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山东省邹城市第二中学2023-2024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高一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第I卷(6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6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 为世界古代文明的概况。由此可知,古代文明( )
发源地 文字 建筑(水利工程)
北非尼罗河流域 象形文字 胡夫金字塔
南亚印度河、恒河流域 印章文字 那兰陀佛寺
中国黄河、长江流域 甲骨文 都江堰
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地区 腓尼基字母 帕特农神庙
A. 濒临大河、农耕为主 B. 丰富多彩、多元发展
C. 文字多样、交流频繁 D. 宗教主导、相互交融
2. 《5000年文明启示录》中指出,一些人高高在上,使唤农民耕种收获、上缴余粮,供给士兵、祭司、工匠、船员、驼队、矿工、伐木工,及其他从事专业技艺的人员。随着这些人数量渐增,技艺日精,一个我们称之为“文明”的社会由此形成。材料表明( )
A. 人类文明从分散走向联系 B. 社会分工推动了文明起源
C. 武力扩张促进文明的发展 D. 帝国统治扩大文明的范围
3. 埃及历史铭文记载,法老被视为神,是法律的来源。古埃及人赞扬他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这反映出古埃及( )
A. 追求公平正义 B. 实行专制统治
C. 实施依法治国 D. 建立官僚体系
4. 波斯帝国的贵族百姓都是国王的仆从,国王通过遍布帝国境内的道路、通讯系统,加强对地方控制。同时其境内亚美尼亚村庄和希腊人城市的历史表明,公民权的授予、治理方式的选择等内部的事务,都由村庄或者城市自主决定。这表明波斯帝国( )
A. 大力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 B. 建立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
C. 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相结合 D. 继承了希腊城邦的政治遗产
5. 中世纪的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一套特定的仪式,如封臣合掌置于封君双手中,或加上下跪的姿势,还须把手放在《圣经》或圣像上起誓,以表示对封君的臣服和效忠。这表明该制度下( )
A. 封臣是封君的私有财产B. 封君和封臣是领主与附庸的关系
C. 封君拥有对封臣的生杀权D. 宗教是维系封君封臣关系的纽带
6. “在欧洲文化凋敝的时期,他们从被征服的亚里山大里亚、大马士革等地搜集了古希腊典籍,并把它们翻译成自己的文字。他们还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带给了欧洲,把自己的天文学、医学知识传播到东方”。材料中的“他们”来自( )
A. 俄罗斯帝国 B. 拜占庭帝国
C. 奥斯曼帝国 D. 阿拉伯帝国
7. 古巴比伦城市玛什坎沙皮尔(今阿布杜瓦里遗址)中发现了4条运河,运河宽可达15米,在城市的北部和东部还发现了至少6条分支水系。主运河交汇处发现了两个港口。4条主运河将城市分为宗教、行政、墓地,居住等区域。这主要说明,古巴比伦( )
A. 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B. 灌溉农业发达
C. 城市基础设施完善 D. 海外贸易繁荣
8. 伯利克里在担任雅典执政官时曾说∶"让一个人担当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他来自某一特殊阶级,而是他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决不会因为贫困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由此推知,当时雅典城邦
A. 居民具有同等参政机会 B. 公民政治素质普遍提高
C. 平民主导城邦政治活动 D. 民主政治制度渐趋成熟
9. 12世纪初,法国琅城居民向主教高德理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回城市自治权。但是,高德理又要重新统治琅城。1112年,琅城居民起义,成立“公社”,杀死高德理等人。1128年,路易六世颁发特许状,承认琅城自治。由此可知( )
A. 天主教统治地位受到冲击
B. 市民采取多种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C. 法国封君封臣制度逐步瓦解
D. 城市自治得益于王权与教权斗争
10. 中世纪欧洲的社会秩序具有两大根本特征:一是名义上存在于“大一统”基督教会中的教会体系(亦称教会帝国);另一个是事实上支离破碎的封建体系,即领主与附庸关系的契约观念: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这反映了中世纪欧洲
A. 契约理念的萌发 B. 世俗权力的加强
C. “民族情感”的缺乏 D. 新生产方式的孕育
11. 以下是某同学总结的15世纪末印加人统治庞大帝国的措施。横线处应正确填写的是( )
(1)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 (2)编制详细的人口调查表 (3)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征服地区的居民移到新地区
发明浮动园地 B. 建立大批城市国家
C. 修建道路系统 D. 颁布最早成文法典
