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2023.辽宁葫芦岛.校联考一模)
1.考古研究发现,辽河流域、淮河流域、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农业起源时间上以及文化发展水平上并不落后于中原地区,甚至在特定阶段还要超过中原地区,但夏、商、周三个最早的王朝文明都出现在中原地区。中原地区的崛起主要得益于( )
A.天下之中的政治地位 B.适宜生产的气候条件
C.中华先民的艰苦奋斗 D.多元文化的汇聚融合
(2023.广西梧州一模)
2.西周时期,诸侯朝觐天子时需采用最高等级的玉礼器七寸璧琮作为信物,诸侯之间来往则只需要六寸玉礼器即可。诸侯和别国使者来往时,使者的玉礼器应比国君的爵位降一等。这表明,西周时期( )
A.实行家国同构的管理模式 B.统治集团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C.分封制成为宗法制的基础 D.重视等级秩序的构建与维护
(2023.四川凉山一模)
3.孔子私下里穿的衣服不用红色和紫色;夏天如果见外人,尽管很热穿着“葛服”,也一定要在外面加上一件外衣;如果别家有人去世,去吊丧的时候绝不穿羔裘,也不戴玄冠。每到节日,一定穿正式朝服;凡是斋戒祭祀,一定要穿着布浴衣去洗澡。当时孔子坚持这种生活方式意在( )
A.规范诸侯行为 B.迎合封建贵族
C.维护西周制度 D.重建秩序社会
(2023.贵州毕节一模)
4.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大都采用论功行赏、因能授官的办法委任职官,添设爵位,招徕四方贤能。同时,设立作为“百官之长”的“相”和“将军”之类的武官,逐渐实现文武分职。这反映了当时( )
A.君主集权渐成趋势 B.贵族政治日益巩固
C.官僚制度较为成熟 D.宗法等级得到强化
(2023.贵州一模)
5.《大武》以诗歌乐舞来表现武王克商的丰功伟业,作为周代的礼制,往往用于祭祀、庆典等活动。孔子对《大武》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予高度赞扬,但对其歌颂战争功绩的内容却有所不满,称其“尽美矣,未尽善也”。这主要表明,孔子( )
A.肯定商周鼎革的进步意义 B.推行仁为核心的政治实践
C.要求恢复周制的政治理想 D.重视发挥礼乐的教化功能
(2023.广西南宁一模)
6.《左传》中,楚人引《诗》之例并不少见,其中楚庄王引《诗》数量多,来源丰富。另据《国语》所载,楚国贵族教育所用之文献包括《春秋》《诗》以及《世》《令》《语》《训典》等。据此推知,楚国( )
A.依靠教育和文化争夺霸权 B.对华夏文化的接受与认可
C.尊重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 D.确立儒学为主流意识形态
(2023.广西南宁一模)
7.秦统一时,秦始皇收六国冠服赐予近臣御史、侍中或郎中使用,不同职事承担者使用不同冠服。这表明了当时( )
A.贵族等级制受到冲击 B.统一多民族国家确立
C.军功授爵制发展完善 D.官僚政治重人不重事
(2023.贵州贵阳一模)
8.唐朝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提出:“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明末清初顾炎武《郡县论》中写到:“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据材料,郡县制( )
A.有利于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B.构建了中央与地方的官僚体系
C.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治理的需要 D.扩大诸侯权力并削弱中央集权
(2023.四川凉山一模)
9.有学者认为,“大一统”观念包含空间与疆域拓展的意蕴,也强调军事扩张行动必须具备道德合法性。借此昭示“大一统”与“大统一”之差异,界分“王道”与“霸道”之别,据此秦不可视为“大一统”。秦朝只可视为“大统一”主要是因为( )
A.整合广大疆域实现了统一 B.单靠暴力强势占据天下
C.将“王道”与“霸道”相结合 D.暴政完全失去士的支持
(2023.四川巴中一模)
10.汉武帝后期穷兵黩武,耗尽文景时期积蓄的财富。元狩中,汉武帝打破商人及其子弟不得入仕的旧规,任用大盐商东郭咸阳和大冶铁商孔仅为大农丞领盐铁事,任用商人子弟桑弘羊主持财政事务,桑弘羊官至御史大夫,跻身“三公”之列。由此可知 ( )
A.汉武帝放弃了抑商政策 B.西汉政权基础发生变异
C.汉武帝强化了经济控制 D.商业发展影响君主用人
(2023.四川成都一模)
11.汉武帝在甘泉(今属陕西延安)、汾阴(今属山西运城)设立祠堂作为国家祭祀天地的最高场所;在长安营建明堂,并在此将新历颁赐给诸侯郡守;在全国各地广修祠庙以祭祀五岳四渎(指长江、济水、黄河、淮河)等山河。这些举措说明( )
A.分封制的社会影响仍然存在 B.关中地区经济文化地位增强
C.大一统治理得到统治者推崇 D.儒学成为国家礼仪主要依据
(2023.广西梧州一模)
12.下表是关于秦汉时期朝廷对河套地区开发政策。由此可知,秦汉时期移民政策( )
A.促进了华夏民族认同 B.体现秦法汉儒的不同治国理念
C.保障了丝绸之路畅通 D.直接影响了王朝的兴盛与衰落
(2023.贵州毕节一模)
13.秦汉时期,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皇帝自己决断后直接交由御史府拟定文告,经丞相副署后颁行,有些较为重大或疑难的问题,一般经过朝议与廷争,最后由皇帝裁决,再按既定程序执行。这说明,秦汉时期( )
A.中枢机构的运行具有民主色彩 B.制度设计使专制皇权空前强化
C.国家治理呈现一定的理性特征 D.分权制衡的理念渗入政治体制
(2023.贵州一模)
