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之王安石变法随堂练习AB卷(含解析)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之王安石变法·随堂练习A卷
1.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 )
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 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
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 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2.宋仁宗时期,范仲淹、韩琦等文官在统帅对西夏战事期间,朝廷曾下诏将他们改任为武职性质的观察使人他们们都上表坚辞不受。统计数据表明,北宋宰相共有71人,其中64人为进士出身,竟无一人出身武臣。这反映出宋代( )
A.科举制度得到发展完善 B.国家政策影响士人观念
C.价值取向深受理学影响 D.官僚体制约束君主权威
3.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诏令一直在西夏前线指挥的文臣范仲淹改升武职。范仲淹连上三道奏表,请求皇帝收回成命,表示绝不能接受自己成为一个武官。这表明范仲淹( )
A.具有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 B.反对朝廷干预前线指挥作战
C.沾染飞扬跋扈的骄傲姿态 D.深受“崇文抑武”风气影响
4.王安石变法时期,官府推行青苗法,按户放贷取息,户等越高可借贷越多,取息二分,一年两次,实际取息高达四分。据此材料推理,对青苗法实施的影响解读错误的是( )
①导致自然经济的解体②完善了户籍制度⑧导致两税法的瓦解④缓解了财政压力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下表是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还纳本息示意列表。这一政策的特征是( )
借贷方式 实际支给 还贷数 实际价值
现钱例 1000文 1200文(借钱还钱) 1200文
120斗(借钱还粮) 2400文
A.加强人身控制 B.放松经济控制 C.税收的公平化 D.实物的货币化
6.有学者指出,北宋王安石变法时设置的市易司“听人赊钱”,“本以抑兼并,便众业,亦使财政纾困”,却出现“诸路民以田宅抵市易钱,久不能偿,公钱滞而不行”的现象。在“吏或不良”的情况下,负债商人多被默许“高其物价,以巧取息”。该学者意在强调当时( )
A.官府借贷破坏了商品经济正常发展 B.市易法未能推动财政收入增长
C.国家操控物价是市易法的根本目的 D.吏治腐败导致了土地兼并加剧
7.北宋前期在财政分配上,地方除上供中央定额外,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总体上都是总量分配的。王安石变法设立朝廷财政,规定了朝廷财政所属赋税名目,促使中央与地方及中央各财政机构间逐步实行税权分配。这一改革( )
A.维护了重农抑商政策. B.增加了中央政府财政收入
C.健全了国家赋税体制 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8.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王安石向全国推行募役法。募役法的内容是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王安石推行募役法有利于( )
A.减轻农户的生活负担 B.创制以钱代役的模式
C.保障农业生产的时间 D.缓和阶层间贫富差距
9.王安石变法中颁布实施《市易法》,于汴京设都市易司,边境和重要城市设市易司或市易务,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按规定收取息金。这一举措( )
A.减轻了人民的差役负担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干扰了正常的商品交流 D.缓和了统治集团的矛盾
10.胄案是北宋前期隶属三司的官署,其主要职责是监管兵器的生产,史称三司胄案。澶渊之盟后,胄案监管仅仅能够达到“谨簿账”而已,神宗时,王安石主张废除三司胄案,设置军器监,派遣专门官员负责兵器铸造并制定新的管理方法和明确的奖惩制度,宋神宗采纳了这项建议。这一措施( )
A.扭转了积贫积弱局面 B.旨在减轻农民的负担
C.缘于社会稳定的需要 D.有利提升宋军战斗力
11.在王安石变法前,变法派大多经历平平,位低资浅且多出身贫寒,但由于他们遇到大变革时代,在变法时,其中的很多人迅速步入权力中心。材料表明,王安石变法
A.废除了贵族科举的特权 B.冲击了大地主大官僚的统治
C.完善了官吏选拔的程序 D.改革了科举选拔官员的标准
12.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教育改革是其重要内容之一,王安石在太学中实行“三舍法”,规定上舍生学行优秀者,或授官,或可直接参加省试、殿试。同时,颁布《三经新义》作为学校统一教材,此书对《诗》《书》《周礼》三部儒家经典重新加以注释而成。在科举改革方面,废除明经诸科,只以进士科取士。王安石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充实完善儒家思想 B.争夺变法的主导权
C.寻找变法理论依据 D.完善发展科举制度
13.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的目的,但变法的内容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打击了他们的特权,故遭到激烈反对,终至变法失败,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A.触及权贵利益忽略了政治之改革 B.对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未有效调整
C.执行过程用人不当加重百姓负担 D.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14.北宋司马光在《与王介甫书》中提出:“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这说明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
A.引发了地方割据 B.造成了社会混乱