12. 在中世纪,一切官方用语,包括文学作品,都是用拉丁文,平民大多看不懂。但丁创作《神曲》时原打算用拉丁文,但最终改用了佛罗伦萨方言。但丁此举旨在( )
A. 宣扬新兴思想 B. 否定宗教地位 C. 解放下层民众 D. 维护民族独立
13. 1086年8月,英王威廉一世召开誓忠会,让所有等级的领主前来对他行“臣服礼”,并宣誓效忠。这( )
A. 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 B. 导致城市自治运动兴起
C. 反映了英国王权的加强 D. 说明封君封臣制的瓦解
14. 第一个到过非洲并且留下记载的中国人是唐朝的杜环。元朝的汪大渊曾两次随商船出海,最远可能到过今摩洛哥的丹吉尔港,也到过东非沿海地区,并在自己撰写的《岛夷志略》中留下了相关记载。这说明( )
A. 中非之间建立官方联系 B. 非洲的封闭状态被打破
C. 非洲对外贸易逐渐繁荣 D. 中非之间交往源远流长
15. 大津巴布韦古城主体建筑位于山下的平地,被称为椭圆形大围墙,围墙里面建有圆锥形石头高塔、石碑、地客、水井和一些石崖的废基,周围发掘出奇怪的生产工具、锋利的作战武器、中国的陶瓷碎片、波斯的彩色瓷器、印度的佛教念珠等。这反映出大津巴布韦( )
A. 实行中央集权体制 B. 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C. 开辟了同亚洲的新商路 D. 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
16. 1295年,法国城市图卢兹城为国王提供了2700图尔锂的现款、3000个头盔、3000个护领、1500张弩弓和1000套军服,它们还直接向国王提供军队与士兵。这一做法( )
A. 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 B. 摧毁了庄园制度
C. 奠定中央集权制基础 D. 有利于王权加强
17. 古希腊教育家伊索克拉底说:“富人宁肯把钱投入海中,也不愿救济穷人;而最穷的人则不以分享富人财产为满足,必欲剥净其财而后快——这种不通过互相谅解以求共享太平的心态已达如此不共戴天的地步,真令人可悲!”作者认为古希腊( )
A. 民主制度弊端凸显 B. 公民素养亟待提高
C. 贫富分化矛盾尖锐 D. 海外贸易日益衰退
18. 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造就的肥沃土壤发展了农业,观察尼罗河水定期泛滥的规律,制定了太阳历。古希腊人因为粮食种植业的欠发达而高度依赖商贸活动,并不断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创建新的城邦。这说明( )
A. 农业经济是文明发展的基础 B. 商业经济具有明显的扩张性
C. 地理环境影响世界文明发展 D. 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19. 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进行改革,让各行省的总督、将军、司税收的大员三权分立,各自对国王负责。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
A. 官员之间相互监督和制约 B. 便于国王加强对官员控制
C. 适应不同地区风俗的需要 D. 建立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
20. 亚历山大东征时,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新城。为了扩大帝国统治的社会基础,亚历山大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积极倡导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通婚。同时,埃及的宗教崇拜、巴比伦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了希腊。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A. 是一次掠夺性战争 B. 促进了欧洲经济发展
C.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D. 使帝国发展到鼎盛
21. 庄园是构成中世纪西欧社会的一个最基本单元。庄园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同时也包括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庄园里的村民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还要为庄园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3天为庄园主干活。这段材料说明( )
A. 庄园里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好 B. 庄园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C. 庄园里的村民实行集体劳动 D. 庄园里的劳动者主要是奴隶
22. 对许多人来说,中世纪是楔入古罗马和文艺复兴之间的一个巨大错误。但无论如何,它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能佐证该观点的史实是
A. 教会的精神控制 B. 农奴制的日益盛行
C. 庄园经济的繁盛 D. 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23. 阿拉伯帝国在对外征服扩张的过程中,并不是将被征服地区原有的工商业城市予以摧毁,而是加以保护,对帝国工商业的发展予以鼓励。这些做法的直接结果是( )
