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一、选择题
1.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一批近乎佯狂的玄学家,大都兼长《老》《庄》,鄙视名教,自此“儒墨之迹见鄙,道家之言遂盛”;以支道林、于法兰、竺法雅等为代表的一批名僧,在用《老》《庄》学说来比附教义、解释佛经的同时,还参与谈玄。这些现象主要反映了,当时( )
A.传统儒学的包容性 B.胡汉交流的频繁性
C.思想文化的多元性 D.外来宗教的本土化
2.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开凿的甘肃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的佛像造型大都身形丰满圆润、阔脸、大眼、鼻梁挺拔;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佛像造型则体态修长、面部端方、线条细腻、表情中正平和。这些体貌变化反映了( )
A.佛教成为艺术创作的主要题材 B.佛教在中国传播渐趋本土化
C.佛像造型融入西域民族的形象 D.中原工匠雕塑技术日益精湛
3.南北朝时期的《颜氏家训》告诫子弟:“自荒乱以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由此可知当时( )
A.社会普遍重视学术文化学习 B.科举取士促进社会流动
C.儒家文化占绝对的统治地位 D.文化素养影响家族地位
4.唐朝旅游业发达促进了旅游思想的多元化发展,既有以济世安邦为目的的宦游,又有以化羽登仙为目的的仙游,更有以结得善缘为目的的释游,还有“身在江湖之上,心游魏阙(朝廷)之下”的隐游。这反映了( )A.阶层流动性增强 B.户籍管理松弛
C.三教并行的影响 D.魏晋遗风盛行
5.唐高祖下令道教为先,儒教次之,佛教最后的三教排序,并拜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也改武后时期崇佛的行为,重新提振道教,接续崇道政策,加封老子为“大圣祖高上金阙天皇大帝”。这些做法( )
A.确立了道教的皇家统治权威 B.摧毁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C.神化了皇室以提升皇权神威 D.催生了寻求长生不老的风气
6.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含有胡旋舞等中亚元素。以上现象反映出唐朝文化的特征是( )
A.固守传统、思想守旧 B.风格单一、缺乏创新
C.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D.兼收并蓄、文化多样
7.“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不仅道家、佛家、儒家思想兼容并包,而且出现了一些享有“圣”誉的杰出人物,比如以下选项中的“医圣”“书圣”“诗圣”“画圣”( )
A.张仲景王羲之杜甫吴道子 B.华佗王羲之白居易顾恺之
C.孙思邈张旭李白赵孟頫 D.李时珍颜真卿孟浩然董其昌
8.如表是部分唐诗摘录,由此可知( )
诗人 诗句 出处
王建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雨过山村》
罗隐 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 《绣》
颜仁郁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农家》
A.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B.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来源
C.文学创作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D.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
9.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表现出作者放浪形骸,死生虚诞的心境;柳公权的《金刚经碑》用笔在心,心正笔正;张旭仕宦不显,其作品恣性狂逸,不循规矩。据此可知,文学艺术( )
A.水平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B.表现形式多样、题材迥异
C.深刻反映时代特征、作者情感 D.成就高低取决于作者风格
10.唐代诗词常把时空背景转换为秦汉,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李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宋代诗词也常提及有强烈文化符号意味的西北地区,如陆游的“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这说明( )
A.秦汉的强盛为历代文人所仰慕 B.唐宋诗人迫切希望收复西北失地
C.西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D.唐宋诗词中蕴含深厚的家国情怀
11.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写道“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其中体现的经济思想是( )
A.以农为本 B.重农抑商 C.农商并重 D.工商皆本
12.南北朝时期,北齐烧制出仰覆莲六系青瓷尊,北朝贾思勰编写了《齐民要术》,隋朝李春设计建造了赵州桥。这些成就( )
A.源自于人民的劳动实践 B.依赖于北方人民的南迁
C.得益于中外文化的交流 D.取决于社会环境的安定
13.日本遣唐使归国后大都被国家重用,下表所示为其中部分代表人物。这说明当时日本()
吉备真备 归国当年被朝廷重用,促进日本模仿唐制进行礼仪、历法等方面的改革
膳大丘 回国后,被天皇任命为日本大学寮助教,推动了日本奈良时代儒家学说的发展
大和长冈 在唐学习了十七年的律令刑制,成为日本律法界的权威,并与吉备真备共同修了律令二十四条
A.顺利完成“明治维新” B.全面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
C.深受大唐文化的影响 D.借鉴中国建立了集权统治
14.音乐中的佛曲九仙道曲、卢舍那仙曲、菩萨阿罗地舞曲、阿弥陀大师曲,舞蹈中的四方菩萨蛮队舞,杂技中的幻术、戴竿、吞刀、吐火等,都是通过佛教徒的中介,由印度经西域传到中国来的。其中有些是前代传来,而在唐代盛行。由此得出( )
