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山东省济宁重点中学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三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与材料描述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中国哲学中另有一个特异的宗派 是以思辨作为他的特性。这派的主要概念是‘道’,这就是理性。”该“宗派”创始人的政治主张是( )
A.“以德治国” B.“以法治国” C.“兼爱”“非攻” D.“无为而治”
3.战国以来,山东地区的行政区划不断变化。以下形势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③④②① B.③①②④ C.③②④① D.④②①③
4.据《宋史·宰辅表》统计,宋朝宰相133名,科举出身的123名。州县长官也由文臣担任。据此可知,宋朝政治的特点( )
A.文官政治 B.君主专制 C.分化事权 D.中央集权
5.清朝人李祖陶说:“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 人情望风觇(看,窥视)景,畏避太甚。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虎。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上述社会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清王朝实行( )
A.廷杖制度 B.“文字狱” C.八股取士 D.特务统治
6.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是我们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依据。对下列史料所属的类别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司母戊鼎和都江堰是实物史料 B.《史记》和《西游记》是文献史料
C.张学良的回忆录音是口述史料 D.《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是文献史料
7.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网络搜集到下面这样一组图片,进行探究性学习,你认为他们的探究主题是( )
泥活字版 司南(模型) 元代火铳 日本书籍封面
A.秦汉时期灿烂科技成就 B.影响世界的中华文明
C.古代中日两国的频繁交流 D.领先世界的中国发明
8.洋务运动历时三十余年,从西方国家引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西方列强在我国的扩张。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湖北织布局创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B.创办京师同文馆,培养了大量翻译和军事人才
C.提出《资政新篇》,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9.许多史学家认为:“从实力上看,孙中山与洪秀全相比,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秀全,却亡于孙中山,这主要原因是孙中山提出了顺应时代要求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这纲领是( )
A.马克思主义 B.自强、求富 C.三民主义 D.民主与科学
10.“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科学和民主的光辉旗帜”是学者们对民主革命时期一场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度概括。这场“斗争”是指( )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11.下面时间轴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其中“★”处对应的内容是( )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国民革命 D.土地革命
12.1927年的“八七会议”,中国共产党提出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10年后,中国共产党却提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这一变化这充分说明( )
A.中国共产党已放弃了一切斗争 B.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
C.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已经消除 D.国共两党的利益完全一致
13.数据变化可以反映某段时期的历史。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壮大 B.人民群众踊跃支持解放战争
C.工农革命运动支持北伐战争 D.敌后抗日根据地力量的发展
14.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也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材料中“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策略 B.开展武装起义策略
C.实行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使中国共产党取得领导地位
15.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时,毛泽东回过头来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进京赶考”意味着( )
A.意味着中国革命的胜利结束 B.意味着共产党人面临着执政和建设的新任务
C.意味着新中国的建立 D.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6.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从中传达的信息正确的是( )
出土的甲骨文 古埃及罗塞塔石碑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A.甲骨文的出土,有力证明了我国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B.罗塞塔石碑碑文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
C.《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说明印度河流域很早就进入了文明时代
D.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17.所谓全球史观,简而言之就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平地看待历史。如果从这种角度看待殖民扩张,下列表述最合适的是( )
A.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B.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给亚非拉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D.“带着血泪的进步”
18.《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评述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发现了“阶级斗争”的学说是( )
A.《物种起源》 B.《共产党宣言》 C.《人权宣言》 D.《相对论》
19.日本乘欧化东渐,在欧风美雨中,利用科学新法发展国家,维新五十年,便成当时亚洲最强盛的国家,和欧美各国并驾齐驱,欧美人不敢轻视。材料中“欧美人不敢轻视”表现在( )
A.19世纪50年代日本开放港口 B.巴黎和会上对山东权益的处置
C.雅尔塔会议上的大国强权 D.冷战开始后美国积极扶持日本
20.某学习小组以“转型的欧洲”为研究主题,绘制了如下思维导图。导图中①、②、③空白处填写正确的是( )
A.①文艺复兴运动②君主立宪③信息 B.①文艺复兴运动②民主共和③电气
C.①文艺复兴运动②民主共和③信息 D.①文艺复兴运动②君主立宪③电气
21.某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激烈谈论了“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章西女王”“华盛顿”等历史人物。你认为他们讨论的主题可能是( )
