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同步练习(含解析)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一、选择题
1.下图是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由此判断北宋加强集权政治的主要方式是( )
A.皇权受到削弱 B.皇权至上
C.加强宰相权力 D.分化事权
2.北宋政府在州县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级行政机构——路,原来负责掌管地方财赋的转运使成了路的首设高级官职。据此可知,北宋政府( )
A.放松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B.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C.冗官冗费困境进一步加深 D.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3.有学者称:“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其中“反其弊”的措施应该是( )
A.派文官任各州的知州 B.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C.在全国推行行省制度 D.扩大科举录取的人数
4.据史料记载,北宋建立后,地方政权实行路、州、县三级制。一路之中帅、漕、仓、宪四司并立,规定“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民通签书实行。”这些做法( )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杜绝了地方官员的徇私舞弊
C.旨在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 D.铲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基础
5.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
6.唐代有“出将入相”的惯例,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作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这一变化反映了宋朝( )
A.始终面临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B.崇文抑武引发社会观念流变
C.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繁荣发达 D.选官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7.964年,宋太祖设置参知政事,地位低于宰相。开宝年间(968-976年),宋太祖赋予参知政事与宰相更知印、押班和奏事权。宋太祖意在( )
A.提高宰相地位 B.加强君主权力
C.提升行政效率 D.精简政府机构
8.下图反映了北宋时期禁军人数和军队总数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北宋带来的影响是( )
A.打破了宋辽的军事平衡 B.保障了对外战争的胜利
C.改变了崇文抑武的观念 D.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9.公元1004年,辽国大举南下。宋真宗亲征,在小范围交战并击杀辽军主帅后,宋朝派使者议和,最终辽国撒兵,宋朝每年向辽国赠送银二十万两,绢十万匹。这种“无偿经济援助”客观上( )
A.维持了北方边防的安定 B.导致宋朝经济迅速崩溃
C.推动了中原文化的普及 D.激化了宋辽的民族矛盾
10.如表为宋与少数民族和议表。导致宋朝出现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
和议名称 两国关系 岁币
宋辽澶渊之盟(1005年) 宋称辽主为弟 30万
宋夏庆历和议(1044年) 夏受封为夏国主 25.5万
宋金绍兴和议(1141年) 宋向金称臣 50万
宋金隆兴和议(1164年) 宋称金主为叔 40万
宋金嘉定和议(1208年) 宋称金主为伯 60万
A.放弃以战争手段解决边患 B.改革失败导致的财政困难
C.奉行崇文抑武的统治方针 D.战争促进了民族交融加强
11.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位皇帝逝去后,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陪祀。这一制度是朝廷对该大臣的最高评价。宋神宗时,王安石主导一系列改革,得以在哲宗时“配享神宗皇帝庙庭”,但南宋建炎初年,又“罢安石配飨神宗庙庭”。这一变化说明( )
A.南宋朝廷比前代更准确认识王安石 B.对人物的评价受时代因素的影响
C.王安石的变法不利于南宋社会发展 D.社会越发展对人物评价就越科学
12.王安石变法中颁布实施《市易法》,于汴京设都市易司,边境和重要城市设市易司或市易务,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按规定收取息金。这一举措( )
A.减轻了人民的差役负担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干扰了正常的商品交流 D.缓和了统治集团的矛盾
13.在王安石变法过程中,朝廷设立了“发运使”,主要掌握国家东南六路的生产情况以及政府与宫廷的物资需求情况,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物资。这一措施( )
A.调动了商人从商的热情 B.提高了农业产品的价格
C.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D.发挥了政府的调控作用
14.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的目的,但变法的内容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打击了他们的特权,故遭到激烈反对,终至变法失败,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
A.触及权贵利益忽略了政治之改革 B.对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未有效调整
C.执行过程用人不当加重百姓负担 D.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15.南宋初,监察御史方庭实上疏:“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反对议和。这主要体现出当时( )
A.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B.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C.开明宽松的政治环境 D.监察体制的有效运行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六朝到唐代中叶贵族政治最盛时代,政治属于贵族全体专有,政权是君主与世家郡望的协议体,其后由于贵族没落,君主不再归贵族群体所共有,君主不再通过贵族而直接面对全体臣民。科举普遍化,官吏的选用制度也发生变化,贵族政治过渡为官僚政治,高等官职由天子决定和任命,庶民也获得为官的均等机会。在唐末至五代的过渡期,贵族政治没落,让位于君主独裁制度;宋代君主成为绝对权力的主体,君权无限制地增长,到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形式臻于完备。
——摘编自(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材料二 那么这些提法(指上文内藤湖南关于唐宋变革的观点)的问题何在呢?最大的问题是把唐宋变革时期贵族的消亡绝对化了,从而也把贵族制到官僚制的演变看作一个线性的过程。唐宋变革论把贵族制向官僚制的变化和君主独裁的形成都夸大为某种线性的历史过程,而没有意识到这是不断出现、需要反复应对的问题,也在各个朝代形成不同的解决方案。
——摘编自(美)张杨《从历史社会学视角反思唐宋变革论》
(1)材料一中内藤湖南认为中国唐宋时期的政治变化是什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2)综合材料一二,谈一谈你对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的认识。(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封:仅据天下之冲,还是奠万世之基?
