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部分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考试范围:高考范围;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贞观年间,规定官员路遇各位亲王均需要下马而拜。魏征认为这样做与魏晋礼法不合,并提出周代后统治者都立嫡长子,可以杜绝庶子的不良用心。唐太宗最终接受了魏征的意见。这一举措( )
A. 平衡了亲王与大臣的矛盾 B. 意在保障政局的稳定发展
C. 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局面 D. 体现了礼法结合趋势加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规定官员路遇各位亲王均需要下马而拜。魏征认为这样做与魏晋礼法不合,并提出周代后统治者都立嫡长子,可以杜绝庶子的不良用心”可知,魏征认为如果官员在路过亲王时也要下马而拜的话,可能会主张亲王夺权之心,不利于政局稳定,所以魏征提出的举措目的是保证政局稳定,B项正确;材料中魏征提出的是官员对亲王是否跪拜与皇权统治之间的关系,没有涉及亲王与大臣之间的矛盾,排除A项;这一举措有利于杜绝亲王夺权的用心,但没有“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唐朝晚期出现繁镇割据局面,并最终灭亡,排除C项;礼法结合指的是儒家思想对法律的影响,材料体现的对亲王礼仪的变化有利于政局稳定,并非儒家思想对法律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2. 宋代的商税法规定,商人销售商品均需纳税;对于偷税漏税的商人,所有商品将被没收;向举报者支付赏钱;若官员擅自增征商人的商税,被证实则会被判处两年徒刑。由此可知,宋代( )
A. 商税成为政府财政主要来源 B. 政府重视规范商业秩序
C. 传统重农抑商观念出现变化 D. 国家直接监管商业贸易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宋代商税法规范商业税收,说明政府重视规范商业秩序,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商税在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比重,无法得出商税成为政府财政主要来源,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重农抑商观念,排除C项;“直接”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3. 清人焦循指出:“紫阳(朱熹)之学,所以教天下之君子;阳明之学,所以教天下之小人。”这里的“君子”“小人”的主要差别在于( )
A. 社会身份 B. 私人财富 C. 个人品德 D. 家族声望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紫阳(朱熹)之学,所以教天下之君子;阳明之学,所以教天下之小人”并结合所学可知,程朱理学家的日常人生,多置意于读书、著述、讲学。他们以“内圣”为基础,推演出“外王”,故其注意力,也多放在精神人格的修养、修身齐家的事务上面。以士人为主导的群体结构和理论心态,是程朱理学难以深化乡约模式的深层原因,一般而言,程朱理学的施教对象为士,其显著特色为书院讲学。而阳明学说的意义不仅指王阳明对“良知”之学的精深发挥,而尤其见于王阳明将“闻性与天道”和“希圣希贤”的可能性赋予士大夫群体之外的“愚夫愚妇”,从而指示了“满街尧舜”的图景,阳明学注重民间教化,代表了明中叶思想的革新趋向。故材料中“君子”“小人”的主要差别在于社会身份,A项正确;私人财富、个人品德与家族声望与材料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4. 在耶路撒冷一个古代城市废墟中,发现了产于埃及的各种象牙制品和其他制品;在腓尼基,发现属于埃及的器皿、獅身人面像等制品;在埃及的贝尼哈桑的墓画中,画有37个亚细亚人在部落领袖的率领下来到埃及的情景。这可以佐证( )
A. 地中海沿岸各地区之间贸易较发达 B. 地中海沿岸文明发展处于领先地位
C. 埃及与其他地区文明交流较为广泛 D. 经贸交流促进古埃及文明融合创新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根据材料“发现了产于埃及的各种象牙制品和其他制品”“发现属于埃及的器皿、獅身人面像等制品”等可知,古代埃及的象牙制品等出现于古代西亚和腓尼基地区,而埃及也出现了西亚地区的信息,体现了埃及与其他地区文明交流较为广泛,且涉及范围较广,C项正确;材料仅埃及与西亚地区有贸易往来,整个地中海的贸易情况无从得出,排除A项;材料没有说明其他地区的文明情况,“领先地位”无从得出,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文明交流,并未说明埃及文明创新的地方,排除D项。故选C项。
5. 15、16世纪,许多西班牙官员认为:大帆船贸易导致白银等贵金属大量流失,大多数白银流入中国;同时,财富也流向其他国家,如荷兰、土耳其、印度、波斯等国。这说明( )
A. 西班牙工商业发展优势不足 B. 西班牙失去对殖民地的控制
C. 中国处于世界贸易中心地位 D. 亚洲国家主导海上贸易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16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大帆船贸易导致白银等贵金属大量流失,大多数白银流入中国;同时,财富也流向其他国家,如荷兰、土耳其、印度、波斯等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之后,大量金银流入西班牙,但是西班牙的由于商品经济发展不充分,将大量金银用于享受与购买奢侈品没有用于扩充生产中去,从而使得金银流向其他国家,A项正确;“西班牙失去对殖民地的控制”在进入现代之后,排除B项;“中国处于世界贸易中心地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亚洲国家主导海上贸易发展”不符合史实,此时主导海上贸易发展是欧洲国家,排除D项。故选A项。
6. 理想主义者强调公众力量在国际体系转换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主张建立一种基于实力和权力联合之上的民主国家联盟。但是,理想主义只讲世界应当怎样,而不研究世界是怎样的,因此,它只能是1914 年后,人类思想在寻找新的乌托邦的一种反映。这一观点强调( )
A. 国际关系理论正义性不足 B. 国际关系格局缺乏稳定性
C. 国际关系体系的不平等性 D. 国际组织缺乏必要的权威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4年后(世界)。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作者认为理想主义的做法脱离社会现实,结合1914年时间点,主要指的是国际联盟缺乏必要的权威性,不能真正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D项正确;材料中寻找新的乌托邦,主要论及理想主义脱离现实,无法起到真正的作用,而不是正义性不足,排除A项;一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国际关系体系中国与国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7. 1870年,英国首相格莱斯顿颁布了关于文官制度改革枢密院令:规定以后所有文官职位的任命都必须按文官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考试;文官在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这( )
