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有学者指出,判断西周墓葬主人身份时,随葬品若不见乐器和兵器,而有数量较多的玉器,可以作为判断墓主人为女性的一个标准。学者的这一观点旨在说明礼乐制度( )
A.增强了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 B.推动了血缘宗法关系的变革
C.明确了尊卑等级和身份差异 D.强化了国家治理的法治观念
2.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一件精美的漆箱,箱盖上绘有按星空方位标注的二十八星宿图,其中的星宿名称多数与《石氏星表》中的记载相同。这表明( )
A.图像比文献记载更可靠 B.西周重视天文观测
C.文物与文献可相互印证 D.楚国制漆工艺精湛
3.在秦王朝,皇帝是绝对的主宰,最高皇权与三代以内的家庭结合,父家长与皇帝直接合一,排除了旧的宗法制度对皇权的约束,从宗族的家天下走向家庭的家天下,从重王室宗族转到重皇帝、皇帝家庭。这表明秦朝( )
A.君主至上的地位逐渐形成 B.父系家长制开始处于统治地位
C.中央对地方实现垂直管理 D.实现了最高权力向君主的集中
4.汉武帝刘彻继位后,扩大太尉职权,并把太尉改为大司马,又加上大将军的称号;同时设立中央常备兵如“良家子”“羽林孤儿”。这些做法( )
A.有助于形成皇权专政局面 B.继承强化了集权政治体制
C.容易造成权臣弄权的政局 D.建立起了中央的绝对权威
5.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地缘政治活动“隐藏于血缘纽带为基础的人伦体系最深处。”从先秦到秦汉,地缘政治思想“经历着英雄式向着控驭式转变的历史过程。”材料中地缘政治内涵的变化体现了先秦到秦汉时期的发展趋势是( )
A.宗法分封制度彻底消亡 B.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
C.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 D.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
6.魏晋时期,江南涌现出一批“千金之家”,他们“僮仆成军,闭门为市,牛羊掩原隰(新开垦的田地),田池布千里。”唐朝曲辕犁在江南地区的水田推广使用,提高了犁地的速度;同一时期,“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对上述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 B.江南开发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C.南方文化进步带动经济发展 D.江南商业发展居于全国首位
7.先秦时人们每日吃两顿饭。早餐叫饔,时间为十至十一时;晚餐曰飨,时间为下午三时至五时。这种饮食习惯( )
A.体现了礼乐制度的特点 B.顺应了农耕生活的需要
C.反映节约成为社会风尚 D.旨在维护贵族经济特权
8.两税法是古代中国税制史上的重大改革,标志着古代税收从以“税人”为核心转向以“税地”为核心。推动这一转变最重要的因素是( )
A.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破坏 B.安史之乱使百姓大量成为流民
C.“履亩而税”理想的贯彻 D.经济重心的南移和租佃制发展
9.宋仁宗曾经下诏,自今后佃户若要迁徙,不需要地主同意并出具凭证,只需双方于“每田收毕者,商量去往,各取稳便”,如若地主无理阻拦,佃户可请州县政府评理。据此可知,当时( )
A.劳动力商品化的趋势明显 B.租佃制下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C.地主盘剥佃农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D.政府致力于抑制土地兼并
10.唐初《唐律疏议》明确规定:(长安城)闭门鼓后,开门鼓前,有夜行者,皆为犯禁。《唐会要》记载:公元840年,唐文宗下令京城夜市应该禁断。《新唐书》记载:公元881年,谏议大夫萧廩奏请皇帝应该厉行宵禁。据此可知,唐代( )
A.注重提升都城的经济功能 B.重视对城市实施规范化管理
C.依照法律规划和建设城市 D.进一步打破城市的坊市界限
11.下图为出土于四川省的东汉《酿酒》画像砖。对于此画像,有一种解读为:右侧为一酒肆,一妇人在酿酒缸旁右手持量器作取酒状,其右一妇人协助。酒肆外一人作观看状,为沽酒者。左侧一人手推独轮车,一人肩荷二壶,朝店外走去。据此可推知东汉蜀地( )
A.商品经济较为繁荣 B.重农抑商政策被放弃
C.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D.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
12.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广西总督鄂尔泰上疏“云贵远居天末,必须商贾流通,庶地方渐有生色”。皇帝朱批,“见处信得,及便动数十万帑金何妨?朕不惜此等之费也”。这说明( )
A.开发边疆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B.改土归流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发展
C.地方大员企图割据影响国家统一 D.边疆治理的发展推动了民族交融
13.如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唐朝中枢机构( )
唐朝中央财政会计组织制度运行简图
A.权力博弈致使效率低下 B.分工协调与多重制衡相结合
C.臃肿重叠加大财政负担 D.三省宰相共同决定军国大政
14.唐代科举考试试卷不密封,主考官决定是否录取时;既看考生的答卷水平,也可以参考考生平时的作品和声誉,如举子平时所作诗文卷轴向礼部交纳的“纳省卷”,在社会、政治、文坛上都有地位的人向主考官推荐的“通榜”等。唐代科举的这一录取原则( )
A.反映了唐代科举制度的完善 B.加强了士族对政权的控制
C.体现了科举取士的公平公正 D.利于对参考考生全面考察
15.宋代出现了一些由地方精英和政府共同倡导的公共组织,其中最为普遍的是宗族组织。宗族组织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平民化组织,并向非封闭性的社会化组织发展,从事社会公益事业。这些公共组织还较早地在公共土地推广永佃制、出租公共产业如店铺等。据此可知,这些公共组织( )
A.建立了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B.迎合了市民阶层的政治需求
C.迅速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D.有利于政府对基层的治理
16.下图为我国古代北方边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中原内地关系的三种模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模式一下民族关系一直紧张,战争频繁
B.模式二下少数民族加速汉化,国家统一
C.模式二下少数民族内迁,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模式三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7.《五体字书》是清代一部满、蒙、藏、嘉戎、维语五体合璧的标音词典,其中有些词语是同源词,也有些词语是相互借用的,经过“语音脱落”、“语音交替”后逐渐发展演变而成。反映了清代( )
A.普及多民族语言文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实行文化开明的政策 D.加强对边疆的有效管理
18.魏晋以来,佛道思想流行。隋代王通开始提倡三教合一,唐代韩愈更是建立了儒家道统,宋代思想家以接续孔孟道统为己任,打着“辨异端,辟邪说”的旗号,吸收佛道的思想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这可以用来说明( )
