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2_2023陕西商洛洛南县洛南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陕西商洛洛南县洛南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独占文化和知识话语权的格局被打破,诸子百家迭次兴起。他们在争鸣的同时,又共 同主张( )
A.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B.恢复周天子的固有权威
C.社会从无序重归有序
D.提升读书人的社会地位
2、“周公辅成王”是著名的历史典故。山东嘉祥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有很多呈现周公为成王行冠礼继王位,大
臣们跪伏于地或俯身恭立,以彰显成王尊严(如图所示)。这反映出,汉代( )
A.崇尚周代礼乐制度
B. 山东仍实行分封制度
C.君臣伦理观念强化
D.专制君主的权威下降
3、
宋代以降至明清, 出现了《童蒙训》《小学》《童蒙须知》《小儿语》《弟子规》等蒙学教材 ,对少年儿童的 衣着穿戴、语言行步、清洁居室、读书写字、为人处世做出了规范和要求。这些要求意在
A.提高少儿的读书识字写作能力
B.培养少儿的日常生活与劳动技能
C.改进村落学校教师的教学方式
D.促成少儿从小养成良好道德品质
4、李贽认为六经不过是史官过分的“赞美之词”和孔孟之徒“记忆师说”的残缺笔记而已,并不是什么“万世之至 论” ,只不过是“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由此可见李贽
A.反对空谈提倡经世致用
B.批判欺世盗名的道学家
C.代表新兴阶级争取权利
D.猛烈抨击封建儒家思想
5、
孟子曰:“夫仁政 ,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 ,井地不钧 ,谷禄不平 ,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 ,分田 制禄可坐而定也。”司马迁评价 :“孟轲 ……道既通 ,游事齐宣王 ,宣王不能用。适梁 ,梁惠王不果所言 ,则见
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据此可知
A.孟子仁政理念缺乏实现的社会条件
B.孟子仁政思想违背社会发展潮流
C.司马迁认为孟子仁政思想没有价值
D.司马迁批判孟子仁政思想
6、学者颜元曾评论道: “朱子遗风至今日,衣冠文士羞与武夫齿,秀才挟弓矢出,乡人皆惊,甚至子弟骑射武 装,父兄便以不才目之,长此不返,四海溃弱。 ”“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 ”据此可知,颜元
( )
A.倡导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
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C.反对理学对士人的消极影响
D.赞同宋代重文轻武政策
7、
苏格拉底问普罗泰格拉 ,希波格拉底将从他那里学到什么?普罗泰格拉答道 :“如果他跟我学习 ,他学到的不是 别的 ,就是他来这里要学的东西。这主要是好的方法 ,即在个人事务上懂得如何尽可能好地料理家务 ,在公共 事务上,懂得在城邦事务中如何最有成效地说和做。 ”这一对答反映出智者运动
A.维护了公民智力神圣性
B.突出了人的个性自由
C.重塑了社会道德价值观
D.顺应了政治发展需要
8、
“ 欧洲人对这场死亡(14世纪欧洲黑死病)的体验是前所未有的 ……劫后余生者从他人的死亡恐惧之中唤起了对 自我生命存在幸福的追求和对生之权利的百般珍惜。于是 ,不失时机地追求现实享乐便成为人们的生活信念” 。 欧洲“这场死亡”
A.使人第一次成为世界的中心
B.一定程度促进了思想解放
C.直接推动人文主义思想产生
D.推翻了罗马天主教的统治
9、
“当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德国已经蜕化并把德国引向灭亡的时候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却成了日内瓦、荷兰和苏格兰 共和党人的旗帜, ……并为英国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二幕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外衣。 ”这说明
A.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B.加尔文宗教改革比路德宗教改革彻底
C.加尔文教是宗教改革的国际中心
D.加尔文教代表当时资产阶级利益
10、卢梭在其教育学专著《爱弥儿》一书中论述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 “人生而平等,而文明社会的出现使人丧 失了自己的本性,因此要遵循自然的原则,顺乎人的自然天性,使教育和人的身心的自然各阶段相一致。自然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育自由、独立的道德理想国新人。 ”卢梭的教育思想本质上体现了( )
A.天赋人权
B.社会契约
C.个性解放
D.浪漫主义
11、中国的书法艺术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右图所书字体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了极致。该字体是( )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草书
12、
宋代火药己广泛用于军事 ,学者普遍认同这一结论。但也有学者研究认为由于当时火药、火器工艺的限制 ,火 箭爆炸杀伤力有限 ,突火枪枪管粗、材料质地差、准确度差、易损坏且容易伤害自身 ,所以实际用于军事有 限。据此可知
A.史料实证贵在独树一帜
B.研究者立场影响历史解释
C.历史研究无法达成共识
D.历史研究的结论可以争鸣
13、
明清时期 ,珠算的运用得到普及和发展 ,徽州人程大位有关珠算的著作《算法统综》“ 晓畅易通 ,穷搜博采 ,故 为世所重”。该书一经刊行,坊间翻刻,盗版成风。该书的刊行
A.说明我国数学水平领先世界
B.促成传统科技的突破
C.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D.推动了印刷术的改进
