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年热点03 清朝设置台湾府340周年-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周年热点追踪分析与预测
热点03清朝设置台湾府340周年
台湾府,位于东南沿海的宝岛台湾,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设,隶属于福建省布政使司,距省城福州府五百四十里,又水程一十一更。四面皆海。东西距除澎湖及水程四更外,广一百里;南北距二千八百四十五里。东至大山番界五十里,西至澎湖岛五十里,南至沙马矶头海五百三十里,北至鸡宠城海二千三百五十里,自府治至京师七千余里。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改置台湾省。
考点一设置台湾府
(2012·福建·高考真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雍正五年(1727年)知府沈起元条陈台湾事宜称:“漳泉内地无籍之民,无田可耕,无工可佣,无食可觅。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据统计,台湾归统时约有人口20万左右,到嘉庆中期,总人口已达200万之众。
——陈锋等《中国经济通史》
材料二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下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从康熙到嘉庆年间,先后担任府儒学教授的36人、训导23人,台湾县儒学教谕36人、训导25人,凤山县儒学教谕34人、训导11人,全部都是福建人。
——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
(1)材料一中“台湾归统”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指出材料二所述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的政治意图。
(2)据上述材料,评述康熙帝统一台湾对加强闽台经济、文化联系的积极作用。
一、单选题
2.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在台湾设立台湾府,在客观作用上的相同点是( )
A.将台湾地区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下 B.巩固清朝的海防
C.维护国家主权 D.让台湾与中央政府处于对峙状态
3.1684年,设立台湾府;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757年,平定噶尔丹叛乱;1727年,派遣驻藏大臣。以上历史事件共同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制度的成熟与创新 B.文明的碰撞与交流
C.版图的开拓与巩固 D.宗教的冲突与危机
4.康熙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期间,平定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藩之乱,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击败分裂势力准噶尔部,在多伦与内外蒙古首领会盟,册封西藏“达赖班禅”,崇尚儒家文化,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下列选项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A.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B.有力的维护了国家主权
C.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繁荣 D.推动民族国家日趋稳固
5.下表为清朝前期针对边疆危机采取的措施。据此可知,清政府( )
危机地区 背景 措施
东南: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东北:黑龙江 流域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 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
北部:新疆 葛尔丹叛乱 平定叛乱,实行盟旗制度
西北:新疆 大、小和卓叛乱 平定叛乱;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
西南:西藏 宗教问题 册封达赖和班禅;设驻藏大臣;颁布法律
A.逐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控 B.实现了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
C.与明朝地方管理制度一脉相承 D.面临严重的民族与边疆危机
6.如表是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整理的一组材料。为其提炼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
时间 事件
1281年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1885年 清朝设置台湾行省
A.抗击外来侵略的辉煌成就 B.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C.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D.封建社会后期皇权的加强
7.如表所示是某学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整理的材料,据此可以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
地区 措施
东南地区 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东北地区 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蒙古和新疆地区 平定准噶尔部。大小和卓的叛乱
西藏地区 1727年派驻驻藏大臣
A.清朝前期的民族关系 B.捍卫国家统一的康熙帝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8.康雍乾时期,清朝统治者为稳定和巩固国家疆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现代中国的版图在这一阶段完全奠定,下列不属于清朝经略边疆的措施是( )
A.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B.重修长城,防御瓦剌、鞑靼南下
C.派驻藏大臣,参与共治西藏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9.1683年,针对清朝内部有人主张放弃台湾一事,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指出:“如仅守澎湖,而弃台湾,则澎湖孤悬汪洋之中,土地单薄,界于台湾,远隔金厦,岂不受制于彼而能一朝居哉?”康熙皇帝接受此建议,在台湾设置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这表明当时清朝( )
A.已有一定的主权意识 B.对台湾府实施有效管辖
C.缺乏明确的海防意识 D.放弃对台湾地区的保护
10.为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某中学开展了“确保边疆发展,巩固边境安全”的主题活动。下图为该学校收集的某一边疆地区不同时期的史实。由此推断①应为( )
A.在西藏平定准噶尔叛乱 B.在台湾建立台湾府
C.在新疆平定噶尔丹叛乱 D.在东北组织雅克萨之战
11.明朝册封鞑靼首领俺答汗,在西藏设行都指挥使司,在黑龙江流域设奴儿干都司。清朝设台湾府,蒙古族地区设盟、旗,新疆设伊犁将军,派驻藏大臣,西南改土归流,设理藩院等。明清时期的这些举措( )
A.导致了中央集权的弱化 B.奠定中国的疆域版图
C.体现不同政权和睦共处 D.反映辉煌与挑战并存
12.如图是某学校的历史研究小组收集的材料。可以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62年设伊犁将军 1684年清设立台湾府 从1727年起,派驻藏大臣
A.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 B.杰出的康熙大帝
