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山东省枣庄市第十六中学2023-2024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历史开学检测试题(2024.2)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贸易总额与关税变化趋势图,对这一现象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
欧盟的建立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世贸组织的建立 D.建立机制保障自由贸易
2.《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唐)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地方的驻京办事处)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这表明( )
A.唐代已经出现了纸币 B.“飞钱”行使货币职能
C.“飞钱”增加了政府货币的供应量 D.“飞钱”实质上是一种汇兑业务
3.有人预测,电子商务将成为 21 世纪经济主要增长点,瑞士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1999年世界电子贸易总额为980亿美元,此后电子贸易总额将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这直接得益于( )
A.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 B.经济全球化的深人发展
C.经济区域集团化兴起 D.网络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
4.18世纪末,棉花开始成为“全球商品”,一张由资本主义编织的全球贸易网络逐渐产生,即“非洲提供劳动力、美国出产原棉、欧洲(以英国为主)进行棉纺织加工”。由此可知( )
A.新航路开辟促进全球贸易 B.中国并未参与棉布贸易网
C.棉花促进了世界历史进程 D.英国由此成为日不落帝国
5.“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中国的丝绸大量运销于西方,在罗马成为贵族富人们普遍使用的衣服和帘幕材料。此外,中国的铁器、漆器等也输人西方。罗马帝国玻璃器血、毛织品,印度的宝石、香料等也通过这条路而输人中国。这反映了“丝绸之路”( )
A.加强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B.有利于罗马帝国的建立
C.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影响了罗马下层民众的生活
6.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世界其他地区,如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及辽河流域等,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这表明会( )
A.两河流域村落发展迅速 B.农业发展决定村落规模
C.原始村落分布较为均衡 D.地理环境影响村落位置
7.位于土耳其的恰塔尔·休于可能是人类最早建立的城市,距今有8000年之久。这座城中有1000多座土砖砌的房屋,人口超过6000人。其房屋规格统一,屋内有木梯、炉灶,供坐卧的平台,还有不少人家的墙壁上有装饰壁画、灰泥浮雕和兽头。据此可推知,该城市( )
A.不存在贫富阶级差异 B.为军事目的而设立
C.手工业发展领先世界 D.生活环境较为稳定
8.当前,中国已形成了一批国际化大都市,它们城市化水平较高,部分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化水平已超过 88%。这主要得益于( )
A.中外交往的密切 B.中国政策的引导 C.民营企业的崛起 D.国企改革的深化
9.1936年上海的城市人口已逾300万,跃居为“世界第五、远东第二、中国第一”的国际性大都市。此时上海的发电设备容量已达26.62万千瓦,占全国总容量的45.5%,每日入夜上海滩灯火通明,不夜城成为了上海的代名词。这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中国( )
A.抗战期间重工业亟待内迁 B.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
C.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 D.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
10.公园是近代城市化兴起中具有公益性质的活动场所。(上海)外滩公园建成以后,禁止华人入内。经华人绅商出面交涉、抗争,工部局不得已于1890年另建一个新公园,专供中国人使用,亦称华人公园。材料表明近代上海( )
A.反侵略斗争取得了初步成果 B.政府支持与洋人斗争
C.城市建设开始接受西方文明 D.社会生活半殖民地化
11.在货币体制发展史上布雷顿森林体系实施国际汇兑金本位以代替古典金本位,并使可以带来利息的美元把躺在葛朗台箱子里落灰的金子彻底挤出了流通领域。据此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作用表现为( )
A.使美元取代黄金成为唯一的国际流通货币 B.推动了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
C.确立了美元在国际金融领域的霸权地位 D.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
12.苏俄在十月革命后对大型企业进行了国有化,对生产进行监督:1918年6月开始,中小企业也实行国有化:1921年,部分地承认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私有制;192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作为国家经济管理的主要机构,并首次制定了年度计划。这一过程表明苏俄( )
A.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 B.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模式
C.经济政策的摇摆不定 D.初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13.如图为1983~1993年我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 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14.1873年12月,英国伦敦出现了持续一周的大雾,许多人有强烈的窒息感,约有1150人在此次毒雾中丧生。当时来到伦敦的一位作家在给友人的信中抱怨:“我本应继续在伦敦演讲,但雾快要捏碎我的心脏。”这位作家的抱怨( )
A.源于机器大工业生产活动 B.揭露了垄断资本主义罪恶
C.表现出西方社会精神危机 D.是由于汽车尾气污染环境
15.唐宋时期,城市居民户等的划分与缴纳房屋作为财产的税负有关,即房屋已经成了城市居民重要的财产收入来源。这反映了( )
