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七年级历史(闭卷)
时量: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相应题号的空格中,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年代尺有助于历史记忆。下面年代尺上的字母,对应着我国史前时期远古人类的生活年代,B处和C处的远古人类分别是
A.北京人、半坡人 B.北京人、河姆渡人 C.河姆渡人、山顶洞人 D.元谋人、河姆渡人
2.有个成语叫“助纣为虐”,意思是帮助别人干坏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下列人物与“纣”属同一类的有 ①桀②汤 ③周厉王 ④周武王
A. 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3.《战国策·秦策》记载:“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这说明商鞅推行变法的重要原则是
A.法令公正且执行严格 B.完善秦国中央集权制 C.打击秦国的强权贵族 D.争取农民的积极支持
4.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体现出孔子倡导并实践了他的思想
A.“仁” B.“因材施教” C.“以德治国” D.“有教无类”
5.历史影视作品是对历史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情节与秦朝的历史事实不符合的是
A.秦始皇让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建万里长城
B.商人张三前往咸阳城做生意,随身带了很多圆形方孔半两钱
C.始皇帝巡视地方,统一的车辆威风凛凛,“车同轨”,车辆通行无阻
D.商人使用五铢钱交易
6.秦简:“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段材料体现了秦朝
A.兵役繁重 B.刑法严苛 C.徭役繁重 D.赋税沉重
7.在评价诸侯争霸战争时,有一种观点是“春秋无义战”。下列有关春秋争霸战争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B.有利于减少诸侯国的数量,加快国家走向统一
C.增进了各民族间的互相交往 D.有利于加强诸侯国之间的友谊
8.小明同学在课本剧《百家争鸣》中扮演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下列属于他的台词的是
A.为政以德、因材施教 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顺其自然、以柔克刚 D.严刑酷法、中央集权
9.西汉初年,皇帝的马车都配不起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坐牛车,人民生活得不到温饱。由此可见。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A.恢复社会经济 B.发动对外战争 C.增加对百姓的税收 D.开发边疆地区
10.古诗有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知,西汉张骞不畏雄关险阻,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的正确路线是
A.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 B.长安→河西走廊→中亚、西亚→西域→欧洲
C.洛阳→中亚、西亚→河西走廊→今西域→欧洲 D.洛阳→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
11.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古代西域地区(今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今地区开始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开始于
A.西域各国使节回访中国 B.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C.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D.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
12.“通过这条路,中国的丝绸、造纸、火药、印刷术等传到西方,佛教、伊斯兰教、阿拉伯的音乐舞蹈也来到中国。”这说明丝绸之路促进了
A.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B.民族交融的加强 C.大一统局面的巩固 D.中外文明的交流
13.李梅同学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一本没有封面的古代史书,目录:卷一,五帝本纪第一卷二,夏本纪第二……;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卷一百十,何奴列传第一百十。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本史书应是
A.《论语》 B.《史记》 C.《资治通鉴》 D.《农政全书》
14.这是七年级历史(上)某一课三个子目的小标题。根据这三个小标题,你认为该课最适合的题目是
光武中兴 →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 黄巾起义
A.东汉的建立 B.东汉的兴衰 C.东汉灭亡原因 D.东汉农民起义
15.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哪个故事所反映的史实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
A.公元200年,发生在河南的官渡之战 B.公元前207年,项羽领导的巨鹿之战
C.公元383年,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 D.公元208年,孙刘联军与曹操之间的赤壁之战
16.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这里的“大陆”当时最主要是指
A.魏 B.吴 C.蜀 D.晋
17.历史事件并不是孤立发展的,我们要善于发现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下列历史事件(现象)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①昭君出塞——丝绸之路开辟 ②秦的暴政—大泽乡起义
③刘秀以柔术治国—光武中兴 ④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8.电视剧《锦绣未央》正在热播,剧中人物李未央是以历史上著名的北魏“冯太后”为原型,拓跋浚原本是历史人物。请你判断剧中的人物应该生活在哪一时期?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朝 C.三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19.我国许多优秀文化成就被列为世界级文化遗产。下列文化遗产中,明显带有中外文明交汇交融特征的是
A.孔府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云冈石窟 D.长城
20.他擅长人物画,其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流传下来的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他是东晋画家
A.刘徽 B.顾恺之 C.祖冲之 D.蔡伦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8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4分,共60分)
2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在中国古代史有充分的体现。结合所学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材料四
材料二 自古以来,人类通常是逐水草而居,时至今日,大量人口集居的城市都是依水而建。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
材料三 儒家所最终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中的房屋分别反映了哪两类原始居民的生活?(4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在远古时期采用疏导方式成功治水的英雄人物是谁?战国时期和谐利用水资源的典范工程是什么?(4分)
根据材料三,概括儒家所追求的“和”指的哪两种“和谐”?(4分)
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具体因素有哪些?(2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治理好我们这样的大国,要理顺中央和地方职责关系,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是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部署。而在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问题也是关乎到国家发展的根本问题,历朝历代都为此实行了不同的制度。
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二 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不为置王,毋以填之(不设置诸侯王,就没办法镇守)。请立诸子(请皇上分封各王子功臣到地方去镇守)。”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去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材料四 如图是西汉初期中央与封国力量对比
材料一描述的是西周的什么制度?周代的贵族
等级分为:卿大夫、士。(4分)
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采纳·的是王绾的主张,还是李斯的主张?最终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4分)
据材料三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实行这种措施的目的是什么?他采取的措施对封建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材料四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4分)
23.三国两晋南北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大发展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三 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起,北方长时间陷入战乱之中,人民纷纷迁徙到江南。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片萧条,南方则在相对稳定条件下利用北方南迁的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使南方经济得以发展。 ——摘编自《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请回答:
根据示意图,写出B、C两处的政权名称。从示意图中看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6分)
材料二中的“胡”是魏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名称。两幅图反映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的什么现象?(4分)
根据材料三,归纳西晋末年以来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2分)
材料三所述现象的发生带给你什么启示?(2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1)选取上图其中的三位人物写出他们的主要成就。(6分)
(2)如果将上述人物分类,属于科学家的是。(4分)
(3)图中的人物籍贯主要分布在(南、北)方,这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2023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考试卷(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A A D B D D A A C D B B D B C D C B
二、非选择题:
21.(14分)(1)河姆渡居民(2分)和半坡居民(2分)
(2)大禹(2分);都江堰(2分)
(3)人与人的和谐(2分);人与自然的和谐(2分)
(4)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2分)
22.(18分)(1)分封制:诸侯(4分)(2)李斯;郡县制(4分)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目的是加强思想控制(2分)。使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影响了以后的整个封建社会(2分)。
(4)封国实力强大威胁到了中央政权或王国问题;措施:颁布推恩令;(4分)
23.(14分)(1)B西晋;(2分)C东晋;(2分)政权分立。(2分)
(2)匈奴、鲜卑、羯、氐、羌(任意写两个即可);民族交融。(4分)
(3)原因:南方社会相对稳定;南迁人民给南方带来充足劳动力;南迁人民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南迁人民带来先进生产经验。(任意两点“2分”)
(4)启示有:经济发展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统治者合理的政策,生产工具的革新等。(2分)
24.(14分)(1)(6分)如下:(任意写对3个得6分)
司马迁写成《史记》; 蔡伦 改进造纸术;
张仲景写出《伤寒杂病论》; 老子创立道家学派;
王羲之创作《兰亭集序》; 孔子 创立儒家学派;
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
(2)科学家:祖冲之、蔡伦、张仲景(写对2个得4分)。
(3)地区:北方(2分)。说明: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前,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北方地区(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2023-2024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