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中考历史综合评测试卷(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在某一博物馆中,讲解员在讲解如图器物时说:“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它应是( )
A. 四羊方尊
B. 编钟
C. 青铜立人像
D. 司母戊鼎
2.墨子渴望按照民主、平等、竞争的原则来建立国家,彻底改变宗法制下的不平等。他的主张( )
A. 具有理想化色彩 B. 深得统治者的认可
C. 维护礼乐等级制 D. 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3.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机构加以管理。这一“机构”指的是( )
A. 市舶司 B. 澎湖巡检司 C. 宣政院 D. 广州十三行
4.《元史 地理志》中这样写道,元朝的地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有效统治,元朝采取了( )
A. 郡县制 B. 刺史制度 C. 三省六部制 D. 行省制度
5.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1689年,《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从1772年起,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材料强调清朝前期( )
A. 积极对外开拓疆土 B. 国家统一促进对外交往
C.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 大一统的局面不断巩固
6.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史实能印证他的这一思想的是( )
A. 创办《国闻报》 B.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C. 创办轮船招商局 D. 发动二次革命
7.1905年创刊的某报发刊词,劈头就是四篇图画:《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中华民族开国之始祖)》《世界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卢梭》《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华盛顿》《世界第一平等博爱大家墨翟》。据此可知,该报宣传的思想主张是( )
A. 自强求富 B. 民主科学 C. 三民主义 D. 反帝反封建
8.某班同学在筹办历史手抄报活动,准备宣传重庆人民在抗战期间节衣缩食、捐款捐物支持抗战的事迹。为突出这一主题,他们应该使用的图片是( )
A. B.
C. D.
9.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再次出现了“下海经商”浪潮,人们不再回避“钱”字,见面道一句“恭喜发财”成了口头禅。这反映了( )
A.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完成 B. 群众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解放
C. 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失去活力
10.中世纪西欧大学的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之后学习专业课程,有法学、医学和神学。中世纪西欧大学的课程设计反映了( )
A. 教会的权威地位被动摇 B. 学习科目和内容非常全
C. 学生的学习负担非常重 D.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11.观察如图图表,分析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石油产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珍妮机的发明 B. 蒸汽机的改进 C. 内燃机的发明 D. 电力广泛应用
12.德国卡尔 本茨1885年制造出世界第一辆汽油动力的“奔驰一号”车,第二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从中可以看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A. 工厂制度广泛建立 B. 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
C. 世界完全连为一体 D. 垄断组织资本雄厚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史实体现的是()
A. 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 B.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C.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D.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14.历史漫画是一种特殊史料,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图这幅漫画,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是( )
A. 两极格局 B. 多极化格局
C. 美、欧、日三足鼎立 D. 一超多强
15.1978年,中国为对外引进资金、技术而派出的代表团出访次数激增,经贸类的考察团开始占据出访的绝对比例,出访对象从邻国和传统友好国家逐渐集中到西方发达国家。这反映出当时( )
A. 外交局面的复杂多变 B.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 融入西方的迫切需要 D. 冷战思维枷锁的打破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分。
16.1689年,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以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判断:______
改正:_____ _
17.1787年美国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判断:______
改正:___ ___
18.野心膨胀的袁世凯在1914年废除原有宪法,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判断:______
改正:___ __
19.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判断:______
改正:__ ____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形势下,万隆精神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我们要大力弘扬万隆精神,……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亚非人民及其他地区人民。
——摘编自习近平《弘扬万隆精神推进合作共赢》
材料二:
进入70年代后,国际局势进一步发生新变化。作为资本主义霸主的美国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形势下滑严重、再加上深受越战的拖累,国内反战示威此起彼伏。另一方面,随着苏联军事实力实现对美反超,其走向了“进攻性战略”,不仅与美国争夺欧洲,更在亚非拉不断扩张势力范围,渐成世界和平新威胁……同美国相比,苏联对中国构成了更大的威胁。
——摘编自胡洪彬《1949年以来党和国家应对外部环境考验的历程、经验与启示》
材料三:2023年6月1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习近平强调,世界在发展,时代在变化。世界需要总体稳定的中美关系,中美两国能否正确相处事关人类前途命运。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两国应该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处理好中美关系,为全球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稳定性、确定性、建设性。
(1) 材料一图中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将哪一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万隆精神”是在哪次国际会议中形成的?周恩来提出的哪一方针推动了这次会议的圆满成功?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访华取得的成果。根据材料二文字、概括尼克松访华的历史背景。
(3) 中美两国于哪一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美关系如何健康发展,谈谈你的看法。
21.在人类近代文明的历史上,理论常常是行动的先导。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曾认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事实上,近代史的发展正是建筑在先进的思想理论基础之上的。
请依据以下材料提示完成相关探究问题。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秀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材料二: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材料三: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者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①材料一所反映的思想内容的核心是什么?它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②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近代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集中体现卢梭这些思想的法律文献是哪两部?
