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为新石器时代城头山环壕村落的遗址,村落围有环壕外有农作区,内有生活区、墓葬区等分区。这可以用来说明( )
A.村落是农耕文明发展的基础 B.社会贫富分化的产生
C.自然地理差异决定村落形态 D.人居环境的建设智慧
2.中国传统音乐以宫、商、角、徵、羽为五声音阶。《史记·乐书》记载:“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这一表述体现了中华文明( )
A.重视选贤任能 B.尊重个性自由
C.注重仁义道德 D.强调多元互鉴
3.“邮”是汉代一种通信机构,官府的重要文书可以通过“邮”传递,称为“以邮行”。1930年,新疆罗布泊北岸的遗址出土大量汉代简牍,如图为其中一件的照片。据研究推断,此遗址是汉代设立的居卢訾(zǐ)粮仓。这一发现说明,汉朝( )
①推动中外丝绸贸易的发展
②有较发达的信息传递体系
③在西域地区推行了郡县制
④发展交通有利于边疆治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4.中唐以后及至五代,江南以苏杭地区为主出现了一批商业性城市。白居易有诗云:“皋桥夜沽酒,灯火是谁家”,杜荀鹤也有“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的诗句。由此可知( )
A.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市镇经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C.市民娱乐生活体系健全 D.部分城市较早突破坊市制度
5.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载,浙江人蒋生行商至汉阳,看中了缙绅马少卿的女儿。蒋生本来以为“经商之人,不习儒业,只恐有玷门风”,怕婚事不成。马少卿却认为“江浙名邦,原非异地,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遂许婚。这虽是文学描述,但从中可见明中后期( )
A.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 B.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
C.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 D.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6.明清时期,西南地区的农民种植的高产作物除了满足自用,也将余留部分拿到市场出售。还有农民将量少价高的大米拿去贩卖,再购买相对便宜的高产作物来食用。据此可知,高产作物的种植( )
A.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B.促使政府改革赋税制度
C.加剧了山区的水土流失 D.意在解决人口激增问题
7.1883年,上海租界内建立了自来水饮用系统,“饮城河之水,易生疾病”的观念逐渐被市民所了解。《申报》代表民众向官方呼吁:“城河之水恶浊,是宜官为勤勘广浚,必使城内水清食之不至致病,而取汲亦觉便宜。”这表明近代上海( )
A.基础设施建设趋于完善 B.公共卫生意识逐步提高
C.公共卫生事业成就显著 D.医疗卫生事业领先全国
8.下表为宣统元年(1909年),全国官立高等学校开办统计情况,反映出当时高等学校的兴办( )
校别 大学 省立高等学堂 高等农科学校 高等工科学校 高等商科学校
校数 3 23 5 7 1
学生数 749 3963 530 1146 24
A.强化了西学主导地位 B.旨在培养维新变法人才
C.促进了近代教育发展 D.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废除
9.如表是1919年有人对一天中进入上海公共租界的车辆与行人做过的一次调查。这反映出当时( )
类别 数量 类别 数量
行人 145550人 马车 3200辆
人力车 66100辆 自行车 2600辆
独轮推车 7700辆 电车 1560辆
汽车 5100辆 卡车 870辆
手推车 3500辆 牲畜 360头
A.近代城市生活的多样性 B.工业发展改变生活节奏
C.民众关注城市发展变迁 D.城市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10.202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13730.6亿斤,比上年增长0.5%,粮食产量连续8年站稳1.3万亿斤的台阶。稻谷和小麦产需有余,完全能够自给,谷物总体自给率超过95%。这表明我国( )
A.缓解了食品安全问题 B.实现了农业生产现代化
C.各地区农业均衡发展 D.有效控制粮食安全风险
11.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的一部法典规定:“此后千秋万世,国中之王必遵从我在我的石柱上所铭刻的正义言词,不得变更我所决定的司法判决,我所确立的司法裁定,不得破坏我的创制。”这一规定( )
A.强调波斯君主专制的权力来源
B.宣示了古巴比伦国王的至上权威
C.标榜亚述帝国君主的军事成就
D.规范了埃及对尼罗河流域的统治
12.中世纪开始后的数百年间,亚里士多德已经被人们忘在脑后,尽管其希腊文原稿在拜占庭保存完好。但在750至900年间,所有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都被译成阿拉伯文,其中一些直接译自希腊文,一些由古叙利亚文转译。之后,他的著作又从阿拉伯文译成拉丁文。到13世纪,亚里士多德几乎所有著作都有了拉丁文译本,并闻名于西方世界,而最大的翻译中心是西班牙的托莱多。上述材料旨在说明( )
A.西方文明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伊斯兰文明
B.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C.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古希腊学者
D.希腊字母演化到拉丁字母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
13.咖啡原产于非洲,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世纪后传播到欧洲。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之后咖啡馆逐渐风行欧洲。与此同时,欧洲人也有计划地在殖民地生产咖啡。1882年,第一家国际性的咖啡交易所在纽约开张。到20世纪初,拉丁美洲成了全世界咖啡生产的中心,美国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咖啡市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咖啡传入亚洲是在世界市场初步建立之后
②咖啡传入欧洲源于启蒙思想家的大力宣传
③拉丁美洲成为全世界咖啡生产中心与近代不合理国际分工密切相关
④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咖啡市场得益于近代世界贸易与文化的交流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4.1841年,英国的托马斯·库克开启了商业化团队观光的时代。10年后,库克推出了首个欧洲大陆游套餐,这趟旅行从英国出发,途经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和布鲁塞尔,德国的科隆和法兰克福,再经法国的斯特拉斯堡,最终到达巴黎,参观世博会。库克在1872年还推出了历时222天,全程4万公里的环球旅行团。旅游方式的变革得益于( )
A.中间阶层发展趋于稳定B.工业化进程的深入
C.人们生活方式出现变革
D.垄断组织产生发展
