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浙江省绍兴会稽联盟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学年第一学期绍兴会稽联盟期末联考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该部分共24题,其中1—19题每题2分,20—24题每题3分
1. 郑州商城遗址是商朝早中期都城遗址,遗址城内东北部发现宫殿建筑基址多处,预估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城平面为长方形。城中还有小型房址和水井遗址。城外有居民区、墓地、铸铜遗址及制陶制骨作坊址等。对于商城认识正确的是( )
A. 反映出商朝营建城市成为制度 B. 商王直接控制这个区域
C. 体现城市的布局受宗法制影响 D. 宫殿位于城市的中间
2. 据《后汉书》记载: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 中朝成为中央行政中枢 B. 尚书台成为新的行政中枢
C. 中书省总理全国的政务 D. 内阁是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3. 汉代,葡萄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唐朝有王翰的传世名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与葡萄同一时期传入中国的农作物是( )
A. 苜蓿 B. 番茄 C. 玉米 D. 辣椒
4. 北周以来朝中贵要多为行伍出身,如:公卿类多武将、刺史多任武将、功臣多为本州刺史,以致功臣任职,牧州领郡者,并带戎资,蔑视文人的风气十分严重。为了改变这一局面,隋唐时期采取的措施是( )
A. 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 B. 开设贤良文学为特科
C. 以道德、才能评定资品 D. 设秀才、进士为常举
5. 2007年打捞起一艘中国古代的沉船,出水的瓷器从烧造技术看有支钉叠烧法、匣钵单烧法。由此判断该船可能是以下哪一时期的( )
A. 秦汉 B. 魏晋 C. 唐宋 D. 战国
6. 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不仅有着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而且临床诊断治疗经验丰富。2015年,屠呦呦从青蒿中分离出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对人类防治疟疾发挥了巨大作用,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的成就受到以下哪一中医著作的启发( )
A. 《黄帝内经》 B. 《本草纲目》 C. 《伤寒杂病论》 D. 《肘后备急方》
7. 如图为我国某一时期管理边疆民族事务机构组织架构图,该机构是( )
A. 理藩院 B. 提督四夷馆 C. 鸿胪寺 D. 宣政院
8.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上海成为通商口岸,逐渐发展起资本主义工商业。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陆续出现、发展、壮大,吸引了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推动近代上海城市化的因素不包括( )
A. 轮船招商局的建立 B. 上海沪嘉高速的开通
C. 引进先施百货公司 D. 中国通商银行的创办
9. 有学者评价中国某部法律时说:它确立起民主共和政治体制,从法律上确立了民主共和思想观念的正确性,为20世纪初亚洲各国中最民主、最有影响的民权宪章。这是因为该法律( )
A. 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性质 B. 法律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C. 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意义 D. 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0. 有学者指出:这个缓慢而稳步地发展经济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政策,也反映在北京的外交态度方面。的确,它在这个时期所强调的和平共处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下列选项可以成为其论据的是( )
A. 中日邦交正常化 B. 与法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C. 中美关系正常化 D. 与英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
11. 根据如图提供的相关信息,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该口号为“五讲四美三热爱” ②精神文明建设了取得新的成就
③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 ④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2. 如图是绍兴地铁1号线末班车运营时刻表。关于绍兴地铁的开通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促进城市经济繁荣 B. 推进市区面积扩大
C 便利居民工作生活 D. 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13. 农业生产各要素必须作为整体置于特定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条件下进行考察,透视传统农业技术自身内在的适应模式。从该视角审视世界原始农业发展的意义是( )
A. 推动科技发展 B. 孕育多彩文明 C. 催生社会变革 D. 改善生存条件
14. 《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编》和《查士丁尼新律》,在12世纪统称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关于该法律,认识正确的是( )
A. 成书于罗马共和国时期 B. 是英美法系的基础
C. 是古罗马法律最高成就 D. 印度是其代表国家
15. 在亚非欧之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的是图中哪一地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6. 神圣王权诞生于王朝统治者和教会之间的契约。教会与统治者共享训练有素的人员,也共享他们提供的专业知识和服务,并且在宗教问题和神圣权力仪式上,教会向统治者提供咨询意见。相应地,教会希望统治者维持基督教的认同,保护教会,促进正义与和平。这表明( )
A. 教会强化对人们的控制 B. 王权与教权长期并立
C. 封君、封臣制度的形成 D. 王权进一步得到强化
17. 从1601年的《济贫法》到1802年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保障法案,再到1834年的《新济贫法》以及其后一系列社会保障立法,无不是两个阶级相互斗争相互妥协的结果。资产阶级总是在限度内最大化的追求利益,工人阶级也同样最大限度的争取本阶级的利益,因而长期的斗争与妥协逐渐产生了一整套相互妥协的产物,即社会保障制度。材料意在强调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
