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单元检测(含解析)--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二轮复习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共中央做出了在全国建设大小三线的决定,将建设的重点放在了西南、西北地区,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改善了工业布局,还推进了国家现代化进程。以下不属于三线建设成就的是( )
A.上海浦东开发开放 B.四川攀枝花钢铁厂
C.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D.成昆、川黔等铁路
2.1971年,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美国运动员科恩误上了中国队班车,中国运动员庄则栋主动上前向科恩打招呼,并且赠送了礼物。这样的举动(  )
A.是卖国的,美国是中国的头号敌人
B.是可笑的,置民族尊严大义于不顾
C.是得体的,民间交流有利于两国关系改善
D.是正常的,中美关系已经亲密无间
3.从1964年至1980年,国家在中西部地区投入了2052.68亿元巨资,当时,全国有380多个项目、14.5万人、3.8万台设备从沿海地区迁往三线地区,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这一举措( )
A.提升了中国应对风险的能力 B.开启了新中国的国防现代化
C.改变了西部工业落后的面貌 D.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4.1955年3月,内务部、公安部联合发通知,规定农民的迁徙已经不是自由的迁徙而是需要审批,能否迁徙取决于政府。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或户口登记机关准予迁入的证明”。这反映了( )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要求
B.大跃进时期工业化建设的要求
C.构建经济体制的时代要求
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要求
5.漫画“梅开三度”,反映了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对这幅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联合国因中国的重返而实现了绝对公平
B.美、日承认中国国际主导地位
C.利于中国参与国际事务,发挥重要作用
D.中国实现了全方位立体化外交
6.20世纪70年代初,基辛格、尼克松先后访华,引发了苏联的强烈反应。《真理报》发表评论说:北京正在利用“美国牌”努力加剧美苏对抗,其主要考虑并不在外交关系的正常化,而是想实现其更大的权力目标。苏联军队报纸《红星报》则猜测,美、日、中三国正在逐渐形成一个集团。这说明(  )
A.美国力图抵消苏联对中国的威胁 B.中美关系改善冲击了世界旧格局
C.美苏两家平分世界的时代结束 D.苏联加快中苏关系正常化步伐
7.在一次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陈云强调了综合平衡在调整全局中的重要性,提出要对重工业、基本建设指标“伤筋动骨”。周恩来将陈云讲话的思路总结成一副对联:“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综合平衡”。该会议召开的背景应为
A.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
B.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导下施行“一化三改”
C.八大二次会议后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七千人大会后对左倾错误的纠正
8.1950年,我国出台计划草案,计划四年建成长春汽车制造厂,但建设过程遇到了许多难以预料的困难。1953年,中共中央指示“责成各有关部门对长春汽车厂的建设予以最大的支持,力争三年内完成”。该厂建设速度加快,1956年建成投产。该厂建成投产表明( )
A.新中国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化
B.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C.苏联政府提供大量无偿援助
D.国家组织能力的强大
9.如图为1976年秦始皇陵兵马俑出土现场。结合时代背景,从如图可推知
考古学上的革命
A.“双百”方针得到有效贯彻 B.中华民族对国家复兴的渴望
C.“左倾”错误蔓延到文化领域 D.考古发据技术有了质的变化
10.通过周恩来的努力,会议终于达成了协议,协议规定:“与会国保证尊重印度支那三国的主权、独立和完整,结束在三国的敌对行动……”。与此会议相关的是
A.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
B.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缓和了中美之间紧张的外交关系
1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B.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C.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D.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
12.“这次缔结的中苏条约和协定,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国,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和平。”该协定的签订
A.有利于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 B.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体现了“求同存异”的原则 D.实现了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13.某学者在其著作中说,新中国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对外政策。该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扩大和平中立趋势”和“推广和平中立地带”,首先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这一政策
A.意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B.率先为印度和越南两国接受
C.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14.下面是1957年湖北省工业企业生产的主要消费品情况。由此可见,“一五”计划( )
消费品的生产 比1952年增长情况
食用植物油、棉纱、棉布、火柴 增长0.5倍
印染布、纸烟 增长1倍
机制纸 增长10倍
A.努力为人民美好生活创造条件 B.全面恢复了国民经济
C.工业投资重点是消费资料生产 D.建立了现代工业体系
15.1953年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谈到“总路线也可以说就是解决所有制的问题。国有制扩大——国营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私人所有制有两种,劳动人民的和资产阶级的,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国营(经过公私合营,统一于社会主义),这才能提高生产力,完成国家工业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意在强调
A.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通过扩大国有制完成国家工业化 D.总路线就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16.1962年国家对基本建设的投资从1960年的388.69亿元削减至71.26亿元;积累率从1960年的39.6%降至1962年的10.4%;1962年的基建项目为2.5万个,其中大中型项目为1000多个,比1961年分别减少1万多个和400多个。这些变化
A.适应了国民经济调整的需要 B.使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C.表明经济指导思想弊端严重 D.有利于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媒体开始重视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经济实力增长以及在国际上的重要性,大量关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积极评价出现在中国媒体上。
——相关数据根据《人民日报》刊载的文章、报道整理
