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湖北卷)
历 史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6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饮冰室合集》是一部影响深远的著作,其中写道:“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这里的“华夏民族”( )
A.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 B.多元一体,在不断交往中交融而成
C.源远流长,由炎帝和黄帝共同创造 D.相对独立,发祥地受地理因素限制
2.湖北云梦出土《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有一篇《封诊式》,记载了一个乡村里长发现麻风病疑似患者并向上报告的事例。通过此则材料可以了解秦代( )
A.休养生息的政策 B.分封制度的推行
C.法律制度的严酷 D.基层管理的状况
3.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和看法。以下属于史论的是( )
A.从605年起,隋朝陆续开凿了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B.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C.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D.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
4.运用多元史观评价同一历史现象,能够使我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更透彻。下列采取多元史观从不同角度分析的历史事件是( )
革命史观——中原地区遭到摧残,两河、山东人民遭到灭顶之灾,社会经济停滞,生产被破坏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许多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都在这一时期传播到世界各地文明史观——多个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A.黄巢起义 B.清兵入关 C.元朝的统一 D.金灭北宋
5.有学者指出“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下列史实可以为此观点的成立提供依据的是( )
A.隋炀帝以进士科选拔官员 B.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C.北宋文官担任地方的知州 D.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6.《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记载,1871—1880年,江南制造总局刊印译书98种235册,译成未印者45种140余册。这些译书绝大多数是西方自然科学书籍,对当时的知识界,尤其是后来的维新变法骨干人物产生了启发和影响。据此可知,这些“西书”的翻译出版( )
A.开启了传播西方自然科学之门 B.抵制了西方列强的军事文化侵略
C.推动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演变 D.直接促使维新变法提上议事日程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据此可知,这些规定( )
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B.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C.鼓励了人民参政议政 D.肯定了民主共和制度
8.1935年10月,中共中央代表陈云在向共产国际汇报时指出:“我们的党当然犯过某些错误,但它用自己的力量纠正了……目前,我们的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这表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 )
A.取得了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 B.开始着手解决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C.能够独立自主解决党内问题 D.认识到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必要性
9.以下书籍出版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此类书籍在当时大量出版意在( )
时间 1932年 1936年 1940年 1940年 1944年
书名 《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爱国魂》 《民族英雄评传》系列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诗话》 《中国民族女英雄传记》
A.宣传民主科学,开展新文化运动 B.反对专制独裁,抨击北洋军阀统治
C.弘扬爱国精神,致力于抗日救亡 D.争取和平民主,推动国共两党谈判
10.1971年10月4日,在经过了190次失败的磨砺之后,屠呦呦课题组全体成员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第191次实验的最终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该提取物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惊人的100%,这意味着他们终于找到了治愈疟疾的锁钥。由此可知( )
A.志向远大是成功的前提 B.良好教育是成功的基石
C.大公无私是成功的条件 D.坚持不懈是成功的关键
11.下图所示的古希腊作品共同体现了( )
A.文学创作与神话传说的统一 B.雕塑作品与宗教信仰的融合
C.体育竞技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D.爱好和平与文明交往的理念
12.明清时期,原产于美洲的甘薯、玉米等作物引进中国,并逐渐推广。该史实可用于佐证( )
A.新航路开辟加剧了殖民掠夺与扩张 B.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C.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物种的交流传播 D.明清时期全国人口快速增长
13.在这以前,德、意、日掌握着发动侵略战争的主动权,它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进攻的时间、地点,在军事上、心理上占有优势。《联合国家宣言》则将全世界一切反法西斯力量汇集在一起,从而在人口、资源、生产能力和军事力量等方面绝对地压倒轴心国,彻底改变了双方力量对比。材料表明《联合国家宣言》( )
A.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逐渐扭转了二战战场的形势
C.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D.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4.有学者描绘当今的世界新现象:“中国和拉美在讨论农业合作,非洲和阿拉伯在开展基础设施合作,欧洲和东南亚正在打造自由贸易,美国和非洲在合作修电厂,中国和欧洲准备合作开发北极。”这些现象反映出( )
A.全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B.合作共赢成为时代的潮流
C.地区经济差距日益缩小 D.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2分)
15.(10分)【传统科技与社会经济】
材料一 初唐时期佛教、道教盛行,人们需要大量的宗教经典和宗教画像……雕版印刷术应运而生。……隋唐以后,随着科举制的出现和完善使得教育得到了发展,还有科举考试自身带来的特定文献复制需求,都促进了印刷出版业的大规模发展。隋唐五代至两宋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雕版印书进入了快速发展和完全成熟的时期。