A. 推动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 进一步扩大了选官的范围
C. 促进了两党制发展与完善 D. 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影响题。依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0年英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文官的任命通过考试选拔,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同时文官在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使文官不受政党影响,推行政令实施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排除A项;材料未说明哪些人可以参加考试,不能说明进一步扩大了选官的范围,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文官制度的中立性,未说明政党政治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8. 清军入关前,赋役以劳役地租为主要形式。顺治十四年(1657年),新编《赋役全书》颁行天下。同时另立黄册,“岁记户口登耗”; 又立鱼鳞图册,“详载上中下田则”。新的赋役制度( )
A. 推动了白银货币化进程 B. 开启了满洲贵族的封建化
C. 刺激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 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同时另立黄册,‘岁记户口登耗’; 又立鱼鳞图册,‘详载上中下田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军入关建立起了系统而完善的赋役制度,这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D项正确;“白银货币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系,排除A项;满洲贵族的封建化开启于清军入关前,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中后期,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9. 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人类主要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阶级。后来,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国家开始形成,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了。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本前提是( )
A. 早期人类文明的出现 B. 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C.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D. 农耕和居住点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材料表明“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没有阶级。后来,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国家开始形成,文字也产生了”这种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即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C项正确;这个变化就是早期人类文明的出现,不是原因,排除A项;随着农业的发展,才有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比材料的现象出现的晚,排除B项;农耕和居住点的发展是出现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前提,排除D项。故选C项。
10. 有学者指出:“中美洲人驯化了玉米和豆类,但不知道中东人种了小麦和豌豆。南美人学会如何栽培马铃薯和驯养羊驼,但也不知道在墨西哥或地中海东部又发生了什么事。中国最早驯化的是稻米、小米和猪。……从这些最早的出发点,农业开始传播。”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
A. 地理环境决定农业起源 B. 文明区域性阻碍物种传播
C. 农业革命是同时发生的 D. 农业起源多元及独立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中美洲人驯化了玉米和豆类,但不知道中东人种了小麦和豌豆。南美人学会如何栽培马铃薯和驯养羊驼,但也不知道在墨西哥或地中海东部又发生了什么事。中国最早驯化的是稻米、小米和猪。”可知,题干描述了中南美洲人和中国人培育出了不同的农作物,说明世界农业的起源是多元中心独立发展的,D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地理环境对农业起源的影响,排除A项;农业革命各中心发生的时间是不同的,排除C项;材料提到“就从这些最早的出发点,农业开始往四方远播”材料强调的是物种的起源,起源后也是有交流传播的,排除B项。故选D项。
11. 阅读如图信息,这反映出英国政府( )
1801年英国的1036个城镇中75%集中在自然源丰富的地区:1800年全英国还没有一个人口逾10万的大城市,1837年有5个,1891年达到23个:1851年,英国城镇人口已超过了乡村人口。 这一时期英国政府的部分立法:关于食品饮料标准、环境卫生、健康和居住条件的法令:解决工人住房问题的法律:住房与城市规划法:等等。
A. 放弃了自由主义政策 B. 解决社会贫富差距
C. 城市治理理念的转变 D. 放慢议会改革步伐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世纪英国。据材料“1837年有5个,1891年达到23个:1851年,英国城镇人口已超过了乡村人口”,“关于食品饮料标准、环境卫生、健康和居住条件的法令……”,可知,19世纪,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这一形势下,政府颁布相应的社会立法,来推动城市的治理,说明其城市治理理念的转变,C项正确;仅从材料,并不能看出英国放弃了自由主义政策,排除A项;“解决社会贫富差距”,表述绝对,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英国议会改革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12. 1945年签署的《联合国宪章》第四十二条写道:“安全理事会如认第四十一条所规定之(非武力)办法为不足或已经证明为不足时,得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家和平及安全。此项行动得包括联合国会员国之空海陆军示威、封锁及其他军事举动。”由此可知( )
A. 各理事国均享有制裁权 B. 大国之间存在相互制衡