A.社会环境变化助推儒学思想创新 B.程朱理学思想与心学观念合流
C.经济转型引发了主流思想的嬗变 D.儒家学者缺乏坚定的政治立场
19.“喜鹊报喜”是汉文化中的传统意象。元杂剧《虎头牌》中,女真族将领中山寿马从六儿口中得知有客人来访后,开心地唱道:“疑怪这灵鹊儿在枝头上稳,畅好是有定准儿”。这反映了( )
A.女真统治者接纳汉文化 B.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
C.北方少数民族能歌善舞 D.元杂剧深受社会上层欢迎
20.梁启超曾感叹,“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我国民虽稍食其赐,亦几希焉。则哥伦布以后,有无数量之哥伦布……。而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造成梁启超如此感叹的根源是( )
A.两位航海家不同的牺牲精神 B.政府对远洋航行的支持力度
C.双方对当时科学了解的程度 D.中西方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21.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侵略与欺凌,清政府统治的权威受到直接的冲击和挑战。但是,清朝统治者将《南京条约》看作是“万年和好”之约,似乎忘记了战争的耻辱和狼狈,很快便恢复了文恬武嬉、歌舞升平的局面。这说明( )
A.《南京条约》对华的影响力有限 B.清朝从此改变了传统外交政策
C.清政府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D.清政府的权威受到冲击和挑战
22.晚清时期“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数,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这一现象说明( )
A.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部分手工工场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C.洋务运动推动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D.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国已经建立起来
23.光绪27年(1901年)“北京议定书”要求惩办“首祸诸臣”:“庄亲王赐死,端郡王发配新疆终身监禁,毓贤被处决,董将军革职,已死的刚毅、徐桐、李秉衡身后受辱,夺回原官。各省共119名官员受到了从死刑到申斥不同程度的惩罚”。上述惩罚可能是基于他们( )
A.支持过太平天国反击侵略 B.反对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C.参与或纵容民众反帝运动 D.极力反对光绪维新变法
24.有学者统计,日本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占比从1913年的23%增加到1918年的43.5%。美国的对华贸易则由1913年的0.35亿海关银增至1919年1.08亿海关银到1919年,外国资本仍然控制着中国近60%的织布机和75.6%的机械采煤。这说明( )
A.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资本输出始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C.中国开始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帝国主义是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障碍
25.1922年,中国共产党二大指出:各种事实证明,加给中国人民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因此反对那两种势力的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是极其有意义的。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A.意识到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B.确立国共合作进行民主革命
C.实事求是进行革命策略调整 D.总结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26.南昌起义后,方志敏等人组织起遍布乡村社会的农民革命团,使其成为革命暴动主要力量。1928年,瞿秋白明确提出“农民割据”的设想,中心城市是敌人政权所在地,而须在城市周围造成农民割据的局面。这反映出当时,中国共产党( )
A.已经摆脱苏俄革命模式的影响 B.达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共识
C.持续探索基于国情的革命道路 D.认识到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27.从1937年到1942年桂林市人口增长2.16倍,西安人口增长46%,兰州、昆明增长35%,重庆1945年的人口从战前的47万增至124万~150万之间。这一现象( )
A.是长期内战的连锁反应 B.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C.是国内政局影响的结果 D.主要归功于滇缅公路的开通
28.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指出: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给中国一切阶级和一切政治派别提出了“怎么办”的问题。他分析道:“时局的特点,是新的民族革命高潮的到来,中国处在新的全国大革命的前夜。”这一认识( )
A.配合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B.适应国家形势的变化
C.有利于扩大中共的阶级基础 D.推动国共关系的缓和
29.1948年,山东解放区发生严重灾荒,陷入“国困民穷”的境地。中央华东局将救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心,通过“以工代赈、民间互济”等方式较好地完成了救灾,使山东解放区得以继续为战争提供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援。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A.具有应对风险挑战的强大领导力 B.已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从根本上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态势 D.意在构建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30.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B.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二、材料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9年1月,康有为在回忆“公车上书”时说:“再命大学士李鸿章求和,议定割辽台,并偿款二万万两。三月二十一日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梁启超)鼓动各省,并先鼓动粤中公车,上折拒和议,湖南人和之……时以士气可用,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与名者千二百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并日缮写,遍传都下,士气愤涌,联轨察院(都察院)前里许,至四月八日投递,则察院以既以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并将之视为资产阶级改良派走上政治舞台的标志。