14、 1913年普朗克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 “现代理论物理学给人这样一种印象:昔日辉煌的(物理)大厦正在瓦 解崩溃,它的组成部分一个接一个地被摧毁,而根基也岌炭可危,不再牢固。然而,再没有比这个观点更为谬 误的了”。由此可知,普朗克认为
A.量子假说获得了普遍认可
B.科学理论的发展具有连续性
C.量子尚未被科学界所认知
D.新研究颠覆了经典力学体系
15、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 “科学,只有从自然科学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历史本身是 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人的科学包括自然 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统一的科学。 ”这段论述可用于说明( )
A.牛顿的时空观符合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
B.伽利略是横跨多学科领域的科学大家
C.生物界与人类社会的运行原理基本一致
D.马克思主义和达尔文学说的实质相似
16、 19世纪60年代,有官员上奏说“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天下之大,不患无 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 ”。但遭到驳斥,认为
是“道学鸣高” ,故作危言耸听之论。这表明当时( )
A.“用夷变夏”风气渐开
B.复古守旧思想居于统治地位
C.“满汉之争”斗争激烈
D.轻视科技传统观念依然盛行
17、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 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这一观点( )
A.沿袭政治改良的思想主张
B.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认识到思想启蒙的重要性
D.代表大革命时的认知水平
18、某美国学者曾说: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知识分子所面临的挑战与18世纪的欧洲先哲们的际遇不同。后者从 宗教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而前者则是以抛弃(至少是揭露) ‘科举心态 ’‘盲从’以及摒弃习以为常的‘为社会所 钳制’的国民性为己任”。该学者意在说明( )
A.辛亥革命推动国民民族意识觉醒
B.中国知识分子深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C.思想解放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相连
D.新文化运动以批判传统的礼教为目标
19、 1924年,孙中山在其《三民主义》中说: “真正的三民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 ”而孔子向往 的“大同”世界,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表明孙中山
A.力图推行中体西用治国理念
B.为天下为公思想赋予新内涵
C.主张摆脱西方政治思想束缚
D.借传统思想来寻求变法革新
20、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 “在中国,为民主主义奋斗的时间还是长期的” ,“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 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再次重申,向社 会主义过渡将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这些论断( )
A.意在说明民主革命的艰巨性
B.开始认识到中国革命的特殊性
C.吸取了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
D.强调了发展新民生主义的必要性
21、 1990年12月,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 “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 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 ”邓小平意在
( )
A.推动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
B.实现与世界经济的接轨
C.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22、
1955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正式成立 ,包括物理学数学化学部、技术科学部等四个学部。各学部根据国家建设需 要和国际科学发展趋势 ,制定《1956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并相继组建了一系列高新技术研究机
构。中国科学院学部的组建
A.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B.体现了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C.推进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需求
23、 1958年9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井指出:科学技术的高峰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我们下定决心, 专家、青年科学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广大群众一起发动,大家来办原子能科学,原子能科学就会莲蓬勃勃地 发展起来。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国( )
A.坚持群众路线使原子科学成果显著
B.以苏为鉴紧跟国际科技发展前沿
C.民众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D.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新科技发展