14.西汉时,御史大夫主持庞大的中央水利机构对全国水利事务进行总揽,各地的水官多由中央派出,强制推动地方水利工程建设。东汉建立以后,中央水利机构逐渐省并,将水利官员改为由郡一级管辖,并将治水权直接下放给了地方。两汉时期水利管理的变动表明当时( )
A.郡的行政职能得到丰富 B.水利建设的专业性逐渐加强
C.选官任人制度发生变革 D.国家水利治理缺少领导核心
(2023.广西南宁一模)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西周开始到春秋末年,周王室基于拓殖建城的需求,建立国鄙之制。国鄙之分相当严格,一来以区分身份之差异,二来可以保障国人的安全。野鄙之人可以进城来参与市场活动,进行买卖交易,但不得在城中定居。到了战国时期,这种划分已无必要,人为的界限便逐渐淡化,终于消失,城乡人口开始对流。国人务农者会觉得住在城里,日间出城到田间耕作,十分不便,不如索性迁居乡野。野鄙之人,也有进城居住,改操他业者。政治上,国鄙居民的身份差异已经泯除。事实上,中国城乡之间的流动性很大,少数的实例是由政府强制执行或加以组织与督导,不过绝大多数情况,人口流动是人民自动自发的。
——摘编自赵冈《从宏观角度看中国的城市史》
材料二 西欧中世纪城市产生后,由于其经济本质完全不同于乡村农业经济,城市又因自治而变成不受领主控制的独立性强的政治主体,再加上矗立的城墙成为鲜明的界限,二者的对立关系也就特别分明。更重要的是,当时城乡人口对流的程度很低,乡村庄园的领主对其属下人口控制甚严,以各种方式防止其逃亡。每年只有少量的人可以从庄园成功地逃至附近城市。庄园之人在逃至城市后经过101天未被领主抓回,便被承认为自由人,具有市民身份,可以安全地长居于城市中,市民在法律和各种选择上是相对自由的。
——摘编自刘景华《中世纪西欧城市与城乡关系的转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时期“国鄙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在战国时期崩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战国时期的中国和中世纪的西欧城乡交流的异同。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城乡交流的主要因素
(2023.贵州毕节一模)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管仲辅佐齐桓公进行改革,主要内容为:一、整顿行政管理系统,“参其国而伍其鄙”。所谓“参其国”就是将国中划为二十一乡,士居十五乡,工居三乡,商居三乡,分设三官管理。所谓“伍其鄙”就是将鄙野分为五属,设立五大夫、五正官分管。整顿行政系统的目的是“定民之居”,使士、农、商各就其业。二、加强军事力量,“作内政而寄军令”。将全国军事力量编为中、左、右三军,各一万人,齐君率中军,国、高二氏率左、右军。军下有旅、卒、小戎、伍四级。将军事组织与行政系统结合起来,实行军政合一。三、实行“相地而衰征”的税制改革,设职官管理全国山林、川泽收入。同时加强盐铁管理,铸造统一货币,调剂物价,免除关市之税,促进经济发展。四、任贤使能。管仲自称安国之策是“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为建立霸业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管仲改革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管仲改革的主要作用。
(2023.四川凉山一模)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战国时代最后一个儒家大师,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是谓东方世界的精神领袖。荀子认为“人之性恶”,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化性而起伪”,即改变本性之恶,兴起人为之善。他对教育的作用作了极高的评价:“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孰禁我哉!”。荀子的基本培养目标是“法后王而重礼法”的“雅儒”,最高目标是“大儒”。他们志安公,行安修,知通统类,是“既智且仁”的“王霸之佐”。其教育内容最重礼经,认为“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认为教学过程有闻、‘见、知、行四阶段。“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摘编自《荀子》
材料二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柏拉图最优秀的弟子,雅典吕克昂学院的创始人,逍遥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吕克昂学院流传下了47本著作,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广博、最统一的知识体系。他第一次告诉人们,智慧不需要神启,是可以凭借理性和逻辑来认识的。亚里士多德曾经担任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大帝少年时期的老师,他按照希腊文明的最高标准塑造着亚历山大。他让14岁的亚历山大喜爱上了希腊文学与荷马史诗,并对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等广阔的知识产生热情。更重要的还是政治思想,亚里士多德对亚历山大提出要求,“做亚洲人的主人,做希腊人的领袖”。这正是“希腊帝国”的精髓—内部是民主,外部是殖民;上面是公民,下面是奴隶。这种双重标准的希腊式帝国,是日后欧洲帝国的精神原型与政治模板。