A. 促进了社会发展 B. 改善了人民生活 C. 加重了国家负担 D. 缓和了社会矛盾
18.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革命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为消除饥饿、保障人类的粮食安全创造了条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农业产业化保障食品安全 B. 水产是从海水养殖向淡水养殖发展
C. 化肥的使用不会造成污染 D. 技术进步使粮食储备向智能化转变
19. 1869年开通的苏伊士运河成为西欧和东亚、南亚之间最近的水上通道;1914年通航的巴拿马运河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距离。这些国际运河的修建( )
①推动环球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②改变了世界航运格局
③降低了东西方物资交流成本 ④成为了大国的角力场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0. 岳麓书院藏秦简《秦律令》(一)“田律”规定:诸乡的负责人征收的租赋都要在年终前交清,如未交清或者欠其他县官的债,要报告给主管的县官;如果满三十天仍未能交清或逃亡不交的,则诸乡负责人要罚赀一甲。诸乡负责人是指( )
A. 啬夫 B. 游徼 C. 三老 D. 亭长
21. 自然、法律和造物者对人都是公平的,妇女在生活、自由和对幸福的追求上具有和男子相同的权利。下列史实中有利于保障妇女权利的是( )
A. 雅典民主制度 B. 北洋政府文官考试法草案
C. 罗马共和制度 D. 南京国民政府《考试法》
22.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发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全国各地农村涌出了大批赤脚医生。他们来自医学世家者或是高中毕业生且略懂医术病理者。经县一级的卫生学校进行短期培训,结业后回到乡村,即成为赤脚医生。由此可见赤脚医生的出现( )
A. 促进深入村镇的医疗网的形成 B. 标志着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C. 得益于全国性政治运动的开展 D. 解决了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
23. 如图是法国画家让·诺格雷于1680年创作的《路易十四一家》,符合该君主历史作用的是( )
A. 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 B. 促进欧洲民族意识觉醒
C. 使得法国王权达到顶峰 D. 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
24. 16世纪中叶,西班牙经营横跨太平洋的贸易,主要在其两大殖民地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进行。坚固、快速和装备精良的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运载大量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形成墨西哥——马尼拉——中国的太平洋航线,又称“银丝对流”。关于该条航线理解正确的是( )
A. 得益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 使得澳门成为新的国际贸易枢纽
C. 是一条鞭法产生的动因之一 D. 促进北美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非选择题部分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辽、夏、金在中央以三省六部、枢密院、台谏为核心,行政、军事和监察并立的政治架构,并设置寺、监、院等各类机构;在地方,设置路、府、州、县。成为辽、夏、金统治者摆脱旧有部族体制,构建君主集权王朝体制的理想模式。辽、宋、金等政权均构建了具有包容性的多制度、多层次国家治理体系,从而能够有效统合政权内部的各民族,并在此基础上追求“大一统”。各政权均将共同秉持的“天下秩序”理念落实到国家治理的具体实践之中,深刻展现出了中华文明发展的统一性。
——摘编自黄纯艳《从有宋一代政权格局透视文明统一性》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大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呼应了各民族团结共建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要求。党倡导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并建立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各级民族自治地方。规定各级“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的一级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的管理由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则是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和国家统一建设的制度安排。新中国成立后之所以在少数民族中间进行民主改革,就是为了满足广大少数民族人民翻身做主人的政治愿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我们要研究中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研究民族政策和民政工作如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增添新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朱伦《从历史视野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独特内涵》
(1)根据材料一、归纳辽夏金政权发展的共性;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对推动统一多民族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归纳中国民族工作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现代化初步完成于早期现代(16—18世纪),两次革命使英国告别了封建制度和农业社会。英国在早期现代捷足先登,成为原生性现代化国家。主要原因在于英国传统体制的变革遵循了“自下而上”的道路。商业化极大地改变了作为传统社会根基的英国广大农村。从14世纪以来,英国的贵族和劳动者出现分化,产生乡绅和城乡中产阶级为代表的新兴阶层,其中的乡绅和农村中产阶级仅见于英国。一个庞大而昌盛的中产阶级的成长,某种程度上既是现代性的起因,也是它的结果。
——摘编自徐浩《自上而下:英国原生性现代化起源》