24、 1850年的画作《播种者》,描绘了一个农民踏着步子,用左手播撒种子,很是专注。深色帽子与背景明亮 的天空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运动中的人物和倾斜的地平线,让人觉得画中人物马上就要走出画面,极具动感
和韵律。该画作( )
A.继承了理性主义的传统
B.是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绘
C.凸显了印象主义的风格
D.是对情感世界的深刻发掘
二、材料分析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6分 ,共3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思想家弗兰西斯 ·培根(1561-1626年)是西欧从传统迈向近代社会时期的思想巨人,他在近代科 学方法和自然哲学的探索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提出了有别于亚里士多德的归纳法,认为应该把尊重事实,
搜集和确定事实作为“ 归纳法”的第一步。培根批判了亚里士多德的思辨哲学,他指出“所谓知识在于实践中能够 具有一定的效用,功用是实践的根本属性。 ”他把经验观察、事实依据、实践效果引入认识论,把实践作为人类 征服和占有自然的重要手段。亨利.沃登爵士称他为现代“科学之光”。
——摘编自丁立群等《技术实践论:另一种实践哲学传统》
材料二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实学思潮的代表。梁启超对顾炎武的治学方法推崇备致,认为“贵创”“博证”“致 用”是顾炎武学术研究究方法的精华。顾炎武在治学过程中反对一味模仿古人,提倡独力创新,将“独创理论还 原于人事的日常经验才可知其正误”。顾炎式做学问反对玄学、理学之清谈,主张探索“ 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 本之计”的学间,引古著今,注重用学到的知识或自己形成的理论来解决一些社会实际问题,提出了“学以致
用、 “ 明道教世"的观点,体现了儒家学者的“济世情怀”。
——摘编自威福康《论颐炎武治学方法的儒家精神与哲学意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培根与顾炎武学术思想的异同之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种学术思思产生的历史背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培根与顾炎武学术思想不同的历史价值。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贞观初, “以法理天下,尤重宪官,故御史复为雄要” ,“御史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官 之雄峻,莫之比焉”。台院侍御史以弹奏为基本职责,重点在纠弹职位较高的官员。察院监察御史在御史台中品 秩虽低,但职务繁杂,百司畏惧,其“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 ,此外还掌祭祀、监南选、
监司射、监决狱、分察尚书省六部等。贞观年间,全国被划为十道监察区,由监察御史十人分巡州县,监察御 史以六条巡按州县,分巡时威仪显赫, “州县祗请相望,道路牧宰祗候,僮仆不若”。《贞观政要》中记
载: (太宗)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在京流外有犯赃者,皆遣执奏,随其所犯,置以重 法。 ”同时,唐太宗也对清廉官员和清正之举大加褒奖弘扬。
——摘编自吴毅《唐朝贞观年间防治贪腐的政策举措释析》
(1)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吏治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吏治改革的历史作用。
120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物 著作 人物 著作
薄伽丘 《十日谈》 卢梭 《社会契约论》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亚当.斯密 《国富论》
加尔文 《基督教原理》 雨果 《巴黎圣母院》
牛顿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盂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达尔文 《物种起源》
——摘编自邓蜀生《影响人类的100本书》
书评是介绍书籍的语言。它准确反映书的内容,点明书的精要所在,探求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 和艺术性。例如,《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的哲学对话体著作。全书主要论述了柏拉图心中理想 国的构建、治理和正义,反映了柏拉图追求完美的一种努力,提出在"理想国"中才能真正实现正义。《理想
国》论述的理想国家形态成为后世的国家制度、政治统治的模本。
根据材料所列书单,任选一本书籍,仿写一个书评,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说明理由。(要求:书评内容 准确合理,分析说明论述充分,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1、
【答案】
C
【分析】
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独占文化和知识话语权的格局被打破,诸子百家迭次兴起”并根据所学内容,可 以得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面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时代,都纷纷提出治理国家的主张,诸子百家都主 张结束战乱,使社会从无序重归有序, C选项说法正确; A项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趋势,与材料不 符,选项A排除;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纷纷争夺霸主地位, B项与史实不符,选项B排除;材料未涉及提
