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024年1月)
等级: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对应的答题栏内。)
1.有学者指出:此事件烧掉了清朝统治者因长期闭关而形成的自大心理,当时的一些有识之人,开始了求强求富的探索。“此事件”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俄国占领大片领土 D.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
2.如图所示为太平天国颁布的革命纲领。与前者相比,后者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
A.学习西方治国 B.实行君主专制
C.平均分配土地 D.实现男女平等
3.李鸿章在《议复梅启照条陈折》写道:“夫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商船能往外洋,俾外洋损一分之利,即中国益一分之利。微臣创设招商局之初意,本是如此。”由此可见,李鸿章创设轮船招商局的“初意”是
A.抵制外国资本的入侵 B.为军事工业筹措资金
C.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 D.为招商引资创造条件
4.如图,《时局图》是甲午战后《马关条约》签订后爱国人士漫画的杰作。该漫画主要反映了
A.清朝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B.中国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
5.近代中国,许多报刊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图图片所示报刊主要宣传的新思想是
A.自强求富 B.师夷长技 C.民主共和 D.变法图强
6.八年级上册历史某单元学习的内容有“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请同学们为此拟一个恰当主题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D.学习西方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的变化
7.“20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它意味着旧式的民族反抗和斗争难以改变中国的命运,民主革命的涛声已经隐约可闻。”文中“民主革命的涛声”可能是
A.《资政新篇》的编写 B.《国闻报》的发行 C.《民报》的宣传 D.《时局图》的发表
8.如图两幅图反映出
A.国民言论渐趋自由 B.民主政体初步确立
C.清朝封建统治结束 D.革命任务尚未完成
9.梁漱溟曾说:“蔡先生(蔡元培)一生的成就不在学问,不在事功,而只在开出一种风气,酿成一大潮流,影响到全国,收果于后世。”做出上述评价,主要是因为蔡元培
A.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 B.提倡学科之间的融合
C.第一个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D.猛烈抨击封建旧道德
10.“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种民族感情的集中表现是
A.“扶清灭洋”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自强求富”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11.1918年,李大钊回到家乡,亲戚问他:“你在北京干啥?”李大钊浅浅一笑说:“点种。”亲戚听了有些莫名其妙,“庄稼人种地要点种,你点什么种?”他回答:“革命的火种。”次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首次较为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由此可知,李大钊是中国
A.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B.实业救国思想的宣传者
C.报刊与杂志发展的推动者 D.中体西用主张的践行者
12.《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国共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指的是
A.中华民国创建 B.北伐战争胜利
C.抗日战争胜利 D.重庆谈判成功
13.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如果追溯人民军队发展的“起点”,可以前往
A.陕西西安事变纪念馆 B.上海中共二大纪念馆
C.江西南昌起义纪念馆 D.河南郑州二七纪念塔
14.如图所折射的时代精神是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B.坚定信念、不怕牺牲
C.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5.“‘双十二’事件是我们国家存亡绝续的分野,我们自相斫杀的内战,是要从此绝迹了;我们抗敌复土的光荣战争,是马上就要见之行动了。”这句话意在强调“‘双十二’事件”
A.抵御了帝国主义的入侵 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揭开了局部抗战的序幕 D.成为了扭转时局的关键
16.如图是抗日战争时期邵恒秋创作的漫画《日本的今昔》。该漫画寓意主要是
A.踊跃参军,抗美援朝 B.地大物博,中国必胜
C.联合英美,坚持抗战 D.民族觉醒,抗日必胜
17.如图为1937年5月9日出版的《申报周刊》封面。封面上拍自延安的照片显示,城墙上赫然刷有“和平统一,团结御侮”及“停止内战”字样的标语。这表明
A.延安是全国抗战的指挥中枢 B.国民政府坚持自卫抗战决心
C.国共两党合作抗战成为趋势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8.1938年4月,美国驻华大使詹森注意到:经此战役,国民党政府变得更加团结了;未被占领区的人们,由悲观的情绪转变成了某种顽强的乐观主义,开始觉得未来并非完全没有希望。人们“情绪转变”是因为
A.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 B.淞沪会战延阻日军进攻
C.台儿庄战役取得了胜利 D.百团大战沉重打击敌人
19.有回忆录写道:民国二十九年,住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朱德,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依我看,这一仗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军事意义。“这一仗”
A.坚定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 B.取得了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C.推动了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企图
20.李华同学制作的《图说抗日战争》卡片上展示了如下照片。这组老照片共同反映了
A.中国国民党军队浴血奋战 B.中国人民实行全民族抗战
C.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21.毛泽东对前来送行的西北野战军兵团的领导干部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与这些言论相关的军事行动是
A.会宁会师 B.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C.百团大战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2.“共产党从东北地区突然发起猛攻,后又攻克了华北各大城市,到1949年4月时,他们已在横渡长江……”。材料中的“从东北发起猛攻”和“横渡长江”的重大军事行动分别是
A.辽沈战役和渡江战役 B.陕北战役和渡江战役
C.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 D.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
23.自民国成立后,清末所称的“土货”“土产”大多开始改称为“国货”“国产”;劝业会也基本演变为国货展览会,其展品明确规定“以国货为限,出品人须为中华民国人”。这种现象反映出
A.中国独立于世界市场之外 B.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显著
C.经济大危机导致产品滞销 D.国家民族意识不断增强
24.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折。与图中“短暂春天”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新文化运动