材料二 英国是第一个工业化的大国,也是第一个呈现衰落特征的现代西方工业国家。英国的繁荣依赖于两个十分重要的条件,一是其控制殖民地的能力,二是其他国家的工业落后于英国。随着英国海外的殖民扩张,英帝国的领地遍及全球,成为所谓的“日不落帝国”,这固然增强了英国的实力,同时也潜伏着无法有效控制其领地的危机,英国的殖民统治唤醒了当地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绪。英国海军崛起和衰落与英国经济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技术进步以及洲级大陆的工业化,海权逐步让位于陆权。马歇尔提出:“英格兰将来在世界各国中所处的地位必定取决于其保持工业领先地位的程度。她不可能是唯一的领导者,但她可以是领导者之一。”在1870年以后,其高峰已经过去,英国开始被美国、德国等后起的工业化国家超过。
——摘编自陈晓律《近代英国兴衰的历史轨迹》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必由之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冷战结束以来,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贸易繁荣、投资便利、人员流动、技术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带动了新兴市场国家群体性崛起。我们主张经济全球化应当是普惠的,就是顺应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诉求,解决好资源全球配置造成的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发展失衡问题,使发展既充分又平衡,推动形成有利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的全球化。在相互依存已无处不在的今天,各国既要发展好自己,也要思考如何同世界的发展平衡共进。要共同做大并公平分好经济全球化“蛋糕”,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都能参与并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繁荣。
——摘编自人民日报《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现代化的特征;结合所学,指出“两次革命”的内涵。
(2)根据材料,分析英国衰落的原因;从世界货币体系演变的角度,概括英国衰落的过程。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趋势;根据所学,分析中国在金融领域如何“顺应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诉求”。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察两幅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论题并就结合19世纪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2023学年第一学期绍兴会稽联盟期末联考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该部分共24题,其中1—19题每题2分,20—24题每题3分
1. 郑州商城遗址是商朝早中期都城遗址,遗址城内东北部发现宫殿建筑基址多处,预估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城平面为长方形。城中还有小型房址和水井遗址。城外有居民区、墓地、铸铜遗址及制陶制骨作坊址等。对于商城认识正确的是( )
A. 反映出商朝营建城市成为制度 B. 商王直接控制这个区域
C. 体现城市的布局受宗法制影响 D. 宫殿位于城市的中间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商朝早中期(中国)。据材料可知,材料呈现出商朝早中期的都城局部,结合所学可知,商王直接控制王畿地区,因此都城属于商王直接控制的区域,B项正确;材料只是呈现都城的布局,但未涉及营造城市成为制度,排除A项;西周时期实行宗法制,排除C项;宫殿位于东北部,而不是中间,排除D项。故选B项。
2. 据《后汉书》记载: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 中朝成为中央行政中枢 B. 尚书台成为新的行政中枢
C. 中书省总理全国的政务 D. 内阁是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材料可知,东汉时期,虽然设置三公,但是权力却归于尚书台,说明尚书台逐渐成为新的行政中枢,B项正确;中朝成为中央行政中枢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A项;中书省总理全国的政务是在元朝时期,排除C项;明朝时期,设置内阁,其是秘书机构而非行政中枢,排除D项。故选B项。
3. 汉代,葡萄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唐朝有王翰的传世名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与葡萄同一时期传入中国的农作物是( )
A. 苜蓿 B. 番茄 C. 玉米 D. 辣椒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葡萄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和所学可知,洋葱、大蒜、胡瓜、胡萝卜、蕃茄、石榴、葡萄、苜蓿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A项正确;番茄、玉米和辣椒是新航路开辟后从原产地美洲传入欧洲,进而传播到世界其他地方,直到明代,番茄、玉米和辣椒传入中国,排除B、C、D项。故选A项。
4. 北周以来朝中贵要多为行伍出身,如:公卿类多武将、刺史多任武将、功臣多为本州刺史,以致功臣任职,牧州领郡者,并带戎资,蔑视文人的风气十分严重。为了改变这一局面,隋唐时期采取的措施是( )
A. 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 B. 开设贤良文学为特科
C. 以道德、才能评定资品 D. 设秀才、进士常举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北周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为了改变北周时期显贵多来自行伍的现象,隋唐采取科举考试促进社会流动,设立秀才、进士为常举,D项正确;A项是汉武帝时期排到地方的刺史,排除A项;B项是汉代的,排除B项;C项是九品中正制,排除C项。故选D项。
5. 2007年打捞起一艘中国古代的沉船,出水的瓷器从烧造技术看有支钉叠烧法、匣钵单烧法。由此判断该船可能是以下哪一时期的( )
A. 秦汉 B. 魏晋 C. 唐宋 D. 战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支钉叠烧法、匣钵单烧法都是唐宋时期的陶瓷烧制技术,C项正确;秦汉出现了用陶车拉胚成型替代了泥条盘筑法,使瓷胚制做更加精细,排除A项;魏晋时期,烧制青瓷普遍采用轮制技术和化妆土,瓷胎致密,不吸水,排除B项;战国时期,制瓷是快轮制作,排除D项。故选C项。
6. 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不仅有着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而且临床诊断治疗经验丰富。2015年,屠呦呦从青蒿中分离出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对人类防治疟疾发挥了巨大作用,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的成就受到以下哪一中医著作的启发( )