C. 集体安全体制得到完善 D. 联合国保障了世界和平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安全理事会如认第四十一条所规定之(非武力)办法为不足或已经证明为不足时,得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家和平及安全。此项行动得包括联合国会员国之空海陆军示威、封锁及其他军事举动”分析可知,材料体现了《联合国宪章》认为联合国可以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国家安全,体现了大国之间的互相制衡,B项正确;“均享有制裁权”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联合国遵循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安全体制”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联合国保障了世界和平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
13. 18世纪,德意志的知识分子大力推广和使用德语,使德语获得了与法语同等的地位;同时又批判德意志人对法国文化的盲目崇拜,主张构建民族文化。上述情形( )
A. 激化了德法两国的民族矛盾 B. 偏离了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
C. 丰富了启蒙运动的时代内涵 D. 顺应了德国统一战争的需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的、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德国)。根据材料“18世纪,德意志的知识分子大力推广和使用德语,使德语获得了与法语同等的地位;同时又批判德意志人对法国文化的盲目崇拜,主张构建民族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启蒙思想随着法国启蒙运动发展传播到德国,德国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德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构建民族文化,反对盲从法国文化的主张,这进一步发展了启蒙思想的内涵,A项正确;“激化了德法两国的民族矛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偏离了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德国统一战争”在19世纪下半叶,时间与材料要求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4. 有学者认为, “北宋一代,是儒家学者们的觉醒时期,当时绝大部分儒学家们,不再只是拘守着儒家旧有的思想壁垒,作为反对佛老的基地,而是扩大阵地,扩大战果,努力于振兴儒学,使儒家学派重新居于佛道两家之上”。这一“觉醒”( )
A. 推动儒学内涵的丰富充实 B. 旨在否定佛老思想
C. 确立了理学官方正统地位 D. 重建了个人价值观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作为反对佛老的基地,而是扩大阵地,扩大战果,努力于振兴儒学”可知,北宋时期儒家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他们借鉴佛老观点,充实儒学,不局限于儒学本身,有助于推动儒学内涵的丰富,A项正确;儒家学者并未否定佛老,而是借鉴融合,排除B项;南宋之后,理学逐渐受到官方重视,逐步确立了理学官方正统地位,但材料强调儒家学者,并未特意说明是理学,排除C项;儒学不拘泥于旧有思想壁垒,不代表重建了个人价值观,排除D项。故选A项。
15. 1938年,在13.9万名申请入境美国德国犹太人和工会成员中,只有1.95万人被接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近80万东欧人、72.5万古巴人和25万来自印度支那国家的难民入境美国。这表明二战后的美国( )
A. 更加重视高素质人才的流入 B. 加紧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C. 经济发展刺激了劳动力市场 D. 移民政策服务于国家对外战略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现代(美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冷战,美国大量接收来自东欧、古巴和印度支那国家的难民,是因为这些地方发生了多发生了社会主义革命,因此美国接收这些地区难民的主要原因是和苏联对抗,即移民政策服务于国家的对外战略,D项正确;二战后美国接收的难民并不一定死高科技人才,排除A项;二战后的东欧不属于“中间地带”,排除B项;二战后美国接收的难民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并非美国为了吸纳劳动力,排除C项。故选D项。
16. 明清时期的“三言”“二拍”等小说塑造了许多形象丰富饱满的女性形象,如《《崔待诏生死冤家》》中渴望婚姻自主的球秀秀,《苏小妹三难新郎》中聪慧过人的苏小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追求独立人格的杜十娘。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 )
A. 经济发展促成妇女的地位有所提高
B. 主流思想变迁推动文学作品世俗化
C. 小说逐渐迎合资产阶级的价值取向
D. 价值观念受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依据题干可知,明清时期的小说塑造了许多形象丰富饱满的女性形象,甚至体现了反封建的进步思想,结合所学可知反映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念,D项正确;价值观念的变化不代表妇女地位的提高,排除A项;明清时期主流思想仍然是儒家思想,排除B项;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尚处于萌芽状态,并没有产生新兴资产阶级,排除C项。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学习历史就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古往今来,历史上有许多的“大变局”,很大程度上这些大变局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材料一 “周秦之变”指的是秦朝与西周相比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殷周之变”的重要意义已广为人知,但“周秦之变”却未受到同等的重视。其实,“周秦之变”对二千年来中国的现实影响,实在不在“殷周之变”以下。如果说中国文明植根于“殷周之变”,那么,“周秦之变”就给它划定了生存发展的格局,其文化意义也一直在这种社会结构中顽强地释放出来。
——摘编自陈明《从殷周之变到周秦之变》
材料二 近500年共出现3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第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出现于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签署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将它们宣称拥有的土地分成两半球;明王朝处于“弘治中兴”(1488-1505年),但已经无法在宏观上逆转半个世纪前“土木之变”(1449年)导致的由盛转衰。随着西方文明的全面崛起,其他文明相对衰落已成定局。第二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出现于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英国从法国手里夺取整个加拿大,标志着英国成为无可争议的海洋霸主;工业革命在英国发轫,为英国成为世界霸主奠定坚实基础。
