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皮一中2023年高三历史上学期11月月考试卷
未命名
一、单选题(共48分)
1.(本题3分)如表是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公布的考古发掘成果。这可用于印证( )
坑号 发掘器物 基本特征
3号坑、8号坑 铜尊、铜罍、铜瓿 与中原殷商文化的典型铜器相似
3号坑、4号坑 玉琮 文化因素来自甘青地区齐家文化
3号坑、7号坑、8号坑 发现的有领玉壁、玉璋、玉戈 在河南、陕西、山东以及广大的华南地区都有发现
A.古蜀文明曾领先于全国 B.青铜器的使用范围广泛
C.多民族文化的统一趋势 D.早期区域文明间的联系
2.(本题3分)商鞅变法规定,贵族无军功者要降低待遇,平民可因军功拜爵,并因而占有不同数量的田宅、奴隶。该规定( )
A.打击了封建的地主阶级 B.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C.革除了落后的社会风俗 D.废除了旧的土地制度
3.(本题3分)班固《汉书》载:“诸子(百家)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方今……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据此可知班固( )
A.批评百家学说异常混乱 B.主张“百家”思想趋向统一
C.以奴隶主立场评判百家 D.肯定“百家”思想的治国价值
4.(本题3分)元朝的江浙行省最初管辖范围很大,大致包括今天的江苏、安徽、浙江西东北部。后原属江浙行省的江北部分被拆出,加上河南等地成河南江北行省。元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宋朝悲剧的重演 B.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
C.维护地方的统治秩序 D.规范地方的行政管理
5.(本题3分)据统计,中国古代女性作家共有4000余人。从明代中后期开始,知名女性作家灿若群星,至清代多达3700多人。明清时期女性作家人数大增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
A.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B.社会政治环境比较宽松
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动摇 D.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6.(本题3分)徐继畬在西洋地图集的基础上,于1845年撰成《瀛环志略》二卷,后又广泛“荟萃采择”中西文献资料,并于1848年在福州刊刻了《瀛环志略》十卷。在著书过程中,他通过广泛接触外国传教士、外交官、医生等,并询问福建当地航行外洋的舵工,掌握了大量资料。据此可知,徐继畲( )
A.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文化 B.践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C.具有开眼看世界的意识 D.推动了西方思想的广泛传播
7.(本题3分)1928年,“边界红军的来源 大成问题。”1930年后,兵员不断增加,如23万人口的兴国县就有8万人参加红军。兵源改善的主要原因是( )
A.红军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B.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
C.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 D.解放区实施了土地改革
8.(本题3分)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53年2月公布了选举法。地方各级人大的逐步召开,选举产生了560余万名基层人大代表,16680名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人大代表以及1226名全国人大代表,1954年9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说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
A.确认了社会主义原则 B.推动了基层民主制度建立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9.(本题3分)早期日本神道崇拜自然万物。5世纪,道教传入日本。此后不久,神道中形成了关于天地开辟、宇宙生成的神话体系,还出现了“阴阳”、“无为”等有关世界本原的概念。这反映出( )
A.日本原始宗教的理论化 B.神道教地位的官方化
C.道教成为日本主流文化 D.日本武士道影响深远
10.(本题3分)“考迪罗”是独立后的拉美各国普遍出现的一种政治统治形式,指那些以暴力夺取政权,并以暴力维护其统治的独裁者的专制制度。“考迪罗”一般集军阀、大地主、教主于一身的三元寡头统治,拉美各国独立后,虽然部分“考迪罗”在人民压力下作出了一些改革,但由于其和大庄园主在经济及政治上的垄断密不可分,所以未触及大地产制度,逐渐成为拉美经济发展的主要阻碍之一。这反映了“考迪罗”统治的实质是( )
A.奴隶制下的贵族寡头政治 B.封建地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
C.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表现 D.殖民者进行政治渗透的代理人
11.(本题3分)巴黎和会上,英国代表坚决反对波兰领导人德莫夫斯基提出的大波兰领土要求。早在出席和会前,英国政府告诫英国代表团:“波兰只能由纯血统的波兰人组成。”英国意在( )
A.保持波兰族群关系和谐 B.维持欧洲大陆均势
C.限制德国势力过快恢复 D.落实民族自决原则
12.(本题3分)1500年,亚欧大陆人口约为4.25亿。到1600年,人口增加了25%,达到5.45亿。从1700年开始,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到1750年,人口达到7.2亿,1800年人口突破9亿。这种状况( )
A.降低了工业革命的人力成本 B.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C.反映全球贸易体系有序发展 D.得益于大航海带来的物种交换
13.(本题3分)在2022中国电子商务大会上,商务部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21)》显示,2021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2.3万亿元,同比增速19.6%,……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达到6727.8万人。由此可知,电子商务( )