A. 《黄帝内经》 B. 《本草纲目》 C. 《伤寒杂病论》 D. 《肘后备急方》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内容,这与屠呦呦的成就相关,D项正确;《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与青蒿素的分离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A项;《本草纲目》是李时珍的药物学著作,并没有与青蒿素相关的记载,排除B项;《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的中医学著作,且属于临床医学,与药物学的研究没有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7. 如图为我国某一时期管理边疆民族事务机构的组织架构图,该机构是( )
A 理藩院 B. 提督四夷馆 C. 鸿胪寺 D. 宣政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在组织架构图中,有“木兰围场”、“满档房”“喇嘛印务处”等信息,据此可判断,此管理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是清朝成立的理藩院,A项正确;明朝为培养外交翻译人员,设立四夷馆,专门负责四夷往来文书的翻译,排除B项;鸿胪寺是唐朝官署名,主掌外宾、朝会仪节之事,排除C项;宣政院是中国元朝时期设立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排除D项。故选A项。
8.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上海成为通商口岸,逐渐发展起资本主义工商业。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陆续出现、发展、壮大,吸引了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推动近代上海城市化的因素不包括( )
A. 轮船招商局的建立 B. 上海沪嘉高速的开通
C. 引进先施百货公司 D. 中国通商银行的创办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近代(中国)。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通商口岸,上海城市化进程发展。上海沪嘉高速的开通是1988年,B项符合题意,B项正确;A项1873年,C项是1930年,D项是1935年,ACD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9. 有学者评价中国某部法律时说:它确立起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从法律上确立了民主共和思想观念的正确性,为20世纪初亚洲各国中最民主、最有影响的民权宪章。这是因为该法律( )
A. 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性质 B. 在法律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C. 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意义 D. 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它确立起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从法律上确立了民主共和思想观念的正确性”可知,这部法律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意义,C项正确;据材料“它确立起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从法律上确立了民主共和思想观念的正确性”可知,它无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排除A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华民国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排除B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法,它不能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排除D项。故选C项。
10. 有学者指出:这个缓慢而稳步地发展经济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政策,也反映在北京的外交态度方面。的确,它在这个时期所强调的和平共处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下列选项可以成为其论据的是( )
A. 中日邦交正常化 B. 与法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C. 中美关系正常化 D. 与英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953-1956年(中国)。据本题材料“缓慢而稳步地发展经济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政策”可知,这一时期是:1953-1956年。1954年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是属于这个时期,D项正确;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排除A项;1964年中法建交,排除B项;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1. 根据如图提供相关信息,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该口号为“五讲四美三热爱” ②精神文明建设了取得新的成就
③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 ④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981—2023年。依据数据时间是1981——1989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十世纪80年代最经典的口号是“五讲四美三热爱” ,“五讲四美”具有丰富的内容,有很强的思想性,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工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①②正确;“五讲四美三热爱” 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工作,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④正确;该口号是二十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是2006年,时间不符,③错误。据结论可知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选A项。
12. 如图是绍兴地铁1号线末班车运营时刻表。关于绍兴地铁的开通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促进城市经济繁荣 B. 推进市区面积扩大