③材料三出自哪部文献?它的发表标志着什么理论的诞生?在此指导下19世纪70年代的法国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
④你认为上述三个时期的社会思潮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
22.近代以来,科技革命对工业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工业化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789-1900年美国专利技术增长情况表
年代 1789-1800年 1850-1860年 1890-1900年
专利增长数(项) 276 25200 200000
材料三:
项目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1.9 4.6 8.1
1913年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3 4 2 1
材料四:人类科技发展经历了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三次革命。每次革命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把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吴国盛《科学的历史》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哪一个燃料比重在不断增加?1870年后石油消费比重不断加大,这一时期产生了哪些新的交通工具?举一例即可。
(2) 请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间有什么关系?
(3) 根据材料四写一篇小论文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超过200字。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司母戊鼎造型和历史地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司母戊鼎造型和历史地位。
2.【答案】A
【解析】A.根据题干材料“墨子渴望按照民主、平等、竞争的原则来建立国家,彻底改变宗法制下的不平等。”这在当时阶级分化严重的时代是没法实现的,墨子的思想具有理想化色彩,A项正确。
B.墨子的思想没有得到统治者的认可,排除B项。
C.墨子反对礼乐等级制,排除C项。
D.墨子维护平民阶级利益,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墨子的相关知识,识记墨子的观点。
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考查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答案】A
【解析】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A项正确;澎湖巡检司是元朝时设立的管辖澎湖和琉球的机构,排除B项;宣政院是元朝时设立的管辖西藏的机构,排除C项;广州十三行是清朝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时开放的地方,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市舶司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市舶司的相关史实。
4.【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为了统治辽阔的疆域,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御史台和枢密院,分别掌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事务,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即行省。结合所学知识,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古代地方制度的重大改革,是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故D项正确;郡县制是秦朝时期在地方实行的制度,排除A项;刺史制度最早出现与汉朝汉武帝时,是汉朝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沿用到清末,是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的行省制度等知识,重点掌握行省制度的内容以及影响。
本题主要掌握行省制度的内容以及影响,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5.【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清朝这些对边疆地区的管理的史实,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使大一统的局面不断巩固,故D项正确;西汉设立西域都护体现了积极对外开拓疆土,排除A项;唐朝时期国家统一,对外交往频繁,玄奘西游、鉴真东渡,这体现出国家统一促进对外交往,排除B项;清朝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6.【答案】C
【解析】“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的含义是国家要先富而后才能强,尤其必须富在民生方面,所以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民用工业,故C正确;《国闻报》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报刊,排除A;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排除B;二次革命的发动与宋教仁遇刺案相关,材料没有反映,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轮船招商局,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轮船招商局,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符合题意的是创办轮船招商局。
7.【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民报》作为机关报所宣传的黄帝、卢梭、华盛顿及墨翟代表着孙中山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故可知资产阶级革命派利用报刊宣传三民主义思想及革命主张,C项正确。A是洋务派的主张,故排除A项。B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故排除B项。D与材料内容不符,故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民主思想。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民报》第一号刊载了……”。
本题主要通过孙中山的民主思想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8.【答案】D
【解析】阅读题干的图片可知,选项D描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人民为支持抗战而进行捐款捐物的历史画面.
故选D.
本题以重庆人民支持抗战为依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知识.