15.2022年6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全球危机应对小组(GCRG)发布第二份关于粮食、能源和金融系统的最新报告,称在新冠疫情和气候危机及俄乌冲突下,全球食品、能源和化肥市场遭受的价格冲击正不断升级。报告称,估计94个国家的16亿人至少面临其中一项危机局面。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能源危机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障碍
B.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C.逆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
D.全球化使传统社会问题呈现全球共性
二、材料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瓜,原产于非洲干旱地区,唐五代时由西域传入中国。《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本草纲目》也认为“按胡峤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传中国,今南北皆有。”
——《略论古代丝绸之路中西动植物物种的交流》
材料二
材料三 古代中国的知识和学术,原本是为官府所垄断,是所谓王官之学。但是随着王权的衰落,王官不断流落到民间,成为“士”(特殊的知识阶层)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出现了学术下移的趋势,这为私学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背景。与官学相比,私学可以使知识普及社会的每一个阶层,这就大大地扩展了受教育的范围,使知识以更快的速度向民间转移和传递,这成为士人的另外一个来源。私学和士人之间,实际上呈现着一种互动的关系。他们二者的结合,则是诸子学出现的直接土壤。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西瓜传入中国的历史条件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比较古代中埃农业的共同点,并列举上古时期两地主要农作物。
(3)根据材料三,概括私学和士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结合所学,指出“诸子学出现”所指代的思想局面及其在中华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希腊医学强调具体的解剖结构,对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描述,是以具体的客观解剖形态为依据的。或许是在古希腊医学家、哲学家恩培多克勒的思想理论影响下,希波克拉底学派采用了四体液说:黏液、血液、黄胆和黑胆,它们是“宇宙四种元素或四根”,即火、空气、水和土在身体内的表现,每种体液对应着热、干、寒和湿四种基本属性。他还强调治疗不仅包括食疗,而且包括洗浴和按摩,还有许多草药,包括催吐药和祛痰药。不过,希波克拉底最著名的可能是他的学派采用医誓。医誓的主要内容是永远把病人放在第一位。医誓非常详细地明确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保密关系,它在历史上为医生赢得了很高的地位。
——摘编自彼得沃森《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
材料二 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医学开始了由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的转变。1543年,比利时人维萨里发表《人体构造论》,建立了人体解剖学,近代西方医学开始兴起。17世纪英国人哈维发现血液循环。18世纪,意大利人莫干尼使用显微镜等建立了病理解剖学。19世纪中叶,德国病理学家微尔啸倡导细胞病理学。19世纪下半叶法国巴斯德教授创立经典免疫学,在其研究所工作的俄国人梅契尼科夫系统阐述了某些传染病的免疫现象。19世纪,叩诊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血压测量、体温测量等成为临床诊断辅助手段,预防医学和保障健康的医学对策已逐渐成为立法和行政面对的问题。1860年英国南丁格尔创立护士学校,使护理学成为一门科学。
——摘编自林成滔《科学简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西方医学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医学兴起与发展的原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多样性是文明的本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人类文明进入辉煌的“轴心时代”,东方有孔子、孟子、释迦牟尼,西方有苏格拉底、柏拉图、阿基米德,这些伟大的思想家奠定了各自文明谱系的基调走势,形成了一派百家争鸣、并行不悖的人类文明生态图景。文明是多样的,也是平等的,任何地区和国家都不应鼓吹“文明优越论”,将文明打上高低贵贱的标签;不应以唯我独尊的姿态将自己的文明标榜成绝对真理或普世价值,企图成为世界文明的最终出路。
——摘编自姜江《文明的共生》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自拟观点,并予以阐述。
(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比较古代中埃农业的共同点,并列举上古时期两地主要农作物。
(3)根据材料三,概括私学和士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结合所学,指出“诸子学出现”所指代的思想局面及其在中华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新石器时代城头山环壕村落的遗址,将农业区、生活区、墓葬区进行了区分,体现了原始人人居环境的建设智慧,D项正确;农业出现,人们定居,出现村落,因果关系颠倒,排除A项;材料无法看出社会贫富分化是否产生,排除B项;自然地理差异影响村落形态,但不是“决定”因素,排除C项。故选D项。
2.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史记·乐书》记载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五声音阶能够从不同方面提升人的品性、道德,反映了中华文化注重仁义道德的特点,故选D项。材料内容与选贤任能无关,A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五声音阶对个人道德品行的影响,而非个性自由,B项排除;材料并未体现多元互鉴,排除C项。
3.答案:C
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汉朝(中国)。②根据材料“官府的重要文书可以通过‘邮’传递……新疆罗布泊北岸的遗址出土大量汉代简牍……此遗址是汉代设立的居卢訾粮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邮”是汉代一种通信机构,官府的重要文书可以通过“邮”传递,说明汉朝时期有较发达的信息传递体系,符合题意;④新疆罗布泊北岸的遗址是汉代设立的居卢訾粮仓,说明汉代时期加强了对边疆的治理,符合题意;①根据材料信息,材料描述的是丝绸之路的繁荣,但无法判定是否为丝绸贸易,不符合题意;③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在西域地区是否设置了郡县,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4.答案:D
解析:坊市制度主要表现为将住宅区(坊)与交易区(市)严格分开,并对交易的时间和地点严格控制。从诗句“夜沽酒”“夜市”可以得知,当时这些城市已经较早突破了坊市制度的时间限制,故选D项;材料无法反映政府政策,排除A项;市镇经济是明清特色,排除B项。材料无法全面反映市民娱乐生活,排除C项。