——摘编自李凤华《踏“印”寻源——从中国古代印刷术谈起》
材料二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给印刷广告创造了条件,印刷品广告开始出现。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有北宋时期济南制造细针的刘家针铺的一块广告铜版,上面刻有“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字样,这是我国也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块被保留下来的广告铜版。
——摘编自吴凯《北宋时期汴梁的商业广告》
(1)根据材料一,结合唐宋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分析古代中国雕版印刷术盛行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北宋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说明北宋商业印刷品广告出现的背景。(4分)
16.(10分)【日新月异的交通】
材料一 秦汉交通之具体地表现大一统的精神者,甚为普遍。这时的交通,有一个全国最大的中心,如道路开辟和河渠开凿,也都有一个辐射的焦点。这和先秦时代之富于局部性的交通。大有分别。这是秦汉交通最大的特征之一。至于在交通区域方面,除在国内外,与“西域”“东夷”和南海上的民族,都开始了往来。这也是秦汉交通比先秦交通所特别发展的一点。而这一点,大体上,也是当时的政府,挟着它大一统的国家力量向前推进而得到的。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铁路修建达到高潮。人们通过铁路把大量的炭、原材料运往城市,还能把城市的手工制品输送到其他地方。铁路运输首次实现大规模、低成本、高速度的陆上贷执配送,深入大陆与国家的偏远内地。19世纪晚期,铁路衔接上以蒸汽为动力的海运路线,跨洲的大宗货运走陆路和海路从此一样容易,贸易的流动不再受大自然左右。
——据(美)诺曼·里奇《现代欧洲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交通对比先秦交通的变化,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19世纪欧洲进行铁路建设的条件,并分析铁路建设的影响。(6分)
17.(12分)【示意图中的历史】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构建示意图是理清历史联系、探究历史发展的方法之一。请以“我眼中的战后世界”为线索,从示意图中提取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1
1
2024 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湖北卷)
历史·答题卡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 考证号:
贴条形码区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
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
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违纪标记
2 .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mm 黑色签字笔
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 2B 铅笔填涂
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
选择题填涂样例:
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正确填涂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错误填涂 [×] [√] [/]
第一部分(请用 2B 铅笔填涂)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5 [A] [B] [C] [D] 10 [A] [B] [C] [D]
第二部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15.(10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请_在__各__题__目_的__答__题_区__域__内__作_答__,__超_出__黑__色__矩_形__边__框_限__定__区__域_的__答__案_无__效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QABTQIEggCAABJAAQhCEwE4CAMQkBGAAKoGhEAEoAAAyQNABAA=}#}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6.(10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QQABTQIEggCAABJAAQhCEwE4CAMQkBGAAKoGhEAEoAAAyQNABAA=}#}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湖北卷)
历 史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6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饮冰室合集》是一部影响深远的著作,其中写道:“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这里的“华夏民族”( )
A.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 B.多元一体,在不断交往中交融而成
C.源远流长,由炎帝和黄帝共同创造 D.相对独立,发祥地受地理因素限制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可知,华夏民族是由各族交错杂居,在求大同去小异,相互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的,材料表明华夏族多元一体,在不断交往中交融而成,B符合题意;交通便利有利于华夏族发展,众多的文明成是华夏族的共同贡献,与材料中强调华夏族的特点不符,排除A;材料表明“华夏民族”在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没有涉及到由炎帝和黄帝共同创造,排除C;题干材料强调了华夏民族是由各族交错杂居,在求大同去小异,相互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华夏族,体现不出发祥地受地理因素限制,排除D。故选B。
2.湖北云梦出土《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有一篇《封诊式》,记载了一个乡村里长发现麻风病疑似患者并向上报告的事例。通过此则材料可以了解秦代( )
A.休养生息的政策 B.分封制度的推行C.法律制度的严酷 D.基层管理的状况
【答案】D
【解析】通过题干分析,出土竹简为秦朝时期,而材料描述的是地方乡村里长发现麻风病向上汇报的事情,这反映的是秦朝地方管理制度,D符合题意。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排除A、B;材料题干没有涉及法律严酷问题,排除C。故选D。
3.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和看法。以下属于史论的是( )
A.从605年起,隋朝陆续开凿了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B.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C.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D.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这是对鉴真东渡意义和影响的定性评价,是史论,C正确;A、B、D三项,都是对史实的客观陈述,是史实,均排除。故选C。
