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模拟试卷(上海专用)(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模拟卷(试卷)
(上海专用)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测试范围:纲要上册
3.难度系数:0.7
一、“先发后至”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长期领先世界,却在近代落后于历史潮流,值得深思。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大题共四个小题,共24分)
材料一:故宫博物院收藏《清明上河图》
1.材料一反映的城市风貌出现在 (2分)
A.7-8世纪 B.11-12世纪 C.15-16世纪 D.17-18世纪
2.该城市位于今天中国何处?在下图中确定其大致的地理位置。(2分)
A. 1 B. 2 C. 3 D. 4
3. 有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近代的开始”。为证明该观点,某同学梳理了宋朝相关历史。请帮助他,将梳理的典型史实填入表格相应空格中。(用字母表示,12分)
A.儒学复兴 B.经济重心南移 C.崇文抑武
D.佛道流行 E.江南初步开发 F.儒学独尊 G 三大发明成熟 H 出现西学东渐
宋朝年间典型史实
经济繁荣 农业、手工业、商业持续发展;_____①______等
政治稳定 实行_____②______政策;中央集权加强
民族融合 多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加深
文化昌盛 宋词繁荣、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
材料二:在约500年至1500年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不发达地区。与中国比较,这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放慢自身发展的作用,人们称之为“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5世纪以后中西方历史呈现出不同发展趋势,中国越来越“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困扰。
参考下表范例,完成空格内容填写。(8分)
15世纪以后中西方发展趋势比较
领域 东方 西方
经济 ___①___经济占主导地位 逐渐向工业国家转变
政治 开疆拓土版图奠定; ___②___空前强化 逐渐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思想文化 理学主导, 通过__③____实行文化专制 历经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洗礼, 人文主义、理性勃兴
对外政策 海禁、闭关锁国,几与世界 隔绝 积极进行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
总体趋势 逐渐__④____ 逐步迈向现代化
二、民族迁徙的印记(26分)
一定程度上说,人类历史就是一部自身迁徙的历史。迁徙中的人们,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层面的碰撞与交融中,留下了他们的印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大题共六个小题,共26分)
材料一:时空的印记
① ②
③ ④
5.按时间先后,将上述四幅地图排序,正确的是(单选,3分)
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 C.②④③① D.②①③④
6.观察图片,将②③两幅地图的标题补充完整。
(1)图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势图(2分)
(2)图③是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分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意图(2分)
材料二:活动的印记
7.右侧图文所呈现的历史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3分)
8.嘎仙洞遗址发现对于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意义是(双选,4分)
A.证明了嘎仙洞是鲜卑人的发源地
B.可以明晰拓跋鲜卑部的迁徙路线
C.有助于研究鲜卑族早期历史文化
D.为破解鲜卑人的文字提供了帮助
材料三:文化的印记
高祖孝文皇帝,讳宏,显祖献文皇帝之长子。母曰李夫人。皇兴元年八月戊申,生于平城紫宫,神光照于室内,天地氛氲,和气充塞。……三年夏六月辛未,立为皇太子。五年秋八月丙午,即皇帝位于太华前殿,大赦,改元延兴元年。……
史臣曰:……(高祖)钦明稽古,协御天人,帝王制作,朝野轨度,斟酌用舍,焕乎其有文章,海内生民咸受耳目之赐。 ——《魏书·高祖纪》
9.根据主材料三的内容,制作一张介绍主人公的人物卡片。(5分)
姓 名:拓跋宏 民 族:鲜 卑 父 母:拓跋弘、李夫人 即位时间:_______________ 改元年号:延 兴 谥 号:_______________ 庙 号:_______________ 概括功绩:_______________,推动文教兴盛。
10.结合课本所学及材料三内容,请简要介绍高祖孝文皇帝“帝王制作,朝野轨度”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7分)
三、“公车上书”真相
史事的本来面目,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言事者的表述不一,而显得扑朔迷离,给后人带来困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大题共三个小题,共24分)
