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练习(原卷版+解析版)--2023-2024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1.与过去两百年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资本化有所不同,新时代全球化意味着彼此之间突破固有屏障、日益展开密切的全方位交流,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人类的普遍交往呈现出“零距离”“零时空”的态势。以上材料主要阐述了
A.第二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C.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日益紧密 D.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答案】B
【详解】材料阐述了新时代的全球化使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是这一时代的要求,B项正确;材料阐述的是构建人类命运提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A、C、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B项。
2.二战后,美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多个国际性和区域性组织的领导者。美国参加的组织不包括
A.世界银行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洲联盟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答案】C
【详解】美国不是欧洲国家,未参加欧洲联盟,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美国参加了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且还都是这些组织的重要成员国,所以选项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3.进入21世纪,各国经济彼此依存,利益交融前所未有,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这体现了( )
A.世界多极化 B.文化多样化 C.生产智能化 D.经济全球化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本题材料“各国经济……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可知,各国经济体现出来的特点就是经济全球化,D项正确;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反映,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不符,排除A项;文化多样化是指不同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状态,题干所给材料未能体现,排除B项;题干所给材料是各国经济呈现的状态,而不是生产领域是不是实现智能化,排除C项。故选D项。
4.学者赵英曾说:“……跨国公司控制着国际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66%和技术转让的33%。现在它们越来越重视就地生产和销售,全世界生产和销售仅20%是在国内进行。……凭借全球性技术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臣大利益。从1970年到1992年,亚非拉33个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08美元增长到297美元,而21个发达国家则从3129美元增长到22185美元。”对当代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有
①深化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程度
②推动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差距
④促进了资本、生产和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⑤形成了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详解】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不仅深化了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推动了了资本、生产和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还推动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差距,但是跨国公司并不会形成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排除⑤,选择D项正确。
5.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的资料显示,1990年后全球移民工人共有1.75亿,其中5600万在欧洲;又据联合国人口司推断,2005年初国际移民的数量已达1.85亿至1.92亿之间,其中欧洲是最主要移民接收地之一。国际移民多数前往欧洲的根源是
A.国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瓦解
C.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加速
D.欧盟各国人口政策的吸引
【答案】A
【详解】“二战”后世界范围内的移民趋势总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入发达国家,其中欧洲是主要接收地之一,这其中既有欧洲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以及较好的福利制度等因素,也与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中东和巴尔干地区的动荡等有关,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导致了全球范围内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事实上加剧了国际政治经济的严重失衡。故答案为A项。B项,虽然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瓦解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移民现象发展,但不是根源,排除;C项,世界范围内的移民现象与多极化发展趋势没有多大关联,排除;D项,人口政策只是主观因素,也是不断变化的政策,排除。
6.2001年,日本政府借“9·11”事件之后的反恐名义通过《反恐特别措施法》;2003年还通过《支援伊拉克重建特别措施法》并在年底向伊拉克派兵,实现了行使“集体自卫权”的突破。这主要说明
A.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势力抬头
B.日本积极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C.日本积极参与联合国组织的国际活动
D.日本已成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大国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本世纪初以来,日本通过反恐名义积极通过法案,实现了向海外派兵,使其改变了二战以来,军队只能行使“集体自卫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说明日本正在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B项正确;以反恐名义向海外派兵不能说明日本推行军国主义的右翼势力正在抬头,A项错误;参与联合国组织的国际活动不是本题的主旨,C项错误;只有海外派兵,不能说明日本已成为政治大国,D项错误。
