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小专题通关训练-----洋务运动
一、单选题
1.1872年,清政府规定留美幼童“肄习西学而仍兼讲中学”,要定时诵读“圣谕广训”和儒家经典,进行忠君尊孔的教育,要求保持中国的礼俗。这一规定( )
A.防止了留学生思想的西化 B.贯彻了洋务运动指导思想
C.培养了留学生的家国情怀 D.全面否定了西方近代文化
2.洋务运动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称为“同治中兴”,寄托了清王朝的希望,并明显地带有归复旧物的幻想;为稍明新旧区分,又称“同光新政”;为表示其回应泰西逼迫的一面,又称“自强新政”。时人对洋务运动的认识( )
A.与客观事实完全背离 B.因现实需要不断变化
C.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D.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3.清末,清朝与朝鲜发生边界纷争。光绪十五年(1889年),总理衙门以“该国久荷天朝覆畴之恩”,主张搁置争议,得到光绪帝的认可。这一事件可用于说明( )
A.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必然 B.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开端
C.八国联军侵华的深远影响 D.传统观念影响近代外交
4.1865年清政府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最初计划以造船为主,因镇压人民需要,改造枪炮,造船成果极为有限。甲午战后因经费紧张,无力造船,船坞长期荒废,1905年将造船部单独划出,招商经营。由此可知,江南制造总局( )
A.随着洋务运动的破产而解体 B.体现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C.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而设立 D.折射出近代化过程举步维艰
5.1872年,清政府开始选送幼童出国留学,国内也开始兴办各种“格致书院”“格致馆”,介绍西方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这( )
A.意在为废除科举制度作准备 B.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C.推动了维新运动的深入发展 D.改变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6.19世纪60年代,面对西方要在中国架设电报线的请求,晚清大臣刘坤一认为: “以中国之贸迁驿传,固无须此。”曾国藩亦强调电报是“以豪强而夺贫民之利”,将使“小民困苦无告,迫于倒悬”。经多方斡旋,最终清政府只同意在租界内架设电报线。这反映出( )
A.传统理念影响近代中国社会转型 B.清廷注重维护国家通讯主权
C.晚清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兼存 D.与西方商战的思想已经出现
7.1860—1900年,中国共出版各种西书555种,其总量是此前半个世纪所出科学书籍的5倍多。其中社会科学123种,内含哲学、历史、法学、文学,教育等,占总数的22%;自然科学162种,含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光学动植物学等,占总数的29%:应用科学225种,含工艺、矿务、船政等,占总数的41%。该时期这一情况的出现( )
A.表明西学传播已逐渐扩大到基层社会
B.体现出西方宗教思想在华的传播受到阻碍
C.主要受民族危机加深和洋务运动影响
D.反映了维新派与洋务派思想具有相通之处
8.甲午战争之后,张之洞在“奏议”中提出九条自强措施(内容见下图)。其主张( )
一、宜练陆军;六、宜速讲商务; 二、宜亟练海军;七、宜讲求工政(即发展物理、化学、机械制造等); 三、宜亟造铁路; 八、宜多派游历人员; 四、宜分设枪炮厂; 九、宜预备巡幸之所。 五、宜广开学堂;
A.是对洋务救国思想的延续 B.与维新派的救国方案一致
C.体现了浓厚的实业救国色彩 D.推动了西方近代科技的传入
9.19世纪70-80年代,清朝外交官郭嵩焘抨击西方对中国的侵略“其势日逼,其患日深”,同时指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并呼吁“得其道而顺用之,亦是为中国之利”。他的思想( )
A.表明中国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 B.反映出对待西方文明的理性态度
C.全面准确分析了清政府的局势 D.意在对政治制度进行根本的改造
10.洋务运动中后期,少数“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发展为独立经营的商办企业。甲午中日战争前后,代表新的生产力的近代产业工人已达到20万人左右。这反映了( )
A.近代工业发展加速自然经济解体 B.洋务企业实现了向民营企业转型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初步发展 D.自救变革促进晚清社会结构变动
11.1892年,张之洞指出化学、矿务各学堂“即系为采铁、炼铁、炼钢、开煤本厂所用而设,以备分司各事,与此次遣工出洋学习炼铁,均俟习成以后,即可少用洋匠,藉可稍节经费,亦免造不如式,动需改作,耗弃工料”。这一主张着眼于( )
A.借鉴传统的教育模式 B.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C.洋务企业的长远发展 D.效仿日本明治维新
12.随着中外关系的变化,清政府意识到外语翻译人才的不可或缺,《天津条约》将英文作为中英交涉的官方语言,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办后首先开设英文馆。上述现象的实质是( )
A.清政府开始重视培养外交人才 B.西学东渐的影响
C.清政府外交观念日趋近代化 D.洋务运动的需要
13.1886年,总理天津武备学堂的杨宗濂与汇丰银行职员吴懋鼎、德国人穆麟德合伙创办天津自来火公司。原本答应代购机器的德国人李曼却不甚出力,遂发生争执。后李曼联络公司所聘洋匠至德国领事馆指控杨宗濂,德国领事将该案移交天津海关道处理,经荷兰驻华公使调处,公司须付李曼白银500两,洋匠各数百两。旋因穆麟德抽走股本,杨宗濂复请淮军将领周某合股。御史为此弹劾杨宗濂,谓“官府其身而市侩其行,见轻外国”。由此可知( )
A.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 B.外国人把持中国海关大权