——摘编自曹冬英《历史视阈下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秦之变”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5一18世纪时中国与西方在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的不同之处。
【答案】(1)表现:从封邦建国、列国分立到国家统一;从权力分散到专制集权;从土地国有制到土地私有制;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小农生产;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文化下移;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2)不同之处:中国:加强封建专制集权体制;西方:逐步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国:继续发展传统农耕经济,固守重农抑商政策;西方:推行重商主义,工业革命逐渐兴起。中国: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开辟新航路,对外殖民扩张。中国:固守传统儒家思想,程朱理学走向僵化;西方:推动人文主义思想不断发展。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和西周(中国)。据材料一“‘周秦之变’指的是秦朝与西周相比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结合秦朝和西周的相关知识可知,政治上,从封邦建国、列国分立到国家统一;从权力分散到专制集权;经济上,从土地国有制到土地私有制;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小农生产;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文化下移;社会上,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5一18世纪(中国和西方)。据材料二“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签署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将它们宣称拥有的土地分成两半球”“标志着英国成为无可争议的海洋霸主;工业革命在英国发轫”并结合西方国家和中国在15-18世纪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知识进行对比可知,政治上,中国:加强封建专制集权体制;西方:逐步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经济上,中国:继续发展传统农耕经济,固守重农抑商政策;西方:推行重商主义,工业革命逐渐兴起。对外政策上,中国: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开辟新航路,对外殖民扩张。思想文化上,中国:固守传统儒家思想,程朱理学走向僵化;西方:推动人文主义思想不断发展。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50年英国城镇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1%,1851年增加到52%,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同时,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1851年,英国已有580多座城镇,十万人以上的城市已有7个,移民人数约1790万人。这时期推动城市增长的因素有很多,如大型纺织和钢铁工业,海外贸易和服务业的急速扩张,铁路的延伸等,制造业城镇、港口城镇和休闲城镇层出不穷。英国的近代城市化并无先例可循,此时的英国又是处在自由主义时期,城市化发展产生了区域的非均衡性、城市基础设施不足和组织混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摘编自彼得·克拉克《欧洲城镇史》
材料二20世纪中后期,在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西方发达国家中出现了逆城市化的趋势。这里的“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而是指大城市中心人口过度聚集,开始逐步向城市周边迁移,同时城市中心的部分工业、商业等经济活动也向周围蔓延扩散。随着逆城市化现象的发展,城市周围农村地区发展迅速,而城市中心出现了衰退趋势。
——摘编自曹立杰《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逆城市化研究》
材料三1978到2017年,中国城镇人口从1.7亿增长到8.1亿,中国经历了大规模快速城镇化过程。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出台《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要求“城市政府应该集中力量搞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种公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治理。”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根据实际,合理控制人口密度。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推动多中心、郊区化发展。同时,有序推动数字城市建设,提高智能管理能力,逐步解决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过密问题。”
——摘编自《百年党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城市化的特点和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治理的经验。
【答案】(1)特点:速度快、规模大;伴随工业化而来;无先例可循,具有创新性;缺少监管,具有自发性、不平衡性;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任答3点)
原因: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圈地运动的开展;工业革命的开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任答2点)
(2)背景:城市过度膨胀导致“城市病”的出现(人口密集、环境恶化、就业困难、生活成本高、生活舒适度下降等);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通讯发展迅速,缩短了城乡距离。(任答2点)
