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1.分析如表中人类早期区域文明的成就,可以得出( )
古代中国 古代埃及 古代西亚 古代印度 古代希腊
青铜器 都江堰 太阳历 金字塔 《吉尔伽美什》 60进位制 种姓制度 创造从1到 9的数字 城邦民主政治 帕特农神庙
A.城邦国家形成,各国文字出现 B.早期各区域文明是同时产生的
C.各地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D.文化多样,折射人类社会生活
2.从希腊北部兴起,征服了波斯帝国,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庞大帝国的亚历山大帝国的前身是
A.斯巴达 B.雅典 C.马其顿王国 D.秦帝国
3.下图为公元前8一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殖民示意图。据图分析,殖民地的建立( )
A.标志着希腊完成了统一 B.推动了城邦体制的确立
C.促进了古希腊文明传播 D.缓和了希腊的社会矛盾
4.公元前444年第84届古希腊奥运会上,艺术比赛项目正式确立为参加参赛项目,希罗多德、苏格拉底、德摩西尼和卢奇安等人先后获得该项比赛的冠军。这反映了古希腊( )
A.文体赛事蓬勃发展 B.重视公民素质培养
C.海洋文明特征鲜明 D.民主政治高度发达
5.古代世界文明在不同区域城邦、王国的相互征伐和交流中,不断联系、传播、进步。其中西亚神话、冶铁技术和字母文字的世界性传播最为典型。世界上字母文字的源头在( )
A.腓尼基 B.土耳其 C.罗马 D.希腊
6.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系列国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了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等级制度。这种发端于古代的制度延续下来,对印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制度是( )
A.城邦制度 B.武士制度 C.奴隶制度 D.种姓制度
7.公元前287年,罗马通过了霍腾西阿法案,法案规定平民会议所制定的法案,不管元老院是否批准,对国家都具有约束力。从此,平民会议成为具有立法权的人民会议,平民获得了可以担任各种官职的权利。这说明在当时的罗马
A.自由民内部的关系得到调整
B.平民取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
C.贵族和平民的法律地位平等
D.平民会议是最高的权力机关
8.波斯帝国统治埃及期间,大流士一世自称“上下埃及之王”,不断修缮、建造神庙,敬奉阿蒙拉神、穆特神、奥西里斯等神灵,模仿古埃及国王的生活方式,经常佩戴代表上埃及的白冠、代表下埃及的红冠、战争王冠蓝冠等,身穿古埃及传统服饰。大流士一世此举旨在( )
A.赢得当地人的好感和信任 B.以宗教神权粉饰政治统治
C.增进波斯和埃及间的交流 D.塑造自己的亲民爱民形象
9.亚历山大东征后,在埃及,他自称法老之子。在波斯,他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穿波斯服,任用波斯人为官。他还鼓励马其顿人和波斯人通婚。这些举措意在( )
A.传承东方政治体制 B.营造政权的合法性和正统性
C.推广希腊地区文化 D.拉拢被征服地区的高层贵族
10.下图为亚述国王萨尔贡(公元前722—前705年在位)宫殿中的大理石浮雕,描绘了在腓尼基沿海运输雪松木的场景。船首被设计成马头形,可能类似欧多克索斯在公元前5世纪尝试周游非洲时发现的河马头的形状。由此可知,古代世界( )
A.亚非造船行业相互借鉴 B.经贸往来促进文明交流
C.欧洲文明逐渐向外扩展 D.各地之间隔绝状态打破
11.《汉谟拉比法典》前言中说“安努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昭临黔首,光耀大地”,这体现了( )
A.强调公平公正 B.宣扬了君权神授 C.维护奴隶主利益 D.体现了人文主义
12.在商品经济的比重和广度方面,希腊某些城邦的自耕农经济可能具有更多的商品经济成分……自耕农经济与奴隶制之间也存在着广泛的兼容性,这也是希腊自耕农经济的一个特色。从中可以看出希腊( )
A.农耕经济具有多元性特点 B.农业发展比较缓慢
C.特色的经济模式促进了民主政治的确立 D.希腊山地多,不适宜农耕
13.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后,为与土著居民区分,使用了“瓦尔那”一词。之后,雅利安人内部形成三个“瓦尔那”:从事宗教祭祀的僧侣,从事军事活动的武士,从事农、牧、商业的普通大众。这表明瓦尔那制度( )
A.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 B.改变了印度河流域的宗教信仰
C.推动了印度经济发展 D.是种族征服和社会分工的产物
14.古希腊的艺术家们在创作时更加关注如何提炼、概括具体的对象,并在其中注入“优秀”的品质,使之成为全民道德典范的象征。这一创作思想( )
A.促进了城邦繁荣 B.脱离了社会现实
C.凸显了人文色彩 D.呼应了智者运动
15.公元前五世纪,古罗马面临外敌侵略的紧急状况,平民因不堪忍受债务奴役掀起了第一次撤离运动(即以集体退出公民大会和军队作为斗争手段),这使贵族大为惊慌,只得向平民妥协退让,《十二铜表法》就是贵族向平民妥协的产物,这反映出
A.平民斗争使罗马走上独裁道路 B.平民采取有效手段争取自身利益
C.平民主张打破贵族专制的局面 D.贵族在政治博弈中占据主导地位
