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一、选择题
1.中国的古代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下列对隋唐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鼎盛与危机 D.多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2.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隋唐时期( )
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 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
C.经济重心已经完成最终南移 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
3.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向北到涿郡,向南到余杭,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据此推断大运河的修建( )
A.解决了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B.开始了南方的经济开发
C.推动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D.导致了隋朝统治的灭亡
4.下图为隋朝主要粮仓示意图。这些仓库大多修建在渠道附近,其直接目的是( )
A.加速运河顺利贯通 B.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C.加强南北经济联系 D.节约粮食运输成本
5.扬州依水而生,因水而兴。运河的开凿滋养了扬州,运河的贯通推动了扬州的繁荣兴盛。隋朝大举兴修运河的举措( )
A.体现了国家强大的组织能力 B.具有浓厚的军事色彩
C.进一步加剧了江南人地矛盾 D.维持了隋王朝的统治
6.湖南长沙窑遗址出土的唐代瓷器,以器身装饰诗文题记为特色,其题记再现百首失传唐诗,涉及送别、民间故事、传统节日、崇佛、礼仪教化等诸多题材。这些文物( )
A.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俗民情 B.再现唐诗的发展全貌
C.说明长沙制瓷工艺全国领先 D.印证海外贸易的繁荣
7.开元十七年(729年),弃隶缩赞赞普向唐玄宗表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这说明唐朝( )
A.民族政策的开明 B.注重于选贤任能
C.西藏治理的强化 D.中央集权的加强
8.唐朝时,胡饼、阿月浑子、波斯枣、胡芹、三勒浆等“胡食”曾十分流行,甚至一度出现“贵人御馔,尽供胡食”的情形。这反映了当时( )
A.对外贸易影响社会生活 B.中原饮食文化式微
C.中外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D.社会文明发生倒退
9.城市之中,大多划分为坊里,一个一个方形聚落,考古所见北魏洛阳、唐代长安,均是如此布局。今日日本平安奈良城市以“町”为单位(意为平整的田界小路),犹存唐代遗风(见图)。材料最能说明( )
A.唐朝实行开放政策 B.城市建筑风格的继承
C.中华文明影响力大 D.盛唐时代的繁荣昌盛
10.唐人喜穿胡靴,其华丽者有锦靴、皴文靴等。红靴为女子所穿,诗人多用作“锦靴”,在唐时颇为盛行,如李白的《对酒》:“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这反映出唐代( )
A.中原流行西域风俗 B.文化的开放和包容
C.尚武成为社会风尚 D.胡汉民族差别淡化
11.安史之乱后,地方军政长官经常以任意名目摊派赋税,造成杂税林立。780年,唐朝的粮税分配,中央提成额为215.7万贯,而地方留成额为1400万贯。这表明唐中后期( )
A.基层治理混乱 B.中央集权弱化
C.赋税改革失败 D.政府财政困难
12.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越北方。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格局也已定型。南宋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这一变化反映出( )
A.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 B.门第观念日渐淡化
C.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 D.美洲白银大量流入
13.唐朝后期,政府经常征调藩镇军队平叛战乱。事实上,在安史之乱后到黄巢之乱前,绝大部分藩镇并不割据,即使割据藩镇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这反映出,唐朝后期的藩镇( )
A.客观上延续了唐朝统治 B.遏制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C.保证了国家的政令统一 D.重建和巩固了西北边防
14.如表为唐朝后期南北户口变化比较。这说明( )
天宝元年(742年)户数 元和年间(806—820年)户数 下降幅度(%) 占全国户数比例(%)
北方 3736652 866887 76.8 36.52
南方 3117624 1506548 51.68 63.48
A.北方人因战乱大量南迁 B.南方户数呈现增长趋势
C.经济重心完全转到南方 D.政治局势影响户数变化
15.唐灭亡后,在黄河流域先后经历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同时南方先后出现了九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实质是( )
A.民族矛盾的激化 B.朋党之争的结果
C.宦官专权的影响 D.藩镇割据的延续
二、非选择题
16.多元起源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向一体化迈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伴随着多种形式,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长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曹文柱等《乾坤众生》
材料二 从官军干部检之,高仙芝、王思礼均为高丽人,哥舒翰,突骑施人,与郭子仪齐名的李光弼,契丹人。
——岑仲勉《隋唐史》
为了正确地引导和管理互市活动,保障正常、公正的贸易秩序,唐政府专门设置了“互市监”,“掌诸蕃交易之事”。唐朝的最高学府“国子学”允许少数民族首领子弟入学就读。地方上,郡学招收少数民族子弟入学,由官府提供“禀给”。
——摘编自杨华双《唐朝开明民族政策述略》