C. 便利居民工作生活 D. 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今(中国)。据材料绍兴地铁1号线末班车运营时刻表和所学可知,绍兴地铁的开通促进城市经济繁荣,推进市区面积扩大,便利居民工作生活,但未解决交通拥堵问题,D符合题意,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13. 农业生产各要素必须作为整体置于特定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条件下进行考察,透视传统农业技术自身内在的适应模式。从该视角审视世界原始农业发展的意义是( )
A. 推动科技发展 B. 孕育多彩文明 C. 催生社会变革 D. 改善生存条件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材料“特定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条件下进行考察,透视传统农业技术自身内在的适应模式”和所学可知,特定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是多样化的,各地域具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文化环境,导致不同的农业模式和特征,从而孕育世界多彩文明,B项正确;材料是从地域条件和农业模式的角度审视世界原始农业发展,不能得出推动科技发展,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社会变革,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传统农业技术自身内在的适应模式,不涉及改善生存条件方面,排除D项。故选B项。
14. 《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编》和《查士丁尼新律》,在12世纪统称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关于该法律,认识正确的是( )
A. 成书于罗马共和国时期 B. 是英美法系的基础
C. 是古罗马法律最高成就 D. 印度是其代表国家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据所学可知,查士丁尼时期,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篆》《法理概要》《新法典》,这些法律文献统称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是古罗马法律最高成就,C项正确;《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时间不符,排除A项;《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奠定了后世法学尤其是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排除B项;印度不属于罗马帝国,排除D项。故选C项。
15. 在亚非欧之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的是图中哪一地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亚、非、欧三大洲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的是是阿拉伯商人,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②是阿拉伯半岛,B项正确;①是埃及地区,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③是意大利地区,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④是安纳托利亚半岛地区,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6. 神圣的王权诞生于王朝统治者和教会之间的契约。教会与统治者共享训练有素的人员,也共享他们提供的专业知识和服务,并且在宗教问题和神圣权力仪式上,教会向统治者提供咨询意见。相应地,教会希望统治者维持基督教的认同,保护教会,促进正义与和平。这表明( )
A. 教会强化对人们的控制 B. 王权与教权长期并立
C. 封君、封臣制度的形成 D. 王权进一步得到强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据材料可知,教会与国王相互认同,相互作用,相互利用,实现各自的目的与利益,据此可判断,在中世纪的欧洲,王权与教权长期并立,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教会与国王的关系,没有体现教会的思想控制,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教权与王权,没有描述封君封臣制度,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王权与教权相互作用,没有体现王权的强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7. 从1601年的《济贫法》到1802年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保障法案,再到1834年的《新济贫法》以及其后一系列社会保障立法,无不是两个阶级相互斗争相互妥协的结果。资产阶级总是在限度内最大化的追求利益,工人阶级也同样最大限度的争取本阶级的利益,因而长期的斗争与妥协逐渐产生了一整套相互妥协的产物,即社会保障制度。材料意在强调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
A. 促进了社会发展 B. 改善了人民生活 C. 加重了国家负担 D. 缓和了社会矛盾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601年到1834年(英国)。据材料可知,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经济与资产阶级的持续的斗争的产物,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D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都是次要原因,排除AB项;材料强调该制度缓和矛盾,而不是强调加重政府负担,排除C项。故选D项。
18.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革命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为消除饥饿、保障人类的粮食安全创造了条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农业产业化保障食品安全 B. 水产是从海水养殖向淡水养殖发展
C. 化肥的使用不会造成污染 D. 技术进步使粮食储备向智能化转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所学,工业革命后技术的发展,促使农业走向规模化、集约化、大型农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D项正确;“保证了”的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水产是从海水养殖向淡水养殖发展的趋势与科学技术的革命关系不大,主要淡水养殖鱼类多为低营养级的滤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其人工繁殖难度低,对低溶解氧和富营养化水体适应能力强,仅需要简单的技术和设备便可开展养殖生产,排除B项;“化肥的使用不会造成污染”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19. 1869年开通的苏伊士运河成为西欧和东亚、南亚之间最近的水上通道;1914年通航的巴拿马运河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距离。这些国际运河的修建( )