16.罗马被誉为“万城之城”是因为它有着辉煌的历史。它由共和国阶段转变为帝国阶段,依靠的主要手段( )
A.从事海外贸易
B.实行对外开放
C.发动扩张战争
D.传播先进思想
17.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此时“大秦”处于
A.王政时期 B.共和时期 C.帝国时期 D.分裂时期
18.某旅行社为配合某高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下面的旅行广告,符合史实的是( )
A.沿着尼罗河而行,打听方舟传说,领略金字塔的壮美
B.参观希腊博物馆,聆听希腊神话,感受海洋文明魅力
C.在恒河南岸观光,辨认楔形文字,体验古代印度风采
D.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遗址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俄罗斯直接从拜占庭那里继承了东正教神学传统,包括神学的主题、方法和特色。拜占庭神学是随着作为一种信仰的东正教以及东正教文化一起传入俄罗斯的。
——摘自张百春《当代东正教神学思想:俄罗斯东正教神学》
材料二 罗斯受洗前后,商旅活动是拜占庭与罗斯双边文明交往的最初形式,保加利亚则是两国早期文明交往的桥梁,拜占庭文明先在保加利亚中转,在传入罗斯前便已经斯拉夫化,使得罗斯易于接受这种被改造了的拜占庭文明,随着罗斯受洗皈依东正教,修道院逐斩成为两国直接文化交流的载体和基地,从修道院引入罗斯的拜占庭文明是以宗教形式和宗教内容为主的东正教文明,而缺乏系统的希腊古典文明。
——摘自毛晨岚、罗爱林《论拜占庭与罗斯早期文明交任的媒介》
材料三 和帝永元九年,甘英使大秦(即罗马),至安息(即波斯)大秦者,传言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东汉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此为中西交通之始。
——范晔《后汉书·西域传·大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拜占庭文明和俄罗斯文明的关系。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古代中国建立起经济文化联系的途径。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文明的多元化与整体性。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典的公民大会是所有成年雅典公民皆可参加的大会。在这里,任何公民都可发言;一切法律在其颁布之前都要在这里讨论通过;所有重要的国家官吏都要在这里选举产生;一切关于战争与和平及其他重要国务都要在这里经过辩论、以多数人的意见作决定。通过这种制度,雅典的普通公民确实有许多机会去影响甚至决定政府的决策。
——摘编自张恒山、张进发《论雅典民主政治》
材料二 古代波斯帝国的治国方略和政治体制承袭西亚的埃兰、米底王国,然后经过居鲁士二世、大流士一世的完善,逐渐成熟,从而确立了以国王为首,进行行省统治的国家管理模式。事实上,亚历山大帝国和后来的罗马帝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复制了波斯帝国的统治模式。波斯帝国通过一系列比较成熟的制度,把两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埃及文明等文明程度较高的地区同其他落后地区联系在一起。为了军事和行政的需要而修筑的驿路网,把帝国各部分紧密地连接起来。
——摘编自亓佩成《论波斯帝国政治体制的流变》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公民大会具有的政治权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公民大会具有上述权力的制度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波斯帝国国家管理模式确立的历史条件及影响。
参考答案:
1.D2.C3.C4.B5.A6.D7.C8.A9.B10.B11.B12.A13.D14.C15.B16.C17.C18.B
19.(1)关系:俄罗斯文明的源头可追溯到拜占庭文明(拜占庭是俄罗斯文明的启蒙者)拜占庭东正教思想影响到俄罗斯宗教神学思想,也影响了俄罗斯国家制度和文学艺术;拜占庭与俄罗斯有着相同的文化历史渊源。
(2)途径:通过官方派遣使节、民间自发组织等方式,最终开创出一条互通有无的通道。
谈一谈:在人类的各种实践活动中,跨文明的交往及文明间的碰撞贯穿其中,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但文明间的接触与跨越文明的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既要看到文明是多样性、多元化的,还要从全球化视角看到世界文明的整体性。
20.(1)政治权力:最高立法权和决策权。
制度因素:城邦制,公民是城邦的主体;奴隶制,奴隶被排除在民主政治之外;直接民主制,公民都能参加的公民大会。
(2)历史条件:继承西亚传统政治体制;经过两代波斯君主的改革完善。
影响: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交融;巩固了帝国的统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同步练习(答案)2023-2024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