材料一 1899 年康有为回忆“公车上书”时说:“李鸿章求和,议定割辽、台,并偿款二万万两。三月二十一日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梁启超鼓动各省公车,上折拒和议。时以士气可用,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与名者千二百余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联都察院前里许,至四月八日投递,则都察院以既已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并将之视为资产阶级改良派走上政治舞台的标志。——摘编自《康南海自编年谱》等
材料二 近来,史学界对康有为的说法提出诸多质疑。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提出:“从二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上奏、代奏或电奏次数达154次,人数超过2464人次。在各省,封疆大吏电奏反对者(反对签订和约)已过其半数;在京城,官员皆有大规模的联名上书;举人们单独上书达31次,人数1555人次;举人们参加官员领衔上书7次,人数为135人次。”“四月八日, 即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由此可以证明,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
——摘编自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
11.康有为、梁启超发起了“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请问该运动的作用是什么?(2分)为什么最终失败了(4分)
12.关于“公车上书”,材料一、二的分歧在哪里?(4分)材料二的作者是如何论证自己观点的?(4分)
13.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史料价值如何?(8分)对于研究“公车上书”这个重要事件,哪则史料的研究价值更高,为什么?(2分)
四、民国八年大事(26分)
以下三则材料记述了民国八年发生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6分)
材料一 此次北京之事,绝非发始者之本意。政府中人,苟能平心静气以处置之,断不致因一时之激动,而有解散大学以军法处置学生之说。何则事有轻重,法有界限,不能径情而直行也。苟其不然,后祸尚有穷期哉?政府其深思之。——《申报》时评
材料二 《大阪朝日新闻》报道:
5月6日;“学生团体的成员来到最繁华的街上,强迫商店关门。”
5月7日:用大号字体突出标题“学生义和团”。
5月7日:“特别是像美国人参与经营的中美通讯社发表了国民自决会等排日运动机构的电报和宣言书,借此机会将上海发起的排日运动推广到南方各地。”
材料三 我发现我上次把这里学生们的第七次示威活动比作大学生们的起哄闹事,这是有欠公允的;整个事情看来是计划得很周密的,并且比预计的还要提早结束,…要使我们国家十四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可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美国学者杜威写给女儿的信(6月20日)
请回答:
14.依据材料“民国八年”是哪一年?(2分)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2分)指出判断的依据(4分)
15.民国八年事件发生的原因?(2分)性质和地位是什么?(4分)
16.概括国内外各方对此事件的不同看法。(6分)
17.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国与日本对此事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6分)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及解析
(上海专用)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 测试范围:纲要上册
3.难度系数:0.7
一、“先发后至”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长期领先世界,却在近代落后于历史潮流,值得深思。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大题共四个小题,共24分)
材料一:故宫博物院收藏《清明上河图》
1.材料一反映的城市风貌出现在 (2分)
A.7-8世纪 B.11-12世纪 C.15-16世纪 D.17-18世纪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图片可以得知该图是北宋年间绘制北宋存在的时间是在960-1127年,故选B
2.该城市位于今天中国何处?在下图中确定其大致的地理位置。(2分)
1 B. 2 C. 3 D. 4
【答案】 C
【详解】《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首都东京汴梁的繁荣,汴梁是今天的河南开封,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正是图中3的位置,故选择C。
3. 有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近代的开始”。为证明该观点,某同学梳理了宋朝相关历史。请帮助他,将梳理的典型史实填入表格相应空格中。(用字母表示,12分)
A.儒学复兴 B.经济重心南移 C.崇文抑武
D.佛道流行 E.江南初步开发 F.儒学独尊
G 三大发明成熟 H 出现西学东渐
宋朝年间典型史实
经济繁荣 农业、手工业、商业持续发展;_____①______等
政治稳定 实行_____②______政策;中央集权加强
民族融合 多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加深
