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集中反映了( )
文献记述 出处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 贾谊《过秦论》
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
接汉绪,茂育群生,恢复疆宇。 《后汉书·班固传》
A.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 B.家国同构模式改变
C.“大一统”的观念开始出现 D.华夏认同不断增强
2.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3.汉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推行休养生息。武帝即位后,对匈奴用兵,采取盐铁官营 告缗等一系列政策汲取大量社会财富解决财政危机,加强中央集权。这一变化说明( )
A.和亲政策符合发展趋势 B.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统一
C.对外用兵加重人民负担 D.国力变化影响内外政策
4.下图为汉初郡国变迁图。据此可知( )
A.朝廷与诸侯矛盾渐趋激化 B.王国威胁中央的形势发生逆转
C.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D.国家行政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
5.汉初,利用“三老”的率众作用“导民以善”稳定局势,做出以“三老”为“民之师”暂替“以吏为师”的政策性调整。后来,文帝、景帝虽重提“以吏为师”,这时的“吏”已远不同于秦代纯粹的主法之吏,而强调廉吏为民表率,倡导官吏在地方行政治理的同时亦参与教化。汉代这些措施意在( )
A.肃清秦朝体制残存的影响 B.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C.构建天下一家的社会秩序 D.削弱地方官吏职权
6.汉初,吴国豫章郡是全国铜业和铸币业中心之一,当时市面上流通着的很多都是吴国造的钱币。这说明( )
A.社会经济环境趋好 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中央王朝面临威胁 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7.下图为中国古代某皇帝在位期间政令信息承转运行关系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尚书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B.分权造成了冗官现象
C.决策权与执行权出现分离 D.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
8.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9.汉初,统治者颁行“复弛商贾之律”,文景之时,商贾“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汉武帝时,商人又受到沉重的打击,其对国家的威胁受到抑制。这表明汉武帝时期( )
A.推行了休养生息政策 B.加强了经济控制
C.规范了商业市场秩序 D.解除了国家威胁
10.西汉时出现了高头大马、葡萄、苜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几十种物产;这一时期丝和丝织品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西域人学会了耕种、打井和炼铁等技术并用于发展生产。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西汉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扩大 B.中国丝织品在欧洲备受推崇
C.中外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 D.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11.《汉官仪》记载,东汉时期,百官在每年年尾会获得一笔“腊赐”(类似“年终奖”),其中大将军、三公能得到钱20万(一说30万)牛肉200斤、粳米200斛,几乎相当于他们一年的官俸。这一做法易导致( )
A.世家大族势力膨胀 B.高官贵胄贪腐成风
C.社会等级秩序崩溃 D.阶级矛盾走向激化
12.东汉初年,刘秀多次下诏释放囚徒,不断扩大赦免范围;前后七次释放奴婢,不断地重申“卖人法”、“略人法”等禁令。上述措施( )
A.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B.彻底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C.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D.目的在于加强君主专制
13.从东汉恒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14.汉和帝继位时年仅十岁,其母窦太后临朝称制,窦氏兄弟并居机要,掌握实权,窦氏一门富贵。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
A.外戚专权 B.君主专制 C.政治腐败 D.皇帝年幼
15.《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文献中常见有“四海之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方内安宁”“日月所照”等类似表述。这反映了汉代( )
A.边疆治理趋于完善 B.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
C.“大一统”的政治理念 D.“华夷之辨”的思想意识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所示是汉朝中央政府为治理边疆而设立的不同机构。
机构 管理范围 职能
郡县 北疆、东北疆、西南地区、南疆 管理民政、防务和屯田
属国 脱离本民族主题而迁徙到内地的 边疆民族 设属国都尉,其内部事务仍由该内迁民族的首长负责
都护府、校尉、中郎将、将军等 不具备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 管理民政、军政和屯田
——据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整理
材料二 在对匈奴的斗争中,汉帝国文武兼备,通过武力征伐基本上解除了匈奴的威胁;通过政治联盟和文化渗透,很好地配合了军事斗争。西汉统治者综合运用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运筹帷幄,制定并成功实施了一整套战略,最终实现了北拓边疆的战略目标。
——摘编自张韶梅《西汉北拓边疆战略述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边疆治理的方式及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边疆治理的意义。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主父)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引自《前汉书》卷六十四上
材料二 汉武帝于元鼎四年(前113年)将铸币权从各郡国收归中央政府,使中央政府对五铢进行统一铸造和发行。“于是悉令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所前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三官。而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
——引自《汉书》卷二十四下
(1)概括两则材料汉武帝采取的重大举措,并指出在当时起到的共同作用。