C.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 D.清朝实行外交人员衔级制
14.1909年,上海《时报》评论说:“(汉阳铁厂)生铁一日之间已制成钢,制成钢后又成种种钢货……京汉铁路所用之钢轨,均为汉阳铁厂所供给。”这说明,汉阳铁厂( )
A.提升了中国工业生产自主性 B.践行了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
C.打破了西方对华的钢铁封锁 D.实现了国人实业救国的愿望
15.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时招股艰难,资本不足20万两。到1880年资本已达百万两,还出现了“增发股票,立刻被抢购一空”的景象。这一变化( )
A.表明了清政府鼓励民间兴办企业 B.体现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
C.刺激了早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实现了洋务派求富的目标
16.洋务派颇感“西洋火器日新月异、迭出不穷”,中国“孜孜效法,数年之后,西人又别出心裁,中国又成故步”。他们认为“师彼之长,去我之短,及今为之,而已迟矣。若再因循不办,或旋作旋辍,后患殆不忍言”。为解决这一矛盾,洋务派进行的探索是( )
A.筹办上海机器织布局 B.提出《北洋海军章程》
C.聘请英国专家助建炼铁厂 D.开设福州船政学堂
17.1882年,轮船招商局在报告中说:“各洋商公司船只合计之较招商局为多,然因国人对于招商局表示同情,故乐舍彼就此,因之招商局生意不亚于各洋商公司全体。”这反映出,轮船招商局( )
A.拥有强大的竞争实力 B.注重开拓市场新空间
C.具有先进的管理体制 D.激发了民众爱国热情
18.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进行,那些达官显贵以办洋务为荣,再不以经商为耻,掀起了以富国富民为主的重商运动。这说明洋务运动的开展( )
A.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转型 B.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C.促进了生活习俗的变迁 D.冲击了重农轻商的观念
19.王韬在《洋务》中指出:“处今之世,两言足以蔽之:一曰利,一曰强。诚能富国强兵,则泰西之交自无不固,而无虑其有意外之虞也,无惧其有非分之请也。一旦有事,不战以口舌,则斗以甲兵。不折冲于樽俎,则驰骋于干戈。玉帛烽,待于境,惟命之从。不然,讲论洋务者愈多,办理洋务者愈坏,吾诚未见其可也。”这论述( )
A.试图突破中体西用的主张 B.体现了兴办洋务中的策略性
C.对欧美有全面深入的认识 D.找到了富国强兵的正确方法
20.咸丰十年十二月,恭亲王奕 就国之形势上奏:“发、捻交乘,心腹之害也;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忧也;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材料主要反映出奕 ( )
A.认可“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 B.提出“以夷制夷”的思路
C.没有摆脱“天朝上国”的心理 D.受到近代外交思想影响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1年,李鸿章辞世,梁启超在当年撰成的《李鸿章传》中称“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1927年由清史馆印行的《清史稿·李鸿章传》评其为人:“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1949年以后的相当长时间,我国大多数学者对李鸿章持否定态度。例如,胡滨对其的定论是,“李鸿章一生的历史,是一部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对外出卖民族利益的反动历史”,刘祚昌认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屈指可数的反动头子,他的政治生涯的记录便是近代中国人民种种灾难的历史。”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许多学者对李鸿章提出了新的看法。例如,陆方指出:“如果肯定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过某些积极作用,也就应该肯定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功绩。当然洋务运动也有镇压人民的一面,李鸿章也有逃脱不了的罪责。”
——摘编自关捷《不同时期史学界对李鸿章的评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不同时期史学界对李鸿章的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对李鸿章评价的因素,并说明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的原则。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筹建之始……(左宗棠)明确指出:“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竞成虚设。”……英、法、俄、德等国“备以船炮互相矜耀,日竞鲸吞蚕食之谋,乘虚蹈瑕,无所不至”,因此,“非师远人之长还以治之不可”……“欲得其造船之法,为中国永远之利,并可兴别项之利”……还进一步提出附设艺局(注:“艺局”即福州船政学堂),聘请西洋技师,派中国工匠、学员学习西洋语言文字、标法画法等。……福州船政局前后共成船34艘,其中为南洋海军建造的3艘……巡海快船,是当时中国自己修造的最大军舰。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福州船政局》
材料二 (福州船政学堂)《艺局章程》规定:“开局之日起,每三个月考试一次,由教习洋员分别等第……三次连考三等者,斥出……”。……对于打破社会上普遍存在着的以读《四书》、《五经》和做八股文章为习尚且以猎取科举正途为荣耀的传统观念有一定的作用。……主要课程为算术、几何、代数、直线与球面三角、天文气象学、航海测算、地理、蒸汽机结构原理、仪表使用和英语。……在船政学堂内也开设有中文课,且对学生加强儒学思想的教育。……船政学堂的毕业生和留学生在各地也普遍受到欢迎。严复从英国格林尼茨海军大学毕业回国后,……成为一名军事教育家,后来又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最为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魏翰)长期充任福州船政局总工程师,后来又担任广九铁路总理。留学生李荣芳、郑诚,分别在驻法、驻美使馆担任翻译。……仅北洋海军参加中日甲午黄海海战的12艘战舰中,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生和留学生就占有10舰管带之职……