文化昌盛 宋词繁荣、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
【答案】①B ②C ③A ④G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宋朝是中国近代的开始”,体现在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民族融合,文化昌盛,结合课本所学,经济方面,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成就突出,北宋灭亡,大量中原人南渡,使南方经济实力超越北方,故①选择“经济重心南移”。在政治方面,北宋统治者鉴于唐后期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有针对性地采取了重文轻武的政策,维护了政局稳定,故②选择C。在文化方面,从北宋中期开始,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创立了“程朱理学”,影响深远,故③选择A。北宋时期,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三大发明在宋朝基本成熟,并且传入西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故④选择G。
材料二:在约500年至1500年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不发达地区。与中国比较,这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放慢自身发展的作用,人们称之为“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 15世纪以后中西方历史呈现出不同发展趋势,中国越来越“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困扰。
参考下表范例,完成空格内容填写。(8分)
15世纪以后中西方发展趋势比较
领域 东方 西方
经济 ___①___经济占主导地位 逐渐向工业国家转变
政治 开疆拓土版图奠定; ___②___空前强化 逐渐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思想文化 理学主导, 通过__③____实行文化专制 历经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洗礼, 人文主义、理性勃兴
对外政策 海禁、闭关锁国,几与世界 隔绝 积极进行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
总体趋势 逐渐__④____ 逐步迈向现代化
【答案】 ①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②君主专制;
③八股取士(文字狱); ④落后挨打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15世纪以后中西方历史呈现出不同发展趋势”,可以得知,题目比较
的内容是明清时代东西方发展的不同,结合课本所学知识,经济上,西方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发展,
中国在明朝也出现了使用雇佣劳动力的手工工场,但是占主体地位的仍然是小农经济,即①的答案;
政治上,西方的民主政治发展,中国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都体现了君主专
制的空前强化,即②的答案;思想文化方面,西方理性勃兴,中国明清通过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措施控制人民思想,实行文化专制,即③的答案。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鸦片战争后被打开国门,即④的答案。
二、民族迁徙的印记(26分)
一定程度上说,人类历史就是一部自身迁徙的历史。迁徙中的人们,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层面的碰撞与交融中,留下了他们的印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大题共六个小题,共26分)
材料一:时空的印记
① ②
③ ④
5.按时间先后,将上述四幅地图排序,正确的是(单选,3分)
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 C.②④③① D.②①③④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图片所示,图①中有“十六国”“东晋”,可以判断该图是《东晋十六国形势图》;
图②有魏蜀吴三个政权,可以判断《三国鼎立局势图》;图③有西晋及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个民族南迁的箭头,可以判断为《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图④有北齐、北周等北朝政权和南朝政权陈,可以判断处于南北朝后期的政权对峙。综上所述,根据中国朝代的更迭顺序,三国两晋南北朝,可以判断选择B。
6.观察图片,将②③两幅地图的标题补充完整。
(1)图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势图(2分)
(2)图③是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分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意图(2分)
【答案】②三国鼎立、图③北方流民南迁图
【详解】图②有魏蜀吴三个政权,可以判断《三国鼎立局势图》,图③有西晋及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个民族南迁的箭头,可以判断为《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
材料二:活动的印记