材料一 (976年,宋太祖西巡洛阳,有意迁都于此,甚或迁都长安,并就此与大臣展开了一场讨论。)
李怀忠曰:“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洛阳),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开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若遽迁都,臣实未见其便。
晋王亦曰:“迁都未便。
宋太祖曰:“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晋王又曰:“在德不在险。
宋太祖日:“晋王之言固善,今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
材料二 中国古代气温变化曲线图
——据邓小南等《宋: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
分析说明北宋继续以开封为都城的利弊。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科举取士情况简表
科举取士人数 平均每年取士人数约为唐代的5倍,约为元代的30倍,约为明代的4倍,约为清代的3.4倍。
进士出身背景 据《宝佑四年登科录》所载,仅该年录取进士601人,其中官僚出身的184人、平民出身的417人。
担任高官比例 北宋的71名宰相中,有64名为进士或制科出身,除去一些特殊情况,真正不由科举而任宰相者,仅有3人。
进士及第方式 礼部录取后,要到殿庭复试。及第与否和及第等级由皇帝决定。
——据张希清《论宋代科举取士之多与冗官问题》等
材料二 一方面承负沉重的外部压力,一方面鉴于五代时期内部变乱频仍、政权倏忽更迭的教训,“稳定至上”始终是赵宋王朝内政措置的目标。外部压力当前,宋代的军力不振,一直被人诟病:“一个以军人为首脑而组成的国家,偏在军事上的作为,不及其他任何主要的朝代。”
——据邓小南《一个“生于忧患,长于忧患”的朝代》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宋代的立国特色加以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逻辑严密)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材料宋朝中央分军事、行政、财政等,并且军事、行政、财政又分设了很多机构可知判断北宋加强集权政治的主要方式是分化事权,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通过分化事权来加强皇权,排除A项;皇权至上指的是皇帝拥有最高权利,集国家权力与一身与材料宋朝中央分军事、行政、财政等,并且军事、行政、财政又分设了很多机构不符,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宋朝中央分军事、行政、财政等,并且军事、行政、财政又分设了很多机构可知是削弱宰相权力,排除C项。故选D项。
2.B
【详解】根据“在州县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级行政机构——路,原来负责掌管地方财赋的转运使成了路的首设高级官职。”可得出宋代通过设置路一级行政机构,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B项正确;这一措施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监管,排除A项;增加一级所涉及的官员与费用有限,因此冗官冗费困境进一步加深与材料中的内容没有太直接的关系,排除C项;多一级效率有所下降,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根据材料“唐失其道……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及所学知识可知,宋初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武将专权跋扈的教训,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重文轻武的方针,派遣文官出任知州,A项正确;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是为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与纠正地方上藩镇割据的教训不符,排除B项;题干的“本朝”是指北宋,C项是在元朝,排除C项;D项是发展科举制的内容,与加强中央集权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根据材料“一路之中帅、漕、仓、宪四司并立”“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民通签书实行”及所学知识可知,北宋通过设置多个官职分化地方官员的权力,以此加强中央集权,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项正确;“杜绝了地方官员的徇私舞弊”,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中北宋朝廷的这些做法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从而巩固统治,而不是为了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排除C项;“铲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基础”,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5.A
【详解】题干信息重点阐释了通判的建制员额、职责权限,通判的设置起到了协理政事、审核把关、权力监督及制衡等作用,有助于行政程序规范化和流程化、弥补知州(知府)不足之处、避免出现重大失误以及防止权力的滥用、误用,因此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在于规范地方行政,A项正确;“干政”是指干预朝政(中央权力),题干信息说的是地方,此外任知州的一般是文官,武官担任较少,说通判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武人,显得多此一举,B排除;通判一般都是文官,且相互制约,不能提升军事能力,排除C项﹔通判与知州一起行使州府权力,州府总体权力未变,只是分散了,削弱的不是州府,而是知州,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本题围绕宋代官职“通判”的概念展开,通过对通判的建制员额、职责权限等进行阐述,从规范地方行政的角度考查通判设置的目的,学生只有深入理解“通判”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通判协政理事,任责督察),方能准确作答。本题可尝试从“副手”、“参谋”、“审核员”“监督员”等身份理解通判。(改编自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2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评析)