材料二中美关系的缓和大大促进了西欧国家同中国发展关系的进程,截止到1975年,中国已经与除了爱尔兰之外的欧共体所有成员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1973年11月,欧共体委员会主管对外关系的副主席索姆斯正式向中国驻比利时大使李连璧表示:“欧共体随时准备和中国就贸易协定开始谈判,以建立事实上的关系。”1974年底,中国看到欧共体作为西欧部分发达国家组成的一个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的主权国家的联合体在抗衡两霸斗争中的作用,作出了与欧共体建交的重大决策。1975年9月,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建交。
——据丁超《冷战时期中国与欧共体关系研究》
(1)20世纪60年中期以后,中国对欧洲经济共同体积极评价大量增加。结合国际国内政治状况分析其原因。
(2)指出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交时的国际政治形势,并说明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交的意义。
18.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
——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
依据材料,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10月2日毛泽东就中国向朝鲜派出志愿军的问题给斯大林的电报。
我们决定用志愿军名义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和美国及其走狗李承晚的军队作战,援助朝鲜同志。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必要的。因为如果让整个朝鲜被美国人占去了,朝鲜革命力量受到根本的失败,则美国侵略者将更为猖獗,于整个东方都是不利的……
——收录在1987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第539—540页)
(1)史料按时间与价值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按获取途径和保存状态可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和口述史料等。请根据上述两种标准,指出材料一的史料类型。并简要说明这封电报在研究中国出兵朝鲜问题上的史料价值。
材料二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志愿军战士坚守597.9高地1号坑道,在断水断粮14天的情况下,以伤亡254人的代价歼敌1760余人,战至最后全连仅存6人,阵地屹立不失,这面布满381个弹孔的战旗始终飘扬在高地主峰。
(2)阅读材料二,为其撰写一段解说词。(要求:围绕与文物相关的历史事件展开,解说全面,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1955年9月,钱学森在乘船离开美国时,曾对采访的记者说:“今后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毅然归国的留学生
人物 简介
竺可桢 (1890-1974) 1909年考入唐山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1910年公费留美学习,1918 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1929年起屡次被选任为中国气象学会会长,1936 年担任浙江大学校长,1949年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竺可桢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邓稼先 (1924-1984) 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 年至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被称为“两弹元勋”。
苏步青 (1902-2003) 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1931 年获该校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效力。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苏步青是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创立了国际公认的浙江大学微分几何学学派。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钱学森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材料“将建设的重点放在了西南、西北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线包括京广线以西、甘肃省的乌鞘岭以东和山西省雁门关以南、贵州南岭以北的广大地区,具体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青海省和陕西省的全部,山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大部分和豫西、鄂西、湘西、冀西、桂西北、粤北等地区,上海浦东开发开放是在改革开放后的史实,不属于三线建设成就,符合题意,选择A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库遏制,三线建设的重点放在了西南、西北地区,因此选项中四川攀枝花钢铁厂、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昆、川黔等铁路等都属于三线建设的成就,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2.C
【详解】从材料“1971年”并结合当时中美之间的关系可知,庄则栋这些举动有利于改善两国之间的关系,因此是得体的,故C项正确;AB项的观点是错误的,排除;D项说法错误,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
点睛:关键时间材料“1971年”。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4年至1980年中国。材料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国家在中西部地区投入巨资,建立了大量的工业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此举会增加中西部地区的国防实力,因此提升了中国应对风险的能力的说法符合题意,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在中西部地区投入巨资,建立了大量的工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并不能说明开启了新中国的国防现代化,排除B项;国家在中西部加大科研投入,设立大量企业,主观上是为了改变中西部工业落后的面貌,但是材料中没有西部落后工业面貌得到改变的信息,排除C项;国家对中西部发展上有政策倾斜,此举能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这可能会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但是材料不涉及中西部与东部经济的比较,无法得出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的认识,排除D项。故选A项。
4.C
【详解】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分别叙述的是1955年、1958年对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的限制政策,这体现出当时人口流动已经成为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符合题意的是C项,人民公社运动、大跃进是在1958年,排除AB项,社会主义制度在1956年得以基本确立,不符合题干中1958年的内容,排除D项。
5.C