7.如图是一部历史著作的部分目录。据此推断,该著作最有可能是
A.《新全球史》 B.《资本主义史》
C.《西方世界的兴起》 D.《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
【答案】A
【详解】从历史著作的目录中“欧洲的转变”“新世界”以及苏联解体后“没有国界的世界”等信息,说明该著作的立足点是全球史观,A正确;目录中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说明著作并不是单单研究资本主义,排除B;题干中有美洲、大洋洲以及“没有国界的世界”,说明其立足点突破了西方中心主义,排除C;题干中有苏联解体,其时间是在1991年,排除D。
8.201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历史上中国第一次举办大型国际会议的是亚太经合组织第 ▲ 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 ▲ 举行。
A.七杭州 B.九上海 C.七广州 D.九南京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会议于2001年在中国上海举行,B项正确。ACD与题干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9.2004年5月1日,欧盟委员会原任主席罗马诺·普罗迪在欧盟扩大会}义上说:“在今天,我们要欢迎欧盟大家庭里又多了11个新成员国和7500万新的欧盟人民。在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了50年后,冷战造成的欧洲分裂已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联合的欧洲。”材料表明促进欧盟扩大化最有利的条件是(  )
A.共同的文化遗产 B.共同的心理认同
C.美国势力的减弱 D.两极格局的结束
【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材料未涉及“文化遗产”,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心理认同”,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美国势力的减弱”,故C项错误;“冷战造成的欧洲分裂已一去不复返”,说明最有利的条件是两极格局的结束,故D项正确。
考点: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欧盟扩大化
10.二战后,法国一位领导人曾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这表明他主张
A.欧洲通过联合增强实力 B.美欧结盟对抗法西斯
C.强化美国对欧洲的领导 D.申请加入不结盟运动
【答案】A
【详解】根据“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可知该领导人主张欧洲摆脱美国的影响,在国际上实现独立自主,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欧洲走向联合,通过联合增强了实力,排除A;二战后法西斯已经被打败,“对抗法西斯”的说法有误,排除B;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欧洲没有申请加入不结盟运动,排除D。
11.如图是U型微笑曲线,它反映了20世纪60、7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的某种现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微笑曲线”示意图
A.国际产业分工趋于良性发展
B.西方发达国家主要占据中游
C.国际经济新秩序重建任重道远
D.发展中国家处于曲线左上角
【答案】C
【详解】材料曲线图反映了现在的国际产业分工曲线弯曲度比20世纪60、70年代更大,说明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际产业分工不合理性更突出,故A错误;图中西方发达国家主要占据上游和下游,故B错误;国际产业分工不合理性愈发严重,这说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故C正确;图中发展中国家应该处于曲线中间,即“制造”端,故D错误。故选C。
12.下图反映了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此潮流为( )

A.社会信息化 B.文化多样性 C.世界多极化 D.经济全球化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1世纪(世界)。根据材料可知,图中出现各类信号标识,反映了社会信息化的潮流。进入21世纪,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在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A项正确;文化多样性指的是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反映,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3.欧盟委员会曾在21世纪初公布了一项最新民意调查结果,在欧盟15个成员国7515名被访者中,近三分之二的公民赞成全球化。这一调查结果表明( )
A.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B.全球化促进了欧盟的发展
C.欧洲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D.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一次全球扩张
【答案】C
【详解】试题解析:A项表述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B项表述因果关系颠倒,排除;D项表述是全球化的本质,但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只有C项符合题意,正确。故选C。
14.法国外长舒曼说:“(欧洲煤钢共同体)不仅使(法德)战争是不可能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也是不可能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欧共体成立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法德战争
B.欧洲煤钢共同体既加强了经济联系也消除了战争的物质基础
C.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彻底消除了法德之间的宿怨
D.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使法德成为一体
【答案】B
【详解】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把欧洲主要的工业区置于共同管治之下,保证了这些资源不再被用于军国主义,加强了法德之间的经济联系,有利于法德之间矛盾的和解,从而防止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B选项符合题意;欧共体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抗美苏,A选项排除;C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欧共体的成立只能说使法德合作化程度加深,D选项排除。
15.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上出现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国家委员会、西非经济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等经济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出现反映了