C.导致了北宋灭亡 D.加剧了积贫积弱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得其人缓而谋之,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成之、则为大害。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摘编自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二 免役法是按户等高低征收不同数量的免疫钱…而按原来政府的标准定出的户等是很不准确的,这就给那些不法官吏在定户等中乘势弄权、营私舞弊、贪污受贿等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间。…除了征收免疫钱、助役钱之外,又多收二分所谓的免役宽剩钱,以备水旱灾荒年份之用。地方官吏为邀功请赏,原只规定征收20%的免疫宽剩钱则按百分之四十、五十的比例征收…朝廷在实行免疫法之后,又实行了保甲法。这使民户既纳了役钱,又要再服役。
——摘编自方宝璋《再论宋代免疫法的利弊》
根据上述材料,任选一则或两则信息,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合理,有史实依据)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从材料信息看,宋仁宗下令废后,遭到了御史和谏官的反对,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也就是两个机构不能联合起来奏对,应该各负其责。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C项正确;古代家国一体,皇帝的家事即国事,不能说不容置疑,排除A项;从材料信息看,御史和谏官的行为遭到了皇帝的强力反击,维护了皇帝的权威,排除B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不能说宰相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宋朝时期,文官地位超过武将,文官不愿意任武职,这与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有密切关联,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宋代“重文轻武”的国策,未涉及科举制度的发展,排除A项;理学是两宋时期产生的新儒学思想,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宋代国家政策影响士人观念,未体现官僚体制约束君主权威,排除D项。故选B项。
3.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不断压制武将和过度抬高文官地位,所以,“文臣范仲淹……表示绝不能接受自己成为一个武官”,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他淡泊名利,排除A项;BC项与材料及范仲淹无关,排除BC项。故选D项。
4.B
【详解】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时空是宋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农户接受放贷,偿还利息,由于政府利息达四分之高,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④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古代自然经济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①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材料是按户等提供借贷,并非户籍管理,②错误,符合题意;两税法是在唐中叶后推行的,材料事件发生时间是宋朝,③错误,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B项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5.D
【详解】据材料“下表是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还纳本息示意列表”可知,王安石变法中青苗钱的借贷方式为“现钱例”;“实际支给1000文”,但还贷数为“1200文或120斗(借钱还粮)”,这说明青苗钱这一政策的特征是“实物的货币化”,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人身控制,而是强调“青苗钱的还纳本息”状况,排除A项;材料强调“青苗钱的还纳本息”状况,未涉及经济控制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强调“青苗钱的还纳本息”状况,未涉及税收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详解】北宋市易法以政治权力介入市场,官府希望通过借贷以达到一定程度上“抑兼并,便众业”的目的,但却因“久不能偿”,使得官府资本“滞而不行”,无法正常运转。同时向官府借贷而负债的商人为了摆脱困境而哄抬物价,破坏了商品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未能推动财政收入增长”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且市易法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市易法中官府借贷业的弊端,而非强调市易法的目 的,排除C项;材料强调市易法的弊端,并非强调吏治腐败,排除D项。故选A项。
7.B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在北宋前期地方上供中央的定额之外,中央与地方财政总体上都是总量分配,但王安石变法中,规定朝廷财政所属的赋税名目,不允许地方征收相应赋税,有利于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B项正确;题干并未体现农业和商业在税收上的差别,排除A项;王安石变法的改革对于国家赋税体制变化不大,只是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税权,排除C项;王安石对于赋税制度的调整并未体现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募役法以役钱代替农民亲自服役,有利于保证农业生产的时间,C项正确;募役法缓解了农民差役的负担,不是生活负担,排除A项;B项不是募役法所产生的作用,排除B项;募役法与阶层间的贫富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详解】根据材料“王安石变法中颁布实施《市易法》,于汴京设都市易司,边境和重要城市设市易司或市易务,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按规定收取息金。”可知,王安石变法设置市易务,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B项正确;变法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差役负担,但是并不是材料的内容,排除A项;变法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排除C项;变法恶化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
