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 1、2)
注意事项 :考试时量: 75 分钟,满分: 100 分。考试形式: 闭卷。本试题卷共 6 页,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均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 I 卷(选择题 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选项标号涂黑)
1 .周成王年幼继位 ,“召公为保 ,周公为师 ,相成王为左右” 。周厉王被国人驱逐 后 ,周定公、召穆公共同执政 。这些事例佐证了西周
A .舆论左右政治走向 B .政治蕴含氏族遗风
C .君臣政治地位平等 D .分封制度得以推广
2. 罗振玉所编的《殷墟书契》为甲骨拓片的汇编 。其中出现了“禾”“黍”“麦” “渔”等字 ,有的字体的写法也有着生动的形态 ,如“男”字由农具和田组成 ,“彘” 字像豕中了箭矢 ,“率”字像鸟在田猎捕网之中 。 由此可以推知 ,商代
A .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已经形成
B .获取食物的方式较为多样
C. 北粟南稻的种植体系日臻完善
D .储藏肉类的技术十分成熟
3. 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经历了秦汉时期郡县两级制 ,魏晋时期州郡县三 级制 ,唐代道州县三级制 ,宋代州(府、军、监)和县两级制 ,清朝省府县三级制的 演变调整 。这种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A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C. 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
D .抵御少数民族的侵扰
4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明帝规定注律只能采汉代儒学家郑玄之说 , 不能杂用其他解 释;晋律也规定“ 凡为驳议 , 当合经传”; 北朝凡有疑狱 , 皆付中书以经义量决 。这 反映了当时
A .儒学经义成为法律条文
B .儒家正统地位空前强化
C. 国家律令的儒学化趋向
D .社会教化重于法律建设
高二历史试题第 1 页 共 6 页
5 .宋代科举考试不仅有进士科 ,还有制举、词科和武举考试 。制举旨在选拔贤良方 正能直言极谏者,且有治国安邦之策论的人才;词科则是为国家预储写作应用文书的代 言之士;武举主要考察举子的军事理论素养,欲选拔才兼文武之儒将。据此可知,宋代
A .科举录取人数大幅增加
B .注重选拔实用性人才
C .科举考试程序日益完善
D .选官途径呈现多样化
6 .下表表明中国古代赋税的演变趋势是
时期 赋税制度 内容
北魏 租调徭役 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
隋至唐中期 租庸调制 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
唐中后期 两税法 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A .人身束缚逐渐减弱 B .农民负担不断减轻
C .土地兼并愈发严重 D .政府赋税剥削沉重
7. 明太祖积极借鉴元朝灭亡的教训 ,发布敕谕:“蒙古、色目 , 虽非华夏族类 ,然 同生天地之间 ,有能知礼义 ,愿为臣民者 ,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 ;康熙帝提出“ 中 外一体” 思想 ,强调满蒙汉藏回等民族“有如一体” 。据此可知 ,他们的主张
A .推动了边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
B .体现了“ 因俗而治”理念
C .有效解决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危机
D .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8 .古代户籍制度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制度 。 以下①②③分别对应正确的是
A .编户齐民、大索貌阅、 黄册
B .编户齐民、大索貌阅、主户客户
C .大索貌阅、 编户齐民、 黄籍白籍
D .大索貌阅、 编户齐民、 户贴制度
高二历史试题第 2 页 共 6 页
9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中央官员共有 657 名,其中教育背景可考者共 535 人,具体 情况如下表 。这一现象
类别 留学生 学堂学生 (国内) 举人 进士 贡生 监生 秀才 行伍绿林
人数 292 125 76 58 21 11 6 4
占总数 (%) 44.44 19.02 11.57 8.83 3.20 1.67 0.91 0.61
A .折射出选官制度的转型特征
B .表明文官考试制度名存实亡
C .利于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D .反映留学生的行政素质较高
10.建国初期 ,一位老大爷谈到种痘运动时说:“现在的国家真好 ,共产党毛主席处 处关心我们 ,从解放后 ,没听说哪个地方闹天花 ,也看不见有麻子的孩子啦 。 我家的 四个孩子 ,要是在过去请‘花先生 ’栽‘花 ’,顶少也得一石来粮 。”这则材料作为
例证 ,可用来说明
A. 国民经济得到了全面恢复
B .土地改革保障农民的权益
C .新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 .群众对新中国政权的认同
11.《罗马民法大全》颁布后 ,妇女实现了“无夫权的婚姻” ,妇女在婚前婚后的地 位保持不变 ,可以保持其人身和财产的独立 ,妻子的嫁资非经妻子的同意 ,丈夫不得 处分 ,且在婚姻关系解除时 ,全部归还妻子 。这一规定
A .体现法律注重维护个人权益
B. 印证男女平等的时代特征
C .表明罗马法形成完整的体系
D .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12.钱乘旦在《世界现代化历程》中说:“从现代化角度上说 ,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 的早期形式 ,是近代社会的起步点 。 … …在这个阶段上 , 国家统一了 , 民族自立了 , 中世纪的混乱状况得以解除 。”下列事件 ,符合文中“现代化”特征的是
A .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将罗马周围的地区交给教皇统治 ,使教会介入世俗权力 B .英国国王亭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至尊法案》 ,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 C .荷兰人格劳秀斯出版《战争与和平法》 ,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 D .德意志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 ,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