A.对外交流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 B.佛教传入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唐代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D.佛教依靠开展多类艺术活动外传
15.下表所示为对隋朝至盛唐社会生活变化的部分描述。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
服饰文化 为便于妇女骑马,圆领长袍服装设计趋于流行
饮食文化 每年立春时节,朝廷向高级官员发放葡萄酒、胡饼
舞蹈文化 城市中人们对胡旋舞与胡腾舞钟爱有加
A.社会风气开放多元 B.城市生活日益丰富
C.民族差异逐渐消亡 D.中外交往颇为密切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中期,农业经济得到发展,经济交流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当时,为了联络大月氏人夹击匈奴以谋求边疆人民生活的安定,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由此打通了对外贸易的通道,中外商人将大量的文绣缯帛、罗纨锦绮运往中亚、西亚,甚至远至欧洲的罗马共和国,形成闻名后世的“丝绸之路”。
——摘编自胡一楠《两汉丝绸之路的开辟及其对经济、文化的影响》
材料二 唐朝前期,丝绸之路上体育文化交流的内容丰富多样。以乐舞为例,唐朝在乐器、乐舞作品、乐舞制度、乐谱等多个方面与西域各国进行交流和交融,丰富着双方体育文化的内涵。考古学者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中发现了壁画、舞俑等,他们上身着胡服,下身穿初唐时期的裙子,脚上穿着云头鞋,披着薄纱,从身着打扮和形态来判断,他们应该都是中原人士,所展示的正是唐代乐舞舞蹈,由此可以看出中原的乐舞传到了西域。唐朝传向印度的《秦王破阵乐》对印度有着深厚的影响,而在唐朝宫廷的十部乐中的《天竺乐》则是从印度传入我国的。
——摘编自季春美、叶飞凤《唐朝丝绸之路上的体育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得以开辟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前期陆上丝绸之路能够继续兴盛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丝绸之路上体育文化交流的意义。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为根据北宋陈舜俞《庐山记》“虎溪三笑”故事所作的一幅画。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东晋时期,佛教净土宗法师慧远在庐山东林寺修行,三十年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他送客或散步,从不越过寺前的虎溪。相传如果越过虎溪,寺后山林的守山虎定会大吼。某日,儒生陶渊明、道士陆修静两人远道来访,三人相聚,相谈甚欢。后来,慧远送客归家,不觉越过虎溪。瞬时,守山虎大吼,三人惊觉,倏尔会心大笑。
根据材料信息,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紧扣题意,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参考答案
1.C
【详解】材料反映玄学家推崇道家思想,排斥传统儒学,而佛教人士借用道家思想解释佛教经义,思想活跃局面体现了思想文化的多元性,C项正确;思想儒学的包容性表现为儒学开放兼容其它思想学说,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排除B项;外来宗教的本土化在保持其自身独特性的同时,接受本土文化的改造,从而使自身从内容到形式都与传入地有所不同,表现出鲜明的本土特色,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详解】依据材料“甘肃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的佛像造型大都身形丰满圆润、阔脸、大眼、鼻梁挺拔;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佛像造型则体态修长……”,可以看出在西北的佛像还比较完整的继承了外来的佛像艺术,但是到了中原地区佛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反映佛教在中国传播渐趋本土化,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从西域到中原的佛像变化,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佛教的传播,并不是中原工匠的技术,排除D项。故选B项。
3.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出身卑贱的人熟悉《论语》《孝经》等儒家经典,可为人师,大族子弟不通晓典籍,会沦落为耕田养马人,反映出当时文化素养影响家族地位,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整个社会普遍重视学术文化学习,排除A项;南北朝时期,科举取士的制度尚未产生,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并非儒家文化占绝对统治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
4.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济世安邦为目的的宦游”体现的是儒家思想,“以化羽登仙为目的的仙游”体现的是道教思想,“以结得善缘为目的的释游”体现的是佛教思想,因此综合起来,唐朝旅游思想的多元化与三教并行相关,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阶层流动性的增强,这是科举制的影响之一,从题干中无法得出,排除A项;B项表述不符史实,唐朝大索貌阅,户籍管理严格,排除B项;魏晋遗风是指魏晋时期的风度与气骨,一种旷达的名士态度与傲然的精神操守,题干的信息体现不了,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高祖和唐玄宗十分尊崇道教,甚至唐玄宗加封老子为“大圣祖高上金阙天皇大帝”,这一做法目的在于神化皇室,加强皇权,C项正确;材料无法推断道教的皇家统治权威是否确立,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