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3-2024人教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6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表是《1843年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导致表格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英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协定关税 B.割地赔款 C.五口通商 D.设立外务部
2.近代西方列强在一次打劫中国时,英法联军使劲地摇晃这棵结满果实的“晚清”大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外一个人给拾走了。材料中“被拾走的果子”最有可能指的是()
A.洗劫焚毁皇家园林圆明园 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 D.抢夺福州船政局等中国近代企业
3.图片是历史的重要载体。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
A.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B.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C.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政治革命 D.近代中国人肩负着双重的历史任务
4.著名学者姜铎说:“洋务派所进行的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在改变古老落后的封建经济、促进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方面,不能不在客观上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意在说明洋务运动()
A.抵御了西方入侵B.促进了近代化进程C.带动了政治变革D.实现了富国强兵
5.下图反映的两场侵华战争的相同之处是()
A.都占领了中国的首都 B.都体现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
C.都与鸦片贸易直接相关 D.都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6.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材料强调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7.某同学在做研究性学习项目时,构建了以下结构图。该同学研究的主题是()
主题:?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A.政治制度的演进B.民族意识的觉醒C.救亡图存的探索D.农民革命的发展
8.下列历史人物及著作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传播变法思想 B.反抗外来侵略 C.宣传民族民主革命 D.提出“求富”主张
9.近代中国的探索之路充满曲折,下图所示道路①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
10.如图是某班同学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主题。依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
A.走向近代 B.消灭封建 C.走向共和 D.军阀割据
11.《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指()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12.“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选自诗人徐志摩于20世纪20年代写的一首新诗。这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与下列哪一文章的大力提倡分不开()
A.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B.严复的《天演论》
C.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D.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3.下图是五四时期的爱国纪念章。五四运动在举国上下汹涌澎湃的反帝浪潮之下,斗争的直接目标得以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下列选项中不是五四运动已经实现的直接目标的是()
A.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B.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
C.被迫同意将青岛主权归还中国 D.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14.以下是某同学在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据此推断,其探究的主题是()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C.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
15.下列建筑见证了中国共产党()
河南郑州二七纪念塔黄埔军校旧址大门
A.从单枪匹马到国共合作 B.从幼年到成熟
C.从国共对峙到国共合作 D.从城市走向农村
16.下图为1933年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分布情况。影响这一分布情况的主要因素是()
1933年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
A.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中国革命从农村转向城市
C.工农武装割据的不断发展
D.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17.红军在长征途中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该会议召开的地点是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8.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武力逼蒋抗日。后经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由此可知(  )
A.学生爱国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 D.中华民族全面抗战自此开始
19.下表是中共党史的部分主题及其统摄概念,据此推断③对应的应该是()
主题 统摄概念
① 五四火炬、开天辟地、面貌革新
② 国民革命、星火燎原、走向成热
③ 共御外侮、中流砥柱、杨威东方
④ 和平谈判、转守为攻、天翻地覆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国共第一次合作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人民解放战争
20.1941年12月,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失败时,中国军队英勇搏杀,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这一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第三次长沙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21.如图是某连环画中的一页,描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艰苦斗争岁月。画面描绘的革命故事发生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红军长征期间 C.抗日战争时期 D.三大战役期间
22.下表是解放战争时期某一战役作战计划的最初方案与批示。据此判断该战役()
阶段 作战力量 进攻目标 中共中央军委批示
第一阶段 苏北兵团 淮阴、淮安、宝应、高邮 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为目标
第二阶段 三个纵队 海州、连云港 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揭开了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
C.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D.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23.数据变化可以反映某段时期的历史。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B.人民群众踊跃支援解放战争
C.工农革命运动支持北伐战争 D.敌后抗日根据地力量的发展
24.改用阳历;要求限期剪辫……;劝禁缠足,解放妇女;禁止刑讯,将体罚改为课罚金,保障基本人权。南京临时政府的这些措施最有利于()
A.有利于民主思想的发展 B.有利于平等思想的普及
C.有利于教育的发展 D.有利于社会观念的转变
25.日军占领北平后,70多岁的齐白石闭门谢客、停止卖画,并在《群鼠图》上题句:“群鼠群鼠,何多如许!何闹如许!既啮我果,又剥我黍。”材料主要反映齐白石()
A.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B.艺术灵感来源于生活
C.动荡时代仍笔耕不辍 D.创作上推崇现实主义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35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戊戌政变后数年,革命之论渐昌。1903年,章炳麟著《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著《革命军》,革命之焰益炽。章炳麟与徐锡麟等设光复会于上海,黄兴、宋教仁等亦立华兴会于湖南。是岁,黄兴、宋教仁举事柳州,败后,二人走日本,刊杂志《二十世纪之新支那》,以鼓吹革命。1905年,孙文至日本,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立中国同盟会,确定政治纲领,并在《民报》上阐发为“三民主义”。1906,萍浏醴起义,失败。1907年孙文领导忠州起义,不克。同年,锡麟、秋瑾举事,不克。同期,保皇派的《新民丛报》主张君主立宪,与《民报》相对峙,公开论战…至1911年武昌起义止,革命派先后发动了十余次反清武装起义。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近代史》《新编中国史·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武昌起义爆发前革命党人为实现民主共和进行的努力。(4分)
材料二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示意图
——据《新编中国史·中国近代史一危局与变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革命形势发展的特点。(2分)
材料三初中历史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评价(部分)