A.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 B.推动了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C.有利于稳增长、带就业 D.打通了电商“走出去”的瓶颈
14.(本题3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推行的公务员制度被地方割据势力看作是蒋介石集团进行人事渗透、瓦解统治的阴谋,所以他们对公务员制度采取坚决抵制的态度。在公务员任用方面,各地方实力派拒不执行或变相执行公务员任用法。这一状况会导致( )
A.地方官员行政能力受影响 B.中央官员的选拔受到制约
C.国民政府一党专制的形成 D.地方割据势力进一步削弱
15.(本题3分)隋炀帝在长安建国门外置东、南、西、北四方馆,并各设使者一人,以接待周边少数民族,并与之贸易,每个使者署下设典护、叙职、叙仪、监府、监置。其中“监置掌安置其驼马船车,并纠察非违;互市监及副掌互市,参军事出入交易”。材料说明了隋炀帝时期( )
A.国家控制商业 B.民族间贸易繁荣 C.政府税收大增 D.民间交易较频繁
16.(本题3分)1895年7月以来,(江西)省府南昌,“洋板书铺中异常热闹”。士绅们纷纷购阅时务书籍,尤其是《时务策学》这类书籍,更是“畅销之至”,几乎是人手一册。士绅们交谈的主题,不再是官道八股,而是时务救国。这反映了( )
A.民众借助传媒宣传新思想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书籍刻印技术取得新进展 D.地方士绅思想观念的革新
二、材料分析题(共39分)
17.(本题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青年时期,王征就对机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王征因为九次进京考试,所以有机会接触到西洋的一些机械成就,他对机械的兴趣便更加浓厚了。王征的发明有很多,如灌溉机械“虹吸”和“鹤饮”、计时器“轮壶”、耕作机“代耕”,以及“自转磨”“自行车”和先进的武器“连弩”“自飞炮器”等。1626年,王征在北京与龙华民、邓玉函、汤若望的交流中,曾向他们请教《职方外纪》上所载的西方奇器,并从他们那里看到了许多西方的关于力学、机械学方面的书籍。他还曾向金尼阁学习过拉丁文。由此,王征得知了欧洲的《诸器图说全帙》一书的概貌,遂即由邓玉函口授,王征执笔,并参考其他书籍,选择“关切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翻译成书三卷,名为《远西奇器图说录最》,连同王征自著的《新制诸器图说》一卷,于1627年在扬州刻印成书,刊行于世。
——摘编自姚远《我国明代引进西方力学的先驱者——王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征在科技领域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征取得上述科技成就的原因。
18.(本题13分)农业是人类的食品之源、生存之本,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嘉庆年间,“浙江各山邑,旧有外省游民,搭棚开垦,种植包芦玉米……棚厂满山相望”。道光十三年,“各处山场只开十之二三,至道光三十年时已十开六七”。从嘉庆至光绪年间,在浙江多地的方志中,均有江苏、安徽、福建诸省农民“入境租山”种植玉米的记载。玉米“但得薄土,即可播种”,“足以济荒,而人畜兼资”。
——摘编自郑楠《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材料二:两汉时期,汉承秦制,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置边郡。前135年—前109年,西汉中央政府在今西南边疆共设置了犍为、益州等9个边郡,将西南边疆纳入中央政府的行政管理系统。在边郡辖区,既设置太守、边郡都尉等流官,又设置侯王、将相等土官。边郡太守多由将军兼任,有的是由皇帝下诏征来,他们代表中央政府屯兵驻守于边疆民族地区,在防止边疆民族地区民族事变发生的同时还对边郡辖区采取一些“用夏变夷”的经济文化措施。边郡太守缴纳境内的田赋和口赋等赋税,可减可免。同时要求蛮夷君长解纳土贡,形成了边郡“以其故俗治,无赋税”的局面。
——摘编自《土司制度及西南边疆治理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时期玉米在浙江种植的特点。结合所学,概述明清时期玉米引入对饮食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汉边郡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19.(本题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美法系最早可追溯到由原始习惯或判例组成的日耳曼法,它认为,法则只能靠经验去摸索,人们不可能达到一种完善的理性。受洛克和孟德斯鸠思想的影响,它认为政府只是不同社会利益群体的协调人,故政府应该接受法治。面对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它着重于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却忽视了对社会公道、永久和平、世界主义的博爱等这些宏伟理想的追求。
——摘编自胡娟《西方大学两大治理模式及其法治理念和思想传统》
材料二 法律应以民族为基础,即以本民族的道德、法制、风俗习惯、宗教等民族性格为法制之标准。中国法系,以人伦为本位,以理性为前提,尚礼仪,重王道,尚矜恤,慎刑罚。它以“人是宇宙的主人”和从内外两方面践履人生里程的精神,以融合民族、提升道德、维护秩序和实现大同世界理论的贡献,自占世界上法系之重要地位,为安南、朝鲜、日本、暹逻之母法。近世因经济思想之变动,政治形式之改观等,遂日渐式微。然中国法制具有独特的精神与久远的历史及光辉的价值,可以成为医治世界危机的一种药方,其复兴势在必然。
——摘编自俞荣根等《中国传统法学述论:基于国学视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法系的主要特征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法系的时代价值。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法律建设的认识。
三、论述题(共13分)