25.以下这组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A.近代教育的发展 B.维新思想的传播
C.民族工业的起步 D.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6分,第27小题16分,第28小题18分,共50分。)
26.(16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信念永恒》
材料二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
材料三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1)材料一中“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是指哪一事件?该事件发生的标志性意义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第一块“红色区域”的名称是什么?是谁领导创建的?(4分)
(3)材料三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4分)
(4)结合上述材料,中国寻找自己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你得到了哪些认识?(4分)
27.(16分)根据下表所示的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 事件
1931年9月 九一八事变
1935年8月 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年1月 东北抗日联军成立
1936年12月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7年7月 七七事变
1937年8月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1937年9月 平型关大捷
1938年5月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40年8月 八路军打响百团大战
1945年4月 中共七大召开
1945年8月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与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4分)
(2)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12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8.(1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解放战争中人民支援某一战役情况统计表
民工 543万人
担架 30.5万副
大小车 88万辆
牲畜 76.7万头
船只 8500只
筹粮 4.8亿千克
挑子 20.6万副
材料二 电影《大决战》共分3部,影片以史诗般宏伟的气魄艺术地再现了人民解放战争中三次决定性的战役。战役以人民解放军的伟大胜利和国民党的失败为结局,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是人民革命战争史上的光辉篇章。创作者对双方统帅部门的战略方针、作战计划、战役指挥的记录忠实于历史事实;在细节描写、战争场面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进行适度的渲染、铺衬,因而使人物形象在巨大的、真实的历史背景下显得更加丰满、生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影片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表明决战的胜负并非单纯由军事指挥决定,而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
(1)材料一的壮观场面出现在哪次战役中?请写出这次战役的中心。这次战役的影响是什么?(6分)
(2)材料二电影《大决战》展现了解放战争期间三大战役的恢宏场面,三大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是什么?(6分)
(3)通过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谈谈人民群众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的作用。对此,你有何感想?(6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4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A B C D B C D A D A B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D C C A B B A D C A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6分,第27小题16分,第28小题18分,共50分。26.(16分)
(1)事件: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2分)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分)
(2)名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分)人物:毛泽东。(2分)
(3)标志性事件:1919年五四运动。(2分)正确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2分)
(4)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国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保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等。(4分,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
27.(16分)
(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2分)七七事变。(2分)
(2)[示例]
观点: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3分)
选择的史事:九一八事变,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东北抗日联军成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八路军打响百团大战等。
论述: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1月东北各抗日部队组成抗日联军,与日军展开战斗;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掀起了全民族抗战。中国军民在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战役中,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1945年,中国战场对日寇最后反攻,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在全民族抗战的旗帜下,中华儿女共赴国难,团结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9分)
(其他正确观点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酌情赋分)
28.(18分)
(1)淮海战役;(2分)徐州;(2分)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2分)
(2)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6分)
(3)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与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分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是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4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赋分)感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赋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