北洋政府时期 辛亥革命后“专制政体于此告终,共和政体于此开幕矣”。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辛亥革命后“帝制告终,民治开始”。
新中国成立后 50年代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制度,产生了中华民国,制定了临时约法'"。
70年代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1世纪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摘编自《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辛亥革命评价的“变”与“不变”》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不同时期初中历史教科书对辛亥革命评价的共同之处,并结合你对辛亥革命的理解,续写一项辛亥革命的其他积极作用。(4分)
27.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3分)
材料二 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4分)
材料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分)
28.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13分)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朵黄河浪花,就是一段中国故事;一条泱泱大河,承载了一部中华春秋。
材料一卢沟桥事变爆发后,1937年7月9日,彭德怀、贺龙、刘伯承等发出通电提出,我全体“为抗日前锋,与日寇决一死战”。此后,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第一二〇师、第一二九师渡黄河东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八路军总部进入山西境内,开始指挥八路军各部队展开新的战斗。11月,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此后,晋西北、大青山、晋冀豫、山东、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纷纷建立。相持阶段到来后,日军将侵华战争的重心指向华北敌后战场,八路军成为华北抗战主力军。
——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
(1)据材料一,指出八路军“渡黄河东进”作战的对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八路军在军事上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史实。(5分)
材料二解放战争进行一年后,战争形势发生了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变化。1947年6月30日晚,刘邓大军12万余人突破黄河天险,由此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8月,陈谢大军完成在豫陕鄂边地区的战略展开,9月,陈粟大军越过陇海路南下,完成了豫皖苏的战略展开。其他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逐渐转入反攻,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在中原地区展开,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问,使这一地区成为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2)据材料二,指出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天险”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放军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对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有哪些作用。(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归纳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完成的历史任务。(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其中有协定关税的内容,这导致了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大大降低,便利了英国的商品倾销,A项正确;割地赔款和五口通商都是《南京条约》的内容,但与材料内容联系不大,排除BC两项;设立外务部是《辛丑条约》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次“打劫中国”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关,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直接出兵侵略中国,而沙俄却趁火打劫,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成为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B项正确;洗劫焚毁皇家园林圆明园是英法联军的暴行,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1895年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划分势力范围,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内部李鸿章、曾国藩等洋务派官员掀起洋务运动,创办福州船政局等中国近代企业,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3.D
【详解】根据“中国水师与英国海军在穿鼻洋面上激战的画面”可知,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据“太平军在九江口与清军作战图”可知,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因此近代中国人肩负着反抗外来侵略与反封建的任务。故两幅图片说明近代中国人肩负着双重的历史任务,D项正确;西方列强与题干太平军与清军作战不符,排除A项;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与太平天国运动与清军作战无关,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起义,不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详解】据题干“洋务派所进行的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反映和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因而在改变古老落后的封建经济、促进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方面,不能不在客观上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可知,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的生产方式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B项正确;抵御了外国资本的入侵,题干未体现,排除A项;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未引进政治制度,排除C项;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排除D项。故选B项。
5.D
【详解】根据材料中开放的通商口岸,可得出两场侵华战争分别是鸦片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因此,两场战争都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D项正确;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都没有占领中国的首都,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体现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鸦片战争未体现出这一要求,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与鸦片贸易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6.C
【详解】根据材料“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可知,戴逸认为戊戌变法将长期处在封建闭塞环境中的人们唤醒,这实质上强调的是戊戌变法的思想启蒙作用,C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戊戌变法促进中国人民觉醒方面的启蒙作用,没有强调挽救民族危机,排除A项;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内容没有强调戊戌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并且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但材料内容没有强调戊戌变法建立民主政治方面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详解】根据题干“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C项正确;题干中只有戊戌变法是学习西方制度,排除A项;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排除B项;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不是农民革命,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是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家。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是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代表著作,C项正确;传播变法思想是戊戌变法时期的思想主张,排除A项;题干信息没有体现反抗外来侵略,排除B项;提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C项。
9.C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近代中国的探索之路充满曲折,如图①处所示道路对应的历史事件,可知是辛亥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列强的侵略,打碎了中国人的美梦,中国人民开始觉醒,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资产阶级维新派1898年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但最终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另辟道路,掀起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共和制。根据题意,C项正确;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的爱国运动;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统治集团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根据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0.C