(3)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法律法规保障城市治理;做好城市规划,加强公用设施建设;控制人口密度,推动卫星城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任答3点)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第一小问英国城市化的特点,据材料一“1750年英国城镇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1%,1851年增加到52%”“城市数量不断增加,1851年十万以上的城市已有7个,移民人数约1790万人”得出,速度快、规模大;据材料一中城市化发展的时间1750-1851,可知,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而展开;据材料一“英国的近代城市化无先例可循”得出,无先例可循,具有创新性;据材料一“此时的英国又是处在自由主义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处于自由主义时期,所以英国城市化又具有“缺少监管,具有自发性、不平衡性”等特点;据材料一“城市化发展产生了区域的非均衡性、城市基础设施不足和组织混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可知,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第二小问概括近代英国城市化的原因,结合近代英国的历史从政治、经济和交通等方面来回答,从政治上说,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从经济上说,圈地运动的开展;工业革命的开展;从交通发展角度来说,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小问2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中后期(世界)。分析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背景,根据材料二“大城市中心人口过度聚集开始逐步向城市周边迁移”可知,城市过度膨胀导致“城市病”的出现;根据材料二“城市中心的部分工业、商业等经济活动也向周围蔓延扩散”可知,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除此之外结合现代技术的发展可知,交通通讯发展迅速,缩短了城乡距离。
【小问3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78到2017年(中国)。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治理的经验,根据材料三“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出台……”及“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等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法律法规保障城市治理等;根据材料三“城市政府应该集中力量搞好城市规划……”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做好城市规划,加强公用设施建设;控制人口密度,推动卫星城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城市智能管理能力等。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50、60年代英国移民数量是17、18世纪移民数量的总和。1811年英国总人口是1197万,1931年是4479万。据统计从1815到1930年,有1140多万人从英国移出。这些移民主要迁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方,其中大部分去了美国。19世纪上半叶殖民署为移民提供资金、信息,组织他们向外迁移。19世纪后半叶官方的资助仍在进行,但非官方机构表现得更为积极,包括各地工会组织、慈善机构等等。工会资助的移民大部分去了美国,他们大多有一技之长。英国移民的迁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些地区的人口和民族构成,对这些地区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整编自镡娴娴《19世纪英国人口对外迁移问题探析》
材料二 下南洋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一直到明清时期才越走越宽,呈现大规模的迁徙潮。从汉朝到明清时期,每当新老政权交替之时,不堪战乱的百姓与没落的权贵的一部分会移居海外。“闽广人稠地狭,田园不足于耕,望海谋生”,因此凭借着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特别是闽广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有资料记载,鸦片战争之前下南洋经商谋生的华人就已有150万人之多。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接受纷至沓来的不平等条约,此时殖民统治下的南洋,正处于加速开发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出现了马来西亚联邦给予移民足够的免费土地等优惠措施以吸引华工的现象。“下南洋”的华人与华侨或工或商,胼手胝足,打下了华人的一片天地。
——摘编自高荣伟《下南洋: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人口大迁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英国人口外迁的特点,并分析推动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试比较中国近代华人“下南洋”与19世纪英国人口外迁的不同点,并分析下南洋现象的影响。
【答案】19. 特点:外迁人数多,规模大;移民方向与英国在近代的殖民活动有关;英国政府为英国人口外迁提供政策和资金便利;非官方机构起重要作用。
原因: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英国人口激增,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官方移民政策的支持;迁入地工业化发展,需大量劳动力。
20. 不同点:原因上:中国人下南洋主要受殖民主义影响,英国人口外迁主要受工业革命影响;方向上:“下南洋”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向殖民地国家迁徙,英国人口外迁是资本主义工业国平向迁徙;成分上:“下南洋”是以普通劳动力为主,英国人口外迁包含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
影响:促进了南洋的开发;缓解了明清时期中国的人口压力;加强了中国与南洋的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对于中华文明圈的扩展有重要作用。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英国)。特点:根据材料一“19世纪50、60年代英国移民数量是17、18世纪移民数量的总和。”可得出外迁人数多,规模大;根据材料一“这些移民主要迁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方,其中大部分去了美国。”并结合所学可知,移民方向与英国在近代的殖民活动有关;根据材料一“19世纪上半叶殖民署为移民提供资金、信息,组织他们向外迁移。”可推出英国政府为英国人口外迁提供政策和资金便利;根据材料一“19世纪后半叶官方的资助仍在进行,但非官方机构表现得更为积极,包括各地工会组织、慈善机构等等。”可推出非官方机构起重要作用。原因:结合所学可从经济的发展、人口激增带来社会问题、政策等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英国人口激增,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官方移民政策的支持;迁入地工业化发展,需大量劳动力。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不同点:根据材料二“ 有资料记载,鸦片战争之前下南洋经商谋生的华人就已有150万人之多。