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练习(含解析)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练习
一、单选题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遥趋之”。这些诗句表明中华民族历来具有( )
A.艰苦奋斗的意志 B.勤劳勇敢的精神
C.厚德载物的追求 D.家国情怀的倡导
2.按古人的认识,“中国”的政治地缘构成,是由夏、商、周“王畿”即其政治、文化中心向四周相延伸,并以等级、血缘为根据由近及远分布的。这反映了先民
A.鲜明的血缘亲疏色彩 B.共同的民族归属意识
C.早期的文化政治认同 D.久远的文化生活交流
3.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论语》记载“君子和而不同”。在新中国的外交中,践行这一思想的成就是
A.实行“一边倒”的方针 B.提出“一国两制”创举
C.发起了“不结盟运动”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4.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该观点也得到了法国作家司汤达的赞同,他说:“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由此可以看出
A.不同民族具有不同文化特征 B.尊老爱幼是人类文化核心价值追求
C.法国文化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D.文化具有跨越民族和世界的相通性
5.《论语》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
A.维护周礼 B.实行仁政 C.强调教化 D.为政以德
6.五四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打击和批判。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了主流社会思潮,并将传统文化的复兴推向高潮。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日趋理性 B.继承传统文化的诉求
C.政府企图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 D.提升民族自信心的需要
7.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 )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8.山西恒山的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寺庙最高处的三教殿,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三人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这体现了( )
A.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内涵 B.儒家思想走向衰落
C.程朱理学对古建筑的影响 D.大一统思想的渗透
9.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10.藻井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顶棚特有的一种装饰形式。早期多以藻纹作为装饰,“井者,束井之像也;藻,水中之物,皆取以压火灾也。”隋代纹饰吸收了波斯图案花纹,《唐会要》中提到“王公已下,舍屋不得施重棋藻井”。明清时期造型多上圆下方,合乎古代宇宙观。综合上述材料可知,古代藻井装饰的发展( )
A.遵循了较为严格的等级礼制 B.借鉴了古希腊罗马的穹顶式建筑风格
C.反映了古代大一统宇宙观念 D.体现了中国文化包容性和时代性特点
11.李泽厚在他的《美的历程》中评价某作品时说,它“开创了中国抒情诗的真正光辉的起点,成为无可比拟的典范。两千年来,能够在艺术水平上与之相配的,可能只有散文文学《红楼梦》”。它是
A.《诗经》
B.楚辞
C.汉赋
D.唐诗
12.1991年新加坡国会通过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将儒家思想注入国家意识,通过培育和践行共同价值观,社会文明程度和国际影响力大为提高。这说明( )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现代价值 B.文化认同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
C.儒家文化成为新加坡的主流文化 D.新加坡政府以中华文化正统自居
13.中国古代,一些累世同居不分财的大家族被朝廷旌表为“义门”,引为社会楷模。例如婺州浦江县(今属浙江)的“义门郑氏”,先后被列入《宋史》《元史》《明史》的“孝友传”或“孝义传”;元末农民起义军攻占浦江时,相互告诫不得侵犯郑氏家族。这一现象说明了( )
A.朝野共同追求大同社会 B.世家大族影响史书撰写
C.儒学发展增进文化认同 D.社会风气日益封闭保守
14.下表诗词体现的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
诗词 出处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成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A.追求家国情怀 B.主张和而不同 C.崇尚自强不息 D.崇尚道法自然
15.玉器是红山文化出土数量较多的器物。分析显示,位于权力顶峰的最高等级个体玉器组合更为全备,随着等级的降低,玉器组合的种类也随之减少,这与《周礼》所记王至伯执圭,子、男无圭执璧的记载相似。这印证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 )
A.连续性 B.创新性 C.统一性 D.包容性
16.东周时期“游说之风盛行,论辩之士雄起,讲演之学开辟”,形成中国历史上辉煌灿烂、群星闪耀的百家争鸣时代。对其评价正确的是( )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
③使儒学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思想
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7.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传统礼仪制度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内容。《礼记》中的很多篇目对人们起床以及入睡时间、从早到晚不同阶段所应该从事的劳作类型及承担的职责等进行了明示和阐述。自周代起,学校中的学生到了农忙季节就要离开学校回乡从事农业生产,只有在每年冬天的农闲阶段才是进入学校学习的主要时间段。在我国古代社会,一般家庭都具有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提倡重视脑力以及体力劳动,并且通过家训家风的形式将这种优秀传统传承和发扬下去。
——摘编自杨玲《论优秀传统文化在劳动教育中的影响》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以其先进的精神体现,教育激励着劳动人民以行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奋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路中,形成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时间 劳模来源 评选标准 代表人物
20世纪50年代 产业工人、农民 劳动竞赛的“劳动最伟大”的老黄牛形象 “万能工具胎研制者”王崇伦、“盐田大改造”孙华喜
20世纪60至70年代 产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贡献者 “掏粪工人”时传祥、“铁人”王进喜
20世纪80至90年代 产业工人、农民、企业家、科学家 经济贡献和创新创造的“当代愚公” “两弹元勋”邓稼先、“氢弹之父”于敏