A.全球治理体系日新月异 B.国际直接投资的日益增长
C.经济的民族化与区域化 D.发展中国家融入世界体系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国家委员会等都是同一地区和民族为经济发展组成的经济组织,具有经济民族化、区域化的发展特点,故选C;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国家委员会等都是经济区域合作组织,具有相似性,不能体现日新月异的变化,排除A;材料中的经济组织是同一区域内国家共同组织成立的,它不是国际直接投资的结果,故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在这些经济组织成立之前,发展中国家早已被迫或主动地融入到世界体系,排除D。
16.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殖民体系也随之土崩瓦解。这一状况
A.彻底瓦解了美苏两极格局 B.使世界局势长期动荡不安
C.有利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D.促成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殖民体系的土崩瓦解,出现一大批获得独立的新兴民族国家,这些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互相团结,相互支持,有利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所以C正确;A项夸大了这一状况的影响,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瓦解,所以A错误;殖民体系的瓦解,众多民族国家的独立,有利于世界多极化,“使世界局势长期动荡不安”说法错误,所以B错误;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与材料影响无关,所以D错误。
17.由下图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答案】B
【详解】从图示看出,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可以推知,世界其他国家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上升,说明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仍然居世界前列,排除A项;C项材料数据无法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仍在70%以上,无法体现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8.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诞生在( )
A.1988年 北美 B.1994年北美
C.1967年 西欧 D.1993年欧洲
【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北美自由贸易区。依据所学可知,1989年,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199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1967年欧共体成立,1993年欧共体12国宣告欧洲联盟诞生,都是欧洲发达国家。所以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发达国家美国和加拿大及发展中国家墨西哥组成的区域经济组织,故应选B。
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北美自由贸易区
19.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认为,“文化的全球化”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是“界定全球化的真正核心”。他还预言“文化全球化”的后果,是美国的大众文化模式取代世界上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预言主要基于
A.全球史观 B.文明史观
C.现代化史观 D.民族史观
【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史观问题。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美国的大众文化模式取代世界上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说明了他的预言立足在传统的民族之上,故本题选D。A错误,注意题干的提问。B、C从题中无法体现。
考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影响
20.据统计,2018年世界500强公司的总营业收入近30万亿美元,总利润达到创纪录的1.88万亿美元,这些利润的大部分属于发达国家的公司。这表明( )
A.经济全球化成为历史潮流
B.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居主导地位
C.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全球化
D.经济全球化已经遭到各国的抵制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2018年世界500强公司的总营业收入近30万亿美元,这些利润的大部分属于发达国家的公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达国家利用其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居主导地位”,“经济全球化成为历史潮流”不是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科技进步”问题,排除C项;根据材料无法判断各国是否进行了抵制全球化的活动,排除D项。故选B项。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国内对苏联表现出非常友好的态度。美国的媒体大幅报道并且高度赞扬苏联人民的勇气和智慧。1946年在苏联的支持下,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很快掌握了政权。一些政治家、大部分媒体和宗教出版物对苏联在东欧等地区的行动作了负面解释,反对共产主义的运动成了媒体报道的主题。通过夸大“极权主义”的威胁,杜鲁门政府竭力使人们相信,苏联所代表的共产主义是对美国在世界上的成功和存在的威胁。1946年5月,盖洛普民意测验显示,60%的被调查者相信苏联想支配整个世界。
—摘编自刘疆《美国民众对苏联态度的转变与“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整个世界的形势已经与战后初期和50年代完全不同。在美苏两极之外,世界出现了西欧、中国和日本等新的力量中心,再加上第三世界力量的增长和发生的各种动荡所造成的全球不稳定因素的增加,使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再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控制世界。因此,与前阶段相比,美苏在这一时期的对外政策都出现了较大变化,以保持在国际政治中的主导地位。
—摘编自徐蓝《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发展——20世纪70-90年代冷战态势的演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民众对苏联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格局发生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至今国际格局演变历程。