【详解】根据图片剧本信息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武昌起义的爆发使清王朝走向瓦解,结合“民国建立”、“清朝告终”等信息可知图示信息反映的是封建专制制度终结和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所以改剧本的名称应该是走向共和,C项正确;近代开端是鸦片战争,排除A项;图示内容反映的是推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制度的过程,并不是消灭封建的过程,排除B项;军阀割据是在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之后,排除D项。故选C项。
11.C
【详解】根据题干“南北相攻,皖直交斗”可知,材料反映出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之间的混战,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因此这是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C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义和团运动时期还未形成地方军阀割据,排除AB项;辛亥革命与题干“皖直交斗”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2.C
【详解】根据材料“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出现于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917 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C项正确;陈独秀的《敬告青年》,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但不涉及白话文,排除A项;严复的《天演论》翻译于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排除B项;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宣传马克思主义,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游行示威,他们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北洋军阀进行镇压,逮捕了大批学生。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参加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因此,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是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释放被捕学生和罢免卖国贼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而“被迫同意将青岛主权归还中国”不是五四运动已经实现的直接目标,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ABD项都是五四运动已经实现的直接目标,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4.B
【详解】根据材料中年代尺信息和所学可知,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从1919年到1949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所以,年代尺的主题应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B项正确;1840年开始的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地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正式成立,它具有划时代意义,使中国进入光明、辉煌的新阶段,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同时也使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指的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排除C项;近代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及其前后的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15.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南郑州二七纪念塔是为纪念二七工人大罢工(即京汉铁路大罢工)而建,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镇压,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1924年5月黄埔军校在广州黄埔成立,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它标志着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国共两党合作后,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故两幅图片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单枪匹马到国共合作,A项正确;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逐渐走向成熟,排除B项;国民党发动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后,国共开始由合作走向对峙,排除C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标志着共产党从城市走向农村道路,排除D项。故选A项。
16.C
【详解】据题图示可知,图示反映了 1933 年中共党员成分比例中农民占绝大多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 年中共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后,逐渐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随着土地革命的开展,当时中共党员中农民比例较高,C项正确;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是从南昌起义开始的,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这一时期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向农村,排除B项;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是在古田会议做出的,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7.B
【详解】根据题干“红军在长征途中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反映的是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贵州遵义位于②处,B项正确;①是中央红军长征开始的地方,排除A项;③是甘肃会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排除C项;④是吴起镇,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排除D项。故选B项
18.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项正确;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青年学生掀起了爱国救亡的一二 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排除A项;国共合作宣言发表,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实现,排除C项;七七事变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排除D项。故选B项。
19.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开始,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华民族共御外侮,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C项正确;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体现的是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成果是国民革命,人民解放战争最终建立新中国,体现的是天翻地覆,排除ABD项。故选C项。
20.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第三次长沙会战紧接太平洋战争而爆发,当时日军一路势如破竹,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接连败退,而中国获得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B项正确;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排除A项;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排除C项;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排除D项。故选B项。
21.C
【详解】依据材料连环画中文字信息“伪军”“学习毛主席《论持久战》中的教导”“八路”等和所学可知,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敌后抗日根据地坚持抗日,故连环画画面描绘的革命故事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C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军队称为国民革命军,排除A项;红军长征期间中共领导的军队称为红军,排除B项;三大战役期间中共领导的军队称为解放军,排除D项。故选C项。
22.C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为目标”“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结合所学可知是淮海战役,1948年11月,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发起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C项正确;青化砭、沙家店、孟良崮等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排除A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排除B项;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C项。