——孙占元《左宗棠评传》
材料三 学徒班(艺圃)有近300个青年人。这些青年人白天在车间做工,晚上听三小时的法语、算术、几何及绘图课。
——巴斯蒂(MananneBastid)《福州船政局的技术引进(1866—1912)》
(1)根据材料一,分析左宗棠设立福州船政学堂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福州船政学堂的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福州船政学堂的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福州船政学堂的办学经历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有何启示?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0年创办的汉阳铁厂几乎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沿用衙门机构的职务称谓,管理机构以及运作方式也照同衙门。对于聘用的洋员,创办者张之洞让他们主要负责技术,行政管理则由中国人负责。对于数量较多的工人的管理,汉阳铁厂也采用了近代中国早期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工头制,即由工头(资深工匠)负责管理本部门的工人,在外国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应付和完成本部门生产中所有最重要的技术操作工作。
——摘编自张忠民《汉阳铁厂早期(1890—1896)的企业制度特征》
材料二 1896年6月,郑观应任汉阳铁厂总办。当时汉阳铁厂问题众多,亏损严重。郑观应说,“铁厂要务,首在焦炭”,主张用机器采煤,同时建议修筑萍乡到株洲之间的铁路,如此“可望运费减,煤价廉,且不致小船装运迟滞,沿途偷卖,侵沙灌水等弊”。郑观应针对铁厂纪律松弛的现象,制定《汉阳铁厂厂规》30条。他在铁厂设立机器大学堂,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郑观应任期内的汉阳铁厂共产铁10432吨,超过了1893—1896年汉阳铁厂的总产量。
——摘编自杨华山《郑观应与汉阳铁厂》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阳铁厂早期管理模式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观应改革汉阳铁厂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4.留美幼童容揆
1871年,在容闳(第一位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的建议下,曾国藩、李鸿章经商讨后向清朝建议:自次年起,分四次向美国派遣幼童在美国学校学习,以图学成后有裨国家自强,同时规定,学习期限为15年。留美幼童成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过程中的重要群体,而容揆便是其中一员。
材料一:出洋本意,是令尔等(幼童)学外国功夫,不是令尔等忘本国规矩(儒家伦理纲常)。是以功夫要上等学习,规矩要不可变更。是以谕示尔等,要将前后思量,立定主意。
——吴嘉善的《谕示》(吴嘉善于1876年开始在美管理留美幼童,思想比较保守)
材料二:据(驻美公使)陈兰彬奏折称:“惟上年十一月,吴嘉善特来华盛顿,面称‘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即使竭力整饬,亦觉防范难周,极应将局裁撤’。”
——恭亲王奕 :《奏请撤回留美学生肄业学生折》(1881年)
材料三:(时任耶鲁大学校长朴德1881年手笔)总理衙门鉴:“贵国派遣之青年学生,自抵美以来,人人能善用其光阴,以研究学术。以故于各种科学之进步,成绩极佳。论其道德,尤无一人不优美高尚。其礼貌之周至,持躬之谦抑,尤为外人所乐道。”
——容闳:《西学东渐记》
材料四:1861年3月2日,容揆出生于广州府新会县。
1872年,容揆进入位于上海的预科学校,随后入选第二批留美幼童名单,于1873 年抵达美国。1880年,因与吴嘉善的理念等产生冲突,遭到关押并被遣返。但之后在容闳和培根牧师帮助下得以留在美国,并考入耶鲁大学,学习期间他剪去发辫。
1884—1896年,容揆逐步从学校走向美国社会。这一时期他经历了学生、公使馆翻译人员、纽约中华会馆经理、自由撰稿人、报社创始人和中国基督教俱乐部经理等多重身份,为中美文化的相互理解做出了贡献,在美国排华盛行的环境中坚持传播中国文化,并尽力帮助当地华人社群,对于侨务工作和留学生教育事业上颇有贡献。
——据许兆捷《留美幼童的多重面向:以容揆为例的分析》改编
(1)根据材料一,结合当时国内外局势,分析幼童容揆赴美留学的背景。
(2)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对于留美幼童的态度有何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3)综合材料及所学,你如何看待留美幼童容揆的人生际遇?
5.[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华蘅芳(1833-1902),晚清中国著名的数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机械工程专家,也是近代中国本土培养的第一代军工专家。1862年,华蘅芳应邀加入了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用3个月的时间制造出了我国第一台蒸汽机,接着又设计制成我国第一艘蒸汽动力轮船-“黄鹤号”。同年,他应李鸿章邀请到上海机器制造总局参加筹建工作,并参与了火炮和火药的研发、设计工作。1885年,他应李鸿章邀请赴天津出任武备学堂的数学教习。期间,他和同校教习的孙筱槎一起制造了一个氢气球并且试飞成功。华蘅芳呕心沥血翻译了许多西方的数学和军事学著作。其毕生共翻译西方自然科学书籍12种,160余卷。他翻译的《地学浅释》是中国最早翻译的西方地质学书籍,影响了一大批有识之士。他与傅兰合作译出的《决疑数学》一书,首次把西方概率论引入中国。他一生潜心科研事业,著述丰富,蜚声遐迩,学生布于四海,却终生不求仕途进取,以布衣素食为足,“身殁之日,家无余财”。