A.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反殖民斗争与民族解放 D.对外交流促进世界发展
22.20世纪20年代,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提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创;20世纪30年代,美国“新政”的实施;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23.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下列各项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②化学工业兴起和发展
③太阳能开发和利用 ④电子产品普遍使用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二战结束后,美国跨越大西洋搭建了联盟,加强了美国对西欧国家的控制,并在欧洲大陆组成了一个遏制苏联和东欧的弧形包围圈。材料中的“联盟”是( )
A.反法西斯同盟 B.联合国 C.北约 D.欧盟
25.2023年4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结束访华后指出:与中国脱钩既不可行,也不可取。中欧之间大部分商品和服务贸易都是互利互惠的。她发表此言论基于( )
A.经济全球化 B.政治多极化 C.文化多元化 D.欧洲一体化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三历史试题
命题人:张红艳 审题人:田地
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
二、材料题(26题18分,27题24分,28题8分,共50分)
26.中学历史课程将培养和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18分)
【时空观念】
(1)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请写出年代尺中①②处所对应的时代。(4分)
【史料实证】
材料一:中国古代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以唐朝为最,唐朝前期出现了①治世、盛世的局面,②对外交往活跃,③国内民族融合,④社会风气开放。
(2)请你从材料一的①②③④中任选两个观点,分别用一史实来证明。(4分)
【历史解释】
材料二:
A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B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C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着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3)结合所学知识,从A、B、C言论中任选其一,指出其所属派别,并简要说明判断理由。(4分)
【唯物史观】
材料三:辛亥革命以民国取代帝国,使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正如梁启超所云:“任凭你像尧舜那样圣贤,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如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这无疑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质的飞跃。
——摘编自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无疑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质的飞跃”的理解。(2分)
【家国情怀】
材料四:人民网、新浪网等组织了一次关于“五四精神”的网络调查。受访者中,40.2%选择“爱国主义”,23.4%选择“民主精神”,20.8%选择“科学精神”,15.6选择“创新精神”。
(5)据材料四你认为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什么?五四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有怎样的地位?(4分)
27.构建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为了追求这一目标,各国曾经力图探寻与扩张,革命和改革,也曾经经历过危机与战争。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探寻与扩张】
材料一:在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鼓舞下,航海家们乐观进取和积极冒险的精神,驱使他们远渡重洋,开辟新航路。因此,地理大发现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副产品,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外在表现。
——程佩璇《近代西欧国家现代化与文艺复兴之关系探析》
(1)上图事件让人们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其中①航海路线的航海家是谁?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地理大发现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副产品”的理解。(4分)
材料二:19世纪中叶,中国和日本被迫敞开国门,接受西方的商人、传教士、领事和舰炮,这两个远东国家都受到了根本的影响,不过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为应对“被迫敞开国门”,19世纪中叶,中日两国政府各采取了哪一举措?中国的举措在历史上有何特殊地位?(6分)
【危机与战争】
材料三: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了 与会各国缔结了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确定了新的国际秩序。
——黄安年《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
(3)材料三中所说的“新的国际秩序”是指什么?写出漫画中的“长烟嘴”在20世纪30年代面对经济危机时采取的措施有何创新之处?列举漫画中的“烟斗”所在国家在二战中的一例著名战役。(6分)
【团结与合作】
材料四: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大国崛起》解说词
图一 图二
(4)战后欧洲在20世纪60年代“相逢一笑泯恩仇”的举措是什么?材料四中哪一国际组织(要写出图几以及组织名称)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协调作用?(4分)
【智慧与方案】
材料五:俄乌冲突是美俄战略博弈下的一场较为典型的混合战争。在这场较量中,美俄出于各自战略利益需要将乌克兰作为混合战争的主战场,双方综合运用了战略威慑、经济制裁、外交施压、舆论斗争、内部瓦解等多种手段。冲突角逐看似打打停停,实则从未真正罢手休战。
——选自《透过俄乌冲突看混合战争美俄角力》
(5)从材料五中可以看出当今世界并不安定,当今世界的政治趋势是什么?有担当者,山海相迎,为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请试着提出中国方案。(4分)
28.阅读抗日战争大事年表(部分),回答问题。(8分)
抗日战争大事年表(部分)
序号 时间 事件
① 1931年9月 九一八事变
② 1935年8月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③ 1936年12月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④ 1937年7月 七七事变
⑤ 1937年8月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⑥ 1937年—1938年 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
⑦ 1937年9月 平型关大捷
⑧ 1940年8月 八路军打响百团大战
⑨ 1942年初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⑩ 1945年9月2日 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1)分析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2分)
(2)选择材料中相关联的事件(至少选择2个),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山东省济宁重点中学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