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八 年 级 历 史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3页,考试时间60分钟,共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答第Ⅰ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务必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4. 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5.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卷请保留,以备讲评使用。
第Ⅰ卷 (选择题 2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20分)
1.有人说该事件是中国近代史的前奏,它既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又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该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 金田起义
C.天京陷落 D. 武昌起义
2.1871年,郑观应说: “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往来,实获厚利,喧宾夺主。殊抱记忧,”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天津条约》签订后
C. 《北京条约》签订后 D. 《马关条约》签订后
3.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衰”示意图,空白处应填入的是
A. 《四洲志》 B. 《海国图志》
C. 《天朝旧亩制度》 D. 《变法通议》
4.史学家陈旭麓在评价戊戌变法时指出: “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灭干净的”。他意在强调变法
A. 因封建顽固派的镇压而失败 B. 结束了君主专制
C. 挽救了大清王朝的统治危机 D. 促进了思想启蒙
5.历史学习要关注目录和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如下提供的目录内容,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主题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6. “辛亥革命在破旧与立新两个方面,堪称历史性的首创之举。”在“破旧”方面的首创之举是
A. 建立了中华民国 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宣传变法思想 D. 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7.学习历史要能够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以下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 1894年,孙中山成立了兴中会
B. 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文
C.中国同盟会成立于日本东京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8. 《全球通史》中写道,“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之所以这么评价,是因为
A.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B.列强发动全面侵华
C.军阀割据混战不休
D. 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9.以右图地址为阵地,一批中国近代青年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他们所倡导的是
A. 民主、共和 B. 民主、科学
C.民主、 自由 D. 自强、求富
10、民国八年有传单写道: “……我等含冤受辱,忍痛被垢于日本人之密约危条,以及朝夕祈祷之山东问题,青岛归还问题……噩耗传来,天暗无色……。”该传单最可能出现在
A.五四运动期间 B. 护国战争期间 C.护法战争期间 D. 二次革命期间
11.毛泽东说: “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这里的“姿态”强调的是
A.制度的创新性 B.斗争的彻底性 C.革命的复杂性 D.斗争的残酷性
12.有人盘点过:中国历史上“从南方发起、朝北方进攻”的战争共有11次,唯一获胜的一次是发生在90多年前的北伐战争。这次战争的目的是
A.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B.推翻清王朝,结束满清统治
C.撩鲤袁世凯独裁,誰护共和 D.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独立
13.阅读下面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思维导图,图中▲处应该填写
A.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中心 B.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目标
C.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建设 D.中国共产党的作战方针
14.暑假到了,某历史兴趣小组决定开展“重走长征路,够受革命精神”的研学活动,他们应该选择的路线是
A.瑞金—金沙江—大渡河—吴起镇—会宁
B.井冈山—金沙江—大渡河—会宁—吴起镇
C. 瑞金—大波河—金沙江—吴起镇--会宁
D. 井冈山一大渡河一金沙江一会宁一吴起镇
15.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问题,还有那衰老的爹娘。”这首如泣如诉、悲愤激越的(松花江上)折射的时代背景是
A.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 B. 华北自治运动,形势危急
C. 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 D.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爆发
16.感片定格历史瞬间,下面四张照片最能体现抗日战争的特点是
A.国共合作 B. 局部抗战
C. 全民族抗战 D.中外联合抗战
17. 1945年8月28日, 《大公报》报道: “没有口号,没有鲜花,没有仪仗队,几百个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却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米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与报道中的“喜讯”关系最直接的是
A.中共七大召开 B. 毛泽东抵达重庆参加谈判
C. 日本宣布投降 D. 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
18.某学校回站“人民解放战争”专栏中选用以下两张图片,所拟标题最合适的是
A.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
B. 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决战
C. 由战略反攻到战略决战
D. 由重点进攻到全面进攻
19.下表反映了1916-1919年某沙厂的盈利情况。为该时期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提供良机的是
年份 1916 1917 1918 1919
利润(万元) 2 12 22 104
A.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 B. 南京国民政府政策支持
C. 抗日救亡爱国思潮 D. 外国资本投入中国
20.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的史实,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时期兴办了京师大学堂 B.甲午战争时期清政府兴建福州舶政学堂
C.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了同文馆 D. 1905年清政府谕令停止科举考试
第Ⅱ卷 (非选择题 30分)
二、材料解析题(共3个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21. 近代中国,面对列强的一次次侵略,有过沉沦,也有上升。沉沦与上升,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终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沉沦】 材料一 近代前期,大体上侵略力量大于反抗力量,中国社会处于沉沦期,《辛丑条约》签订以后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中国沉沦至谷底……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 材料一认为《辛丑条约》签订以后近代中国沉沦至谷底。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这一说法 (2分)
【抗争】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二中①②③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3分) 任选一个人,写出其事迹中体现的精神品质。 (1分)