——摘编自《康南海(康有为)自编年谱》等
材料二: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史学界对康有为的说法提出了诸多质疑。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提出,“从二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在不到两个月的日子里,上奏、代奏或电奏的次数达154次,加入的人数超过2464人次。……在各省,封疆大吏电奏反对者(反对签订和约)己过其半数;在京城,翰林院、总理衙门、国子监、内阁、吏部官员皆有大规模的联名上书;举人们的单独上书也达到了31次,加入的人数达到了1555人次;举人们参加官员领衔的上书为7次,加入人数为135人次。”四月初八日(5月2日),即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由此可以证明,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
——摘编自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
(1)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述以康有为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对甲午战争失败的反应。
(2)材料一、材料二两则材料相比较,哪则材料更具史料价值?请说明理由。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陈望道(1891—1977),浙江义乌人。1915年起赴日本留学,先后在东洋大学、早稻田大学、中央大学学习文学、哲学、法律等。在日留学期间他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逐渐了解、熟悉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回国后,经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使他进一步认识到“不进行制度的根本变革,一切改良措施都是徒劳无益的”。1920年2月,在浙江义乌的一间柴房里,他根据日文版同时与英文版相互对照翻译《共产党宣言》,于4月下旬完成译稿。
《共产党宣言》出版后,立即受到工人阶级和先进知识分子的热烈欢迎,反响极为强烈,初版印了千余本很快销售一空。此后,《共产党宣言》经过多次重印,到1926年5月已经是第17版了。1936年,毛泽东同志在接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时说:“有三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深刻铭记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到了1920年的夏天,我已经在理论上或者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了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其中就有陈望道先生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从此以后,这本中文版全译本的《共产党宣言》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
——摘编自梁凉《陈望道:〈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翻译者》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望道能够翻译《共产党宣言》并引起强烈反响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礼乐制是周代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人们各种行为的准则,因此根据随葬品可以判断出墓主人的身份说明的是礼乐制明确了尊卑等级和身份差异,C项正确;礼乐制不属于地方政治制度,无法加强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排除A项;材料与宗法血缘关系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国家治理的法治观念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答案:C
解析: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漆箱绘有按星空方位标注的二十八星宿图名称多数与《石氏星表》中的记载相同,说明出土文物与文献可以相互印证,C项正确;不能从图像或文献记载来评判史料的可靠性,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西周对天文观测的重视,排除B项;材料主旨不是说明楚国制漆工艺精湛,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父家长与皇帝直接合一”“排除了旧的宗法制度对皇权的约束”“从重王室宗族转到重皇帝、皇帝家庭”可知,秦朝最高权力从宗族向君主集中,故本题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最高权力由宗族向君主的集中,而非君主至上的地位,排除A项;材料无法反映出父系家长制开始处于统治地位,排除B项;“中央对地方实现垂直管理”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4.答案:B
解析:汉武帝强化太尉的权力是为了削弱丞相的权力,进而强化皇权,建立中央常备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这些做法都是对专制集权政治体制的继承强化,B项正确;材料是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集权,A项说法片面,排除A项;这是加强集权,不会造成权臣弄权的局面,排除C项;中央集权的绝对权威是在宋朝建立的,排除D项。故选B项。
5.答案:C
解析:根据“地缘政治活动‘隐藏于血缘纽带为基础的人伦体系最深处’”等信息可知西周时期血缘关系在地缘政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根据“地缘政治思想‘经历着竞雄式向着控驭式转变的历史过程’”可知这反映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说明先秦到秦汉时期是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转变,C项正确;宗法制并没有彻底消亡,排除A项;应该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不是经济联系的加强,排除D项。故选C项。