10.D
【详解】胄案隶属三司,监管兵器生产,但是澶渊之盟后,胄案监管仅仅能够达到“谨簿账”而已。王安石废除三司胄案,设置军器监,实行专业化的武器制造和管理,这有助于提升武器制造水平,提升宋军战斗力,D项正确;设置军器监不能解决积贫问题,排除A项;设置军器监与减轻农民负担无关,排除B项;设置军器监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提升武器制造水平,而非社会稳定,排除C项。故选D项。
11.B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在王安石变法前,变法派“位低资浅且多出身贫寒”;变法时“很多人迅速步入权力中心”,这反映了当时统治集团内部的变迁,客观上冲击了大地主大官僚的统治地位,B项正确;贵族地主的特权在当时仍然存在,排除A项;王安石提拔有识之士为变法效力不意味着官吏选拔程序得到完善,排除C项;王安石变法并未改变科举制选官的标准,排除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根据材料“颁布《三经新义》作为学校统一教材,此书对《诗》《书》《周礼》三部儒家经典重新加以注释而成。”可分析出王安石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剥夺保守派对儒学的的解读权,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B项正确;充实完善儒家思想不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排除A项;寻找变法理论依据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王安石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完善科举制度,完善科举制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根据“但变法的内容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打击了他们的特权,故遭到激烈反对,终至变法失败”可得出其变法触及权贵利益忽略了政治之改革,A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有效,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用人问题,排除C项;材料针对的是其失败的具体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14.B
【详解】根据“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可知司马光认为王安石的变法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每个社会阶层都不能安定,B项正确;司马光是认为王安石变法导致社会混乱,而非引发地方割据和加剧积贫积弱,排除AD项;王安石变法并没有导致北宋灭亡,排除C项。故选B项。
15.示例论题:免役法的结局与初衷出现了严重的背离。
阐述:北宋积贫积弱、百姓逃离现象严重,原有役法不均,官像大地主不服役容易激化社会盾。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推行了免役法。免役法实能的初表是减轻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劳动力和保证农民生产时间,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援解北宋积药积弱的局面。新法能行过程中,户等标准的不确定性使得官吏在定等牧税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除了征枚免疫钱、助役之外,又多收20%所谓的免役宽剩钱。在实行免役法之后,又实行了保甲法。这些举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导致百姓的负担更重,背离了变法的初衷总之,免役法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出现了结局与初表的背离,人民负担反面加重。用人不当以至于出现官吏扰民现象,民间不满情严重,这样为变法最终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是在理解王安石法的大背景下把握好两则材料的主旨,材料一该免役法实施的初衷是要减轻农民的差役负担,证保劳力和保证农民生产时间,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解北宋积弱的局面。材料二免役法实过程中危害了百姓的利,导致百姓的负担更重。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免役法的结局与实施出现了严重的背离现象。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之王安石变法·随堂练习B卷
1.宋皇祐年间,范仲淹转任杭州,恰逢两浙地区发生饥荒,面对“殍殣枕路”的惨象,范仲淹却鼓励民众外出游乐,同时进行“以工代赈”,召集寺院主持、民间富户雇用工匠翻修寺庙、仓库等,“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范仲淹的赈灾措施( )
A.兼顾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B.化解了尖锐的阶级矛盾
C.扭转了当时积贫积弱的局面 D.重在关注老幼弱势群体
2.范仲淹为谪守岳阳的故友滕子京作《岳阳楼记》,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理想。周敦颐任职邵阳时辟池种莲,以示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人生修养。两人的精神诉求源于( )