排除B项;催生了寻求长生不老的风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和所学可知,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集印度、希腊和中国宗教文化于一身,《羽衣霓裳舞曲》源于印度并吸收了中亚文化元素,反映出唐朝文化具有兼收并蓄、文化多样的特征,D项正确;固守传统、思想守旧与敦煌壁画飞天是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等信息不符,排除A项;风格单一、缺乏创新与唐朝壁画、歌舞中揉合了多种文化的说法矛盾,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敦煌壁画、大型歌舞剧体现了市民生活的内容和特征,市民阶层应该是指聚居在城市中过周围地区,基本脱离了农业生产,主要靠手工艺等技艺或从事商业经营,出卖劳动力养活自家老小的人群,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7.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时候的一位名医,他不仅治学态度严谨,而且医德高尚,一生为民医病,深受老百姓爱戴,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东晋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备精,其书法为后世所崇尚,王羲之被尊为“书圣”。唐代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吴道子是唐代著名画家,被尊称为“画圣”。“医圣”“书圣”“诗圣”“画圣”分别是张仲景、王羲之、杜甫、吴道子,A项正确;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神医”,但不是“医圣”,白居易被称为“诗魔”,不是“诗圣”,顾恺之被人们称为“画绝”,但不是“画圣”,排除B项;孙思邈被后人尊称为“药王”,不是“医圣”,张旭被称为“草圣”,不是“书圣”,李白被称为“诗仙”,不是“诗圣”,赵孟頫以书法著称于世,不是“画圣”,排除C项;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为后世誉为“药圣”而不是“医圣”,颜真卿不是“书圣”,孟浩然不是“诗圣”,董其昌是明朝书画家,生存年代与材料不符,另外他也不是“画圣”,排除D项。故选A项。
8.B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这些诗歌的内容都与生活劳动有关,说明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的重要来源,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劳动对诗歌的影响,没有体现民族交融,排除A项;这些诗歌的内容和阶层流动无关,排除C项;诗歌的描述没有体现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9.C
【详解】王羲之的书法表现出作者放浪形骸,死生虚诞的心境,柳公权用笔在心,心正笔正,张旭作品恣性狂逸,可见书法艺术抒发了作者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文学艺术的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密切,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形式多样、题材迥异,排除B项;D项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10.D
【详解】特定的历史时空总是能引起历史学家、政治家和文学家的关注,西北就是如此。西北地区往往与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相联系。唐代诗词常把时空背景转换为秦汉,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李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体现了秦汉时期的“秦汉雄风”;宋代诗词也常提及有强烈文化符号意味的西北地区,如陆游的“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反映了多民族政权并立中宋政权对西北地区的关切。这都说明诗词中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这种家国情怀从秦汉到宋元,从未间断,D项正确;秦汉的强盛并非为“历代”文人所仰慕,排除A项;“宋诗人迫切希望收复西北失地”,但是并非唐代,排除B项;西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属于无中生有,排除C项。故选D项。
11.B
【详解】根据材料“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可知,体现了贾思勰主张重视农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的思想,即体现了其重农抑商的思想观念,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思想主张,没有体现以农为本的思想主张,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农商并重的思想,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排除D项。故选B项。
12.A