7.右侧图文所呈现的历史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3分)
【答案】:两重印证法
【详解】:根据图片文字解释可知,嘎仙洞石壁上的文字属于实物史料上的文字,《魏史》属于文献史料,二者内容相同,体现了二重印证法。
8.嘎仙洞遗址发现对于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意义是(双选,4分)
A.证明了嘎仙洞是鲜卑人的发源地
B.可以明晰拓跋鲜卑部的迁徙路线
C.有助于研究鲜卑族早期历史文化
D.为破解鲜卑人的文字提供了帮助
【答案】:AC
【详解】根据图片文字介绍,嘎仙洞是北魏祭祖之地,并且留下石刻祝文以及《魏书》记载,可以得知是鲜卑人的发源地,也可以了解其早期文化,故而选择AC。
材料三:文化的印记
高祖孝文皇帝,讳宏,显祖献文皇帝之长子。母曰李夫人。皇兴元年八月戊申,生于平城紫宫,神光照于室内,天地氛氲,和气充塞。……三年夏六月辛未,立为皇太子。五年秋八月丙午,即皇帝位于太华前殿,大赦,改元延兴元年。……
史臣曰:……(高祖)钦明稽古,协御天人,帝王制作,朝野轨度,斟酌用舍,焕乎其有文章,海内生民咸受耳目之赐。 ——《魏书·高祖纪》
9.根据主材料三的内容,制作一张介绍主人公的人物卡片。(5分)
姓 名:拓跋宏 民 族:鲜 卑 父 母:拓跋弘、李夫人 即位时间:_______________ 改元年号:延 兴 谥 号:_______________ 庙 号:_______________ 概括功绩:_______________,推动文教兴盛。
【答案】皇兴五年(秋八月丙午);孝文;高祖;建设规章制度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皇兴元年八月戊申,生于平城紫宫”,“五年秋八月丙午,即皇帝位于太华前殿”孝文帝出生于“皇兴元年”,五年后即位,可以得知,即位时间为“皇兴五年”。根据“高祖孝文皇”,得出谥号为“孝文”,庙号为“高祖”。根据“帝王制作,朝野轨度”,概括为孝文帝的功绩是建立规章 制度(或者为:孝文帝改革)。
10.结合课本所学及材料三内容,请简要介绍高祖孝文皇帝“帝王制作,朝野轨度”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7分)
【答案】
内容: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改籍贯为洛阳;以汉服取代鲜卑服饰,朝中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仿效汉族士族阶层定鲜卑士族门第,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4分)
作用:改革措施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朝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3分)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帝王制作,朝野轨度”即孝文帝规范法度,通过改革促进社会发展,结合课本所学,改革内容可以从政治上迁都洛阳,社会习俗上推广汉语、汉服、汉姓,鼓励胡汉通婚等措施进行解答。
改革作用可以从经济发展、民族关系、对后世影响等三个角度回答即可。
三、“公车上书”真相
史事的本来面目,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言事者的表述不一,而显得扑朔迷离,给后人带来困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大题共三个小题,共24分)
材料一 1899 年康有为回忆“公车上书”时说:“李鸿章求和,议定割辽、台,并偿款二万万两。三月二十一日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梁启超鼓动各省公车,上折拒和议。时以士气可用,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与名者千二百余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联都察院前里许,至四月八日投递,则都察院以既已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并将之视为资产阶级改良派走上政治舞台的标志。
——摘编自《康南海自编年谱》等
材料二 近来,史学界对康有为的说法提出诸多质疑。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提出:“从二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上奏、代奏或电奏次数达154次,人数超过2464人次。在各省,封疆大吏电奏反对者(反对签订和约)已过其半数;在京城,官员皆有大规模的联名上书;举人们单独上书达31次,人数1555人次;举人们参加官员领衔上书7次,人数为135人次。”“四月八日, 即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由此可以证明,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
——摘编自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发起了“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请问该运动的作用是什么?(2分)为什么最终失败了(4分)
【答案】
作用:维新运动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
失败原因:保守势力强大,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任2,4分)
【详解】
维新运动期间,光绪帝颁布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扥一系列法令,所以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运动的失败是由于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保守派势力强大,光绪皇帝没有实权,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缺乏政治斗争经验,没有严密组织,没有可靠的社会基础,所以失败。