——摘编自邵红能《科海回眸:我国近代科学先驱——华蘅芳》
(1)根据材料,概括华蘅芳对近代中国发展作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华蘅芳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品质。
参考答案:
一、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2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872年清政府规定留美幼童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仍然要坚持中国传统的文化和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指导思想,B项正确;尽管洋务运动对留美幼童的教育内容做了详尽的规定,但一部分留美幼童后来接受了西方的先进文化,故此项规定没有有效的防止留学生思想的西化的作用,排除A项;洋务运动坚持中体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并非为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排除C项;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表明洋务运动主张积极学习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这表明洋务派并未全面否定西方近代文化,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60年代后的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洋务运动因不同的现实需要而有所变化,如“同治中兴”强调恢复旧有秩序,“同光新政”强调新旧区分,“自强新政”强调对西方的回应,B项正确;材料是基于不同背景和目的对洋务运动的描述,并非完全背离客观事实,排除A项;材料对洋务运动的称呼不仅是主观色彩,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事实,如“自强新政”强调对西方的回应,排除C项;材料对洋务运动的称呼不仅是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更强调对社会需求关系,排除C项。故选B项。
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末(中国)。由材料中“该国久荷天朝覆帱之恩”可知,清政府仍然用宗藩关系思维思考中外关系,传统观念影响近代外交,D项正确;甲午战争爆发的时间是1894年,排除A项;中国外交近代化开端是1861年总理衙门设立,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是1900年,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所学可知,以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为代表的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但材料反映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发展过程曲折,体现了中国近代化举步维艰,D项正确;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洋务企业,不是民族工业,排除B项;洋务企业创办的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统治,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官办的封建企业,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清政府选送幼童出国留学是为了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国内兴办的“格致书院”“格致馆”等介绍西方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的机构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在国内的传播。所以选派幼童出国留学和兴办各种“格致书院”“格致馆”都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B项正确;科举制的废除是在1905年,材料描述的并不是为废除科举制做准备,排除A项;这些行为都是为了促进西学传播,而不是推动维新运动深入发展,维新运动始于1898年,仅持续了百余日,排除C项;“改变了”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6.A
【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世纪60年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面对近代西方的科技,清朝部分重臣仍认为其乃奇技淫巧,中国传统制度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甚至认为这些先进技术会冲击底层百姓的生活,最终导致西方科技在中国传播进程受到一定阻碍,这说明传统思想影响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转型,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文化差异影响西方科技的在华传播,这与维护国家通讯主权无关,排除B项;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兼存”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项;材料涉及西方在中国架设电报线的问题,不是“商战”,排除D项。故选A项。