20.(本题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有人认为宗教与科学是互相对立的学说,在中世纪,宗教是扼杀科学的最大敌人,现代社会科学是破除迷信与宗教的最好的锐利武器,宗教是落后势力的典型。也有人认为宗教是科学的前身,科学是从宗教里面发展而来的,所以宗教往前一步就成为科学。近代初期的科学家大多是基督教神职人员,如哥白尼、开普勒、布鲁诺等,或具有神学背景,如伽利略等。
——摘编自蒋四清《宗教是科学的死敌吗?》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体现出的现象并加以合理解释。(要求:主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周朝初期(中国)。由材料中“与中原殷商文化的典型铜器相似”“文化因素来自甘青地区齐家文化”“在河南、陕西、山东以及广大的华南地区都有发现”可以判断,西南古蜀文明与全国其他地区文明是有交往联系的,因此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与中原地区的文物具有相似点,说明早期区域文明间的联系,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古蜀文明与其他地方文明的比较,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A项;仅凭材料中的“铜尊、铜罍、铜瓿”不能判断青铜器使用范围广泛,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各民族文化的发展的趋势,且时间上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战国时期的秦国。根据材料“贵族无军功者要降低待遇,平民可因军功拜爵,并因而占有不同数量的田宅、奴隶”及所学可知,军功爵制调动了军队的积极性与战斗力,B项正确;商鞅变法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排除A项;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有利于改革旧的社会习俗,排除C项;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排除D项。故选B项。
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班固认为诸子百家的主张虽然不同,但就像水与火,相互对立也彼此相通,如果能够修习六经中的方法,参考诸子百家的言论,舍弃短处取用长处,那就能通晓天下一切的道术了。 也即班固认为诸子百家的思想各有其价值,应该兼采众长,结合起来使用,D项正确;班固主张“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也即肯定“百家”思想的治国价值而非批评,排除A项;根据材料“方今……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百家”思想各有特点与主张,“思想趋向统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班固是东汉史学家、文学家,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不是“奴隶主立场”,排除C项。故选D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元朝的江浙行省最初管辖范围很大,大致包括今天的江苏、安徽、浙江西东北部。后原属江浙行省的江北部分被拆出,加上河南等地成河南江北行省。”并结合所学可知,浙江行省的江南部分经济发达、经济实力雄厚,元政府为了防止地方势力作大,为维护统治秩序,将浙江行省拆开,C项正确;宋朝被少数民族政权所灭,拆分江浙行省与宋朝无关,排除A项;拆分与否,不会影响其财政收入,排除B项;拆分江浙行省是为了防止该地区势力过大,与规范管理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结合所学,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个性解放思潮兴起,更多的女性接受了教育,更多地走出家庭,参与社会生活,推动了女性作家人数的增加,D项正确;宋朝时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排除A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封建政府通过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手段加强对思想的控制,“政治环境比较宽松”说法不恰当,排除B项;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仍然居于正统,排除C项。故选D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史鸦片战争后。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徐继畬编撰《瀛环志略》,有助于让人们广泛地了解外面的世界,说明徐继畲具有开眼看世界的意识,C项正确。徐继畲等新思想只是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不是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文化,排除A项;“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是魏源的主张,排除B项;《瀛环志略》是一部地理学著作,“广泛传播”西方思想表述过于夸大,排除D项。故C项正确。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主题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原因题。依据本题材料的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8至1930年的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共产党创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以土地革命为核心,打土豪,分田地,农民经济上获得了土地,政治上翻了身,踊跃参与革命,B项正确;红军反“围剿”是与国民党的军事斗争,不是造成兵员增加的主要因素,排除A项;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是在抗战结束后,时间不符,排除C项;解放区实施了土地改革,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4年(中国)。