C.康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D.国家疆域的奠定
13.明郑政权末期逐步演变成地方割据政权,并与清政府处于军事对峙状态。1683年清政府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清军向澎湖守军发起攻击,郑军溃败。郑克塽率众归顺清政府,台湾重新纳入中国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清朝中央政府在台湾最早设置的行政机构是
A.台湾县 B.台湾府 C.台湾省 D.澎湖巡检司
14.农历四月初八是佛教的“释迦牟尼佛诞”日。唐宋时期,福建永春州的寺刹开始在当日以“龙华会”(龙在印度佛教中只是普通神明,地位较低)的形式祀佛;后来在台湾府,“佛诞”活动增加了僧童异佛,奏鼓作歌,沿门索施等内容。这些现象的出现
A.说明佛教得到官方的提倡 B.成为经济重心南移的动因
C.体现了佛教影响力的扩大 D.反映出民众对报应的恐惧
15.下表所示是某同学参与班级组织的“中国古代政治风云人物”论坛所准备的展示表格。据此可知,他评说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西北:三征噶尔丹 北方:保卫雅克萨,签订《尼布楚条约》
西南: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京城:除鳌拜,加强皇权 东南: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西南及华南:平定三藩之乱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康熙帝
16.康乾盛世时期,清朝在东南设置台湾府;在东北遏制沙俄,运用外交手段划定边界;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在北方,平定蒙古噶尔丹叛乱后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在西藏,设驻藏大臣与当地达赖、班禅共管。清朝这些做法体现出
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国家治理因地制宜
C.国家疆域远超历代 D.边疆管理军事为主
17.清朝不仅版图较前朝有所开拓,而且在边疆地区因地制宜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统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②从1727年起,开始派驻驻藏大臣 ③1762年,在蒙古族地区设伊犁将军 ④设宣政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平定“三藩之乱”后,1681年,康熙帝决定再度起用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作为攻台主帅。施琅到福建后,迅速组织起一支熟悉海情,又有多年海上作战经验的水军,同时又配备有精良大炮的战船。施琅充分估计到各方面的困难,并从困难条件出发制定作战方案:第一,以攻取澎湖作为第一个战略目标,先取澎湖“以扼其吭”。第二,选择西南风始发季节作为渡海进兵的战机。第三,兵分三路,集中优势兵力于中路,与敌军主力决战。1683年,施琅率领战船大败郑军,清军胜利进驻台湾。由于郑氏集团政治腐败,台湾人民是迫切希望国家统一的。清廷攻取了台湾,施琅主张坚守台湾。他认为台湾是在国防上有重要战略意义,经济上亦大有开发的前途。特别是他很有远见地意识到若弃而不守,西方殖民主义者必利用台湾。1684年,康熙帝决定坚守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统一台湾,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这不仅对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对台湾的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后来事实证明,台湾经济、文化的进一步振兴,正是在台湾重新统一于清朝中央政权管辖之后。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施琅能够统一台湾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统一台湾的意义。
三、论述题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前期边疆治理的部分措施
1683年 清政府派施琅大将军渡海远征,收复台湾。
1684年 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689年 中俄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1727年 派遣驻藏大臣,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1759年 平定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叛乱。
1762年 在新疆维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要务。
1793年 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
从表格中提取三个有关清朝前期边疆治理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说明。(要求:所提取信息准确有效,表述成文,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背景:镇压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统一已成历史趋势;殖民入侵,威胁清王朝的统治。意图:加强对台湾的管辖。
(2)作用:经济上,大量移民进入台湾,缓解了福建沿海人口和生活压力,促进了台湾经济开发;文化上,输送福建教育人才,促进台湾文化教育发展。
【详解】大陆和台湾的关系,福建来考更有亲切感,这个题目考查对教材知识的把握,还有历史事件的归纳,分析能力。
(1)联系1727年(18世纪前期)的中国国内和国际背景。设置地方管理机构,意图必然是加强中央对台湾的管辖。
(2)主要从缓解福建的经济压力及促进台湾开发与发展的角度简答作用。
【考点定位】选修四·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康熙帝。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清朝(中国)。结合所学可知,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在台湾设立台湾府,在客观上都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C项正确;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开始郑氏统治台湾,而康熙在台湾设立台湾府,是将台湾置于中央政府统一管辖下,排除A项;郑成功收复台湾,郑氏开始统治台湾,使得台湾与中央政府处于对峙状态,并不能巩固清朝海防,排除BD项。故选C项。
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本题的准确时空是1684-1727年(中国)。据“1684年,设立台湾府;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757年,平定噶尔丹叛乱;1727年,派遣驻藏大臣”可知,清朝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清朝的疆域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C项准确;材料没有涉及制度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无法体现文明的碰撞与交流,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宗教的冲突,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评价题。时空是康熙在时期。关键信息是“平三藩之乱、设台湾府、击败分裂势力、会盟、册封、延揽汉士”并结合所学可知,康熙的统治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础,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和巩固,材料中所提到的这些史实正是其表现,D项正确;清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军机处的设置、奏折制、文字狱等,材料中所提及史实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中仅有“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击败分裂势力准噶尔部”史实,体现了维护了国家主权,排除B项;清朝统治者实行行文字狱政策,文化受到钳制,材料也没有涉及济文化发展繁荣,排除C项。故选D项。