4.运用多元史观评价同一历史现象,能够使我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更透彻。下列采取多元史观从不同角度分析的历史事件是( )
革命史观——中原地区遭到摧残,两河、山东人民遭到灭顶之灾,社会经济停滞,生产被破坏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许多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都在这一时期传播到世界各地文明史观——多个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A.黄巢起义 B.清兵入关 C.元朝的统一 D.金灭北宋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革命史观”并结合所学知识,两宋和辽、西夏、金时期,几个民族政权对峙。中原地区遭到摧残,社会经济停滞,生产被破坏,后来元朝统一了全国;根据题干“全球史观”并结合所学知识,元朝时许多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都在这一时期传播到世界各地;根据题干“文明史观”并结合所学知识,元朝时候,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末,清兵入关发生在1644年,金灭北宋发生在1127年,排除A、B、D。故选C。
5.有学者指出“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下列史实可以为此观点的成立提供依据的是( )
A.隋炀帝以进士科选拔官员 B.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C.北宋文官担任地方的知州 D.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这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据此分析,最能为此观点成立提供依据的是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至此相权完全消除,而皇权进一步加强,这也意味着君主专制制度逐步走向僵化,进一步加强皇帝决策的专断性和随意性,D正确。隋炀帝设立进士科选拔官员,标志科举制度正式设立,这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排除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虽然分散相权、加强皇权,但是也有利于提高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不是最能证明该观点的依据,排除B;北宋文官担任地方知州,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即加强中央的权力,削弱地方的权力,与题干所述君主专制强化不符,排除C。故选D。
6.《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记载,1871—1880年,江南制造总局刊印译书98种235册,译成未印者45种140余册。这些译书绝大多数是西方自然科学书籍,对当时的知识界,尤其是后来的维新变法骨干人物产生了启发和影响。据此可知,这些“西书”的翻译出版( )
A.开启了传播西方自然科学之门 B.抵制了西方列强的军事文化侵略
C.推动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演变 D.直接促使维新变法提上议事日程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洋务运动期间,江南制造总局刊印译书多种,以西方自然科学书籍为主,对后来的维新变法骨干人物产生了启发和影响,说明这些“西书”的翻译出版推动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演变,C正确;15世纪后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自然科学逐渐向中国传播,排除A;抵制了西方列强的军事文化侵略,“抵制了”一词说法过于绝对,且与历史史实不符,排除B;直接促使维新变法提上议事日程,“直接”一词说法错误,排除D。故选C。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据此可知,这些规定( )
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B.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C.鼓励了人民参政议政 D.肯定了民主共和制度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D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排除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体现不出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排除B;题干材料没有涉及鼓励人民参政议政的内容,排除C。故选D。
8.1935年10月,中共中央代表陈云在向共产国际汇报时指出:“我们的党当然犯过某些错误,但它用自己的力量纠正了……目前,我们的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这表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 )
A.取得了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 B.开始着手解决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C.能够独立自主解决党内问题 D.认识到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必要性
【答案】C
【解析】据题干“1935年10月”“我们的党当然犯过某些错误,但它用自己的力量纠正了……目前,我们的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可知,这表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能够独立自主解决党内问题,C正确;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排除A;1927年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失败后,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着手解决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排除B;1927年,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武装暴动,排除D。故选C。
9.以下书籍出版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此类书籍在当时大量出版意在( )
时间 1932年 1936年 1940年 1940年 1944年
书名 《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爱国魂》 《民族英雄评传》系列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诗话》 《中国民族女英雄传记》
A.宣传民主科学,开展新文化运动 B.反对专制独裁,抨击北洋军阀统治
C.弘扬爱国精神,致力于抗日救亡 D.争取和平民主,推动国共两党谈判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开始抗日斗争,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量出版宣传、介绍民族英雄的书籍,意在弘扬爱国精神,致力于抗日救亡,故C正确;1915年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排除A;1928年东北易帜,标志北洋军阀统治已经结束,排除B;争取和平民主,推动国共两党谈判是1945年的重庆谈判,排除D。故选C。