12.关于“公车上书”,材料一、二的分歧在哪里?(4分)材料二的作者是如何论证自己观点的?(4分)
【答案】:
分歧:
材料一认为,都察院以光绪帝已经批准和约为由,拒绝接收,所以上书未达光绪之手。 材料二认为,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
论证:
①论者查阅了清廷档案记载,(2分)
②比对当时各类上书数据和都察院代奏上书情况,得出结论。(2分)
【详解】
根据材料一题干所示信息“则都察院以既已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可以看出都察院以光绪帝已经批准和约为由,拒绝接收。”“四月八日, 即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根据材料二题干所示信息,茅海建多方查阅清朝档案,比对当时各类上书数据和都察院代奏上书情况,都察院并没有拒收,反而“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由此可以证明,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清朝。”
13.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史料价值如何?(8分)对于研究“公车上书”这个重要事件,哪则史料的研究价值更高,为什么?(2分)
【答案】
史料价值:两者都是研究“公车上书”的重要史料。(2分)材料一属于个人回忆,记述者本人为当事人,反映了记述者从自身立场出发对史事的记载,对研究记述者或史事有较高史料价值;(2分)但由于回忆录包含记述者的主观意图,因此有时记述的可能会与真实的历史有偏离。(2分)材料一可作为研究回忆者自身意图的第一手资料,价值很高。(2分)
更高价值史料:材料二
材料二属于史学研究,综合性比较强;(1分)作者运用了大量宫廷档案,档案是原始性的第一手资料,客观性和真实性较高,与回忆录相比具有更高的史料价值。(1分)
【详解】
根据材料一二的史料来源可以判断出,材料一摘编自《康南海自编年谱》,主要来自康有为自己的回忆录,而回忆录体现了记述者的主观意图,可能会与真实的历史有偏离。对于研究“公车上书”这一事件,史料价值稍弱,作为研究回忆者自身意图的第一手资料,史料价值很高。材料二摘编自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属于历史研究文献,综合性强,而且采用了很多宫廷档案等原始史料,所以对于研究“公车上书”史料价值较高。
四、民国八年大事(26分)
以下三则材料记述了民国八年发生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6分)
材料一 此次北京之事,绝非发始者之本意。政府中人,苟能平心静气以处置之,断不致因一时之激动,而有解散大学以军法处置学生之说。何则事有轻重,法有界限,不能径情而直行也。苟其不然,后祸尚有穷期哉?政府其深思之。——《申报》时评
材料二 《大阪朝日新闻》报道:
5月6日;“学生团体的成员来到最繁华的街上,强迫商店关门。”
5月7日:用大号字体突出标题“学生义和团”。
5月7日:“特别是像美国人参与经营的中美通讯社发表了国民自决会等排日运动机构的电报和宣言书,借此机会将上海发起的排日运动推广到南方各地。”
材料三 我发现我上次把这里学生们的第七次示威活动比作大学生们的起哄闹事,这是有欠公允的;整个事情看来是计划得很周密的,并且比预计的还要提早结束,…要使我们国家十四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可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美国学者杜威写给女儿的信(6月20日)
请回答:
14.依据材料“民国八年”是哪一年?(2分)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2分)指出判断的依据(4分)
【答案】:
时间:“民国八年”是1919年;事件:五四运动;
依据:事件发生在北京,后扩散到上海等地;是以学生参与为主的反日运动。
【详解】
“民国八年”的计算方法是,根据1912年为民国元年,可以推断出来为1919年。
根据题干信息“5月6日;学生团体的成员来到最繁华的街上,强迫商店关门。”,“5月7日:用大号字体突出标题学生义和团。可以判断这场一场以学生为主力的运动,再结合时间,判断是五四运动。
15.民国八年事件发生的原因?(2分)性质和地位是什么?(4分)
【答案】
原因: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性质地位: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是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伟大思想启蒙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详解】
根据课本所学,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遭到英美等国拒绝,意味着中国外交的失败,于是国内爆发了五四运动。在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运动发展,北京政府释放被捕学生,中国代表拒签和约,这一切都体现了这是一场动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是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伟大思想启蒙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6.概括国内外各方对此事件的不同看法。(6分)
【答案】:
材料一:国内舆论或《申报》同情此事(学生),要政府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材料二:日本舆论认为这是排日行为,是义和团式的破坏,背后有美国的支持。