A.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B.城市居民负担沉重
C.城市管理更加细化 D.坊市制度已被打破
16.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凡是转让重要财产,都要在地方或中央官署达成书面契约,由书记官登记、备案,以证明财产的所有权。这表明古埃及( )
A.商业经营领域扩大 B.商业管理制度完备
C.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D.商业契约备受重视
17.在《国家宝藏》栏目里,湖南省博物馆特别推介了唐代长沙窑瓷器,下图的文物为海上丝绸之路上出土的众多长沙窑文物之一,该文物被发现于一艘唐代的阿拉伯商人沉船上。它反映出唐代( )
长沙窑褐彩诗文碗
A.内陆城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B.阿拉伯文字在中国的普及
C.长沙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D.长沙经济繁荣发达的景象
18.如图所示为明清时期江浙部分地区的市镇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个)据表可以推知,明清时期江浙地区(  )
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B.发展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C.重农抑商有所松弛 D.区域经济发展失衡
19.在中世纪的欧洲,蔗糖是一种身份的象征。16世纪以来,蔗糖逐渐走进了普通百姓之家,这主要得益于蔗糖生产规模的扩大。下图为16世纪制糖厂中黑人奴隶劳作的场景,此类制糖厂主要位于( )
欧洲的亚平宁半岛 B.中美洲西印度群岛
C.中部非洲刚果盆地 D.北美洲的纽芬兰岛
20.16世纪以前,中国的茶叶、巴西的砂糖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消费品。17世纪初期,砂糖和茶在欧洲都是在药店里出售的贵重药品。19世纪,英国城市工人的早餐普遍包含红茶、砂糖。这一变化说明( )
A.海外贸易缩小了贫富差距 B.工业革命改变了地区性饮食习惯
C.殖民扩张提高了消费水平 D.世界市场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21.从1967年在加拿大开设第一家海外门店开始,麦当劳开始了全球扩张的道路。至2007年,麦当劳已经在121个国家拥有3.1万多家连锁店,每天接待5000万的顾客,年总营业额200多亿美元。这可用于说明( )
A.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加强 B.美国成为世界跨国公司的发源地
C.全球贸易促进了文化交流 D.科技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22.2022年美联储在6月、7月以及9月连续3次加息75个基点,利率由1.75%达到了3.25%, 加剧跨境资本流动,导致美元快速回流美国;欧元、英镑、日元等经济体货币贬值压力加大,部分新兴经济体深陷债务危机,甚至将重蹈上世纪滞胀的覆辙。这主要反映了( )
A.世界经济危机周而复始 B.世界金融体系亟需调整 C.新兴经济体经济基础薄弱 D.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
23.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致使全球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可能导致多达6000万人陷入赤贫,某国际组织承诺在15个月内提供1600亿美元赠款和资金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新冠疫情。这一国际组织是(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D.世界银行
24.福建土楼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往往将供奉祖先牌位的上堂安置于建筑的最里边;徽州古村落聚族而居,以宗祠为中心来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据此可知,这些建筑形式蕴含的共同文化特性是( )
A.中心突出且自由活泼 B.讲究对称和主次分明 C.重视血缘和伦理观念 D.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
25.据《三辅黄图》记载:“(汉代)长安市有九,各方二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致九州之人在突门,夹横桥大道,市楼皆重屋,又曰旗亭楼。”汉代“市井”图砖显示,汉代集市四周有围墙,东、西、南三方设门,每门三开。这反映出汉代( )
A.城市集市较为开放 B.注重城市集市规划 C.重农抑商政策废弛 D.市场经营管理规范
26.中国古代四合院严格遵循“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的序列。按南北纵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位于中轴线上的堂屋最重要,是长辈起居、主人会客及供奉牌位的地方,东西厢房是晚辈住所、前院设倒座,作为仆役住房、厨房和客房。这说明中国古代四合院( )
A.成为我国各地基本的居住形式 B.反映了封建体制下家国同构的特点
C.体现了传统社会敬天保民思想 D.深受封建等级观念和宗法思想影响
27.下表为 1801— 1831 年英国主要城市人口增长比例 。这表明( )
城市 每 10 年人口增长
曼彻斯特( 棉纺织中心 ) 27. 85%
格拉斯哥(造船业中心 ) 27. 65%
利物浦( 外贸港口中心 ) 25. 99%
利兹( 工业中心 ) 25. 78%
伯明翰( 制造业中心 ) 20. 04%
A.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发展进程 B.城市发展带来农村经济衰败
C.居民增多促进城市取得自治权 D.人口增长是工业城市兴起标志
28.中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7年的58.5%,城镇常住人口由1978年的1.7亿人增长到8.1亿人,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57个。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展开 D.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29.(2023·山东青岛·高二统考开学考试)20世纪初,上海市郊农民,放弃了播种棉稻豆麦的旧生活,十之六七,恃种蔬菜为生。1912年海关报告记载:“一个颇有规模的、以供应市场为目的的菜园行业已经兴起。”该现象的出现( )
A.反映了上海城市规模的扩大 B.得益于粮食产量的迅速增加