本题以重庆人民支持抗战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9.【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再次出现了‘下海经商’浪潮……见面道一句‘恭喜发财’成了口头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群众的思想进一步解放。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在视察途中,他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故B正确;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完成”的说法不符史实,排除A;题干反映的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无关,排除C;题干没有涉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邓小平南方谈话,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邓小平南方谈话,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群众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解放。
10.【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世纪西欧大学的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之后学习专业课程,有法学、医学和神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法学、医学的课程设计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大学的课程设计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的影响,D项正确;材料不能全面说明教会的权威地位被动摇,排除A项;“学习科目和内容非常全”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课程设计不能说明学生的学习负担非常重,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中世纪西欧大学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
注意对材料的分析与解读,掌握中世纪西欧大学的相关知识。
11.【答案】C
【解析】A.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不符合题意,排除A。
B.蒸汽机的改进增加了煤炭的需求量,排除B。
C.根据图示可知,1880年至1920年世界石油产量呈现出大幅增加的趋势,结合所学可知,此时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石油产量的增加与内燃机燃料的需求密切相关,故C正确。
D.电力广泛应用并不是石油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2.【答案】B
【解析】由“德国卡尔 本茨1885年制造出世界第一辆汽油动力的‘奔驰一号’车,第二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可以看出,汽车发明后,立即投入了生产,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特点。
故选:B。
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分析材料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本题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3.【答案】B
【解析】美国、西欧国家、日本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图片反映的是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故B符合题意;图片内容没涉及两极格局和多极化,排除A;图片内容没涉及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排除C;美国、西欧国家、日本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西方福利制度,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西方福利制度,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图片反映的是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4.【答案】D
【解析】从漫画中我们可以看出,世界上出现几个力量中心,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但这几个力量中心中,美国的力量是最大的,它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他几个国家的力量都无法同美国相比。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是“一超多强”的格局,D符合题意;两极格局指是以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格局,A不符合题意;多极化是一种发展趋势,但还没有最终形成,B不符合题意;美、欧、日三足鼎立与漫画内容不符,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解题的关键是仔细阅读图片,把握相关历史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格局多极化的相关知识。
15.【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从新中国成立到十-届三中全会,在外交斗争中,强调战争和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认为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这就打破了冷战思维枷锁,于是,中国为对外引进资金、技术而派出的代表团出访次数激增,经贸类的考察团开始占据出访的绝对比例,出访对象从邻国和传统友好国家逐渐集中到西方发达国家,D项正确;外交折射出国内的工作重心,此时,工作重心已经不是阶级斗争,而是经济建设,外交也随之改变,和外交局面的复杂多变无关,排除A项;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在二十一世纪初,中国需要借鉴西方而不是融入西方,排除BC二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背景,注意解读题干材料。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背景,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6.【答案】√,√
【解析】1640年,英国议会与国王查理一世爆发冲突,掀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限制国王权力,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起来。
故答案为:
判断:√。
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限制国王权力,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起来。
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容与影响。
17.【答案】√,√
【解析】1787年美国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
本题考查1787年美国宪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1787年美国宪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1787年美国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18.【答案】×,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为《中华民国约法》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野心膨胀的袁世凯在1914年废除原有宪法,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所以题干说法错误,应该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修改为《中华民国约法》。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为《中华民国约法》。
本题考查《中华民国约法》的相关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中华民国约法》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9.【答案】√,√
【解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或伙伴外交,与各国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中国特色外交外交布局。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本题要把握中国特色外交外交布局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20.【答案】【小题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的方针。
【小题2】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形势下滑严重、再加上深受越战的拖累,国内反战示威此起彼伏;苏联军事实力实现对美反超,不仅与美国争夺欧洲,更在亚非拉不断扩张势力范围,渐成世界和平新威胁。
【小题3】1979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两国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实现合作共赢;中美两国应该增进互信,相互合作;妥善处理台湾问题;加强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沟通与协调;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和平相处,友好交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双赢等。
【解析】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中美关系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中美关系等相关史实。
21.【答案】①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秀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出自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反映的是人文主义的思想.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②由材料二“…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可知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是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论.近代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集中体现卢梭这些思想的法律文献是《独立宣言》、《人权宣言》.
③材料三“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者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出自《共产党宣言》.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在其指导下,19世纪70年代的法国发生了巴黎公社革命.
④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启蒙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在其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因此说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故答案为:
①人文主义;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②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独立宣言》、《人权宣言》.
③《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革命.
④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解析】①本题以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的知识.
②本题以卢梭的言论为依托,考查的是启蒙运动的知识.
③本题《共产党宣言》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巴黎公社的知识.
④本题以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的知识.
本题以莎士比亚卢梭的言论、《哈姆雷特》和《共产党宣言》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22.【答案】【小题1】煤;汽车或飞机。
【小题2】存在因果关系,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重视专利技术重视科技创新,专利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
【小题3】观点:理性看待科技的进步。论述: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社会步入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科技的发展也给人类社会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如环境问题,城市化问题等。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科技,坚持可持续发展。
【解析】本题以四则文字表格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两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明确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要趋利避害。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两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