【答案】(1)变化:从对苏联的友好、支持两国合作转向对苏联的排斥。原因:受到媒体态度的转变的影响;美国政府的推动;二战胜利,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国家)被打垮;苏联影响扩大;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不同。
(2)变化: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影响: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不能控制世界局面;美苏调整对外政策,以保持在国际政治中的主导地位。
(3)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从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发展;从80年代中期至 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
【详解】(1)变化:根据“美国国内对苏联表现出非常友好的态度”“反对共产主义的运动成了媒体报道的主题”,概括得出从对苏联的友好、支持两国合作转向对苏联的排斥。原因:根据“一些政治家、大部分媒体和宗教出版物对苏联在东欧等地区的行动作了负面解释”得出受到媒体态度的转变的影响;根据“杜鲁门政府竭力使人们相信”得出美国政府的推动;根据“苏联所代表的共产主义是对美国在世界上的成功和存在的威胁”,分析得出苏联影响扩大;根据所学,还可从二战胜利,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国家)被打垮;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等角度分析回答。
(2)变化:根据“在美苏两极之外,世界出现了西欧、中国和日本等新的力量中心……第三世界力量的增长”得出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影响:根据“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再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控制世界”得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不能控制世界局面;根据“美苏在这一时期的对外政策都出现了较大变化,以保持在国际政治中的主导地位”得出美苏调整对外政策,以保持在国际政治中的主导地位。
(3)根据所学,可从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形成;从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从80年代中期至 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等总结回答。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张海鹏、徐蓝主编《中外历史纲要》等绘制
材料二
——据汤伟《全球治理的新变化》绘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6 20世纪“地球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全球治理变化的趋势。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类从上述两种变化中应该得到的启示。
【答案】(1)原因:科技发展,交通技术不断革新;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的影响;工业革命的推动。
(2)趋势:治理体系从区域体系转向全球体系;参与主体由独立或较独立的政治实体发展为跨国公司、个体力量、国内政府、非政府组织等行为主体;治理内容由规范规则发展为物质、价值规范和制度体系。
(3)启示:生产力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全球化发展中应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16-20世纪‘地球变化’”可知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说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紧密。结合所学可从科技发展,交通技术不断革新、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的影响、工业革命的推动等方面分析回答。
(2)据材料二图示信息可知全球治理经历了从早期的东亚朝贡体系、意大利城邦国家体系到近代早期殖民主义的欧洲国家体系再到当今跨国公司、个体力量、国内政府、非政府组织等行为主体互动形成全球体系的变化,据此分析,可从全球治理体系从区域体系转向全球体系的变化;从主体的数量从少到多独立或较独立的政治实体发展为跨国公司、个体力量、国内政府、非政府组织等行为主体分析概括参与全球治理的主体的变化;据材料二“基本问题是民族国家频繁交往而引起的约束性规范、交往规则问题”“包括物质、价值规范和制度体系,关注资源、环境、因特网等高科技治理……”等安全等并结合所学概括得出治理内容的变化,从治理内容由规范规则发展为物质、价值规范和制度体系回答。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不论从材料一的地球越来越小,还是材料二全球治理变化的趋势,总之生产力发展、人类共同发展是关键,因此可以从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全球化发展中应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来回答。
23.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工业化和市场化等一系列内容。在过去300年里,经济现代化如潮水,一浪高过一浪。我们以“工业文明下世界的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
主题一早期工业文明时代
材料一 16世纪初工业革命前,被称为“前工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首先在西欧兴起。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到19世纪末,人类真正进入工业社会,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古老的中国落伍沉沦了,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探索民族独立自强的道路。
(1)16世纪初工业革命前,被称为“前工业文明时期”,其经济方面的依据是什么?当人类真正进入到工业社会后的,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探索民族独立自强的?
主题二:工业文明扩散时代
材料二 英国的工业革命一爆发,法国就意识到不得不紧紧追上。所以法国在19世纪临着双重革命……从结果看,法国做得相当不错,到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工业化也基本完成,成了欧洲第二个工业化国家。
——选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2)依据材料二,“法国在19世纪面临着双重革命”指的是什么?“到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如何理解?
主题三: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代
材料三: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代大致在1946年到1970年左右,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新科学技术革命,以原子能、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凸显了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时世界政治格局怎样?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有何表现?