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接受纷至沓来的不平等条约,此时殖民统治下的南洋,正处于加速开发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并结合所学可从原因上分析,中国人下南洋主要受殖民主义影响,英国人口外迁主要受工业革命影响;根据材料一“这些移民主要迁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方,其中大部分去了美国”、“因此凭借着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特别是闽广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可从方向上分析,“下南洋”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向殖民地国家迁徙,英国人口外迁是资本主义工业国平向迁徙;根据材料一“工会资助的移民大部分去了美国,他们大多有一技之长。”和材料二“‘下南洋’的华人与华侨或工或商,胼手胝足,打下了华人的一片天地。”可从成分上分析,“下南洋”是以普通劳动力为主,英国人口外迁包含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影响:结合所学可得,下南洋现象的影响可从南洋开发、人口压力、文化联系及文化扩展等角度出发。如下南洋的现象促进了南洋的开发;缓解了明清时期中国的人口压力;加强了中国与南洋的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对于中华文明圈的扩展有重要作用。
20. “制度是人类相互交往的规则”,它的发展演变是观察历史的重要视角。研究过去的制度,可以帮助人们思考完善今天的制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古人在论述制度演变时,分析过“有治人无治法”、“法令滋章,巧饰弥多”的现象。没有制度规范时,人们总希望以制度规范来解决现实中的不合理现象,而有了制度规范,制度本身却总会向合法不合理的形式化趋向流变,甚至背离制定制度的初衷。
——刘文瑞《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地方体制与官僚制度》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就“制度发展演变”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答案示例一:
论题:制度需要依据时代形势适时变革。
阐述:唐朝开元年间,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设军镇,加强边防,军镇长官节度使的权力随之扩大。在玄宗后期,国家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转衰,后期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
宋朝建立后,借鉴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采取一系列措施抑制武将势力,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但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综上所述,通过节度使制度在唐宋时期的演变,可以看出制度在实行过程中会随着形势变化遭遇各种挑战,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变革制度以适应时代要求。
答案示例二:
论题:西方文官制度应时而生但在政治实践中也遭遇各种挑战。
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也日益复杂,而旧有的“政党分肥制”造成腐败泛滥,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此时亟须建立更为专业的职业官僚体系。
各国经过长期的政治实践,逐渐建立起文官制度,规范了政府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促进了国家管理水平的提高。但这种制度也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文官的层次增加,容易出现推诿扯皮、争权夺利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西方文官制度的出现适应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需要,但其自身也存在各种局限,需要在政治实践中不断完善。
【解析】
【详解】本题为历史事物阐释类论述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根据设问中“制度的发展演变”以及“有了制度规范,制度本身却总会向合法不合理的形式化趋向流变,甚至背离制定制度的初衷”可以得出论题:制度需要依据时代形势适时变革。
阐述: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列举唐代节度使和宋代加强中央集权两个案例进行阐述。唐代节度使,从其设立初衷到节度使演变,再到唐朝藩镇割据的危害三个角度分析,如:唐朝开元年间,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设军镇,加强边防,军镇长官节度使的权力随之扩大。在玄宗后期,国家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转衰,后期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案例,从背景、举措和影响三个角度分析,如宋朝建立后,借鉴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采取一系列措施抑制武将势力,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但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最后对论证进行总结,得出:综上所述,通过节度使制度在唐宋时期的演变,可以看出制度在实行过程中会随着形势变化遭遇各种挑战,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变革制度以适应时代要求。 上饶市部分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考试范围:高考范围;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贞观年间,规定官员路遇各位亲王均需要下马而拜。魏征认为这样做与魏晋礼法不合,并提出周代后统治者都立嫡长子,可以杜绝庶子的不良用心。唐太宗最终接受了魏征的意见。这一举措( )
A. 平衡了亲王与大臣的矛盾 B. 意在保障政局的稳定发展
C. 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局面 D. 体现了礼法结合趋势加强
2. 宋代的商税法规定,商人销售商品均需纳税;对于偷税漏税的商人,所有商品将被没收;向举报者支付赏钱;若官员擅自增征商人的商税,被证实则会被判处两年徒刑。由此可知,宋代( )
A. 商税成为政府财政主要来源 B. 政府重视规范商业秩序
C. 传统重农抑商观念出现变化 D. 国家直接监管商业贸易
3. 清人焦循指出:“紫阳(朱熹)之学,所以教天下之君子;阳明之学,所以教天下之小人。”这里的“君子”“小人”的主要差别在于( )
A. 社会身份 B. 私人财富 C. 个人品德 D. 家族声望
