出材料二、三、四中学者对李鸿章评价的倾向,结合史实简述各自的依据。
(3)通过上述研究,小颜初步学会了通过史料研读进行历史解释。试指出史料运用的基本原则。
解析:第(1)小题第一小问史料类型,根据史学理论基础知识可知,材料一出自于李鸿章的《筹议海防折》,属于个人文书。第二小问史料价值,对于史料价值的判断要一分为二,作为洋务运动的创办者,李鸿章的言论具有较高史料价值,但带有较强的主观性,需要考证和辨别。第(2)小题据材料二“当今清朝最进步的人物”“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他是一个纯粹的清朝人,但也采纳了许多现代的方法”等信息可知,材料二充分肯定,其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发起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推动了近代化进程。据材料三“若以中国之失政而尽归于李鸿章一人,李鸿章一人不足惜”“亦且不复自知其罪也”可知,材料三对李鸿章的评价较为理性中肯,其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根源在于制度腐朽和清政府的腐败,并非李鸿章一人之罪,但其依然有一定过失。据材料四“李鸿章创办军事工业的开创阶段完全是为了镇压国内农民起义,后来又把发展洋务运动作为扩张其军阀势力的手段”可知,材料四基本否定,其依据根据材料“镇压国内农民起义……‘具有明显的封建性和垄断性,是中国出现官僚主义雏型的开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创办军工企业主要是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发展壮大了淮军,创办的民用企业采用官督商办形式,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3)根据史学理论基础知识,史料运用时需结合不同类型史料,其基本原则为孤证不立,史料相互印证。
答案:(1)类型及价值:材料一属于个人文书;作为洋务运动的创办者,其言论具有较高史料价值,但带有较强的主观性,需要考证和辨别。
(2)倾向及依据:
材料二,充分肯定;李鸿章发起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推动了近代化进程。
材料三,理性中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根源在于制度腐朽和清政府的腐败。
材料四,基本否定。创办军工企业主要是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发展壮大了淮军;创办的民用企业采用官督商办形式,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3)基本原则:孤证不立,史料相互印证。
13.(2023·山西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清朝典籍中,“外洋”一词通常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纳入清朝行政管辖的一条带状海洋区域,与“内洋”相对应,属于国家领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个是指外国,与“中国”相对应,泛指所有滨海国家,又称外夷。下表是《清实录》中道光朝以后关于“外洋”使用频率的统计表。
中国管辖的“外洋”与外国同义的“外洋”使用频率统计表
道光朝(1821—1850) 咸丰同治朝(1851—1874) 光绪宣统朝(1875—1911)
中国管辖的 “外洋” 外国同义的 “外洋” 中国管辖的 “外洋” 外国同义的 “外洋” 中国管辖的 “外洋” 外国同义的 “外洋”
141 19 27 25 8 148
——摘编自王宏斌《晚清“外洋”
词义嬗变之历史学解析》
指出材料中“外洋”一词使用频率的嬗变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合理解读。
解析: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表格信息可知,中国管辖的“外洋”的使用频率由141次变为27次最后变为8次,外国同义的“外洋”的使用频率由19次上升为25次上升为148次,得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管辖的“外洋”使用频率减少,与外国同义的“外洋”使用频率大幅度提高。第二小问解读,材料提及的三个时期,可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界线划分为两个阶段,再进行解读。结合纲要上册所学,从国家政策、水师的功能来分析,得出国家政策——鸦片战争前,中国管辖的“外洋”使用频率高,与外国同义的“外洋”使用频率低,主要是由于清朝政府闭关自守政策影响下,与外国交往和了解相对较少;水师功能——水师主要是防范盗贼,保护中国管辖的“外洋”和对外贸易。结合纲要上册所学,从民族危机、西方思想、海权意识等角度来分析得出,清朝晚期,中国管辖的“外洋”使用频率减少,与外国同义的“外洋”使用频率大幅度提高。民族危机——一方面是由于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海防危机加深,中华民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思想——另一方面,伴随西方领海观念的传入,中国管辖的“外洋”说法发生改变;海权观念——再者,洋务运动中近代海军的建立,传统水师职能也发生变化,海权意识增强。
答案:示例。
特点:鸦片战争后,中国管辖的“外洋”使用频率减少,与外国同义的“外洋”使用频率大幅度提高。
解读:鸦片战争前,中国管辖的“外洋”使用频率高,与外国同义的“外洋”使用频率低,主要是由于清朝政府闭关自守政策影响下,与外国交往和了解相对较少;水师主要是防范盗贼,保护中国管辖的“外洋”和对外贸易。
清朝晚期,中国管辖的“外洋”使用频率减少,与外国同义的“外洋”使用频率大幅度提高。一方面是由于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海防危机加深,中华民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另一方面,伴随西方领海观念的传入,中国管辖的“外洋”说法发生改变;再者,洋务运动中近代海军的建立,传统水师职能也发生变化,海权意识增强。专题强化练(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2023·广东大湾区一模)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材料 结论
A 蒙古高原北部的匈奴遗址中出土锄头与镰刀 匈奴文化具有浓厚的农耕色彩
B 西周早期的何尊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记录 迟至西周,早期华夏认同已经形成
C 孟子提及井田制时认为“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孟子描绘了小农经济生产的典型
D 周代多用“公、伯、子、男”等亲属称谓标识爵位 等级制度与血缘关系有深厚渊源