主题四:经济全球化时代
材料四 “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
(4)阅读材料四概括“全球化”引发了哪些问题。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以空前的速度发展,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经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出现。(答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或者资本主义萌芽与发展时期也可给)面对民族危机,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改良派掀起戊戌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民族资产阶级兴起实业救国,纷纷设厂自救,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双重革命指政治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理解:掀起法国大革命,进行反对专制的斗争;1875年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共和制;
(3)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冷战对峙。(或两极格局冷战对峙)①政治上: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冷战开始;②经济上: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苏联组织了经互会;③军事上:美国组织成立了北约组织,苏联组织成立了华约组织。开展军备竞赛。
(4)问题: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贫富差距的加大。
因素:政治上,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科技上:世界科技革命的推动,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程度日益加深;跨国公司日益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采用
【详解】(1)经济:根据材料“ 16世纪初工业革命前,被称为‘前工业文明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指的是资本主义萌芽阶段,露出向工业文明迈进的曙光。探索:结合所学,可从资产阶级改良派掀起戊戌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民族资产阶级兴起实业救国等方面总结回答。
(2)根据“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工业化也基本完成”可知双重革命指政治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理解:关于“到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的理解可从1875年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共和制的史实分析即可。
(3)根据“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代大致在1946年到1970年左右”,结合所学可知,此时处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冷战对峙。结合所学,分别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回答美苏冷战的措施即可。
(4)问题:根据“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得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根据“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得出贫富差距的加大。
因素:结合所学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可从两极格局瓦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世界科技革命的推动、跨国公司的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采用等方面总结回答。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有所拉大,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国内不平等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民粹主义、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思潮的产生与蔓延揭示出发达国家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国内利益冲突和社会分裂,包括:由于收入分配不均导致的脆弱群体、平民与中产阶级和精英阶层的社会阶层对立;金融资本、大型跨国公司、科技先锋与产业工人、农民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冲突;多元文化社会与反移民、种族与宗教歧视的意识形态矛盾。全球化进程正在经历重大挫折与挑战。
——摘编自盛賦《逆全球化:思潮、原因与反思》
材料二资本主义大国的逆全球化突破了经济行为,而发展成为政党行为、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实施一系列逆转经济全球化的措施,排斥外来民族,民粹主义思潮兴起。各种反全球化、去全球化、逆全球化充斥西方社会,成为西方国家政治主流。
——摘编自栾文莲《对当前西方国家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分析评判》
材料三世贸组织在2019年10月份发布的《2019年全球贸易报告》中显示,世贸组织经济学家大幅下调2019年和2020年的贸易增长预测,而从机构体系来看,特朗普多次扬言退出WTO,—方面企图公开违反最惠国待遇原则及约束税率,另一方面,阻挠新法官候选人的甄选程序,导致WTO争端解决上诉机制濒临瘫痪,使得二战以来建立起来的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管理机构体系面临很大的威胁,逆全球化也使严重依赖外部市场的新兴国家遭遇重挫,进一步削弱其竞争力,使得经济发展雪上加霜。
——摘编自佟家栋《自逆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开启》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逆全球化”出现的根源并概括进入21世纪以来“逆全球化”发展进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逆全球化带来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逆全球化浪潮。
【答案】(1)原因:全球化导致美欧发达地区国际地位相对衰落,进而削弱了其支持全球化的动力;发达国家内部贫富差距扩大导致反全球化民意愈加强烈;国内利益冲突和社会分裂进一步加剧。特点: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由民众民间行为上升到国家政府的政治行为。
(2)世界经济增长减缓;全球贸易体系遭遇挑战,国际贸易增速放缓;新兴国家市场经济受到冲击。