(1)据材料一,举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类型,并分析其主要原因和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开明民族政策的具体表现及其意义。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对隋唐时期的历史进行文本挖掘分析。研究过程中出现较多的词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唐律疏议》、藩镇割据、安史之乱、都护府、大运河、曲辕犁、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经济重心南移、丝绸之路、长安、广州、雕版印刷术、火药、《唐本草》、书法、诗歌、三教并行、唐三彩、胡旋舞等。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从材料中选取至少三个关键词,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写出所选关键词,题目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所学,隋唐时期国力较强盛,政治较为清明,社会较为稳定,是一个较为繁荣的时代,因此反映的时代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B项正确;A项是在秦汉时期,排除A项;C项是明清时期,排除C项;D项是宋元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2.D
【详解】根据材料“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可知,京杭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朝时期成为文化及经济的生命线,说明京杭大运河的修建,在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与统一,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与人工运河相对比的信息,无法判定人工运河修建技术在当时是否领先世界,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与水路运输相对比的信息,无法判定水路运输是否成为主要交通形式,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两宋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3.C
【详解】根据材料“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向北到涿郡,向南到余杭,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可知,大运河的修建,连接和沟通了南北,对推动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C项正确;解决了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开始了南方的经济开发,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导致了隋朝统治的灭亡,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仓库大多修建在渠道附近,其直接目的在于方便运输,节省成本,D项正确;运河南北贯通才有利于粮食的运输,排除A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与材料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项;加强南北经济联系不是其直接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
5.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央集权制度下,国家能够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工程建设,因此隋朝大运河的修建体现的是国家强大的组织能力,A项正确;材料与军事色彩无关,排除B项;大运河本身并不会加剧江南地区的人地矛盾,排除C项;隋朝二世而亡,并未维持隋王朝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
6.A
【详解】根据材料“其题记再现百首失传唐诗,涉及送别、民间故事、传统节日、崇佛、礼仪教化等诸多题材”可知,湖南长沙窑遗址出土的唐代瓷器,再现百首失传唐诗,涉及送别、民间故事、传统节日、崇佛、礼仪教化等诸多题材,说明这些文物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俗民情,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再现百首失传唐诗,而非唐诗的发展全貌,排除B项;材料描述在湖南长沙窑遗址出土的唐代瓷器,无法据此判定长沙制瓷工艺全国领先,排除C项;材料描述湖南长沙窑遗址出土的唐代瓷器再现百首失传唐诗,与海外贸易的繁荣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7.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金城公主入藏、“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体现唐朝包容开明的民族政策,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到选拔人才,排除B项;直到元朝,西藏才正式归属中央管辖,排除C项;材料信息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8.A
【详解】据题意可知,唐朝时期来自外国的胡食流行,这些胡食都是随着中外经贸的交流而逐渐传入国内的,所以说对外贸易影响社会生活,A项正确;胡食流行不代表中原饮食文化式微,也不代表中外饮食习惯趋于一致,排除BC项;胡食流行并不是社会文明倒退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详解】根据材料“今日日本平安奈良城市以‘町’为单位,犹存唐代遗风(见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长安城平面图与日本平安京平面图城市布局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城市交通四通发达,犹如棋盘一样;宫城都位于京城北部的中央,体现了皇权的威严;城市规划严格讲求左右对称;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日本平安奈良城市建造时参考了唐代的都城建造风格,说明中华文明影响力大,C项正确;唐朝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日本参考了唐代的建造风格,而非“继承”,排除B项;材料与“盛唐时代的繁荣昌盛”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详解】根据材料“唐人喜穿胡靴,其华丽者有锦靴、皴文靴等”等信息可知,唐人喜穿胡靴,说明唐朝积极吸收少数民族文化,这反映出唐代文化的开放和包容,B项正确;材料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原流行西域风格,这属于表象,不是反映的本质问题,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代文化的开放和包容,没有强调尚武成为社会风尚,排除C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朝时期积极吸收少数民族文化因素,体现了唐朝文化开放和包容,不代表胡汉民族差别淡化,并且这不属于材料内容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11.