A.科举制度对宋代文人的影响 B.新儒学对崇高人格的规范
C.知识分子的理想抱负和修为 D.士大夫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3.宋神宗熙宁六年,范仲淹家族的《续立义庄规矩》规定:“诸位子弟得大贡比试者,每人支钱一十贯文,再贡者减半,并须实赴比试乃给,即已给而无故不试者追纳。”这说明义庄( )
A.成为社会救济的主体 B.赈济的重点在于扶困
C.规范族人的奖励机制 D.关注家族的长远利益
4.宋仁宗时期,范仲淹、韩琦等文官主持对西夏战事,朝廷曾下诏将他们任命为武职的观察使,他们强烈反对,先后上表坚辞不受。这说明宋代( )
A.国家政策影响士人价值取向 B.西夏战事削弱了文官权力
C.强干弱枝政策影响边防理念 D.君主权威受到了严重挑战
5.王安石变法时,将青苗法在地方上推行的效果作为考核和奖惩官员的依据,甚至向下级官员下达贷款指标,全然忘了自己制定的百姓"愿取则与之,不愿不强也"的原则。该做法
A.表明青苗法违背历史发展规律 B.导致变法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
C.促进政府的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D.说明王安石等人缺少从政经验
6.1071年,北宋政府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雇员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分摊,原来不用负担差役的女户、寺观,也要缴纳半数的役钱。这一举措
A.改变了地方积弱的局面 B.减轻了农民的财税负担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加强了全国的社会治安
7.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传统“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
A.力图长远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B.彻底地解决了社会危机
C.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D.建立了完备的救荒体系
8.北宋熙宁三年,政府规定:农村住户每十家(后改为五家)组成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旨在“除盗”、“与募兵相参”及“省养兵财费”。这项措施是( )
A.邻保制度 B.十家牌法 C.里甲制 D.保甲制
9.北宋统治者将募兵发展为一种有意识的“养兵”政策,以此稳定社会秩序、消除动乱,结果导致军队数量不断增加,军费恶性膨胀。为改变这一局面,王安石( )
A.实行按军功授爵制 B.推行“兵农合一”征兵制
C.定期更换禁军驻地 D.任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10.宋神宗熙宁八年,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诗经》《礼记》《论语》《孟子》等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这一变革主要是为了( )
A.防止科举考试作弊 B.选拔变法革新人才
C.丰富科举考试内容 D.重建儒家经学体系
11.在王安石变法过程中,朝廷设立了“发运使”,主要掌握国家东南六路的生产情况以及政府与宫廷的物资需求情况,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物资。这一措施( )
A.调动了商人从商的热情 B.提高了农业产品的价格
C.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D.发挥了政府的调控作用
12.下表可用来说明,王安石变法( )
熙宁二年(1069年)七月 实行“均输法”
熙宁二年(1069年)九月 实行“青苗法”
熙宁二年(1069年)十一月 实行“农田(水利)利害条约”
熙宁二年(1069年)十二月 实行“募役法”(即免役法)
熙宁三年(1070年)十二月 实行“保甲法”
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 实行“市易法”
熙宁五年(1072年)八月 颁布“方田均税法”“保马法”等
A.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操之过急 B.强调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
C.重在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 D.重视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
13.有学者认为,北宋中期,地主阶级内部剧烈分化,为变法造成了一些条件,但始终没有产生过一股足以不断推动变法前进的强大力量,王安石变法中各股地主政治势力都是朝后退步。这意在说明,当时
A.经济的发展导致地主阶级的分化 B.过度中央集权的弊端日益显现
C.王安石变法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D.统治阶级缺乏政治自救的能力
14.宋神宗时期,司马光曾上奏称:“下等、单丁、女户及品官、僧道,本来无役,今使之一概输钱,则是赋敛愈重……富室差得自宽,而贫者困穷日甚。"司马光此言意在( )
A.建议宋神宗改革赋税制度 B.维护社会下层的根本利益
C.谴责政府的横征暴敛行为 D.批评王安石变法违背初衷
15.有学者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最后一次建设性探险,延续了集权式变法思路,是体制改革的终结之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廷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三冗不去,不可为国。……今四夷荡然与中国通,在北则臣契丹,其西则臣元昊,二国合从,有掎角(夹击)中国之势。
——摘自《宋史·列传四十四》
材料二 王安石经济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政府给农民贷款,半年后还款,以货币或粮食还贷,半年的利率是20%,年利率为40%;同时,拨出100万贯钱,作为京师市易务的本钱,将“开阖敛散之权”从富商大贾手中归于官府。因而变法具有明显的国家投资经营法的性质。王安石变法的思想远远超越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无法实现用国家管理经济的方式——经济法,来实现富国强兵,因为经济法有其存在的特定的社会基础,而中国封建社会的宋代没有这样的社会基础。