C.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D.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30.(2023·山东菏泽·高二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校考期末)在19世纪上半叶的伦敦,人满为患,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1831年英国爆发霍乱,10年间伯明翰、曼彻斯特和利物浦等工业城市的平均死亡率从20.69%上升到30.8%。这反映了( )
A.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B.工业生产逐渐向中小城市集中
C.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有所降低 D.资本家与工人的贫富差距拉大
二、材料分析题(31题16分;32题24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化”
材料一 宋代是我国古代城市化发展的高峰期,南宋时期的城市化率达到了22% …… 当时,打破 了唐代以来城坊制的旧格局,实行街巷制的新体制,并大力发展各类手工业、服务业、娱乐业、 广告业,同时取消流传千年的宵禁,大兴夜市。而且,户籍制度也不像唐代那样严格(唐代户 籍分为编户和非编户,编户称为良民,非编户称为贱民,贱民不得独立门户,须与良民共用一 个户口本),流动人口统称“浮客”,在城市居住一年即可落户,不少城市,浮客已多于主户。——摘编自刘奇著《中国三次城市化浪潮的启示》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丧失主权,经济结构发展畸形,造成近代中国长期的贫穷 与落后。但是,西方一些先进工业文明的涌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对 中国近代城市的崛起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城市的结构与功能都有了明显的变化。近代 城市的崛起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因商而兴,由工而盛”。——摘编自赵津、李菁著《论中国近代城市的崛起》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化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因素。
时间 美国对外贸易的政策
1789年 通过了第一个关税法案,将从价税从5.25%提高到7.5%,并对酒类、糖类与咖啡征收特别关税
1816年 通过了《关税法案》,对一般商品征收7.5%-30%的关税,对需要保护的工业进口产品征收特别关税
1862-1864年 政府提高了绝大多数产品的关税,平均税率达到了48%置代
1930年 出台了《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使美国的进口关税税率平均达到 55%以上
1934年 颁布了《互惠贸易协定法》,确立“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原则,规定美国与任何一国政府或机构签订贸易协议所达成的优惠待遇均自动适用于所有与美国签订贸易协议的国家,与此同时,其他国家之间达成的贸易优惠待遇也直接适用于美国
1939年 美国与 29个国家签订互惠贸易协议,相互削减关税
1947年 推动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世界范围进行降低关税的谈判
1963-1967年 与西欧进行降低关税的谈判,商定从1968年起的五年内,美国与西欧平均降低关税35%
1974年 通过《1974 年贸易扩大法》,规定当进口商品对美国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威胁时,允许总统通过提高进口关税或施加非关税壁垒给予临时进口救济
1978年 卡特总统提出“自由贸易也必须是公平的贸易”
1986年 美国通过《综合贸易法案》,强调要对实施不正当、不合理、不公平的贸易政策或做法”的国家采取报复行动
32、材料 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历程
——摘编自白彦锋、赵聪《美国关税政策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启示》等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这一时期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进行阶段划分,并作出合理解释。
试 题 答 案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5:DDDCA 6-10:DDBDD 11-15:BBDAA 16—20:DAABD 21—25:ABDCB
26—30:DADAA
二、材料分析题(31题16分;32题24分)
31.(1)城市化率较高;打破了原有市坊制(城坊制)形成街巷制的城市格局;城市商业经营突破时间限制;城市户籍管理放松,人口流动性大。(6分)
(2)不利因素: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经济结构畸形。(4分)
有利因素: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重大事件的推动;实业救国等思想观念的传播;工业文明的传入;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通商口岸的开通;近代工厂的出现;新式交通运输业的兴起;通讯事业的促进;近代金融业的发展等。(6分)
32、阶段-:1789-1934 年,贸易保护时期。(2分)
解释:①美国建国初期,政府财政困难,工业基础薄弱,提高关税可以应对英国工业品的冲击;②南北战争时期,提高关税可以增加财政收人;③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提高关税可以保护本国的经济。 (6分)
阶段二:1934-1974 年,自由贸易时期。(2分)
解释:①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实施新政,主张自由贸易;②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奉行自由贸易政策有利于美国的经济扩张。(4分)
阶段三:1974一1986 年,公平贸易时期或贸易保护主义的回归阶段。(2分)
解释:①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霸权地位衰落,对外贸易逆差加大;②国内经济受“滞胀”影响,增长缓慢;③欧共体、日本及发展中国家等经济发展;④美国与欧共体、日本的经济竞争加剧;⑤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6分)
总之,贸易政策是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睛雨表,美国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贸易政策应对挑战,维护本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山东省枣庄市第十六中学2023-2024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