根据材料中“新中国成立后,地方各级人大的逐步召开,选举产生了560余万名基层人大代表,16680名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人大代表以及1226名全国人大代表”,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参会代表的广泛性,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社会主义原则,排除A项;基层民主制度建立是在1989年先在农村建立的,排除B项;材料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刚刚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5世纪(日本)。根据材料,早期日本神道崇拜自然万物,道教传入后,加入了“阴阳”、“无为”等观念,形成了日本独有的神道理论,原始宗教开始理论化,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神道教在日本官方的地位,只是道教理论对于原始宗教的影响,排除B项;日本文化是多神信仰,道教成为日本主流文化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日本武士道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拉美国家)。根据材料“但由于其和大庄园主在经济及政治上的垄断密不可分,所以未触及大地产制度,逐渐成为拉美经济发展的主要阻碍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很多拉美国家独立后,土地问题没有解决,经济上盛行大地产制,政治上民主流于形式,形成了军事独裁的“考迪罗”制度,是封建地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B项正确;拉美国家并不是奴隶制社会,排除A项;拉美国家并未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殖民者的活动,排除D项。故选B项。
1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一战后欧洲。一战后波兰要求拿回以前属于波兰但被德国占据的土地,英国不同意大波兰领土要求,不希望过分削弱德国,造成欧洲大陆上法国独大的局面,体现了英国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的政策,B项正确;英国的政策主要是为了自身利益,并非为波兰考虑,排除A项;拒绝波兰的过多领土要求,目的是保留德国的力量,而非限制德国,排除C项;英国在波兰领土问题上的政策主要是基于欧洲局势、英国国家利益方面的考虑,而非考虑民族自决原则,排除D项。故选B项。
12.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据材料“1500年,亚欧大陆人口约为4.25亿。到1600年,人口增加了25%,达到5.45亿。从1700年开始,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到1750年,人口达到7.2亿,1800年人口突破9亿”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亚欧大陆人口从1500年之后增长迅速,新航路开辟后带动了物种交换,高产作物的种植使得人口的增长速率急速增加,D项正确;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B项;全球贸易体系是在20世纪40年代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2021年的中国。根据材料“2021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2.3万亿元,同比增速19.6%,……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达到6727.8万人”可知,电子商务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人数,C项正确;电子商务受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排除A项;2001年加入WTO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跨境电商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地方势力抵制公务员制度的实施,极易出现出现任人唯亲等现象,使地方官员行政能力受影响,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公务员任用,而非选拔,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公务员制度的施行,而非国民党一党专政,排除C项;地方抵制制度的实施,是其势力加强的表现,而非削弱,排除D项。故选A项。
1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炀帝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隋炀帝置四方馆接待周边少数民族,与之贸易,设置专门官员进行管理,说明民族间贸易繁荣,B项正确;材料只是说管理,不是控制商业,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税收变化,排除C项;材料是关于民族间贸易的,不能得出民间交易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
1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士绅们纷纷购阅时务书籍,尤其是那些关于时务策学的书籍,这表明他们在积极吸收新知识,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这种知识的更新是他们应对时代变化的重要方式,D项正确;材料的主体是书铺商家和士绅,而不是普通民众,排除A项;材料描述更侧重于土绅们对时务的关注,而非外部势力的瓜分行为,排除B项;虽然新的印刷技术可能会促进书籍的流通和普及,但材料中并没有提到技术进步的具体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17.(1)贡献:设计发明自动化的农业机械及先进武器;学习西方关于力学、机械学的知识;翻译西方关乎民生科技方面的书籍;传播西方科技知识。