A. 加快帝国境内经济的发展 B. 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C. 促进中欧丝绸之路的开通 D. 形成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24. 埃及历史铭文记载,法老被视为神,是法律的来源。古埃及人赞扬他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这反映出古埃及( )
A. 追求公平正义 B. 实行专制统治
C. 实施依法治国 D. 建立官僚体系
25. 波斯帝国的贵族百姓都是国王的仆从,国王通过遍布帝国境内的道路、通讯系统,加强对地方控制。同时其境内亚美尼亚村庄和希腊人城市的历史表明,公民权的授予、治理方式的选择等内部的事务,都由村庄或者城市自主决定。这表明波斯帝国( )
A. 大力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 B. 建立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
C. 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相结合 D. 继承了希腊城邦的政治遗产
26. 阿兹特克太阳历也称季节历,规定一年18个月,每月20日,年末5日为凶日,总共365天。其记录最详细的是种植和休耕时间及雨季与旱季何时出现等。材料可以论证( )
A.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制约 B. 天文历法与生产实践的关联
C. 自然条件决定农业文明高度 D. 农业生产与社会科学的对立
27. 腓尼基字母文字共有22个字母,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演化。公元前9世纪,希腊人根据腓尼基字母表增加了元音字母。希腊字母又由厄脱鲁利亚人传给罗马人,形成拉丁字母。在腓尼基字母表上还分化出阿拉马字母,由此产生了阿拉伯字母。这表明( )
A. 腓尼基字母是文字的起源 B. 腓尼基文化水平世界领先
C. 字母文字有利于学习使用 D. 欧亚文明的交流源远流长
28. 1413年,哲学家扬·胡斯撰写了《论教会》一书。在书中,他认为圣经至上,而非教宗等圣职人员所订的规条,强调教会的主权属耶稣基督;他还大肆批评教宗等圣职人员,已偏离基督真道,贪爱钱财及滥权等。这一思想( )
A. 受到了路德派的影响 B. 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C. 否定了基督教的地位 D. 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29. 以下是1494年1月哥伦布写给西班牙国王报告(节选)。哥伦布的目的是( )
“粮食应该(继续)运到这里,直到我们在这里播种和栽种的(作物和果菜)收获为止。我们要的是小麦、大麦……期待今后从中缓解我们的食物匮乏……”
“应该运来一些活羊,最好是羊羔……”
“应看到,为了养活要在这里定居的人,这里多么需要有角的牛羊和驮载的役畜……”
A. 解决殖民者生存问题 B. 改变美洲物种分布
C. 减轻人力劳作的强度 D. 丰富人们饮食结构
30. 1592年,荷兰出版了《摩鹿加群岛》海图。该图描绘了从中国南部沿海、中南半岛,一直到所罗门群岛的东南亚海域。图的下方绘制了肉豆蔻、丁香和檀香等当地特产,并附有简要说明。这幅海图的出版( )
A. 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B. 体现了区域物种的交流
C. 促成了黑奴贸易兴起 D. 加速了殖民扩张的进程
31. 16世纪的修道士卡萨斯在《西印度毁灭述略》中记载:西班牙殖民者在登陆的岛屿上屠杀了无数印第安人,制造了巨大的灾难。他们掳掠印第安人的妻小,奴役蹂躏他们。整个岛屿全部被摧毁,一片荒凉。这表明( )
A. 早期殖民扩张充满暴力和血腥 B. 殖民者发起了罪恶的黑奴贸易
C. 殖民扩张给非洲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D. 新航路开辟导致封建制度濒于解体
32. 伊拉斯谟被誉为“16世纪的伏尔泰”,他在《愚人颂》中写道:“当他们(自负的神学家和僧侣们)在教堂中像驴叫似的高声朗诵圣经时,他们只记住它的词句,并不理解其意义,但是他们以为他们正是把最润滑的香油抹于上帝的身上了。”这反映了作者( )
A. 主张灵魂自我救赎 B. 对天主教会的抨击
C. 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D. 反对专制王权统治
33. 1520年,马丁·路德发表《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主张基督教贵族“应该发号施令,从此不准任何俸禄再落入罗马手中,并且以后一切委任都不得从罗马领受,所有的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这一主张( )
A. 打破了基督教会的思想束缚 B. 利于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形成
C. 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 提倡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34. 下表为1544—1660年欧洲贵金属存量估计表。引发欧洲贵金属存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白银数量(kg) 黄金数量(kg)
1544年 9190000 815000
1600年 21400000 1192000
1660年 31270000 1580000
A. 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 B.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 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 D. 商业组织的不断创新