(3)切实维护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的诉求与利益;积极推动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努力提升在全球化中的“软实力”。(任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详解】(1)原因:依据“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有所拉大”可以推导出全球化导致美欧发达地区国际地位相对衰落,进而削弱了其支持全球化的动力;依据“发达国家国内不平等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可以推导出发达国家内部贫富差距扩大导致反全球化民意愈加强烈;依据“日益严重的国内利益冲突和社会分裂”可以推导出国内利益冲突和社会分裂进一步加剧。特点:依据“突破了经济行为,而发展成为政党行为、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可以推导出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及由民众民间行为上升到国家政府的政治行为。
(2)影响:依据“世贸组织经济学家大幅下调2019年和2020年的贸易增长预测”可以推导出世界经济增长减缓;依据“使得二战以来建立起来的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管理机构体系面临很大的威胁”可以推导出全球贸易体系遭遇挑战,国际贸易增速放缓;依据“全球化也使严重依赖外部市场的新兴国家遭遇重挫”可以推导出新兴国家市场经济受到冲击。
(3)应对:依据“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有所拉大”可以推导出切实维护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的诉求与利益;依据当下不公正的政治经济秩序对全球化的制约可以推导出积极推动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依据“多元文化社会与反移民、种族与宗教歧视的意识形态矛盾”可以推导出努力提升在全球化中的“软实力”。
25.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统一欧洲,但都失败了。二战后至今,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迅速,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结合下列三幅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图一、图二这两次试图统一欧洲的行动在客观上产生的不同影响是什么,并简要分析这两次统一欧洲行动失败的共同原因。
(2)图三中1967年欧共体的成立是欧洲统一运动的重要里程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共体的成立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依据图三说明“二战”后至今欧洲一体化进程有何显著特点?欧洲一体化趋势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
【答案】(1)影响:拿破仑帝国在占领区推行《法国民法典》,取消贵族特权,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捍卫和扩大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法西斯德国的行动是赤裸裸的侵略与暴政,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造成了加入对立集团国家间的对抗,出现了战后德国的分裂。共同原因:都企图独霸欧洲;都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损害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利益,引起欧洲人民的普遍反抗;都建立在军事独裁基础之上,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以英国为首的军事联盟力量的对抗。
(2)影响:有助于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3)特点:由经济联合到政治联合。趋势: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详解】(1)关于“影响”,拿破仑帝国在占领区推行《法国民法典》,取消贵族特权,进一步摧毁了欧洲封建旧制度,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农民的解放和资本主义发展。法西斯德国的行动是赤裸裸的侵略与暴政,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灾难,最终被反法西斯联盟击败,被分区占领并出现了国家几十年的分裂。关于“共同原因”,都企图通过对外战争独霸欧洲,损害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利益,引起欧洲人民的普遍反抗;都建立在军事独裁基础之上,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都与以英国为首的军事联盟力量的对抗。
(2)关于“影响”,就经济发展而言,促进了欧共体经济发展,使欧洲在很多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欧洲国家不愿受美国控制,开始为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而努力,推动了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就经济格局而言,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3)特点:由欧共体到欧盟,反映欧洲的联合由经济联合到政治联合,关于“趋势”,欧洲一体化符合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而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步骤,其中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三足鼎立反映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1.与过去两百年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资本化有所不同,新时代全球化意味着彼此之间突破固有屏障、日益展开密切的全方位交流,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人类的普遍交往呈现出“零距离”“零时空”的态势。以上材料主要阐述了
A.第二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C.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日益紧密 D.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2.二战后,美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多个国际性和区域性组织的领导者。美国参加的组织不包括
A.世界银行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洲联盟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3.进入21世纪,各国经济彼此依存,利益交融前所未有,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这体现了( )
A.世界多极化 B.文化多样化 C.生产智能化 D.经济全球化
4.学者赵英曾说:“……跨国公司控制着国际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66%和技术转让的33%。现在它们越来越重视就地生产和销售,全世界生产和销售仅20%是在国内进行。……凭借全球性技术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臣大利益。从1970年到1992年,亚非拉33个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08美元增长到297美元,而21个发达国家则从3129美元增长到22185美元。”对当代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有
①深化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程度