【上升】 材料三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中国社会呈现出向上的发展趋势。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如日本侵华) ,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
——据《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
(3) 根据材料三,概括“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中国社会呈现出向上的发展趋势”的原因。 (2分)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921年至 1936年间,能够反映这一观点的两例史实。 (2分)
2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这对莫斯科来说纯属异端邪说,但毛自行其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制定出的“新的革命策略”是什么 (2分)
材料二 右图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右图所示会议召开的地点及意义。 (3分)
材料三 如图
(3)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一中的法律文件颁布的时间。 (1分) 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图二新闻反映的事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分)
材料四 解放战争中,毛泽东在军事上集思广益,大胆用人,军队中的共产竞员冲锋在前,发挥了非常好的带头和表率作用。在中共中央、解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动员下,解放区人民掀起踊跃支前的热潮。三大战役中,动用民工880余万人次,大小车辆141万辆,担架36万余副,牲畜260余万头,粮食4.25亿公斤……战场上的子弹、炮弹和粮食,都来自人民群众夜以继日的运送。
——摘编自《解放战争共产党胜利国民党失利的原因分析》
根据材料四,概述中国共产党能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2分)
23.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10分)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9世纪90年代 兴中会成立、维新变法
20世纪初 辛亥革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5年 新文化运动, 《青年杂志》创刊
1919年 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31年9月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5年8月 中国共产党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6年12月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7年7月 七七事变爆发
1937年8月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1937年9月 国民党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1938年 台儿庄战役、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40年8月 八路军打响百团大战
1945年8月 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1) 从上述材料中找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事件。 (2分)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抗日根据地实行怎样的土地政策 (2分)
选择材料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历史小短文。 (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逻辑通顺) (6分)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D B D D C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C A C C B C A D
非选择题
21.(10分)
(1)理解:《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赔款数目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答出两条,2分)
(2)①黄海海战;②实业救国;③戊戌变法(各1分,共3分) 邓世昌具有英勇无畏、以死报国的精神;张謇具有大公无私、务实报国的民族精神;梁启超具有开明进步、敢于革新的精神(任选一人,言之有理即可,1分)
(3)原因: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2分)史实:①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新。②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③北伐战净,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④南昌起义、秋收起文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的开端,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序幕。⑤大革命失败后,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井冈山道路,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⑥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觉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⑦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答出史实即可,任意两个,2分)
22.(10分)
(1)不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组织农民,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创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一点即可,2分)
(2)延安(1分)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2分)
(3)1947年(1分)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2分)
(4)毛泽东的正确指挥(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共产党员发挥带头或表率作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两条,2分)
23.(10分)
(1)西安事变和平解决(2分)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2分)
示例观点一:西学传播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或:近代前期中国学习西方由表及里层层深入。1分) 论述: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中日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倡导君主立宪制;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综上所述,近代前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制度到思想文化的历程,思想解放不断深入。(5分)
示例观点二: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论述:1936年,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抗战中,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牵制最多的日军兵力。1940年,百团大战战果辉煌,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1945年,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在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共同努力下,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其他答案,只要观点正确,选事恰当,论述合理,即可酌情给分)
赋分标准参考:
观点(题目):观点明确、符合史实且从所给材料中得出,1分。观点错误不得分。
阐述:能够围绕观点组织材料,将所选事件及事件之间的关系阐述清楚,且表述成文,有落脚点,即可酌情给分,最高5分。完全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