35.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东印度和中国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作者认为新航路的开辟( )
A. 推动近代社会转型 B. 引发欧洲商业革命
C. 引发欧洲价格革命 D. 促使商业格局变化
36. 下表为部分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据此可知,他们( )
思想家 思想主张
孟德斯鸠 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
伏尔泰 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卢梭 主张主权在民。
亚当·斯密 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康德 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A. 以反对政府对人的干预为出发点 B. 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宗教神权统治
C. 反对君主制度,主张自由民主平等 D. 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作了理论准备
37. 14—18世纪,欧洲相继发生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这些运动旨在反抗封建统治和教会禁锢,产生了许多革命性的认识。其中,动摇了封建神学基础的是( )
A. “地球中心说” B. “太阳中心说”
C. “人文主义” D. “因信称义”
38. 16-17世纪中叶,以生丝与丝织品为主的中国商品足迹遍及全球,占世界产量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主要通过中日丝银贸易和“马尼拉大帆船”跨太平洋贸易,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世界贸易网络逐渐形成。这一贸易网络的主要中转站是( )
A. 菲律宾马尼拉 B. 印度果阿
C. 中国澳门 D. 中国香港
39. 以下节选自薄伽丘的《十日谈》,材料内容表达的主题是( )
章节 内容
第一天第一个故事<引语〉 “那些圣徒也是凡人,跟我们一样……”
第三天第三个故事<引语> “那些神甫都非常愚蠢,不通人情世故,却自以为高人一头……”
第十天第二个故事<引语> “国王慷慨是他的美德,而教士的宽容却是一个奇迹…教士们呢,他们总说要宽容忍让,其实他们比谁都更热衷于报复。”
A. 反对宗教信仰 B. 宣扬慷慨美德
C. 呼吁社会宽容 D. 揭露教会虚伪
40. “他(哥伦布)与他带来的动植物,在过去400年内消灭的生命种类,可能比100万年进化灭绝的物种都多。也再没有人能记得,哥伦布之前安的列斯群岛上的植物是何等模样。北美喇叭手天鹅、北美水牛,以及其他上百类物种,都已经缩减到如此稀少。材料意在说明
A. 物种交流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B. 新航路开辟阻碍全球范围的物种交流
C. 西方殖民者在美洲实行种族灭绝政策
D. 美洲物种的外传导致当地物种的减少
41. 商业革命是一次国际贸易的巨大调整,是国际经济财富的转移……随着财富的转移,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迅速崛起,西葡两国成为早期欧洲最强大的民族国家,之后尼德兰取而代之,英国成为最终获利者。材料旨在说明商业革命
A. 推动了国际经济财富的转移 B. 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崛起
C. 导致了国家实力对比的变化 D. 影响了西欧贸易中心的转移
42. 重大社会变革,历史的进步,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14~16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迈进。下列对二者共同点认识正确的是( )
A. 反对天主教会的愚昧统治 B. 崇尚人文理性,讲求科学
C. 坚持王权高于教权 D. 批判神学思想
43. “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该材料可用于研究
A. 全球航路开辟的动因 B. 商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C. 工业革命开展的背景 D. 世界市场确立的途径
44. 明末以来,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南瓜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等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被称为“餐桌革命”。这一现象
A. 反映了文明传播的魅力 B. 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C. 加快了亚洲半殖民地化 D. 导致了亚洲人口的膨胀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4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在16-18世纪繁荣的中欧贸易中,瓷器、漆器、织物、壁纸、家具和玩具等各式各样的中国特产涌入欧洲,饮茶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丝绸与瓷器的魅力促使欧洲人致力于将其生产本土化。