②推动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差距
④促进了资本、生产和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⑤形成了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的资料显示,1990年后全球移民工人共有1.75亿,其中5600万在欧洲;又据联合国人口司推断,2005年初国际移民的数量已达1.85亿至1.92亿之间,其中欧洲是最主要移民接收地之一。国际移民多数前往欧洲的根源是
A.国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瓦解
C.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加速
D.欧盟各国人口政策的吸引
6.2001年,日本政府借“9·11”事件之后的反恐名义通过《反恐特别措施法》;2003年还通过《支援伊拉克重建特别措施法》并在年底向伊拉克派兵,实现了行使“集体自卫权”的突破。这主要说明
A.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势力抬头
B.日本积极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C.日本积极参与联合国组织的国际活动
D.日本已成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大国
7.如图是一部历史著作的部分目录。据此推断,该著作最有可能是
A.《新全球史》 B.《资本主义史》
C.《西方世界的兴起》 D.《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
8.201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历史上中国第一次举办大型国际会议的是亚太经合组织第 ▲ 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 ▲ 举行。
A.七杭州 B.九上海 C.七广州 D.九南京
9.2004年5月1日,欧盟委员会原任主席罗马诺·普罗迪在欧盟扩大会}义上说:“在今天,我们要欢迎欧盟大家庭里又多了11个新成员国和7500万新的欧盟人民。在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了50年后,冷战造成的欧洲分裂已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联合的欧洲。”材料表明促进欧盟扩大化最有利的条件是(  )
A.共同的文化遗产 B.共同的心理认同
C.美国势力的减弱 D.两极格局的结束
10.二战后,法国一位领导人曾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这表明他主张
A.欧洲通过联合增强实力 B.美欧结盟对抗法西斯
C.强化美国对欧洲的领导 D.申请加入不结盟运动
11.如图是U型微笑曲线,它反映了20世纪60、7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的某种现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微笑曲线”示意图
A.国际产业分工趋于良性发展
B.西方发达国家主要占据中游
C.国际经济新秩序重建任重道远
D.发展中国家处于曲线左上角
12.下图反映了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此潮流为( )

A.社会信息化 B.文化多样性 C.世界多极化 D.经济全球化
13.欧盟委员会曾在21世纪初公布了一项最新民意调查结果,在欧盟15个成员国7515名被访者中,近三分之二的公民赞成全球化。这一调查结果表明( )
A.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B.全球化促进了欧盟的发展
C.欧洲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D.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一次全球扩张
14.法国外长舒曼说:“(欧洲煤钢共同体)不仅使(法德)战争是不可能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也是不可能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欧共体成立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法德战争
B.欧洲煤钢共同体既加强了经济联系也消除了战争的物质基础
C.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彻底消除了法德之间的宿怨
D.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使法德成为一体
15.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上出现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国家委员会、西非经济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等经济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出现反映了
A.全球治理体系日新月异 B.国际直接投资的日益增长
C.经济的民族化与区域化 D.发展中国家融入世界体系
16.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殖民体系也随之土崩瓦解。这一状况
A.彻底瓦解了美苏两极格局 B.使世界局势长期动荡不安
C.有利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D.促成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7.由下图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18.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诞生在( )
A.1988年 北美 B.1994年北美
C.1967年 西欧 D.1993年欧洲
19.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认为,“文化的全球化”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是“界定全球化的真正核心”。他还预言“文化全球化”的后果,是美国的大众文化模式取代世界上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预言主要基于
A.全球史观 B.文明史观
C.现代化史观 D.民族史观
20.据统计,2018年世界500强公司的总营业收入近30万亿美元,总利润达到创纪录的1.88万亿美元,这些利润的大部分属于发达国家的公司。这表明( )
A.经济全球化成为历史潮流
B.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居主导地位
C.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全球化
D.经济全球化已经遭到各国的抵制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国内对苏联表现出非常友好的态度。美国的媒体大幅报道并且高度赞扬苏联人民的勇气和智慧。1946年在苏联的支持下,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很快掌握了政权。一些政治家、大部分媒体和宗教出版物对苏联在东欧等地区的行动作了负面解释,反对共产主义的运动成了媒体报道的主题。通过夸大“极权主义”的威胁,杜鲁门政府竭力使人们相信,苏联所代表的共产主义是对美国在世界上的成功和存在的威胁。1946年5月,盖洛普民意测验显示,60%的被调查者相信苏联想支配整个世界。