4. 在耶路撒冷一个古代城市废墟中,发现了产于埃及的各种象牙制品和其他制品;在腓尼基,发现属于埃及的器皿、獅身人面像等制品;在埃及的贝尼哈桑的墓画中,画有37个亚细亚人在部落领袖的率领下来到埃及的情景。这可以佐证( )
A 地中海沿岸各地区之间贸易较发达 B. 地中海沿岸文明发展处于领先地位
C. 埃及与其他地区文明交流较广泛 D. 经贸交流促进古埃及文明融合创新
5. 15、16世纪,许多西班牙官员认为:大帆船贸易导致白银等贵金属大量流失,大多数白银流入中国;同时,财富也流向其他国家,如荷兰、土耳其、印度、波斯等国。这说明( )
A. 西班牙工商业发展优势不足 B. 西班牙失去对殖民地的控制
C. 中国处于世界贸易中心地位 D. 亚洲国家主导海上贸易发展
6. 理想主义者强调公众力量在国际体系转换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主张建立一种基于实力和权力联合之上的民主国家联盟。但是,理想主义只讲世界应当怎样,而不研究世界是怎样的,因此,它只能是1914 年后,人类思想在寻找新的乌托邦的一种反映。这一观点强调( )
A. 国际关系理论正义性不足 B. 国际关系格局缺乏稳定性
C. 国际关系体系的不平等性 D. 国际组织缺乏必要的权威
7. 1870年,英国首相格莱斯顿颁布了关于文官制度改革的枢密院令:规定以后所有文官职位的任命都必须按文官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考试;文官在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这( )
A. 推动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 进一步扩大了选官的范围
C. 促进了两党制发展与完善 D. 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
8. 清军入关前,赋役以劳役地租为主要形式。顺治十四年(1657年),新编《赋役全书》颁行天下。同时另立黄册,“岁记户口登耗”; 又立鱼鳞图册,“详载上中下田则”。新的赋役制度( )
A. 推动了白银货币化进程 B. 开启了满洲贵族的封建化
C. 刺激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 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9. 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人类主要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阶级。后来,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国家开始形成,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了。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本前提是( )
A. 早期人类文明的出现 B. 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C.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D. 农耕和居住点的发展
10. 有学者指出:“中美洲人驯化了玉米和豆类,但不知道中东人种了小麦和豌豆。南美人学会如何栽培马铃薯和驯养羊驼,但也不知道在墨西哥或地中海东部又发生了什么事。中国最早驯化的是稻米、小米和猪。……从这些最早的出发点,农业开始传播。”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
A. 地理环境决定农业起源 B. 文明区域性阻碍物种传播
C. 农业革命是同时发生的 D. 农业起源多元及独立发展
11. 阅读如图信息,这反映出英国政府( )
1801年英国的1036个城镇中75%集中在自然源丰富的地区:1800年全英国还没有一个人口逾10万的大城市,1837年有5个,1891年达到23个:1851年,英国城镇人口已超过了乡村人口。 这一时期英国政府的部分立法:关于食品饮料标准、环境卫生、健康和居住条件的法令:解决工人住房问题的法律:住房与城市规划法:等等。
A. 放弃了自由主义政策 B. 解决社会贫富差距
C. 城市治理理念的转变 D. 放慢议会改革步伐
12. 1945年签署的《联合国宪章》第四十二条写道:“安全理事会如认第四十一条所规定之(非武力)办法为不足或已经证明为不足时,得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家和平及安全。此项行动得包括联合国会员国之空海陆军示威、封锁及其他军事举动。”由此可知( )
A. 各理事国均享有制裁权 B. 大国之间存相互制衡
C. 集体安全体制得到完善 D. 联合国保障了世界和平
13. 18世纪,德意志的知识分子大力推广和使用德语,使德语获得了与法语同等的地位;同时又批判德意志人对法国文化的盲目崇拜,主张构建民族文化。上述情形( )
A. 激化了德法两国的民族矛盾 B. 偏离了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
C. 丰富了启蒙运动的时代内涵 D. 顺应了德国统一战争的需要
14. 有学者认为, “北宋一代,是儒家学者们的觉醒时期,当时绝大部分儒学家们,不再只是拘守着儒家旧有的思想壁垒,作为反对佛老的基地,而是扩大阵地,扩大战果,努力于振兴儒学,使儒家学派重新居于佛道两家之上”。这一“觉醒”( )
A. 推动儒学内涵的丰富充实 B. 旨在否定佛老思想
C. 确立了理学官方正统地位 D. 重建了个人价值观
15. 1938年,在13.9万名申请入境美国的德国犹太人和工会成员中,只有1.95万人被接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近80万东欧人、72.5万古巴人和25万来自印度支那国家的难民入境美国。这表明二战后的美国( )
A. 更加重视高素质人才的流入 B. 加紧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C. 经济发展刺激了劳动力市场 D. 移民政策服务于国家对外战略
16. 明清时期的“三言”“二拍”等小说塑造了许多形象丰富饱满的女性形象,如《《崔待诏生死冤家》》中渴望婚姻自主的球秀秀,《苏小妹三难新郎》中聪慧过人的苏小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追求独立人格的杜十娘。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 )
A. 经济发展促成妇女的地位有所提高
B. 主流思想变迁推动文学作品世俗化
C. 小说逐渐迎合资产阶级的价值取向
D. 价值观念受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学习历史就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古往今来,历史上有许多“大变局”,很大程度上这些大变局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材料一 “周秦之变”指的是秦朝与西周相比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殷周之变”的重要意义已广为人知,但“周秦之变”却未受到同等的重视。其实,“周秦之变”对二千年来中国的现实影响,实在不在“殷周之变”以下。如果说中国文明植根于“殷周之变”,那么,“周秦之变”就给它划定了生存发展的格局,其文化意义也一直在这种社会结构中顽强地释放出来。
——摘编自陈明《从殷周之变到周秦之变》