(2)原因:王征对于西学的浓厚兴趣及自身的努力;西学东渐,西方知识的传入;志同道合者的共同努力;儒家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工商业兴盛,科技取得重大发展。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代(中国)。贡献:根据材料, “王征的发明有很多,如灌溉机械‘虹吸’和‘鹤饮’、计时器‘轮壶’、耕作机‘代耕’,以及‘自转磨’等”,可得出设计发明自动化的农业机械及先进武器;依据材料 “曾向他们请教《职方外纪》上所载的西方奇器,并从他们那里看到了许多西方的关于力学、机械学方面的书籍”,可得出学习西方关于力学、机械学的知识;据材料 “王征得知了欧洲的《诸器图说全帙》一书的概貌,遂即由邓玉函口授,王征执笔,并参考其他书籍,选择‘关切民生日用’翻译成书三卷,名为《远西奇器图说录最》,连同王征自著的《新制诸器图说》一卷,于1627年在扬州刻印成书,刊行于世”,可得出翻译西方关乎民生科技方面的书籍,传播西方科技知识。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代(中国)。原因:据材料 “青年时期,王征就对机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王征因为九次进京考试,所以有机会接触到西洋的一些机械成就,他对机械的兴趣便更加浓厚了”,可以得出王征对于西学的浓厚兴趣及自身的努力;据材料 “王征得知了欧洲的《诸器图说全帙》一书的概貌,遂即由邓玉函口授,王征执笔,并参考其他书籍”,可以得出志同道合者的共同努力;根据所学可以得出,这一时期西学东渐的影响,西方知识的传入,儒家经世致用思潮,明清时期工商业兴盛,科技取得重大发展。
18.(1)特点:主要在山区种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大量外省百姓入浙种植。(任答2点)
影响: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改变了食物结构,饮食习惯;提高了抗饥荒能力;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任答2点)
(2)特点:主要设置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边郡太守兼有军事和行政、思想教化职能;实行土流并治;执行赋税优惠政策;因俗而治;汉承秦制。(任答2点)
影响:有利于维护边疆稳定;促进边疆开发;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交融,有利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有利于整体上推动边疆民族群体的经济文化发展;为后世土司制度形成提供参考。(答两点)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第一小问特点,阅读材料逐句梳理归纳即可,据材料一中“浙江各山邑,旧有外省游民,搭棚开垦,种植包芦玉米……棚厂满山相望”得出主要在山区种植;据材料一中“各处山场……已十开六七”得出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材料一中“有江苏、安徽、福建诸省农民‘入境租山’种植玉米的记载”得出大量外省百姓入浙种植。
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足以济荒”得出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提高了抗饥荒能力;此外还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丰富食物种类、改变食物结构和饮食习惯等方面分析。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两汉(中国)。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二中“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置边郡”,可得出主要设置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依据材料二中“两汉时期,汉承秦制”,可得出汉承秦制;依据材料二中“在边郡辖区,既设置太守、边郡都尉等流官,又设置侯王、将相等土官”,可得出实行土流并治;依据材料二中“边郡太守缴纳境内的田赋和口赋等赋税,可减可免。同时要求蛮夷君长解纳土贡”,可得出执行赋税优惠政策;依据材料二中“形成了边郡‘以其故俗治,无赋税’的局面”,可得出因俗而治;依据材料二中“在防止边疆民族地区民族事变发生的同时还对边郡辖区采取一些‘用夏变夷’的经济文化措施”,可得出边郡太守兼有军事和行政、思想教化职能。
第二小问意义,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民族关系、对后世的影响等角度进行思考,如有利于维护边疆稳定;促进边疆开发;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交融,有利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有利于整体上推动边疆民族群体的经济文化发展;为后世土司制度形成提供参考等。
19.(1)特征:遵循先例原则(注重习惯法或判例法);崇尚经验主义;注重法治;注重实用。(答出其中3点即可)
原因:传统法学的影响(日耳曼法的影响);启蒙思想的传播;商品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推动。(答出其中3点即可)
(2)价值:是融合了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各民族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成果;礼法合一的特质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提供了价值参考;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为国家发展提供保障;利于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中国周边国家与地区的发展和中华文化圈的形成;中华法系是世界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的有序和谐、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答出其中4点即可)
(3)认识:法律建设应在人民主权原则下发挥人民群众主力军的作用;法律建设是构筑法治社会的基础;法律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强调司法独立,保护个人权利;法律建设应遵循本土性、适时性、开放性等原则;国际法的建设是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课题。(答出符合题意的2点即可)