10.1971年10月4日,在经过了190次失败的磨砺之后,屠呦呦课题组全体成员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第191次实验的最终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该提取物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惊人的100%,这意味着他们终于找到了治愈疟疾的锁钥。由此可知( )
A.志向远大是成功的前提 B.良好教育是成功的基石
C.大公无私是成功的条件 D.坚持不懈是成功的关键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190次失败的磨砺之后,屠呦呦课题组全体成员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第191次实验的最终结果”可知,这体现了坚持不懈的可贵,因此,坚持不懈是成功的关键,D正确;“190次”“第191次实验的最终结果”,这体现的是坚持,无法体现出志向远大、良好教育、大公无私,排除A、B、C。故选D。
11.下图所示的古希腊作品共同体现了( )
A.文学创作与神话传说的统一 B.雕塑作品与宗教信仰的融合
C.体育竞技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D.爱好和平与文明交往的理念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图片《掷铁饼者》与摔跤图样陶盆可知,这体现出希腊人将体育运动融入到艺术创作之中,反映了体育竞技与艺术审美的结合,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学与神话,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宗教信仰,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对外交往,排除D。故选C。
12.明清时期,原产于美洲的甘薯、玉米等作物引进中国,并逐渐推广。该史实可用于佐证( )
A.新航路开辟加剧了殖民掠夺与扩张 B.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C.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物种的交流传播 D.明清时期全国人口快速增长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结合题干材料“明清时期,原产于美洲的甘薯、玉米等作物引进中国,并逐渐推广”来分析,该史实可用于佐证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物种的交流传播,C符合题意。材料说明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此项表述角度与题干不符,排除A;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兴起与题干没有直接关联,排除B;明清时期全国人口快速增长与题干没有直接关联,排除D。故选C。
13.在这以前,德、意、日掌握着发动侵略战争的主动权,它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进攻的时间、地点,在军事上、心理上占有优势。《联合国家宣言》则将全世界一切反法西斯力量汇集在一起,从而在人口、资源、生产能力和军事力量等方面绝对地压倒轴心国,彻底改变了双方力量对比。材料表明《联合国家宣言》( )
A.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逐渐扭转了二战战场的形势
C.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D.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分析可知,《联合国家宣言》签订前,德、意、日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签订后,反法西斯力量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逐渐扭转了战场的形势,B正确。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排除C;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排除D。故选B。
14.有学者描绘当今的世界新现象:“中国和拉美在讨论农业合作,非洲和阿拉伯在开展基础设施合作,欧洲和东南亚正在打造自由贸易,美国和非洲在合作修电厂,中国和欧洲准备合作开发北极。”这些现象反映出( )
A.全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B.合作共赢成为时代的潮流
C.地区经济差距日益缩小 D.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这反映了当今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纷纷进行各自形式的合作,这说明合作共赢成为时代的潮流,B符合题意;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全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排除A;地区经济差距日益缩小与史实不符,排除C;材料内容体现不出世界多极化趋势,排除D。故选B。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2分)
15.(10分)【传统科技与社会经济】
材料一 初唐时期佛教、道教盛行,人们需要大量的宗教经典和宗教画像……雕版印刷术应运而生。……隋唐以后,随着科举制的出现和完善使得教育得到了发展,还有科举考试自身带来的特定文献复制需求,都促进了印刷出版业的大规模发展。隋唐五代至两宋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雕版印书进入了快速发展和完全成熟的时期。
——摘编自李凤华《踏“印”寻源——从中国古代印刷术谈起》
材料二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给印刷广告创造了条件,印刷品广告开始出现。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有北宋时期济南制造细针的刘家针铺的一块广告铜版,上面刻有“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字样,这是我国也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块被保留下来的广告铜版。
——摘编自吴凯《北宋时期汴梁的商业广告》
(1)根据材料一,结合唐宋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分析古代中国雕版印刷术盛行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北宋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说明北宋商业印刷品广告出现的背景。(4分)
【答案】(1)原因:传统技术的继承和发展;统治者对宗教的推崇;科举制的发展与完善;科举考试的需要;唐宋时封建经济的繁荣;唐宋文化世界领先。(任答三点即可,6分)
(2)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贸易的繁荣;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印刷术的进步;市场发展的需要。(任答两点即可,4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唐宋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可知,古代中国雕版印刷术盛行的原因有传统技术的继承和发展;统治者对宗教的推崇;科举制的发展与完善;科举考试的需要;唐宋时封建经济的繁荣;唐宋文化世界领先。
(2)根据材料二,结合北宋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可知北宋商业印刷品广告出现的背景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贸易的繁荣;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印刷术的进步;市场发展的需要。