——摘编自王霖凡、赵冰《“变”与“不变”: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模范的变迁发展逻辑》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劳动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评选劳动模范的变化,并谈谈你对劳动模范评选的认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在先秦时期,随着中原地区农耕文明的发展,中国古代先民在劳动生产实践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改造,初步认识到人类农业经济生产方式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具有极强的“依赖”关系,由此也逐步形成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必须尊重、顺应自然规律等观念。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最先对“天人合一”的观念进行了阐释,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西汉时期,董仲舒在吸收春秋战国时期各派观点后,提出“天人相类”“天人感应”等观念,认为虽然自然万物规律有其“不可违性”,但人和自然具有同样的“形体结构”。宋代理学代表人物张载等在吸收唐代“众生平等”观念的基础上,主张“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时至明清,王阳明进一步明确了“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清代理学大家孙奇逢也有“天人一体”等见解。
——摘编自杨新新《“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渊源与现代传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认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时期是古代中国民族精神构建的时代。《礼记·礼运》语谓:“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周易·乾卦·象传》语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人们从天象而感悟人道,认为人应当像自然的运行那样生生不息,不断前进。《礼记·中庸》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种精神,在先秦时期常常被称为“中和”或“和合”。
宋儒在学术上坚持求新,张载认为“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当然,理学家也会把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操等熔铸其中。这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的民族特色。
——摘编自郑师渠《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二 15世纪以来,西欧人拿来中国的一些科技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最终结果是欧洲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1)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说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
(2)根据材料二,概述中国元素为世界文明的转变所做的贡献。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历史经过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阶段漫长的发展历程,进入到秦汉时期。在秦汉440余年的历史阶段内,中国文明的构成形式和创造内容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当时的文化风貌和民族精神,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鲁迅言的“豁达闳大之风”;其社会结构和政治形式,也给中国此后2000年来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历史演进的方向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影响。秦汉人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为主要舞台,进行了生动活跃的历史表演,同时推动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突出的进步。
——摘编自王子今《秦汉时期的历史特征与历史地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材料“哀民生之多艰”、“家祭无忘告乃翁”、“一片丹心图报国”、“苟利国家生死以”体现了对国家民族的热爱,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艰苦奋斗,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勤劳勇敢,排除B项;厚德载物强调道德品质,排除C项。故选D项。
2.C
【详解】据材料“是由夏、商、周‘王畿’即其政治、文化中心向四周相延伸,并以等级、血缘为根据由近及远分布的”可知,强调的是政治、文化方面,反映的是文化政治认同,C项正确;材料中“以等级、血缘为根据由近及远分布的”,而A选项只涉及血缘关系,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族归属意识”和“文化生活交流”,排除BD项。故选C项。
3.D
【详解】根据材料“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求同存异是指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点,求同是让彼此间更加的亲近、友善,存异是让彼此间更加的宽容、尊重。“求同存异”方针是中华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理念在中国外交中的实践和应用,D项正确;新中国初期“一边倒”方针,更多强调的是与社会主义阵营间的“同”,而不是“和而不同”,排除A项;“一国两制”属于祖国统一的构想和制度,不是外交问题,排除B项;中国在1992年才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者,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孟子关于老人的观点得到法国作家司汤达的认可,这说明尊老敬老是人类共同的意识,也说明文化具有跨越民族和世界的相通性,D正确;题干强调文化的相通性而非差异性,排除A;B中的“核心价值追求”无法证实,排除;C与题无关,排除。
5.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孔子要求君臣父子各自按照应有之道去做,都要符合角色要求和规范。由此可知,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维护周礼,A项正确;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排除B项;材料与教化无关,排除C项;为政以德强调“德治”,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6.D
【详解】20世纪30年代面对日益紧张的国际形势,为建设国家、增强抵抗外敌入侵的信心,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为当时的主流社会思潮。故选D;对传统文化应当辩证看待,材料信息没有反映,不能说明日趋理性,排除A;继承传统文化的诉求是现象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政府主导这一趋势,排除C。
7.C
【详解】该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学派的主张)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关键词“言仁义”,即主张仁义,是儒家学派。
8.A
【详解】山西恒山的悬空寺虽是佛教建筑,却同时供奉着儒、佛、道的重要代表人物,三教主张不同,但“三人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体现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内涵,A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虽受到佛道挑战,但并未走向衰落,排除B项;程朱理学形成于宋代,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统一,体现不出大一统思想的渗透,排除D项。故选A项。