升“读书人的地位” ,而是面对激烈动荡的社会环境,诸子百家的共同主张, D项与材料无关,选项D排除。所以 本题答案为C。
2、
【答案】
C
【分析】
材料“大臣们跪伏于地或俯身恭立,以彰显成王尊严”体现的是汉代时期君臣伦理观念强化,这主要和儒学成为 正统思想有关, C选项说法正确;材料与崇尚周代礼乐制度无关,选项A排除;实行分封制的说法不符合汉朝的 史实,选项B排除;汉朝时期的君主专制得到强化,选项D排除。所以本题答案为C。
3、
【答案】
D
【分析】
教材是政府颁布的 ,代表了国家的意志 ,渗透了政府的主流意识形态。宋代以降至明清 ,理学盛行 ,理学又强 调伦理道德秩序 ,所以这些要求的目的在于促成少儿从小养成良好道德品质,D项正确;A、B、C.都不是主要目 的,排除ABC项。故选D项。
4、
【答案】
B
【分析】
根据李贽对六经性质和地位的不同看法可以看出,李贽并非反对孔孟的儒家思想,他真正批判的还是那些假借 孔子学说欺世盗名的假道学先生, B选项说法正确;材料未体现李贽提倡经世致用,选项A排除;材料体现李贽 批判欺世盗名的道学家,而不是代表新兴阶级争取权利,选项C排除;材料未涉及封建儒家思想的具体内容,无 法得出猛烈抨击封建儒家思想的结论,选项D排除。所以本题答案为B。
5、
【答案】
B
【分析】
据题意可知 ,司马迁认为孟子通晓治国的道理 ,但是齐宣王和梁惠王都不重用他 ,主要是认为他过于迂阔 ,不 切合实际, 由此可知当时孟子的仁政思想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潮流 ,B项正确;孟子的仁政思想在诸侯争霸的背 景下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而不是缺乏现实的社会条件 ,排除A项;孟子的仁政思想是有一定价值的 ,排除C 项;司马迁批判的是孟子,而不是孟子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
6、
【答案】
C
【分析】
根据题干材料“朱子遗风 ……冠文土羞与武夫齿 …… 四海溃弱......儒者,却习成妇女态”可知,颜元认为宋元来儒 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表现了其反对理学对士人的消极影响, C选项说法正确;宋明理学主张以纲常名教 来束缚人性,且女性地位无论在家庭还是社会中都较低,选项A排除;材料中未提及“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选项B排除;赞同宋代重文轻武政策,与材料主旨不符,选项D排除。所以本题答案为C。
7、
【答案】
D
【分析】
由材料“ 在个人事务上懂得如何尽可能好地料理家务 ,在公共事务上 ,懂得在城邦事务中如何最有成效地说和 做”可知 ,智者学派教给学生处理个人事务和城邦事务的能力 ,适应了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 ,故选D项;材料并 未提及维护智力的神圣性 ,排除A项;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 ,体现出人的个性自由 ,与材料内容无 关,排除B项;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性,忽视道德,排除C项。
8、
【答案】
B
【分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 14世纪欧洲黑死病“ 唤起了对自我生命存在幸福的追求和对生之权利的百般珍惜” 、“追 求现实享乐” ,这对欧洲中世纪所宣扬的禁欲主义是重大冲击 ,B项正确; 古希腊“人是万物的尺度"观点的提 出 ,把人类第一次置之于世界的中心 ,排除A项;“直接”一词说法过于绝对 ,材料依据不足 ,排除C项;推翻了 罗马天主教的统治的表述与事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9、
【答案】
D
【分析】
根据材料“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却成了日内瓦、荷兰和苏格兰共和党人的旗帜, ……并为英国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 的第二幕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外衣。”可知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成为共和党人的旗帜 ,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意 识形态的准备 ,说明在当时加尔文教得到各国的认可 ,其更加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D项正确;宗教改革沉 重打击了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排除A项;加尔文宗教改革比路德宗教改革彻底 ,材料信息 无法判定,排除B项;加尔文教是宗教改革的国际中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0、
【答案】
D
【分析】
根据所学内容,可以得出分析题干信息,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 产阶级革命中的“ 自由、平等、博爱” 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中产生的。浪漫主义认为理性是 人精神的枷锁,推崇人性的自由舒展,自我情感的尽情抒发,个体生命价值的充分实现。卢梭在《爱弥儿》 一 书中提倡自然教育,体现了浪漫主义, D选项说法正确;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属于卢梭的政治主张,选项A排
除、 B项;根据题干材料,卢梭主张教育要顺乎人的自然天性,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个性解放,但这不属于卢梭教 育思想的核心特点和本质特征,选项C排除。所以本题答案为D。
11、
【答案】
D
【分析】
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图中的字体是草书,因为草书的特征是写意性强,字体随意洒脱, D选项说法正确;图 示中的字体是草书,与小篆、隶书和楷书的书写规律不符,选项ABC排除。所以本题答案为D。
12、
【答案】
D
【分析】