——摘编自潘岳《战国与希腊:中西方文明根性之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荀子和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兴起的背景。并分析荀子教育思想产生的影响。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据材料“……但夏、商、周三个最早的王朝文明都出现在中原地区。”可知,由于夏、商、周三个最早的王朝文明都出现在中原地区,因此中原地区的崛起得益于几大王朝文明的历史积淀,是多元文化的汇聚融合,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夏、商、周三个最早的王朝文明都出现在中原地区”,而不是中原地区是“天下之中”,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其气候条件,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中华先民的奋斗”,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详解】根据材料诸侯朝觐天子用最高等级的玉礼器作为信物,诸侯之间只需六寸玉礼器。“诸侯和别国使者来往时,使者的玉礼器比国君的爵位降一等”,可知西周时期用玉器体现等级,重视等级秩序的构建与维护,D项正确;家国同构,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西周时期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且材料没有体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项;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3.D
【详解】根据材料中孔子穿衣方面的诸多礼节可知是孔子在遵守礼制,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已经礼崩乐坏,孔子穿衣方面的诸多坚持反映了孔子企图重建秩序社会,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孔子的行为是为了约束诸侯,排除A项;孔子生活的时代封建贵族还未产生,排除B项;孔子生活的时代属于东周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4.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各国国君实行因能授官和文武分职,适应了当时政治和军事分工的需要,也反映了当时君主集权渐成趋势,A项正确;材料中任官方式不利于贵族政治的巩固,排除B项;此时官僚制度还未成熟,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宗法等级逐渐崩溃瓦解,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据材料可知,孔子对《大武》形式和内容上态度的差异,体现孔子希望和用礼乐形式来导人向善的理想,表明他对礼乐教化功能的重视,D项正确:孔子对《大武》歌颂战争功绩的内容表示不满,不能体现对商周鼎革的肯定,排除A项;孔子对《大武》的态度,反映出孔子追求亡的政治理想,但不能反映孔子的政治实践排除,B项;孔子对周的礼制,态度上存在差异,不能准确体现其要求恢复周制的政治理想,排除C项。故D项正确。
6.B
【详解】根据材料“楚人引《诗》”、“楚庄王引《诗》数量多”“楚国贵族所用文献”可知,楚国对华夏文化思考与接受的史实,说明当时楚人在文化上逐渐与华夏文化接近,B项正确;材料只提到楚国学习华夏文化,材料中无法体现争夺霸权,排除A项;尊重周朝的政治秩序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楚王问鼎”的史实,排除C项;儒学确立为主流意识在汉代,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B项。
7.A
【详解】根据材料“秦始皇收六国冠服赐予近臣御史、侍中或郎中使用”“不同职事承担者使用不同冠服”表明了当时分封制正逐步解体,贵族等级制度受到冲击,秦朝冠服使用注重职事分工,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秦统一后的措施,虽然秦朝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材料并没有体现其他民族的史实,无法得出“统一多民族国家确立”,排除B项;材料中冠服使用主要体现职事分工,不是“军功授爵制”,排除C项;根据材料中的“同职事承担者使用不同冠服”说明重视职事分工,不是重人,排除D项。故选A项。
8.C
【详解】材料“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都强调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郡县制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势,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项,C项正确;郡县的主要长官由中央任命调遣,不得世袭,并非讲求血缘关系,排除A项;郡县制是地方管理制度,材料也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官僚体系,排除B项。故选C项。