9.D
【详解】审题关键是知道《明夷待访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明末清初思想界出现了以黄宗羲等为代表的鼓吹早期民主,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家,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所以统治者之所以查禁此书在于此书与清代加强专制主义的要求不符,故D项正确。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质疑孔子的权威性是李贽的思想,B错误;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是隋唐时期儒家学者主张,C错误。
【点睛】《明夷待访录》为常考点,其中常考的篇目和观点有以下几个:《原君》批判现实社会之为君者“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实乃“为天下之大害”。《原臣》指出,臣之责任,乃“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原法》批评封建国家之法,乃“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学校》主张扩大学校的社会功能,使之有议政参政的作用,说:“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属是非于学校”,“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黄宗羲所设想的未来学校,相似于近代社会舆论中心和议会的机构。
10.D
【详解】本题是最佳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明清时期造型多上圆下方,合乎古代宇宙观。”“王公已下,舍屋不得施重棋藻井”“隋代纹饰吸收了波斯图案花纹”可知,明清时期的藻井融合了传统文化和外来风格,体现的是中国文化包容性和时代性特点,D项为最佳选项;仅从题中所涉及的“《唐会要》中提到‘王公已下,舍屋不得施重棋藻井’”,确实无法判断古代藻井装饰的发展遵循了较为严格的等级礼制,但可以肯定的是唐代的藻井装饰体现了封建等级观念,A项次佳;根据材料“隋代纹饰吸收了波斯图案花纹”可知,古代藻井装饰的发展吸收波斯的文化,B项错在“借鉴了古希腊罗马的建筑风格”,排除;根据材料“明清时期造型多上圆下方,合乎古代宇宙观。”无法判断古代藻井装饰的发展反映了古代大一统宇宙观念,可以确定在明清时期藻井装饰造型反映了古代大一统宇宙观念,C项有一定的道理。故答案为A项(1分);B项(0分);C项(1分);D项(3分)。
11.B
【详解】《诗经》属于现实主义文学,质朴写实,排除A;楚辞的名篇《离骚》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中国抒情诗的真正光辉的起点,故选B;汉赋是散文韵文并用的文体,晚于楚辞,不符合“起点”的限定,排除C;唐诗晚于楚辞,不符合“起点”的限定,排除D。
1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1年(新加坡)。根据材料信息“将儒家思想注入国家意识,通过培育和践行共同价值观,社会文明程度和国际影响力大为提高。”可知新加坡将儒家思想注入国家意识,注重发扬儒家文化精华,并对新加坡的国家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现代价值,A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是新加坡吸收儒家思想,服务于其国家的发展,未涉及新加坡文化认同增强了其民族自信,排除B项;新加坡只是一定程度上吸收儒家思想的精华,儒家文化并未成为新加坡的主流文化,排除C项;新加坡政府并未以中华文化正统自居,排除D项。故选A项。
13.C
【详解】一些累世同居不分财的大家族被朝廷旌表为“义门”,引为社会楷模,被列入官修史书,就连农民起义军也对其进行保护。这一现象说明了这些“义门”受到全社会的尊重,体现了人们对儒家思想的文化认同,C项正确;这不能体现大同社会,排除A项;世家大族影响史书撰写是对材料的曲解,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社会风气日益封闭保守,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依据材料“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尚思为国成轮台”,“西北望,射天狼”,都体现了作者爱国报国的情怀,A项正确;和而不同是指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自强不息指自己努力上进,永不懈怠;形容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思想主张,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新石器时代到周朝(中国)。龙山文化的墓葬随葬玉器反映出明显的社会等级分化,《周礼》所记的贵族等级也以玉器佩饰区分,体现了文明具有连续性,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周礼对于红山文化的创新,排除B项;统一性作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呈现出鲜明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材料未提及统一的问题,排除C项;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材料未提及包容性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16.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由此可知,①②④均符合题意,C项正确;儒学在西汉武帝时期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思想,所以③表述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17.(1)特点:劳动教育与礼仪制度相融合;注重耕读结合;政府(官办学堂)、家庭多种主体相互配合;劳动教育与个人道德修养相结合(脑力培养与体力训练相结合)。
(2)变化:由以产业工人、农民为主转向行业多元化;由注重体力劳动转向重视创新;由普通民众扩展到企业家和科学家。
认识:劳动模范是一个时代的引领者,代表了该时代的精神风貌;评选劳动模范要基于国家的发展战略,激励人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劳动模范评选要具有全民性,能够体现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特点:依据材料“《礼记》中的很多篇目对人们起床以及入睡时间、从早到晚不同阶段所应该从事的劳作类型及承担的职责等进行了明示和阐述”,可得出劳动教育与礼仪制度相融合;依据材料“我国古代社会,一般家庭都具有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提倡重视脑力以及体力劳动,并且通过家训家风的形式将这种优秀传统传承和发扬下去”,可得出注重耕读结合;依据材料自“周代起,学校中的学生到了农忙季节就要离开学校回乡从事农业生产,只有在每年冬天的农闲阶段才是进入学校学习的主要时间段”,可得出政府(官办学堂)、家庭多种主体相互配合;依据材料“提倡重视脑力以及体力劳动,并且通过家训家风的形式将这种优秀传统传承和发扬下去”,可得出劳动教育与个人道德修养相结合(脑力培养与体力训练相结合)
(2)本题是对比类、认识类材料题。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变化:结合材料从劳动模范的来源看,由以产业工人、农民为主转向行业多元化;结合材料从代表人物的事迹看,由注重体力劳动转向重视创新;从劳动模范的来源看,由普通民众扩展到企业家和科学家。
认识:依据材料“中国成立以来,劳模以其先进的精神体现,教育激励着劳动人民以行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奋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路中,形成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可得出劳动模范是一个时代的引领者,代表了该时代的精神风貌,评选劳动模范要基于国家的发展战略,激励人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劳动模范评选要具有全民性,能够体现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18.(1)内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宇宙世界和谐统一、特点:整体性;时代性;政治性;辩证统一性;民族性。
