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习题
一、选择题
1.1935年,法国总理曾说:“如果意大利向多瑙河、巴尔干扩张,会造成欧洲战争;如果让它们在非洲沙漠畅通无阻,或许就能够安静下来。”这一观点 ( )
A.是绥靖政策的体现 B.主张制止法西斯的侵略
C.是法西斯主义主张 D.强调争夺非洲殖民利益
【答案】选A。
【解析】根据材料“如果让它们在非洲沙漠畅通无阻,或许就能够安静下来”可知,法国主张把战争引向非洲,是纵容法西斯势力侵略扩张,是绥靖政策的表现;制止法西斯与材料中纵容政策明显不符,排除B;材料是法国政府的主张,不是法西斯的主张,排除C;法国意在纵容法西斯侵略非洲国家,并非要去争夺非洲殖民地,排除D。
2.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应该对老者和病人给予照顾,应该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任凭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为此,罗斯福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加强社会保障 B.提高进口关税
C.调整农业生产 D.整顿财政金融
【答案】选A。
【解析】从材料中“一个政府应该对老者和病人给予照顾,应该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任凭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可以看出,罗斯福强调对社会民生的保障,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B提高进口关税没有涉及社会保障问题,排除;C调节农业生产主要是为了防止生产过剩,排除;D整顿财政金融是为了稳定金融业,没有涉及社会保障,排除。
3.下表是1922—1938年的部分大事年表,该表反映的主题是 ( )
时间 事件
1922年 墨索里尼进军罗马,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1931年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
1933年 希特勒上台,德国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1935年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年 日本军人制造兵变,法西斯控制政权
1938年 德国吞并奥地利
A.民族解放运动的持续高涨 B.经济大危机的后果及影响
C.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与疯狂扩张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答案】选C。
【解析】据“意大利法西斯上台”“德国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侵华战争”“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可知题干反映的是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及疯狂扩张;德、意、日三国当时都是独立国家,与民族解放运动无关,排除A;墨索里尼上台发生在经济大危机发生之前,排除B;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排除D。
4.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航空母舰特混舰队用舰载机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美军疏于防范,损失惨重。第二天,美、英对日宣战。珍珠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
A.日本企图建立亚太地区霸权 B.日本为了取得战争主动权
C.英、美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D.美国对日本采取绥靖政策
【答案】选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侵占中国和东南亚是日本长期以来的既定目标,故企图建立亚太地区霸权是珍珠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日本把美国的太平洋舰队看作是其“南进”的最大障碍,决定趁美国没有准备就绪时发动突然袭击,取得战争主动权,为建立亚太地区霸权作准备,排除B;英、美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美日矛盾激化是珍珠港事件发生的一个原因但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C;美国对日本的绥靖政策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提供了契机,但不是珍珠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排除D。
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协同作战,打败法西斯,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是 ( )
A.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B.《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C.德黑兰会议的召开 D.《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答案】选B。
【解析】1942年1月,以美国、英国、苏联、中国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雅尔塔会议是1945年由英国、美国、苏联三国所召开的,不符合题干中“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的表述,排除A;德黑兰会议是1943年由英国、美国、苏联三国所召开的,不符合题干中“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的表述,排除C;《慕尼黑协定》签订于1938年,而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开始,排除D。
6.第一次将人权写入其中的国际文件是《联合国宪章》,它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可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 ( )
A.根除了法西斯独裁势力 B.使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C.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 D.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
【答案】选B。
【解析】材料《联合国宪章》认为要避免新的世界大战,就要“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可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使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材料强调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对人民思想观念的影响,并非对法西斯的影响,排除A;材料并非强调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排除C;材料并非强调对科技进步的影响,排除D。
7.《联合国宪章》中明确提出,“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依据之友好关系”。上述原则的提出 ( )
A.改变了战后国际秩序 B.加速了殖民体系瓦解
C.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D.缩小了全球贫富差距
【答案】选B。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联合国宪章》明确指出,“重申……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发展国际间以……自决原则为依据之友好关系”,这有利于战后殖民地国家通过反对殖民压迫来取得国家的独立与完整,这就会促使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通过题干内容可知,《联合国宪章》中明确提出诸多有利于民族解放的理念,但是这诸多理念是否能够实施以及能否改变战后秩序还未可知,排除A;《联合国宪章》中的诸多理念针对的是世界上的所有国家,而并非单单发展中国家,排除C;题干中所述《联合国宪章》的诸多原则中没有涉及缩小贫富差距的内容,排除D。
8.关于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会议主要由英、法、美三国控制 B.都尊重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C.都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 D.都涉及如何打败法西斯的问题
【答案】选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后形成了凡尔赛体系,雅尔塔会议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都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巴黎和会英、法、美是主要操纵国,雅尔塔会议美苏是操纵国,排除A;巴黎和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了日本,雅尔塔会议上英、美承认外蒙独立,都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排除B;巴黎和会主要讨论战后世界的划分,没有涉及如何打败法西斯的问题,排除D。
9.1939年,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以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为背景,发表小说《愤怒的葡萄》。小说写道:“他们企图用渔网捞河里的土豆,但守卫不让他们这么做。他们到格格响的汽车上捡被扔弃的桔子,但是桔子上已经被喷上了煤油。”据此可知,作者 ( )
A.注重对细节的描写批判社会现实 B.通过丰富想象对下层民众寄予同情
C.受环保思潮影响反对工业化浪潮 D.擅长以荒诞手法抒发个人主观感受
【答案】选A。