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江南涌现出一批‘千金之家’,他们‘僮仆成军,闭门为市,牛羊掩原隰(新开垦的田地),田池布千里’”“唐朝曲辕犁在江南地区的水田推广使用,提高了犁地的速度”“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可知,从魏晋到唐朝时期,南方农业和商业发展状况良好,体现了江南开发促进经济较快发展,B项正确;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南方文化进步带动经济发展,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江南商业与其他地区的对比,不能得出“江南商业发展居于全国首位”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7.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先秦时期,古人一般遵循“一日两餐”的饮食习惯,即“两餐制”,也是以此适应下地种田的时间需要,因此B项正确;礼乐制度是周代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人们各种行为的准则,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节约粮食无关,排除C项;这种饮食习惯与维护贵族经济特权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是对当时赋役制度较全面的改革,它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这种税制的变化主要是适应当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租佃制发展,它以财产的多少为计税依据,不仅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由于依照财产多少即按照纳税人负税能力大小征税,相对地使税收负担比较公平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同时简化了税目和手续。这对于解放生产力,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D项正确;推动这一转变最重要的因素是经济重心的南移和租佃制发展,AB项不属于最重要的因素,排除AB项;履亩而税是指从西周后期到商鞅变法为止的租税改革是在保护井田制形式下﹐进行“履亩而税”的改革,排除C项。故选D项。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佃户可以自由迁移,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有所减弱,故选B项;劳动力商品化指的是雇佣关系,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佃户人身相对比较自由,且有国家法律保障,谈不上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排除C项;根据所学,北宋政府实施不抑兼并措施,材料体现的正是政府规范租佃制下的契约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B
解析:唐前期的宵禁法规,唐后期的禁断夜市以及重申宵禁,都体现了政府对都城规范化管理的重视,B项正确;禁断夜市的主张,是对都城经济职能的压制,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依法”,排除C项。D项表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B项。
11.答案:A
解析:材料“右侧为一酒肆,一妇人在酿酒缸旁右手持量器做出酒状,其右一妇人协助。酒肆外一人作观看状,为沽酒者。左侧一人手推独轮车,一人肩荷两壶,朝店外走去”强调的是店铺卖酒和客人买酒的情形,根据酒店、酒的买卖可推知东汉蜀地商品经济较为繁荣,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东汉没有废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排除C项;明中后期,民营手工业才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
1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皇帝同意云贵广西总督(流官)地区商业交流的建议,因为这有利于发展边疆地区经济,巩固统治,B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反映改土归流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发展,C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D项。故选B项。
13.答案:B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的内容可知,唐朝的中枢机构众多,相互之间存在分工与制衡,说明分工协调与多重制衡相结合,B项正确;权力是向君主集中,博弈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A项;虽然图示内容显示机构众多,但并不能体现“臃肿重叠”,排除C项;军国大政的最终决策权是由皇帝掌握的而非“三省宰相共同决定”,排除D项。故选B项。
14.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唐代科举“既看考生的答卷水平,也可以参考考生平时的作品和声誉”,如参考“纳省卷”“通榜”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一场考试定去留的局限,有利于全面考察人才,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唐朝考试试卷不密封、主考官决定录取与否等现象为徇私舞弊提供了可能,体现了唐代科举制度的不足,而不是科举制度的完善、公平公正,排除AC两项;唐代科举制有利于庶族、平民参政,打击了士族门阀势力,排除B项。故选D项。
15.答案:D
解析:公共组织推广永佃制有利于缓和地主和农民的关系,从而推动农业发展,出租公共产业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利于基层社会的治理,D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材料未体现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信息,排除A、C两项;材料无法体现市民阶层的政治需求,排除B项。故选D项。
16.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元朝和清朝都属于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且南下征服了中原,符合模式三,两朝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加强,D项正确;两宋时期,少数民族和中原政权之间并非一直紧张,排除A项;北魏符合模式二,但是其并未统一全国,排除B项;北魏时期,经济重心并未完成南移,排除C项。故选D项。
17.答案:B
解析:材料“其中有些词语是同源词,也有些词语是相互借用的”体现的是清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趋势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B项正确;多民族语言并未得到普及,排除A项;清朝在思想文化上推行专制政策,并不开明,排除C项;材料与加强对边疆的有效管理说法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魏晋以来,佛道思想流行”“隋代王通开始提倡三教合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以来,佛道思想流行,儒家融合佛道思想以创新思想体系,A项正确;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经济转型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D项表述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项。
