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16小题,每小题3 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大儿子为妾所生,二儿子、三儿子及女儿为妻所生。下列其儿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大儿子:我是长子,王位由我继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B.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的长子,应该由我继承王位
C. 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应由我来统治周朝
D. 三儿子: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让我继承王位的
2.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选项对促成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概括最全面的是( )
A. 社会大变革 B. 政治制度的转型
C. 经济的发展 D. 统治阶级的提倡
3. 秦统一六国后,郡县制最终推向全国。郡县制基础上形成上计制度、选官制度、俸禄制度,郡县之下基层组织也有发展,上下一体,中国政治结构形成网状模式。这有利于()
A. 秦王朝对地方监察实现长治久安 B. 察举选官制度出现和逐步推行
C. 宗法关系意识逐渐淡出中国社会 D. 中国政治文化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4. 汉兴之初,汉高祖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汉武帝刘彻则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变化( )
A. 推动了儒家与道家的相互融合 B. 意在削弱地方权力维护国家统一
C. 是社会发展与政治统治的需要 D. 是为了提升先秦儒学的政治地位
5.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钱币的使用和地域不断扩大,谷帛的使用范围和地域呈逐渐缩小的趋势;北朝实物经济的色彩却远比南朝浓厚,谷帛在流通领域十分盛行。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
A. 南朝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 北朝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C. 南北经济发展相对平衡 D. 江南商品经济发展相对活跃
6. 唐朝,羁縻州成为管理边疆和民族地区的重要机构。羁縻州刺史由当地民族首领担任,受大都护府直接管辖,归中央政府统治;羁縻州的管理沿袭原有方式,除执行部分政府公务和应调出征外,不向中央承担赋役。这( )
A. 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特点 B. 促进内地和边疆管理一体化
C. 弱化了中央对民族地区管控 D. 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7. 唐初,尚书省行使最高行政权,对中央诸司和地方府州发出政令,指挥其具体执行。安史之乱后,本掌握监察尚书省及其下属部门事务的御史台将上述部分事务转由自身负责。这体现了
A. 三省六部制遭到破坏 B. 封建君主专制强化
C. 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 D. 御史台成为行政机构
8. “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利。”材料所体现的税制( )
A. 促成商税成为政府主要税源 B. 延续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模式
C. 体现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D. 需依托国家对农民的土地分配
9. 有学者认为,唐代文化以接受外来文化为主,其文化精神及动态是复杂而进取的;入宋以后,其文化精神及动态亦转趋单纯和收敛,尤其是南宋,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几近停滞状态。该学者的认识是基于宋代( )
A. 对外交往几近停滞 B. 理学强化了民族本位
C. 科举制度逐渐僵化 D. 固守传统的华夷观念
10. 作为反对派,司马光曾评价王安石变法“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刘挚也说“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北宋
A. 边防压力得到缓解 B. 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C. 崇文抑武受到冲击 D. 统治集团党争激烈
11. 南宋日用类书《事林广记》,将令人难读的《朱子家礼》,裹挟在民间日用的百科体系中,与世俗礼仪一起作为实用性的知识广泛普及,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朱子家礼》本身。由此可见,该著作( )
A. 削弱了程朱理学的影响 B. 扩大了儒学社会基础
C. 背离了政府的价值导向 D. 使儒家礼仪得以普及
12. 明英宗时期,内阁成为朝堂政务运作最为中心的一环,阁臣全面参与朝政,甚至六部官员也要前往文渊阁与阁臣议政。这表明( )
A. 阁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B. 君主专制受到威胁
C. 内阁中枢地位得到强化 D.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13. 明代江南农村一些经营地主大量使用雇工。雇工分长工和短工两种,“无产小民投雇富家力田者,谓之长工”,长工一般是“计岁受值”,只受雇一二个月者,称短工。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A. 农村雇佣劳动得到普及 B. 农村土地所有权变更频繁
C. 人身依附关系趋向松弛 D.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化
14. 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关于西北边疆的研究蔚然成风,相关史地研究著作大量出现,如魏源的《西北边域考》、沈垚的《钦定回疆则例》等,并在不同程度上关注了西北的边防和疆域,这一现象( )
A. 说明列强的侵略渗透内陆地区 B. 推动中国史地学的近代化发展
C. 反映了国人对时局的忧患意识 D. 受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直接影响
15. 一位美国学者在其《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写道:“经过(这场)战争,中国的领土被剥夺,经济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最后一个屏藩朝鲜亦被摧毁。”这场战争( )
A. 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B. 推动清末新政的实施
C. 导致鸦片贸易合法化 D. 引发了瓜分中国狂潮
16. 鲁迅曾多次将中国生动地比喻为“黑色染缸”,并指出“可怜外国事物,一到中国,便如落在黑色染缸里似的,无不失了颜色”。鲁迅意在强调( )
A. 反思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B. 中国对外国制度的同化