23.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由图片时间“1937”“1940”可知,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图片数据表明共产党员的人数不断增长,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的数量不断增多,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不断增多且人口增长迅速,由此可知,图片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日根据地力量的发展,D项正确;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发生在1927年,时间不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A项;人民群众踊跃支援解放战争发生在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时间不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B项;工农革命运动支持北伐战争发生在1924年,时间不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24.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进行了许多意义重大的改革,主要有:废止跪拜,剪除男子发辫,劝禁女子缠足,禁止刑讯,将体罚改为课罚金,保障基本人权等,这些内容有利于社会观念的转变,D项正确;要求限期剪辫不能体现民主思想的发展,排除A项;禁止刑讯,将体罚改为课罚金与平等思想无关,排除B项;题干材料内容与教育的发展无关,排除C项。故选择D项。
【点睛】
25.A
【详解】依据材料“日军占领北平后,70多岁的齐白石闭门谢客、停止卖画”“群鼠群鼠,何多如许!何闹如许!既啮我果,又剥我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后,齐白石闭门谢客、停止卖画,借《群鼠图》抒发自己的苦闷与义愤,讽刺日本慢略者,表现了这位艺术老人的民族气节,A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齐白石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而不是强调艺术灵感来源于生活,排除B项;题干材料表达的是齐白石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动荡时代仍笔耕不辍和创作上推崇现实主义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D项。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35分)
26.(1)创办革命报刊,建立革命组织,提出革命思想,举行武装起义。(4分)
(2)革命迅速发展,清政府统治瓦解迅速。(2分)
(3)君主专制结束,民主共和思想传播。(2分)推动了社会习俗的进步,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著《革命军》、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立中国同盟会,确定政治纲领,并在《民报》上阐发为“三民主义”、萍浏醴起义、十余次反清武装起义”可知,斗争有,创办革命报刊,建立革命组织,提出革命思想,举行武装起义。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示意图可知,这体现的特点是,革命迅速发展,清政府统治瓦解迅速。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专制政体于此告终,共和政体于此开幕矣、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制度,产生了中华民国,制定了临时约法”可知,这体现的共同点是,君主专制结束,民主共和思想传播。根据所学可知,其它作用还有,推动了社会习俗的进步,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7.
(1)成果:创办黄埔学校,培养大量军事人才;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3分)
(2)背景:中国的内战(或蒋介石对红军的“围剿”)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2分)后果:东北三省全部沦陷。(2分)
(3)标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分)主要原因:国共两党的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抗战。(2分)
(4)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两党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2分,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
【详解】(1)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黄埔军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因此,依据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和所学可知,创办黄埔学校,培养大量军事人才;依据材料“为东征、北伐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和所学可知,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可得出中国的内战(或蒋介石对红军的“围剿”)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第二小问,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日军相继占领东北三省,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3)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可得出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抗战。
(4)依据材料中国共两党关系变化得出的启示是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以及两党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等。
28.
(1)对象:日军(或日寇)。(1分)
史实:开辟了敌后战场(或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取得平型关大捷;发动百团大战;开展反“扫荡”斗争;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率先发起局部反攻等。(4分)
(2)背景:战争形势发生了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变化。(2分)
作用:使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或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建立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前进基地;为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4分)
(3)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分)
【详解】(1)根据材料一“卢沟桥事变爆发后,1937年7月9日,彭德怀、贺龙、刘伯承等发出通电提出,我全体‘为抗日前锋,与日寇决一死战’。此后,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第一二〇师、第一二九师渡黄河东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八路军总部进入山西境内,开始指挥八路军各部队展开新的战斗。11月,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此后,晋西北、大青山、晋冀豫、山东、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纷纷建立。相持阶段到来后,日军将侵华战争的重心指向华北敌后战场,八路军成为华北抗战主力军。”并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又称“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了。故材料中八路军“渡黄河东进”作战的对象是日本侵略者。八路军在军事上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史实有:1937年的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40年的百团大战,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八路军在军事上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还有:开展反“扫荡”斗争;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率先发起局部反攻等。
(2)根据材料二“ 解放战争进行一年后,战争形势发生了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变化。1947年6月30日晚,刘邓大军12万余人突破黄河天险,由此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8月,陈谢大军完成在豫陕鄂边地区的战略展开,9月,陈粟大军越过陇海路南下,完成了豫皖苏的战略展开。其他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逐渐转入反攻,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在中原地区展开,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问,使这一地区成为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可知,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天险”的背景是战争形势发生了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军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有利于扭转战局,变被动为主动;为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打败日本侵略者,赢得民族独立;赢得解放战争胜利,推翻国民党独裁统治;建立新中国,取得反帝反封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由此可以归纳出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完成的历史任务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3-2024人教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