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前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图表信息可知,清朝前期因地制宜地经略边疆,通过平定叛乱、抵抗侵略、明确边界、设置管理机构等措施,逐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控,A项正确;实现了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与“签订《尼布楚条约》”“册封达赖和班禅”等不符,排除B项;据所学,明朝废行省、三司分权和清朝恢复省制等地方管理制度有很大差别,排除C项;据所学,清朝前期成功抵御了沙俄入侵,平定了边疆叛乱,巩固了大一统,严重的民族与边疆危机的出现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排除D项。故选A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清朝设置台湾行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注重对台湾的管辖,表明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B项正确;只有郑成功收复台湾涉及到抗击外来侵略,无法涵盖整个材料,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对台湾的管理,与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无关,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皇权加强,排除D项。故选B项。
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清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题干涉及的地点多为边疆或者少数民族地区,治理措施有设置机构、打击侵略者、平定叛乱等,由此可知,这一主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项正确;台湾地区不涉及民族关系,排除A项;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是乾隆皇帝,排除B项;1689年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是处理中外关系,与中央集权强化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反向题。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材料“清朝统治者为稳定和巩固国家疆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修长城,防御瓦剌、鞑靼南下,是明朝时期的边防政策,B项符合题意,选择B项;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属于清朝经略东南边疆措施,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派驻藏大臣,参与共治西藏,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属于清朝的经略西藏的措施,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属于清朝经略西北边疆的措施,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9.A
【详解】在清军击败郑氏平定台湾后,清朝内部有意见主张放弃台湾,仅将台湾岛上的民众迁回内陆,施琅对此表示坚决反对。施琅在奏疏中指出,如果放弃台湾而守澎湖,澎湖列岛面积狭小,离台湾岛近而离大陆远,孤立无援,难以固守,因此不应该放弃台湾岛。施琅的主张得到了清朝的采纳,最终设立台湾府,说明当时的清朝已经具有一定的主权意识,A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康熙采纳了建议,未体现对台湾的管辖成效,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以得出施琅已经有了初步的海防意识,排除C项;设置行政管理,是对台湾的管理与保护,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该主题活动列举了有关中原王朝治理西域的措施,因此①处为清康熙时期治理西域的措施,即在新疆平定噶尔丹叛乱,C项正确;平定准噶尔叛乱发生在新疆,排除A项;台湾属于东南沿海,不属于西域,排除B项;雅克萨之战发生在东北,而主题在西域,排除D项。故选C项。
11.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对边疆地区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巩固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边疆治理奠定了中国的疆域版图,B项正确;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A项;材料中的台湾、伊犁、西南地区没有政权,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明清时期的挑战,排除D项。故选B项。
12.D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1762年设伊犁将军加强了对新疆等地的管辖,1684年设立台湾府加强了对台湾地区的管辖,1727年起派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因此这些材料的共同点是清朝前期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奠定了国家的疆域,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D项正确;题干材料中所列事件只有《尼布楚条约》对应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而其他各项对应的是清朝前期的民族关系,排除A项;题干所述事件并非都发生在康熙年间,如伊犁将军设立在乾隆年间,驻藏大臣设立在雍正年间,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并不是突出君主专制,排除C项。故选D项。
13.B
【详解】根据材料“台湾重新纳入中国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并结合所学可知,清康熙帝时,清朝中央政府在台湾最早设置的行政机构是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B项正确;康熙时设立的行政机构是台湾府,不是台湾县,排除A项;康熙时设立的行政机构是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没有设立台湾省,排除C项;澎湖巡检司是元朝设立的机构,与材料中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B项。
14.C
【详解】材料反映“佛诞”活动的内容不断增加,反映了人们对佛教的重视,说明佛教影响力扩大,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官方提倡佛教,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与佛教无关,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民众对报应的恐惧,排除D项。故选C项。
15.D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三征噶尔丹、册封班禅额尔德尼、铲除鳌拜和平定三藩等都是清朝康熙帝的功绩,D项符合题意;秦始皇、汉武帝和唐太宗都与材料中反映的这些功绩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16.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清朝在边疆的不同位置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措施,可见国家治理因地制宜,B项正确;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国家疆域与前代的比较,排除C项;边疆管理军事为主,说法片面,排除D项。故选B项。