材料二 近500年共出现3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第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出现于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签署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将它们宣称拥有的土地分成两半球;明王朝处于“弘治中兴”(1488-1505年),但已经无法在宏观上逆转半个世纪前“土木之变”(1449年)导致的由盛转衰。随着西方文明的全面崛起,其他文明相对衰落已成定局。第二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出现于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英国从法国手里夺取整个加拿大,标志着英国成为无可争议的海洋霸主;工业革命在英国发轫,为英国成为世界霸主奠定坚实基础。
——摘编自曹冬英《历史视阈下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秦之变”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5一18世纪时中国与西方在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的不同之处。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50年英国城镇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1%,1851年增加到52%,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同时,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1851年,英国已有580多座城镇,十万人以上的城市已有7个,移民人数约1790万人。这时期推动城市增长的因素有很多,如大型纺织和钢铁工业,海外贸易和服务业的急速扩张,铁路的延伸等,制造业城镇、港口城镇和休闲城镇层出不穷。英国的近代城市化并无先例可循,此时的英国又是处在自由主义时期,城市化发展产生了区域的非均衡性、城市基础设施不足和组织混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摘编自彼得·克拉克《欧洲城镇史》
材料二20世纪中后期,在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西方发达国家中出现了逆城市化的趋势。这里的“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而是指大城市中心人口过度聚集,开始逐步向城市周边迁移,同时城市中心的部分工业、商业等经济活动也向周围蔓延扩散。随着逆城市化现象的发展,城市周围农村地区发展迅速,而城市中心出现了衰退趋势。
——摘编自曹立杰《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逆城市化研究》
材料三1978到2017年,中国城镇人口从1.7亿增长到8.1亿,中国经历了大规模快速城镇化过程。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出台《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要求“城市政府应该集中力量搞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种公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治理。”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根据实际,合理控制人口密度。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推动多中心、郊区化发展。同时,有序推动数字城市建设,提高智能管理能力,逐步解决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过密问题。”
——摘编自《百年党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城市化的特点和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治理的经验。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50、60年代英国移民数量是17、18世纪移民数量的总和。1811年英国总人口是1197万,1931年是4479万。据统计从1815到1930年,有1140多万人从英国移出。这些移民主要迁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方,其中大部分去了美国。19世纪上半叶殖民署为移民提供资金、信息,组织他们向外迁移。19世纪后半叶官方的资助仍在进行,但非官方机构表现得更为积极,包括各地工会组织、慈善机构等等。工会资助的移民大部分去了美国,他们大多有一技之长。英国移民的迁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些地区的人口和民族构成,对这些地区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整编自镡娴娴《19世纪英国人口对外迁移问题探析》
材料二 下南洋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一直到明清时期才越走越宽,呈现大规模的迁徙潮。从汉朝到明清时期,每当新老政权交替之时,不堪战乱的百姓与没落的权贵的一部分会移居海外。“闽广人稠地狭,田园不足于耕,望海谋生”,因此凭借着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特别是闽广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有资料记载,鸦片战争之前下南洋经商谋生的华人就已有150万人之多。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接受纷至沓来的不平等条约,此时殖民统治下的南洋,正处于加速开发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出现了马来西亚联邦给予移民足够的免费土地等优惠措施以吸引华工的现象。“下南洋”的华人与华侨或工或商,胼手胝足,打下了华人的一片天地。
——摘编自高荣伟《下南洋: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人口大迁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英国人口外迁的特点,并分析推动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试比较中国近代华人“下南洋”与19世纪英国人口外迁的不同点,并分析下南洋现象的影响。
20. “制度是人类相互交往规则”,它的发展演变是观察历史的重要视角。研究过去的制度,可以帮助人们思考完善今天的制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古人在论述制度演变时,分析过“有治人无治法”、“法令滋章,巧饰弥多”的现象。没有制度规范时,人们总希望以制度规范来解决现实中的不合理现象,而有了制度规范,制度本身却总会向合法不合理的形式化趋向流变,甚至背离制定制度的初衷。
——刘文瑞《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地方体制与官僚制度》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就“制度的发展演变”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江西省上饶市部分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统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