7.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0—1900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860—1900年,中国共出版各种西书555种,其总量是此前半个世纪所出科学书籍的5倍多,这是因为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加大对西方的学习;同时应用科学占总数的41%,这是受洋务运动影响。因此,该时期这一情况的出现主要受民族危机加深和洋务运动影响,C项正确;该时期这一情况的出现主要受民族危机加深和洋务运动影响,未体现西学传播已逐渐扩大到基层社会,排除A项;该时期这一情况的出现主要受民族危机加深和洋务运动影响,未涉及宗教思想的传播情况,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此时西学的传播情况,材料未体现维新派与洋务派思想具有相通之处,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时空是甲午战败后的中国。根据材料“甲午战争之后,张之洞在‘奏议’中提出九条自强措施”及所学可知,这些措施依然是奉行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思想,没有跳出学习“器物”的范畴,体现了对洋务救国思想的延续,A项正确;维新派主张政治改良,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民族资产阶级创办工厂的做法体现了浓厚的实业救国色彩,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洋务运动时期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这有利于推动西方近代科技的传入,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9.B
【详解】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可知,这是目的题、本质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根据“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可知,郭嵩焘认识到政治制度和经济促进了西方的强大,因此中国应该“得其道而顺用之,亦是为中国之利”,反映了他对待西方文明的理性态度,B项正确;林则徐、魏源是中国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的代表,排除A项;C项夸大了郭嵩焘的主张,排除C项;郭嵩焘代表的是地主阶级,其并未想要从根本上改变清政府的政治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1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据材料“甲午中日战争前后,代表新的生产力的近代产业工人已达到20万人左右”,可知,近代时期,洋务运动的推动下,加速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而甲午战后,随着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说明自救变革促进晚清社会结构变动,D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对自然经济的影响,排除A项;“实现了”,表述夸大,排除B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初步发展”,只能说明甲午战后,并不符合洋务运动中后期,排除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张之洞认为学习西方科技,可以减少洋工的使用,节省经费,避免洋工制造不合格产品,利于洋务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是材料所述张之洞主张的着眼点,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借鉴传统教育模式的相关史实,材料所述举措主要是向西方学习,排除A项;材料所述张之洞主张着眼点在于促进洋务运动的长远发展,而不是为了中国社会转型,并且张之洞作为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其主要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排除B项;材料只是指出要学习西方技术,并未说明要效仿明治维新,排除D项。故选C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随着中外关系的变化,清政府急需外语翻译人才,以服务于近代外交,因此,京师同文馆创办后首先开设英文馆。该现象的实质是清政府外交观念日趋近代化,C项正确;清政府开始重视培养外交人才是服务于近代外交的,A项不属于实质,排除A项;材料现象反映的实质是清政府外交观念日趋近代化,B项属于原因之一,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清政府开设英文馆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外语翻译人才,以服务于近代外交,D项不属于主要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886年,总理天津武备学堂的杨宗濂与汇丰银行职员吴懋鼎、德国人穆麟德合伙创办天津自来火公司”“御史为此弹劾杨宗濂,谓‘官府其身而市侩其行,见轻外国’”可知,御史认为杨宗濂身为官员却从事商业活动,有损国体,天津自来火公司在创办过程中受到外国势力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这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艰难,C项正确;天朝上国是指轻视外国,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外国人对中国海关大权的控制,排除B项;杨宗濂并非是外交人员,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909年(中国)。材料描述汉阳铁厂的钢铁用于京汉铁路,这说明汉阳铁厂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工业生产的自主性,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中体西用”,排除B项;当时西方列强并未对中国的钢铁进行封锁,排除C项;D项的“实现了”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2至1880年(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轮船招商局到1880年资本达到万两,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C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才逐渐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排除A项;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立的企业,与实业救国无关,排除B项;洋务运动最终失败,没有实现洋务派求富的目标,排除D项。故选C项。