17.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①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3 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②从1727年起,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故①②符合题意,C项正确;③1762 年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故③说法错误,排除AD项;④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故④说法错误,排除B项。故选C项。
18.(1)原因:通晓兵法战阵,有丰富的海战经验;性格沉稳,考虑问题周到;武力收复台湾之前进行了多次和谈,赢得了道义;精心准备,具备了武力统一台湾的实力;采取了“因剿寓抚”的正确方针。
(2)意义: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有助于抵御西方的殖民侵略;“因剿寓抚”策略对当前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
原因:根据材料“施琅到福建后,迅速组织起一支熟悉海情,又有多年海上作战经验的水军,同时又配备有精良大炮的战船。”可知,通晓兵法战阵,有丰富的海战经验;根据材料“施琅充分估计到各方面的困难,并从困难条件出发制定作战方案”可知,性格沉稳,考虑问题周到;根据“第一,以攻取澎湖作为第一个战略目标,先取澎湖“以扼其吭”。第二,选择西南风始发季节作为渡海进兵的战机。第三,兵分三路,集中优势兵力于中路,与敌军主力决战。”可知,精心准备具备武力统一台湾的实力和采取“因剿寓抚”的正确方针。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
意义:根据材料“清廷攻取了台湾,施琅主张坚守台湾。他认为台湾是在国防上有重要战略意义,经济上亦大有开发的前途。”可知,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根据材料“他很有远见地意识到若弃而不守,西方殖民主义者必利用台湾。1684年,康熙帝决定坚守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可知,有助于抵御西方的殖民侵略;根据材料“统一台湾,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这不仅对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对台湾的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后来事实证明,台湾经济、文化的进一步振兴,正是在台湾重新统一于清朝中央政权管辖之后。”可知,“因剿寓抚”策略对当前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9.示例1
1683-1684年,清政府先后“收复台湾”,并“设台湾府”加强中央政府对东南海疆的管辖;台湾的行政建制从此与内地划一,不仅巩固了国家统一,也促进了台湾的发展;这有力说明台湾历史上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689年,中俄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认了中俄东段边界线;保证了东北边疆的基本安定;阻止了沙俄的进一步的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
18世纪,清政府先后设驻藏大臣,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这些举措强化了对西南边疆的治理;清政府确立了对西藏地区的直接统治(管辖权)有助于巩固国家统一;西藏历史上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系列经略边疆的举措,使清朝版图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为现代中国的版图奠定了基础,也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示例2
1683-1684年,清政府先后“收复台湾”,并“设台湾府”加强中央政府对东南海疆的管辖;台湾的行政建制从此与内地划一,不仅巩固了国家统一,也促进了台湾的发展;这有力说明台湾历史上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689年,中俄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认了中俄东段边界线;保证了东北边疆的基本安定;阻止了沙俄的进一步的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
清政府在新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在西藏派遣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在不同的边疆地区设立不同的行政机构,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处理边疆问题;既对破坏统一的叛乱分子或分裂势力予以坚决的军事打击,又对少数民族上层人物施恩笼络,实行恩威并施的策略;有效协调了民族关系,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一系列经略边疆的举措,使清朝版图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为现代中国的版图奠定了基础,也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根据题干要求,从表格中提取三个有关清朝前期边疆治理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说明。依据材料“清政府派施琅大将军渡海远征,收复台湾”、“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并结合所学可知,11683-1684年,清政府先后“收复台湾”,并“设台湾府”加强中央政府对东南海疆的管辖;台湾的行政建制从此与内地划一,不仅巩固了国家统一,也促进了台湾的发展;这有力说明台湾历史上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依据材料“中俄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并结合所学可知,1689年,中俄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认了中俄东段边界线;保证了东北边疆的基本安定;阻止了沙俄的进一步的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依据材料“派遣驻藏大臣,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并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清政府先后设驻藏大臣,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这些举措强化了对西南边疆的治理;清政府确立了对西藏地区的直接统治(管辖权)有助于巩固国家统一;西藏历史上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系列经略边疆的举措,使清朝版图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为现代中国的版图奠定了基础,也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也可提取其他信息,结合清朝的边疆政策及其影响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周年热点03清朝设置台湾府340周年-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周年热点追踪分析与预测(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