高二历史试题第 3 页 共 6 页
13.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 。此后,通 过国际会议和谈判解决争端在欧洲国家间蔚然成风 。1884 年 ,15 个欧洲国家在德国 首都柏林举行会议 ,这次会议是专门讨论非洲事务的 ,但却没有任何一个非洲国家参 加 。这反映了
A .欧洲列强为减少战争所作的努力
B .近代国际关系体系的不平等性
C .近代非洲国家对领土主权的漠视
D. 维也纳体系下外交关系的扩展
14. 1870 年 ,英国格拉斯顿内阁发布有关文官改革的枢密院命令 ,规定文官考试必 考科目有作文、英语、现代或基础经济、普通科学、辅助文字等 5 门;选考科目有文 学、历史、哲学、 经济、梵语、外文、政治、数学和自然科学等 11 门 ,任选 6 门 。 上述规定
A .奠定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 B .体现出政府重视选拔通才
C .推动文官选拔方式的变革 D .有利于提高政务官的素质
15.从 1960 年开始 ,围绕东京城市外围的高速铁路站点不断增多,每年都有几十公 顷住宅区被开发出来 , 由于住宅空间设计与环境比市区更优越 ,价格更便宜 ,设施更 齐全 ,这些区域吸引了大量居民迁入 ,东京城市外围逐渐出现了一些新兴的综合性城 市 。这一现象说明
A .现代交通促进城市化发展 B .东京城市的发展潜力削弱
C .大城市社会问题得以解决 D .社会资源实现更优化配置
16. 1971 年 8 月 ,美国总统尼克松向全世界宣布终止美元和黄金兑换 。此后 , 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挽救固定汇率制度的努力皆以失败告终 。 1976 年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修改章程 ,鼓励从固定汇率转向浮动汇率 。这一变化
A .扭转了国际金融一体化趋势
B .强化了美国的世界经济霸权
C .体现了世界货币体系的调整
D. 降低了国际金融贸易的风险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52 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其中 17、18 题每题 16 分,19 题 20 分,共 52 分。
答案均须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题号位置上)
17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内涵丰富 。 阅读下列材料 , 回答问题 。( 16 分)
材料一:清代,宗族遍及城乡,设立了义学、义仓、养济院等组织;修订《宗约》、 《族规》、 《族范》、《家诫》等, 内容涵盖 “勤、俭、学、善、廉”等。 宗族族长 可协助保、 甲长,稽查乡里,如有 “纠众持械互斗者,该保、族、邻即预防阻止,如 劝阻不从,即赴地方报官”。
——摘编自何一民《清代: 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要历史时期》
高二历史试题第 4 页 共 6 页
材料二:1883 年,德国制定了《疾病社会保险法》,标志着德国法定社会保险制 度的建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德国的医疗保险现已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 … …德国 政府注重 “有管理的竞争”的理念,这样患者就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据统 计,德国男性平均寿命为 72.7 岁,女性为 79.0 岁。但是,社会福利立法却对长时间 在私人医疗保险公司投保、岁数比较大的群体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以增加他们转 为法定医疗保险的难度。这些现象的存在就表现出对互助原则的损害。
——摘编自陈成武《德国医疗保障制度及其改革探索》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宗族在清朝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 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 ,简要评价德国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 8 分)
18.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 16 分)
材料:下表所示是中国古代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的基本史实
朝 代 民族关系
中央机构 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的具体措施
秦 典客、典属国 北逐匈奴筑长城,南抚夷越设三郡
汉 大鸿胪 和亲、军事打击、设置河西四郡和西域都护、屯田政策
魏 晋 民族在迁移中大交融
隋 礼部、鸿胪寺 接纳归附、册封、推行郡县、联系琉球
唐 天可汗;和亲;会盟;册封;设置大都督府、都护府、 羁縻州
宋 政权并立; 民族交融
元 宣政院 行汉法;差别对待; 东北、云南设行省; 台湾设澎湖巡 检司; 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
明 礼部、鸿胪寺、四夷 馆 北筑长城、设军镇、开放马市; 东北设置司、卫、所; 西北设置卫; 西南设土司; 西藏敕封僧俗首领
清 理藩院 满蒙联姻;军事斗争、册封管理、改土归流
——摘编自选择性必修 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请任选角度,评述古代中国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表述清晰)( 16 分)
高二历史试题第 5 页 共 6 页
19. 我国于 1948 年 12 月刚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于 1955 年开始发行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 20 分)
材料一:人民币设计者们的口述
罗工柳:那还是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党中央考虑到第一套人民币大多是在解放区印 制的,带有 “战时货币色彩”,规格、质地不统一,票种较多,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提出要设计一套高水平的货币。
周令钊:为了使新钞票彻底摒弃带有殖民色彩的图案装饰,我们与北京印钞厂的设计、 雕刻人员到故宫、颐和园、云冈石窟去临摹古建筑、石雕、石刻、铜器以及长廊里的彩画 中的花纹和图案 … …2 元券背面景框源自故宫的窗棂,3 元券背面的边框取自敦煌壁画中飞
天的飘带。
——根据《人民币的设计你知道多少 》等资料整理
材料二:第二套人民币图案简表
正面 背面