材料三:美国学者(或杜威)赞赏此事,认为可以推动政治改革,应向中国学习。
【详解】:
根据材料一可知信息,史料来源于《申报》,材料中有“政府中人,苟能平心静气以处置之,断不致因一时之激动,而有解散大学以军法处置学生之说。”,可以得知以《申报》为代表的国内舆论,同情学生,希望和平解决问题。根据材料二可知信息,史料来源于《大阪朝日新闻》,而且用大号字体突出标题“学生义和团”,可以判断日本舆论认为这是排日行为,是义和团式的破坏。根据材料三中“第七次示威活动比作大学生们的起哄闹事,这是有欠公允的,“整个事情看来是计划得很周密”“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等,可以判断美国学者(或杜威)赞赏此事,认为美国应向中国学习。
17.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国与日本对此事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6分)
【答案】
不同的立场决定了各方对于五四运动的不同看法(2分)
中国:舆论站在爱国立场,希望北洋政府和平解决争端,实行民主政治,所以同情学生爱国行为。(2分)
日本:在一战期间占领青岛,希望维护在华既得利益,所以谴责学生暴力行为。(2分)
【详解】
首先阐述中心观点,然后再具体解释。中日双方对于五四运动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是由于立场的不同。
《申报》体现了中国立场,群众出于爱国情怀,同情学生爱国行为,谴责政府并期望其加以改正;而《大阪朝日新闻》则代表了日本政府的态度,谴责中国学生,以维护其在华利益。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模拟卷(参考答案)
(上海专用)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先发后至”(本大题共四个小题,共24分)
1.B (2分); 2.C (2分); 3.① B ② C ③ A ④ G(12分)
4、 ①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②君主专制; ③八股取士(文字狱); ④落后挨打 (8分)
二、民族迁徙的印记(本大题共四个小题,共26分)
5.B (3分) 6.图②三国鼎立、图③北方流民南迁图(4分)
7.二重印证法(3分) 8.AC (4分)
9.皇兴五年(秋八月丙午);孝文;高祖;建设规章制度(5分)
10.
内容: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改籍贯为洛阳;以汉服取代鲜卑服饰,朝中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仿效汉族士族阶层定鲜卑士族门第,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4分)
作用:改革措施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朝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3分)
三、“公车上书”真相(本大题共三个小题,共24分)
11.(共6分)
作用:维新运动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2分)
失败原因:保守势力强大,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任2,4分)
(共8分)
分歧:
材料一认为,都察院以光绪帝已经批准和约为由,拒绝接收,所以上书未达光绪之手。 材料二认为,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4分)
论证:
①论者查阅了清廷档案记载,(2分)
②比对当时各类上书数据和都察院代奏上书情况,得出结论。(2分)
13.(共10分)
史料价值:
两者都是研究“公车上书”的重要史料。(2分)材料一属于个人回忆,记述者本人为当事人,反映了记述者从自身立场出发对史事的记载,对研究记述者或史事有较高史料价值;(2分)但由于回忆录包含记述者的主观意图,因此有时记述的可能会与真实的历史有偏离。(2分)材料一可作为研究回忆者自身意图的第一手资料,价值很高。(2分)
更高价值史料:材料二
材料二属于史学研究,综合性比较强;(1分)作者运用了大量宫廷档案,档案是原始性的第一手资料,客观性和真实性较高,与回忆录相比具有更高的史料价值。(1分)
四、民国八年大事(本大题共4小题,共26分)
14.(共8分)
时间:“民国八年”是1919年(2分);事件:五四运动(2分)
依据:事件发生在北京,后扩散到上海等地;是以学生参与为主的反日运动。(4分)
15.(共6分)
原因: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2分)
性质地位: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是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伟大思想启蒙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分)
16.(共6分)
材料一:国内舆论或《申报》同情此事(学生),要政府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2分)
材料二:日本舆论认为这是排日行为,是义和团式的破坏,背后有美国的支持。(2分)
材料三:美国学者(或杜威)赞赏此事,认为可以推动政治改革,应向中国学习。(2分)
17.(共6分)
不同的立场决定了各方对于五四运动的不同看法 ( 2分)
中国:舆论站在爱国立场,希望北洋政府和平解决争端,实行民主政治,所以同情学生爱国行为。(2分)
日本:在一战期间占领青岛,希望维护在华既得利益,所以谴责学生暴力行为。(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模拟试卷(上海专用)(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