1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喜鹊报喜”是汉文化中的传统意象,但少数民族女真族将领中山寿马却援引了这一汉族的传统意象,说明当时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B项正确;女真族将领不等于女真统治者,接受“喜鹊报喜”也不等于接纳整个汉文化,A项以偏概全,排除A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且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元杂剧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深受市民阶层欢迎,且材料没有体现元杂剧受那个阶层欢迎,排除D项。故选B项。
20.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反映的是梁启超对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评价,结合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悄然结束,而新航路开辟却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根源是中西方的经济模式的不同,中国是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项正确;ABC三项是主观因素,均不是根源,排除。故选D项。
2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清朝统治者将《南京条约》看作是‘万年和好’之约,似乎忘记了战争的耻辱和狼狈,很快便恢复了文恬武嬉、歌舞升平的局面”可知,清政府并未意识到《南京条约》的危害性,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C项正确;《南京条约》对华的影响力巨大,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并未改变传统外交政策,排除B项;材料说明清政府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未体现“清政府的权威受到冲击和挑战”,排除D项。故选C项。
22.答案:C
解析:从材料“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可知体现了洋务运动获利带动了人们投资近代企业,争相购买股票,故选C项;自然经济解体是指农产品商品化和耕织分离,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洋务企业带动了人们对近代民族工业的投资和建立,没有体现手工工场转变为近代工矿业,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了在洋务运动的影响下人们争相购买新建公司的股票,不能体现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排除D项。
23.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规定严厉惩罚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因此出现材料中“庄亲王赐死,端郡王发配新疆终身监禁,毓贤被处决,董将军革职,已死的刚毅、徐桐、李秉衡身后受辱,夺回原官”的现象,C项正确;材料中的官员参加的义和团运动,排除A项;材料与反对列强在华投资设厂的说法无关,排除B项;此时戊戌变法早已经失败,排除D项。故选C项。
24.答案:D
解析:考查近代中国的经济。根据题干,1913年至19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的侵略,但是日本和美国却趁此机会大力发展与中国的贸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而在与日本和美国的贸易中中国是不占优势的,即使一战结束后,“外国资本仍然控制着中国近60%的织布机和75.6%的机械采煤”,这一状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列强包括日本和美国,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资本输出开始成为列强侵华手段的是在中日甲午战争后,排除B项;中国开始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C项。故选D项。
25.答案:C
解析:据题意可知,中共二大认为导致中国社会矛盾的最大因素是帝国主义和代表封建势力的军阀官僚,所以要反帝反封建,这是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的,因此是实事求是进行革命策略调整,C项正确;当时中国社会的矛盾还主要是阶级矛盾,不是民族矛盾,排除A项;确立国共合作进行民主革命是在中共三大上,排除B项;总结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是在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以后,排除D项。故选C项。
26.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方志敏与瞿秋白等领导的革命活动,反映出当时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C项正确;当时除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之外,还有俄国式的革命道路,且俄国式的革命道路尚有一定的影响力,故A、B、D三个选项的表述皆与史实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27.答案:C
解析:从1937年到1942年,西部人口剧增,主要是由于抗日战争爆发的影响,大量人口内迁造成材料中的现象,C项正确,事件时间与内战时间不符,A项错误;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滇缅公路开通无法解释桂林、西安、兰州、重庆人口的剧增,D项错误。故答案为C项。
2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时局的特点,是新的民族革命高潮的到来,中国处在新的全国大革命的前夜”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日本侵略加剧,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毛泽东主张各阶级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日本侵略,B项正确;国民革命运动的对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信息与扩大中共的阶级基础无关,中共的阶级基础是工人和农民,排除C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关系由对抗到合作,由内战到和平,排除D项。故选B项。
29.答案:A