1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的中国。材料表明只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已经晚了,为此洋务派开始了学习西方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探索,而开设福州船政学堂旨在培养中国在航海和造船方面的专业人才,D项正确;筹办上海机器织布局是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提出《北洋海军章程》更多的是海军建设的规章制度,但不是直接培养科技人才,排除B项;聘请英国专家助建炼铁厂,还是更多关注工业生产的实践,不是教育和人才培养,排除C项。故选D项。
1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然因国人对于招商局表示同情……因之招商局生意不亚于各洋商公司全体”并结合所学可知,轮船招商局的救亡图存活动激发民众爱国热情,得到国内商人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支持,D项正确;根据材料“各洋商公司船只合计之较招商局为多”可知轮船招商局整体实力不如洋商,不能得出竞争实力强,排除A项;根据材料“故乐舍彼就此”并结合所学可知,轮船招商局从洋商公司手中争取到很多本国客户,不能说明是新市场,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轮船招商局的管理体制西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1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洋务运动时期。依据材料“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进行,那些达官显贵以办洋务为荣,再不以经商为耻,掀起了以富国富民为主的重商运动”可知,洋务运动的开展,对政府原有的重农抑商经济思想形成冲击,动摇了几千年来重农抑商的观念,D项正确;近代社会转型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没有实现自强求富,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与生活习俗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王韬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王韬强调中国国家、民众全面兴利后,民富国强,外来者即使有心掠夺也心存顾忌,昔日西方列强动辄欺侮中国的局面将会得到改变,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试图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束缚,A项正确;兴办洋务中的策略性体现为“中体西用”,“官督商办”等,但是材料主要表现为王韬对于“洋务运动”的反思,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一战之前,许多中国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西方的成就,没有充分认识西方文明的不足,而材料没有体现“对欧美有全面深入的认识”,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韬属于早期维新派,强调富国强兵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主张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但是历史证明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排除D项。故选A项。
20.A
【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咸丰十年(1860年)(中国)。由材料“发、捻交乘,心腹之害”“俄国……肘腋之忧也”并结合所学可知,“发”指太平天国,“捻”为其时在北方与太平天国呼应的农民起义组织忧”“英国……肢体之患也”可知,恭亲王奕祈按照事件的严重顺序列举了清王朝当时的忧患,他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发、捻交乘)是心腹之患,俄国威逼北疆与英国的威胁不如太平天国的威胁大,这反映出奕 认可“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A项正确。“以夷制夷”意思是利用外族和外国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材料未涉及“以夷制夷”的思想,排除B项;奕 并没有将中国与外国进行对比,故“天朝上国”无从得出,排除C项;恭亲王奕 更多的是从巩固清王朝统治的角度思考内政外交,受到近代外交思想影响无从得出,排除D项。故选A项。
二、
1.(1)评价:晚清时期:办理洋务有功。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全盘否定,对内镇压人民,对外投降卖国。
改革开放后:评价出现多元化,主张辩证看待,一方面认为李办理洋务促进近代化,抵抗侵略有爱国心,但由于其阶级局限性,以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为目的。
(2)因素:时代变化和意识形态;研究者的立场和评价标准。
原则:一分为二的原则;时代性原则。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
评价:晚清时期:根据材料“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可分析出办理洋务有功。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根据材料“我国大多数学者对李鸿章持否定态度”、“李鸿章一生的历史,是一部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对外出卖民族利益的反动历史”可分析出全盘否定,对内镇压人民,对外投降卖国。