(2)认识:“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思想,它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影响力;有利于人类更好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当代社会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加强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生态建设和环保事业,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第一小问内涵,根据材料“由此也逐步形成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必须尊重、顺应自然规律等观念。”“认为虽然自然万物规律有其‘不可违性’,但人和自然具有同样的‘形体结构’。”可得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宇宙世界和谐统一。
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很早就萌发产生,历朝历代均有发展,不同时期关于天人合一思想有一脉相承的部分,也有特殊的时代性,这些思想均为政治而服务,有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属性,因此可归纳为:整体性;时代性;政治性;辩证统一性;民族性。
(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认识可以结合所学,从思想本身、在当时,对现代等方面回答。例如可以归纳为:思想上:作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思想,它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影响力;对当世:有利于人类更好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对现代:在当代社会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加强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生态建设和环保事业,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9.(1)基本内涵:天下一.家的统一精神;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包容:融合先秦以来中国内生的民族精神,接受外来佛教思想的精华、以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包含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学术观点不同的流派。
创新: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使儒学更具思辨性和哲学性。
(2)贡献:中国先进的科技成果为欧洲开辟新航路和海外扩张、科技的发展以及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重要条件;中国的儒学思想成为他们作为批判专制王权,提出民主政治等主张的重要依据。
【详解】(1)基本内涵:根据“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得出天下一家的统一精神;根据“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得出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根据“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得出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包容: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宋明理学融合先秦以来中国内生的民族精神,接受外来佛教思想的精华、以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包含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学术观点不同的流派。创新主要是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使儒学更具思辨性和哲学性。
(2)贡献:根据“15世纪以来,西欧人拿来中国的一些科技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最终结果是欧洲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得出中国先进的科技成果为欧洲开辟新航路和海外扩张、科技的发展以及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重要条件;根据“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得出中国的儒学思想成为他们作为批判专制王权,提出民主政治等主张的重要依据。
20.示例:观点:秦、汉王朝为中国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阐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为巩固统治,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并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秦朝还统一了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开五岭、定户籍、整顿社会风俗,促进了各区域人民和民族的相互交融,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汉承秦制,并在武帝时尊崇儒术,使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奠定了基础。此外,武帝开通了丝绸之路、设置西域都护府,加强了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推动了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秦汉时期基本维持了长期的大一统局面,这促进了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奠定了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总之,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大一统时期,深深地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类,时空是秦汉中国。根据材料,秦汉时期中国文明的构成形式和创造内容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其社会结构和政治形式,也给中国此后2000年来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历史演进的方向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政治方面,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置三公九卿,地方设置郡县,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民族融合,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这对后世王朝产生了深远影响。到汉代,政治上,汉承秦制,文化上独尊儒术,奠定了统一多民族的文化心理,另外,开通丝绸之路,设置西域都护府,加强了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这些都对后世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练习(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