——摘编自周小明《从经济法视角评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等
材料三 这些看上去都挺好的法令,经过长时间的执行之后,完全背离了当时王安石制度设计的初衷。大量见风使舵,以权谋私的官员借着改革的机会,政治投机扶摇直上,直接造成了王安石之后整个北宋官僚队伍的堕落与失效。
——摘编自晓书童《王安石变法,全面经济变革的最后绝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政府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指出王安石为此进行变法的主要目的。
(2)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的“富国”措施,并分析其体现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特点。
(3)据材料二、三,概括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北宋时期。根据材料可知,面对饥荒,范仲淹鼓励民众外出游乐,并进行“以工代赈”,这些举措能够促进就业,带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秩序,A项正确;“化解了尖锐的阶级矛盾”表述有误,排除B项;“扭转了当时积贫积弱的局面”夸大了材料中举措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重在关注老幼弱势群体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知范仲淹和周敦颐强调对个人高尚品德的追求,结合所学可知两人的精神诉求源于新儒学中对崇高人格的规范,B项正确;材料强调文人的道德追求,没有直接信息指向科举制度,排除A项;C、D两项并非精神诉求的来源,而是体现了精神诉求本身的内容,排除C、D项。故选B项。
3.D
【详解】从材料可知,家族义庄支付费用支持子弟参加科考,如果领取费用后不去,则要追缴相关的费用,说明义庄鼓励家族的子弟科考取仕,关注家族的长远利益,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不能得出是主体,排除A项;材料中所涉及的是教育考试,并不是扶贫,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不是奖励,而是支持参加考试,关注族内子弟的成长,排除C项。故选D项。
4.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重视文人,促进理学形成,朝廷任命范仲淹等人为待遇更优厚的观察使,范仲淹认为,观察使名号与一些少数民族首领名号相混淆,会被轻视,而且觉得自己没有战功,不应再增加厚禄,反映了范仲淹等人胸怀天下,不贪图富贵的品质,体现国家政策影响士人价值取向,A项正确;用文官主持对西夏战事,反映朝廷重用文官,不是削弱了文官权力,排除B项;北宋建立后,实行强干弱枝政策,而后边防理念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排除C项;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有利于巩固统治,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A项。
5.B
【详解】王安石“将青苗法在地方上推行的效果作为考核和奖惩官员的依据,甚至向下级官员下达贷款指标”的做法,会引起地方官员刻意迎合上级现象的出现,导致很多官员为完成任务而强迫农民贷款,从而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这也是造成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故B项正确;青苗法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其执行者身上,排除A项;青苗法短时间内确实会大幅度提高政府的收入,但持续增长却难以实现,排除C项;D项与史实明显不符。
6.C
【详解】政府收取雇人应役的费用,而且原来不用负担差役的女户和寺观也要缴纳役钱,这明显增加了役钱的征收范围,从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故选C;这一举措能增加财政收入,但并不能改变地方积弱的局面,排除A;农民不再充当差役,但要缴纳役钱,不能说明财税负担减轻,排除B;这一举措和加强社会治安无关,排除D。
7.A
【详解】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传统、直接的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通过“募饥民修水利”,将“赈救”灾民和兴修水利工程相结合,说明其力图长远解决灾民生计问题,A项正确;王安石采用的赈灾方法不能“彻底”解决社会危机,B项错误;材料中王安石采取的措施不能“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C项错误;王安石推行新的赈灾方式,不能说明其建立了“完备的救荒体系”,D项错误。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熙宁三年(中国)。据材料“北宋熙宁三年,‘农村住户每十家(后改为五家)组成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可知这是王安石变法时期实行的保甲法,D项正确;邻保制度是明朝王守仁提出的,邻保即在乡村及城镇中,五家为邻,五邻为保的管理制度,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十家牌法,是古代乡间管理方法,由明朝中期王阳明创造,排除B项;里甲制度是明朝的基层组织形式,排除C项。