①推动环球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②改变了世界航运格局
③降低了东西方物资交流成本 ④成为了大国的角力场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现代(世界)。据材料可知,近现代以来,交通运输的发展,尤其是国际运河的修建,改变了世界航运格局,降低了东西方物资交流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大国的角力场,②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推动环球交通网络初步形成,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20. 岳麓书院藏秦简《秦律令》(一)“田律”规定:诸乡的负责人征收的租赋都要在年终前交清,如未交清或者欠其他县官的债,要报告给主管的县官;如果满三十天仍未能交清或逃亡不交的,则诸乡负责人要罚赀一甲。诸乡负责人是指( )
A. 啬夫 B. 游徼 C. 三老 D. 亭长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秦朝(中国)。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秦置啬夫,职掌听讼、收取赋税,A项正确;游徼负责治安,排除B项;三老管教化,排除C项;亭长掌管治安,排除D项。故选A项。
21. 自然、法律和造物者对人都是公平的,妇女在生活、自由和对幸福的追求上具有和男子相同的权利。下列史实中有利于保障妇女权利的是( )
A. 雅典民主制度 B. 北洋政府文官考试法草案
C. 罗马共和制度 D. 南京国民政府《考试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南京国民政府《考试法》中规定女性有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权利,保障了妇女的权利,D项正确;雅典妇女不是公民,妇女没有权利,排除A项;北洋政府的文官考试法草案并没有保障妇女权利,排除B项;罗马共和制下,女性没有政治权利,排除C项。故选D项。
22.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发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全国各地农村涌出了大批赤脚医生。他们来自医学世家者或是高中毕业生且略懂医术病理者。经县一级的卫生学校进行短期培训,结业后回到乡村,即成为赤脚医生。由此可见赤脚医生的出现( )
A. 促进深入村镇的医疗网的形成 B. 标志着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C. 得益于全国性政治运动的开展 D. 解决了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为1965年6月26日(中国)。“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推动了农村出现大量赤脚医生,遍及农村,这促进了深入村镇的医疗网的形成,A项正确;毛泽东这一指示有助于农村地区医疗事业的发展,不能看出整个医疗卫生体系情况,排除B项;全国性政治运动开始于1966年,排除C项;D项夸大了赤脚医生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
23. 如图是法国画家让·诺格雷于1680年创作的《路易十四一家》,符合该君主历史作用的是( )
A. 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 B. 促进欧洲民族意识觉醒
C. 使得法国王权达到顶峰 D. 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法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位期间,使得法国王权达到顶峰,C项正确;16世纪法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教廷的控制,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A项;法国大革命促进欧洲民族意识觉醒,排除B项;劳秀斯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排除D项。故选C项。
24. 16世纪中叶,西班牙经营横跨太平洋的贸易,主要在其两大殖民地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进行。坚固、快速和装备精良的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运载大量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形成墨西哥——马尼拉——中国的太平洋航线,又称“银丝对流”。关于该条航线理解正确的是( )
A. 得益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 使得澳门成为新的国际贸易枢纽
C. 是一条鞭法产生的动因之一 D. 促进北美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中叶(世界)。据材料可知,“银丝对流”将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从而进入中国,促使白银在明朝时期成为主要货币,也成为一条鞭法产生的动因之一,C项正确;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当时在亚洲,国际贸易枢纽是马尼拉,而非澳门,排除B项;根据材料描述信息,美洲的贸易以墨西哥为中心,而非北美,排除D项。故选C项。
非选择题部分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辽、夏、金在中央以三省六部、枢密院、台谏为核心,行政、军事和监察并立的政治架构,并设置寺、监、院等各类机构;在地方,设置路、府、州、县。成为辽、夏、金统治者摆脱旧有部族体制,构建君主集权王朝体制的理想模式。辽、宋、金等政权均构建了具有包容性的多制度、多层次国家治理体系,从而能够有效统合政权内部的各民族,并在此基础上追求“大一统”。各政权均将共同秉持的“天下秩序”理念落实到国家治理的具体实践之中,深刻展现出了中华文明发展的统一性。