【详解】根据漫画“中美建交、中日建交、回联合国”结合所学知识,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中日建立外交关系,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实现,中美、中日和平友好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有利于中、美日臥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它缓解了世界紧张的局势,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重返联合国,使中国作为一个地域和人口的大国,在国际上被承认和获得应有的地位,能够参与处理国际事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够代表世界上很大一部分发展中国家,提出利益上的要求,有助于搞好和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故“利于中国参与国际事务,发挥重要作用”的解读是正确的,C项正确;“联合国因中国的重返而实现了绝对公平”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处于国际主导地位的是发达国家,故“美、日承认中国国际主导地位“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中国实现了全方位立体化外交布局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初,基辛格、尼克松先后访华,引发了苏联的强烈反应”,可知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处于争霸态势,中苏关系处于对抗状态,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引起苏联的敌视,说明中美关系正常化对旧国际关系格局的冲击,B项正确;美国改善与中国关系主要是基于美国的国家利益,排除A项;第三世界和西欧、日本的崛起,说明美苏并未平分世界,排除C项;改革开放后中苏关系才逐渐正常化,排除D项。故选B项。
7.D
【详解】从材料信息可得出,1958年 发动的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造成1959- -1961年连续三 年严重困难时期,为了克服经济困难,60年代初党中央局部纠正“大跃进”等“左”倾错误,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因此与题干“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综合平衡”相符。因此其背景是七千人大会后对左倾错误的纠正,故D项正确;ABC项的内容与主旨都不符合,可排除。
8.D
【详解】根据材料“1953年,中共中央指示‘责成各有关部门对长春汽车厂的建设予以最大的支持,力争三年内完成’。长春汽车制造厂建设速度加快,1956年建成投产”可知,长春汽车制造厂在建设过程中运动众多的困难,在中央政府的统筹规划和支持下,长春汽车制造厂建设速度加快并成功投产,体现了当时我国国家组织能力的强大,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工业结构日趋合理,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制度在1956年建立,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强调国家组织能力的强大,没有涉及苏联政府对我国的援助,排除C项。故选D项。
9.B
【详解】结合1976年的史实和时代背景,可知“文革”末期,将秦始皇陵兵马俑出土定义为“考古革命”,以考古本身的伟大及强秦寓意,体现了动乱之后人民对国家复兴的渴望,B项正确;当时国家内乱未定,“双百”方针无法有效贯彻,早在文革开始前,“左倾”错误就已经蔓延到了文化领域,一张照片和一个考古现场,不能证明“发据技术有了质的变化”,ACD三项错误。
10.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由材料“与会国保证尊重印度支那三国的主权、独立和完整”,可知指即日内瓦会议,该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故A符合题意;B是万隆会议的内容,故B不符合题意;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政府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C不符合题意;日内瓦会议没有缓和中美之间紧张的外交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C
【详解】1956年我国三大改造完成,通过三大改造,我国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故C正确;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我国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不符合题意,排除AB;1956年我国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1957年我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排除D。
12.B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协定应是中苏两国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该协定的签订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B项正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于1950年,此时还未改革开放,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求同存异”的原则无关,排除C项;该协定的签订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D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依据时间结合所学可知该政策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以排除A、D,该原则的产生是与印度缅甸有关,而非越南,所以排除B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是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分歧,主张凡是愿意遵守该原则的中国都愿意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所以选C项。
点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新中国成立初的“三大政策”都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但两者又有很大不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束缚,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1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7年中国。材料反映了1957年湖北省的消费品生产增长幅度大,显然消费品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的工作于1952年已经完成,题干涉及时间是1957年,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涉及消费品资料的情况,不能据此得出1957年我国工业投资重点是消费资料生产,排除C项;材料涉及1957年湖北省部分消费品生产的情况,不能说明此时我国建立了现代工业体系,排除D项。故选A项。
15.A
【详解】根据“总路线也可以说就是解决所有制的问题。国有制扩大——国营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毛泽东意在强调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的实现,即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A项正确;改造只是方式手段,不是主旨,排除B项;扩大国有制不是实现工业化的方式,排除C项;当时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排除D项。故选A项。
16.A
【详解】1960—1962年处于我国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所以我国对减少对基本建设的投资、降低积累率就是适应这一调整,故选A;这些变化是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调整,但还没有使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排除B;这一时期的经济指导思想是符合国民经济的实际情况的,并不是弊端严重,排除C;这一时期我国没有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排除D。
17.(1)原因:中美长期对抗,中苏关系持续恶化,国际环境的恶劣,促使中国积极拓展外交空间;中国认识到欧共体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独立,抗衡霸权主义中的作用;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缓和推动中国先后同欧共体大多数成员国建交。