【解析】根据“以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为背景”可得出这与美国的经济危机有关。经济危机中出现了产品过剩,销毁大量农产品的现象,而下层的民众却没有食物,因此才“用渔网捞河里的土豆”,因此可以看出,作者注重对细节的描写批判社会现实,A正确;丰富的想象是浪漫主义的特征,材料反映的是美国经济危机的现实状况,并不存在丰富的想象,排除B;材料与环保问题无关,排除C;材料是现实主义的体现,不是荒诞手法,排除D。
10.在联合国的设计中,中、苏、美、英、法五大国被赋予了“世界警察”的职责。他们可以联合其他国家一道对他们认为将危及世界和平的事件予以干涉,反之,这五国的任何一国,也可以行使其至关重要的一票否决权否决以联合国名义发起的任何干涉。这一设计 ( )
A.有助于大国在维护世界秩序中发挥核心作用 B.不利于保护中小国家及弱小民族主权与利益
C.奠定了美苏主导构建的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D.削弱了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作用
【答案】选A。
【解析】材料体现了“大国一致”的原则,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有助于五大国在维护世界秩序中发挥核心作用;联合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重视保护弱小国家或民族的利益,排除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美苏主导构建的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排除C;联合国强调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作用,排除D。
二、非选择题(18分)
1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对战后世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材料二 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等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材料三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摘编自朱贵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直接原因。(2分)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6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 (6分)
(4)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4分)
【解析】第(1)题,把握材料一中“英国政府正式……作战”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第(2)题,要再现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及开罗会议的内容进行回答;第(3)题,要提取材料三中“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协商”等信息进行回答;第(4)题从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与世界和平发展的关系角度回答。
【答案】
(1)英国请求中国支援;中国保卫滇缅公路。
(2)原因:中国在印、滇、缅战场和国内战场坚持抗日,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成果:发表《开罗宣言》。
内容: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群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3)目的:战时合作,消灭法西斯;战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落实:创建联合国。
(4)各国政府和人民同心协力,密切合作,世界才能和平发展。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习题
一、选择题
1.1935年,法国总理曾说:“如果意大利向多瑙河、巴尔干扩张,会造成欧洲战争;如果让它们在非洲沙漠畅通无阻,或许就能够安静下来。”这一观点 ( )
A.是绥靖政策的体现 B.主张制止法西斯的侵略
C.是法西斯主义主张 D.强调争夺非洲殖民利益
2.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应该对老者和病人给予照顾,应该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任凭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为此,罗斯福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加强社会保障 B.提高进口关税
C.调整农业生产 D.整顿财政金融
3.下表是1922—1938年的部分大事年表,该表反映的主题是 ( )
时间 事件
1922年 墨索里尼进军罗马,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1931年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
1933年 希特勒上台,德国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1935年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年 日本军人制造兵变,法西斯控制政权
1938年 德国吞并奥地利
A.民族解放运动的持续高涨 B.经济大危机的后果及影响
C.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与疯狂扩张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4.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航空母舰特混舰队用舰载机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美军疏于防范,损失惨重。第二天,美、英对日宣战。珍珠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
A.日本企图建立亚太地区霸权 B.日本为了取得战争主动权
C.英、美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D.美国对日本采取绥靖政策
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协同作战,打败法西斯,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是 ( )
A.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B.《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C.德黑兰会议的召开 D.《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6.第一次将人权写入其中的国际文件是《联合国宪章》,它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可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 ( )
A.根除了法西斯独裁势力 B.使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C.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 D.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
7.《联合国宪章》中明确提出,“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依据之友好关系”。上述原则的提出 ( )
A.改变了战后国际秩序 B.加速了殖民体系瓦解
C.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D.缩小了全球贫富差距
8.关于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会议主要由英、法、美三国控制 B.都尊重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C.都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 D.都涉及如何打败法西斯的问题
9.1939年,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以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为背景,发表小说《愤怒的葡萄》。小说写道:“他们企图用渔网捞河里的土豆,但守卫不让他们这么做。他们到格格响的汽车上捡被扔弃的桔子,但是桔子上已经被喷上了煤油。”据此可知,作者 ( )
A.注重对细节的描写批判社会现实 B.通过丰富想象对下层民众寄予同情
C.受环保思潮影响反对工业化浪潮 D.擅长以荒诞手法抒发个人主观感受
10.在联合国的设计中,中、苏、美、英、法五大国被赋予了“世界警察”的职责。他们可以联合其他国家一道对他们认为将危及世界和平的事件予以干涉,反之,这五国的任何一国,也可以行使其至关重要的一票否决权否决以联合国名义发起的任何干涉。这一设计 ( )
A.有助于大国在维护世界秩序中发挥核心作用 B.不利于保护中小国家及弱小民族主权与利益
C.奠定了美苏主导构建的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D.削弱了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作用
二、非选择题(18分)
1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对战后世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材料二 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等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材料三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摘编自朱贵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直接原因。(2分)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6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 (6分)
(4)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练习)(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