解析:材料“中央华东局将救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心,通过‘以工代赈、民间互济’等方式较好地完成了救灾”体现了共产党通过采取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山东解放区发生的严重灾荒问题,说明中国共产党具有应对风险挑战的强大领导力,A项正确;1948年仍然是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的工作重心是取得战争的胜利,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国共两党的态势,也没有体现解决山东灾荒所带来的影响,也不能仅仅通过解决灾荒就得出“从根本上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态势”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和构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30.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三者的革命性质都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任务都是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故选C项;国民革命失败了,辛亥革命和解放战争则成功了;辛亥革命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国民革命指导思想是新三民主义,而解放战争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故A项错误;领导阶级是“三次高潮”最主要的不同点,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国民大革命是在多个阶级的统一战线下由国共两党合作领导的,解放战争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领导的,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要推翻清朝腐朽统治,国民大革命要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独裁统治,解放战争是要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因此革命对象不一致,D错误。
31.答案:(1)不同:材料一认为康有为组织的18省联名上书,都察院不收;材料二认为康有为并没有送18省联名的上书。反应: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士大夫阶层普遍认识到民族危机严重,纷纷上书,反对签订和约。
(2)材料二比材料一更具史料价值。理由:材料一属于个人回忆,记述者本人为当事人,反映了记述者从自身立场出发对史实的记载,对研究记述者或史实有较高史料价值;但由于个人回忆包含记述者的主观意图,因此有时记述的并非真实的历史。材料二属于史学研究,作者查阅了大量宫廷档案。档案是原始性的第一手资料,客观性和真实性较高,与回忆录相比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解析:(1)不同:根据材料一“吾先知消息……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并日缮写,遍传都下,士气愤涌,联轨察院(都察院)前里许,至四月八日投递,则察院以既以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可知,材料一认为康有为组织的18省联名上书,都察院不收;根据材料二“由此可以证明,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可知,材料二认为康有为并没有送18省联名的上书。反映:根据材料“从二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在不到两个月的日子里,上奏、代奏或电奏的次数达154次,加入的人数超过2464人次”可知,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士大夫阶层普遍认识到民族危机严重,纷纷上书,反对签订和约。
(2)史料价值:根据所学史料辨别相关知识可知,材料二比材料一更具史料价值。理由:根据材料一的性质和记述者的意图可知,材料一属于个人回忆,记述者本人为当事人,反映了记述者从自身立场出发对史实的记载,对研究记述者或史实有较高史料价值;但由于个人回忆包含记述者的主观意图,因此有时记述的并非真实的历史。而根据材料“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可知,材料二属于史学研究,作者查阅了大量宫廷档案。档案是原始性的第一手资料,客观性和真实性较高,与回忆录相比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32.答案:(1)原因:陈望道具有深厚的英语和日语功底以及良好的汉语语言文学修养;十月革命的成功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渴望了解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陈望道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的个人自觉;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
(2)意义: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帮助广大革命青年逐渐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推动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陈望道(1891—1977),浙江义乌人。1915年起赴日本留学,先后在东洋大学、早稻田大学、中央大学学习文学、哲学、法律等”可知,陈望道具有深厚的英语和日语功底以及良好的汉语语言文学修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的成功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渴望了解马克思主义;根据材料“回国后,经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使他进一步认识到‘不进行制度的根本变革,一切改良措施都是徒劳无益的’”可知,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从主观原因看,陈望道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的个人自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
(2)意义:根据材料“《共产党宣言》出版后,立即受到工人阶级和先进知识分子的热烈欢迎,反响极为强烈,初版印了千余本很快销售一空”可知,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根据材料“有三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深刻铭记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到了1920年的夏天,我已经在理论上或者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了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其中就有陈望道先生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可知,帮助广大革命青年逐渐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宁夏银川市第六中学2022-2023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