改革开放后:根据材料“如果肯定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过某些积极作用,也就应该肯定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功绩。当然洋务运动也有镇压人民的一面,李鸿章也有逃脱不了的罪责”可分析出评价出现多元化,主张辩证看待,一方面认为李办理洋务促进近代化,抵抗侵略有爱国心,但由于其阶级局限性,以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为目的。
(2)本题是背景类和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因素:结合不同时期对其的评价可分析出时代变化和意识形态;结合学者的不同阶级立场可分析出研究者的立场和评价标准。
原则:结合所学可知,要一分为二、客观的评价人物,且要注意所处的时代。
2.(1)目的:培养造船和驾驶人才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造船之法”以增强国家实力(或:兴利);维护清王朝统治。(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特点:近代专业技术教育(或:以学习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为主);重视儒家思想教育;聘请西方专业人才(教师)任教;留学教育(选派学生出国留学);严格管理,严格奖惩和淘汰制度;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回答其中的五点即可)
(3)影响:打破传统观念;培养了一批近代技术人才和海军将领(骨干);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推动了西学(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
(4)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加强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教育经验);教育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中国。目的:据材料“英、法、俄、德等国……备以船炮互相矜耀,日竞鲸吞蚕食之谋,……非师远人之长还以治之不可”得出培养造船和驾驶人才以“师夷长技以制夷”;据材料“欲得其造船之法,为中国永远之利,并可兴别项之利”得出学习“造船之法”以增强国家实力(或:兴利);结合所学,设立福州船政学堂是洋务运动的重要举措,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中国。特点:据材料“主要课程为算术、几何、代数、直线与球面三角、天文气象学、航海测算、地理、蒸汽机结构原理、仪表使用和英语”得出近代专业技术教育(或:以学习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为主);据材料“在船政学堂内也开设有中文课,且对学生加强儒学思想的教育”得出重视儒家思想教育;据材料“聘请西洋技师”得出聘请西方专业人才(教师)任教;据材料“船政学堂的……留学生”“严复从英国格林尼茨海军大学毕业回国”得出留学教育(选派学生出国留学);据材料“每三个月考试一次,由教习洋员分别等第……三次连考三等者,斥出”得出严格管理,严格奖惩和淘汰制度;据材料“福州船政局前后共成船34艘”得出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中国。影响:据材料“对于打破社会上普遍存在着的以读《四书》、《五经》和做八股文章为习尚且以猎取科举正途为荣耀的传统观念有一定的作用”得出打破传统观念;据材料“严复从英国格林尼茨海军大学毕业回国后,……成为一名军事教育家,后来又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最为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魏翰)长期充任福州船政局总工程师,后来又担任广九铁路总理。留学生李荣芳、郑诚,分别在驻法、驻美使馆担任翻译。……仅北洋海军参加中日甲午黄海海战的12艘战舰中,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生和留学生就占有10舰管带之职”得出培养了一批近代技术人才和海军将领(骨干);结合所学,船政学堂开展近代专业技术教育和派遣留学生出国,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推动了西学(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据材料“福州船政局前后共成船34艘,其中为南洋海军建造的3艘”得出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
(4)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中国。结合所学从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等方面分析作答。
3.(1)特征:封建性;技术与行政相对分离;工头制。(答出两点即可)
(2)措施:用机器采煤、修筑铁路;制定厂规,加强纪律建设;设立机器大学堂,培养技术人才。(答出两点即可)
意义:培育了人才;提升了汉阳铁厂的产能;推动了汉阳铁厂的发展;为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详解】(1)本题为特点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特征:根据材料“1890年创办的汉阳铁厂几乎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沿用衙门机构的职务称谓,管理机构以及运作方式也照同衙门”可知,封建性;根据材料“对于聘用的洋员,创办者张之洞让他们主要负责技术,行政管理则由中国人负责”可知,技术与行政相对分离;根据材料“汉阳铁厂也采用了近代中国早期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工头制,即由工头(资深工匠)负责管理本部门的工人”可知,实行工头制。
(2)本题为特点类、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措施:根据材料“主张用机器采煤,同时建议修筑萍乡到株洲之间的铁路”可知,用机器采煤、修筑铁路;根据材料“郑观应针对铁厂纪律松弛的现象,制定《汉阳铁厂厂规》30条。他在铁厂设立机器大学堂,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可知,制定厂规,加强纪律建设、设立机器大学堂,培养技术人才。