解析:根据材料“周代多用公、伯、子、男等亲属称谓标识爵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用亲属称谓标识爵位,说明等级制度与血缘关系有深厚渊源,故选D项;匈奴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游牧文化浓厚,且匈奴遗址中出土锄头与镰刀,说明匈奴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有交流,或者其发展出了农耕经济,但无法说明其农耕色彩“浓厚”,排除A项;西周早期的何尊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记录,记载的是周成王开始在成周营建都城等事件,且华夏认同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是对商周时期井田制的描述,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确立于春秋战国时期,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
答案:D
2.(2023·山东卷)先秦贵族尚马车,贱牛车,此风秦汉犹存。及至东汉晚期,天子至士因牛车慢、稳、宽敞、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这种“风尚”反映了(  )
A.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   B.戒奢尚俭的社会风气
C.重农崇耕的思想观念 D.豪强势重的政治现实
解析:据题干“慢、稳、宽敞、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可知,在东汉后期,从统治者到士大夫阶层都竞相追求享受,体现出此时期政治的衰颓现象,故选A项;据题干“任意坐卧”可知从统治者到士大夫阶层都追求个人享受,与“戒奢尚俭”无关,排除B项;虽然牛是当时农业耕种的主要动力,但是题干述及的却是“牛车慢、稳”,而不是强调耕牛的作用,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在东汉后期,社会确实出现了地主豪强政治,如地主庄园经济、拥兵自重等,但是题干所述现象(天子至士……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与地主豪强政治无关,排除D项。
答案:A
3.(2023·广东部分学校高三1月联考)秦汉时期,气候环境较为温润,北方地区山林湖泽附近的民众均以采集渔猎为生。汉代常见的流民亦不乏以此为生者。秦汉以降,历代朝廷反复劝农、鼓励耕织,汉代时零星存在的“好稼穑”之地到唐初渐成广布之势。这一变化(  )
A.利于政府加强对民众的控制
B.说明农业耕作技术得到了发展
C.表明封建小农经济范围扩大
D.反映出环境变化决定民众生计
解析:本题考查秦汉至隋唐时期政府对民众的控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秦汉时期,北方一部分民众以采集渔猎为生,这不利于政府对民众的控制,而秦汉以降,历代政府通过反复劝农使得农耕经济得到普及,这有利于加强政府对民众的控制,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农耕经济的推广而非农业耕作技术得到了发展,故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表明其就是小农经济,故排除C项;环境变化只能影响民众的生计,故排除D项。
答案:A
4.(2023·广东高州一模)有学者指出:“严格说来……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商周时期尚未实现统一
B.“封建的统一”指“大一统”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
D.“封建”指的是一种社会形态
解析:根据材料“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可知,秦汉时期郡县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C项;A项说法与“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的说法不符,排除;“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秦以后才建立起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排除B项;秦以前的封建是指封邦建国,排除D项。
答案:C
5.(2023·河北唐山二模)西汉自元帝以后最高统治权力经常被控制于宦官和外戚手中。而伴随土地兼并导致土地集中,其结果是大地主必然要求政治上分割皇权。而外戚和宦官正是这部分要求分割皇权势力的政治代表。据此可知,西汉皇权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A.皇帝软弱无能 B.多种势力争夺所致
C.宦官外戚专权 D.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解析:根据材料“最高统治权力经常被控制于宦官和外戚手中”“大地主必然要求政治上分割皇权。而外戚和宦官正是这部分要求分割皇权势力的政治代表”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中后期,外戚与宦官专权,而外戚和宦官是大地主分割皇权的势力代表,因此西汉皇权衰落的主要原因是豪强地主势力膨胀,故选D项;皇帝软弱无能是西汉后期皇权衰落的原因之一,但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项;宦官与外戚是大地主的势力代表,因此材料中并未出现多种势力,排除B项;宦官外戚专权是西汉皇权衰落的表面原因,并非材料强调的其是大地主分割皇权的势力代表,排除C项。
答案:D
6.(2023·广东卷)下表的变化反映了(  )
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
朝代 高门士族占比 宗室、外戚占比 寒人占比
西晋 48% 19.1% 32.9%
东晋 78.4% 7.4% 14.2%
A.江南士族擅权日甚 B.豪强势力的膨胀
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 D.专制皇权的弱化
解析:据图表信息,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中,高门士族占比大幅增加,说明当时士族门阀政治盛行,专制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和削弱,故选D项;士族门阀最早盛行于北方地区,两晋时期北民南迁后,最典型的门阀士族依然集中于北方地区,排除A项;豪强地主是两汉时期的地方割据势力,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高门士族占比的增加说明当时门第选官比较盛行,客观上反映了九品中正制在当时的盛行,排除C项。
答案:D
7.(2023·广东佛山二模)据史料记载:“殿庐幕次(宋代政治活动中的等待场所),三司官为一幕,枢密院为一幕,两省官为一幕……御史中丞则独设椅子坐于隔门之内。”这表明(  )
A.御史台是最高行政机构
B.武将参政权力被彻底剥夺
C.空间分割体现事权分化
D.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浓厚