主币:1 元:天安门; 2 元:延安宝塔山; 3 元:井冈山; 5 元:各民族大团结; 10 元:工农像 辅币: 1 角:拖拉机; 2 角:火车; 5 角:水电站。 1 分:汽车; 2 分:飞机;5 分:轮船 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 汉、蒙、维、藏四种文字
(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述第一套和第二套人民币发行的背景及其意义。 ( 10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 围绕“货币与时代”展开论述 。(要求 :论题明 确 ,史论结合 ,表述清晰)( 10 分)
第 6 页 共 6 页2023年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B A C B A D B A D A B B B A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评分时不要拘泥于文字表述,应酌情给分)
17.(1)作用:进行社会救济;(2分)教化乡里;(2分)协助基层治理;(2分)维护地方治安(缓和社会矛盾)。(2分)
(2)积极: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提高了德国人的平均寿命;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或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4分)消极:限制私人医保的做法不利于发扬社会互助;过度的社会保障也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答出两点,记4分)
18.【示例】
观点:中国古代不同朝代采取不同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措施巩固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按等次记0-2分)
评述: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因时而治,设置不同的管理机构或官职,建立适应当时需要的防御体系和边疆管理制度。
秦朝灭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设立专门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典客、典属国,北击匈奴然后筑长城以抵御匈奴对中央王朝的进攻,南抚夷越设三郡以加强对该地的统治;汉朝设立大鸿胪,采取和亲、设置河西四郡和西域都护等措施并结合军事打击,巩固汉朝对边疆的管理;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内迁,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改革推动了民族大交融出现;隋唐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因俗而治,边疆民族有较大的自主权,多措并举,加强了隋唐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扩大了疆域;两宋时期,多个民族政权并立,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皆学习汉族典章制度,促进了民族交融;元朝版图辽阔,通过直属中央政权的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设宣慰司等加强对西域的管理,设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对边疆实施了较为稳定的统治;明清时期,设立礼部、鸿胪寺、四夷馆等中央机构,实行卫所制度、改土归流、册封、满蒙联姻等措施加强对不同地区的治理。(按等次记0-3、4-6、7-9、10-12分。评述时要求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有关史实均有所涉及,可以按朝代先后论述,也可以归类从中央与地方机构设立、民族政策、管理措施等方面或从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等方面来评述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因时而治、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措施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进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按等次记0-2分)
19.(1)第一套人民币发行背景:解放战争顺利进行,解放区不断扩大甚至连成一片;各解放区之间贸易联系物资交流日益发展;形势的发展急需一种统一发行的货币来代替原来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货币。意义:统一了全国货币的发行;有利于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有利于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5分)
第二套人民币发行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生政权得到巩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建立;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国家的财政经济实现统一;原有人民币的弊端凸显。(任答两点即可)意义:进一步完善我国货币制度,促进经济发展。(5分)
(2)【示例】
论题:货币折射时代特征。(按等次记0-2分)
论述:人民币是中国的名片,票面的样式、图案、装饰等都反映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如2元券背面景框源自故宫的窗棂,3元券背面的边框取自敦煌壁画中飞天的飘带,都体现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因素,折射出新中国建立初期,领导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喜爱。
人民币体现了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成果斐然。如第二套人民币辅币中的汽车、火车、拖拉机等图案展现了交通运输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突出了工业化主题,反映了我国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体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风貌。
人民币是时代的产物,它能折射出时代的变迁,更能体现时代特征。(按等次记0- 2-4-6-8分)
(从“革命传统”“民族团结”“政治色彩”等角度论述均可,参照示例记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