1753年7月24日,瑞典王后收到国王赠送的一件特殊生日礼物:一座木结构的中国屋。她描述道:“我的长子穿得像个中国王子一样在入口处恭候,随侍的王室侍从则扮成中国文官的模样……里面有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印度风格装饰成的大房间,四角各有一只大瓷花瓶。……欣赏过所有东西之后,国王陛下下令演出一场配土耳其音乐的中国芭蕾。”
——摘编自张国刚《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材料三 为加强对印度的统治,1853年,英国议会通过一个新特许状法案,规定印度文官应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实行公开竞争考试。但印度人进入印度文官殿堂的大门非常狭窄。……印度成为主权共和国后,肯定了当时已存在的印度行政官等系统,并根据宪法有关规出定制定了全印文官法。文官分为全印文官、邦文官和中央文官。
——整理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1)根据材料一,写出马铃薯的洲际传播路径。结合所学,概括马铃薯成功跨洋传播的必备条件。(8分)
(2)参考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18和19世纪的相关史实,围绕文明互鉴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2分)
46.材料一早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都鲜明地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如文艺复兴初期“三杰”之一的彼特拉克就在作品中写道:“你就应该是你自己的主宰”“我只是凡人,我只希望得到人世间的幸福”。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初,文艺复兴开始在西班牙和英国等国盛行,特别是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达到它的顶峰。人的伟大和卓越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得到最崇高的颂扬:“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等
材料二 从15世纪的最后几十年起,欧洲人开始拓展他们已知世界的前沿。向外拓展的理由是复杂的:寻找新的商业航线以及对冒险的追求……也是知性文化(它使文艺复兴显得非同寻常)变化的产物。阅读希腊文和学习古代科学及数学课本能力的恢复,激发了人们对宇宙和地球问题的新的大讨论。这些讨论使人意识到;不仅东方-中国、日本和盛产香料的岛国的财富可以通过西向航行而得到,而且其间的距离也可以被测算出来。最终,他们在大洋的另一边找到了无以计数的财富。
-摘编自[美]玛格丽特·I.金《欧洲文艺复兴》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写出文艺复兴的先驱,比较初期“三杰”与莎士比亚歌颂人性的不同表现形式。(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15世纪欧洲最早“拓展他们已知世界”前沿的两个国家。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人”的价值观,请分析新“商业航线”的开辟对文艺复兴时期“人”的价值观的积极影响。(8分)
高一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答案
1-5 BBBCB 6-10 DADBC 11-15 CACDD 16-20 DCCBC 21-25 BDABC
26-30 BDDAD 31-35 ABBAA 36-40 DBCDA 41-44 CAAA
45【答案】(1)(8分)路径:从美洲到欧洲,再到亚洲等洲。条件:新航路的开辟;人口跨洋迁移;马铃薯适应性强;
(2)(12分)举例:
论题:东西方经济联系促进文化交流。论述:随着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东西方的经济联系也得到进一步加强,作为东方商品之一的茶叶在西方的传播也得到逐渐加强。 17 世纪上半叶茶传入英国,此时饮茶仅局限于社会上层,消费量较为有限;至 18 世纪中叶,英国东印度公司茶叶进口量猛增,其影响范围从17世纪的社会上层扩展至18世纪的几乎所有家庭,逐渐形成了英式饮茶的习惯性做法。“下午茶”也在英国社会日渐流行起来。此后,饮茶逐渐发展成为英国人的生活习惯之一,形成英国自身的茶文化特点。这说明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东方文化随之传播到西方,并逐渐与西方本土文化结合,从而呈现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的局面。综上,世界经济的联系对文化的发展会产生推动作用,推动文化多元化的形成和发展。
46. (6分)(1)先驱:但丁。形式:肯定人的欲望,歌颂自然的人性;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人性的高尚和尊严。
(2)(8分)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
影响:证明了人具有认识自然界的伟大力量;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世界中来;激发了人们探索科学的热忱。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山东省邹城市第二中学2023-2024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