解析:据材料“三司官为一幕,枢密院为一幕,两省官为一幕……御史中丞则独设椅子坐于隔门之内”可知宋代在政务决策过程中,财政、军事和监察权相互分割、制约,体现了分化事权的特点,故选C项;中书门下在宋代是最高行政机构,排除A项;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主要是限制武将,但是并不取消,排除B项;因循守旧主要强调国家政策缺乏活力和改革的决心,偏向保守固定,材料并未体现,排除D项。
答案:C
8.(2023·广东深圳一模)宋代文书除手抄外,也推广“摹印颁行”“镂版宣布”。朝廷文书经递铺、邮驿机构下达到州郡,期间各个流通环节均需备案在册。地方收文后要登记编号、归档保存。这些做法(  )
A.表明活字印刷术成为主流
B.导致权力分割过细的局面
C.加强了对地方的监控节制
D.体现了崇文抑武治国理念
解析:据材料“朝廷文书……下达到州郡……需备案在册……登记编号、归档保存”得出中央下达地方的文书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这便于地方执行中央的命令,故选C项;据材料“手抄”“‘摹印颁行’‘镂版宣布’”可知,文书成文的方式有手抄、摹印、雕版印刷三种方式,活字印刷术成为主流与主旨不符,排除A项;文书制度是中国古代关于文书的发布、执行和管理的专项制度,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导致权力分割过细的局面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是宋代的特点,文书制度并不是宋朝特有的,逻辑关系不成立,排除D项。
答案:C
9.(2023·福建厦门二模)忽必烈即位后,定国号大元、年号中统,并为辽、宋、金修史,“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这表明元朝(  )
A.开创了少数民族修史的先例
B.形成了开放平等的民族观念
C.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D.强化了“大一统”的政治理念
解析:元朝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突破了传统的夷夏观念,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强化“大一统”的政治理念,故选D项;材料无法判断此前是否有此类情况,因而无法判断是否开创先例,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为了保障自己的统治利益,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的措施,并不是开放平等的民族观念,排除B项;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C项。
答案:D
10.(2023·广东重点中学2月联考)下表所示为康熙时期的资料。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谕荆州将军噶尔汉,令其自将领到兵丁,都要严行禁止侵占市肆要地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谕大学士等,财赋出于百姓,凡钱粮查核必须彻底澄清,不额外科派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议政王会议议决,今海内一统,实现了和平,满汉人民,俱同一体,应令出洋贸易,以彰庶富之治
A.政府倾力发展小农经济
B.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C.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
D.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
解析:据材料可知,康熙二十二年要求官兵禁止侵占市肆要地,康熙二十四年要求不对百姓额外加征赋税,康熙二十四年强调满汉一体,允许出洋贸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有利于减轻百姓的负担、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康熙二十二年及康十四年的要求,体现的是对商业的重视,并非倾力发展农业,排除A项;康熙二十二年和康熙二十四年的要求,不能体现开放的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排除B项;材料只呈现了政府采取措施刺激农业和商业的发展,但不能由此说明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排除C项。
答案:D
11.(2023·辽宁3月高考适应性测试)雍正帝在成立军机处后,可通过军机处将机密谕旨直接寄给地方督抚;同时各地督抚可将重大问题直送军机处转皇帝本人审批。这说明军机处(  )
A.具有最高的决策大权 B.完善了中央行政体制
C.取代了内阁的票拟权 D.有助于强化君主专制
解析:军机处将机密谕旨直接寄给地方督抚,各地督抚将重大问题直送军机处转皇帝审批,说明军机处的设立有助于强化君主专制,故选D项;军机处只负责谕旨和奏折的传递,最高决策大权属于皇帝,排除A项;军机处属于中枢秘书机构,不是行政机构,且材料并没有体现体制的完善,排除B项;材料体现军机处的作用,并未说明军机处取代了内阁的票拟权,排除C项。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2.(2023·湖南雅礼中学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三级地方行政区划,首为路,初期有15路,最多时发展到26路;路下设府、州、军、监(宋初惩唐五代节镇之祸,收回节度使的兵权,由中央直接统领府、州、军、监),府是皇帝即位前居住或任职的州以及京都、陪都所在地,军是冲要之地,监是有矿产之地,府、军、监与州的级别相同,宋全盛时有4京府、30普通府、254州、63监;再下是县,全盛时有1 234个县。这个时期县以下都设有乡、里基层行政组织,其划分主要以户口多少为标准。
——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元朝行省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并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模式内。行省虽然在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统属中发挥统摄的作用,但是在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群官中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交参任用,重要政务“事从公议”。行御史台与廉访使司所构成的地方监察网络,构成了防范行省擅权坐大的特殊机制。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三级行政区划细化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元代行省权力”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解析:(1)第一小问表现,据材料一“宋代三级地方行政区划,首为路……路下设府、州、军、监……与州的级别相同”可知宋代州与府、军、监等行政区形成了功能分立;据材料一“县以下都设有乡、里基层行政组织”可知宋代县以下设立了乡、里基层行政组织,以便强化对基层社会的控制。