—摘编自刘疆《美国民众对苏联态度的转变与“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整个世界的形势已经与战后初期和50年代完全不同。在美苏两极之外,世界出现了西欧、中国和日本等新的力量中心,再加上第三世界力量的增长和发生的各种动荡所造成的全球不稳定因素的增加,使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再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控制世界。因此,与前阶段相比,美苏在这一时期的对外政策都出现了较大变化,以保持在国际政治中的主导地位。
—摘编自徐蓝《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发展——20世纪70-90年代冷战态势的演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民众对苏联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格局发生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至今国际格局演变历程。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张海鹏、徐蓝主编《中外历史纲要》等绘制
材料二
——据汤伟《全球治理的新变化》绘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6 20世纪“地球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全球治理变化的趋势。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类从上述两种变化中应该得到的启示。
23.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工业化和市场化等一系列内容。在过去300年里,经济现代化如潮水,一浪高过一浪。我们以“工业文明下世界的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
主题一早期工业文明时代
材料一 16世纪初工业革命前,被称为“前工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首先在西欧兴起。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到19世纪末,人类真正进入工业社会,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古老的中国落伍沉沦了,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探索民族独立自强的道路。
(1)16世纪初工业革命前,被称为“前工业文明时期”,其经济方面的依据是什么?当人类真正进入到工业社会后的,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探索民族独立自强的?
主题二:工业文明扩散时代
材料二 英国的工业革命一爆发,法国就意识到不得不紧紧追上。所以法国在19世纪临着双重革命……从结果看,法国做得相当不错,到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工业化也基本完成,成了欧洲第二个工业化国家。
——选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2)依据材料二,“法国在19世纪面临着双重革命”指的是什么?“到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如何理解?
主题三: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代
材料三: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代大致在1946年到1970年左右,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新科学技术革命,以原子能、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凸显了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时世界政治格局怎样?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有何表现?
主题四:经济全球化时代
材料四 “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
(4)阅读材料四概括“全球化”引发了哪些问题。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以空前的速度发展,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有所拉大,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国内不平等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民粹主义、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思潮的产生与蔓延揭示出发达国家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国内利益冲突和社会分裂,包括:由于收入分配不均导致的脆弱群体、平民与中产阶级和精英阶层的社会阶层对立;金融资本、大型跨国公司、科技先锋与产业工人、农民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冲突;多元文化社会与反移民、种族与宗教歧视的意识形态矛盾。全球化进程正在经历重大挫折与挑战。
——摘编自盛賦《逆全球化:思潮、原因与反思》
材料二资本主义大国的逆全球化突破了经济行为,而发展成为政党行为、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实施一系列逆转经济全球化的措施,排斥外来民族,民粹主义思潮兴起。各种反全球化、去全球化、逆全球化充斥西方社会,成为西方国家政治主流。
——摘编自栾文莲《对当前西方国家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分析评判》
材料三世贸组织在2019年10月份发布的《2019年全球贸易报告》中显示,世贸组织经济学家大幅下调2019年和2020年的贸易增长预测,而从机构体系来看,特朗普多次扬言退出WTO,—方面企图公开违反最惠国待遇原则及约束税率,另一方面,阻挠新法官候选人的甄选程序,导致WTO争端解决上诉机制濒临瘫痪,使得二战以来建立起来的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管理机构体系面临很大的威胁,逆全球化也使严重依赖外部市场的新兴国家遭遇重挫,进一步削弱其竞争力,使得经济发展雪上加霜。
——摘编自佟家栋《自逆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开启》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逆全球化”出现的根源并概括进入21世纪以来“逆全球化”发展进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逆全球化带来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逆全球化浪潮。
25.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统一欧洲,但都失败了。二战后至今,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迅速,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结合下列三幅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图一、图二这两次试图统一欧洲的行动在客观上产生的不同影响是什么,并简要分析这两次统一欧洲行动失败的共同原因。
(2)图三中1967年欧共体的成立是欧洲统一运动的重要里程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共体的成立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依据图三说明“二战”后至今欧洲一体化进程有何显著特点?欧洲一体化趋势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练习(原卷版+解析版)--2023-2024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