(2)若进一步探究“汉武帝与西汉强盛”这一历史主题,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从不同角度举两例。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诸子,关于政治社会方面的意见,是各有所本的,而其所本亦分新旧。儒家,是综合自上古至西周的政治经验所发生的思想。法家,是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形势所发生的思想。先秦诸子所想解决的,都是人事问题,而人事问题,则以改良社会的组织为其基本。粗读诸子之书,似乎所注重的,都是政治问题。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汉武帝时代贬斥黄老刑名等百家之言,起用文学儒者至教百人,实现了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汉武帝大举贤良文学之士,著名儒学大师董仲舒以贤良身份,就汉武帝提出的命题发表对策,讨论成就治世的策略。齐地儒生公孙弘以精通《春秋》之学升迁为天子信用的重臣,相继任博士、太常、御史大夫,丞相并受封平津侯,于是“天下之士靡然向风矣”。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为解决“人事问题”提出的主张,并分析其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时期儒学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
【详解】“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反映了秦朝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指西汉灭秦朝,建立统一的政权汉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接汉绪,茂育群生,恢复疆宇”指东汉延续了西汉国家的统一,材料集中反映了秦汉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A项正确;家国同构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一宗法关系来统领,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排除B项;C项中“开始”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华夏认同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西汉文景时期,百姓的田租很轻,但是人头税重,而且在粮价极低的情况下,还要把粮食换做钱币来交税,富商大贾再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这就意味着百姓负担沉重,有可能因此而倾家荡产,再结合题干信息“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可知,这反映了当时自耕农经济发展难以为继,故选B;汉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A;材料主旨是农民负担沉重,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税收多少及其形式是由政府确定的,且材料信息说的是“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故排除D。
名师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准确理解材料信息和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题目主要涉及到了西汉经济领域的诸多概念,如实物田租和货币人头税、土地兼并、重农抑商、自耕农经济等,考生需要准确理解这些重要概念,才可以由题干信息推论出答案,思维含量较高。
3.D
【详解】汉初受经济残破影响,和亲匈奴、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对匈奴用兵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说明国力变化影响内外政策,D项正确;和亲政策符合发展趋势与“(汉武帝)采取盐铁官营 告缗等一系列政策”等无关,排除A项;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统一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对外用兵加重人民负担,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朝廷控制的郡不断增多,王国威胁中央的形势逐渐发生逆转,B项正确;材料显示王国问题控制区域不断缩减,反映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排除A项;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国家行政体制的重大调整,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详解】材料“汉初,利用‘三老’的率众作用‘导民以善’稳定局势......而强调廉吏为民表率,倡导官吏在地方行政治理的同时亦参与教化。”体现了汉代的这些举措有利于地方治理、稳定局势,C项正确;肃清秦朝体制残存的影响表述太绝对,排除A项;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汉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削弱地方官吏职权,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吴国作为地方诸侯,其铸造的货币全国流通,这意味着当时吴国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很容易形成割据势力,对中央构成威胁,C项正确;吴国的货币流通全国,无法得出当时社会经济趋于良好,排除A项;通过材料无法判断中央政策的变化,排除B项;江南地区的开发侧重的是农业的发展,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详解】本题考查“汉代中外朝制度”,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皇帝的诏令最终是由外朝的“三公”及其僚属去执行的,参与朝见和朝会的公卿百官以及中朝“尚书”协助皇帝进行决策,说明当时决策权和执行权出现分离的情况,C项正确;图示内容不能说明尚书是最高的行政机构,更不能说明造成了冗官现象,排除AB项;根据“郡国”可知当时王国还存在,无法判定其是否解决,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朝廷这种做法具有强制性、专卖性和暴利性。这从经济上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削弱了诸侯的经济实力。故答案选C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货币政策或者币种变化,无法得出加强了货币管理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符合主旨和史实,排除B项;D项说法不准确,应该是加强了而非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排除。
9.B
【详解】通过材料“复弛商贾之律”“商人又受到沉重的打击,其对国家的威胁受到抑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加强对经济的控制,故B项正确;汉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是在汉武帝之前,排除A项;材料信息未涉及商业市场秩序,排除C项;“解除了”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10.D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西域的汗血马、葡萄、苜蓿、胡桃、蚕豆、石榴等物产传入中原,中原的丝和丝织品以及铸铁、凿井等技术通过这条道路西传,D项正确;西汉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发展并不需要依赖世界市场,排除A项;“中国丝织品在欧洲备受推崇”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当时最主要的原因是道路开通,排除B项;“中外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根据材料“东汉时期,百官在每年年尾会获得一笔‘腊赐’,其中大将军、三公能得到钱20万(一说30万)牛肉200斤、粳米200斛,几乎相当于他们一年的官俸。”可知,体现了东汉时期大将军、三公等高官的政治影响力较大,此作法容易导致世家大族势力的膨胀,A项正确;材料反映不出高官贵胄贪腐成风的现象,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社会等级秩序崩溃的信息,表述有误,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治影响力,未涉及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矛盾激化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12.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汉初年,汉光武帝刘秀多次下诏释放囚徒,不断扩大赦免范围;多次释放奴婢,禁止买卖人口,这有利于增加劳动力,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排除A项;“彻底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的说法过于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与加强君主专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3.A