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安史之乱后,地方军政长官经常随意摊派赋税,在粮税分配方面,中央提成额远远低于地方留成额,这表明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膨胀,中央集权弱化,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基层治理的信息,排除A项;根据材料数据可知,此时唐朝地方留成额比重要多,说明这时期中央集权相对弱化,没有体现赋税改革方面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政府财政困难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12.A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唐中叶以来,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到南方,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门第观念,排除B项;科举制有利于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排除C项;明朝中后期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排除D项。故选A项。
13.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唐朝后期,藩镇经常被用于平叛战乱,大部分藩镇不割据,且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这在客观上延续了唐朝统治,A项正确;藩镇虽然延续了唐朝统治,但无法阻止农民起义,黄巢起义就是例证,排除B项;C项中“保证”说法夸大,排除C项;安史之乱后,边防空虚,吐蕃趁机占领河西陇右地区,排除D项。故选A项。
14.D
【详解】从材料信息看,唐朝天宝到元和年间,南北方户数都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与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有关,说明政治局势影响户数变化,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南北人口的变化,不能体现人口的迁移,排除A项;从材料信息看,南方户数减少,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15.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代十国的实质藩镇割据的继续,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
16.(1)类型:边地少数民族向中原迁徙;中原汉族外迁(南迁)。
原因:躲避战乱。
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长远发展;加速了南方开发;促进了民族交融;为国家统一及隋唐盛世出现创造了条件。在短时期内加剧社会动乱。
(2)表现:重用少数民族将领;设置贸易机构;落实教育优待政策。
意义: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丰富了唐朝的经济文化生活,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边疆开发;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原因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第一小问是类型,由材料一中“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类型分别是边地少数民族向中原迁徙、中原汉族外迁或南迁。
第二小问是原因,由材料一中“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结合所学,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战乱不休,可知当时人口迁徙的原因是躲避战乱。
第三小问是影响,由材料一中“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长远进步,开辟了道路”,可知当时人口迁徙的影响有:促进了民族交融;在短时期内加剧社会动乱;推动了中国社会长远发展。结合所学,这种长远发展还具体表现在:加速了南方开发;为国家统一及隋唐盛世出现创造了条件。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第一小问是表现,由材料二中“从官军干部检之,高仙芝、王思礼均为高丽人,哥舒翰,突骑施人,与郭子仪齐名的李光弼,契丹人”,可知当时唐朝重用少数民族将领;由材料二中“唐政府专门设置了‘互市监’,‘掌诸蕃交易之事’”,可知政府设置了贸易机构进行管理;由材料二中“唐朝的最高学府‘国子学’允许少数民族首领子弟入学就读。地方上,郡学招收少数民族子弟入学,由官府提供‘禀给’”,可知政府对少数民族落实教育优待政策。
第二小问是意义,根据第一小问中唐朝开明民族政策的具体表现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从对少数民族、对唐朝两个角度,分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展开回答即可。对少数民族而言,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唐朝而言,丰富了唐朝的经济文化生活,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边疆开发;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17.选择:开元盛世、藩镇割据、安史之乱。题目:唐朝的盛衰之势。阐述:唐玄宗统治前期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辅佐下实施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使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节度使集军权、行政权、财权于一身)。中央与地方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局面。边将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使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信息,可选与唐朝相关的内容,如选择开元盛世、藩镇割据、安史之乱几个关键词。拟定题目为唐朝的盛衰之势。阐述时,主要从开元盛世的发生与影响、安史之乱的背景及造成的影响角度进行概括说明。选择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