——摘编自黄纯艳《从有宋一代政权格局透视文明统一性》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大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呼应了各民族团结共建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要求。党倡导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并建立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各级民族自治地方。规定各级“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的一级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的管理由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则是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和国家统一建设的制度安排。新中国成立后之所以在少数民族中间进行民主改革,就是为了满足广大少数民族人民翻身做主人的政治愿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我们要研究中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研究民族政策和民政工作如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增添新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朱伦《从历史视野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独特内涵》
(1)根据材料一、归纳辽夏金政权发展的共性;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对推动统一多民族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归纳中国民族工作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答案】25. 共性:学习宋制;构建君主集权体制;包容性;多层次;追求“天下秩序”展现文明发展统一性。
贡献:政权并立,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也并未中断。
26. 作用: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原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对比、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辽夏金时期。第一小问共性:由材料“辽、夏、金在中央以三省六部、枢密院、台谏为核心,行政、军事和监察并立的政治架构,并设置寺、监、院等各类机构;在地方,设置路、府、州、县。”可得出学习宋制;由材料“成为辽、夏、金统治者摆脱旧有部族体制,构建君主集权王朝体制的理想模式。”可得出构建君主集权体制;由材料“辽、宋、金等政权均构建了具有包容性的多制度、多层次国家治理体系”可得出包容性;多层次;由材料“各政权均将共同秉持的‘天下秩序’理念落实到国家治理的具体实践之中,深刻展现出了中华文明发展的统一性。”可得出追求“天下秩序”展现文明发展统一性。第二小问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对推动统一多民族发展的贡献是政权并立,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也并未中断。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第一小问作用:由材料“规定各级‘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的一级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的管理由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则是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和国家统一建设的制度安排。”可得出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由材料“新中国成立后之所以在少数民族中间进行民主改革,就是为了满足广大少数民族人民翻身做主人的政治愿望。”可得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结合所学可得出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第二小问原因:由材料“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大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呼应了各民族团结共建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要求。”及所学可得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由材料“党倡导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并建立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各级民族自治地方。”及所学可得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现代化初步完成于早期现代(16—18世纪),两次革命使英国告别了封建制度和农业社会。英国在早期现代捷足先登,成为原生性现代化国家。主要原因在于英国传统体制的变革遵循了“自下而上”的道路。商业化极大地改变了作为传统社会根基的英国广大农村。从14世纪以来,英国的贵族和劳动者出现分化,产生乡绅和城乡中产阶级为代表的新兴阶层,其中的乡绅和农村中产阶级仅见于英国。一个庞大而昌盛的中产阶级的成长,某种程度上既是现代性的起因,也是它的结果。
——摘编自徐浩《自上而下:英国原生性现代化起源》
材料二 英国是第一个工业化的大国,也是第一个呈现衰落特征的现代西方工业国家。英国的繁荣依赖于两个十分重要的条件,一是其控制殖民地的能力,二是其他国家的工业落后于英国。随着英国海外的殖民扩张,英帝国的领地遍及全球,成为所谓的“日不落帝国”,这固然增强了英国的实力,同时也潜伏着无法有效控制其领地的危机,英国的殖民统治唤醒了当地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绪。英国海军崛起和衰落与英国经济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技术进步以及洲级大陆的工业化,海权逐步让位于陆权。马歇尔提出:“英格兰将来在世界各国中所处的地位必定取决于其保持工业领先地位的程度。她不可能是唯一的领导者,但她可以是领导者之一。”在1870年以后,其高峰已经过去,英国开始被美国、德国等后起的工业化国家超过。
——摘编自陈晓律《近代英国兴衰的历史轨迹》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必由之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冷战结束以来,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贸易繁荣、投资便利、人员流动、技术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带动了新兴市场国家群体性崛起。我们主张经济全球化应当是普惠的,就是顺应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诉求,解决好资源全球配置造成的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发展失衡问题,使发展既充分又平衡,推动形成有利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的全球化。在相互依存已无处不在的今天,各国既要发展好自己,也要思考如何同世界的发展平衡共进。要共同做大并公平分好经济全球化“蛋糕”,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都能参与并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繁荣。