本题结合历史解释考查火药的使用情况 ,材料反映学者通过研究 ,对原来的结论提出不同的看法 ,这说明历史 结论可以争鸣 ,D项正确;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贵在独树一帜”说法不当 ,A项错误;题干中 没有提到研究者立场问题, B项错误; “历史研究无法达成共识”这一说法显然是错误的,排除C项。故选D项。
13、
【答案】
C
【分析】
根据题干明清时期珠算得到普及和发展 ,关于珠算的著作也风行一时 ,体现了珠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项正确;题干并不能体现我国数学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对比 ,排除A项;珠算著作 的风行仍是传统科技 ,但没有促成传统科技的突破 ,排除B项;题干并不能体现印刷术的改进 ,排除D项。故选 C项。
14、
【答案】
B
【分析】
根据题干材料“现代理论物理学给人这样一种印象:昔日辉煌的(物理)大厦正在瓦解崩溃”、“然而,再没有比 这个观点更为谬误的了”可知普朗克认为辉煌的(物理)大厦正在瓦解崩溃是一种错误的观点,科学理论应该是 连续发展的, B选项说法正确; “普遍认可”表述太过绝对,选项A排除;材料信息强调科学理论的连续性,无法 得出量子是否被科学界所认知的结论,选项C排除;根据所学内容,可以得出,新研究是对经典力学体系的继承 与发展,选项D排除。所以本题答案为B。
15、
【答案】
D
【分析】
据材料“科学,只有从自然科学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现实 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统一的科学。 ”可知,
材料中马克思强调科学只有从自然科学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而且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 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统一的科学,这样将人的科学与自然科学进行有机联系,结合马克思 唯物主义思想的相关知识可知,对于马克思主义和达尔文学说来说,他们实质有相似之处, D选项说法正确;
牛顿确认了物体宏观运动规律,不是人类社会的规律,排除 A项;材料未涉及伽利略的内容,选项B排除;生物 界运行的基本原理是自然选择,优胜劣汰,但人类社会不仅仅是适应环境,还改造环境,人类社会与生物界的 运行原理不同,选项C排除。所以本题答案为D。
16、
【答案】
A
【分析】
由材料“但遭到驳斥,认为是道学鸣高,故作危言耸听之论”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有识之士认识到西方自然科 学的先进性,主张学习西方用外来文化改造中国传统的东西,呈现出“用夷变夏”的风气, A选项说法正确; “但 遭到驳斥”说明已经萌生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且“居于统治地位”表述过于绝对,选项B排除; “满汉之争”强调 满族与汉族的争辩,材料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技艺的斗争,选项C排除; “盛行”和史实不相符, 19世纪60年 代兴起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选项D排除。所以本题答案为A。
17、
【答案】
C
【分析】
据材料中的“革命成功将近十年”可知是辛亥革命后;材料“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 计不可能”可以判断出这是对人们的思想不够解放表示不满,故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们的 思想的进一步的解放,由题干“革命成功将近十年”可知,梁启超在1920年左右提出。由题干“拿旧心理运用新
制,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可知,梁启超指出要革新旧的心理,即梁启超认识到了思想启蒙的重 要性, C选项说法正确;这一观点并未沿袭之前的政治改良主张,选项A排除;梁启超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 物,这一观点也不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选项B排除;梁启超的个人观点,不能代表大革命时的整体认知水 平,选项D排除。所以本题答案为C。
18、
【答案】
D
【分析】
根据题干材料,材料中的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知识分子肩负推动文化革新和思想解放的重任,也即 抛弃“科举心态”“盲从”以及摒弃“为社会所钳制”的国民性。结合所学,辛亥革命后,人们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 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黑暗,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 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牢牢地束缚着。先进知识分子掀起了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礼教的新文化运
动, D选项说法正确;材料主要体现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内容,而非强调辛亥革命的影响,选项A排除;材料认 为新文化运动和启蒙运动的内容和任务不同,并未体现中国知识分子深受启蒙思想影响,选项B排除;材料未提 及新文化运动是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开展的,也未指出新文化运动旨在救亡图存, “思想解放与救亡图存的 紧密相连”没有准确概括材料中学者观点,并非材料主旨,选项C排除。所以本题答案为D。
19、
【答案】
B
【分析】