(2)形势:两极格局对峙,美苏争勒加剧;随着西欧、日本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得到发展;社会主义阵营瓦解,资本主义阵营独立倾向加剧;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缓和,国际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整个国际局势趋向缓和。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改善我国的外交环境;有利于维护和实现国家的根本利益,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欧共体经济的发展和国际政治地位的提高;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有利于打破两极格局,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详解】(1)原因: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所学知识可知,关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对欧共体的态度转变主要和中苏关系恶化、维护中国国家利益、中美关系改善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2)形式:根据材料“截止到1975年,中国已经与除了爱尔兰之外的欧共体所有成员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国同欧共体建交的国际形势可从美苏争霸加剧、多极化趋势加强、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分化和中美关系缓和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同欧共体建交的意义可从改善我国外交环境、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欧共体的发展、国际格局的演变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18.原因:政治运动的干扰;经济社会条件不具备。条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详解】第一小问原因,从材料二“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可知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是“整风”“反右”和“四清运动”等政治运动,从材料二“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可知中断的原因是经济社会条件不具备;第二小问条件,从材料二时间“1954~1956年”、“1962~1964年”,结合中国当时的经济政策,可知当时“经济社会条件”是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9.(1)这份电报属于文献史料,是第一手史料。是可信史料,对于研究中国出兵朝鲜问题有较高史料研究价值。
(2)示例: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中国人民渴望和平安宁。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进行武装干涉,并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国家安全。应朝鲜政府请求,新中国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建议分别从朝鲜、美国、中国三个角度赋分)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中的关键战役,志愿军战士不畏强敌、浴血奋战,展现了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在中朝军民的共同奋战下,1953年7月,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或挫败美国的霸权政策),捍卫了新中国安全(或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详解】(1)1950年10月2日毛泽东就中国向朝鲜派出志愿军的问题给斯大林的电报,属于文献史料,是第一手史料。这份电报是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是可信史料,对于研究中国出兵朝鲜问题有较高史料研究价值。
(2)示例:根据材料和所学,可从中国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上甘岭战役意义、战争胜利的意义等进行解说。背景可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渴望和平安宁;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进行武装干涉,并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国家安全;应朝鲜政府请求,新中国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等进行分析阐述。可从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中的关键战役,志愿军战士展现了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等说明上甘岭战役的意义。可从在中朝军民的共同奋战下,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捍卫了新中国安全,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等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历史意义。
【点睛】
20.示例: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尤其是科技落后于西方国家,在美国功成名就的钱学森,怀着“建设国家”让同胞“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的目标,突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并把个人的事业选择与国家强盛紧紧联系在一起,体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民族自信的家国情怀。
竺可桢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为中国近代地理科学和气象科学事业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其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浙江大学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邓稼先积极投身到新中国的科研事业中,为中国的核科学、国防事业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大大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苏步青创立了中国微分几何学派,推动了中国数学和科研事业的进步,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我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广大知识分子要以先辈为榜样,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示例仅作评卷参考,其他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详解】根据题目要求,首先,阅读材料,明确钱学森的认识,即要“竭尽全力”参加祖国的建设事业,使同胞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将其明确表达出来;然后分析钱学森在1955年回国参加建设、报效祖国决心产生的背景、精神内涵;接下来结合表格中列举的“毅然回国的留学生”代表和所学知识,通过讲述优秀留学生,如邓稼先、苏步清等人学成回国后,参与国家建设,在相关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彰显的爱国精神,指出当今知识分子践行爱国精神的重要性,明确个人成长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最后在解题过程注意按照题目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单元检测(含解析)--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二轮复习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