C. 中国的制度具有稳定性 D. 学习西方要依国情而定
二、材料分析题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愿陛下令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图二中三省的职责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制度?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会造成什么后果?列举汉武帝“矫秦县之失策”的具体措施
18. 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摘自《通典》
材料二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唐人杨云:“近场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根据史料一,指出曹魏的选官制度及特征。
(2)根据史料二,指出科举制创立的意义。概括隋朝选官制度的主要变化。
(3)综合上述史料,谈谈对古代选官制度的看法。
三、论述题(12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进入中国近代,思想家们主要讨论的是社会政治问题。“爱国—救亡—独立”是这一时期思想发展的主流。大不列颠的大炮轰开了紫禁城古老而又厚重的大门以后,中国进入了灾难深重的时代,这是一个大动荡和大变革的时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变革,像雷电奔驰般进行着。在一个亟须为国家与民族解除忧患的时代里,燃眉之急的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使得思想家们无暇顾及,而把精力投入紧迫的社会政治研究与实践中去,进而各种思潮博弈开始。
——摘编自刘如梅、张韬《近代中国特殊国情下的思想博弈》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围绕“近代思想家社会政治研究与实践”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论证。(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六安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16小题,每小题3 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大儿子为妾所生,二儿子、三儿子及女儿为妻所生。下列其儿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大儿子:我是长子,王位由我继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B.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的长子,应该由我继承王位
C. 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应由我来统治周朝
D. 三儿子: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让我继承王位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西周实行宗法制,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是指正妻所生的第一子,二儿子是正室夫人所生的长子,理应继承王位,B正确;A和D不是嫡长子;女儿没有继承王位的权利,C错误。
2.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选项对促成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概括最全面的是( )
A. 社会大变革 B. 政治制度的转型
C. 经济的发展 D. 统治阶级的提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是当时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产物,A项正确;政治制度转型、经济发展和统治阶级的态度是原因之一,非根本原因,排除BCD项。故选A项。
3. 秦统一六国后,郡县制最终推向全国。郡县制基础上形成上计制度、选官制度、俸禄制度,郡县之下基层组织也有发展,上下一体,中国政治结构形成网状模式。这有利于()
A. 秦王朝对地方监察实现长治久安 B. 察举选官制度出现和逐步推行
C. 宗法关系意识逐渐淡出中国社会 D. 中国政治文化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郡县制基础上形成上计制度、选官制度、俸禄制度,郡县之下基层组织也有发展,上下一体,中国政治结构形成网状模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在郡县制基础上形成上下一体的网状政治结构模式,有利于国家大一统格局的形成,D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地方监察,并且秦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排除A项;西汉开始实行察举制,排除B项;C项“淡出中国社会”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4. 汉兴之初,汉高祖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汉武帝刘彻则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变化( )
A. 推动了儒家与道家的相互融合 B. 意在削弱地方权力维护国家统一
C. 是社会发展与政治统治的需要 D. 是为了提升先秦儒学的政治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西汉治国策略由黄老无为到独尊儒术,这种变化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即这是社会发展和政治统治的需要导致的结果,C项正确;儒家取代了道家的统治地位,而非两者融合,排除A项;推恩令意在削弱地方权力维护国家统一,排除B项;D项不是主观目的,治国策略的变化首先服务于国家统治而非学术流派的政治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
5.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钱币的使用和地域不断扩大,谷帛的使用范围和地域呈逐渐缩小的趋势;北朝实物经济的色彩却远比南朝浓厚,谷帛在流通领域十分盛行。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
A. 南朝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 北朝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C. 南北经济发展相对平衡 D. 江南商品经济发展相对活跃
【答案】D
【解析】
【详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江南经济快速发展,商品经济在江南活跃起来,钱币的使用和地域不断扩大,而北方谷帛等实物货币仍然比较流行,商品经济发展相对缓慢,D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排除A;北朝多用实物交换,说明其商品经济发展有限,排除B;根据题干可知,南方经济发展情况较北方好,但北方是国家经济重心,南北方经济发展不平衡,排除C。