6.B
【详解】材料反映了唐朝以从军为荣,而到宋朝人们不愿从军、缺乏尚武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这一政策引发了社会观念的变化,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唐宋时期人们文武观念的变化,无法体现宋朝始终面临财政危机,故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唐宋时期人们文武观念的变化,未对唐宋文化繁荣发达程度进行比较,故排除C;唐宋时期的选官制度始终是科举制,未发生根本变化,故排除D。
7.B
【详解】参知政事的地位从低于宰相到地位的提高,反映的是皇权的不断加强,削弱相权,故B正确;ACD项都不符合题意。
8.D
【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宋代的禁军人数和军队总数不断攀升,庞大的军队规模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D项正确;图示内容仅有北宋军队数目的变化,不能据此说明打破了宋辽军事平衡,排除A项;军队数量的增长不一定能够保障对外战争的胜利,也没有改变当时崇文抑武的观念,排除BC项。故选D项。
9.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辽宋议和,宋朝每年向辽国赠送银二十万两,绢十万匹,这种“无偿经济援助”客观上维持了北方边防的安定,为宋辽双方的社会发展和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A项正确;宋朝国力并不因为“银二十万两,绢十万匹”,导致宋朝经济迅速崩溃,排除B项;C项中文化普及错误,且材料也没有涉及,排除C项;辽宋议和,有利于和平,一定程度上缓和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表格信息,可见宋与少数民族多次和议,赔账岁币,结合所学可知,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重文抑武的政策,导致军事实力弱,C项正确;宋朝并非放弃以战争手段解决边患,只是军事实力弱,被迫和议,排除A项;“改革失败导致的财政困难”并非宋朝出现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宋与少数民族和议的重要原因是军事实力弱,排除B项;材料问的是导致宋朝多次与少数民族和议的原因,并未涉及民族交融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11.B
【详解】依据材料“宋神宗时,王安石主导一系列改革,得以在哲宗时‘配享神宗皇帝庙庭’”“南宋建炎初年,又‘罢安石配飨神宗庙庭”可知,北宋褒扬王安石变法,认为王安石变法对朝廷有功;南宋贬斥王安石变法,这一变化说明对人物的评价受时代因素的影响,B项正确;南宋朝廷比前代更准确认识王安石表述错误,排除A项;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与南宋社会发展无关,排除C项;社会越发展对人物评价就越科学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根据材料“王安石变法中颁布实施《市易法》,于汴京设都市易司,边境和重要城市设市易司或市易务,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按规定收取息金。”可知,王安石变法设置市易务,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B项正确;变法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差役负担,但是并不是材料的内容,排除A项;变法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排除C项;变法恶化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
13.D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王安石变法过程中,政府设立机构“发运使”来掌管国家的物资生产、收购和运输,这反映了政府发挥了对经济的调控作用,D项正确;国家掌管经济不利于调动商人从商的热情,排除A项;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值,排除B项;材料中的举措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而且加重,排除C项。故选D项。
14.A
【详解】根据“但变法的内容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打击了他们的特权,故遭到激烈反对,终至变法失败”可得出其变法触及权贵利益忽略了政治之改革,A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有效,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用人问题,排除C项;材料针对的是其失败的具体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15.B
【详解】根据材料“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方庭实当庭抗争,正气凛然的铮铮铁骨模样,这也正是当时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的体现,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当时内忧外患的形势,排除A项;开明宽松的政治环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监察体制的有效运行,排除D项。故选B项。
16.(1)政治变化:贵族政治(士族专权、门阀士族或贵族与君主共享政权)让位于官僚政治(士族垄断政权局面被打破)和君主专制(君主专制、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原因:科举制度的实行;门阀士族自身衰落;九品中正制的废除;宋初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专制集权;均田制的实行;两税法的推行;程朱理学的影响。
(2)示例1: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有一定合理性。科举制实行打破了贵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唐代三省六部、宋代设置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等使不断削弱相权强化皇权,这些变化都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存在明显差异。