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 “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本是中国传统的政治观念,而孙中山在其《三民主义》中说“真 正的三民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 ,所以孙中山的观点为为天下为公思想赋予了民主革命时代的新内 涵, B选项说法正确;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的理念,与题意不符,选项A排除;孙中山“真正的三民 主义”包含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理念,并未摆脱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选项C排除; “变法革新”与孙中山资 产阶级革命派的观点不符,选项D排除。所以本题答案为B。
20、
【答案】
D
【分析】
依据题干材料,可以得出,毛泽东强调的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无产阶级不能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要经历一个经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D选项说法正确;材料没有强调民主革命的艰巨性和特殊 性,选项AB排除;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具有中国特色,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而不是苏俄城市中心论,选项 C排除。所以本题答案为D。
21、
【答案】
C
【分析】
根据题干材料中“1990年12月”并根据所学内容,可以得出,邓小平主张经济建设中发挥市场的机制,意在摆脱 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束缚, C选项说法正确;材料强调邓小平意在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AD项不符合材料 主旨,选项AD排除;材料未体现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内容,选项B排除。所以本题答案为C。
22、
【答案】
D
【分析】
从材料可得出, 中国科学院学部正式成立及制定《1956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是服务于社会主义 建设对科技的需求 ,D项正确; 1955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正式成立及制定《1956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 划》与外交政策没有直接关系 ,排除A项;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才提出 ,B选项时间不符 ,排除B项;三大改 造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与科技规划没直接关联,排除C项。故选D项。
23、
【答案】
C
【分析】
根据题干材料并根据所学内容,可以得出, 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科技领域的“大跃进” ,反映了民众改变国家 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C选项说法正确;材料未涉及原子科学成果,选项A排除;以苏为鉴紧跟国际科技发展前
沿与材料主旨不符,选项B排除;新科技发展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没有直接关系,选项D排除。所以本题答案为 C。
24、
【答案】
B
【分析】
据材料可知, 1850年的画作《播种者》,描绘了一个农民踏着步子,用左手播撒种子,运动中的人物和倾斜的 地平线,让人觉得画中人物马上就要走出画面,极具动感和韵律。真实的再现了播种者播种现实的场景, B项符 合题意, B选项说法正确;理性主义的绘画技法突出人体线条流畅的形式美,而材料中画作《播种者》,真实的 再现了播种者播种现实的场景, A项与材料不符,选项A排除;印象主义画家是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 大胆的革新,而材料中“深色帽子与背景明亮的天空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 ,是对播种者播种场景的真实再现, C 项不符题意,选项C排除;材料未涉及“对情感世界的发掘” ,选项D排除。所以本题答案为B。
二、材料分析题
25、
【答案】
(1)、
同:重视材料或实践(事实)为学术研究的依据主张开拓新的研究思路(创新)提出学术研究要有实用价值。 异:培根的科学方法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顾炎武学术研究方法主要针对中国传统学术。
(2)、
背景:培根:近代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和发展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顾炎 武:明末统治危机及明、清王朝的更迭宋明理学的8渐僵化,新思想的萌芽商品经济的发展。
(3)、
价值:培根 :为近代自然科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拓宽了近代哲学研究 的思路。顾炎武:继承和发展了儒学积极“入世” 的实践精神及“治国、平天下” 的价值取向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 的学风提供了思想源泉。
【分析】
同:根据材料“认为应该把尊重事实 ,搜集和确定事实作为‘ 归纳法’的第一步” 、“‘贵创 ’、‘博证 ’、‘致用 ’”得出重 视材料或实践(事实) 为学术研究的依据; 根据材料“所谓知识在于实践中能够具有一定的效用 ” 、“ 学以致 用”得出主张开拓新的研究思路(创新)提出学术研究要有实用价值。异:根据材料“他在近代科学方法和自然 哲学的探索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得出培根的科学方法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 根据材料 “‘贵创 ’、‘博证 ’、‘致 用’是顾炎武学术研究究方法的精华”得出顾炎武学术研究方法主要针对中国传统学术。