16.(10分)【日新月异的交通】
材料一 秦汉交通之具体地表现大一统的精神者,甚为普遍。这时的交通,有一个全国最大的中心,如道路开辟和河渠开凿,也都有一个辐射的焦点。这和先秦时代之富于局部性的交通。大有分别。这是秦汉交通最大的特征之一。至于在交通区域方面,除在国内外,与“西域”“东夷”和南海上的民族,都开始了往来。这也是秦汉交通比先秦交通所特别发展的一点。而这一点,大体上,也是当时的政府,挟着它大一统的国家力量向前推进而得到的。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铁路修建达到高潮。人们通过铁路把大量的炭、原材料运往城市,还能把城市的手工制品输送到其他地方。铁路运输首次实现大规模、低成本、高速度的陆上贷执配送,深入大陆与国家的偏远内地。19世纪晚期,铁路衔接上以蒸汽为动力的海运路线,跨洲的大宗货运走陆路和海路从此一样容易,贸易的流动不再受大自然左右。
——据(美)诺曼·里奇《现代欧洲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交通对比先秦交通的变化,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19世纪欧洲进行铁路建设的条件,并分析铁路建设的影响。(6分)
【答案】(1)变化:由局部性向全国性变化,全国有统一的交通中心;交通区域范围扩大,与西域、海外地区均有往来。(2分)原因:秦汉均为大一统王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促进了交通的发展。(2分)
(2)条件:工业革命成果的运用为铁路建设奠定技术条件;蒸汽机车的发明为铁路建设提供基础。(2分)影响:提升商品流通的数量和速度;降低运输成本;有助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密切联系;推动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形成。(4分)
【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这时的交通,有一个全国最大的中心,如道路开辟和河渠开凿,也都有一个辐射的焦点。这和先秦时代之富于局部性的交通,大有分别”可知,由局部性向全国性变化,全国有统一的交通中心;根据材料“至于在交通区域方面,除在国内外,与“西域”“东夷”和南海上的民族,都开始了往来。这也是秦汉交通比先秦交通所特别发展的一点”可知,交通区域范围扩大,与西域、海外地区均有往来。原因:结合所学可知,秦汉时期均为大一统王朝,秦朝开始建立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汉朝得到巩固并发展,而国家的统一也促进了交通的发展。
(2)条件:根据材料“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铁路修建达到高潮”可知,此时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从英国传播到了各地,工业革命成果的运用为铁路建设奠定技术条件;根据材料“铁路衔接上以蒸汽为动力的海运路线”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为铁路建设提供基础。影响:根据材料“铁路运输首次实现大规模、低成本、高速度的陆上贷物配送”可知,提升商品流通的数量和速度;降低运输成本;结合所学可知,铁路建设有助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密切联系;推动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形成。
17.(12分)【示意图中的历史】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构建示意图是理清历史联系、探究历史发展的方法之一。请以“我眼中的战后世界”为线索,从示意图中提取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
观点:二战后的世界依然动荡,但中国实现了和平发展。(2分)
论述:1945年,二战结束,但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世界陷入了一种美苏争霸,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但是,在这种依然动荡的世界中,中国实现了和平发展。1949年,经历了解放战争的改天换地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之后,对内土地改革,对外抗美援朝,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三大改造、“一五”计划,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启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党和国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此后,无论国家局势如何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也好,欧洲联合、美国独霸也罢,中国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终于在2010年实现了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的成就,实现了和平发展,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定不移地走去。(10分)
【解析】本小题为开放性试题,按照要求解读示意图,提炼观点,论述时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所学分析示意图可知,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世界并不太平,但是新中国从1949年到2010年,实现了和平发展与崛起。因此,可以拟定观点为“战后的世界依然动荡,但中国实现了和平发展”。论述时,首先根据所学和示意图交待世界背景——1945年,二战结束,但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世界陷入了一种美苏争霸,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接着点出中国的发展,呼应观点——但是,在这种依然动荡的世界中,中国实现了和平发展。然后,可以结合所学,通过开国大典、土地改革、三大改造、改革开放等历史,逐步论述新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1949年,经历了解放战争的改天换地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之后,对内土地改革,对外抗美援朝,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三大改造、一五计划,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启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党和国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后,结合“苏联解体”欧洲联盟成立”“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等史实,进行总结性概括——此后,无论国家局势如何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也好,欧洲联合、美国独霸也罢,中国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终于在2010年实现了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的成就,实现了和平发展,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定不移地走去。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