4.(1)美国结束内战,实现统一,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电气时代,国力强盛。而当时清政府深处内忧外患,以李鸿章、曾国藩为首的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开展洋务运动,创办军用企业、编练新式海军,需要各类新型人才,而传统儒学教育无法培养,故清政府选派幼童,赴美留美。容闳根据自身的经历,建议派幼童留美。
(2)不同:材料二批评,材料三赞扬。
原因:立场和视角不同。奕 等人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上,从维护封建制度的视角批评留美学生沾染恶习,抛弃了儒家传统;而耶鲁大学校长则站在美国的立场,从学生的个体发展去赞扬学生成绩优秀、品德高尚,谦恭守礼。
(3)容揆的经历反映了清政府幼童赴美留学计划的兴起与夭折。容揆的经历侧面印证了洋务运动推动教育的近代化历程以及冲击旧思想的作用。容揆的经历也体现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映射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曲折发展。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70年代的中国。由材料“出洋本意,是令尔等(幼童)学外国功夫,不是令尔等忘本国规矩(儒家伦理纲常)。是以功夫要上等学习,规矩要不可变更。”及所学可得出当时清政府深处内忧外患,以李鸿章、曾国藩为首的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开展洋务运动,创办军用企业、编练新式海军,需要各类新型人才,而传统儒学教育无法培养,故清政府选派幼童,赴美留美;由材料“1871年,在容闳(第一位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的建议下,曾国藩、李鸿章经商讨后向清朝建议:自次年起,分四次向美国派遣幼童在美国学校学习,以图学成后有裨国家自强,同时规定,学习期限为15年。”可得出容闳根据自身的经历,建议派幼童留美;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美国结束内战,实现统一,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电气时代,国力强盛。
(2)本题是对比、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80年代的中国。不同及原因:由材料“惟上年十一月,吴嘉善特来华盛顿,面称‘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即使竭力整饬,亦觉防范难周,极应将局裁撤’。”可得出批判的态度;其原因是奕 等人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上,从维护封建制度的视角批评留美学生沾染恶习,抛弃了儒家传统;由材料“贵国派遣之青年学生,自抵美以来,人人能善用其光阴,以研究学术。以故于各种科学之进步,成绩极佳。论其道德,尤无一人不优美高尚。其礼貌之周至,持躬之谦抑,尤为外人所乐道。”可得出赞扬的态度;其原因是耶鲁大学校长则站在美国的立场,从学生的个体发展去赞扬学生成绩优秀、品德高尚,谦恭守礼。
(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70年代后的中国。由材料“1871年,在容闳(第一位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的建议下,曾国藩、李鸿章经商讨后向清朝建议:自次年起,分四次向美国派遣幼童在美国学校学习,以图学成后有裨国家自强,同时规定,学习期限为15年。”可得出容揆的经历反映了清政府幼童赴美留学计划的兴起与夭折;由材料“贵国派遣之青年学生,自抵美以来,人人能善用其光阴,以研究学术。以故于各种科学之进步,成绩极佳。”及所学可得出容揆的经历侧面印证了洋务运动推动教育的近代化历程以及冲击旧思想的作用;结合所学可得出容揆的经历也体现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映射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曲折发展。
5.(1)贡献:研制出中国近代首个自主制造的蒸汽机和轮船;翻译大量书籍, 促进了西学的传播
和近代工业发展;教育培养了大量人才;推动了数学研究的发展。
(2)精神品质:紧跟时代,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心系国家,为国奉献的爱国精神;团结合作的集体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精神。a
【详解】(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制造出了我国第一台蒸汽机,接着又设计制成我国第一艘蒸汽动力轮船”可得出研制出中国近代首个自主制造的蒸汽机和轮船;据材料“华蘅芳呕心沥血翻译了许多西方的数学和军事学著作。其毕生共翻译西方自然科学书籍12种,160余卷。”“ 他与傅兰合作译出的《决疑数学》一书,首次把西方概率论引入中国”可得出翻译大量书籍,促进了西学的传播和近代工业发展;推动了数学研究的发展;据材料“他应李鸿章邀请赴天津出任武备学堂的数学教习。”“学生布于四海”教育培养了大量人才。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结合第一小问,翻译大量书籍促进了西学的传播,和近代工业发展;教育培养了大量人才;推动了数学研究的发展,可得出紧跟时代,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研制出中国近代首个自主制造的蒸汽机和轮船可得出心系国家,为国奉献的爱国精神;据材料“他和同校教习的孙筱槎一起制造了一个氢气球并且试飞成功”“他与傅兰合作译出的《决疑数学》一书,首次把西方概率论引入中国。”可得出团结合作的集体精神;据材料“却终生不求仕途进取,以布衣素食为足”可得出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精神。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洋务运动 小专题通关训练(含解析)--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