9.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用了十年时间灭掉了东方六国,即整合广大疆域方面实现了“大统一”目标,A项正确;秦的统一过程中是采取远交近攻方式,不是单靠暴力,排除B项;秦的统一有人认为因缺乏德性支持而迅速败亡,故不时被摒除出“正统”之列,即缺乏“王道”,排除C项;暴政完全失去士的支持这是秦后期的事情,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详解】根据材料“任用大盐商东郭咸阳和大冶铁商孔仅为大农丞领盐铁事,任用 商人子弟桑弘羊主持财政事务”可知,汉武帝任用商人为官,加强对盐铁,财政的控制,属于强化了经济控制,C项正确;汉武帝没有放弃抑商政策,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西汉政权巩固,西汉政权基础并没有发生变异,排除B项;材料主旨强调汉武帝的经济措施,并没有反映出商业发展对君主用人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11.C
【详解】要投 “设立祠堂作为国家祭祀天地的最高场所;在长安营建明堂,并在此将新历颁赐给诸侯郡守;”可得出统治者通过推广祭祀天地宗庙,以此宣扬大一统的思想与理念,从而维护统治,C项正确;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是削弱诸侯国实力,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经济方面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儒学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由材料可知,秦汉时期的移民政策中,秦朝采取的是强制手段,汉代多以鼓励并给予一定的物质保障和制度支持,这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治国理念,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移民实边政策是出于国家安全和经济开发角度,与民族认同无关,排除A项;秦朝尚未开通丝绸之路,排除C项;直接影响了王朝的兴盛与衰落夸大了移民实边政策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据题意可知,秦汉时期一些重大或者疑难问题会经过朝议与廷争,最后由皇帝进行裁决,这样有助减少决策失误。这说明当时的国家的治理有一定的理性特征,C项正确;秦汉时期是封建专制时期,中枢机构的运行有一定的理性色彩,而不是民主色彩,更和分权制衡无关,排除AD项;专制皇权的空前强化是在明清时期,排除B项。故选C项。
14.A
【详解】据材料可知,东汉以后,郡掌握了对地方水利的管理权,体现其行政职能更加丰富,A项正确;管理权从中央到地方的下放不能体现专业性的变化,排除B项;应都管辖水利官员,与选官任人制度无关,排除C项;东汉省并中央水利机构,不能说明缺乏领导核心,排除D项。故选A项。
15.(1)特点:①源于分封制的建立(源于拓殖建城、政治性强;肇始于政治和军事防卫);②国鄙之分严格(国野身份存在差异);③目的在于维护国人的利益;④城乡往来受到一定限制。
原因:①兼并战争的激烈,国家进行社会动员的需要;②宗法分封制的崩溃;③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或答小农经济的发展);④工商业的发展。
(2)相同点:①城乡之间存在经济联系;②都存在自发的城乡交流。
不同点:①中国城乡居民身份差异已经泯除,西欧城乡对立关系分明;②中国古代城乡交流较为频繁,西欧中世纪城乡交流受限。
(3)因素:经济发展;②政治制度;③统治者意愿;④个人意愿;⑤城乡差异。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 从西周开始到春秋末年,周王室基于拓殖建城的需求”可知①源于分封制的建立(源于拓殖建城、政治性强;肇始于政治和军事防卫);根据材料“国鄙之分相当严格,一来以区分身份之差异,二来可以保障国人的安全”可知②国鄙之分严格(国野身份存在差异);③目的在于维护国人的利益;根据材料“野鄙之人可以进城来参与市场活动,进行买卖交易,但不得在城中定居”可知④城乡往来受到一定限制。
原因:根据材料“到了战国时期,这种划分已无必要,人为的界限便逐渐淡化,终于消失,城乡人口开始对流”可知①兼并战争的激烈,国家进行社会动员的需要;②宗法分封制的崩溃;根据材料“国人务农者会觉得住在城里,日间出城到田间耕作,十分不便,不如索性迁居乡野”可知③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或答小农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野鄙之人,也有进城居住,改操他业者”并结合所学可知④工商业的发展。
(2)相同点:根据材料“中国城乡之间的流动性很大,少数的实例是由政府强制执行或加以组织与督导,不过绝大多数情况,人口流动是人民自动自发的”“每年只有少量的人可以从庄园成功地逃至附近城市”可知①城乡之间存在经济联系;②都存在自发的城乡交流。
不同点:根据材料“政治上,国鄙居民的身份差异已经泯除”“二者的对立关系也就特别分明”可知①中国城乡居民身份差异已经泯除,西欧城乡对立关系分明。根据材料“中国城乡之间的流动性很大”“每年只有少量的人可以从庄园成功地逃至附近城市”可知②中国古代城乡交流较为频繁,西欧中世纪城乡交流受限。
(3)因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个人等角度分析可知①经济发展;②政治制度;③统治者意愿;④个人意愿;⑤城乡差异。
16.(1)原因:春秋以后,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遭破坏,地方行政管理混乱;诸侯纷争不断,军事力量成为争霸重要手段;井田制遭到破坏,国家赋税收入难以保证;为了壮大实力,必须进行改革,为此诸侯需要招揽人才。
(2)作用: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社会秩序;增强了常备军事实力;增加了国家赋税收入;招揽了人才;引领了改革图强之风气;为齐国称霸奠定基础。