【详解】根据“北齐烧制出仰覆莲六系青瓷尊,北朝贾思勰编写了《齐民要术》,隋朝李春设计建造了赵州桥”可知,材料中的成就源于人民的劳动实践,A项正确;赵州桥位于河北省,与北方人民的南迁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的成就与中外文化的交流无关,排除C项;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排除D项。故选A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日本)。根据材料“归国当年被朝廷重用,促进日本模仿唐制进行礼仪、历法等方面的改革”“回国后,被天皇任命为日本大学寮助教,推动了日本奈良时代儒家学说的发展”“在唐学习了十七年的律令刑制,成为日本律法界的权威,并与吉备真备共同修了律令二十四条”可知日本遣唐使归国后,大都被国家重用,推动日本律令、儒学、礼制等政治文化改革,这说明当时日本深受大唐文化的影响,C项正确;明治维新是19世纪60至90年代日本的改革运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日本全面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此说法过于夸大,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日本借鉴中国建立了集权统治,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佛教相关的音乐、舞蹈以及吐火等各种杂技,通过佛教徒传到中国,并在唐代盛行,成为唐朝文化的一部分,反映出对外交流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佛教对儒学正统地位的冲击及影响,排除B项;唐代音乐、舞蹈和杂技的丰富和发展,不足以说明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排除C项;材料并未强调佛教传播方式,不能说明其是靠多类艺术活动外传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5.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隋朝至盛唐时期妇女骑马、吃胡饼、看胡舞,这可以看出社会风气开放多元,A项正确;材料与城市生活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民族差异无关,排除C项;材料得不出中外交往的频度,排除D项。故选A项。
16.(1)条件:西汉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汉武帝打击了匈奴势力,维护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国力强盛;张骞通西域和汉朝对西域的管理。(答出三点即可)
(2)原因:国家统一,国力强盛;政府重视;中华文明的先进性及开放性;中外人士的推动。(答出两点即可)
(3)意义:促进了唐朝和西域各国体育文化的发展;为唐朝社会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古代体育文化体系;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融。(答出两点即可)
【详解】(1)条件:依据材料“农业经济得到发展,经济交流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可知,西汉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依据材料“武帝派张骞通西域,由此打通了对外贸易的通道”可知,汉武帝打击了匈奴势力,维护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张骞通西域和汉朝对西域的管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
(2)原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以从国家统一,国力强盛、政府重视、中华文明的先进性及开放性、中外人士的推动等方面分析。
(3)意义:依据材料“唐朝在乐器、乐舞作品、乐舞制度、乐谱等多个方面与西域各国进行交流和交融,丰富着双方体育文化的内涵”可知,促进了唐朝和西域各国体育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融;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丝绸之路上体育文化交流为唐朝社会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古代体育文化体系。
17.示例
主题:中国古代儒学,道教与佛教经历了从“三教并立”到“三教合流”的趋势。
阐述: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它与东汉民间兴起的道教和官方正统思想儒学构建起了“三教并立”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本土化,在民间得到迅速传播,威胁到了儒学的统治地位。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唐朝时期,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唐中期韩愈等人提出复兴儒学;两宋时期,朱熹等人吸收佛教、道教的教义,将儒学世俗化,思辨
化,“三教合流”趋势进一步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儒学、道教与佛教经过不断演化、相互借鉴与交融,体现出开放兼容、与时俱进的特征。
(“示例”仅作为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
【详解】示例主题:根据“他送客或散步,从不越过寺前的虎溪。相传如果越过虎溪,寺后山林的守山虎定会大吼。某日,儒生陶渊明、道士陆修静两人远道来访,三人相聚,相谈甚欢。后来,慧远送客归家,不觉越过虎溪。瞬时,守山虎大吼,三人惊觉,倏尔会心大笑。”可得出三者关系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儒学,道教与佛教经历了从“三教并立”到“三教合流”的趋势。阐述:结合材料的信息和所学,概括中国古代儒学在不同阶段发展的表现,可得出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它与东汉民间兴起的道教和官方正统思想儒学构建起了“三教并立”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本土化,在民间得到迅速传播,威胁到了儒学的统治地位。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唐朝时期,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唐中期韩愈等人提出复兴儒学;两宋时期,朱熹等人吸收佛教、道教的教义,将儒学世俗化,思辨化,“三教合流”趋势进一步得到发展。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儒学、道教与佛教经过不断演化、相互借鉴与交融,体现出开放兼容、与时俱进的特征。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