——摘编自人民日报《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现代化的特征;结合所学,指出“两次革命”的内涵。
(2)根据材料,分析英国衰落的原因;从世界货币体系演变的角度,概括英国衰落的过程。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趋势;根据所学,分析中国在金融领域如何“顺应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诉求”。
【答案】(1)特征:起步早(捷足先登)原生性;自下而上;商业化推动;乡绅和农村中产阶级的推动(任答4点)
内涵: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光荣革命也可以给分。
(2)原因:殖民地民族主义情绪被唤醒;技术进步;洲际大陆的工业化;美、德的兴起。
过程:1816年形成以英镑为中心的金本位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导致金本位制崩溃;二战后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3)趋势:资本全球性流动、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机构全球性扩张(任答2点)
措施:2009年推动人民币国际化;2010年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成员;2015年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6年人民币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任答3点)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16-18世纪(英国)。第一小问是特征,据材料一“ 英国在早期现代捷足先登”可知,起步早(捷足先登)原生性;据材料一“在于英国传统体制的变革遵循了‘自下而上’的道路”可知,自下而上;据材料一“商业化极大地改变了作为传统社会根基的英国广大农村”可知,商业化推动;据材料一“产生乡绅和城乡中产阶级为代表的新兴阶层,其中的乡绅和农村中产阶级仅见于英国”可知,乡绅和农村中产阶级的推动。第二小问是内涵,结合所学从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光荣革命等来分析。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原因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1870年以后(英国)。第一小问是原因,据材料二“同时也潜伏着无法有效控制其领地的危机,英国的殖民统治唤醒了当地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绪”可知,殖民地民族主义情绪被唤醒;据材料二“ 随着技术进步”可知,技术进步;据材料二“洲级大陆的工业化”可知,洲际大陆的工业化;据材料二“英国开始被美国、德国等后起的工业化国家超过”可知,美、德的兴起。第二小问是过程,结合所学从1816年形成以英镑为中心的金本位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导致金本位制崩溃、二战后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的角度分析。
【小问3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第一小问是趋势,结合所学从资本全球性流动、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机构全球性扩张等的角度分析。第二小问是措施,结合所学从2009年推动人民币国际化、2010年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成员、2015年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6年人民币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等方面来说明。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察两幅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论题并就结合19世纪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答案】论题:拿破仑战争后维也纳会议对欧洲所起的双重作用。
论述: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以及19世纪初的拿破仑战争极大地冲击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促进欧洲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是历史发展趋势。拿破仑战争失败后,战胜国召开了维也纳会议。该体系在欧洲大陆恢复旧的君主专制制度。为防止法国东山再起,重新分割欧洲领土,违背民族民主原则,所以是历史的反动。然而,维也纳体系继承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的主权国家用召开国际会议商讨、解决争端的形式: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形成的相互制衡局面,到维也纳体系演变为大国协调的欧洲均势状态;维也纳体系下,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国际法的应用范围也逐渐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地方。维也纳体系是继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之后被公认的第二个国际体系。
【解析】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类。时空:19世纪(欧洲)。首先,阅读材料的问题,明确时空为19世纪的相关史实。仔细阅读材料“拿破仑和维也纳会议纪要书影”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的拿破仑战争与1814年的维也纳会议的相关内容。例如,可以拟定论题:拿破仑战争后维也纳会议对欧洲所起的双重作用。然后,结合所学从拿破仑战争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对欧洲封建制度的打击、欧洲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资本主义的发展)、维也纳会议的消极影响(恢复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防范法国和重新划分欧洲领土)与积极影响(国际会议商讨和解决争端的形式、大国协调的欧洲均势状态、外交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国际法应用范围的扩展)的角度分析。最后归纳总结。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浙江省绍兴会稽联盟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