【详解】(1)原因:根据管仲改革所处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经济等方面予以论述,如春秋以后,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遭破坏,地方行政管理混乱;诸侯纷争不断,军事力量成为争霸重要手段;井田制遭到破坏,国家赋税收入难以保证;为了壮大实力,必须进行改革,为此诸侯需要招揽人才。
(2)作用:根据材料“整顿行政管理系统,‘参其国而伍其鄙’。所谓“参其国”就是将国中划为二十一乡,士居十五乡,工居三乡,商居三乡,分设三官管理。所谓‘伍其鄙’就是将鄙野分为五属,设立五大夫、五正官分管。整顿行政系统的目的是‘定民之居’,使士、农、商各就其业”可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社会秩序;根据材料“加强军事力量,‘作内政而寄军令’。将全国军事力量编为中、左、右三军,各一万人,齐君率中军,国、高二氏率左、右军。军下有旅、卒、小戎、伍四级。将军事组织与行政系统结合起来,实行军政合一”可知,增强了常备军事实力;根据材料“实行‘相地而衰征’的税制改革,设职官管理全国山林、川泽收入。同时加强盐铁管理,铸造统一货币,调剂物价,免除关市之税,促进经济发展”可知,增加了国家赋税收入;根据材料“任贤使能”可知,招揽了人才;根据材料“管仲自称安国之策是‘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为建立霸业奠定了基础”可知,引领了改革图强之风气;为齐国称霸奠定基础。
17.(1)荀子教育思想特点: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改变人性(将“人性恶”转化为“人性善”);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隆礼重法”的大儒;强调教育要学以致用。
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特点: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理性和逻辑思维;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既学习自然科学也学习人文科学);政治教育具有殖民主义特点。
(2)背景:雅典工商业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希腊城邦危机加剧,民主政体弊端显现;雅典城邦重视公民素养的培养,人文主义传统深厚。
影响:弘扬发展了春秋以来孔孟的儒家教育思想;形成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奠定了后世“礼法并用”的教育传统;推动了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塑造。
【详解】(1)荀子教育思想特点:根据材料一“荀子认为‘人之性恶’,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化性而起伪’,即改变本性之恶,兴起人为之善。”可推出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改变人性(将“人性恶”转化为“人性善”);根据材料一“荀子的基本培养目标是‘法后王而重礼法’的‘雅儒’,最高目标是‘大儒’。”可推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隆礼重法”的大儒;根据材料一“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可推出强调教育要学以致用。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特点:根据材料二“他第一次告诉人们,智慧不需要神启,是可以凭借理性和逻辑来认识的。”可推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理性和逻辑思维;根据材料二“他按照希腊文明的最高标准塑造着亚历山大。他让14岁的亚历山大喜爱上了希腊文学与荷马史诗,并对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等广阔的知识产生热情。更重要的还是政治思想”可推出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既学习自然科学也学习人文科学);根据材料二“这正是‘希腊帝国’的精髓—内部是民主,外部是殖民;上面是公民,下面是奴隶。这种双重标准的希腊式帝国,是日后欧洲帝国的精神原型与政治模板。”可推出政治教育具有殖民主义特点。
(2)背景:可从亚里士多德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所学可知,经济上,雅典工商业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政治上,希腊城邦危机加剧,民主政体弊端显现;并结合所学可知,雅典城邦重视公民素养的培养,人文主义传统深厚。影响:根据荀子思想的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弘扬发展了春秋以来孔孟的儒家教育思想;形成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奠定了后世“礼法并用”的教育传统;推动了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塑造。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专题0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2023年一模分类汇编(全国甲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