6. 唐朝,羁縻州成为管理边疆和民族地区的重要机构。羁縻州刺史由当地民族首领担任,受大都护府直接管辖,归中央政府统治;羁縻州的管理沿袭原有方式,除执行部分政府公务和应调出征外,不向中央承担赋役。这( )
A. 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 B. 促进内地和边疆管理一体化
C. 弱化了中央对民族地区管控 D. 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朝政府实行地方民族首领管理地方事务的制度,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项正确,排除C项;羁縻州成为管理边疆和民族地区的重要机构,不单纯是民族区域自治,排除A项;内地和边疆管理一体化,与题干表述相悖,排除B项。故选D项。
7. 唐初,尚书省行使最高行政权,对中央诸司和地方府州发出政令,指挥其具体执行。安史之乱后,本掌握监察尚书省及其下属部门事务的御史台将上述部分事务转由自身负责。这体现了
A. 三省六部制遭到破坏 B. 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
C. 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 D. 御史台成为行政机构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本掌握监察尚书省及其下属部门事务的御史台将上述部分事务转由自身负责”等信息可知,唐初,尚书省行使最高行政权,而安史之乱后,属于下属部门的御史台掌握部分事务,实际上是对尚书省权力的削弱,对君主权力的加强,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尚书省权力的削弱,没有体现对三省六部制的破坏,并且也不能形成破坏,A项错误;监察体系不断完善的实质也是君主专制的加强,并且材料主体不是监察体系,而是尚书省权力的削弱,C项错误;根据材料“本掌握监察尚书省及其下属部门事务的御史台”可知,御史台是监察机构,没有强调御史台成为行政机构的信息,D项错误。
8. “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利。”材料所体现的税制( )
A. 促成商税成为政府主要税源 B. 延续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模式
C. 体现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D. 需依托国家对农民的土地分配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系,政府财政收入锐降。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唐朝实行两税法 。两税法规定无论主户、客户,都按现在的居地制定册簿;无论丁男、中男,都按贫富状况划分等级。没有固定居处的商人,依照他所在郡县的资产征课三十分之一的税,和他共同居住的人都没有侥幸获得利益的。这有利于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体现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减弱,C项正确;两税法并没有促成商税成为政府主要税源,排除A项;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排除B项;两税法不需依托国家对农民的土地分配,排除D项。故选C项。
9. 有学者认为,唐代文化以接受外来文化为主,其文化精神及动态是复杂而进取的;入宋以后,其文化精神及动态亦转趋单纯和收敛,尤其是南宋,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几近停滞状态。该学者的认识是基于宋代( )
A. 对外交往几近停滞 B. 理学强化了民族本位
C. 科举制度逐渐僵化 D. 固守传统的华夷观念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和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宋之际,文化状态由开放性、博采兼收型转向内聚性、固守本位文化。这是因为宋代佛、道、儒等各派思想趋于融合,渐成一统之局,具有民族本位文化的理学被孕育出来,因此,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几乎陷于停滞状态,B项正确;宋朝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和外界交流,“对外交往几近停滞”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宋代科举制度不断完善,“科举制度逐渐僵化”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该学者的认识是基于宋代理学强化了民族本位,D项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10. 作为反对派,司马光曾评价王安石变法“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刘挚也说“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北宋
A. 边防压力得到缓解 B. 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C. 崇文抑武受到冲击 D. 统治集团党争激烈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体现的是王安石变法期间,官僚机构和官员之间相互掣肘,说明统治集团内部党争十分激烈,D正确;王安石变法时期,边患和农民起义十分严重,AB排除;重文轻武政策是宋朝的治国方针,未受到冲击,C排除。故选D。
11. 南宋日用类书《事林广记》,将令人难读的《朱子家礼》,裹挟在民间日用的百科体系中,与世俗礼仪一起作为实用性的知识广泛普及,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朱子家礼》本身。由此可见,该著作( )
A. 削弱了程朱理学的影响 B. 扩大了儒学社会基础
C. 背离了政府的价值导向 D. 使儒家礼仪得以普及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南宋日用类书《事林广记》将《朱子家礼》裹挟在民间日用的百科体系中,使理学变得通俗化和大众化,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反映了该著作扩大了儒学社会基础,B项正确;南宋时期理学成为官方哲学,而且该著作扩大了儒学社会基础,增强了程朱理学的影响力,排除A项;该著作扩大了儒学社会基础,没有背离政府的价值导向,排除C项;该著作使理学变得通俗化和大众化,使得理学得以普及,而不是使儒家礼仪得以普及,排除D项。故选B项。
12. 明英宗时期,内阁成为朝堂政务运作最为中心的一环,阁臣全面参与朝政,甚至六部官员也要前往文渊阁与阁臣议政。这表明( )
A. 阁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B. 君主专制受到威胁
C. 内阁中枢地位得到强化 D.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材料反映出明英宗时期内阁地位进一步提升,阁臣全面参与朝政,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不是阁臣,而是内阁首辅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内阁的出现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体现,排除B项;内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内阁不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13. 明代江南农村一些经营地主大量使用雇工。雇工分长工和短工两种,“无产小民投雇富家力田者,谓之长工”,长工一般是“计岁受值”,只受雇一二个月者,称短工。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A. 农村雇佣劳动得到普及 B. 农村土地所有权变更频繁