培根:结合所学16世纪的经济发展史实得出近代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和发展;结合所学16-17世纪的思想 解放得出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结合所学明末清初的科技发展得出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顾炎武: 结合所学明末清初的政治统治危机得出明末统治危机及明;结合所学明末清初的思想发展情况得出清王朝的更 迭,宋明理学的日渐僵化和新思想的萌芽的出现;结合所学明末清初的经济发展得出商品经济的发展。
价值:培根:根据材料“他把经验观察、事实依据、实践效果引入认识论 ,把实践作为人类征服和占有自然的重 要手段。亨利。沃登爵士称他为现代‘科学之光 ’”得出为近代自然科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促进了近代自然 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根据材料“所谓知识在于实践中能够具有一定的效用 ,功用是实践的根本属性”得出拓宽了 近代哲学研究的思路。顾炎武:根据材料“提倡独力创新 ,将‘独创理论还原于人事的日常经验才可知其正误 ’”得 出继承和发展了儒学积极“入世”的实践精神及“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取向;根据材料“提出了‘学以致用、明道教 世’的观点”得出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了思想源泉。
26、
【答案】
(1)内容:健全监察机构,明确监察职责;完善监察法规,依法监察官僚;严惩贪官,褒奖清官。
(2)历史作用:规范了各级官吏的行为,有利于政治清明;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 创造了条件;对后世的官员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答出三点即可)
【分析】
(1)内容: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尤重宪官,故御史复为雄要”、“御史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官之 雄峻,莫之比焉”、“贞观年间,全国被划为十道监察区,由监察御史十人分巡州县, ”等信息可知,健全监察机 构,明确监察职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以法理天下”、“随其所犯,置以重法”、“监察御史以六条巡按州县”可
知,完善监察法规,依法监察官僚;根据题干材料中的“ (太宗)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在 京流外有犯赃者,皆遣执奏”、“唐太宗也对清廉官员和清正之举大加褒奖弘扬”可知,严惩贪官,褒奖清官。
(2)历史作用: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台院侍御史以弹奏为基本职责,重点在纠弹职位较高的官员。察院监察御 史在御史台中品秩虽低,但职务繁杂,百司畏惧,其‘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 ’,此外还掌祭 祀、监南选、监司射、监决狱、分察尚书省六部等”、“百僚震恐”可以得出,规范了各级官吏的行为,有利于政 治清明;根据所学内容,可以得出并结合改革的目的、效果及影响等可以得出,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根 据所学内容,可以得出并结合改革的目的、效果及影响等可以得出,为“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对 后世的官员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论述题
27、
【答案】
示例:《基督教原理》书评:《基督教原理》成书于1536年,是宗教改革时期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该书最重 要的内容是系统阐述了加尔文的宗教哲学,加尔文改造了路德提出的“ 因信称义”理论,进一步提出了“先定
论”的思想。
理由:加尔文被誉为“ 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 ,他的“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否定对教皇 的盲从,也否定封建特权,在宗教改革时期具有积极作用,在西欧资本主义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为 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也为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和人类不断认识自己的历史写下了 发人深思的一页。
【分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关于本题作答需要从材料所给书籍任选一本,然后结合书评的含义,
从该书的主要内容、影响及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作答即可。如选择《基督教原理》,书评是该书成书于1536
年,是宗教改革时期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该书最重要的内容是系统阐述了加尔文的宗教哲学,加尔文改造了 路德提出的“ 因信称义”理论,进一步提出了“先定论”的思想。理由是加尔文被誉为“ 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 人物” ,他的“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否定对教皇的盲从,也否定封建特权,在宗教改革时期具有积 极作用,在西欧资本主义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也为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和人类不断认识自己的历史写下了发人深思的一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2_2023陕西商洛洛南县洛南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