【详解】(1)本题是特点、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欧美国家。第一小问特征:由材料“英美法系最早可追溯到由原始习惯或判例组成的日耳曼法,它认为,法则只能靠经验去摸索,人们不可能达到一种完善的理性”及所学可得出遵循先例原则(注重习惯法或判例法),崇尚经验主义;由材料“它认为政府只是不同社会利益群体的协调人,故政府应该接受法治”可得出注重法治;由材料“它着重于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可得出注重实用。
第二小问原因:由材料“英美法系最早可追溯到由原始习惯或判例组成的日耳曼法”可得出传统法学的影响(日耳曼法的影响);由材料“受洛克和孟德斯鸠思想的影响”及所学可得出启蒙思想的传播;结合所学可得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推动。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由材料“中国法系,以人伦为本位,以理性为前提,尚礼仪,重王道,尚矜恤,慎刑罚”“它以‘人是宇宙的主人’和从内外两方面践履人生里程的精神,以融合民族、提升道德、维护秩序和实现大同世界理论的贡献”及所学可得出是融合了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各民族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成果;礼法合一的特质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提供了价值参考,利于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由材料“自占世界上法系之重要地位,为安南、朝鲜、日本、暹逻之母法”及所学可得出促进中国周边国家与地区的发展和中华文化圈的形成;中华法系是世界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材料“然中国法制具有独特的精神与久远的历史及光辉的价值,可以成为医治世界危机的一种药方,其复兴势在必然”及所学可得出为世界的有序和谐、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至近代世界。由材料“受洛克和孟德斯鸠思想的影响,它认为政府只是不同社会利益群体的协调人,故政府应该接受法治”及所学可得出法律建设应在人民主权原则下发挥人民群众主力军的作用,法律建设是构筑法治社会的基础,强调司法独立,保护个人权利;由材料“法律应以民族为基础,即以本民族的道德、法制、风俗习惯、宗教等民族性格为法制之标准”及所学可得出法律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法律建设应遵循本土性、适时性、开放性等原则;由材料“自占世界上法系之重要地位,为安南、朝鲜、日本、暹逻之母法”及所学可得出国际法的建设是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课题。
20.现象:科学和宗教是两种不同的信念体系,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融合力,在某种情况下还会出现激烈的冲突。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
解释:科学与宗教之间存在着历史相互作用,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相互作用的方式与内容又各不相同。这种历史相互作用意味着互相克制、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其后果就是整合、融合、协调。
古代希腊时代,一方面,古希腊哲学深受原始宗教的影响,另一方面,古希腊哲学又为后来基督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希腊哲学、科学,最初源于古老的宗教祭仪,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近代经过一次次“阵痛”逐渐从母体中独立出逐步壮大并建立自己独立的体系,并为西方科学的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产生了关于科学的基本理念和体系。
文艺复兴的兴起和发展使古典的理性主义复苏,科学不断超越自身即对前科学的超越,科学理性不断壮大, 并越加使人信服。科学对自然界的解释力图超越宗教对自然界幻化的解释,并力图摆脱对神学的依附,形成 一种独立的社会建制。而宗教也力图固守对自然界幻化的解释,并力图固守对其他领域的解释和表达。两者矛盾激化,科学对宗教的挑战以及宗教对科学家的迫害,似乎成为此时期科学与宗教关系中的主流。哥白尼革命对基督教的打击以及宗教裁判所对伽利略、布鲁诺等科学家的迫害成了两者关系中永久的历史话题。
总之,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是复杂的,即同特定历史环境紧密相联,也同各自精神气质有关。因此,在分析二者关系时,必须站在科学客观的立场上,在更为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 理论高度上来研究和考察,才能得到更为科学的认识。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近代以来的世界。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在中世纪,宗教是扼杀科学的最大敌人,现代社会科学是破除迷信与宗教的最好的锐利武器,宗教是落后势力的典型”“也有人认为宗教是科学的前身,科学是从宗教里面发展而来的”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科学与宗教的对立统一关系,因此可以提取现象为科学和宗教是两种不同的信念体系,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融合力,在某种情况下还会出现激烈的冲 突。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关于阐释可先对宗教与科学的关系进行整体概括、古希腊时期,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同宗教之间的关系、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近代科学同宗教之间的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突出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若其它角度言之成理也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第一中学2023-2024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