5.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记载了缙绅马少卿同意了浙江商人蒋生与女儿的婚事,并且认为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基于文化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这一原理,可知,小说中马少卿在女儿婚姻问题上不在乎蒋生商人的身份,同时认为“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这一行为折射出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据所学,封建社会纲常礼教束缚未被打破,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开始于鸦片战争时期,题干涉及时间是明代,时间不相符,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排除C项故选:D。
6.答案:A
7.答案:B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D
11.答案:B
解析:材料中提到了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的一部铭刻在石柱上的法典,结合所学可判定该法典为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再结合法典规定的内容,即要求此后的国王必须遵从石柱上法典的言词,不得变更已确立的司法裁定等可知,其实际上以法律的形式宣示了国王的至上权威,故B项正确。波斯帝国存在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与材料所述的时间不吻合,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法律层面上强化国王的权威,而不是君主的军事成就,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埃及对尼罗河流域的统治,排除D项。
12.答案:A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伊斯兰文明保留了大量古希腊文献,然后转译为其他语言流传,一定的程度上传承了西方文明,故选B项;材料强调阿拉伯对于传承西方文明的作用,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不符合主旨,排除A项;材料强调阿拉伯文在传播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古希腊学者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强调文化传承载体的问题,并无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关系的信息,排除D项。
13.答案:C
14.答案:B
解析: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火车、汽船等交通工具得到应用,使远程团体出游成为可能,另外工厂制度的普及以及休假制度的形成,人们对工作外的娱乐休闲生活的追求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出门度假,旅行团的出现可以满足多人旅行和节省旅游成本的作用,这些都得益于工业化的深入发展,B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中间阶层的发展趋于稳定,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旅游方式的变革是人们生活方式变革的一种表现,二者没有因果关系,排除C项;垄断组织产生发展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后,是生产过于集中后,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的重大变革,与材料主旨和时间均不符,排除D项。
1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根据材料“在新冠疫情和气候危机及俄乌冲突下,全球食品,能源和化肥市场遭受的价格冲击正不断升级。报告称,估计94个国家的16亿人至少面临其中一项危机局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新冠疫情气候危机及俄乌冲突下西方对俄实施的全面制裁,这些因素使得二战以来通过协调与合作促进经贸自由发展的机制遭遇挑战,食品、能源和市场价格冲击这些传统社会问题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一国家或者地区,而演变成了全球的共性问题,D项正确;A项“能源危机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障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排除C项。故选D项。
16.答案:(1)历史条件:①丝绸之路的畅通;②民族交往交流交融;③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④西瓜自身优势。影响:①丰富了食物种类,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②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2)中埃农业共同点:①已懂得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②统治者都将灌溉系统的开凿、疏浚、维护作为主要工作之一;③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工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写出都“采用牛耕”亦可得分);④大江大河为发展农业提供有利条件(埃及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古代中国大河文明的发展)。主要作物:埃及——大麦、小麦;中国——稻、粟。
(3)互动关系:士人兴起推动私学出现,私学发展又促进了士人阶层的壮大。思想局面:百家争鸣地位: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17.答案:(1)特点:重视实验;注重医学与哲学的紧密联系;食疗和药疗相结合;体现人文关爱(人文精神)影响后世。
(2)原因:对古代医学的继承;教会权威的瓦解;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近代科学的兴起与发展;政府重视发挥公共卫生职能。
18.答案:示例论题:世界因文明的多样性而精彩
阐述:古代世界:古巴比伦王国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古代西亚产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和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古代埃及建造金字塔,制定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有古老的象形文字;古代印度人在天文、历法、数学和医学上取得了突出成就;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影响深远。近代世界:英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法国最终确立共和政体,美国建立联邦制共和政体,德国建立形式上的君主立宪制等,各自根据国情选择自己的政体。(言之成理即可)
总之,文明因文化传统、国情和地域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多样性的文明使世界绚丽多姿;应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