C. 人身依附关系趋向松弛 D.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背景是明代江南地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的集约化经营,农村雇佣劳动现象逐渐普遍,从而引发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C项正确。A项中的“普及”表述过于夸大,排除A项;当时江南农业雇工现象的出现,并未改变地主的土地所有权,排除B项;D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故选C项。
14. 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关于西北边疆的研究蔚然成风,相关史地研究著作大量出现,如魏源的《西北边域考》、沈垚的《钦定回疆则例》等,并在不同程度上关注了西北的边防和疆域,这一现象( )
A. 说明列强的侵略渗透内陆地区 B. 推动中国史地学的近代化发展
C. 反映了国人对时局的忧患意识 D. 受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直接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在不同程度上关注了西北的边防和疆域”可知,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发生了鸦片战争,列强侵华,关于西北边疆的研究体现了士人对边疆地区的关注,也有防范于未然的想法,体现了国人对时局的忧患意识,C项正确;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列强的侵略尚未渗透到内陆地区,排除A项;材料强调士人对边疆地区的关注,未说明史地学的近代化,排除B项;左宗棠收复新疆在光绪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15. 一位美国学者在其《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写道:“经过(这场)战争,中国的领土被剥夺,经济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最后一个屏藩朝鲜亦被摧毁。”这场战争( )
A. 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B. 推动清末新政的实施
C. 导致鸦片贸易合法化 D. 引发了瓜分中国狂潮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经过(这场)战争,中国的领土被剥夺,经济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最后一个屏藩朝鲜亦被摧毁”,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学者所说的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这使中国最后一个屏藩朝鲜被摧毁;日本割占了辽东半岛、台湾全岛等大片中国领土,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D项正确;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排除A项;《辛丑条约》签订后,遭受重挫的清政府主动推行新政,排除B项;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鸦片贸易取得合法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
16. 鲁迅曾多次将中国生动地比喻为“黑色染缸”,并指出“可怜外国事物,一到中国,便如落在黑色染缸里似的,无不失了颜色”。鲁迅意在强调( )
A. 反思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B. 中国对外国制度的同化
C. 中国的制度具有稳定性 D. 学习西方要依国情而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怜外国事物,一到中国,便如落在黑色染缸里似的,无不失了颜色”可知,鲁迅主要强调如果中国的思想不变革,外国制度再好也不能适用于中国,说明鲁迅意在强调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这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原因,A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中国的思想要变革,不是强调中国制度对外国制度的同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中国的制度问题,排除C项;材料信息主要强调中国变革,与如何学习西方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二、材料分析题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愿陛下令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图二中三省的职责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是什么时期的什么制度?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会造成什么后果?列举汉武帝“矫秦县之失策”的具体措施
【答案】(1)三公九卿制。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审核诏令;尚书省:执行诏令
(2)西周时期的分封制。
(3)制度:郡县与分封并行制。(或郡国并行制)后果:王侯权力过大,形成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措施:颁布“推恩令”;设刺史监察地方。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一图一所示,御史大夫、丞相、太尉及九卿构成了中央政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三公九卿制。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二中的三省分别为门下省、尚书省和中书省,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二地图中都城在镐京可知,此时期为西周时期,据地图中封周公子伯禽于鲁,封功臣姜尚于齐等可知,这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
【小问3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制度:据材料三“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及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后果:据材料三“ 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及所学知识可知,王侯的权力过大,形成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措施:据材料三“ 愿陛下令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及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设刺史监察地方。