【详解】东汉中期以后,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农民起义爆发,起义军在全国各地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在这一过程中造成了人口大量减少,故选A。这一时期北方自然条件并未发生重大变化,人口南迁不会造成总体人口数量的大量减少,排除BC;经济中心在南宋时完成南移,D项不符合材料时间限定,排除。
14.B
【详解】材料“重视窦氏宗族”“邓氏戚族专权于朝”体现的是外戚干政,而外戚干政的实质是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B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根源,排除A项;外戚干政会导致政治腐败,这是结果,不是根源,排除C项;D项是表面现象,不是根源,排除D项。故选B项。
15.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历史文献中经常出现“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等歌颂国家统一的表述,反映了汉代重视“大一统”的政治理念,C项正确;“四海之内”等表述并未体现边疆治理的发展与完善,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汉代地方行政制度有所发展,排除B项;“四海之内”等说法并未强调“华夷之辨”的思想意识,排除D项。故选C项。
16.(1)方式:设置管理机构,移民戍边,战争,和亲,等等。
特点:因地制宜,设置不同的管理机构;设立完善的边疆防御体系;因俗而治,采用不同的民族政策;给予边疆民族较大的自主权;多措并举,采用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
(2)意义: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有利于边疆稳定;传播了汉文化,推动了民族交融;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详解】(1)方式: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汉代在边疆管理方面的主要方式是设置管理机构,移民戍边,战争,和亲,等等。特点:汉代在不同地区设置不同的机构,体现了因地制宜,设置不同的管理机构;在职能方面,体现了汉代设立完善的边疆防御体系;根据材料“设属国都尉,其内部事务仍由该内迁民族的首长负责”可知,因俗而治,采用不同的民族政策、给予边疆民族较大的自主权;根据材料“西汉统治者综合运用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运筹帷幄,制定并成功实施了一整套战略,最终实现了北拓边疆的战略目标”并结合措施的领域看,多措并举,采用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
(2)意义:根据材料“西汉统治者综合运用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运筹帷幄,制定并成功实施了一整套战略,最终实现了北拓边疆的战略目标”可知,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有利于边疆稳定;根据材料“通过武力征伐基本上解除了匈奴的威胁;通过政治联盟和文化渗透,很好地配合了军事斗争”可知,传播了汉文化,推动了民族交融;从效果看,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17.(1)颁布“推恩令”;铸币权收归中央
作用:限制和削弱了诸侯国的力量,加强了中央集权。
(2)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的材料;尊崇儒术的材料;张骞出使西域的材料;设立河西四郡等材料。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代中国。
举措:据材料一“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举措是颁布推恩令,据材料二“将铸币权从各郡国收归中央政府”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铸币权收归中央。
作用:据材料一“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材料二“令郡国无铸钱”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限制和削弱了地方诸侯国的势力和财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2)本题是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代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可以分别从军事上张骞出使西域,想联合西域各国共同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等;思想上尊崇儒术,以思想统一维护政治统一;行政管理上设立河西四郡等等方面补充材料。
18.(1)主张:儒家提出仁、礼、为政以德、仁政、隆礼重法、君舟民水等思想;法家提出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依法治国,变法革新,实现中央集权,实行君主专制。
时代背景:社会大变革/社会转型;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战乱频繁,主要诸侯国进行变法改革;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上,旧的贵族等级体系逐渐瓦解,新兴地主阶级/士阶层崛起;思想上,学术下移,私学兴起。
(2)地位变化:由不受统治者重视到确立独尊地位//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原因: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采纳董仲舒建议;儒学不断更新,适应了时代需要;黄老之学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详解】(1)主张:根据“家,是综合自上古至西周的政治经验所发生的思想”得出儒家提出仁、礼、为政以德、仁政、隆礼重法、君舟民水等思想;根据“法家,是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形势所发生的思想”并结合法家的思想内容可得出法家提出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依法治国,变法革新,实现中央集权,实行君主专制。时代背景:根据所学,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即可,主要有社会大变革/社会转型;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战乱频繁,主要诸侯国进行变法改革;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上,旧的贵族等级体系逐渐瓦解,新兴地主阶级/士阶层崛起;思想上,学术下移,私学兴起。
(2)地位变化:根据“汉武帝大举贤良文学之士,著名儒学大师董仲舒以贤良身份,就汉武帝提出的命题发表对策,讨论成就治世的策略。”得出由不受统治者重视到确立独尊地位,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原因:根据所学,可从政治、思想等方面概括,可得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采纳董仲舒建议;儒学不断更新,适应了时代需要;黄老之学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