故选D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北宋实行“养兵”政策,结果造成冗兵、冗费,加重了财政危机,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王安石变法推行“兵农合一”的保甲法,把农民变为保甲,平时维护治安,战时参加作战,既防止农民的反抗,又节省了军费,B项正确;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推行按军功授爵,排除A项;定期更换禁军驻地、任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都不能改变“军队数量不断增加,军费恶性膨胀”的局面,排除C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根据“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诗经》《礼记》《论语》《孟子》等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可得出王安石变法中通过变革科举,改革教材,选拔实用的变法人才,B项正确;材料中的作法与作弊没有太大关系,主要涉及的是科举考试的内容,为选拔人才服务,排除A项;改革考试内容最终是要选拔人才,排除C项;王安石没有重建儒学体系的想法,重建儒家经学体系与理学有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王安石变法过程中,政府设立机构“发运使”来掌管国家的物资生产、收购和运输,这反映了政府发挥了对经济的调控作用,D项正确;国家掌管经济不利于调动商人从商的热情,排除A项;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值,排除B项;材料中的举措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而且加重,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通过观察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均输法、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等理财措施的颁布,体现了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强调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B项正确;三年之内陆续颁布了政治、经济、军事和教育等一系列新法法令,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操之过急,但其并非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材料列举的新法措施体现了王安石变法主要目的在于富国强兵,而非侧重保护弱势群体,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王安石调整了社会经济结构,排除D项。故选B项。
13.D
【详解】根据“但始终没有产生过一股足以不断推动变法前进的强大力量,王安石变法中各股地主政治势力都是朝后退步。”可得出王安石开展变法和变法的失败都反映出,宋代缺乏政治自救的能力,D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地主阶级分化的原因,而是强调地主阶级分化的影响即为变法创造了一些条件,故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中央集权的弊端,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守旧势力的阻碍,并不是王安石变法的阻碍,排除C项。故选D项。
1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下等、单丁、女户及品官、僧道,本来无役,今使之一概输钱,则是赋敛愈重”和“富室差得自宽,而贫者困穷日甚”可知,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其目的是通过王安石变法加重人民负担来批评王安石变法,D项正确;司马光指出了王安石变法措施的问题,但没有涉及其建议宋神宗进行改革,排除A项;司马光通过王安石变法对下层民众造成的不良影响来抨击王安石,作为地主阶级代表的司马光不会维护社会下层的根本利益,排除B项;司马光批评的是王安石变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非对政府的谴责,排除C项。故选D项。
15.(1)困境:财政危机;边疆危机;积贫积弱局面。
目的:富国强兵。
(2)措施:官府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官府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
原则: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控制。
特点:国家调控经济与开辟财源相结合;国家垄断经营(国家投资经营)。
(3)原因:变法思想超越时代;缺乏变法的社会基础;改革背离初衷;用人不当。
【详解】(1)本题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困境:由材料“困天下之财”,可得出财政危机;由材料“掎角(夹击)中国之势”,可得出边疆危机;结合所学,宋代财政困难,军事战斗力低下,出现了积贫积弱局面。目的:宋代为了摆脱积贫积弱的局面,可要采取富国强兵的措施。
(2)本题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措施:由材料“政府给农民贷款”,可得出官府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由材料“拨出100万贯钱,京师市易务的本钱,将‘开阖敛散之权’从富商大贾手中归于官府”,可得出官府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原则:由材料“王安石经济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可得出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控制。主要特点:由材料“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从富商大贾手中归于官府”,结合宋代富国强兵的需要,可得出国家调控经济与开辟财源相结合;由材料“变法具有明显的国家投资经营法的性质”,可得出国家垄断经营。
(3)本题背景类材料分析题。由材料“王安石变法的思想远远超越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可得出变法思想超越时代;由材料“经济法有其存在的特定的社会基础,而中国封建社会的宋代没有这样的社会基础”,可得出缺乏变法的社会基础;由材料“离了当时王安石制度设计的初衷”,可得出改革背离初衷;由材料“大量见风使舵,以权谋私的官员借着改革的机会,政治投机扶摇直上”,可得出用人不当。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之王安石变法随堂练习AB卷(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