18. 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摘自《通典》
材料二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唐人杨云:“近场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根据史料一,指出曹魏的选官制度及特征。
(2)根据史料二,指出科举制创立的意义。概括隋朝选官制度的主要变化。
(3)综合上述史料,谈谈对古代选官制度的看法。
【答案】(1)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特征:由地方推荐,中正官鉴定等级,中央根据等级任用。
(2)意义: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繁荣;促进阶层流动等。主要变化:由推举制到考试选拔官员。
(3)根据时代变化,不断调整选官制度;选官制在继承中创新;日益注重公平;选官范围不断扩大。
【解析】
【小问1详解】
选官制度:本题是内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曹魏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和所学可知,曹魏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依据是门第族望兼有才能。特征: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曹魏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可知,九品中正制的特征是“由地方推荐、中正官鉴定等级、中央根据等级任用”。
【小问2详解】
意义: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隋朝(中国)。根据材料“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和所学知识,可从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繁荣及促进阶层流动等方面分析。主要变化:本题是比较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隋朝(中国)。根据材料“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可知,由推举制到考试选拔官员。
小问3详解】
看法: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两则材料,可从根据时代变化不断调整选官制度、选官制在继承中创新、日益注重公平及选官范围不断扩大等方面分析。
三、论述题(12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进入中国近代,思想家们主要讨论的是社会政治问题。“爱国—救亡—独立”是这一时期思想发展的主流。大不列颠的大炮轰开了紫禁城古老而又厚重的大门以后,中国进入了灾难深重的时代,这是一个大动荡和大变革的时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变革,像雷电奔驰般进行着。在一个亟须为国家与民族解除忧患的时代里,燃眉之急的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使得思想家们无暇顾及,而把精力投入紧迫的社会政治研究与实践中去,进而各种思潮博弈开始。
——摘编自刘如梅、张韬《近代中国特殊国情下的思想博弈》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围绕“近代思想家的社会政治研究与实践”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论证。(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一
论题:维新思想家研究孔教和西方政治,以托古改制的方式掀起戊戌变法运动。
论述:甲午中日战争后,一批读书人认识到唯有实行变法才能救亡图存,维新思想很快发展成爱国救亡政治运动。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这两部书中,他研究了儒学,同时提出了自己关于儒学的新主张,以托古改制的方式,从根本上动摇了“恪守祖训”的观念,宣传了维新变法的合理性。1898年,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对包括政治在内的各个领域进行除旧布新,史称“百日维新”。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守旧势力过于强大,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等因素,变法最终失败。
总之,维新思想家的政治思想与实践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示例二
论题:孙中山研究西方政治思想,提出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
论述:《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末新政并没有使近代思想家看见中国社会的出路,革命思想日益发展。孙中山首先举起革命大旗,他在日本东京创建了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同时,他还在《民报》发刊词中,首次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受三民主义的指导,孙中山领导同盟会多次组织武装起义,有力地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发展。此后,受到革命实践的推动,武昌起义爆发。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不久,清帝逊位,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退出历史舞台,辛亥革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
总之,孙中山的社会政治研究与实践,促成了辛亥革命。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依据材料“在一个亟须为国家与民族解除忧患的时代里,燃眉之急的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使得思想家们无暇顾及,而把精力投入紧迫的社会政治研究与实践中去,进而各种思潮博弈开始”“近代思想家的社会政治研究与实践”并结合所学归纳论题为维新思想家研究孔教和西方政治,以托古改制的方式掀起戊戌变法运动,然后从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及影响进行论述即可。或者归纳论题为孙中山研究西方政治思想,提出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然后从清末新政背景、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安徽省六安市部分中学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