示例2:内藤湖南对唐宋变革的认识有明显局限性。宋初虽然采取各种措施强化皇权,但君主权力仍受相权、官僚体制、儒家传统思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君主并不能做到绝对意义上的独裁专制。因此,内藤湖南对于五代以后君主独裁的观点并不准确。
【详解】(1)政治变化:根据“贵族政治过渡为官僚政治”“贵族政治没落,让位于君主独裁制度”,概括得出贵族政治让位于官僚政治和君主专制。原因:根据“科举普遍化”得出科举制度的实行;根据“庶民也获得为官的均等机会”得出门阀士族自身衰落;根据“”得出九品中正制的废除;根据“宋代君主成为绝对权力的主体,君权无限制地增长”得出宋初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专制集权;根据所学,还可从均田制的实行;两税法的推行;程朱理学的影响等角度进行总结。
(2)认识: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有一定合理性。论述:根据“唐宋变革论把贵族制向官僚制的变化”得出科举制实行打破了贵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根据“君主独裁的形成”,结合所学,还可从唐代三省六部、宋代设置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等使不断削弱相权强化皇权,这些变化都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存在明显差异等角度进行说明。认识:内藤湖南对唐宋变革的认识有明显局限性。论述:根据所学,课程宋初虽然采取各种措施强化皇权,但君主权力仍受相权、官僚体制、儒家传统思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君主并不能做到绝对意义上的独裁专制等角度,说明内藤湖南对于五代以后君主独裁的观点并不准确。
17.利:
(1)从北宋都城的历史基础角度作答,历史上有政权曾以开封作为都城或北宋以开封为都城时间已经很久,有一定的历史基础。
(2)从北宋都城的现实意义角度作答:①从开封与洛阳长安的经济对比角度,洛阳、长安相对经济衰落,北宋开封经济相对得到发展;②从开封的交通及意义角度,地处中原,交通便利,水运发达,有利于南粮北运、巩固统治。
弊:
(1)从北宋都城的气候条件及其影响角度:北宋时期气候寒冷,会使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南侵,对北宋政权造成威胁。
(2)从北宋都城的地形条件及其影响看:开封地形平坦,无山川之胜,不利于防守,为加强防御,守内虚外,容易造成冗兵。(重点在地形平坦)
(3)从北宋都城的位置条件及其影响看:开封位于黄河泛滥区,易造成周边水患泛滥,自然灾害,不利于农业生产。
【详解】利:根据材料一中“府库重兵,皆在大梁(开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结合所学知识,从开封的历史分析可知,历史上五代等政权曾以开封作为都城(或北宋以开封为都城时间已经很久),有一定的历史基础;根据“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结合所学知识,北宋开封的地理、经济、交通和政治作用等方面分析可知,开封地处中原,交通便利,水运发达,有利于南粮北运、巩固统治;根据“居此(洛阳),(漕粮)将安取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洛阳、长安相对经济衰落,北宋开封经济相对得到发展。弊:通过观察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中“西迁(长安)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从当时气候变冷和开封位于黄泛区的地理位置分析北宋都城定于开封,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弊端可知,11世纪以来,中国气候寒冷,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南侵,对北宋政权造成威胁,开封地形平坦,无山川之胜,不利于防守,为了加强防御,守内虚外,就容易造成冗兵,并且开封位于黄河泛滥区,易造成周边水患泛滥,自然灾害,不利于农业生产。
18.观点:层次二:观点明确、合理。
层次一:观点较为明确、合理。
评析:应结合史实,主要包括以下角度①从时代背景角度作答。②从以文立国举措作答。③从影响评价角度作答。
示例
立国特色:宋代崇文抑武,以文立国。
评析:唐朝灭亡后,形成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政权更迭频繁;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夺取帝位,建立宋朝;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权动荡的历史教训。宋朝统治者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完善科举考试;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派文官出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规范地方行政;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等。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强化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影响了行政效率,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和积贫积弱的局面。
【详解】根据材料“平均每年取士人数约为唐代的5倍,约为元代的30倍,约为明代的4倍,约为清代的3.4倍。”可分析出宋朝科举取士人数最多,大大提高了文官的地位但也造成了冗官,继而是冗费;根据材料“据《宝佑四年登科录》所载,仅该年录取进士601人,其中官僚出身的184人、平民出身的417人。”可分析出宋代进士多出自平民,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根据材料“北宋的71名宰相中,有64名为进士或制科出身,除去一些特殊情况,真正不由科举而任宰相者,仅有3人。”可分析出宋代宰相多为进士出身,统治者重用文官;根据材料“礼部录取后,要到殿庭复试。及第与否和及第等级由皇帝决定。”可分析出统治者重视进士的选拔;根据材料“一方面鉴于五代时期内部变乱频仍、政权倏忽更迭的教训,“稳定至上”始终是赵宋王朝内政措置的目标”可分析出宋朝吸取五代十国的教训,重文轻武;根据材料“”可分析出;根据材料“宋代的军力不振”可分析出宋代的军事实力不强,多次在与辽、西夏的战争中失败。任意一点,结合宋代的相关史实展开论述,应结合史实,主要包括以下角度①从时代背景角度作答。②从以文立国举措作答。③从影响评价角度作答。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同步练习(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