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宋代实行州级行政行政区功能的分立,是分化事权在地方治理中的体现,有利于削弱敌方割据的政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但是由于地方行政层级越分越多,存在功能重叠的情况,导致行政效率低下,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加剧了积贫积弱的局面。(2)据材料二“元朝行省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并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模式内”可知材料认为元代行省制是以中央集权为前提下的地方分权治理,地方权力具有“大而不专”的特点;据材料二“行省虽然在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统属中发挥统摄的作用”,可知材料认为行省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必须时刻遵循中央的统摄,体现了中央集权的特点;据材料二“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可知行省制内部实行集体决策和分权治理,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据材料二“行省区划实行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原则,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可知元朝中央政府在进行行省疆域划分的过程中通过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原则,有效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体现了中央集权的特点;据材料二“但是在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可知元代地方行省在人事任免权、军权和财政权方面都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体现出地方分权的特点。总之,元代的行省制既保证了中央权威,又体现了地方治理的灵活性和独立性,体现了权力“大而不专”的特点。
答案:(1)表现:州级行政区功能的分立;县以下设有乡、里基层行政组织。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权力分工过细,影响行政效率;造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2)示例。
论点:元代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论述:元代行省是中央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掌握地方行政权、军政权与财政权等,但其行使权力受到制约。元朝中央朝廷实行群官圆署会议制度,分权制衡,有效防止行省长官权重难制。行省区划实行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原则,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使得地方行省缺乏割据叛乱的条件。元朝由御史台、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组成的监察网络成为中央监督地方的一重要工具,对中央有效地控制地方行省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之,元代行省的权力虽然很大,但终元一代没有出现地方行省发动反抗中央的叛乱。元代行省制成功协调了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13.(2023·广东名校联盟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景之治 文帝两次下诏“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景帝“令田半租”,即三十税一,遂成为汉朝定制。废除一些严刑酷法,结果“刑罚大省”“断狱数百,几至刑措”,这与秦朝“断狱岁以千万数”形成鲜明对比。
贞观之治 唐太宗常说,人君好比是舟,人民好比是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他还认为“治安之本,惟在得人”,由于他的精心挑选,贞观年间掌权的大臣大有所长。他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开元之治 唐玄宗即位后,开始裁减冗官,“大革奸滥,十去其九”,修订《大唐六典》,明确规定各级政府机构的组织建制;据统计,玄宗执政期间,全国共修建56个水利工程,相当于唐朝所修工程总数的20%以上。
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封建盛世”的看法。
解析:第一,分析“封建盛世”一般出现的时段、原因,得出“封建盛世”多发生在王朝初创时期,统治阶级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生产关系和统治政策,以稳定社会秩序,力求其统治的长治久安。第二,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封建盛世”的内容,得出“封建盛世”的内容大致包括:轻徭薄赋、约法省禁、重视选官用人、注意纳谏、整顿吏治、兴修水利等。第三,辩证地认识“封建盛世”得出,积极方面——“封建盛世”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较为安定,农民负担有所减轻,经济较快发展,社会矛盾相对缓和。消极方面——“封建盛世”不会像古代史臣渲染的那样富足繁荣,阶级压迫和剥削仍然十分严重。
答案:示例。
“封建盛世”多发生在王朝初创时期,统治阶级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生产关系和统治政策,以稳定社会秩序,力求其统治的长治久安。“封建盛世”的内容大致包括:轻徭薄赋、约法省禁、重视选官用人、注意纳谏、整顿吏治、兴修水利等。“封建盛世”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较为安定,农民负担有所减轻,经济较快发展,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但是,“封建盛世”不会像古代史臣渲染的那样富足繁荣,阶级压迫和剥削仍然十分严重。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一)~(十六)含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